学年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16077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89.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学年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学年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学年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学年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

《学年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

学年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开滦二中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

生物试卷命题:

张桂荣核对:

彭李梅

说明: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

(1)页至第(12)页,第Ⅱ卷第(13)页至第(16)页。

2、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3、此试卷适用于网络阅卷,请在答题纸上作答,答题卡勿折叠,污损,信息点旁请不要做任何标记。

4、正式开考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

5、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标号涂黑。

答在试卷上无效。

6、主观题部分也一并书写在答题纸上,注意用0.5毫米以上黑色签字笔书写。

7、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答题卡按照同侧同面顺序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40题每1分共40分)

1.下列有关生物体组成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RNA、DNA、ATP以及脂肪都是由C、H、O、N、P五种元素构成

B.人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后能得到4种脱氧核苷酸

C.严重缺铁的人容易产生乳酸中毒

D.淀粉、糖原和麦芽糖彻底水解后,得到的产物是不同的

2.下面各项关于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细胞内的水只以自由水的形式存在

B.将淀粉和糖原水解为基本单位,都能与斐林试剂反应出现砖红色沉淀

C.糖类物质在细胞膜表面只能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

D.蛋白质可以控制物质进出细胞,但不在生物体内参与物质运输

3.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及其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

B.每个ATP分子中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

C.血红蛋白中不同肽链之间通过肽键连接

D.tRNA分子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氢键

4.寨卡病毒是单股正链RNA病毒,是一种通过蚊虫进行传播的虫媒病毒,会导致人发烧、出疹子、关节痛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寨卡病毒仅含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

B.消灭侵入人体细胞的寨卡病毒只依靠体液免疫

C.构成寨卡病毒大分子物质的单体有氨基酸、脱氧核苷酸

D.人感染寨卡病毒后的一段时间内,会通过体温调节中枢使机体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5.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线粒体内膜内折形成嵴,增大了酶的附着面积和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反应面积

B.破伤风杆菌分泌外毒素(一种蛋白质)离不开高尔基体的作用

C.蓝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D.吞噬细胞对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处理与溶酶体的作用无关

6.科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

准备好含Ca2+、Mg2+和Si044﹣的培养液,将番茄和水稻分别在上述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记录到的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水稻和番茄对离子的吸收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

B.此实验证明同一植物对不同种离子的吸收具有差异性

C.水稻与番茄相比,对Ca2+、Mg2+需要量小,而对SiO44﹣需要量大

D.此过程中水稻没有吸收Ca2+,但却正常吸水,所以结束时溶液中Ca2+浓度比初始值大

7.将某哺乳动物的两种细胞置于一定浓度的Q溶液中,测定不同情况下吸收Q的速率,结果如表所示:

细胞类型

未通入空气组的吸收速率

通入空气组的吸收速率

胚胎干细胞

3mmol/min

5mmol/min

成熟红细胞

3mmol/min

3mmol/min

(注: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不含线粒体)

由表中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  )

A.两种细胞吸收Q均取决于浓度差

B.两种细胞吸收Q均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

C.胚胎干细胞吸收Q的方式为主动转运

D.成熟红细胞吸收Q的方式为被动转运

8.酶和ATP在生物的生命活动中都有着重要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酶只能在活细胞内发挥作用

B.黑暗中植物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只有线粒体

C.ATP是细胞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D.ATP中的A为腺嘌呤

9下列关于酶和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酶通过与反应物提供能量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B.某种酶经蛋白酶处理后活性不变,推断其组成成分中含有核糖

C.人的成熟红细胞产生ATP的速率随氧气浓度的增大而加快

D.合成酶时,合成场所内有一定水和ATP的合成

10.关于高等植物叶绿体中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原理是各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

B.构成叶绿素的镁可以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

C.红光和蓝紫光可被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用于光合作用

D.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幼苗叶片呈黄色是由于叶绿素合成受阻引起的

11.如图是干细胞发育过程中的三个途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的造血干细胞是成体干细胞,可以分化为多种细胞

B.干细胞分化使细胞的数量和种类越来越多

C.组织细胞的衰老受基因调控,但细胞的结构不发生改变

D.组织细胞的凋亡不利于个体发育,但细胞内溶酶体的功能增强

12.如图是某高等生物细胞局部结构模式图,关于该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如果甲代表Y染色体,则该细胞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是精细胞

B.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最多有16条

C.如果图中结构3上某位点有基因B,结构4上相应位点的基因是b,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可能是交叉互换

D.该细胞在下一分裂时期中含有的染色单体数是8

13将某一核DNA被3H型增长充分标记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置于不含3H的培养液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子细胞含3H的染色体数可能为2N

B.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子细胞核含3H的DNA分子数一定为N

C.若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不含3H,则不可能存在四分体

D.若子细胞中染色体都含3H,则细胞分裂过程中一定发生基因重组

14.在乳酸杆菌的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中,不会发生的是(  )

A.转录和翻译可以在同时进行

B.mRNA可以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

C.DNA复制、转录都是以DNA两条链为模板,翻译则是以mRNA为模板

D.DNA分子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转录出mRNA

15.下列关于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皱粒豌豆种子中,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被打乱,不能合成淀粉分支酶,淀粉含量低而蔗糖含量高

B.人类白化病症状是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来实现的

C.基因与性状呈线性关系,即一种性状由一个基因控制

D.囊性纤维病患者中,编码一个CFTR蛋白的基因缺失了3个碱基,这种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16.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形态不完全相同,存在着同源区(Ⅱ)和非同源区(Ⅰ、Ⅲ),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位于Ⅰ片段的致病基因,在体细胞中不可能有等位基因

B.Ⅱ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不一定等于女性患病率

C.Ⅲ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者全为男性

D.性染色体既存在于生殖细胞中,也存在于体细胞中

17.已知果蝇的灰身和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

将纯种的灰身和黑身果蝇杂交,F1全为灰身。

F1自交(基因型相同的雌雄果蝇相互交配)产生F2,下列针对F2个体间的杂交方式所获得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选项

杂交范围

杂交方式

后代中灰身

和黑身果蝇

的比例

A

取F2中的

雌雄果蝇

自由交配

3∶1

B

取F2中的

雌雄果蝇

自交

5∶3

C

取F2中的

灰身果蝇

自由交配

9∶1

D

取F2中的

灰身果蝇

自交

5∶1

A.AB.BC.CD.D

18.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环境因素可诱导某基因朝某一方向突变

B.基因突变后遗传信息一定改变,但生物的性状不一定改变

C.自然界中所有等位基因产生的根本来源都是基因重组

D.基因突变产生的性状往往对个体的生存是不利的,所以会阻止生物的进化

19.洋葱是二倍体植物,某同学用低温诱导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加倍并获得成功.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低温诱导过程会使细胞出现不完整的细胞周期

B.低温诱导只能使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染色体加倍

C.低温和秋水仙素的作用原理相同

D.低温诱导的根尖细胞,可能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异,也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20.在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的某种成分能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R型细菌转化过程中,遗传物质的变化与下列哪种过程最为相似(  )

A.用X射线照射青霉菌使青霉菌的繁殖能力增强

B.无子西瓜与无子番茄的培育

C.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的交叉互换现象

D.低温或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加倍

21.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会产生抗药性的突变个体,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使其生存

B.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它们长期协同进化形成的相互适应特征

C.异地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

D.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2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是(  )

A.物种的形成一定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直接作用于个体的基因型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23.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组织液渗透压下降,引起细胞失水

B.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

C.血浆中的HCO3﹣不能参与维持血浆pH的稳定

D.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对血浆渗透压有影响

24.下列关于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环境包括血液、组织液、淋巴等

B.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浓度会有所上升

C.与突触间隙中的组织液相比,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较少

D.人体某部位组织液短时间内增多过快的原因一定是淋巴管堵塞

25.人在恐惧紧张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该激素可作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肾上腺素作用于靶器官后被灭活

B.该实例包含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C.该肾上腺素通过体液运输到心脏

D.该实例反射活动的效应器是心脏

26.下列有关人体调节水平衡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抗利尿激素通过血液运输后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

B.人体摄取食物过咸,渴觉中枢和水平衡调节中枢均产生兴奋

C.人体剧烈运动导致大量出汗,此时下丘脑合成并释放抗利尿激素

D.人体从30℃环境进入0℃环境中,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加

27.经研究发现,垂体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部分结构,其中神经垂体无合成激素的功能.图中甲、乙表示垂体的两个部分.a~d表示物质,已知a为蛋白质类激素.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下丘脑合成后通过结构乙释放的d只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

B.若给动物饲喂含a的饲料,则c的含量升高

C.物质c对下丘脑和垂体的调节作用为负反馈调节

D.图中结构甲表示腺垂体,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28.如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消灭破伤风杆菌外毒素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2、细胞3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

B.细胞5属于保留分裂能力的细胞

C.②③过程与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有关

D.仅细胞4中含有合成物质a的基因

29.世界卫生组织已将麻疹列为优先消灭目标,麻疹病毒减毒活疫苗的广泛接种,显著降低了麻疹的发病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疫苗是小分子物质,其表面的抗原可被免疫细胞识别

B.初次接种该疫苗后,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可产生效应T细胞和抗体

C.再次接种该疫苗后,记忆细胞分化成桨细胞释放淋巴因子

D.入侵的麻疹病毒被抗体结合失去致病能力,被T细胞吞噬消化

30.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植物体内可以进行极性运输和非极性运输

B.在植物体中含量很少,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C.既可以直接参与代谢,又可以给细胞传达调节代谢的信息

D.发育中的种子可以产生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

31.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蔬菜、水果等的种植、保存方面已有较多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乙烯利是由植物产生可用于香蕉催熟的一种植物激素

B.用赤霉素处理大麦,可以使大麦种子无需发芽就可以产生α淀粉酶

C.植物生长调节剂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

D.青鲜素可以延长马铃薯、大蒜的贮藏期

32.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群落中植物有垂直分层现象,而动物没有

B.太阳鱼遇仔鱼过多时,成鱼会吃掉部分幼鱼,不属于捕食关系

C.记名计算法一般用于统计个体较大和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的丰富度

D.从灌木阶段到森林阶段的演替过程中,灌木层逐渐失去优势地位

33.图甲为某种鼠的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图乙为该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ae段鼠群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

B.图甲中的c点是防治鼠害的最佳时刻

C.改变空间和资源条件会使图甲中K值改变

D.图甲中e点对应图乙中t1,此时鼠群增长速率最大

34.普通草蛉和下通草蛉属于两种草蛉,在北美生活在同一地域。

普通草蛉在春夏是浅绿色,秋天变成棕色,前半年生活在多草地区,秋天迁移到落叶树林中,在夏天和冬天繁殖。

下通草蛉则全年都是深绿色,居住在常绿林中,在春天繁殖。

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两种草蛉之间既有地理隔离又有生殖隔离

B.两种草蛉的体色形态与它们的栖息环境无关

C.两种草蛉在生态系统中所处的营养级是不同的

D.两种草蛉的生殖隔离与栖息地偏好、繁殖时间的差异有关

35大闸蟹是以植物为主的杂食性甲壳类,因其味道鲜美而被大量养殖。

如图为养殖大闸蟹的阳澄湖某水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部分图解,其中的英文字母表示能量(单位:

kJ)。

对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流经阳澄湖该养殖区域的总能量为a

B.植物到大闸蟹的能量传递效率为c/(b+2)×100%

C.图中d代表大闸蟹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

D.该区域由于有人工的管理,生态系统稳定性一定比自然区域高

36.草原上,当青草返青时,“绿色”为兔子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

A.兔子和草之间的种间关系为捕食

B.“绿色”对于兔子来说属于物理信息

C.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D.兔子和草之间不存在负反馈调节

37.下列有关生物学知识的归纳,错误的是(  )

38.生物学是一门实验学科,下列有关实验方法与相应的生物学实验课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萨顿利用“类比推理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B.可以利用“差速离心法”分离真核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

C.可以利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路径

D.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39.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研究方法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单子叶植物、蚜虫、跳蝻等生物的种群密度都不适合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B.经过一次捕捉的动物更难被重捕到,会导致标志重捕法计算出的结果偏小

C.对于蚂蚁等趋糖性的昆虫,可以使用糖水诱捕的方法来调查其种群密度

D.密闭培养瓶中酵母菌的数量会呈“S”型增长,最终长期稳定在K值附近

40.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及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盐酸在“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和“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的作用相同

②经健那绿染液处理,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蓝绿色

③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能鉴定乳酸菌细胞呼吸的产物

④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作用的专一性时,可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进行鉴定

⑤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中将母本去雄的目的是防止自花授粉

⑥以人的成熟红细胞为观察材料可以诊断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⑦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可用作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材料

⑧调查血友病的遗传方式,可在学校内对同学进行随机抽样调查

A.一项B.两项C.三项D.四项

 

开滦二中2016~2017学年度高二年级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41.(除特殊注明每空1分共10分)某研究小组利用小麦植株做了一系列实验。

下图表示小麦植株的叶肉细胞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单位时间内叶肉细胞CO与O量的变化情况(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当光照强度为a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

(2)当光照强度为b时,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强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作用强度。

图中显示二氧化碳的释放量随光照强度增大的变化情况是,其原因是(3分)  。

(3)在光照强度为c和d时,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二氧化碳的来源是(2分)   。

(4)光照参与光合作用的反应,一定范围内,光照强度越大,产生的越多。

42.(每空2分共14分)菜豆子叶颜色由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调控。

A基因控制黑色素合成(A—显性基因—出现色素,AA和Aa的效应相同),B基因为修饰基因,淡化颜色的深度(B—显性基因—颜色变浅,B的修饰效应可累加,BB使子叶变为白色, Bb使色素颜色淡化为黄褐色)。

现有亲代种子P1(aaBB,白色)和P2(纯种,黑色),杂交如下:

(1)P2的基因型是;F2中子叶为白色的个体基因型有种,其中纯种个体大约占。

(2)从F2取出一粒黑色种子,在适宜条件下培育成植株。

为了鉴定其基因型,将其与F1杂交,预计可能的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若子代表现型及其比例为则该黑色种子的基因型为。

若子代表现型及其比例为则该黑色种子的基因型为。

43.(每空1分共11分)下图1表示人体血糖浓度发生变化和人体受寒冷刺激后的部分调节过程的示意图(A、B、C、D表示激素),图2表示神经系统对内分泌功能的调节方式(有甲、乙、丙三种方式)。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在寒冷环境下,可通过图1中激素(填字母)分泌量的增加和细胞内_________(生理过程)增强以增加产热量,同时机体还可以通过皮肤血管收缩减少皮肤的血流量等变化以减少散热。

人体体温调节的中枢及产生寒冷感觉的场所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2)图1中垂体可分泌_______(填名称)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分泌激素B_______(填名称),此调节方式属于图2中的__________模式。

(3)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是通过图2中__________模式调节,当人体内__________升高时,其分泌量增加。

(4)人在空腹或饥饿时,血糖下降,一方面可以直接刺激__________,引起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作用的靶细胞主要是_________。

44(每空2分共10分)图甲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I、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m1、m2代表不同的能量形式。

图乙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其中a~g表示能量值的多少。

请据图作答:

 

(1)图甲中,m2表示的能量形式是为    。

通常情况下,位于营养级Ⅳ的生物个体数量一般远远少于Ⅲ,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

 

(2)由图乙可以总结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主要特点是 _________。

(3)图乙中,若A表示图甲中营养级II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B表示_________。

若图甲中营养级I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y,由营养级I、Ⅱ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 _________(用图中所给字母表示)。

窗体顶端

45、46任选一题

45.[生物——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15分)

  豆豉是大豆经过发酵制成的一种食品。

为了研究影响豆豉发酵效果的因素,某小组将等量的甲、乙两菌种分布接入等量的A、B两桶煮熟大豆中并混匀,再将两者置于适宜条件下进行发酵,并在32h内定期取样观测发酵效果。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发现发酵容器内上层大豆的发酵效果比底层的好,说明该发酵菌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在实验后,发现32h内的发酵效果越来越好,且随发酵时间呈直线上升关系,则无法确定发酵的最佳时间;若要确定最佳发酵时间,还需要做的事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大豆到豆豉,大豆中的成分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其中,蛋白质转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脂肪转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6.[生物——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几丁质是许多真菌细胞壁的重要成分,几丁质酶可催化几丁质水解。

通过基因工程将几丁质酶基因转入植物体内,可增强其抗真菌病的能力。

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进行基因工程操作时,若要从植物体中提取几丁质酶的mRNA,常选用嫩叶而不选用老叶作为实验材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取RNA时,提取液中需添加RNA酶抑制剂,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mRNA为材料可以获得cDNA,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需要通过质粒载体而不能直接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4)当几丁质酶基因和质粒载体连接时,DNA连接酶催化形成的化学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获得的转基因植株(几丁质酶基因已经整合到植物的基因组中)抗真菌病的能力没有提高,根据中心法则分析,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选择题:

(40分)

1--10CBDDADCCBA11--20ADDCAACBDC

21--30ABDBDDBDBC31--40AACDCDBACD

41.(除特殊说明每空1分共10分)

(1)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2)小于 逐渐减少直至不释放 在光照强度较小时,植株只进行呼吸作用,随光照强度增大,植株开始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利用部分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随着光照强度的进一步增大,当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时,植株不再向外释放二氧化碳(3分)

(3)呼吸作用产生的和从外界吸收的(2分)

(4)光 [H]、ATP和氧气

42.(每空2分共14分)

(1)AAbb53/7

(2)黑色:

黄褐色=1:

1,AAbb;黑色:

黄褐色:

白色=3:

3:

2Aabb

43(每空1分共11分)

(1)A、B、C(缺一不可)   氧化分解(细胞呼吸) 下丘脑 大脑皮层

(2)促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激素 甲

(3)乙 细胞外液渗透压

(4)胰岛A细胞肝脏

44.(每空2分共10分)

(1)热能(或呼吸作用散失的热量)在食物链中能量传递逐级递减,

的营养级高,可利用能量减少

(2)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3)

的同化量b/y*100%

45 (15分) 

(1)菌种(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