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第三单元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09760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2第三单元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必修2第三单元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必修2第三单元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必修2第三单元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必修2第三单元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修2第三单元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docx

《必修2第三单元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2第三单元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必修2第三单元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docx

必修2第三单元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学设计

高一(12)班蒋勇

【教学目标】

⒈知识与能力

⑴通过史料和图片解析掌握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表现以及影响,了解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的走向。

⑵理解与掌握洋务运动的兴起、内容,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同时也理解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实践的开端。

⑶理解与掌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代表企业、影响以及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

⑷探究列强的入侵、洋务运动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之间的关系。

⒉过程与方法

史料图片分析法、自主学习法、历史比较问题探究法、讲述法等

⒊情感态度价值观

⑴从自然经济的解体认识到列强的入侵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所起到的影响,但对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破坏使中国人民深受灾难。

⑵学习洋务运动的发展使学生认识到它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推动着中国近代化的发展,为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振兴中国提供了物质基础。

⑷从提取和交流历史信息的过程中,增强历史意识,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⒈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

⒉洋务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兴起的背景以及影响

【教学难点】

⒈洋务运动的评价

⒉中国民族工业的两面性

【教学方法】

根据现在的学校以及学生特点,采用通俗易懂的教学方法、深入浅出,通过史料解析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采用简单的问题教学法达到分析与综合的效果;另外让学生进行问题探究,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在初中时学过的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内容吗?

<生:

记得>在《桃花源记》中陶渊明向我们描绘了一副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景象,那么同学们你们认为在桃花源中的人们是以何种生产方式为生计的呢?

同学们可以根据课文内容以及大家在第一单元所学的知识回答。

<生:

自然经济(小农经济)>我们知道自然经济在社会发展的后期对社会的发展是起阻碍作用的,它的最终走向我们在第一单元并未涉及,那么它的最终结局又将如何呢?

我国的经济结构会不会有变动呢?

今天我们就来解开这个谜。

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了解本目内容之前我们首先来弄清楚一个概念,那就是何谓自然经济。

现在请有《现代汉语词典》的同学拿出词典,找出它的意思。

(请一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⒈自然经济的概念

自然经济是与商品经济相对应的一种经济形态,男耕女织是其鲜明的写照(参看教材40页的插图),可简称为自给自足和自产自销的经济,它是指生产者或经济单位所从事的产品生产是为了满足生产者本身或本经济单位(庄园或家庭)的生活消费所需,而不是通过交换满足社会上他人需要的经济活动形式。

师:

在第一单元学习时我们已经初步的涉及当时社会发展的自然经济形态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同时它最后的结局只有瓦解。

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自行阅读教材本目内容以及结合《历史纵横》,找出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以及表现,并将其逐条列出(请两同学回答)。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⒉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

⑴鸦片战争后,洋纱涌入中国东南沿海的市场(资本主义的入侵)——主要原因

⑵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前提条件

注意:

因工业革命的进行和完成,对商品输出和原料的需求日趋迫切

⒊表现:

⑴洋纱取代土纱,使中国家庭的棉纺织业“纺”与“织”相分离。

⑵洋布取代土布,使中国农家的“织”与“耕”相分离。

(自然经济解体的重大标志)

⑶丝、茶等农产品日趋商品化。

(自然经济解体的催化剂)

师:

此时的中国自然经济开始了瓦解,在封建社会后期它对社会的阻碍时非常明显的,那么它的瓦解对整个社会又将带来如何的影响呢?

下面还是请同学们自主阅读教材并结合教材《英国运茶快船“海上贵族号”》图回答。

(请一同学回答)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⒋自然经济瓦解的影响:

⑴自然经济的解体准备了发展资本主义所需要的商品市场、劳动力、资金,推动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在更深层次的瓦解着自然经济。

⑵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前提条件。

(结合第一点影响理解)

⑶使中国逐步的沦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附庸。

(过渡语: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经济结构就这样的瓦解了,但是历史与社会的车轮还是向前发展的,传统的经济结构瓦解那么会有如何新的经济结构或生产关系在孕育构建呢?

结果又将如何呢?

二、洋务运动

师:

同学们在初中已经学过有关洋务运动的知识,那么首先我们大家一起来思考一个问题,就是何谓洋务?

何谓洋务派?

何谓洋务运动?

(师生共答,教师总结)

洋务:

一切涉外的事务。

洋务派:

一些开明的官员,主张在不改变封建体制下利用西方的先进技术来壮大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个派别。

洋务运动:

洋务派为了镇压人民,维护封建统治,标榜“自强”、“求富”,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近代企业的“自救”运动。

师:

既然大家在初中已经或多或少涉及本部分知识,那么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自己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请同学们自行阅读教材,找出洋务运动的起止时间以及主要代表人物。

学生阅读回答

⒈时间:

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

⒉主要代表人物:

⑴中央:

⑵地方:

曾国藩、李鸿章(最重要)、左宗棠、张之洞等

师: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在必修1所得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吗?

同学们看看这些事件与洋务运动的时间有何关系?

生:

时间大体上一致。

师:

那么同学们你们从中又能获得如何信息呢?

例如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

⒊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

⑴第二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窘境(列强的入侵以及太平天国运动)。

⑵洋务派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先进的西方科技维护清朝的统治。

(“中体西用”是其指导思想——教师介绍)

师:

清政府在这样的背景下促使其不得不进行自救,洋务运动也因此“红红火火”的开展起来,那么洋务运动的具体过程(进程)又是如何呢?

请同学们自行阅读教材,并结合教材的插图找出洋务运动的活动。

(请一同学回答)

⒋洋务运动的活动(进程):

⑴创办军事工业

a:

时间:

19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

b:

目的:

以“自强”为旗号

c:

企业(请学生填写):

人物

地点

创办时间

工业名称

企业性质

曾国藩

安徽安庆

1861

安庆内军械所

军事工业

李鸿章

上海

1865

江南制造总局

军事工业

左宗棠

福建福州

1866

福州船政局

军事工业

崇厚

天津

1867

天津机器局

军事工业

提问:

军事工业和中国古代哪种形态的手工业比较相近?

区别又是什么?

(官营手工业:

管理上,产品去向。

新式机器生产)

(过渡语:

由于以上的企业不是以市场为基准,因而造成了生产财力上的不足。

为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洋务派又开始了新的活动。

⑵创办民用企业——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生产方式的企业

a:

时间:

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

b:

目的:

以“求富”为旗号,解决军事工业的资金、燃料和运输等困难。

c:

企业(请学生填写):

人物

地点

创办时间

工业名称

企业性质

李鸿章

上海

1872

轮船招商局

民用工业

李鸿章

河北唐山

1877

开平矿务局

民用工业

张之洞

湖北汉阳

1890

汉阳铁厂

民用工业

张之洞

湖北

1890

湖北织布局

民用工业

【合作探究1】:

结合上课分析内容以及上述两个表格内容试比较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同:

都是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和设备的近代化企业

异:

管理上:

资金来源上:

产品去向:

⑶筹划海防

a:

时间:

19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

b:

结果:

初步建成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水师。

⑷兴办近代教育

a:

创办京师同文馆等一批新式学堂。

(“新”在何处:

京师同文馆在中国最早采用了班级授课制,开设了不少自然科学实用技术的学科,所以被视为中国近代新式学校的发端。

京师同文馆的创办,是第一次改革旧传统教育的尝试,也培养了一批外国语人才。

b:

培养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

c:

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开近代教育先河。

(教师补充洋务经济的特征:

①以维护封建统治为目的,具有封建性;②机器大生产,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开端;③民用企业采用官督商办或官商合办的形式,产品主要作为商品投放市场,管理上采取雇用劳动制,具有资本主义的性质)

⒌结局:

清军在甲午战争中惨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

师:

洋务运动如此“红红火火”的开展,但是它的的结果还是十分的令人惋惜,最终是以失败而告终。

清政府在洋务运动的进程中大力的支持,那么为何还是失败呢?

请同学们认真思考回答。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⒍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⑴没有触动腐朽的封建制度而只是学习先进技术——根本原因

⑵建立的近代工业受制于封建体制的束缚和侵略势力的压迫,使洋务运动举步维艰,最终导致破产失败。

⑶企业中的几代生产力和腐朽的封建管理方式不相适应,使之不能长久维持下去。

师:

洋务运动虽已失败,但它毕竟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那它的影响又是什么呢?

下面请同学们自主阅读教材41页最后一段思考回答。

⒎洋务运动的影响:

(四个了两个作用)

⑴引进了西方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

⑵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

⑶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⑷在洋务派诱导下出现了中国的第一批近代企业;

⑸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⑹对本国的封建经济瓦解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合作探究2】: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42页的《学思之窗》内容,对洋务运动做一个评价。

㈠积极方面:

⒈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国家的近代生产方式,第一批近代企业在中国出现了;

⒉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刺激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⒊民用工业的兴办,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

⒋洋务运动揭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序幕。

(最主要)

㈡消极方面:

⒈洋务运动的破产,说明洋务运动不能使中国富强起来,洋务派想以此达到维护清王朝统治的目的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⒉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着压迫作用。

(过渡语:

从这个传统经济结构中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到洋务运动,中国的经济结构在逐渐的变动。

除了以上的变动之外,中国的经济结构还会有其它的变化吗?

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师:

首先还是请同学们县自己阅读教材,找出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条件、人物、时间以及地区。

生:

阅读思考

【教师总结】:

⒈产生背景:

⑴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前提条件

⑵外资企业的丰厚利润刺激。

⑶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诱导。

⒉人物:

一些官僚、地主、商人投资办厂。

⒊时间: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⒋地点:

东南沿海地区

⒌代表性企业(学生填写,教师具体讲述)

人物

地点

企业名称

方举赞

上海虹口

上海发昌机器厂

陈启沅

广东南海

继昌隆缫丝厂

朱其昂

天津

贻来牟机器磨坊

上海

洪盛机器碾米厂

师:

刚刚我们讲述了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一些具体情况,那么同学们能否总结它们的一些特点吗?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总体特征:

①先天不足:

未经过资本的原始积累阶段,而是在引进外国先进生产技术的基础上直接产生,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②后天畸形:

轻重工业比例失调,这是由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的;③与封建经济相比,在近代,自然经济仍然占绝对优势,而外国资本在不平等条约的保护下增长迅速,不断排挤民族资本,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夹缝中生存;④是近代进步性、革命性的经济成分,它瓦解着封建自然经济,对外国资本的侵略有一定的抵制作用,也为中国的社会变革(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提供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

【合作探究3】:

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历史地图册,结合地图册中民族资本主义代表企业分布的地理位置,分析这些企业大部分分布在东南沿海的原因所在。

⑴地理位置优越,位于东南沿海地区,交通灯比较便利。

⑵列强入侵以及通商较早,自然经济瓦解较为彻底。

⑶受西方的思想影响较大(思想、技术等)。

⑷人力资源丰富

师: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中国原有的经济结构又带来了一次巨大冲击,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也产生了及其重大的影响,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影响(教师讲述)。

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影响:

⑴经济上——中国封建经济解体的过程中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产生了;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⑵政治上——中国的阶级开始分化,出现了资产阶级,并且无产阶级的队伍得到了壮大(教师讲述无产阶级的一些情况)。

⑶思想上——促进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早期的维新思想产生了,中国近代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

【合作探究4】:

试分析列强侵略、洋务运动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之间的关系。

【本课小结】

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入侵,客观上瓦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商品和劳动力市场。

清政府内部的洋务派为了维护封建统治,掀起了洋务运动。

这次运动在促使本国封建经济瓦解的同时,对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起了诱导作用。

受外商企业和洋务运动的诱导,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产生。

当时,中国存在三类近代企业:

外商企业、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由于受外国资本与本国封建势力的压制,举步维艰;下节课,我们将关注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作业布置】

请同学们参阅教材43页《本课测评》题目,将该题解答完。

【板书设计】

正板书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⒈自然经济的概念

⒉解体的原因

⒊表现

⒋影响

二、洋务运动

⒈时间

⒉主要代表人物

⒊兴起的背景

⒋活动(进程)

⒌结局

⒍失败的原因

⒎影响

三、中国民主资本主义的产生

⒈产生背景

⒉人物

⒊时间

⒋地点

⒌代表性企业

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影响

副板书自然经济近代化中体西用洋务运动洋务派洋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