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关站 2号风道结构过火修复工程 施工方案126修改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10371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83.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关站 2号风道结构过火修复工程 施工方案126修改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北关站 2号风道结构过火修复工程 施工方案126修改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北关站 2号风道结构过火修复工程 施工方案126修改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北关站 2号风道结构过火修复工程 施工方案126修改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北关站 2号风道结构过火修复工程 施工方案126修改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关站 2号风道结构过火修复工程 施工方案126修改版.docx

《北关站 2号风道结构过火修复工程 施工方案126修改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关站 2号风道结构过火修复工程 施工方案126修改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关站 2号风道结构过火修复工程 施工方案126修改版.docx

北关站2号风道结构过火修复工程施工方案126修改版

北京地铁6号线二期十二标北关站

 

2号风道过火修复工程

 

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地铁6号线二期十二标项目经理部

2014年1月

一、编制依据

适用于本工程的主要施工验收规范名录如下:

1、《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

2、《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550-2010;

3、《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

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6、《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

7、《建筑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2;

8、《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9、《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10、《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

11、《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12、《建筑工程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

13、《建筑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14、《火灾后建筑结构鉴定标准》CECS252:

2009;

15、《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JGJ116-2009;

16、《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1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二、工程概况

2.1工程简介

北关站2号风道,位于北关站车站东南角,两层框架结构,风道采用桩撑围护结构。

围护桩Ø800@1200mm,三道Ø609钢管内撑,基坑深17.39m。

2号风道结构长100.7m,宽10m,高13.2m。

风道地下一层层高5.7m,地下二层层高5.6m,顶板底板厚800mm,中板厚400mm,侧墙厚700mm。

顶板、底板、侧墙为C40P10钢筋混凝土,隔墙为C40钢筋混凝土。

2.2火灾损伤分析

2013年12月19日上午7时14分,劳务作业队正在进行风道与主体结构接口段17m顶板钢筋焊接作业,焊渣掉落至已铺设完成的顶板模板上引发火情。

火势借助风道排风作用迅速蔓延,经扑救并报警,通过消防官兵全力扑救,上午9时54分火势被扑灭。

火灾发生后,风道过火区主体结构均有不同程度的火损,根据对本工程北关站2号风道现场实际勘察、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第三检测所有限责任公司的过火区域结构检测结果如下:

2号风道混凝土结构构件检测结果与评级

序号

部位

剥落所占面积比例(%)

露筋所占比例面积(%)

混凝土表面颜色情况

油烟和烟灰

锤击反应

评定级别

1

顶板

97

42

浅黄色

大面积烧光

声音发闷

2

负一层西侧墙

75

18

浅黄色

大面积烧光

声音发闷

3

负一层东侧墙

80

8

浅黄色

大面积烧光

声音发闷

4

中板

87

10

浅黄色

大面积烧光

声音发闷

5

负二层西侧墙

38

6

浅粉色

大面积烧光

声音较闷

Ⅱb

6

负二层东侧墙

42

7

浅粉色

大面积烧光

声音较闷

Ⅱb

 

三、结构修复方案综述

根据《火灾后建筑结构鉴定标准CECS252》,本工程主体结构均有不同程度的火损,按照其过火后的表征及受损程度,火损结构(构件)受损等级的处理要求如下:

Ⅱb级:

构件有轻微损伤,如混凝土表面龟裂、剥落,未对结构材料及结构性能产生明显影响,尚不影响结构安全,应采取提高结构耐久性或局部处理和外观修复措施。

Ⅲ级:

中度灼烧尚未破坏,构件表面有明显损伤、开裂、钢筋外露等,构件承载力受到一定的影响,应采取加固或局部更换措施。

对于结构构件无损伤或无明显损伤,仅为表面烟火熏黑的结构,采取表面打磨、清理处理。

对火损等级为Ⅱb级、Ⅲ级的混凝土结构板、墙构件的受损部位,按照结构表面混凝土剥离深度分区进行剔凿,采用分区抹压、挂网喷抹聚合物砂浆替换火损混凝土的处理措施。

四、施工部署

4.1工程目标

1、质量目标:

修复后的风道结构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的安全、功能及耐久性要求。

2、工期目标:

计划2014年2月10日开工,2014年4月20日完工,工期为70d。

4.2总体施工顺序

现场实际勘查、记录→工程测量→脚手架搭设(含操作平台搭设)→基面处理(火损构件混凝土剔凿、气动花锤凿毛、清洗等)→新老混凝土粘接实验→钢筋除锈→钢筋阻锈剂喷涂→界面胶喷涂→双组份I级聚合物砂浆修复施工(含聚合物砂浆喷射、钢丝网安装、砂浆碾压等)→覆膜养护→循环分段施工→交工

4.3流水段划分

本工程为2号风道结构主体修复改造,施工操作区域根据现有结构形式可分为I和II施工段,具体为负一层为施工I段,负二层为施工II段。

每段施工区根据混凝土剥落厚度分区及混凝土表面损伤层厚度检测结构进行分区剔凿,分区修复。

分区图详见检测报告。

分区剔凿深度如下表:

序号

区域

损伤厚度(mm)

1

Ⅰ区

20~35

2

Ⅱ区

25~40

3

Ⅲ区

30~45

4

Ⅳ区

35~70

4.4施工进度计划管理

为保证工程施工有序开展,在工期管理上进行科学管理,重点抓关键线路,合理安排脚手架、结构基面处理、聚合物砂浆喷射、覆膜养护等工序的插入时间,对工序质量严格把关,确保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施工任务。

本工程计划工期为70d,具体进度计划安排如下:

1、在2014年2月10日以前完成施工前准备工作。

2、负一层及负二层施工用脚手架及操作平台搭设,并按要求做好现场施工围护,5d。

3、负一层及负二层结构火损部位的墙、板处混凝土剔凿,30d。

4、负一层及负二层结构火损部位的墙、板处聚合物砂浆施工(含挂网、界面胶处理,等),30d。

5、覆膜养护,暂定10d,视施工情况分区段、分区域交叉进行养护。

6、交工。

未浇筑段顶板和侧墙合理安排人力物力在结构修复期间完成。

五、主要物资材料要求

现场主要修复材料:

I级聚合物砂浆、结构界面胶、钢丝网、固定栓钉等。

5.1I级聚合物砂浆

本修复工程采用I级聚合物砂浆,其强度等级比受损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一级即为C45。

1、选用I级聚合物砂浆作为修复混凝土构件的聚合物砂浆,其基本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劈裂抗拉强度≥7.0MPa;正拉结强度≥2.5MPa,且为混凝土内聚破坏;抗折强度≥12MPa;抗压强度≥55MPa;钢套筒粘结抗剪强度标准值≥12MPa。

上述性能指标注明为强度标准值外均为平均值,其检验应在浇筑的试件达到28d养护期时立即进行。

2、修复混凝土构件的聚合物砂浆,其粘结剪切性能必须经湿热老化检验合格。

湿热老化检验应在50℃温度和95%相对湿度条件下,采用钢套筒粘结剪切试件进行,老化试验持续的时间不得少于90d。

老化结束后,在常温条件下进行的剪切破坏试验,其平均强度降低不得大于10%。

3、不得使用主要成分及主要添加剂成分不明的任何型号聚合物砂浆,不得使用未提供安全数据清单的任何品种聚合物,也不得使用在产品说明书规定的储存期内已发生分相现象的乳液。

4、配制聚合物砂浆用的聚合物乳液,必须进行毒性检验。

乳液完全固化后的检验结果应达到实际无毒的卫生等级。

5、聚合物砂浆原材料的检验与验收标准:

配置结构修复用聚合物砂浆(包括以复合砂浆命名的聚合物砂浆)的原材料,应按工程用量一次进场到位。

聚合物原材料进场时,应会同监理单位对其品种、型号、包装、中文标志、出厂日期、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等进行检查,同时应对聚合物砂浆体的劈裂抗拉强度、抗折强度等进行见证复验。

其检查和复验结果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的规定。

检查数量:

按进场批号,每批号见证抽样3件,每件每组分称取500g,并按同组分予以混合后送独立检测机构复验。

检验时,每一项目每批号的样品制作一组试件。

检验方法:

在确认产品包装及中文标志完整性的前提下,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日期、出厂检验合格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注:

聚合物砂浆的劈裂抗拉强度、抗折强度及聚合物砂浆拉伸抗剪强度应分别按照《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50550-2010中的附录P、附录Q和附录R规定的方法测定。

聚合物砂浆的用砂,应采用粒径不大于2.5mm的石英砂配制的细度模数不小于2.5的中砂。

其使用的技术条件,应按设计强度等级经试配确定。

检查数量:

按进场批次和试配试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

检查试配试验报告。

5.2结构界面胶

1、满足A级胶的要求和取得建设部建筑物鉴定与加固规范管理委员会颁发的结构胶安全性能检测报告。

界面胶正拉粘结强度应不小于2.5MPa,且为混凝土内聚破坏。

进场时应对界面胶的下列项目进行见证抽样复验:

与混凝土的正拉粘接强度及其破坏形式、剪切粘结强度及其破坏形式、耐湿热老化性能现场快速复验。

结构界面胶的检测应满足《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550-2010标准中的混凝土用结构界面胶(剂)的技术指标要求。

2、混凝土用结构界面胶(剂)的原材料的检验与验收标准:

结构界面胶(剂)应一次进场到位。

进场时,应对其品种、型号、批号、包装、中文标志、出厂日期、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等进行检查,并应对下列项目进行见证抽样复验:

(1)与混凝土的正拉粘结强度及其破坏形式;

(2)剪切粘结强度及其破坏形式;

(3)耐湿热老化性能现场快速复验。

复验结果必须分别符合GB50550-2010附录E、附录S及附录J的规定。

检查数量:

按进场批次,每批见证抽取3件;从每件中取出一定数量界面胶(剂)经混匀后,为每一复验项目制作5个试件进行复验。

检验方法:

在确认产品包装及中文标志完整的前提下,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六、主要施工机具的选择

6.1主要施工机械与设备的选择

本工程主要施工机械与设备的选择,详见下表:

主要施工机械与设备一览表

序号

名称

型号

数量

备注

1

专用电锤

博世BOSCH

GSH388

30台

2

电钻(钻孔机)

BOSCH70

10台

3

双头凿毛机

(气动花锤)

FS-2A

10台

4

小型空压机

8kg/1.3M3

4台

5

螺杆型泵机

S5-EV/TM

4台

德国生产

6

界面胶喷射机

Merkwr

2台

日本生产

7

高压水汽及机器

2台

8

钢筋网片切断机

GXZ160

1套

9

2级电箱

LRD

5台

10

3级电箱

LRD

10台

11

其他机具及设备

若干

6.2施工机具设备管理

1、施工现场管理

(1)统筹安排、优化配置、保障重点、兼顾一般。

(2)现场设备安装必须因地制宜,合理布置,避免相互干扰;避开污染源(如喷涂聚合物砂浆)对设备和人员造成伤害,同时有利于人员和设备的进出;有利于防火、消防等安全防患;有利于机械效率的发挥,便于操作维修。

2、设备使用管理:

(1)坚持持证上岗制度,操作人员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设备,并达到应知应会知识。

(2)设备外观整洁,无跑冒滴油现象。

(3)坚持交接班制度,认真填写运转报单和操作手册等记录信息。

3、设备安全管理:

(1)安全组织和措施得当,并经常进行安全教育。

(2)进行机具设备的登记制度。

(3)时刻保持机械安全保护装置完备有效,设备主要作业,维修场地处设置安全警示,施工时危险区域安排安全员防护。

(4)设备不违章作业,不带故障和超负荷运行。

七、劳动力配置计划

根据本工程的施工特点及要求,我公司拟安排现场施工操作人员110人,其中:

1、测量工:

3人;

2、剔凿工:

50人;

3、木工:

5人;

4、钢筋工(钢丝网片):

10人;

5、聚合物砂浆喷射工(含材料厂家技术人员):

14人;

6、电工:

3人;

7、架子工:

12人;

8、其他工:

13人。

以上工种施工人员合计110人,其中技工占施工总人数的90%以上。

八、主要施工方法

8.1工程测量

本工程为修复加固工程,施工测量的主要工作是:

校核修复加固前的尺寸;结合施工图纸通过实际测量构件火损面积及火损深度对修复加固部位予以确认并分区域、分类型等。

由于原结构大部分构件过火后,表面混凝土发生剥落等现象,需要将现场尺寸与图纸尺寸进行仔细比较,核实出构件原尺寸,确认修复厚度。

施工中对各个施工段、施工区域的火损分布及火损级别进行标识和分类。

现场实际火损分布较为分散,部位较多,且各个类型的修复加固措施不尽相同。

通过现场测量,对火损部位依照图纸进行复核,将施工类型直接标识于施工部位。

8.2基面处理

根据本工程的结构火损程度,对火损等级2级、3级构件的修复加固,均需要对原有基面进行处理,包括受损混凝土的剔凿及凿毛、钢筋除锈、高压水气清洗、界面胶施工。

界面处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今后修复加固的效果,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

1、剔凿施工

本工程对原结构的修复加固,需要先行对受损混凝土进行剔凿,剔凿工程是关系到今后修复加固效果的先决因素。

剔凿工程必须根据构件实际火损、混凝土剥离的最大深度,将基面剔凿平整,以避免后期新增混凝土层厚度不均产生开裂。

剔凿工程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易伤及原钢筋和无需剔凿的混凝土部分。

剔凿采用物理综合检验法(观察混凝土颜色、裂损剥落、锤击反应、敲击声音判定等)分段检验和验收。

(1)工艺流程:

电镐大面积剔除→电镐细部清理→气动花锤打毛→砂轮机打毛→钢丝刷清理

(2)主要机具:

专用电镐、专用凿毛机(简称气动花锤)、钢丝刷。

(3)操作工艺:

1)用专用电镐对混凝土对混凝土受损表面进行大面积的初步剔凿。

2)用专用电镐进行细部剔凿及清理。

3)宜用1.5kg~2.5kg的尖头錾石花锤,在混凝土结合面上錾出麻点,不要形成尖叫,以免应力集中。

錾出的麻点,形成点深3mm、点数为600点/m2~800点/m2的均匀分布;也可錾成点深4mm~5mm、间距约30mm的梅花形分布。

4)用钢丝刷等工具清除原构件混凝土表面松动的骨料、砂砾、浮渣和粉尘,并用高压风吹干净。

2、钢筋除锈施工

2级、3级火损构件由于过火时间较长,其表面混凝土局部或全部龟裂、剥落,内部钢筋具有一定的锈蚀。

为保证新增混凝土层与钢筋的粘结,需要进行除锈,达到《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中5.2.4条的要求“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由于钢筋与剔凿后的混凝土基面间隙较小,故除锈采取机械除锈结合人工细部除锈的方法。

机械除锈对外露钢筋正面进行高效除锈,钢筋背面机械除锈无法进行,则采用砂布(条)厂生产的专用除锈砂布人工反复拉磨法除锈。

(1)工艺流程:

铲除锈皮及杂物→机械钢丝轮打磨→人工打磨

(2)主要机具:

角磨机、钢丝轮、榔头、铲刀、刮刀、钢丝刷、专用除锈砂布(条)。

(3)操作工艺:

1)将钢筋表面厚的过火后污渍或锈斑及杂物用铲刀、刮刀铲除。

2)用钢丝轮将钢筋正面及侧面反复打磨。

3)钢筋背面需人工除锈,将专用除锈砂布(条)穿过钢筋与混凝土基面之间的空隙,反复拉磨,并达到除锈标准。

3、阻锈剂喷涂

在钢筋表面及周围5cm宽处喷涂钝化型JG-900环保型钢筋阻锈剂。

4、结构界面胶施工工艺

(1)工艺流程:

基面处理→界面胶配置→界面胶喷涂

(2)主要机具:

配胶容器、毛刷、喷涂机。

(3)操作工艺:

1)涂刷型施工方法:

a.混凝土表面应干净、坚固、密实、平整,不带油脂。

如有钢筋外露应对钢筋进行除锈和除尘处理。

b.按规定比例配制新旧混凝土界面胶。

c.用经过除油处理的毛刷将胶液均匀地涂刷在旧混凝土上,胶层厚度为1mm。

d.在界面胶的初凝时间内喷抹聚合物砂浆。

2)喷涂型施工方法:

a.根据喷涂机的喷射速度少量多次配制。

b.每次喷射停止后用天那水将喷涂机的管道清洗干净,避免残留在机器内的胶堵塞管道,重复清洗三次,每次喷涂后均需将喷嘴拆除取下,以防粘接。

清洗结构界面胶喷涂机专用的天那水清洗剂属易燃化学品,现场清洗时,废料应收集在容器中,存放至化学材料库。

废料统一运出现场处理消纳。

c.界面胶用量为每平米一公斤,胶体厚度为1毫米厚,喷嘴距混凝土面250~300mm,喷胶时需缓慢移动喷嘴,因每遍喷涂胶体厚度较薄,为保证修复材料与旧混凝土胶体粘接效果,喷胶需进行两遍作业,厚度均匀为止。

d.在界面胶的固化时间内浇筑上混合料或喷抹聚合物砂浆。

(4)操作时间:

1)界面胶的搅拌混合时间不应大于10分钟。

2)混合好的界面胶应在20分钟内刷完,不要长时间放置,界面胶用量为每平米一公斤。

3)涂刷至旧混凝土表面的界面胶,在涂刷5分钟后即喷抹聚合物砂浆。

4)涂刷界面胶后的旧混凝土表面,应控制在30min之内喷抹聚合物砂浆,由于环境以及混凝土表面的温度差异,应在界面胶固化过程而又没有喷抹聚合物砂浆的时间内,观察界面胶的固化情况,在指触发黏的情况下,浇筑混合料或喷抹聚合物砂浆都是被允许的。

5)喷抹I级聚合物砂浆的最佳时间:

涂刷界面胶后5~30分钟内。

应根据需要涂刷的面积,以及专项施工人员的单位时间进度,安排合理的施工人员数量。

8.3现场材料检验及现场施工试验段

根据规范要求,聚合物砂浆原材料进场需复检:

1、聚合物砂浆体的劈裂抗拉强度。

2、抗折强度及聚合物砂浆。

3、钢粘结的拉伸抗剪强度。

上述三种复验试件均需要养护28天。

结构界面胶进场复验需进行:

1、与混凝土的正拉粘结强度及其破坏形式。

2、剪切粘结强度及其破坏形式。

3、耐湿热老化性能现场快速复验。

前两种复检试块均需养护28天。

喷抹聚合物砂浆现场验证正拉粘结强度的试验周期也需要28天。

由于材料复验周期较长,基于市场上成熟的加固经验及以往相关实验数据支持,为加快修复进度,特申请在材料复验期间同时进行现场试验段施工,试验段选择在负一层,实验位置以方便现场操作及有利于温度控制的地方为宜。

试验段选择在负一层侧墙及顶板各一处,修复面积以满足现场试验要求即可。

按照本章节施工工艺要求施工完成试验段,并按规范要求养护、完成现场正拉粘结强度试验,在试验段数据的基础上指导下步施工,力求修复质量可靠。

 

 

拉接试块组装及试验设备

 

新老混凝土正拉粘接试验

原混凝土内聚破坏

8.4抹压聚合物砂浆施工

对于受损面没有钢筋外露、剔凿深度在3cm以内的2级、3级火损部位,采用I级聚合物砂浆进行局部抹压修复。

1、工艺流程:

界面处理→喷涂界面胶→抹压I级聚合物砂浆→养护→刷表面防护剂

2、主要机具:

搅拌器、配制容器、铁锹、水桶、灰桶、抹刀。

3、操作工艺:

(1)界面处理:

对火损处混凝土进行剔除、凿毛、清理,去除表面浮沉等杂质,直至露出无损的坚硬、密实和粗糙的结构面,凿除范围应从受损范围向外延伸不小于200mm,无损处结合面混凝土也应凿毛。

用高压风吹扫修复界面,清除酥松混凝土。

当原结构(构件)钢筋有锈蚀现象时,应对外露钢筋进行除锈及阻锈处理。

基础表面处理后,应用高压水气清洗并保持面层潮湿状态,以减少I级聚合物砂浆在固化过程的水分流失,有利于I级聚合物砂浆的充分固化,使之达到设计强度值。

修复界面的含水率和湿润用水的水质符合I级聚合物砂浆和结构界面胶施工的要求。

(2)喷涂界面胶:

用界面胶喷涂机将胶液均匀地喷涂在旧混凝土和钢筋上,胶层厚度应不超过1mm,同时应清除包裹在胶液中的气泡。

界面胶喷涂设备

(3)抹压I级聚合物砂浆

根据I级聚合物砂浆相关配比使用说明进行材料配置,采用机械搅拌均匀无结块,配好的浆料应保证在半小时内用完,抹压施工时,需用力碾压砂浆,以确保其结合度,避免出现空鼓现象。

(4)施工厚度:

单层施工厚度不超过15mm。

(5)聚合物砂浆的养护:

1)I级聚合物砂浆涂抹完工后,应立即用塑料薄膜覆盖,以防止水分流失。

8个小时后进行洒水养护,养护期间需保证砂浆表面长期湿润,养护期不得低于14天。

2)I级聚合物砂浆应设专人负责养护。

3)浇水次数应能保持复合砂浆处于湿润状态。

8.5钢丝网抗裂喷抹聚合物砂浆施工

对于受损面钢筋外露、剔凿厚度3~7cm的2级、3级火损结构,采用喷抹I级聚合物砂浆加钢丝网抗裂的方法进行修复。

1、工艺流程:

混凝土表面处理→植入剪切销钉→绑扎安装钢筋网→混凝土构件表面润湿→喷涂结构界面胶→喷抹聚合物砂浆→养护

2、使用机具:

搅拌机具(盘式砂浆搅拌机、铁铲);

运输机具(斗车、灰桶);

抹压工具(抿子、探子);

电气机具(电锤、角磨机、气泵、喷壶);

称量工具(磅秤);

施工平台(活动式脚手架);

其他工具(水管、水桶、电源线、刷子、安全帽、增压泵)

3、施工准备:

(1)复核被加固构件的尺寸。

(2)根据施工现场和被加固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实际情况拟定施工方案。

(3)材料运抵施工现场后应集中堆放在干燥、清洁库房,不得露天堆放,更不得雨淋或损坏包装。

(4)对所使用的材料及工具等做好施工前的检查与准备工作。

(5)按照《聚合物改性水泥砂浆试验规程》DLT5126-2001并采用工程实际原材料进行配合比试验。

4、操作工艺:

(1)凿除受损的混凝土表面,直至露出无损的坚硬、密实和粗糙的结构面。

凿除范围应从受损范围向外延伸不小于200mm。

气动花锤凿毛,无损处结合面混凝土也应凿毛。

(2)混凝土构件植入剪切销钉:

1)混凝土表面处理完成后,混凝土构件植入剪切销钉。

双向Ø6@300连接销钉的锚固深度应根据现场实际混凝土火损部位剔凿后的基面程度确定,其深度应为对应基面向内打孔100mm深。

2)采用压缩空气清理孔内的粉尘和污物。

3)注入孔深度1/3量植筋锚固胶,并将剪切销钉旋入孔中,注意销钉弯钩朝向,便于钢丝网安装。

(3)安装钢丝网:

1)根据修复的面积放线定位,安装Ø2.5@50×50钢丝网片。

2)钢丝网片的搭接宽带大于100mm,钢丝网片仅施做一层,在混凝土剔凿完成后即进行施做,网片距离修复完成面3cm,防止修复的面层开裂。

(4)混凝土构件表面润湿

1)钢丝网安装完后、喷涂结构界面胶前应对被加固构件表面浇水湿润,并保持混凝土表面饱和面干(表面无积水及水膜)状态。

2)因为混凝土具有吸水特性,如砂浆硬化过程中缺水将严重影响工程质量,所以表面浇水应在喷涂结构界面胶前12h进行,并保持加固构件表面湿润,切不可马虎对待。

(5)混凝土构件表面喷涂结构界面胶

1)喷涂结构界面胶应在混凝土表面饱和面干状态下进行。

2)根据情况,调配适当稠度的结构界面胶。

3)被加固混凝土构件表面喷涂(可用气泵带喷枪)结构界面胶,喷涂厚度应均匀,厚度约为1mm。

4)结构界面胶喷涂完成后,应在浆料初凝前喷抹聚合物砂浆。

(6)喷抹I级聚合物砂浆:

 

湿喷螺旋挤压器

1)喷抹聚合物砂浆应在结构胶初凝前进行。

2)根据修复要求的强度等级、工作性、施工部位等具体情况,配制I级聚合物砂浆。

a.细集料级配、含泥量及有害杂质含量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一般情况下,随骨料粒径增大,达到相同流动度的需水量减小,强度增加,但抹面施工性下降。

b.材料计量应保证准确,施工时拌和水用量应扣除砂中的含水。

c.对于高强砂浆,其强度和工作性受水灰比影响很大。

因其中含有化学外加剂,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远程网络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