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吊基础施工方案二期.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502419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1.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塔吊基础施工方案二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塔吊基础施工方案二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塔吊基础施工方案二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塔吊基础施工方案二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塔吊基础施工方案二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塔吊基础施工方案二期.docx

《塔吊基础施工方案二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塔吊基础施工方案二期.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塔吊基础施工方案二期.docx

塔吊基础施工方案二期

目录

1、工程概况1

二、编制依据:

1

三、塔吊基础施工:

1

四、计算书2

五、注意事项:

9

六、应急预案9

 

附图一、塔吊基础图

 

附图二、塔吊位置平面图

 

1、工程概况:

工程概况:

拟建的始兴县原石人嶂钨矿棚户区改造异地重建项目(二期)位于始兴县太平镇白石坪村始兴中学西北面,往顿岗方向约5公里左侧,东临城建规划纵九路。

占地约30亩,建3栋分别是1#、2#、3#楼,设计使用年限均为50年;结构类型均为剪力墙/框架剪力墙;抗震设防烈度均为6度;建筑耐火等级地下为一级,地上一级一类高层住宅建筑,1、2、3#楼一层为架空层,二层及以上均为住宅,檐口高度为90米;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在1#楼1-R轴交1-2~1-6轴处安装一台QTZ63型塔吊(4#),施工1#楼其旋转半径为56米。

2#楼1-R轴交1-2~1-6轴处安装一台QTZ80型塔吊(5#),施工2#、3#楼其旋转半径为60米。

两台塔吊安装总高度为100米。

具体详塔吊定位图。

二、编制依据:

本计算书主要依据施工图纸及以下规范及参考文献编制:

《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GB/T13752-1992)、

《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建筑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等编制。

三、塔吊基础施工:

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结合塔吊说明书、参数、基础图纸及本工程勘察报告,在1#楼布置一台QTZ80型塔吊,在2#楼布置一台QTZ80型塔吊。

塔吊基础地基采用天然地基,持力层为灰岩层,承载力特征值fak=5000kpa。

塔吊基础做在灰岩层打凿后的C20垫层上,基础模板采用优质九夹模板。

4#塔吊基础尺寸为6米*6米*1.5米,采用C35商品砼。

5#塔吊基础尺寸为6米*6米*1.5米,采用C35商品砼。

钢筋绑扎完成后,根据塔吊的四个角点,拉出对角线,再根据厂家提供的基础图,放置好预埋支腿或螺栓。

四、QTZ80塔式起重机计算书:

4#、5#塔式起重机计算书

(一)、参数信息

塔吊型号:

QZT80(6012)南海高达,塔吊起升自由高度H:

45m、附着150.00m。

塔身宽度B:

1.65m,基础埋深d:

1.5m,

自重G:

596kN(包平衡重),基础承台厚度hc:

1.50m,

最大起重荷载Q:

60kN,基础承台宽度Bc:

6.00m,

混凝土强度等级:

C35,钢筋级别:

RRB400,

基础底面配筋直径:

25mm

额定起重力矩Me:

800kN·m,基础所受的水平力P:

80kN,

标准节长度b:

2.8m,

主弦杆材料:

角钢/方钢,宽度/直径c:

120mm,

所处城市:

广东韶关,基本风压ω0:

0.35kN/m2,

地面粗糙度类别:

B类田野乡村,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μz:

1.67。

(二)、塔吊对交叉梁中心作用力的计算

1、塔吊竖向力计算

塔吊自重:

G=596kN;

塔吊最大起重荷载:

Q=60kN;

作用于塔吊的竖向力:

Fk=G+Q=550+60=656kN;

2、塔吊风荷载计算

依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中风荷载体型系数:

地处广东韶关,基本风压为ω0=0.35kN/m2;

查表得:

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μz=1.67;

挡风系数计算:

φ=[3B+2b+(4B2+b2)1/2]c/(Bb)=[(3×1.65+2×2.8+(4×1.652+2.82)0.5)×0.12]/(1.65×2.8)=0.386;

因为是角钢/方钢,体型系数μs=2.227;

高度z处的风振系数取:

βz=1.0;

所以风荷载设计值为:

ω=0.7×βz×μs×μz×ω0=0.7×1.00×2.227×1.67×0.35=0.911kN/m2;

3、塔吊弯矩计算

风荷载对塔吊基础产生的弯矩计算:

Mω=ω×φ×B×H×H×0.5=0.911×0.386×1.65×45×45×0.5=587.469kN·m;

Mkmax=Me+Mω+P×hc=800+587.469+80×1.5=1507.469kN·m;

(三)、塔吊抗倾覆稳定验算

基础抗倾覆稳定性按下式计算:

e=Mk/(Fk+Gk)≤Bc/3

式中e──偏心距,即地面反力的合力至基础中心的距离;

Mk──作用在基础上的弯矩;

Fk──作用在基础上的垂直载荷;

Gk──混凝土基础重力,Gk=25×6×6×1.5=1350kN;

Bc──为基础的底面宽度;

计算得:

e=1507.469/(656+1350)=0.751m<6/3=2m;

基础抗倾覆稳定性满足要求!

(四)、地基承载力验算

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0)第5.2条承载力计算。

计算简图:

混凝土基础抗倾翻稳定性计算:

e=0.751m<6/6=1m

地面压应力计算:

Pk=(Fk+Gk)/A

Pkmax=(Fk+Gk)/A+Mk/W

式中:

Fk──塔吊作用于基础的竖向力,它包括塔吊自重和最大起重荷载,Fk=656kN;

Gk──基础自重,Gk=1350kN;

Bc──基础底面的宽度,取Bc=6m;

Mk──倾覆力矩,包括风荷载产生的力矩和最大起重力矩,Mk=1507.469kN·m;

W──基础底面的抵抗矩,W=0.118Bc3=0.118×63=25.488m3;

不考虑附着基础设计值:

Pk=(656+1350)/62=55.722kPa

Pkmax=(656+1350)/62+1467.47/25.488=114.866kPa;

Pkmin=(656+1350)/62-1467.47/25.488=-3.42kPa;

实际计算取的地基承载力设计值为:

fa=5000.000kPa;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大于压力标准值Pk=55.722kPa,满足要求!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2×fa大于无附着时的压力标准值Pkmax=114.866kPa,满足要求!

(五)、基础受冲切承载力验算

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0)第8.2.8条。

验算公式如下:

F1≤0.7βhpftamho

式中βhp--受冲切承载力截面高度影响系数,当h不大于800mm时,βhp取1.0.当h大于等于2000mm时,βhp取0.9,其间按线性内插法取用;取βhp=0.93;

ft--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取ft=1.57MPa;

ho--基础冲切破坏锥体的有效高度;取ho=1.55m;

am--冲切破坏锥体最不利一侧计算长度;am=(at+ab)/2;

am=[1.65+(1.65+2×1.55)]/2=3.20m;

at--冲切破坏锥体最不利一侧斜截面的上边长,当计算柱与基础交接处的受冲切承载力时,取柱宽(即塔身宽度);取at=1.65m;

ab--冲切破坏锥体最不利一侧斜截面在基础底面积范围内的下边长,当冲切破坏锥体的底面落在基础底面以内,计算柱与基础交接处的受冲切承载力时,取柱宽加两倍基础有效高度;ab=1.65+2×1.55=4.75;

Pj--扣除基础自重后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的地基土单位面积净反力,对偏心受压基础可取基础边缘处最大地基土单位面积净反力;取Pj=137.42kPa;

Al--冲切验算时取用的部分基底面积;Al=6.00×(6.00-4.75)/2=3.75m2

Fl--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作用在Al上的地基土净反力设计值。

Fl=PjAl;

Fl=137.42×3.75=515.34kN。

允许冲切力:

0.7×0.93×1.57×3200.00×1550.00=5069467.20N=5069.47kN>Fl=515.34kN;

实际冲切力不大于允许冲切力设计值,所以能满足要求!

六、承台配筋计算

1.抗弯计算

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0)第8.2.11条。

计算公式如下:

MI=a12[(2l+a')(Pmax+P-2G/A)+(Pmax-P)l]/12

式中:

MI--任意截面I-I处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的弯矩设计值;

a1--任意截面I-I至基底边缘最大反力处的距离;取a1=(Bc-B)/2=(6.00-1.65)/2=2.17m;

Pmax--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的基础底面边缘最大地基反力设计值,取137.42kN/m2;

P--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在任意截面I-I处基础底面地基反力设计值,[BcPmax-a1(Pmax-1.2×Pmin)]/Bc=[6×137.423-2.17×(137.423-1.2×0)]/6=87.607kPa;

G--考虑荷载分项系数的基础自重,取G=1.35×25×Bc×Bc×hc=1.35×25×6.00×6.00×1.60=1944.00kN/m2;

l--基础宽度,取l=6.00m;

a--塔身宽度,取a=1.65m;

a'--截面I-I在基底的投影长度,取a'=1.65m。

经过计算得MI=2.172×[(2×6.00+1.65)×(137.42+87.61-2×1944.00/6.002)+(137.42-87.61)×6.00]/12=747.58kN·m。

2.配筋面积计算

αs=M/(α1fcbh02)

ζ=1-(1-2αs)1/2

γs=1-ζ/2

As=M/(γsh0fy)

式中,αl--当混凝土强度不超过C50时,α1取为1.0,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时,取为0.94,期间按线性内插法确定,取αl=1.00;

fc--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查表得fc=16.70kN/m2;

ho--承台的计算高度,ho=1.55m。

经过计算得:

αs=747.58×106/(1.00×16.70×6.00×103×(1.55×103)2)=0.003;

ξ=1-(1-2×0.003)0.5=0.003;

γs=1-0.003/2=0.998;

As=747.58×106/(0.998×1.55×103×360.00)=1341.84mm2。

由于最小配筋率为0.15%,所以最小配筋面积为:

6000.00×1600.00×0.15%=14400.00mm2。

故取As=14400.00mm2。

建议配筋值:

RRB400钢筋,25@195mm。

承台底面单向根数30根。

实际配筋值14727mm2。

5、注意事项:

1、预埋螺栓必须按照厂家提供的基础图准确定位后放置好,并用钢筋和承台主筋焊接牢固,确保施工中不会发生移位,对角线误差不大于2mm。

2、塔吊基础混凝土浇捣时,应制作同条件养护试块,并按照厂家要求,养护15天且试块试验强度达到厂家提供的基础图纸要求后,才可进行塔吊安装。

六、应急预案

应急抢救预案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本工程施工中突发性安全事故的危害,建立紧急情况下快速、有效额事故抢险、救援和应急处理机制,最大限度的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保证社会稳定和民工生命财产安全及业主经济安全,并确保工程顺利进行而制定本预案。

事故应急处理工作,应当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

1、根据事故应急处理的需要,应急救援指挥部有权紧急调集人员、储备的物资、交通工具以及相关设施、设备;必要时,对人员进行疏散或者隔离。

2、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的主要职责是:

①、组织制定本项目事故应急处理预案;负责事故现场应急处置和抢险救援的组织指挥工作。

②、根据事故发生情况,由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启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制定具体救援处置措施,指挥项目部各部门按照应急预案迅速开展抢险、救灾及处置突发性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控制事故蔓延和扩大。

③、迅速了解、掌握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现场人员伤亡和损失情况,及时向公司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领导汇报抢险救援工作及事故应急处理的进展情况。

④、配合上级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⑤、做好稳定社会秩序和伤亡人员的善后处理及安抚工作。

⑥、组织项目部预案的演练,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对预案进行调整、修订和补充。

报告程序和现场保护

(1)、事故发生后,现场施工人员必须以最快捷的方法报告项目指挥部。

(2)、项目指挥部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报请项目总指挥启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通知应急救援各小组的相关成员迅速进入战备状态。

(3)、事故发生后,项目部必须严格保护事故现场,并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

因抢救伤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必须做出标志、拍照、详细记录和绘制事故现场图,并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等。

3、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处置程序

、决定是否启动本预案。

、启动本预案后,项目部应急救援指挥部立即启动并投入运作。

、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接到报告后应组织相关成员单位的负责人迅速到位履行职责,赶赴事故现场按照各自的职责组织实施应急救援工作,并随时将事故应急处理情况报上级主管部门有关领导。

④、事故发生初期,事故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或现场人员应当积极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进行全方位的抢险救援和应急处理,防止事故的扩大。

⑤、指挥部要立即召集有关成员,对事故情况进行分析,根据事故性质、发生地点、波及范围、人员分布以及抢险救灾的人力、物力,研究制定严密的抢救方案和应急处理措施,实施抢险救援。

⑥、各成员单位赶到现场后,成立应急救援组、医疗救护组、安全保卫组、后勤保障组、综合协调联络组、事故调查组,并按照指挥部的安排和各自的职责,明确分工,相互协调,密切配合,提高效率,迅速有序地展开救援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