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病虫害 资料.docx
《甘薯病虫害 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薯病虫害 资料.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甘薯病虫害资料
甘薯病虫害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一、甘薯病害
1、甘薯黑斑病
甘薯黑斑病又称黑疤病,俗称黑膏药、黑疮。
是甘薯的主要病害之一,各甘薯产区均有发生。
此病不仅在大田为害严重,还导致烂苗床,烂窖,减产严重,而且病薯含有毒素,人食用后引起头晕,牲畜食后会引起中毒,严重的可引起死亡。
症状
甘薯黑斑病在育苗期、大田期和贮藏期均能发生,主要为害薯苗和薯块。
用带病种薯育苗,或带有病土、病肥的苗床上育苗,都能引起种薯及幼苗发病。
薯苗受害多在苗的基部和其白色部分开始发病,初形成黑色圆形小斑点,稍凹陷,病斑逐渐扩展,以致包围整个薯苗基部形成黑根,湿度大时,根腐烂表面生有黑色刺毛状物。
地上部病苗衰弱,叶片发黄,发病严重时薯苗枯死。
病苗栽到大田后,病重的不能扎根,基部变黑腐烂,枯死,造成田间缺苗断垄。
病轻的在与表土层交接处长出少数侧根继续生长,但植株衰弱,结薯少而小。
薯块受害,多在伤口(虫口或自然伤口等)处出现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病斑中间凹陷,病健交界处轮廓清楚。
病部组织坚硬,薯肉呈墨绿色,味苦,变色组织可深入薯皮下2~5mm,有时深达20~30mm。
贮藏期间,病斑大,扩展快,常成大片包围整个薯块,使薯块腐烂,甚至造成烂窖。
潮湿时,病斑表面常产生灰色霉层和黑色刺毛状物,湿度大时,在刺毛状物顶端附有黄色腊状小点。
薯拐受害,常变褐色或黑褐色,中空或表皮龟裂,但薯拐上绿色秧蔓一般不发病。
发生特点
甘薯黑斑病菌是真菌,为子囊菌长喙壳菌(CeratocystisfimbriataEll.etHalsted)侵染所致。
甘薯黑斑病菌主要以厚壁孢子、子囊孢子、菌丝体等在贮藏病薯和大田及苗床土壤、粪肥中越冬,为翌年发病的初侵染来源。
病薯、病苗是病害近距离及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带菌土壤、肥料、流水、农具及鼠类、昆虫等都可传病。
病原菌主要从伤口侵入,此外,病原菌也可从芽眼、皮孔等自然孔口及幼苗根基部的自然裂伤等处侵入。
育苗时,病薯或苗床中的病菌直接从幼苗基部侵染,形成发病中心,病苗上产生的分生孢子随浇水而向四周扩展,使秧苗发病越来越重,甚至因种薯种苗腐烂造成烂苗床,严重影响育苗数量和质量。
栽植后,病苗病情持续发展,病重苗短期即可死亡,轻病苗上的病菌可蔓延到新结薯块上侵染,形成病薯。
收刨、运输过程中易造成大量伤口,至贮藏期间,温、湿度适宜,薯块大量发病,造成烂窖。
黑斑病的发生受温度、湿度及品种抗病性等影响较大。
土温在15~30℃都适合发病,温度低于8℃高于35℃病害停止发展。
贮藏期的发病温度最低为9~10℃,最适温度为23~27℃,种薯入窖初期,薯块呼吸强度大,散发水分多,温度高,病菌极易萌发侵入,常引起冬前烂窖。
苗床期湿度大,病苗基部产生菌量大,可随浇水向四周传播,引起再侵染。
大田期则随土壤湿度提高病害加重。
甘薯品种间抗病性存在明显差异,一般薯皮厚,薯肉坚实,水分少,味较淡,愈伤组织形成快的品种抗病性强。
此外,连作病重,轮作病轻。
防治方法
根据黑斑病的传播途径,结合防治实际,应采用以繁育无病种薯为基础,培育无病壮苗为中心,安全贮藏为保证的综合防治策略。
1、建立无病采xx和无病留种地
建立无病采xx和无病留种地的要求是:
秧苗、土壤、粪肥不带菌,并防止农事操作传入病菌。
(1)采用高剪苗,或在春薯蔓上剪蔓插植夏薯,收获时留下做种。
因为绿色部分带菌少,伤口愈合快,高剪苗再结合药剂浸苗,就能获得无病秧苗。
(2)留种地要选三年未栽甘薯的生地。
(3)施用无病净肥。
(4)留种地收获种薯,要单收单运单藏,收获运输工具及贮藏窖物应不带菌,必要时可用药剂消毒。
2、种薯的安全贮藏
做好安全贮藏,是防止种薯传病的关键措施。
贮藏期的病菌来源,主要是田间的带病薯块及旧窖中的残存病菌。
一旦贮藏期间的温、湿度适宜可促使病害发展。
因此薯块入窖后,初期应注意降温排湿,当气温下降时,应及时封窖防冻,严格控制窖温在10~14℃。
黑斑病发生严重的地区,种薯入窖前,可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0倍液浸种5分钟,凉干后再入窖。
3、培育无病壮苗
(1)精选种薯育苗时,做到种薯三选,即出窖时选,浸种时选,苗床排种时选。
严格剔除病、虫、伤及受冻薯块。
(2)种薯消毒处理可采用温汤浸种和药剂浸种。
xx浸种:
薯块在51~54℃温水中浸10分钟,可杀死附着在薯块表面及潜伏在种皮下的病菌。
由于种薯下水后要大量吸热降温,所以应将水温调节在56~58℃。
种薯下水后使水温降至51~54℃范围内,保持温度浸种10分钟,捞出后立即上苗床排种盖土。
温汤浸种适用于火炕育苗,并注意不同品种的耐热性,以免影响发芽。
药剂浸种:
因地制宜地选用浸种药剂种类。
可选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浸种10分钟;或80%“402”乳油1500倍液浸种10分钟;或50%代森铵200~300倍液浸种10分钟。
浸种液一次配药可连续浸种薯10~15次,较温汤浸种简便易行。
药剂浸种不仅防病效果好,而且还有促进出苗及生长的作用。
(3)加强苗床管理育苗时尽量采用新苗床,旧苗床应清除全部旧床土,更换新土,并喷药消毒,且施用无菌净肥。
采用高温育苗时,种薯上床后,立即把苗床温度升到35~38℃,保持4天,以促进伤口愈合,控制病菌侵入。
此后苗床温度降至28~32℃,出苗后,保持苗床温度在25~28℃。
4、药剂浸苗
将薯苗捆成小捆,在药剂中浸秧苗基部,具有消毒防病作用。
(1)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浸薯苗5分钟;
(2)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00~3000倍液浸薯苗2~3分钟;
(3)10%双效灵水剂400~500倍液浸薯苗10分钟。
2、甘薯软腐病
甘薯软腐病俗称水烂病,是甘薯贮藏期发生普遍、扩展迅速、为害最重的一种传染性病害,常在贮藏期发生腐烂,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
症状
薯块发病,初期组织软化,淡褐色,后变深褐色水渍状病斑,常呈大片组织湿腐状腐烂,皮层破裂处流出黄褐色汁液,整个薯块在短期内迅速腐烂并带有酸霉味,表面生有灰白色霉状物,霉状物顶端布满黑色球状小粒点。
发病严重时引起全窖薯块腐烂,后期病薯失水干缩成僵薯。
发生特点
甘薯软腐病病原为真菌,接合菌亚门黑根霉菌RhiopusnigrcansEhr.。
软腐病菌的腐生能力较强,分布极为广泛,寄主范围也较广,除甘薯外,还可为害多种作物的果实,花和贮藏器官。
病原菌以孢子囊经气流及农事操作等传播,一般从薯块端部或其它部位的伤口侵入。
侵入后,病菌产生的果胶酶,淀粉酶及纤维素分解霉,分解细胞中胶层及其它成分,使组织瓦解形成腐烂。
病害的发生与薯块的生活力强弱关系密切,薯块本身生活力旺盛,病害不会发生,只有薯块受冻后,生活力降低,病菌才容易侵入。
薯块伤口多,带蔓贮藏等都有利于病害发生。
防治方法
甘薯软腐病的防治应在适时收获、保证薯块质量的基础上采取以安全贮藏为中心的综合防治措施。
1、适时收获,防止薯块受冻害一般甘薯15℃以下即停止生长,9℃以下会遭受冷冻害,因此收获期掌握在旬平均气温在14~15℃时为宜,霜降前收获完毕,当天收获当天入窖,以免夜间遭受冷冻。
2、精选种薯入窖凡带病、虫、伤及受冷、冻害薯块应严格剔除,运输过程中尽量减少伤口,保证贮藏质量。
3、选好窖址,做好旧窖消毒贮藏窖应每年更新。
旧窖使用以前,须将旧窖壁铲去一层土见新,或用药剂消毒。
可用80%“401”或“402”乳油以30~40ml/m2
喷洒消毒。
也可用硫磺熏蒸消毒。
消毒时应密闭两天,然后通气使用。
加强贮藏期管理应根据不同窖型掌握好窖内温、湿度及通气情况,甘薯入窖初期的15~20天内,薯块呼吸作用强,湿度大,应敞开窖门,散去水分,晚上或雨天应关闭窖门,待窖温稳定在10~14℃,应封闭窖门,冬季保持恒温,必要时应加覆盖物保温。
春季气温回升后,随气温变化逐渐开窖通风,防止后期病害发生。
3、甘薯茎线虫病
甘薯茎线虫病俗称糠梆子、糠心病、空梆子等,是甘薯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为国内检疫对象,该病不仅在大田生长期直接为害薯块,造成减产,而且在贮藏期间病情持续发展,使整个薯块糠心,不堪食用甚至造成烂窖。
一般减产20~40%,重的减产50%以上。
除为害甘薯外,还可为害豆类、花生、马铃薯、荞麦、蓖麻、小旋花、马齿苋、黄蒿等多种作物和杂草。
症状
甘薯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生,症状主要表现在薯块上,其次是秧蔓基部。
1、育苗期发病轻的不易与健苗区别,发病重的出苗少,矮黄,主要是基部白色部分受害。
初期症状不明显,后渐变为青灰色斑驳,剖视茎基部,内有褐色空隙,髓部变褐色干腐,剪断后不流白浆或很少流白浆。
2、大田生长期生长前期秧蔓生长无明显病状,中后期在秧蔓近地面以上主蔓基部出现褐色裂隙,髓部由白色干腐变为褐色干腐,呈糠心状,重病株糠心达秧蔓顶端,叶片由基部向端部逐渐发黄,生长迟缓,甚至枯死。
薯块因感染源的不同,症状也有不同。
一种为糠心型:
为秧苗带病感染,薯块内部为白色粉末空隙,组织失水干腐,腐烂组织扩展至整个薯块内部,而成糠心,所以叫做糠梆子。
另一种症状为糠皮型:
为土壤传染。
线虫直接用吻针刺破外表皮侵入薯块,由四周向内,由下向上为害。
表现为皮层龟裂,皮下组织变褐发软,呈褐、白相间粉末状干腐,整个薯块表皮青灰色至暗紫色。
发病严重时,薯块呈现内部糠心、外部糠皮的混合型症状。
发生特点
病原线虫为甘薯茎线虫DitylenchusdipsaciKuhn和马铃薯茎线虫DitylenchusdestructorThorne。
甘薯茎线虫主要以卵、幼虫和成虫随收获的薯块在窖内越冬,也能以幼虫和成虫随病残体在土壤及粪肥中越冬,成为第二年初侵染来源。
病薯、病苗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来源,病区土壤、粪肥、流水、农具及耕畜的携带也可传播,但以病薯、病苗最为重要。
由于薯块内的线虫在贮藏期间继续为害,所以春季育苗时病薯带线虫直接传入苗床,侵染秧苗。
病薯、病秧等病残体带有大量的线虫进入土壤、粪肥中,当无病秧苗移栽到大田后,土壤、粪肥中的线虫即可从秧苗末端侵入或从新结薯块表皮直接侵入。
收获前一个月是茎线虫的为害猖獗期。
甘薯茎线虫在2℃时即开始活动,7℃以上能产卵和孵化生长,发育适温25~30℃。
茎线虫耐低温而不耐高温,田间越冬,薯块中线虫死亡率仅达10%。
35℃以上即停止活动,薯苗中茎线虫在48~49℃温水中处理10分钟,死亡率达98%。
一般湿润、疏松、通气、排水的砂质土、瘠薄白干土,发病重;粘土地,有机质多的地块,极端潮湿和极端干燥的土壤,发病轻。
防治方法
1、加强检疫种薯种苗调运季节,切实作好薯种苗的检疫工作,严禁带病种薯种苗调运。
2、种植抗病品种生产上种植的济薯10号,鲁薯3号、青农2号,莒75115等品种和品系对甘薯茎线虫病都有较强的抗病性,可因地制宜的选用。
3、建立无病留种地,培育无病壮苗应选三年以上未种甘薯的地块作无病留种地,从春薯地剪取无病秧蔓扦插作无病留种地秧苗。
育苗时,种薯应严格挑选剔除糠心和薯皮污紫色的带病薯块,采用温汤浸种和药剂浸种处理,秧苗移栽前可用50%辛硫磷乳油100倍液,浸根部白色部分10分钟,再移栽到大田,防效可达80%。
4、实行轮作重病地应实行4~5年轮作。
以玉米、小麦、高粱、谷子、棉花、花生等作物轮作,效果良好。
5、清除病残减少菌源病区应在育苗、移栽、收获、贮藏等关键时期,彻底清除病薯、病蔓等病残组织,并集中深埋或烧掉。
6、药剂防治重病区采用药剂防治茎线虫病,可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400倍液于移栽前15~20天起垄时沟施;或10%益舒丰颗粒剂2~3kg/亩、或5%茎线灵颗粒剂1.5~3kg/亩,于移栽时穴施。
4、甘薯根结线虫病
甘薯根结线虫病俗称地瘟病,是国内检疫对象。
一般减产20~40%,重的减产80%以上。
甘薯根结线虫寄主范围很广,其中受害较重的有南瓜、冬瓜、黄瓜、烟草、茄子、番茄、马铃薯、大豆等。
症状
根结线虫病在苗期和大田期均可发生,以大田期发生受害最重。
苗床秧苗受害症状表现不明显,大田期发病,多先从根的尖端形成米粒大小的根结,有时一条细根上有许多串生根结。
随着发育,根结增大或几个根结连接成米粒大小不等的大型根结,使根系发育受到抑制。
病薯结薯少而小,病薯表面凸凹不平、形成很多不规则的纵裂纹,重病薯块不膨大,仅发育成粗细不等的棒壮肉根,直径1~2cm,长达100cm,肉根表面有许多米粒状凸泡,呈深褐色圆晕。
剖视凸泡,内有乳白色粒状物,为病原雌线虫。
受害重的整个根系呈粗细不等的“牛蒡根”。
地上部因根部受害,生长停滞,节间断,叶色黄,蔓棵直立。
雨季来临后,老蔓又长出许多不定根,辅助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因此,薯蔓又恢复生长。
由于地下根系受线虫持续为害,而且早期被害根系陆续腐烂死亡,所以秋后症状又再度发展,使薯蔓基部出现龟裂、粗糙,叶片黄化脱落,严重的薯蔓枯死。
发生特点
甘薯根结线虫病病原线虫为Meloidogyneincognita(KofoidetWhite)Chitwood,属根结线虫属。
甘薯根结线虫每年发生3~4代,以二龄幼虫在多年生野生寄主植物的根部皮层内越冬,为翌年发病的主要侵染来源。
当甘薯育苗后,大量幼虫又可侵入秧苗的根系,随着种薯种苗的调运而作远距离的传播。
薯苗移栽后,带病薯苗携带线虫直接传向大田,同时田间土壤中及野生寄主根部的线虫又可直接从秧苗根部侵染,随着线虫的发育、繁殖,又可随流水等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受害越来越重。
甘薯根结线虫病的发生受土壤质地、耕作制度、品种抗性等因素的影响。
砂土及砂壤土,土质疏松,通气性好,有利于根结线虫的发育生长,因此发病重。
壤土、粘壤土,土质紧密,透水通气性差,不适于甘薯根结线虫的发育,发病很轻。
地势低洼,容易积水的涝洼地也很少发病。
防治方法
1、加强检疫做好病情普查,防止从病区调运种薯种苗,严格进行检疫,禁止带病种薯种苗、根土以及其他寄主病残物随调运而传播,保护好无病区。
2、选用抗病品种
3、实行轮作、减轻为害重病地实行与花生、小麦2~3年的轮作种植制度。
4、药剂防治是根结线虫病防治的重要措施,尤其在轮作困难的重病区,更应发挥药剂的防病保产效果。
药剂防治方法同甘薯茎线虫病。
5、甘薯根腐病
甘薯根腐病俗称“烂根病”、“烂根开花病”,是甘薯上发生的一种重要病害。
发病地块薯秧成片衰弱不长,一般减产10~20%,重的减产40~50%,有的甚至成片死苗,全田绝产,为害十分严重。
症状
甘薯根腐病主要发生在大田生长期,苗床期虽有发病,但为害较轻。
苗床期病薯出苗较健薯晚,发病后薯苗根部有黑褐色病斑,严重时根系腐烂,地上部株型矮小,生长迟缓,叶色发黄。
大田期发病,秧蔓、块根均表现明显症状,根部是受害的主要部位。
秧苗移栽到大田后,须根首先变黑,逐渐向上蔓延至根茎,形成黑色病斑,严重时,地下根茎大部或全部变黑腐烂,幼苗成片死亡。
发病晚受害轻的病株,从地下根茎地表处仍能长出新根继续生长,但根系生长受到阻碍,大部分根形成细长的畸形柴根,结薯少而小。
毛根增多。
所结薯块表皮粗糙,布满大小不等的黑褐色病斑,随薯块生长病斑上及周围产生许多纵横龟裂纹,呈轻度畸形。
由于根系受害,使植株水分及营养失调,严重影响了植株的地上部生长。
表现为节间短,分枝少,发病重的整株枯死。
发生特点
甘薯根腐病病原菌Fusariumsolani(Mart)Sacc.f.sp.batasMcclure属真菌半知菌,有性时代为子囊菌红球赤壳菌NectriahaematoccaBerK.etBr。
甘薯根腐病是一种土传病害,病原菌主要以菌丝体随病残体和厚壁孢子在土壤中越冬,为翌年发病的主要侵染来源,其次病菌可在粪肥中,病薯、病苗上越冬。
通过耕作和流水传播。
病薯和秧苗调运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
病土、病残体及泡洗病薯的污水掺入土杂肥,使粪肥带菌,也是田间发病的的重要来源。
田间病残体遗留田间,使土壤带菌不断积累,病害逐年加重。
甘薯根腐病的发生与品种、土壤温湿度及耕作制度有密切关系。
不同品种对根腐病的抗性有明显差异。
甘薯根腐病发病始期春薯一般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夏薯栽后10天左右;7月上中旬至8月份为发病盛期;9月份以后,随气温下降,发病逐渐减轻;发病温度为21~23℃,适宜温度在27℃左右。
土壤含水量在10%以下,对病害发展较为有利。
连作病重,轮作病轻;旱岭薄地或砂性大的土质肥力瘠薄的地发病重,肥力好的壤土发病轻。
防治方法
防治应采用以种植抗耐病品种为主,加强栽培管理为辅的综合防病措施。
1、选种抗耐病品种应用抗病良种是防治甘薯根腐病的简单易行经济有效的措施。
生产上的抗病品种较多,如徐薯18,济薯2号,鲁薯3号、4号,济薯10号等对根腐病均有较好的抗性,可因地制宜的选用。
2、轮茬换作重病地可实行与花生、芝麻、棉花、玉米、谷子、大豆等作物轮作,由于病菌在土壤中存活时间较长,轮作年限应尽量延长,一般应在三年以上。
3、改进栽培管理措施重病地应在更换品种基础上,深翻30cm以上,压低耕作层病原菌数量,同时增施净肥,提高土壤肥力。
春薯应提前适时移栽,栽后及时浇水,促苗早发,增强抗病力。
病区应结合清除病残体,压低田间病原菌数量,并避免用病薯或病土沤肥。
二、甘薯害虫
1、甘薯天蛾
甘薯天蛾HerseconvolvuliLinnaeus,又名旋花天蛾,属鳞翅目,天蛾科。
分布遍布全世界,我国甘薯种植地区均有发生,为间歇性发生的一种害虫。
主要为害甘薯,也取食牵牛花、月光花等旋花科植物,以及葡萄、楸树等。
幼虫食害甘薯的叶片、嫩茎,食量大,严重时把叶片吃光,影响产量甚大。
1991年至1994年,在鲁中、鲁南、鲁西南一带连续暴发为害,幼虫多达40~50头/m2
,造成甘薯严重减产。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41~52mm,翅展95~120mm。
头部暗黑色,触角灰白色,雌蛾棍棒状,末端膨大,雄蛾栉齿状。
前胸背面灰褐色,有两丛褐色鳞片,排成“八字形”,中胸背面有形如钟状的灰白色斑纹。
前翅灰褐色,上有许多锯齿状和云状斑纹;后翅淡灰色,上有4条黑褐色斜带。
腹部背面中央有一条暗灰色宽纵纹,各腹节两侧顺次有白、红、黑色横带3条。
卵圆球形,直径1.6~1.9mm。
初产蓝绿色,孵化前黄白色。
幼虫初孵化时淡黄白色,头乳白色1~3龄为黄绿色或青绿色,4~5龄体色多变。
同一雌虫产的卵所孵幼虫,后期可出现青、黄、绿、红、黑、油黑等多种花色体型。
老熟幼虫体长约83mm,头顶圆。
中、后胸及第一至八节背面具许多皱纹,形成若干小环。
第八腹节末端具弧形的尾角。
蛹体长54~57mm,初为翠绿色,后为褐色或红褐色。
喙长而伸出弯曲呈象鼻状。
后胸背面有1对粗糙刻纹;腹部1~8节背面近前缘处也有刻纹;臀棘三角形,表面有颗粒突起。
发生特点
甘薯天蛾在山东一年发生3代,安徽3~4代,湖南、湖北、四川4代,福建4~5代,田间世代重叠明显。
以蛹在土下10cm左右处的土室内越冬。
山东各代常年发生期:
5月中旬至6月中旬越冬代羽化为成虫,5月下旬至7月中旬为第一代幼虫发生期,6月中旬开始化蛹,6月下旬至8月上旬羽化。
7月上旬至8月下旬为第二代幼虫发生期,7月下旬开始化蛹,8月上旬至9月上旬羽化为成虫。
8月中旬至9月中、下旬为第三代幼虫发生期,9月上旬至下旬入土化蛹越冬。
部分第三代蛹在10月上旬羽化为成虫,但不能完成完整的第四代。
成虫白天潜伏在草堆、薯田附近的屋檐、作物地、矮树丛等处,黄昏后取食各种植物花蜜,并交配产卵,19~23时为活动盛期。
成虫飞翔力很强,在环境条件不适时,能迁飞远地繁殖为害。
趋光性强;喜趋向叶色浓绿、生长旺盛的甘薯田产卵。
雌蛾抱卵量多在800-1000粒之间,最多达2800余粒。
雌蛾交配后当晚或第二天晚上开始产卵,卵产在甘薯叶背面的边缘,也产于叶片正面和叶柄上。
越冬代成虫寿命3~8天,平均5天;第一、二代3~7天,平均4天。
卵期在平均气温26~29℃时为4~5天;23~25℃时6~7天。
幼虫共5龄,初孵幼虫先取食卵壳,继而爬至叶的反面取食叶肉,形成若干斑纹,1~2天食成小孔;第二、三龄幼虫食叶形成缺刻。
幼虫一生可取食33~42片叶,1~4龄食量小,5龄食量大占总食量的88~92%。
食料不足时,幼虫可成群迁往临近甘薯田为害。
老熟幼虫主要在甘薯田入土做土室化蛹,也可在周围作物田、路边、沟沿等处土下化蛹。
一般喜在松软的土壤内化蛹,入土困难时可在甘薯叶下化蛹。
环境因子对甘薯天蛾发生轻重关系密切。
凡6~9月气温高、微有旱情,
7、8月份小雨勤下,气温高,甘薯天蛾会大发生。
前期气温高,各虫态发育进度快,8月份发生的一代提前,9~10月份能继续大发生为害;反之,8月份发生的一代推迟,后期不会再造成大的为害。
如天气过旱和雨水过多也对其发生不利。
天敌寄生、捕食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耕作粗放,越冬虫口基数大、有利发生。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冬季耕翻,破坏越冬环境,促使越冬蛹死亡,可减少越冬虫源。
结合甘薯提蔓锄草,捕杀幼虫。
2、化学防治掌握在第三龄幼虫盛期,当幼虫2~3头/m2
时喷药防治。
可用5%来福灵乳油2000~30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80%敌敌畏乳油1000~15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杀螟杆菌500~700倍液喷雾防治。
3、生物防治注意保护利用自然天敌。
2
、甘薯斜纹夜蛾Prodenialiture(Fabricius),属鳞翅目,夜蛾科。
全国均有发生,为间歇性发生的一种害虫。
斜纹夜蛾幼虫食性很杂,已知为害的植物达99科290多种,其中喜食的有90种以上,大田作物中主要为害棉花、甘薯、花生、大豆、芝麻、烟草,其次是甜菜、玉米、高粱等。
为害状
通常以幼虫为害作物叶片,初龄幼虫啃食叶肉,残留表皮和叶脉,受害叶片呈窗纱状,随着幼虫龄期的增长,食量加大,当幼虫密度大时能把甘薯叶片吃光,仅留茎杆,造成甘薯严重减产。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6~21mm,翅展32~42mm。
体灰褐色;前翅黄褐色至黑褐色,多斑纹,从前缘基部斜向后方臀角,有一灰白色宽带斜纹,故名斜纹夜蛾(雄蛾不明显)。
后翅灰白色,仅翅脉和外缘呈暗褐色,有紫红色闪光;腹部暗灰色,末端丛生长毛。
卵卵粒扁平,半球形,直径约0.5mm,表面有纵横脊纹;初产乳白色,近孵化时呈暗灰色,常数十粒至几百粒堆积重叠为椭圆形卵块,其上覆以黄褐色鳞毛,好象发霉的半个黄豆粒。
幼虫一般为6龄,少数7~8龄末龄幼虫体长38~51mm,体色变化较大,初孵幼虫为绿色随着龄期的增长而颜色加深,3龄前体线隐约可见;腹部第一节两侧三角形上黑斑最大中后胸黑斑外侧有黄色小点,气门黑色。
蛹体长18~20mm,赤褐至暗褐色;腹部第四节和5~7节腹面的近前缘处,密布圆形刻点末端有一对短而弯曲的臀刺。
发生特点
斜纹夜蛾一年发生多代,世代重叠,无滞育现象。
在山东一年发生4~5代,以蛹在土中越冬。
山东各代常年发生期:
6月间越冬代成虫始见,第一代幼虫6~7月发生为害,第二代幼虫8月发生,第三、四代幼虫于9月至10月中旬发生,常年以7~9月为害严重。
7~8月气温偏高,气候干燥,暴雨少的情况下,易猖獗发生。
一般肥水条件好、作物生长茂密的田块,往往虫口密度大。
土壤含水量在20%以下对幼虫化蛹和成虫羽化不利。
蛹期遇大雨,或灌溉造成农田积水,对成虫羽化也不利。
防治方法
根据斜纹夜蛾初孵幼虫喜群栖,抗药力弱的特点,将幼虫消灭在三龄以前。
采用农业防治与药剂防治相结合的原则。
甘薯田每平方米有幼虫5头,即可用药防治
1、诱杀成虫在各代成虫发生初盛期,尚未大量产卵前,可采用黑光灯、糖醋液或杨树枝诱杀,并可兼作预测预报资料,糖醋液中可加少许敌百虫
2、结合田间管理、及时铲除杂草。
人工摘除卵块和初孵幼虫集中的叶片,收集毁灭,以及捕杀幼虫等,均有压低虫口密度,减轻为害的作用。
2、化学防治根据虫情调查,掌握在成虫产卵期或幼虫孵化后4-5天的幼龄期于午后或傍晚施药效果好,常用药剂有2.5%敌百虫粉,每亩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