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14681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71.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某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某某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某某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某某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某某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某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

《某某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某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6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某某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

某某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某某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2020年)

(送审稿)

 

某某县人民政府

二○一○年九月

目录

前言4

第一章总则5

第一节规划背景5

第二节指导思想6

第三节规划依据7

第四节规划原则8

第五节规划范围8

第六节规划期限9

第二章土地利用现状与面临的形势10

第一节区域概况10

第二节现行规划实施评价12

第三节土地利用现状与问题13

第四节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16

第三章土地利用战略与规划目标21

第一节社会经济发展态势21

第二节土地利用战略和指导方针22

第三节土地利用规划目标和主要调控指标25

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28

第一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28

第二节土地利用布局优化31

第五章农用地利用与保护38

第一节严格保护耕地38

第二节严格保护基本农田39

第三节统筹安排和合理利用其他农用地41

第六章建设用地控制42

第一节强化城乡建设用地统一管控42

第二节促进城镇村建设用地集约利用42

第三节加强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控制44

第四节加强工业集中发展区用地管理45

第五节保障重点项目用地46

第六节强化建设用地空间管制48

第七章土地用途分区与乡镇土地利用调控52

第一节土地用途分区52

第二节乡镇土地利用规划控制56

第八章产业功能区土地利用规划60

第一节国际航空枢纽综合功能区60

第二节天府新城高新技术产业功能区61

第三节龙泉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63

第四节“198”生态及现代服务业综合功能区64

第五节新能源产业功能区65

第九章土地综合整治66

第一节农用地整理66

第二节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整理67

第三节土地整治重点区域与重点项目68

第四节土地综合整治保障措施69

第十章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72

第一节受灾情况72

第二节指导思想和规划任务72

第三节灾后重建用地规模和布局安排73

第四节灾后重建土地复垦74

第十一章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75

第一节保持和改善自然生态环境75

第二节加强城镇和园区生态环境建设76

第三节构建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76

第十二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78

第一节加强规划宣传78

第二节强化乡级规划控制78

第三节建立健全土地利用规划实施保障体系78

第四节完善规划实施的激励机制79

第五节加强规划实施执法监督79

第六节运用先进技术手段,提高规划管理水平80

附表1上级下达土地利用主要调控指标表81

附表2某某县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82

附表3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面积指标表83

附表4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表84

附表5镇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表85

附表6建设占用农用地和耕地指标表86

附表7土地整理项目统计表87

附表8主要重点建设项目一览表88

附表9某某县灾后恢复重建重点项目用地汇总表90

前言

某某县位于成都市西南郊,在成都城市总体发展战略中,某某县位于成都市向南发展轴心区域,是成都南部以新能源产业为主的现代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成都新兴的休闲商务区和现代化农业生产基地。

近年来,某某县积极推进“三个集中”和城乡统筹发展,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发展迅速,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发生较大变化。

同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与发展目标的调整,地区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对土地利用规划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亟需进行修编。

为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更好地统筹某某县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保障某某县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成都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2005—2020年)》等有关规定,制定《某某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本规划主要阐明某某县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和土地利用形势,明确规划指导思想和目标、土地利用和保护战略、主要用地调控指标、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和分区管制政策,提出了规划实施保障措施,是未来一定时期内指导某某县城乡建设与土地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是加强某某县土地利用调控和实施土地用途管制的主要依据。

第一章总则

第一节规划背景

1、国际环境。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

从国际上看,和平、发展、合作仍然是时代潮流,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包括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在内的国际产业体系在全球范围内的分工调整进程加快,以“中国制造”为标志的工业化浪潮,正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利用产生深远影响。

2、国内环境。

从国内来看,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既是战略机遇期,又是资源环境约束和矛盾凸显期。

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都蕴含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十六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并提出了“五个统筹”的要求,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进一步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加大土地参与宏观调控的力度。

20世纪90年代末国家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未来中国政府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决心不会动摇、政策不会改变、力度不会减弱。

西部大开发将在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加强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发展等方面加大力度。

3、成都是西南地区的科技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是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和重点地区。

2007年国务院同意批准设立成都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要求从实际出发,大胆创新,尽快形成城乡统筹发展的体制机制。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成都市确定了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历史定位和长远目标。

4、某某县位于成都市西南郊,近年来,某某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农用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的“三个集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随着成都市作为西部重要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的快速发展,以及成都市总体发展战略的调整,某某县将担负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成都市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13个市管产业功能区中,有5个涉及到某某县。

可以预见,某某县将进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土地供给压力日益增大,人地矛盾日益尖锐,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形势严峻,城乡区域间用地结构和布局有待优化,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机制亟待创新。

第二节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某某县土地资源利用的背景条件,认真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丘区与平坝之间、以及近远期之间的各类用地需求,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实现土地的合理利用和高效配置,为某某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土地资源保障。

第三节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3、《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6、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2]189号);

7、国土资源部“关于将四川省某某县确定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综合试点的批复”(国土资发[2004]276号);

8、《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

9、《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5]32号);

10、《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51号);

11、成都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大纲(2004-2020年);

12、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

13、某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14、某某县县域总体规划(2007—2020年)(草案);

15、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8-2010年);

16、其他相关规划。

第四节规划原则

1、严格保护耕地原则。

确保耕地和基本农田的粮食安全保障功能、生态功能和文化景观功能,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2、节约与集约用地原则。

坚持内涵挖潜与外延扩大相结合、以内涵挖潜为主,提倡节约与集约用地,努力提高土地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3、统筹安排城乡各类用地原则。

加强整合,按照建设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的要求,统筹安排城乡各类用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4、可持续利用原则。

妥善处理土地利用与保护的关系,保护和改善土地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构建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5、各类规划相互衔接原则。

统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规划、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及其他相关规划的相互衔接与协调。

6、公众参与原则。

鼓励公众参与,充分保障利益各方广泛、平等的意见表达和参与规划的权利,建立健全规划信息公告和规划听证等制度。

第五节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某某县整个行政辖区,总面积1067.63平方公里,包括某某县所辖4个街道和21个建制镇。

第六节规划期限

规划基期:

2005年;

规划期限:

2006-2020年;

规划近期:

2006-2010年;

规划远期:

2011-2020年。

 

第二章土地利用现状与面临的形势

第一节区域概况

一、区位与自然条件

某某县位于成都平原腹地,成都市西南郊,东连龙泉驿区、简阳市,南接仁寿县、彭山县,西邻新津县、崇州市,北靠温江区、武侯区、高新区及锦江区,县城所在地东升街道办事处距成都市区约10km。

某某县是成都市唯一集水、陆、空齐备的立体交通体系的区县,境内交通四通八达,其中双流国际机场距县城仅2km,开通国际国内航线160余条,已成为全国第五大航空港;成昆铁路横贯南北,川藏公路、成乐大件路、成雅高速路、成都绕城高速路、机场高速路、国道213线穿越全境。

某某县地处成都平原东南部,西南有牧马山,东南有龙泉山,西北、中部为平原地区。

地形复杂,有低山、丘陵和平原。

地势北高南低,全县最高峰位于永兴镇金台村龙神埂,海拔967米;最低处是黄龙溪镇陈新村大河滩,海拔435米。

按其地貌类型分为冲洪积平原、缓丘平坝、低山丘陵和中等切割低山四种类型。

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气候温和,无霜期长,春早秋凉,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年平均气温16.2℃,年均降雨量为921.1mm,无霜期287天左右,年均日照1197.6h。

县境河流系岷江流域,境内有金马河、江安河、杨柳河、府河、鹿溪河等五条河流。

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5.6208亿立方米,其中地表径流总量4.4718亿立方米,地下水总量1.1490亿立方米。

另外,还有外来水,通过河流、渠道流径全县总量99.2735亿立方米。

土壤有水稻土、潮湿土、紫色土、黄壤、黄棕壤5个土类,10个亚类,32个土属,75个土种。

植被为常绿阔叶林带,包括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暖性针叶林和暖性竹林四类。

农作物可终年栽培,田作物一年两熟或二年五熟,现有林木主要都为次生林和人工林,经济林以枇杷、柑桔、梨等为主。

县境内有价值且有可能开采的矿产资源主要有钙芒硝、膨胀土、粘土及粘土岩、砂石建筑材料与砂金等。

二、社会经济概况

某某县辖4个街道和21个镇,40个社区委员会、154个村委会。

2005年全县户籍人口92.6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5.71万人,农业人口56.98万人。

200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5.99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1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92.3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84.5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9.8:

47.1:

43.1。

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连续12年位居全省“十强县”榜首;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全国第35位,跃居中西部第一;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排名第30位、最具投资潜力百强排名第8位。

某某县近年来大力推进“三个集中”,工业发展较快,贡献突出。

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农民增收步伐加快,促进了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城乡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相互融合,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统筹推进“三个集中”取得显著成效。

在统筹“三个集中”、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实践中,已初步探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机制,为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积累了宝贵经验。

第二节现行规划实施评价

一、主要指标实施情况

现行规划以1996年为基期年,2000年为近期规划年,2010年为规划目标年。

总体目标是:

实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土地利用方式由粗放向集约转变,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明显改善,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显著提高。

1、耕地保有量

1996年某某县实有耕地面积54917公顷,上轮规划确定2010年耕地保有量面积为53870公顷。

2005年某某县实际耕地面积为53718公顷,为规划目标的99%。

2、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现行规划四川省下达给某某县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48340公顷(保护率为88%),2005年某某县基本农田面积仍为48340公顷,没有减少,基本农田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3、建设用地总规模

1996年某某县建设用地总规模为16541公顷,规划到2010年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6812公顷。

2005年实际建设用地规模19821公顷,已突破规划建设用地总规模3009公顷。

主要原因是规划期间经省政府批准新增了四川大学新校区、西南民族大学新校区等重点单独选址项目和华阳重点镇的发展用地规模。

上轮规划确定在1997-2010年间,某某县各类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不超过956公顷。

到2005年新增建设占用耕地2577公顷,超过规划期建设占用耕地指标。

4、开发整理补充耕地规模

上轮规划确定在1997-2010年期间,全县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增加耕地面积1227公顷,其中通过土地整理增加耕地面积1195公顷;土地开发规模不少于1017公顷,开发成耕地不少于32公顷。

规划实施以来,某某县坚持按照“三个集中”的要求,积极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工作,1997--2005年全县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增加耕地1042公顷,已完成上一轮规划制定的目标(1227公顷)的85%。

二、现行规划实施评价

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促进了土地管理方式和用地观念的转变,提高了土地利用管理决策水平。

建设用地单位面积的二、三产业产值从1996年的51.12万元/公顷增加到2005年的89.48万元/公顷,建设用地集约程度明显提高。

森林覆盖率由1996年的19.1%上升到2005年的27.5%,对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

规划实施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现行规划建设用地布局未能得到有效落实、动态的经济发展与静态的规划之间存在矛盾、规划间的协调不够到位等。

第三节土地利用现状与问题

一、土地利用现状

据某某县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按照国土资厅发(2009)51号文件的要求,进行规划基数转换。

某某县土地总面积106763公顷,其中农用地85073公顷,占土地面积的79.7%;建设用地19821公顷,占土地面积的18.5%;其他土地1869公顷,占土地面积的1.8%(表2-1)。

1、农用地

农用地中,耕地5371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0.4%;园地1033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7%;林地797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5%;其他农用地1304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2.2%。

2、建设用地

建设用地中,城乡建设用地17050公顷(其中城镇建设用地4696公顷、农村居民点用地10554公顷、采矿用地779公顷、其他独立建设用地102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6%;交通水利用地248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3%;其他建设用地28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3%。

3、未利用地

未利用地中,水域167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6%;滩涂8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1%;自然保留地11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1%。

表2-1某某县土地利用现状表

单位:

公顷,%

地类

面积

占总面积

农用地

耕地

53718

50.4

园地

10331

9.7

林地

7979

7.5

其它农用地

13045

12.2

小计

85073

79.7

建设用地

城乡建设用地

17050

16.0

交通水利用地

2483

2.3

其他建设用地

288

0.3

小计

19821

18.5

未利用地

水域

1672

1.6

滩涂沼泽

83

0.1

自然保留地

114

0.1

小计

1869

1.8

合计

106763

100

二、土地利用特点

1、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土地利用率高

按我国现行土地利用分类体系和标准,某某县拥有9个一级和46个二级土地利用类型,反映了区域自然环境条件的多样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对区域土地利用的深刻影响。

某某县位于成都平原东南缘,除龙泉山低山区外其余各地灌溉水利设施较好,地貌以缓丘平坝、平原和台地为主,地面坡度小于15度,土地利用率和垦殖率都较高,分别为85.9%和47.4%。

2、耕地和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比重较大

在各类用地中,以耕地和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最大,分别达到53718公顷和10554公顷,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50.4%和10.1%。

3、土地利用区域差异明显

北部地区的华阳、东升等交通便利,主要是高新开发区所在地,土地利用以建设用地为主;南部地区主要是农业区,土地利用以农用地为主,绝大部分耕地与基本农田都分布在中南部地区。

三、土地利用的主要问题

1、未利用土地面积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

全县未利用地面积为1869公顷,占全县土地利用总面积的1.8%。

耕地后备资源面积约1471公顷,主要是水域、滩涂、自然保留地,占全县总面积的比例1.4%。

可开垦、复垦的未利用土地面积日益减少,后备资源接近枯竭。

2、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低,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某某县耕地面积减少较快,土地后备资源比较少,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全县耕地面积已由1996年的54917公顷减少至2005年的53718公顷,平均每年减少120公顷,2005年全县人均耕地仅为0.058公顷(0.87亩)。

3、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某某县不断推进“三个集中”,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不断提高,但仍然存在工业集聚程度、农业产业化程度和耕地规模效益不够高等问题。

工业集中发展区地均产出较低,单位农用地产出有待进一步提高。

4、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规模大,效益低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规模大,2005年农村人均居民点用地185平方米,超过国家规定标准。

农村居民点用地大多缺乏统一规划,分布零散,存在散、大、乱现象。

农村居民点院落内分布有较多的竹林及杂木形成的林盘地,经济价值较低,属于典型粗放式土地利用模式,建设利用率较低。

第四节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

一、土地利用的有利条件

1、区位优势

某某县毗邻成都中心城区,地理区位优势明显。

某某县自西向东三面环绕成都主城区,位于成都城市向南发展的轴心区域,东升和华阳在成都历次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以华阳为主体的区域将作为成都市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天府新城”来打造,将成为未来成都特大中心城市的CBD地区。

双流国际机场坐落境内,成昆铁路和3条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随着机场二跑道、地铁一号线、成绵乐城际铁路、成自泸高速、成新蒲快速通道等项目的建设,双流的区位优势将更加凸显,为土地价值提升和土地合理利用创造有利条件。

2、经济优势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双流已建立了良好的经济基础,总体经济实力较强,产业规模相对较大,财政实力较强。

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十强县”榜首,成为中西部第一县,并在统筹“三个集中”、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实践中,走在了成都市、四川省前列。

雄厚的经济实力为某某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科技水平创造了有利条件,为土地合理与高效利用奠定了良好基础。

3、人才科技优势

中科院光电所等30多个科研机构和四川大学等7所高等院校集聚某某县,将为某某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创造支撑条件。

二、土地利用的不利因素

1、调结构、促转变的压力较大

虽然某某县经济总量较大,但医药、食品等传统产业仍然占有较大比重,主导产业特色不够突出、品牌效应还未形成;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存在活力不足、档次不高等问题,短期内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土地集约利用的任务还非常艰巨。

在成都市19个区(市)县中,双流传统低端产业比重较大、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艰巨。

2、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够同步

某某县社会发展水平在成都市处于中游水平,远远落后于沿海发达地区。

相对于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发展还比较滞后。

加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和谐发展已成为双流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

在经济发展用地需求不断增加的同时,社会发展用地需求也日益增加。

3、城乡发展仍不均衡

近年来,某某县加快推进“三个集中”取得明显成效,但城乡发展仍存在差距。

在城乡规划方面,仍然存在规划滞后于发展、农村规划滞后于城市规划、各种规划之间衔接不紧密、规划执行刚性不够等问题。

在城乡产业发展方面,仍然存在农业产业化程度不够高等问题。

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仍然存在城乡差异较大,功能布局不尽合理,设施共享性不高等问题。

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坚持统筹城乡发展,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

三、土地利用面临的机遇

1、西部大开发和东部产业转移带来的机遇

国家将从经济结构调整、民生改善、制度改革和自主创新等方面着手,为西部的发展带来新的动力。

西部大开发纵深推进,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步伐加快,促进了国际国内生产要素特别是资本要素,向内陆地区进一步转移,有些产业呈整体转移的态势。

双流凭借良好的区位优势、较好的基础设施,以及资源比较丰富、商务成本较低、环境不断优化等综合优势,是吸纳要素西移的最佳区域之一,是承接“东企西移”的一个重要接点。

2、成都市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带来的机遇

2007年,国务院同意批准设立成渝地区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要求从实际出发,根据统筹城乡综合配套试验的要求,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体制改革,并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大胆创新,尽快形成城乡统筹发展的体制机制。

成渝地区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给双流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城乡土地统筹利用带来机遇。

3、成都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带来的机遇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成都市确定了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历史定位和长远目标,建设符合科发展观要求,体现“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核心思想的新型城市,让这片土地城乡繁荣、产业发达、居民幸福、环境优美、文化多样、特色鲜明、独具魅力,呈现“青山绿水抱林盘、大城小城嵌田园”的田园景象。

这既是全市人民共同的理想,也是成都实现科学发展、开创美好未来的主要任务。

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宏伟实践,给双流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城乡土地统筹利用带来机遇。

4、加快建设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带来的机遇

在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影响下,四川提出了建设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的战略构想,相继开工实施了成绵乐城际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