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西港花园学校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501404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51.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安西港花园学校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西安西港花园学校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西安西港花园学校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西安西港花园学校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西安西港花园学校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安西港花园学校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docx

《西安西港花园学校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安西港花园学校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安西港花园学校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docx

西安西港花园学校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

西安西港花园学校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

新初一分班分班摸底测试语文试题

语文

班级姓名得分(等级)

一、在方格里工整默写《卜算子·味梅》(毛泽东)。

(4分)

二、看拼音,写词语。

(8分)

wánqiángtiánmìshūjítíngbó

()()()()

huīhuángdùjìzìháofēnxī

()()()()

三、选择题。

(5分)

1.下列词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蒸融(zhēngróng)游丝(yóusī)薄弱(báoruò)哲理(zhélǐ)

B.翡翠(fěicuì)榛子(bàngzǐ)压抑(yāyì)敦厚(dūnhòu)

C.侮辱(wūrǔ)出息(chūxi)盗贼(dàozéi)水泵(shuǐbèng)

D.扣问(kòuwèn)崎岖(qíqū)真挚(zhēnzhì)脊梁(jíliáng)

2.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静谧寒喧爱慕沮丧B.勉强抱怨保佑强制

C.惊羡风筝彩排演怿D.憧景隔壁无赖抽噎

3.下面字谜的谜底是()

小小两块竹片,一线从中串起。

虽然它不说话,却有千言万语。

A.串B.吕C.册D.出

4.有些成语放在一起两两相对恰是一副对联。

下面不能构成对联的一组()

A.愚公移山精卫填海B.狗仗人势狐假虎威

C.精雕细刻粗制溢造D.良药苦口画饼充饥

5.中国古代四大名著是()

A.《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B.《诗经》《尚书》《礼记》《春秋》

C.《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

D.《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笠翁对韵》

四、根据提示备写一个含有“手”字的成语。

(4分)

1.形容慌乱()2.形容冷漠()

3.形容熟练()4.形容喜欢()

五、把作者和诗句用线连接起来。

(5分)

何其芳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陆游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臧克家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王昌龄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

杜甫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六、根据课内外阅读填空。

(11分)

1.一儿曰:

“,及日中则如盘孟,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2.寒雨连江夜入吴,。

3.金沙水拍云崖暖,。

4.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5.《冬阳·童年·骆驼队》是小说《》的序言,作者是。

6.辛弃疾写的《清平乐·村居》中“乐”读作“”(在横线上写拼音),这样读的原因是。

7.歇后语“孙猴子的脸——”下半句是:

8.我国儿童文学作家是中国首位“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

他的代表作有《草房子》《火印》等。

七、根据要求写句子。

(10分)

1.雨越下越大,。

(把句子补充完整,变成一个比喻句。

)(2分)

2.怀特森先生说:

“关于猫猬兽的一切,都是我故意编造出来的。

”(改成不带冒号和引号的转述句,意思不变。

)(2分)

3.一进公园大门,我们就看见一张张笑脸和一阵阵歌声。

(在原句上修改病句)(2分)

4.照样子,选择恰当的词语填进括号里。

(4分)

责任幸福事业奋斗无聊友谊骄傲

勤劳希望自由困难节俭虚荣挫折

例:

(困难)说:

人生是一条坎坷曲折的山路。

()说:

人生是建筑史上的一块砖瓦。

()说:

人生是与风浪搏击的那双桨。

()说:

人生是茫茫绿洲的绚丽花朵。

()说:

人生是帮助别人向上的阶梯。

()说:

人生是耕耘大自然的那头牛。

()说:

人生是天空快乐飞翔的白鸽。

()说:

人生是一件镶金配玉的外衣。

()说:

人生是一艘行进暗礁中的船。

八、阅读短文,再按要求答题。

(23分)

(一)思密达使用说明书

天津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思密达(蒙脱石散)主要用于成人及儿童急、慢性腹泻。

服用时将本品(1袋)倒入50毫升温水中,搅匀后服用。

儿童用量:

1岁以下,每日一袋;1-2岁,每日1-2袋;2岁以上,每日3袋。

均分三次服用,或遵医嘱。

成人用量:

1次3袋,一日3次。

急性腹泻服用本品治疗时,首次剂量加倍。

1.“思密达”又叫作:

功能与主治:

服用方法:

(6分)

2.如果你们班有一个同学患急性腹泻,应该怎样使用思密达呢?

(2分)

(二)一课树

我家房前有片菜地,自从用篱笆圈起来,边上就长了一棵树,由于不妨碍种菜,一直就没动它。

后来菜地荒了,篱笆没了,门前就多出了一棵树。

孩子四岁时,去了一次乡下,回来问我:

“爸爸,爷爷院子里有一棵枣树,我们家的这一棵也是枣树吧?

大人不在意的事,经孩子一问,就显得非常复杂。

听了儿子的问话,我顿时忧郁起来,我还真不知道它是棵什么树,于是每有人来,我便多了一件事,那就是,问他们是否认识那棵树。

一天,农校的一位朋友来,喝茶叙旧后,我把他引到院子里,“这棵树你该认识吧?

”他审视了一会儿,说:

“这是一棵李子树,一看叶子就知道。

当天晚上,我告诉儿子:

“以后你有李子吃了,我们家的那棵树是李子树。

寒来暑往,日复一日。

李子树一天天长大,就在孩子从幼儿园升小学的那年,它开花了。

此时,适逢爷爷从乡下来,他看着房前的李子树,说:

“今年你们有樱桃吃了,你看你们门前的那棵樱桃树,花开得多茂盛。

“爷爷,那是一棵李子树。

”儿子给爷爷纠正。

“傻孩子,李子树什么样子,我能不知道吗?

你家的这一棵是樱桃树。

”爷爷给儿子纠正。

被我们叫了三年的李子树,原来是一棵樱桃树。

爷爷走后,花开始飘落,几粒青色的果实开始显露出来。

就在儿子等着吃樱桃的时候,不知是因为当年的雨水太大,还是别的什么原因,树上看得见的几个果子开始脱落,直到一个不剩。

那棵树从此再没有人关心。

深秋的一天,房前有人丈量土地,听说开发公司要在这儿盖一栋大楼。

一位画线员在那儿喊:

“这是谁家的核桃树,要移赶快移走,明天挖掘机就来了。

明明是我们家的樱桃树,怎么又成了核桃树?

我从家里出来,说:

“那是我们家的樱桃树。

“樱桃树?

我没见过樱桃树,还没吃过樱桃吗?

你看看上面,明明挂着一颗核桃。

”画线员边说,边顺手指向树梢。

那儿确实挂着一枚小小的核桃。

我们家房前的那棵树,不是一棵樱桃树,它是一棵核桃树。

十年过去了,每次想起我们家的那棵树,心中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感慨。

这棵树多次被我们张冠李戴,最后是它用一枚小小的果子,向我们证实了它的真实身份。

有时我想,这棵树是不是上帝派来向我作某种暗示的,它要我知道,作为一个人,你必须奉献出自己的果实,否则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谁会真正认识你。

3.请把文章前的题目补充完整,再把理由写在下面。

(4分)

4.这棵树先后被人看成了哪几种树?

按顺序写在括号里。

(3分)

枣树→()→()→()

5.根据意思在文章中找到相应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2分)

(1)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

(2)形容弄错了对象。

6.把“我没见过樱桃树,还没吃过樱桃吗?

”改成不带问号的陈述句,意思不变。

(2分)

7.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是怎样理解“作为一个人,你必须奉献出自己的果实,否则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谁会真正认识你”这句话的。

(4分)

九、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30分)

从早晨起就大雨滂沱,路边几个卖小吃的小贩一直无生意。

快到中午,卖烤饼的大概是饿了,就吃一块自己烤的饼。

他已烤好一大沓,反正也卖不出去。

卖西瓜的坐着无聊,也就敲开一个西瓜来吃。

卖辣香干的开始吃辣香干。

卖杨梅的也只好吃杨梅了。

雨一直下着,四个小贩一直这样吃着。

卖杨梅的吃得酸死了,卖辣香干的吃得辣死了,卖烤饼的吃得渴死了,卖西瓜的吃得肚皮胀死了。

这时从雨中嘻嘻哈哈冲过来四个年轻人,他们从四个小贩手中将这四样东西都买齐了,坐在附近的亭子里吃,有香的有辣的,有酸的有甜的,味道好极了。

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迪?

引发你哪些联想?

请你以故事所包含的哲理为话题,写一篇400字以上的文章。

题目自拟。

一、在方格里公正默写《卜算子·咏梅》(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二、看拼音,写词语。

顽强甜蜜书籍停泊辉煌妒忌自豪分析

三、选择题。

1.C

解析A选项“薄弱”的“薄”应读“bó”;B选项“榛子”应读“zhēnzi”;D选项“脊梁”的“脊”应读“jǐ”。

2.B

解析A选项“寒喧”的“喧”应为“暄”;C选项“演怿”的“怿”应为“绎”;D选项“憧景”的“景”应为“憬”。

3.C

解析册:

古代称编串好的竹简,现在指装订好的纸本子。

4.D

解析对联要求的是词句对仗,对仗要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

5.C

四、根据提示各写一个含有“手”字的成语。

1.手忙脚乱

2.袖手旁观

3.得心应手

4.爱不释手

五、把作者和诗句用线连接起来。

何其芳——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

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臧克家——有的人或者,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王昌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六、根据课内外阅读填空。

1.日初出大如车盖

2.平明送客楚山孤

3.大渡桥横铁索寒

4.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5.城南旧事林海音

6.yuè古代的词牌名是乐曲名

7.说变就变

8.曹文轩

七、根据要求写句子。

1.像一张巨大的珠帘悬挂在天地间。

(答案不唯一)

2.怀特森先生说,关于猫猬兽的一切,都是他故意编造出来的。

3.一进公园大门,我们就看见一张张笑脸和听见一阵阵歌声。

4.事业奋斗希望友谊勤奋自由虚荣挫折

八、阅读短文,再按要求答题。

(一)1.蒙脱石散;成人及儿童急、慢性腹泻;将本品(1袋)倒入50毫升温水中,搅匀后服用。

2.每日3袋,均分三次服用,首次剂量加倍。

(二)3.一棵核桃树。

因为最后一次时,它用它的果实证实了自己的身份。

4.李子树樱桃树核桃树

5.

(1)妨碍

(2)张冠李戴

7.在社会上,人必须先有付出,才会得到别人的认可。

(言之成理即可)

九、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新初一语文分班摸底试卷

语文

班级姓名得分(等级)

一、基础部分(3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收敛(liǎn)屏气(píng)人行道(xíng)

B.忧郁(yù)提防(tí)河堤(dī)

C.几乎(jī)间隔(jiān)称职(chèn)

D.粗犷(guǎng)旷野(kuàng)胆怯(qiè)

2.下列句中词语书写有两处错误的一项是()(3分)

A.读者女儿写给自己的信,妈妈第一次发现女儿的字写得那么漂亮,文章写得那么有文彩。

B.影响中小学生学习成绩的主因是注意力不集中,如上课做不住、开小差、做作业摩蹭。

C.爸爸在儿子的衣袋里发现了来历不名的钱,他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D.“寻物启示”已经播出很多天了,一点反映都没有,真另人着急啊。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竹竿太长,进不了门,小明干脆把它截成两截,直截了当。

B.时尚的潮流没有冷落年轻的小伙儿,在春的诱惑下,他们也脱去了厚重的冬衣,穿上了春装,花枝招展地走上了春意盎然的街头。

C.奔波了一天,饥乏交集的父子俩很快将一桌的饭菜一扫而光。

D.主人公悲惨的遭遇让小李忍俊不禁地流下了同情的热泪。

4.下列句子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运河“贡多拉”到底做成什么样子?

3月上旬在“红楼”,8个运河游船设计方案公示,听取市民意见。

B.“放心房”验收报告将明明白白地告诉你水电、泥工、木工、油漆……等等每个阶段的施工质量是否过关。

C.“薄薄的本子、笔,可以直接用手拿,或者放进书包里,”小江皱着眉头说:

“爸爸却用了塑料袋。

D.这些塑料袋塞满了一辆别克商务车,开车的司机笑着解嘲说,“这是一辆豪华的垃圾车。

5.选词填空。

()(3分)

①这次挫折对他打击很大,这阵子他一直,振作不起来。

②一心去看球赛,排了两个钟头的队,结果竟然没买到票,他地回到了家。

③我虽然很懒惰,却也知道呀!

④面对一双双责备的眼睛,她地低下了头。

A.灰心丧气垂头丧气害羞羞怯

B.垂头丧气灰心丧气羞怯害羞

C.灰心丧气垂头丧气羞怯害羞

D.垂头丧气灰心丧气害羞羞怯

6.解释下列成语中加点词语意义。

()(3分)

A.坐井观天()B.安然无恙()

C.窗明几净()D.贻笑大方()

7.下列语段每句都有一处错误,请仿照示例写出修改方案,注意引号的适用()(3分)

示例:

我们要尽快改正并及时发现作业中的错误。

修改方案:

把“改正”与“发现”互换位置。

①美国研究者发现社交活动不仅能让你变得更聪明,还能帮你结识许多朋友。

②在测试结果表明,社交越广泛的人认识水平测试的成绩越好。

③这是因为人与陌生的对象打交道的同时,同时认知水平也得到了锻炼。

8.名词填空。

(8分)

(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2)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

(3),。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4)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

9.下列人物出自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的那一部?

(3分)

A.武松出自《》

B.诸葛亮出自《》

C.“金角大王”出自《》

二、阅读(26分)

(一)信(16分)

(苏联)尤里·里希特

时值12月31日,一年的最后一天。

帕潘科夫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处理着这一年的最后几件紧要公事。

他一本正经地板着一副面孔,俨然一派首长的风度。

每当电话铃响,帕潘科夫总是一边抓着话简,简要而认真地回答着,一边继续处理着他眼中的大事。

一会儿,女秘书柳多奇卡敲门进了办公室:

“对不起,帕潘科夫,打扰您了。

有您一封信,您私人的。

说着,她把信放到帕潘科夫的桌上,随即转身走了。

帕潘科夫拆开信就念起来:

“亲爱的妈妈:

你的儿子在给你写信。

我已经好久没给你写信了。

因为我出差、度假、住医院了……”

“真是活见鬼!

”帕潘科夫惊论不已。

他又看了看信封,上面分明写着他的吧机关地址和姓名,而且一点儿也没错。

帕潘科夫真是百思不得其解,但他仍然把信继续念下去:

“我们这里现在正是春光明媚、夏日炎炎、秋高气爽、寒冬腊月的时节。

我身体很好,还好,不太好,很不好。

前不久我去逛过剧院、电影院、音乐厅、酒吧。

我打算再过1个月、1年、5年就来看你。

我知道你没钱花了,所以寄给你30、20、10、5个卢布。

我已被任命为总工程师、厂长、总局局长。

我妻子祖莉菲娅向你问我好。

你的爱子帕潘科夫”

帕潘科夫更加莫名其妙,他又把信从头至尾念了一遍,然后又往心里看了看。

信封上面里果然还有一张小字条:

“亲爱的帕潘科夫:

我多么盼望你能来封信呀!

可你却是个大忙人,哪有时间顾得上这种小事呢?

我只好替你写了这封信,你只要简单地把那些不该要的词句画掉寄给我就行了。

吻你!

你的妈妈”

1.阅读全文,请简要概括帕潘科夫认为的“大事”和“小事”分别是什么?

(4分)

2.帕潘科夫的妈妈在字条中写道:

“可你却是个大忙人,哪有时间顾得上这种小事呢?

”帕潘科夫是不是真的没有时间?

请结合母亲的信谈谈你的理解。

(3分)

3.结合信和字条,说说它们蕴含了妈妈对儿子的哪些情感?

(4分)

4.这篇小说有两个结尾,你更喜欢哪一个?

请结合全文阐述理由。

(5分)

A.“唉,妈妈呀,你可真是位幽默家呀!

而且对世间还掐算得那么准,让信不迟不早刚好在12月31日送到,这一天我可是连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啊!

帕潘科夫叹口气,把文件推到一边,接着便动手删起信众那些不该要的词句来。

B.他的目光不由地停留在日历上,久久地凝视着这个一年中的最后一天——12月31日,有些失神地楠楠自语道:

“哦,妈妈呀!

帕潘科夫叹口气,把文件推到一边,接着便拿起电话预定了一张明天最早回家的火车票。

(二)(10分)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刻,地大震。

余适①客稷下②,方与表兄李笃之③对烛饮。

忽闻有声如雷,自东南来,向西北去。

众骇异,不解其故。

俄而④几案摆簸,酒杯倾覆;屋梁椽柱,错折有声。

相顾失色。

久之⑤,方知地震,各疾趋出。

见楼阁房舍,仆而复起;墙倾屋塌之声,与儿啼女号,喧如鼎沸。

人眩晕不能立,坐地上,随地转侧。

河水倾泼丈余,鸭鸣犬吠满城中。

逾一时许,始稍定。

视街上,则男女裸聚,竞相告语,并望其未衣也。

后闻某处井倾仄⑥,不可汲;某家楼台南北易向;栖霞山裂;沂水陷穴,广数亩。

此真非常之奇变也。

【注释】①适:

正巧。

②稷下:

地名。

③李笃之:

人名。

④俄而:

不久。

⑤之:

语气助词,没有意义。

⑥仄:

倾斜

1.下列句中加点词,字典上有几种解释,请你选出符合语境的一项。

(4分)

(1)余适客稷下()A.作客B.以……为客C.来客

(2)相顾失色()A.照顾B.看,视C.顾念

(3)仆而复起()A.驾车的人B.仆人C.倒下

(4)方知地震()A.正当,正在B.方才,刚刚C.将要

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的意思。

(3分)

见楼阁房舍,仆而复起;墙倾屋塌之声,与儿啼女号,喧如鼎沸。

3.这则古文介绍了这一自然现象。

(3分)

三、作文(40分)

请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完成一篇习作。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地名。

1.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迷”,热爱读书的小孩子,是“小书迷”;一有空就玩手机的叔叔,是“手机迷”;喜欢昆虫,整天盯着虫子都不烦的同学,是“昆虫迷”;恨不得一整天守在电视机旁的奶奶,是“电视迷”;还有“拍照狂”“购物狂”……选择生活中的一个“迷”或者一个“狂”,聊聊他们平时的表现,写一写你的看法。

2.题目:

从“?

”到“!

要求:

根据题目,自选内容,通过实际事例完成习作。

一、基础部分

1.D

解析A项屏气(bǐng);B项提防(dī);C项间隔(jiàn)

2.B

解析A项“彩”应作“采”;B项“做”应作“坐”,“摩”应作“磨”;C项“名”应作“明”;D项“示”应作“事”,“映”应作“应”,“另”应作“令”。

3.C

解析A项“直截了当”意为(言语、行为等)简单爽快,与语境不一致;B项“花枝招展”指女性,不能用于男性;D项“忍俊不禁”意为忍不住笑,与语境不合。

4.A

解析B项省略号应删去;C项“小江皱着眉头说”是描述语,其后应用逗号;D项“开车的司机笑着解嘲说”是指示语,后面应用冒号。

5.A

解析“灰心丧气”强调人的心理,“垂头丧气”强调人的状态。

“羞怯”是“害羞、胆怯”之意,比“害羞”更适合第④句语境。

6.A.观看B.病C.放弃D.小桌子E.专家学者,内行人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意义的积累,平时学习时要彻底弄清词语意义。

7.①“让你变得更聪明”与“帮你结识许多朋友”互换。

②删去“在”。

③“水平”改成“能力”。

解析第①句“不仅……还……”是表递进的关联词,而其引出的内容却并不表示递进,应互换。

第②句介词“在”滥用,属赘余。

第③句“水平”与“锻炼”搭配不当,应把“水平”改成“能力”。

8.

(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3)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4)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解析这类题目,先要熟读古诗,然后要辨清字形,不写错别字。

9.A.水浒传B.三国演义C.西游记

解析要尽量阅读文学名著,至少要懂一些文学常识。

二、阅读

(一)1.“大事”是指帕潘科夫一年到头要处理的紧要公事(工作上的事);“小事”是指百忙之中给妈妈写信问候。

(意思正确即可)

2.有时间。

从“前不久我去逛过剧院、电影院、音乐厅、酒吧”可见他虽工作繁忙但并不是挤不出一点时间。

3.示例:

信众“我已经好久没给你写信了”,既表达了妈妈对儿子的思念,也表达了被冷落被忽视的妈妈对儿子的指责与不满;或者信中“我打算再过1个月、1年、5年就来看你。

我知道你没钱花了,所以寄给你30、20、10、5个卢布。

”看望时间和寄钱数额,表达了被冷被忽视的妈妈对儿子的不满和深深的无奈。

字条中的“我多么盼望你能来封信呀!

”“吻你!

”表达了妈妈对儿子无尽的思念和爱。

字条中“可你却是个大忙人,哪有时间顾得上这种小事呢?

”的反问,突出妈妈替儿子给自己写信的无奈,表达了对儿子隐隐的责备与不满。

(能答出思念、抱怨中的任一情感,并能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即可)

4.示例一:

选A,小说开头描写了帕潘科夫忙于办公时的情景,这也是他对母亲不管不问甚至连信也不给母亲写的借口,足见其自私和冷漠。

从小说结尾处他抱怨妈妈故意在他最忙的一天来信和叹气等无奈的神态中,可以看出他只是在应付妈妈,对妈妈冷漠的态度也并没有改变。

这个结尾具有讽刺的效果,更加突显了小说呼唤亲情的主题。

示例二:

选B,妈妈在特别的时间、用奇特的方式给儿子写信,可谓用心良苦。

在内容上妈妈的字条语带不满,对帕潘科夫的自私与冷漠进行了讽刺与批评,从结尾处他“失神地喃喃自语”和预定火车票回家的细节描写中,可见帕潘科夫已幡然醒悟,这个结尾突显了亲情的温暖。

(二)1.

(1)A

(2)B(3)C(4)B

2.看见楼阁房舍,倒下又立起;墙倒屋塌的声音,与小孩子啼哭的声音,喧闹得像鼎中的水在沸腾。

解析关键在于翻译以下几个词语:

①仆:

倒下。

②复:

又。

③儿啼女号:

小孩哭泣。

3.地震

解析文中所描述的现象应是地震,“久之,方知地震”更明白无误地说明了这一自然现象。

三、作文

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考试卷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40分)

1.看拼音写词语。

(6分)

 yùnniàng  miǎoshì   cūguǎng    

lìnsè  páihuái     kuānchǎng

(  ) (   )  (   )  

(   )(   )  (   )

2.选字组词。

(6分)

  (烘哄)______托(健键)_______壮  气____(魂魄) 

  (诀决)______别 (嘹缭)____亮    化_____(妆装)

3.用“√”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4分)

①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漩(xuánxuàn)涡中脱出身来。

②他用彩纸折(zhēzhé)了一只漂亮的小青蛙。

③星期天,我背(bèibēi)着妈妈买了两本书。

④我昨天看了一位艺术大师的肖(xiàoxiāo)像。

4.根据前面的提示,把下面这些与“看”有关的成语补充完整。

(4分)

①左看看,右看看——左顾右()

②站在高处往远处看——高()远瞩

③斜着眼睛看人——侧目而()

④看看前面,又看看后面—瞻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