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K100+280115m框架涵技术交底02doc.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09418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1.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K100+280115m框架涵技术交底02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DK100+280115m框架涵技术交底02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DK100+280115m框架涵技术交底02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DK100+280115m框架涵技术交底02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DK100+280115m框架涵技术交底02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DK100+280115m框架涵技术交底02doc.docx

《DK100+280115m框架涵技术交底02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K100+280115m框架涵技术交底02doc.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DK100+280115m框架涵技术交底02doc.docx

DK100+280115m框架涵技术交底02doc

南昆铁路南百段增建二线

(DK100+2801—1.50m框架涵)

 

监理技术交底

 

铁四院(湖北)工程监理咨询公司

南昆铁路南百段增二线监理二标

第二监理组

二零一五年三月

监理〔涵洞〕技术交底记录表

编号:

TSYNBJLXMB02[2015]-03-01

序号

工作项目

内容记录

1

技术交底会议时间

2015年3月

2

技术交底会议地点

铁四院(湖北)工程监理咨询公司南昆铁路南百段增建二线监理二标第二监理组会议室

3

技术交底单位、人员

铁四院(湖北)工程监理咨询公司南昆铁路南百段增建二线监理二标第二监理组

参加单位、人员

 

4

分项工程名称

K103+1551—5.0m框架涵

 

5

 

交底内容

 

基础开挖

1.本涵结构形式为1—1.50mC35钢筋混凝土框架涵。

与线路正交。

2.本涵洞涵身基底置于弱风化层上,要求地基承载力大于或等于0.15mpa;

3.基础底面的地质为散粒土、风化岩时,地基不能暴露时间太长,且不能被水浸泡;

4.基础地基地质必须符合设计图纸,且没有软硬不均的地层或充填的溶洞;否则必须办理变更设计。

5.施工前应对涵位处的地下水、地表水和土质进行化验,进一步核实其侵蚀性,并根据化验结果按照有关规范进行处理;

6、本涵洞为顶进涵,基坑开挖时须做好临近既有线施工安全防护工作。

 

6

 

交底内容

 

交底内容

模板及支架

 

1、采用大块钢模板,厚度不小于5mm,每块模板的面积不小于1.5㎡。

2、支架采用钢管脚手架,支架的支撑部分必须安置于可靠的基底上。

3、模板安装必须稳固可靠,接缝严密,不漏浆,模板与砼的接触面必须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

4、模板支架安装完成后,应清理模型内的积水和杂物,并对模板、支架、钢筋骨架、预埋件等进行检查。

5、模板、支架的拆除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顺序进行,拆除模板、支架时严禁抛扔和猛烈敲打然后强扭等方法拆除。

拆除承重模板及支架时的砼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设

计无要求时,砼强度应符合表3。

6、拆除非承重模板时,砼强度应保证其表面棱角不受损伤,混凝土强度应达到2.5Mpa以上。

7、高处作业必须支搭作业平台,搭设与拆除脚手架应符合脚手架相关安全技术交底具体要求;作业平台的脚手板必须铺满、铺稳;作业平台临边必须设防护栏杆;上下作业平台必须设安全梯、斜道等攀登设施;使用前应经检查、验收,确认合格并形成文件;使用中应随时检查,确认安全。

 

7

 

7

 

7

 

 

交底内容

 

交底内容

 

交底内容

钢筋加工及安装

 

1、钢筋材料与设计一致。

2、钢筋的弯制和末端的弯钩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按验收标准制。

3、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的全长为±10mm;弯起钢筋的弯起位置为±20mm。

4、钢筋焊接接头单面焊接接头长度为10d、双面焊接接头长度5d。

焊(连)接接头在受弯构件的受拉区不得大于50%,轴心受拉构件不得大于25%;在构件的受拉区,绑扎接头不得大于25%,在构件的受压区不得大于50%;钢筋接头应避开钢筋弯曲处,距弯曲点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在同一根钢筋上应少设接头。

“同一截面”内,同一根钢筋上不得超过一个接头。

5、钢筋安装和钢筋保护层的厚度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见表4,钢筋保护层垫块设在模板的侧面和底面的数量应不少于4个/m2。

混凝土施工

 

1、本涵涵身主体部分采用C35钢筋混凝土,要求混凝土抗渗等级不小于P8

2、本涵位处水质对混凝土结构的侵蚀等级为H1、Y1,边墙、基础采用满足耐久性要求的混凝土。

3、混凝土所用的原材料、外加剂、掺和料、配合比应符合验收标准要求。

4、混凝土的坍落度应根据施工工艺要求而定,混凝土拌制过程中,应对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进行测定,测定值应符合理论配合比的要求,偏差不宜大于±20mm。

5、混凝土拌制前,应测定砂、石含水率,并根据测试结果、环境条件、工作性能要求等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

6、混凝土原材料每盘称量偏差:

水泥、矿物掺和料允许偏差为±1%;粗、细骨料允许偏差为±2%;外加剂、拌和用水允许偏差为±1%。

7、对混凝土拌和物的入模含气量的测试,含气量≥2%。

8、冬季施工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应低于5℃,夏季施工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宜高于气温且不得超过30℃。

9、新浇注与邻接的已硬化砼或岩土介质间的温差不得大于15℃。

10、混凝土运输采用内壁平整光滑、不吸水、不渗漏的运输设备,运输设备的运输能力应适应适应砼凝结速度和浇注速度的需要,保证浇注过程连续进行。

11、浇注混凝土期间,应设专人检查支架、模板、钢筋、预埋件等的稳固情况,发生有松动、变形、移位时应及时处理,并填写混凝土施工记录。

12、混凝土入模高度不宜超过2m,超过2m时,应通过串筒、溜管等设施辅助下落,出料口距离砼浇注面的高度不宜超过1.0m。

13、混凝土应分层浇注,分层厚度应根据搅拌能力、运输条件、浇注速度、振捣能力和结构要求确定,但混凝土最大摊铺厚度不宜大于40cm。

14、混凝土应分层浇注,分层厚度应根据搅拌能力、运输条件、浇注速度、振捣能力和结构要求确定,但混凝土最大摊铺厚度不宜大于40cm。

15、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应振捣密实,避免重复振捣,防止过振,每一振点的振捣时间宜为20~30s,以混凝土不在沉落、不出气泡、表面呈现浮浆为度。

16、混凝土振捣完成后,应及时修整、抹平混凝土裸露面,待定浆后在抹第二遍并压光或拉毛。

17、涵身砼浇筑可分两阶段施工:

先浇筑底板(包括下梗肋),待底板砼达到设计强度50%后,再施工中、边墙及顶板混凝土。

混凝土养护

1、养护期间,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不宜超过65℃。

混凝土内部温度与表面温度之差、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不宜大于20℃。

养护用水温度与混凝土表面温度之差不得大于15℃。

2、混凝土浇注完成后,对混凝土暴露面进行紧密覆盖(采用塑料布、蓬布、土工布等材料进行覆盖),防止表面水分蒸发,养护期间采用洒水养护,养护次数应根据气温而定,保证混凝土表面潮湿。

3、混凝土浇注完毕后应进行保水潮湿养护,时间见表5

混凝土强度

 

必须达到设计要求

允许偏差和外观质量

1、混凝土框架涵洞允许偏差:

检查项目和要求见表6。

2、外观:

表面平整、光洁;洞身顺直;表面颜色均匀;沉降缝垂直贯通、缝宽均匀、无渗水。

涵洞防水层

1、基层处理:

表面平整、清洁、干燥,无空鼓、松动、蜂窝麻面、浮碴、浮土和油污。

2、防水层材料:

材料品种、规格和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3、防水层施工部位、构造形式、厚度、坡度和细部做法应与设计和有关规定一致。

施工先后顺序应符合设计要求。

4、保护层材料品种:

材料品种、规格和性能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规定。

5、保护层施工:

①保护层施工部位、构造形式、厚度、坡度和断缝处理必须符合设计及验标要求。

②保护层施工不得对防水层造成破坏。

③保护层施工时,防水层表面应干燥无污染。

6、保护层和防水层材料称重:

不大于2%。

7、基层平整度:

不大于3mm。

8、防水卷材搭接宽度:

允许偏差-10mm。

9、保护层平整度:

不大于3mm。

10、保护层分隔缝平整度:

允许偏差-10mm。

11、防水层铺设质量:

防水层不得渗水。

12、防水层表面质量:

防水层的表面质量达到涂层厚薄一致,卷材粘贴牢固,搭接封口正确。

不得有滑移、翘边、起泡、损伤等现象。

坡度平顺,排水畅通。

 

顶进施工与安全防护

 

顶进施工与安全防护

 

顶进施工与安全防护

 

顶进施工与安全防护

 

顶进施工与安全防护

 

1、本涵采用顶进法施工,顶进最大顶力1104t,顶进长度20.5m,顶进时每次顶程不得大于20cm。

采用钢轨桩后背墙。

2、顶进施工前既有线需采用D便梁架空,线路两侧各设两根Φ1.5m混凝土桩基,单根长度12m,共48m。

施工挖桩孔时既有线采用3—3—3—3组合扣轨加固。

3、为减少顶进阻力,箱顶及箱身两侧涂石蜡,滑板按@15×15cm布置一层Φ10钢筋网。

4、后背梁前段设置0.4m高×7m宽钢板,预制框架两侧滑板设置P43旧钢管桩导向墩,桩长每根1,5m。

5、预制滑板两侧需设置集水井及M10浆砌片石排水沟及集水井,以防工作坑积水,工作坑靠既有线侧采用喷锚防护。

6、本涵施工时列车限速45KM/h,且应设置显目的限速标志,派专人值守,并加强多既有线的观测。

施工过程严禁在施工范围D便梁上同时过车、停车、错车或刹车。

7、采用爆破方法拆除旧箱涵结构时,应采用小药量,不得影响新箱涵的结构安全(必须采用弱爆破及禁态爆破)。

8、本涵顶进前,应对既有铁路进行加固、采取防止线路推移的措施。

并经铁路管理单位检验合格,并形成文件。

9、顶进后背

(1)顶进后背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2)紧贴土壁安装后背时,土壁应竖直、平整。

(3)顶进后背完成后应经验收,形成文件后方可投入使用。

(4)采用埋置法修筑板桩墙后背,肥槽应用砂砾或半刚性材料回填夯实

(5)顶进后背上和施工设计规定范围内不得堆放材料、机具和停放机械设备。

(6)采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后背,墙后肥槽应用半刚性材料回填夯实,梁顶以上的土方边坡应采取稳定措施。

(7)在工作坑内开挖后背基槽,应有确保坑、槽壁稳定的措施,并应设专人观察坑壁的稳定情况;发现边坡裂缝、支护松动等异常情况,必须立即停工,人、机撤至安全地方,采取加固措施,经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可继续开挖。

10、工作坑

(1)工作坑基底平面尺寸应满足桥涵预制与顶进设备安装的安全要求。

(2)有地下水时,工作坑土方开挖前应采取降排水措施。

水位应降至基底50cm以下。

(3)工作坑边坡应视坡顶活荷载和土质情况而定,边坡应在施工过程中保持稳定。

(4)工作坑完成后应经验收,确认土基符合要求、边坡稳定,并形成文件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5)施工中应根据现场条件在工作坑的适宜位置设置临时通道,供施工人员、运输车辆和机械设备使用。

(6)工作坑的位置应满足铁路、道路、公路和管线管理单位的要求;靠路基一侧边坡坡度不宜陡于1∶1.5,顶进铁路桥涵工作坑上口至近侧的边股铁路中心不得小于3.2m。

11、顶进

(1)桥涵顶进应由主管施工技术人员现场指挥,连续施工,不得中断。

(2)桥涵和基坑内运输道路应平坦、无障碍,跨路电缆线应套钢管保护。

(3)桥涵顶进中,应设专人指挥机械和车辆,协调挖土、运土和顶进操作人员的相互配合关系。

指挥人员应位于安全地点,随时观察机械、车辆周围状况及时疏导人员,维护现场人员的安全。

(4)穿越道路、公路的桥涵顶进施工中,应在道路、公路上设专人值守;值守人员必须按顶进指挥人员的指令控制交通,严禁擅离工作岗位;特殊情况,需开放交通时,应先取得指挥人员的同意。

(5)穿越铁路既有线,施工单位应设置车站驻站联络员、远方防护、施工现场防护人员。

(6)桥涵顶进前应具备下列条件:

1)桥涵顶进中的应急物资已准备就绪。

2)桥涵结构已经验收确认合格,并形成文件。

4)铁路或道路、公路加固已按加固设计完成,并经其管理单位验收合格,形成文件。

5)顶进铁路桥涵时,铁路加固设施的监护、调整人员已到位,列车慢行调令已下达。

6)后背和顶进设备已安装完毕,经验收和试运转确认合格,并形成文件;现浇混凝土或砌体结构后背的强度已达到设计规定,并形成文件。

7)采用解体方法进行桥涵顶进时,接缝处应设置钢板遮盖。

8)顶进中,非施工人员不得进入工作坑内,施工人员不得靠近顶铁。

9)液压泵站应经空载试运转,确认电气、液压系统、监测仪表、传力系统正常后,方可开始顶进。

10)千斤顶与传力结构顶紧后,应暂停加压,再次检查顶进设备和后背,确认正常后,方可逐级加压顶进。

11)采用顶拉法作业时,拉杆两侧和两端均不得有人;每一顶程结束后,应检查拉杆的锚固情况,确认正常后方可进行下一循环顶进。

12)顶进中,不得对千斤顶、传力柱、顶铁进行调整;不得敲击垫铁;调整或置换传力柱、顶铁、垫铁时,必须将千斤顶退回零位。

13)铁路桥涵顶进作业应与铁路加固作业密切配合,顶进前铁路加固人员应及时松开桥涵顶部加固的支承木楔,减少摩阻,防止路线推移;火车到达前应打紧木楔。

14)顶进中,监测人员应严密监测千斤顶、传力柱、顶铁、钢横梁、后背、滑板、桥涵结构等各部位的变形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必须立即停止顶进,待采取措施确认安全后,方可继续顶进。

表1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目

结构部位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轴线偏位

基础

15

尺量每边不少于2处

梁、柱、板、墙、拱

5

表面平整度

5

2m靠尺和塞尺不少于3处

高程

基础

±20

水准仪测量

梁、柱、板、墙

±5

模板的侧向弯曲

h/1000

拉线尺量

梁、板、墙

l/1500

梁底模拱度梁、柱、板、墙、拱两模板内侧宽度

+10,-5

尺量不少于3处

梁底模拱度

+5,-2

拉线尺量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尺量

表2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预留孔洞

中心位置置

10

尺量

尺寸

+10,0

0

尺量不少于2处

预留孔洞

3

尺量

表3拆除承重模板时砼强度要求

结构类型

结构跨度(m)

达到砼设计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

板、拱

<2

≥50

2~8

≥75

>8

≥100

≤8

≥75

>8

≥100

悬臂梁(板)

≤2

≥75

≤2

≥100

表4钢筋安装和保护层厚度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名称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受力钢筋排距

尺量,两端、中间各1处

同一排中受力

钢筋水平间距

基础、板、墙

柱、梁

分布钢筋间距

尺量,连续3处

分布钢筋间距

帮扎骨架

焊接骨架

弯起点位置

尺量

钢筋保护层厚度c

c≥35mm

尺量,两端、中间各2处

25mm<c<35mm

c≤25cmm

表5混凝土养护的最低期限

混凝土类型

水胶比

大气潮湿(RH≥50%)无风、无阳光直射

大气干燥(RH<50%)有风,或阳光直射

日平均气温T(℃)

潮湿养护期限(d

日平均气温T(℃)

潮湿养护期限(d)

胶凝材料中掺有矿物掺和料

≥0.45

5≤T<10

21

5≤T<10

28

10≤T<20

14

10≤T<20

21

T≥20

10

T≥20

14

≤0.45

5≤T<10

14

5≤T<10

21

10≤T<20

10

10≤T<20

14

T≥20

7

T≥20

10

胶凝材料中未掺有矿物掺和料

≥0.45

5≤T<10

14

5≤T<10

21

10≤T<20

10

10≤T<20

14

T≥20

7

T≥20

10

≤0.45

5≤T<10

10

5≤T<10

14

10≤T<20

7

10≤T<20

10

T≥20

7

T≥20

7

表6混凝土涵洞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边翼墙,中墩距设计中心线位置

20

经纬仪、水平仪测量检查不少于5处

墙顶、拱座顶面高程

±15

孔径

±20

尺量检查不少于5处

涵长

+100,-50

涵长

+10,-5

顶板、底板、边墙、盖板各检查2处

涵身接头错台

10

尺量检查不少于5处

8

技术交底人签字

 

9

技术交底人签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