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复习题教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501737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4.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复习题教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复习题教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复习题教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复习题教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复习题教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复习题教材.docx

《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复习题教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复习题教材.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复习题教材.docx

皮肤病学与性病学复习题教材

1、皮肤分为()()()三层。

表皮、真皮、皮下组织

2、表皮在组织学上属于(),主要由()()()()构成。

复层鳞状上皮、角质形成细胞、黑素细胞、朗格汉斯细胞、麦克尔细胞

3、角质形成细胞是表皮主要的构成细胞,角质形成细胞之间与下层结构之间的连接结构为*()()。

桥粒、半桥粒

4、角质形成细胞由深至浅分为五层:

()()()()()。

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角质层

5、基底层:

为生发层,由一层立方形或圆柱状细胞构成,细胞长轴与真皮-表皮交界线相垂直。

胞核上方可见黑素颗粒聚集或呈螺旋状排列。

6、棘层:

由4-8层多角形细胞构成,细胞表面有许多小突起,相邻细胞突起相互连接形成桥粒。

7、颗粒层:

梭形或扁平细胞,胞质中可见透明角质颗粒。

8、透明层仅见于()。

掌跖等表皮较厚的部位。

9、表皮黑素单元(epidermalmelaninunit):

1个黑素细胞可以通过其树枝状突起向周围10-36个角质形成细胞提供黑素,形成一个表皮黑素单元。

10、朗格汉斯细胞与()有关,麦克尔细胞与()有关。

免疫、感觉

11、角质形成细胞间及其与真皮间的连接

(1)桥粒:

是角质形成细胞连接的主要结构

(2)半桥粒:

是基底层细胞与下方基底膜带之间的主要连接结构

(3)基底膜带(BMZ):

位于表皮与真皮之间,PAS染色显示为一条0.5-1.0um的紫红色均质带,银浸染色可染成黑色,电镜下基底膜带由细胞膜层、透明层、致密层和致密下层四层结构组成。

12、真皮由浅至深可以分为()和();真皮所含的主要纤维为()()()

乳头层、网状层、胶原纤维、网状纤维、弹力纤维

13、皮肤附属器包括()()()()()。

毛发、皮脂腺、小汗腺、顶泌汗腺、甲

14、()是皮肤内最常见的肌肉类型。

立毛肌

15、原发性皮损包括:

()()()()()()()()。

斑疹、丘疹、斑块、风团、水疱、脓疱、结节、囊肿

16、继发性皮损包括:

()()()()()()()()()()。

糜烂、溃疡、鳞屑、浸渍、裂隙、瘢痕、萎缩、痂、抓痕、苔藓样变

17、斑疹临床表现:

皮肤黏膜的局限性颜色改变,与周围皮肤平齐,无隆起或凹陷,大小可不一,形状可不规则,直径一般小于1cm,直径达到或超过1cm时,称为班片。

分为:

红斑、出血斑、色素沉着斑及色素减退(脱失)斑等。

1红斑:

局部真皮毛细血管扩张、充血所致。

分为炎症性红斑(如丹毒等)和非炎症性红斑(如鲜红斑痣)。

炎症性红斑:

局部可有皮温升高,有时肿胀隆起,压之变白。

非炎症性红斑:

多由于毛细血管扩张,数量增多导致,局部皮温不高,压之褪色。

②出血斑:

出血斑由毛细血管破裂后红细胞外渗所致,压之不褪色,直径<2mm时为瘀点,>2mm时称为瘀斑。

③色素沉着及色素减退(或脱失)斑:

表皮或真皮色素增加,减少(或消失),压之均不褪色。

18、丘疹的临床表现:

为局限性、实质性、直径小于1cm的表浅性隆起性皮损,丘疹表面可扁平,圆形脐凹状,粗糙不平呈乳头状,丘疹由表皮或真皮浅层细胞增殖,代谢产物聚积,或炎症细胞浸润所致。

形态介于斑疹和丘疹之间的稍隆起性皮损,称为斑丘疹。

丘疹顶部有小水疱时,称为丘疱疹,丘疹顶部有小脓疱时,称为丘脓疱疹。

19、斑块临床表现:

斑块由丘疹扩大或多个丘疹融合而成,直径大于1cm的隆起性皮损,中央可有凹陷。

20、风团临床表现:

为真皮浅层水肿引起的暂时性,隆起性皮损。

皮损常为红色或苍白色,周围有红晕,一般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皮损发生快,此起彼伏,消退后多不留痕迹,见于荨麻疹。

21、水疱和大疱临床表现:

水疱为局限性,隆起性,内含液体的腔隙性皮损,直径一般小于1cm,大于1cm者称大疱,内容物含血液者称为血疱。

22、脓疱的临床表现:

水疱为局限性,隆起性,内含脓液的腔隙性皮损,可由细菌或非感染性炎症引起。

脓疱的疱液可混浊,稀薄或粘稠。

皮肤周围常有红晕。

23、结节临床表现:

为局限性,实质性,深在性皮损。

呈圆形或椭圆形,可隆起于皮面,亦可不隆起,需触诊方可查出。

可由真皮或皮下组织的炎性浸润或代谢产物沉积引起,可吸收消退,亦可破溃或溃疡,愈合后形成瘢痕。

24、囊肿的临床表现:

为含有液体或黏稠物及细胞成为的囊性皮损,一般位于真皮或更深位置,可隆起与皮面或仅可触及,外观呈圆形或椭圆形,触之有囊性感,大小不等。

25、糜烂的临床表现:

局限性表皮或粘膜上皮缺损形成的红色湿润创面,常由水疱,脓疱破裂或浸渍处皮肤表皮脱落所致,因损害较表浅,愈后一般不留瘢痕。

26、溃疡的临床表现:

可深达真皮或更深位置,可由感染,损伤,肿瘤,血管炎等引起,因损害常破坏基底层细胞,故愈合较慢,且愈合后较慢且愈合后可留瘢痕。

27、鳞屑的临床表现:

为干燥或油腻的角质细胞层状堆积,由表皮细胞形成过快或正常角化过程受干扰所致。

鳞屑的大小,厚薄,形态不一,可呈糠秕状、砺壳状或大片状。

28、浸渍的临床表现:

皮肤角质层吸收过多水分导致表皮变软、变白,见于长时间浸水或处于潮湿状态的皮肤部位。

如湿敷较久,指(趾)缝等处。

29、裂隙的临床表现:

也称皲裂,为线状的皮肤裂口,可深达真皮。

常因皮肤炎症,角质层增厚或皮肤干燥等导致皮肤弹性降低,脆性增加,于牵拉后引起。

30、瘢痕的临床表现:

真皮或深部组织损伤或病变后,由新生结缔组织增生修复而成。

可分为增生性核萎缩性两种。

前者呈隆起,表面光滑无毛发的索状或形状不规则的暗红色略硬斑块,见于烧伤性瘢痕疙瘩;后者较正常皮肤略凹陷,表皮变薄,皮肤光滑,局部血管扩张,见于SLE等。

31、萎缩的临床表现:

为皮肤的退行性变,可发生于表皮、真皮、皮下组织,因表皮厚度变薄或真皮和皮下结缔组织减少所致。

32、痂的临床表现:

由皮损中的浆液,脓液,血液与脱落组织,药物等混合后干涸后凝结而成,根据成分的不同可呈不同颜色。

33、抓痕临床表现:

也称表皮剥脱,为线状或点状的表皮或深达真皮浅层的剥脱状缺损。

常由机械性损伤所致。

34、苔藓样变临床表现:

因反复搔抓,不断摩擦导致的皮肤局限性粗糙增厚。

表现为皮嵴隆起,皮沟加深,皮损界限清楚,常伴剧痒。

35、棘层松解征(尼氏征Nikolskysign)

是某些皮肤病发生棘层松解的触诊表现,可有四种阳性表现:

①手指推压水疱一侧,水疱沿推压方向移动。

②手指晴压疱顶,疱液向四周移动。

③稍用力在外观正常皮肤上推擦,表皮即剥离。

④牵扯已破损的水疱壁时,可见水疱周边的外观正常的皮肤一同剥离。

36、皮肤划痕试验

在荨麻疹患者的皮肤表面用钝器以适当压力划过时,可出现以下三联反应,称为皮肤划痕试验阳性。

①划后3-15s,在划过处出现红色线条,可能由真皮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引起毛细血管扩张所致。

②15-45s后,在红色线条两侧出现红晕,此为神经轴索反应引起的小动脉扩张所致。

③划后1-3min,划过处出现隆起,苍白色风团状线条,可能是由于组胺、激肽等引起水肿所致。

37、直接免疫荧光法(DIF)

主要用于检测病变组织或细胞中存在的抗体或补体。

将冷冻切片组织固定于玻片上,滴加荧光素标记的抗人免疫球蛋白抗体或C3抗体,经处理后,置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若组织中有人免疫球蛋白或C3沉积,则荧光抗体与之结合形成荧光。

38、间接免疫荧光法(IIF)

主要用于检测血清中存在的循环自身抗体,并可作抗体滴度测定。

底物取自正常人皮肤或动物组织,将患者血清滴于底物上,再滴加荧光标记的抗人免疫球蛋白抗体等,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若血清中存在循环自身抗体,荧光标记的抗人免疫球蛋白抗体即可与结合到底物上的抗体结合,呈现荧光。

39、真菌直接涂片:

为最简单而重要的诊断方法,取标本至玻片上,加一滴10%KOH溶液,盖上盖玻片,在酒精灯火焰上稍微加热溶解角质后,轻轻加压盖玻片使标本透明即可镜检。

可用于检查又无碍菌丝或孢子,但不能确定菌种。

40、衣原体抗体检测法(CC快速法):

用商品试剂盒检测,质控窗和结果窗均显示一条带为阳性。

阳性结果可确定临床沙眼衣原体感染,阴性结果不能排除。

41、皮肤病外用药的剂型:

()()()()()()()()()()()()。

溶液、酊剂和醑剂、粉剂、洗剂、油剂、乳剂、软膏、硬膏、糊剂、涂膜剂、凝胶、气雾剂

42、溶液具有()()作用,主要用于对()皮炎的湿敷。

清洁、收敛、急性

43、酊剂和醑剂具有()()()作用,主要用于()或()()。

消炎、杀菌、止痒、,慢性皮炎无溢液、厚痂者、瘙痒症

44、粉剂具有()()()作用,主要用于()的皮损,特别适用于()。

干燥、保护、散热;急性皮炎无糜烂和渗出、间擦部位

45、油剂具有()()()作用,主要用于()。

清洁、保护、润滑,亚急性皮炎和湿疹

46、洗剂具有()()()()作用,主要用于(),毛发部位不易用。

干燥、保护、散热、止痒、急性皮炎无渗液或脓液

47、乳剂具有()(),通透性较好,主要用于()()皮炎,油包水适用于()或()水包油适用于()。

保护、润泽、亚急性、慢性、干性皮肤、寒冷季节、油性皮肤

48、软膏具有()()的作用,主要用于()()等。

保护创面,防止干裂,慢性湿疹,慢性单纯性苔藓

49、糊剂具有一定的()()作用,多用于(),毛发部位不宜用。

吸水,收敛,有轻度渗出的亚急性皮炎湿疹

50、硬膏可()()()。

阻止水分散失,软化皮肤,增强药物渗透性的作用

51、涂膜剂用于()(),凝胶用于(),气雾剂用于()或()。

慢性皮炎、职业病防护、急慢性皮炎、急慢性皮炎、感染性皮肤病

52、急性炎症性皮损:

红斑、丘疹、无渗液:

()()粉剂、洗剂

炎症重、糜烂、渗出较多()溶液湿敷

亚急性炎症性皮损;渗出不多:

()()糊剂、油剂

无糜烂()乳剂、糊剂

慢性炎症性皮损:

()()()()()乳剂、硬膏、软膏、酊剂、涂膜剂

单纯瘙痒无皮损:

()()酊剂、醑剂

53、单纯疱疹是由()引起的。

单纯疱疹病毒(HSV)

54、单纯疱疹的临床表现:

好发于皮肤黏膜交界处,表现为迅速发生的群集性小水疱,易复发。

分为初发型和复发型。

(1)初发型:

①疱疹性口龈炎

②新生儿单纯疱疹

③疱疹性湿疹:

原皮损处突然发生的脐窝状水疱或脓疱为特征。

④接种性疱疹:

表现为群集性水疱。

发生于手指者,表现为位置较深的疼痛性水疱,称疱疹性瘭疽。

⑤疱疹性角膜结膜炎

(2)复发型:

早期皮肤自觉灼热,随后出现红斑,簇集状小丘疹和水疱,可相互融合。

数天后水疱破溃形成糜烂,结痂继而愈合。

55、()是诊断HSV感染的金标准。

病毒培养鉴定

56、带状疱疹由()引起。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

57、带状疱疹的临床表现:

表现以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簇集性小水疱为特征,常伴显著的神经痛。

患处常出现潮红斑,很快出现粟粒至黄豆大小丘疹,簇状分布而不融合,继之迅速变为水疱,疱壁紧张发亮,疱液澄清,外周绕以红晕,各簇水疱间皮肤正常。

皮损沿某一周围神经带状排列,多发生于身体的一侧,一般不超过正中线。

阵发性针刺样疼痛。

58、疣是由()引起,临床上常见有()()()()。

人乳头瘤病毒(HPV)、寻常疣、扁平疣、跖疣、尖锐湿疣

59、寻常疣临床表现:

典型皮损为黄豆大小或更大的灰褐色、棕色或皮色丘疹,表面粗糙,质地坚硬。

60、跖疣临床表现:

多见于足部压力点,特别是跖骨的中部区域为多。

皮损初起为细小发亮的丘疹,逐渐增至黄豆大小或更大。

表面粗糙,界限清楚,边缘绕以稍高的角质环,去除角质后,其下方有疏松的胶质软芯,可见毛细血管破裂出血而形成的小黑点。

若含有多个角质软芯,称为镶嵌疣。

61、扁平疣临床表现:

典型皮损为米粒至黄豆大小的扁平隆起性丘疹,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质硬,正常肤色或淡褐色,多骤然出现,数目较多且密集。

搔抓后皮损可呈串珠状排列,即自体接种反应或称Koebner现象。

62、传染性软疣是有()引起。

传染性软疣病毒(MCV)

63、传染性软疣临床表现:

典型皮损为3-5mm大小的半球形丘疹,呈灰色或珍珠色,表面有蜡样光泽,中央有脐凹,内含乳白色干酪样物质即软疣小体。

64、脓疱疮最主要的病原体为()。

金黄色葡萄球菌

65、脓疱疮的临床表现:

(1)接触性传染性脓疱疮:

又称寻常型脓疱疮,常在托儿所、幼儿园发生流行。

皮损初起为红色斑点或小丘疹,迅速转变为脓疱,脓疱易破溃,脓液干燥后形成黄色厚痂,常向周围扩散或融合。

愈合后不留瘢痕。

病情严重可有全身中毒症状伴淋巴结炎。

(2)深脓疱疮:

又称臁疮,主要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

好发于小腿或臀部,皮损初起为脓疱,逐渐向皮肤深部发展,表面有黑色厚痂,去除痂后可见边缘陡峭的碟状溃疡。

患者自觉疼痛明显。

(3)大疱性脓疱疮:

好发于面部、躯干和四肢。

皮损初起为米粒大小水疱或脓疱,迅速变为大疱,疱液先清澈后混浊,疱壁先紧张后松弛,疱内可见半月状积脓,易破溃形成糜烂结痂。

(4)新生儿脓疱疮:

起病急,传染性强。

皮损为广泛分布的多发性大脓疱,尼氏征阳性,疱周有红晕,破溃后形成红色糜烂面。

可伴高热等全身中毒症状。

(5)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症(SSSS)

多累及5岁内婴幼儿。

起病前常伴有化脓性感染。

皮损常由口周和眼周开始,特征性表现是在大片红斑基础上出现松弛性水疱,尼氏征阳性。

皮肤发面积剥脱后留有潮红的糜烂面,似烫伤样外观,皱着部位明显。

无口腔黏膜损害。

皮损有明显疼痛和触痛。

66、脓疱疮治疗

(1)外用药物治疗:

以杀菌、消炎、干燥为原则。

(2)系统药物治疗:

抗生素等。

67、毛囊炎、疖和痈是由()引起。

凝固酶阳性金葡菌感染引起。

68、毛囊炎、疖和痈的临床表现:

(1)毛囊炎:

系局限于毛囊口的化脓性炎症。

皮损起初为红色毛囊性丘疹,数天内中央出现脓疱,周围有红晕,脓疱干涸或破溃后形成黄痂,痂脱落后一般不留瘢痕。

(2)疖:

系毛囊深部及周围组织的化脓性炎症。

好发于头面部、颈部和臀部。

皮损起初为毛囊性炎性丘疹,基底浸润明显,后炎症向周围扩展,形成质硬结节,伴红肿热痛。

数天后中央变软,有波动感,顶部出现黄白色点状脓栓,脓栓脱落后有脓血和坏死组织排出,后炎症消退而愈合。

(3)痈:

多个相邻毛囊及毛囊周围炎症相互融合二形成的皮肤深部感染。

皮损初起为弥漫性炎性肿块,表面紧张发亮,界限不清,迅速向四周及皮肤深部蔓延,继而化脓、中心软化坏死,表面出现多个脓头及脓栓,脓栓脱落后形成溃疡,外观如蜂窝状。

可伴淋巴结肿大、全身中毒症状。

69、丹毒多由()感染引起。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70、蜂窝织炎多由()和()感染引起。

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71、丹毒临床表现:

好发于面部、小腿、足背等处。

典型皮损为水肿性红斑,边界清晰,表面紧张发亮。

72、蜂窝织炎临床表现:

浸润性红斑,界限不清,可化脓、坏死。

73、丹毒治疗首选()。

青霉素

74、真菌最适宜的生长条件为()。

温暖潮湿

75、()引起的感染统称为癣。

浅部真菌

76、头癣分为()()()()。

黄癣、白癣、黑点癣、脓癣

77、头癣临床表现:

(1)黄癣:

淡黄红色斑点,覆薄片状鳞屑—淡黄色痂,皮损处有鼠臭味。

病发干燥无光泽,变脆易折断,毛囊破坏,毛发脱落。

大片永久性,愈后遗留萎缩性瘢痕。

(2)白癣:

群集红色小丘疹—向四周扩大成圆/椭圆形斑,上覆灰白色鳞屑“母子斑”。

病发于高出头皮2—4㎜处折断,残根补3包饶灰白色套状鳞屑(菌鞘)。

不造成永久性脱发,愈后无瘢痕,青春期可自愈。

(3)黑点癣:

散在的灰白色鳞屑斑,扩大成片。

病发刚出头皮即折断,残根于毛囊处呈现黑点状。

愈后遗留脱发及瘢痕。

(4)脓癣:

成群炎性毛囊丘疹—融合成炎性肿块—继发细菌感染后可形成脓肿,可引起癣菌疹。

永久性脱发和瘢痕。

78、黄癣、白癣、黑点癣直接镜检表现:

(1)黄癣:

痂内厚壁孢子,鹿角状菌丝。

(2)白癣:

发外圆形小孢子。

(3)黑点癣:

发内链状圆形大孢子。

79、滤过紫外线灯(Wood灯)检查:

黄癣病发呈()荧光,白癣呈()荧光,黑点癣呈()荧光。

暗绿色、亮绿色、无

80、头癣治疗原则:

服药、搽药、洗头、剪发、消毒

81、体癣和股癣的临床表现:

(1)体癣:

境界清楚的环状或多环状红色斑片。

(2)股癣:

好发于腹股沟部位,境界清楚的环状或多环状红色斑片。

82、手足癣的分型及临床表现:

(1)水疱鳞屑型:

初为针尖大小的深在水泡,可融合,数天后干涸,呈领圈状脱屑。

病情稳定时以脱屑为主。

瘙痒明显。

(2)角化过度型:

皮损处干燥,角质明显增厚,表面粗糙脱屑。

一般无明显瘙痒。

(3)浸渍糜烂型(间擦性):

好发于指(趾)缝,表现为皮肤浸渍发白,表面松软易剥脱出潮红糜烂面,有明显瘙痒,继发细菌感染时有臭味。

83、手足癣的治疗:

(1)水疱鳞屑型:

刺激性小的霜剂或水剂。

(2)角化过度型:

剥脱作用较强的制剂。

(3)浸渍糜烂型:

湿敷,待渗液减少用粉剂。

84、甲真菌病临床分型:

()()()()。

白色表浅型、远端侧位甲下型、近端甲下型、全甲毁损型

85、甲真菌病系统药物治疗常采用()。

伊曲康唑冲击疗法

86、接触性皮炎是指由于()后,在()部位发生的急性或慢性炎症反应。

接触某些外源性物质、皮肤黏膜接触部位

87、接触性皮炎的临床表现:

(1)急性接触性皮炎:

起病较急,皮损多局限于接触部位,典型皮损为境界清楚的红斑,少数可伴全身症状。

(2)亚急性和慢性接触性皮炎

亚急性皮损表现为红斑、丘疹,境界不清楚。

长期反复接触可导致皮损慢性化,表现为轻度增生和苔藓样变,

88、()是诊断接触性皮炎的最简单可靠的方法。

斑贴试验

89、湿疹临床表现:

(1)急性湿疹:

急性期皮损以丘疱疹为主,有渗出倾向。

常对称分布,皮损呈多形性,常表现为红斑基础上的针头至粟粒大小的丘疹、丘疱疹,常融合成片,境界不清楚。

自觉瘙痒剧烈。

(2)亚急性湿疹:

红肿渗出减轻,仍有丘疹及少量丘疱疹,皮损呈暗红色,瘙痒剧烈。

(3)慢性湿疹:

皮肤浸润性暗红斑上有丘疹、抓痕、鳞屑,局部皮肤肥厚,表面粗糙,不同程度苔藓样变。

常有阵发性瘙痒。

90、湿疹的特点★:

()()()()()

慢性、多形性、反复发作性、对称性、瘙痒性

91、特应性皮炎临床表现:

(1)婴儿期:

初发为颊面部瘙痒性红斑,后出现针尖大小丘疹、丘疱疹,密集成片,多形性,境界不清楚,搔抓摩擦后形成糜烂、渗出、结痂。

(2)儿童期:

累及四肢屈侧或伸侧,暗红色,渗出较婴儿期轻,常伴抓痕等继发皮损,久之形成苔藓样变。

(3)青年成人期:

好发于肘窝、腘窝、四肢、躯干,常表现为局限性苔藓样变。

92、特应性皮炎Williams诊断标准

持续12个月的皮肤瘙痒加上以下标准中的三项或更多:

(1)2岁以前发病

(2)身体屈侧皮肤受累(10岁以下包括面颊部)

(3)有全身皮肤干燥史

(4)个人史中有其他过敏性疾病,或一级亲属中有过敏疾病史

(5)有可见的身体屈侧湿疹样皮损

93、自身敏感性皮炎的临床表现:

多数患者于处理不当或继发感染后,原有的局限性湿疹样病变加重,随后在病变附近或远隔部位皮肤(以四肢为主)发生多数散在或群集的小丘疹、丘疱疹、水疱及脓疱等,1-2周可泛发全身,皮损可相互融合,多对称分布。

瘙痒剧烈。

可伴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等。

94、荨麻疹临床表现为()。

风团

95、荨麻疹反复发作超过()以上,且每周发作至少()称为慢性荨麻疹。

6周、2次

96、物理性荨麻疹包括:

(1)皮肤划痕症

(2)寒冷性荨麻疹

(3)日光性荨麻疹

(4)压力性荨麻疹

等等

96、胆碱能性荨麻疹临床表现:

主要由于运动、受热、情绪紧张等等因素引起,表现为受刺激后数分钟出现直径1-3mm的圆形丘疹性风团,周围有程度不一的红晕,偶伴乙酰胆碱引起的全身症状。

97、荨麻疹治疗原则为()()()。

去除病因、抗过敏、对症治疗

98、病情严重的荨麻疹急救处理☆:

(1)0.1%肾上腺素0.5-1ml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必要时可重复使用,心脏病或高血压患者慎用。

(2)糖皮质激素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可选用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或甲基泼尼松龙等,但应避免长期使用。

(3)支气管痉挛严重时可静脉注射氨茶碱。

(4)喉头水肿呼吸受阻时可行气管切开,心跳呼吸骤停时,应进行心肺复苏术。

99、药疹是药物经过()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皮肤、粘膜炎症反应。

各种途径

100、引起药疹的药物主要有()()()()四类。

抗生素、解热镇痛药、镇静催眠药及抗癫痫药、中草药

101、变态反应性药疹的特点☆

(1)只发生于少数过敏体质者,多数人不发生反应。

(2)有一定的潜伏期,首次用药一般需4-20天出现临床表现,已致敏者再次用药,可在数分钟至24h内发病。

(3)病情轻重与药物的药理及毒理作用、剂量无相关性。

(4)临床表现复杂。

(5)在高敏状态下可发生药物的交叉过敏或多价过敏现象。

(6)病程有一定的自限性。

102、药疹的类型及特点

(1)固定型药疹

皮肤黏膜交界处好发,典型皮损为局限性圆形或类圆形境界清楚的水肿性暗紫红色或鲜红色斑疹,斑片。

(2)荨麻疹型药疹

风团,血清病样症状

(3)麻疹型或猩红热型药疹

麻疹型药疹表现类似麻疹,皮损为针头或粟粒大小的红色斑丘疹,密集对称分布,躯干为多,多有明显瘙痒。

猩红热型药疹呈弥漫性鲜红斑,或呈米粒至豆大红色斑疹或斑丘疹,密集对称分布,酷似猩红热皮损,但瘙痒明显

(4)湿疹型药疹

皮损表现为大小不等的红斑,丘疹,丘疱疹及水疤,常融合成片,泛发全身,可继发糜烂,渗出。

(5)紫癜型药疹

双下肢好发,两侧对称,轻者表现为针头至豆大瘀点或瘀斑,稍隆起,压之不褪色,严重者可伴有关节肿痛,腹痛,血尿,便血等。

(6)多形红斑型药疹

与多形型红斑相似,多分布于四肢伸侧,躯干,豌豆至蚕豆大小,圆形或椭圆形水肿性红斑,丘疹,境界清楚,中心呈紫红色,常出现水疱。

(7)大疱表皮松懈型药疹

起病急骤,迅速波及全身,出现大小不等的松弛性水疱或大疱,尼氏征阳性,大量渗出,可形成大面积表皮坏死松懈,类似浅表二度烧伤。

触痛明显,中毒症状重。

(8)剥脱性皮炎型或红皮病型药疹

皮损初期多呈现麻疹样或猩红热样,全身弥漫性潮红,肿胀,浸润,脱屑,手足部呈手套、袜套样剥脱,头发,指(趾)甲可脱落,浅表淋巴结肿大,病程较长。

(9)痤疮型药疹

毛囊性丘疹,丘囊疱疹等痤疮样皮损,多见于面部及胸背部。

(10)光感型药疹

①光毒反应性药疹:

任何人均可发生,多发于曝光后7-8小时,仅在曝光部位出现于晒斑相似的皮损;

②光变态反应性药疹:

仅少数人发生,有一定潜伏期,表现为曝光部位出现湿疹样皮损,同时累及非曝光部位。

(11)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OHS)

103、以上药疹属于重型药疹的为()()()()

重型多形红斑型药疹;大疱表皮松懈型药疹;剥脱性皮炎型药疹;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

104、药疹的治疗

药疹的治疗首先是停用致敏药物,包括可疑致敏药物

(1)轻型药疹:

停用致敏药物后,皮损迅速消退,可给予抗组胺药物,VitC及钙剂等

(2)重型药疹:

原则:

及时抢救,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缩短病程

①及早,足量使用糖皮质激素,

②防止继发感染

③加强支持疗法

④静脉注射人血丙种免疫球蛋白

⑤血浆置换

⑥加强护理及外用药物治疗

105、银屑病根据临床特征分型:

()()()()。

寻常型银屑病、关节病型银屑病、红皮病型银屑病、脓疱型银屑病

106、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表现:

(三主征)★

(1)起初为红色丘疹或斑丘疹,后发展为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