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函数压轴题训练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11292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08.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次函数压轴题训练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二次函数压轴题训练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二次函数压轴题训练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二次函数压轴题训练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二次函数压轴题训练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次函数压轴题训练题.docx

《二次函数压轴题训练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次函数压轴题训练题.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次函数压轴题训练题.docx

二次函数压轴题训练题

二次函数压轴题训练题

1.如图1,已知抛物线

(b是实数且b>2)与x轴的正半轴分别交于点A、B(点A位于点B是左侧),与y轴的正半轴交于点C.

(1)点B的坐标为______,点C的坐标为__________(用含b的代数式表示);

(2)请你探索在第一象限内是否存在点P,使得四边形PCOB的面积等于2b,且△PBC是以点P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如果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请你进一步探索在第一象限内是否存在点Q,使得△QCO、△QOA和△QAB中的任意两个三角形均相似(全等可看作相似的特殊情况)?

如果存在,求出点Q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图1

 

2.如图2,已知抛物线的方程C1:

(m>0)与x轴交于点B、C,与y轴交于点E,且点B在点C的左侧.

(1)若抛物线C1过点M(2,2),求实数m的值;

(2)在

(1)的条件下,求△BCE的面积;

(3)在

(1)的条件下,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找一点H,使得BH+EH最小,求出点H的坐标;

(4)在第四象限内,抛物线C1上是否存在点F,使得以点B、C、F为顶点的三角形与△BCE相似?

若存在,求m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图2

 

3.如图3,已知梯形OABC,抛物线分别过点O(0,0)、A(2,0)、B(6,3).

(1)直接写出抛物线的对称轴、解析式及顶点M的坐标;

(2)将图1中梯形OABC的上下底边所在的直线OA、CB以相同的速度同时向上平移,分别交抛物线于点O1、A1、C1、B1,得到如图4的梯形O1A1B1C1.设梯形O1A1B1C1的面积为S,A1、B1的坐标分别为(x1,y1)、(x2,y2).用含S的代数式表示x2-x1,并求出当S=36时点A1的坐标;

(3)在图3中,设点D的坐标为(1,3),动点P从点B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着线段BC运动,动点Q从点D出发,以与点P相同的速度沿着线段DM运动.P、Q两点同时出发,当点Q到达点M时,P、Q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设P、Q两点的运动时间为t,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使得直线PQ、直线AB、x轴围成的三角形与直线PQ、直线AB、抛物线的对称轴围成的三角形相似?

若存在,请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图3图4

 

4.如图5,抛物线经过点A(4,0)、B(1,0)、C(0,-2)三点.

(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

(2)P是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过P作PM⊥x轴,垂足为M,是否存在点P,使得以A、P、M为顶点的三角形与△OAC相似?

若存在,请求出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在直线AC上方的抛物线是有一点D,使得△DCA的面积最大,求出点D的坐标.

图5

 

5.如图6,抛物线y=ax2+bx+c(a、b、c是常数,a≠0)的对称轴为y轴,且经过(0,0)和

两点,点P在该抛物线上运动,以点P为圆心的⊙P总经过定点A(0,2).

(1)求a、b、c的值;

(2)求证:

在点P运动的过程中,⊙P始终与x轴相交;

(3)设⊙P与x轴相交于M(x1,0)、N(x2,0)两点,当△AMN为等腰三角形时,求圆心P的纵坐标.

图6

 

6.如图7,抛物线y=ax2+bx+c经过A(-1,0)、B(3,0)、C(0,3)三点,直线l是抛物线的对称轴.

(1)求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

(2)设点P是直线l上的一个动点,当△PAC的周长最小时,求点P的坐标;

(3)在直线l上是否存在点M,使△MAC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图7

 

7.如图8,点A在x轴上,OA=4,将线段OA绕点O顺时针旋转120°至OB的位置.

(1)求点B的坐标;

(2)求经过A、O、B的抛物线的解析式;

(3)在此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以点P、O、B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若存在,求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图8

 

8.如图9,二次函数y=a(x2-2mx-3m2)(其中a、m是常数,且a>0,m>0)的图像与x轴分别交于A、B(点A位于点B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C(0,-3),点D在二次函数的图像上,CD//AB,联结AD.过点A作射线AE交二次函数的图像于点E,AB平分∠DAE.

(1)用含m的式子表示a;

(2)求证:

为定值;

(3)设该二次函数的图像的顶点为F.探索:

在x轴的负半轴上是否存在点G,联结GF,以线段GF、AD、AE的长度为三边长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如果存在,只要找出一个满足要求的点G即可,并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该点的横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图9

9.如图10,抛物线

与x轴交于A、B两点(点B在点A的右侧),与y轴交于点C,连结BC,以BC为一边,点O为对称中心作菱形BDEC,点P是x轴上的一个动点,设点P的坐标为(m,0),过点P作x轴的垂线l交抛物线于点Q.

(1)求点A、B、C的坐标;

(2)当点P在线段OB上运动时,直线l分别交BD、BC于点M、N.试探究m为何值时,四边形CQMD是平行四边形,此时,请判断四边形CQBM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3)当点P在线段EB上运动时,是否存在点Q,使△BDQ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图10

 

10.如图11,抛物线

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C.

(1)求点A、B的坐标;

(2)设D为已知抛物线的对称轴上的任意一点,当△ACD的面积等于△ACB的面积时,求点D的坐标;

(3)若直线l过点E(4,0),M为直线l上的动点,当以A、B、M为顶点所作的直角三角形有且只有三个时,求直线l的解析式.

图11

 

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反比例函数与二次函数y=k(x2+x-1)的图象交于点A(1,k)和点B(-1,-k).

(1)当k=-2时,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要使反比例函数与二次函数都是y随x增大而增大,求k应满足的条件以及x的取值范围;

(3)设二次函数的图象的顶点为Q,当△ABQ是以AB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时,求k的值.

 

图12

 

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

与x轴的交点分别为原点O和点A,点B(2,n)在这条抛物线上.

(1)求点B的坐标;

(2)点P在线段OA上,从点O出发向点A运动,过点P作x轴的垂线,与直线OB交于点E,延长PE到点D,使得ED=PE,以PD为斜边,在PD右侧作等腰直角三角形PCD(当点P运动时,点C、D也随之运动).

①当等腰直角三角形PCD的顶点C落在此抛物线上时,求OP的长;

②若点P从点O出发向点A作匀速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同时线段OA上另一个点Q从点A出发向点O作匀速运动,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当点Q到达点O时停止运动,点P也停止运动).过Q作x轴的垂线,与直线AB交于点F,延长QF到点M,使得FM=QF,以QM为斜边,在QM的左侧作等腰直角三角形QMN(当点Q运动时,点M、N也随之运动).若点P运动到t秒时,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分别有一条边恰好落在同一条直线上,求此刻t的值.

 

图13

13.如图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ax2-2ax-3a(a<0)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经过点A的直线l:

y=kx+b与y轴负半轴交于点C,与抛物线的另一个交点为D,且CD=4AC.

(1)直接写出点A的坐标,并求直线l的函数表达式(其中k、b用含a的式子表示);

(2)点E是直线l上方的抛物线上的动点,若△ACE的面积的最大值为

,求a的值;

(3)设P是抛物线的对称轴上的一点,点Q在抛物线上,以点A、D、P、Q为顶点的四边形能否成为矩形?

若能,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图14备用图

 

14.如图15,已知抛物线C:

y=-x2+bx+c经过A(-3,0)和B(0,3)两点.将这条抛物线的顶点记为M,它的对称轴与x轴的交点记为N.

(1)求抛物线C的表达式;

(2)求点M的坐标;

(3)将抛物线C平移到抛物线C′,抛物线C′的顶点记为M′,它的对称轴与x轴的交点记为N′.如果以点M、N、M′、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面积为16的平行四边形,那么应将抛物线C怎样平移?

为什么?

图15

 

15.如图16,已知抛物线y=-x2+bx+c经过A(0,1)、B(4,3)两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求tan∠ABO的值;

(3)过点B作BC⊥x轴,垂足为C,在对称轴的左侧且平行于y轴的直线交线段AB于点N,交抛物线于点M,若四边形MNCB为平行四边形,求点M的坐标.

图16

 

16.如图17,在Rt△ABC中,∠C=90°,AC=6,BC=8,动点P从点A开始沿边AC向点C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动点Q从点C开始沿边CB向点B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过点P作PD//BC,交AB于点D,联结PQ.点P、Q分别从点A、C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端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t≥0).

(1)直接用含t的代数式分别表示:

QB=_______,PD=_______;

(2)是否存在t的值,使四边形PDBQ为菱形?

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并探究如何改变点Q的速度(匀速运动),使四边形PDBQ在某一时刻为菱形,求点Q的速度;

(3)如图18,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求出线段PQ的中点M所经过的路径长.

图17 图18

 

17.如图1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矩形ABCD的三个顶点B(1,0)、C(3,0)、D(3,4).以A为顶点的抛物线y=ax2+bx+c过点C.动点P从点A出发,沿线段AB向点B运动,同时动点Q从点C出发,沿线段CD向点D运动.点P、Q的运动速度均为每秒1个单位,运动时间为t秒.过点P作PE⊥AB交AC于点E.

(1)直接写出点A的坐标,并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

(2)过点E作EF⊥AD于F,交抛物线于点G,当t为何值时,△ACG的面积最大?

最大值为多少?

(3)在动点P、Q运动的过程中,当t为何值时,在矩形ABCD内(包括边界)存在点H,使以C、Q、E、H为顶点的四边形为菱形?

请直接写出t的值.

图19

 

18.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xOy(如图20),一次函数

的图象与y轴交于点A,点M在正比例函数

的图象上,且MO=MA.二次函数

y=x2+bx+c的图象经过点A、M.

(1)求线段AM的长;

(2)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3)如果点B在y轴上,且位于点A下方,点C在上述二次函数的图象上,点D在一次函数

的图象上,且四边形ABCD是菱形,求点C的坐标.

 

图20

 

19.将抛物线c1:

沿x轴翻折,得到抛物线c2,如图21所示.

(1)请直接写出抛物线c2的表达式;

(2)现将抛物线c1向左平移m个单位长度,平移后得到新抛物线的顶点为M,与x轴的交点从左到右依次为A、B;将抛物线c2向右也平移m个单位长度,平移后得到新抛物线的顶点为N,与x轴的交点从左到右依次为D、E.

①当B、D是线段AE的三等分点时,求m的值;

②在平移过程中,是否存在以点A、N、E、M为顶点的四边形是矩形的情形?

若存在,请求出此时m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图21

 

20.如图2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开口向上的抛物线与x轴交于点A(-1,0)和点B(3,0),D为抛物线的顶点,直线AC与抛物线交于点C(5,6).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点E在x轴上,且△AEC和△AED相似,求点E的坐标;

(3)若直角坐标系平面中的点F和点A、C、D构成直角梯形,且面积为16,试求点F的坐标.

 

图22

 

21.如图2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x+2与x轴交于点A,点B是这条直线上第一象限内的一个点,过点B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D,已知△ABD的面积为18.

(1)求点B的坐标;

(2)如果抛物线

经过点A和点B,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3)已知

(2)中的抛物线与y轴相交于点C,该抛物线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H,P是抛物线对称轴上的一点,过点P作PQ//AC交x轴于点Q,如果点Q在线段AH上,且AQ=CP,求点P的坐标.

图23

 

22.已知直线y=3x-3分别与x轴、y轴交于点A,B,抛物线y=ax2+2x+c经过点A,B.

(1)求该抛物线的表达式,并写出该抛物线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2)记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l,点B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为C,若点D在y轴的正半轴上,且四边形ABCD为梯形.

①求点D的坐标;

②将此抛物线向右平移,平移后抛物线的顶点为P,其对称轴与直线y=3x-3交于点E,若

,求四边形BDEP的面积.

图24

 

23.如图25,把两个全等的Rt△AOB和Rt△COD方别置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使直角边OB、OD在x轴上.已知点A(1,2),过A、C两点的直线分别交x轴、y轴于点E、F.抛物线y=ax2+bx+c经过O、A、C三点.

(1)求该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

(2)点P为线段OC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作y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点M,交x轴于点N,问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使得四边形ABPM为等腰梯形?

若存在,求出此时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若△AOB沿AC方向平移(点A始终在线段AC上,且不与点C重合),△AOB在平移的过程中与△COD重叠部分的面积记为S.试探究S是否存在最大值?

若存在,求出这个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图25

 

24.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A(2,0)、C(0,12)两点,且对称轴为直线x=4,设顶点为点P,与x轴的另一交点为点B.

(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及顶点P的坐标;

(2)如图1,在直线y=2x上是否存在点D,使四边形OPBD为等腰梯形?

若存在,求出点D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如图2,点M是线段OP上的一个动点(O、P两点除外),以每秒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由点P向点O运动,过点M作直线MN//x轴,交PB于点N.将△PMN沿直线MN对折,得到△P1MN.在动点M的运动过程中,设△P1MN与梯形OMNB的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运动时间为t秒,求S关于t的函数关系式.

图26图27

 

25.如图28,边长为8的正方形ABCD的两边在坐标轴上,以点C为顶点的抛物线经过点A,点P是抛物线上A、C两点间的一个动点(含端点),过点P作PF⊥BC于点F.点D、E的坐标分别为(0,6)、(-4,0),联结PD、PE、DE.

(1)直接写出抛物线的解析式;

(2)小明探究点P的位置发现:

当点P与点A或点C重合时,PD与PF的差为定值.进而猜想:

对于任意一点P,PD与PF的差为定值.请你判断该猜想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3)小明进一步探究得出结论:

若将“使△PDE的面积为整数”的点P记作“好点”,则存在多个“好点”,且使△PDE的周长最小的点P也是一个“好点”.

请直接写出所有“好点”的个数,并求出△PDE周长最小时“好点”的坐标.

图28备用图

 

26如图2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ax2+bx-3(a≠0)与x轴交于A(-2,0)、B(4,0)两点,与y轴交于点C.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点P从点A出发,在线段AB上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B运动,同时点Q从点B出发,在线段BC上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C运动.其中一个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点也停止运动.当△PBQ存在时,求运动多少秒时△PBQ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

(3)当△PBQ的面积最大时,在BC下方的抛物线上存在点K,使S△CBK∶S△PBQ=5∶2,求点K的坐标.

图29

 

27.如图30,已知抛物线

(b、c是常数,且c<0)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与y轴的负半轴交于点C,点A的坐标为(-1,0).

(1)b=______,点B的横坐标为_______(上述结果均用含c的代数式表示);

(2)连结BC,过点A作直线AE//BC,与抛物线交于点E.点D是x轴上一点,坐标为(2,0),当C、D、E三点在同一直线上时,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3)在

(2)的条件下,点P是x轴下方的抛物线上的一动点,连结PB、PC.设△PBC的面积为S.

①求S的取值范围;

②若△PBC的面积S为正整数,则这样的△PBC共有_____个.

图30

 

28.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放置一直角三角板,其顶点为A(0,1)、B(2,0)、O(0,0),将此三角板绕原点O逆时针旋转90°,得到三角形A′B′O.

(1)一抛物线经过点A′、B′、B,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

(2)设点P是第一象限内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是否存在点P,使四边形PB′A′B的面积是△A′B′O面积的4倍?

若存在,请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在

(2)的条件下,试指出四边形PB′A′B是哪种形状的四边形?

并写出它的两条性质.

图31

 

29.如图3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

与抛物线y=ax2+bx-3交于A、B两点,点A在x轴上,点B的纵坐标为3.点P是直线AB下方的抛物线上的一动点(不与点A、B重合),过点P作x轴的垂线交直线AB于点C,作PD⊥AB于点D.

(1)求a、b及sin∠ACP的值;

(2)设点P的横坐标为m.

①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线段PD的长,并求出线段PD长的最大值;

②连结PB,线段PC把△PDB分成两个三角形,是否存在适合的m的值,使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比为9∶10?

若存在,直接写出m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图32

 

30.如图33,直线l经过点A(1,0),且与双曲线

(x>0)交于点B(2,1).过点

(p>1)作x轴的平行线分别交曲线

(x>0)和

(x<0)于M、N两点.

(1)求m的值及直线l的解析式;

(2)若点P在直线y=2上,求证:

△PMB∽△PNA;

(3)是否存在实数p,使得S△AMN=4S△AMP?

若存在,请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p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图33

 

31.如图34,四边形OABC是矩形,点A、C的坐标分别为(3,0),(0,1).点D是线段BC上的动点(与端点B、C不重合),过点D作直线

交折线OAB于点E.

(1)记△ODE的面积为S,求S与b的函数关系式;

(2)当点E在线段OA上时,若矩形OABC关于直线DE的对称图形为四边形O1A1B1C1,试探究四边形O1A1B1C1与矩形OABC的重叠部分的面积是否发生变化?

若不变,求出重叠部分的面积;若改变,请说明理由.

图34

 

32.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ax2-2ax-4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其中点A的坐标为(-3,0),点D在线段AB上,AD=AC.

(1)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并求出抛物线的对称轴;

(2)如果以DB为半径的⊙D与⊙C外切,求⊙C的半径;

(3)设点M在线段AB上,点N在线段BC上,如果线段MN被直线CD垂直平分,求

的值.

图35

 

33.已知OA=5,sin∠O=

,点D为线段OA上的动点,以A为圆心、AD为半径作⊙A.

(1)如图36,若⊙A交∠O于B、C两点,设OD=x,BC=y,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函数的定义域;

(2)将⊙A沿直线OB翻折后得到⊙A′.

①若⊙A′与直线OA相切,求x的值;

②若⊙A′与以D为圆心、DO为半径的⊙D相切,求x的值.

 

图36

 

34.如图37,抛物线y=x2-4x与x轴交于O、A两点,P为抛物线上一点,过点P的直线

y=x+m与抛物线的对称轴交于点Q.

(1)这条抛物线的对称轴是_________,直线PQ与x轴所夹锐角的度数是______;

(2)若两个三角形的面积满足S△OQP=

S△PAQ,求m的值;

(3)当点P在x轴下方的抛物线上时,过点C(2,2)的直线AC与直线PQ交于点D,求:

①PD+DQ的最大值;②PD·DQ的最大值.

 

图37

 

35.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定点A(-1,0)、B(4,0),抛物线y=ax2+bx-2(a≠0)过点A、B,顶点为C,点P(m,n)(n<0)为抛物线上一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和顶点C的坐标;

(2)当∠APB为钝角时,求m的取值范围;

(3)若m>

,当∠APB为直角时,将该抛物线向左或向右平移t(0<t<

)个单位,点C、P平移后对应的点分别记为C′、P′,是否存在t,使得顺次首尾连接A、B、P′、C′所构成的多边形的周长最短?

若存在,求t的值并说明抛物线平移的方向;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2,0),B(0,4),点E在OB上,且∠OAE=∠OBA.

(1)如图38,求点E的坐标;

(2)如图39,将△AEO沿x轴向右平移得到△AE′O′,连结A′B、BE′.

①设AA′=m,其中0<m<2,使用含m的式子表示A′B2+BE′2,并求出使A′B2+BE′2取得最小值时点E′的坐标;

②当A′B+BE′取得最小值时,求点E′的坐标(直接写出结果即可).

图38图39

 

37.如图4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ax2+bx+c经过A(-2,-4)、O(0,0)、

B(2,0)三点.

(1)求抛物线y=ax2+bx+c的解析式;

(2)若点M是该抛物线对称轴上的一点,求AM+OM的最小值.

图40

 

38已知抛物线y=x2+(2m-1)x+m2-1经过坐标原点,且当<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并写出y<0时,对应x的取值范围;

(2)设点A是该抛物线上位于x轴下方的一个动点,过点A作x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另一点D,再作AB⊥x轴于点B,DC⊥x轴于点C.

①当BC=1时,直接写出矩形ABCD的周长;

②设动点A的坐标为(a,b),将矩形ABCD的周长L表示为a的函数并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判断周长是否存在最大值,如果存在,求出这个最大值,并求出此时点A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点A的坐标为(0,4),点B的坐标为(4,0),点C的坐标为(-4,0),点P在射线AB上运动,连结CP与y轴交于点D,连结BD.过P、D、B三点作⊙Q,与y轴的另一个交点为E,延长DQ交⊙Q于F,连结EF、BF.

(1)求直线AB的函数解析式;

(2)当点P在线段AB(不包括A、B两点)上时.

①求证:

∠BDE=∠ADP;

②设DE=x,DF=y,请求出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

(3)请你探究:

点P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以B、D、F为顶点的直角三角形,满足两条直角边之比为2∶1?

如果存在,求出此时点P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40.如图41,在四边形OABC中,AB//OC,BC⊥x轴于点C,A(1,-1),B(3,-1),动点P从O出发,沿着x轴正方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移动.过点P作PQ垂直于直线OA,垂足为Q.设点P移动的时间为t秒(0<t<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