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的知识与基本理论.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500721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88 大小:96.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的知识与基本理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基础的知识与基本理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基础的知识与基本理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基础的知识与基本理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基础的知识与基本理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础的知识与基本理论.docx

《基础的知识与基本理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的知识与基本理论.docx(8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础的知识与基本理论.docx

基础的知识与基本理论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

一、名词解释

1.肋弓:

由第8-10肋软骨依次连至上位肋软骨,形成肋弓。

2.腹股沟三角:

由腹股沟韧带、腹直肌、腹壁下动脉三者围成的三角区。

为腹壁薄弱区域之一,又名“直疝三角”。

3.十二指肠大乳头:

为十二指肠降部近中份后内侧壁的圆丘状隆起,是胆总管与胰管的共同开口处。

4.齿状线:

是肛柱下端与肛瓣之间连结而成的锯齿状环线。

是肠管黏膜与肛门皮肤的分界线,亦为临床内、外痔的分界。

5.阴道穹:

阴道上端环抱子宫颈阴道部而成环形间隙,其后部最深,紧邻直肠子宫凹陷,临床可经阴道后穹穿刺诊治腹膜腔内疾患。

6.小网膜:

指肝门与胃小弯、十二指肠上部间的双层腹膜皱襞,可分为左侧的肝胃韧带与右侧的肝十二指肠韧带两部分。

7.甲状腺峡:

为连结于甲状腺左、右叶的中间部,多横架于第2-4气管软骨环前方。

行高位气管切开术时谨防误伤。

8.小脑扁桃体:

小脑半球下面近枕骨大孔上处膨隆出的部分。

颅内高压时可致枕骨大孔疝(小脑扁桃疝)而危及生命。

9.阈值:

能使组织发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

阈值越小,组织兴奋性越高。

10.交叉配血:

将受血者红细胞与供血者血清(主侧),供血者红细胞与受血者血清(次侧)别混合,观察有无凝集反应的试验,为输血提供指导。

两侧都不凝集,方能安全输血。

11.窦性心律:

由窦房结起搏而形成的心脏活动节律。

12.肾小球滤过率:

单位时间内经肾小球滤出的血浆液体量。

13.肺泡通气量:

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等于(潮气量-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

14.肾糖阈:

尿中刚刚出现葡萄糖时的血糖浓度。

正常为9-10mmol/L。

15.牵涉痛:

内脏疾病引起某些体表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的现象。

16.侏儒症:

幼年缺乏生长激素导致患儿生长停滞,身材矮小。

17.亚基:

蛋白质四级结构中,每条具有独立三级结构的多肽链。

18.同工酶:

指具有相同催化活性,但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及免疫学反应等都不相同的同一组酶,又称同工异构酶。

19.氧化磷酸化:

代谢物脱下的氢,在线粒体内膜呼吸链上经一系列传递,最终氧化生成水,同时释放的能量在ATP合成酶作用下,使ADP磷酸化生成ATP的过程。

20.脂肪动员:

脂库中储存的脂肪在脂肪酶作用下,水解为脂肪酸和甘油,入血供其他组织氧化利用的过程。

21.翻译:

将mRNA分子中核苷酸(碱基)的排列顺序转变成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22.糖异生:

由非糖物质(甘油、乳酸等)转变成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

23.一碳单位:

某些氨基酸在分解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含有一个碳原子的有机基团。

24.半保留复制:

复制时,亲代DNA分子解链,以两条DNA单链同时作为模板——母链,指导新链合成——子链,新合成的子代DNA分子中,一条链是从亲代完整保留下来的,另一条链是新合成的子链,这种复制方式称半保留复制。

25.质粒:

是细菌染色体以外的遗传物质,为环状闭合的双股DNA分子,带有遗传信息,控制细菌某些特定的遗传性状。

26.灭菌:

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包括病原微生物、非病原微生物和芽胞的方法。

27.机会性致病菌:

某些正常菌群当其定位转移、菌群失调或宿主抵抗力下降时,可引起疾病,称为机会性致病菌,又称为条件致病菌。

28.APT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各凝血因子总的凝血状况的筛选试验。

29.支原体:

一类无细胞壁,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上生长的最小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30.大球形颗粒(Dane颗粒):

是完整的乙型肝炎病毒颗粒,有感染性。

31.垂直传播:

病毒通过胎盘或产道从亲代传播给子代的方式。

32.类白血病反应:

指机体对某些刺激因素所产生的类似白血病表现的血象反应。

外周血中白细胞数大多明显升高,并有数量不等的幼稚细胞出现。

引起类白反应的常见病因有感染、恶性肿瘤、急性中毒、急性溶血失血等。

去除病因后,类白血病反应也消失。

33.表位:

抗原分子中与淋巴细胞表面受体或抗体结合的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

34.超敏反应:

是指机体再次接受某种抗原刺激时,发生的以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主的异常免疫应答。

35.肿瘤相关抗原:

是指不仅存在于肿瘤细胞,也存在于正常细胞,但在某些肿瘤细胞其表达明显升高的抗原性成分。

36.肉芽组织:

由新生的薄壁的毛细血管以及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并伴有炎细胞浸润,肉眼为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形似鲜嫩的肉芽。

37.化生:

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所取代的过程。

38.梗死:

局部组织或器官由于血管阻塞、血流停止导致缺氧而发生的坏死。

39.原位癌:

指局限于上皮层内尚未突破基底膜侵犯到间质的恶性上皮性肿瘤。

40.阿少夫小体:

风湿病肉芽肿期,在纤维素坏死的基础上,出现巨噬细胞增生、聚集、吞噬纤维素样坏死物质后所形成的风湿细胞或阿少夫细胞,后者聚集称阿少夫小体,对风湿具有诊断意义。

41.肺肉质变:

亦称机化性肺炎。

由于肺内炎症病灶中中性粒细胞渗出过少,释放的蛋白酶量不足以溶解渗出物中的纤维素,未被溶解吸收的纤维素被肉芽组织取代而机化,病变组织成褐色肉样外观。

42.肾病综合征:

是指三高一低,即大量蛋白尿、高度水肿、高脂血症和低蛋白血症。

43.肺原发综合症:

是原发性肺结核的特征性病变,由肺的原发灶、结核性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结核构成。

44.治疗指数:

是指药物的LD50/ED50的比值。

45.后遗效应:

是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

46.毒性反应:

是指药物剂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时发生的对机体有损害的反应。

47.停药反应:

是指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加剧或恶化的现象。

48.激动剂:

是指对受体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的药物(或能与受体结合并激动受体而产生效应的药物)。

49.首过消除:

口服某些药物在首次通过肠黏膜和肝脏时,被该处酶代谢灭活,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药效降低。

50.生物利用度:

指药物制剂被吸收进入全身血循环的相对分量和速度。

51.一级消除动力学:

即恒比消除,指单位时间内消除恒定比例的药量。

52.暴发:

是指在一个集体或固定人群中,短时间内某病发病数突然增多。

短时间是指该病的最长潜伏期内。

53.暴露:

是分析流行病学所使用的术语,指研究对象直接接触过的某物质,或具备的某特征或行为。

54.双盲:

研究对象和研究者都不知道试验分组情况,而是由研究设计者来安排和控制全部试验。

55.筛检:

是指应用快速的试验、检查或其他方法,从表面健康的人群中查出某病的可疑病人。

56.疫源地:

传染源排出的病原体向周围传播时所可能波及的地区,即可能发生新病例或新感染的范围。

57.疾病监测:

长期、连续、系统地收集疾病及其影响因素的资料,经过分析将信息及时反馈,以便采取干预措施并评价其效果。

58.总体:

是根据研究目的而确定的同质的所有观察单位某种变量值的集合。

59.数值变量资料:

是对每个观察单位用定量的方法测定某项指标(特征)的数值大小所得的资料。

60.抽样误差:

由于抽样而造成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的差别。

61.相对数:

指在同一基础上两个有联系事物的指标之比。

6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63.食物中毒事件:

指影响严重的群体性食物中毒。

64.环境:

泛指某项主体周围的空间及空间中的介质。

对于人类来说,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群客观存在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和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的总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外部条件。

65.生物圈:

指有生物生存的地球表层。

66.总硬度:

是水中溶解的钙、镁盐的总含量。

它用每升水中含碳酸钙毫克数表示。

67.溶解氧:

指溶解在水中的氧含量。

溶解氧是水中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的重要条件。

68.蛋白质生物价:

是指蛋白质吸收后被机体储留的程度。

69.抗生酮作用:

脂肪酸分解所产生的乙酰基需与草酰乙酸结合才能进入三羧酸循环而最终被彻底氧化,产生能量。

若碳水化合物不足,则草酰乙酸生成不足,脂肪酸不能被彻底氧化而产生大量酮体。

尽管肌肉和其他组织可利用酮体产生热能,但如果酮体生成过多,可引起酮血症,破坏机体的酸碱平衡,导致酸中毒。

故摄入足够的碳水化合物可预防体内酮体生成过多,即起到抗生酮作用。

人体至少每天需要50-100g碳水化合物,才可有效预防酮血症的发生。

70.必需微量元素:

某些化学元素在人体存在数量极少,甚至仅有痕量,但有一定生理功能,且必须通过食物摄入。

71.职业性损害:

是指由职业性有害因素对职业人群所产生的各种损害,包括职业病、工作有关疾病和职业性外伤三大类。

72.健康教育:

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提供知识、技能和服务,促使人们自愿地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消除和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73.行为:

是有机体在外界环境刺激下所产生的生理、心理变化的反应。

74.传播:

通常指人际间通过特定渠道的信息交流。

指一种个人之间、集体之间以及集体与个体之间,交换、传递新闻、事实、意见的信息过程。

75.人际传播:

个体之间运用一定的符号系统传递社会信息的过程。

76.慢性病:

是指以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为主的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由于其发病与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故又称为“生活方式病”。

77.慢性病的社区防制:

是以社区为单位,以社区内影响人们健康的发病率较高的慢性病种为工作对象,采取有计划的指导干预,从而降低该病的致伤、致残率,提高治愈率的一种健康管理方法。

78.高血压规范管理率:

指社区发现的高血压患者中,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规范管理的高血压患者比例。

79.糖尿病规范管理:

指对已经明确诊断的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建档、定期随访、跟踪治疗。

80.老年冠心病:

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是一种由粥样硬化斑块或血管痉挛引起一支或多支冠状动脉狭窄的疾病,并造成心肌的氧供和氧需之间的不平衡。

这种不平衡引起心肌缺血,临床表现为心绞痛或心肌梗死。

81.老年性痴呆:

又称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退行性变疾病,多发生于60岁以上老年人,表现为老年期的大脑皮质获得性高级功能的全面损害,包括记忆、感觉、运动、思维、语言等功能的衰退。

82.老年糖尿病:

60岁以后患糖尿病或60岁以前患病延续到60岁以后者。

83.白内障:

晶状体浑浊称为白内障。

84.老年人口系数:

为反映人口老龄化的主要指标。

WHO建议,按照60岁以上老年人口系数达到10%以上为老年型社会。

85.老年色素斑:

是一种界限清楚的棕褐色圆形扁平斑点,大小不等,可相互融合,常见于体表暴露部位,如面部、颈、手背、前臂等。

86.生活满意度指数:

是一种心理学测量量表所测的,基于多个数据的结果。

用于测量人的心情、兴趣、生理上与主观完美状态的一致性,利用20项问题反映人对生活的满意程度。

87.有氧运动:

是低强度或中等强度的运动。

有氧运动时,糖可以被完全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大量能量,所以这种运动可以持续很长时间。

88.全科医学:

亦称家庭医学,是一门整合生物医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提供综合性的基层医疗保健服务的新型临床学科。

89.全科医疗:

全科医疗是全科医生所从事的医疗实践活动,根据全科医学/家庭医学理论,给予求助者提供心理上、身体上的全面健康照顾,充分体现了现代医学模式。

90.全科医生:

是全科医疗的主要实施者,是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提供者,是基本医疗保健服务和管理医疗保险制度的两个“守门人”。

91.社区卫生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是一种基层卫生保健服务,通常指医疗卫生机构及人员,运用全科医学、预防医学和保健医学理论,以初级卫生保健原则为指导,合理使用社区卫生资源,为个体、家庭和社区提供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医疗和康复六位一体的综合性卫生保健服务的总称。

92.健康:

健康是躯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性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

93.亚健康:

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过渡状态,即非健康亦非疾病的中间状态。

94.家庭生活周期:

家庭遵循社会与自然规律所经历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

95.社区:

是若干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聚集在某一地域里所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

96.抽样调查:

是根据随机化原则,从全部调查对象中抽取一定数量的人群进行调查,以估计整体的情况。

抽样调查比普查费用少、速度快、覆盖面大、正确性高,缺点是不适用于患病率低的疾病和个体间变异过大的资料,并且设计、实施和资料的分析均较复杂。

97.社区诊断:

是社区卫生工作者运用社区调查资料,对社区卫生状况、社区居民

的健康危险因素、人群对卫生服务的需求与利用等情况进行的分析、判断,找出社区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明确社区可利用资源,为实施以社区为范围的卫生服务提供依据。

98.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网络的构成主体。

规范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当具有完整的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医疗和康复等“六位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功能。

99.全面质量管理:

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100.居民健康档案:

是指记录有关居民健康信息的系统化文件,包括病历记录、健康检查记录、保健记录以及个人和家庭一般情况记录等内容。

101.指导—合作模式的医患关系:

美国医生萨斯和霍伦德所归纳的三种医患关系模式之一,这种医患关系类似于父母与青少年的关系,患者尽管能够主动地反映自己的病情,医者能够表现出适当的倾听,但最终有决定权的仍然是医生,患者只能按照医者的决定行事。

102.共同参与模式的医患关系:

是比较成熟的医患双方互动关系。

互动双方没有任何权力的差异,以成人对成人的平等方式对待。

在该种模式中,医者只是为患者提供不同的治疗方案,告知每一种方案的利弊,帮助执行和实施患者所选择的方案,而选择权掌握在患者手里。

在慢性病、心身疾病的诊疗及部分心理障碍的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过程中,这种模式的应用尤为重要。

103.病人角色:

又称病人身份,是指从常态的社会人群中分离出来的、处于患病状态中、有求医和治疗行为的社会角色,是社会期待的病人的行为模式。

104.家庭咨询:

是指全科医师通过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而完成的对所照顾家庭的一种帮助、教育和成长过程。

105.健康管理:

是对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疾病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预测、预防和维护的全过程。

106.想象:

是大脑对原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107.情绪:

是与需要相联系的态度体验,是包含主观体验、生理唤起和表情三种成分的整合性心理过程。

108.人格:

是个体在其独特生活道路中形成的带有倾向性的心理特征之总和。

109.气质:

是与生俱来的、典型而稳定的心理活动动力特征。

110.性格:

是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111.需要:

是大脑对环境要求的反映,是机体的某种缺乏和不平衡状态,是一切行动的积极性源泉。

112.心理应激:

是个体在生活适应过程中,因察觉到环境要求与应对能力不相适应而产生的心身紧张状态。

这种状态倾向于通过非特异性的心理反应和生理反应表现出来。

113.心身疾病:

是一类发病、发展、转归和防治都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的躯体疾病。

114.道德:

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意识形态,是由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并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以善恶为评价形式,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用以调节人际关系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行动的总和。

115.医学道德规范:

是指依据一定的医学道德理论和原则而制定的,用以调整医疗工作中各种人际关系、评价医学行为善恶的准则。

116.医学道德评价:

是指医务人员、病人及社会的其他成员,依据一定的医学道德原则、规范和准则,对医务人员、医疗卫生单位的行为活动的价值所作的判断,即哪些行为是道德的,哪些是不道德的。

从评价的主体上看,医德评价又分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

前者是通过内心信念来实现,后者是通过社会舆论和传统习俗来完成。

117.医师变更注册:

医师变更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等注册事项的,到准予注册的卫生行政部门办理的变更注册手续。

118.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

119.法定管理传染病:

列入《传染病防治法》进行管理的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

120.假药:

药品所含成分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分不符的,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

121.病历:

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字、符号、图表、影像、切片等资料的总和,包括门(急)诊病历和住院病历。

122.手术同意书:

是指手术前,经治医师向患者告知拟施手术的相关情况,并由患者签署同意手术的医学文书。

123.医疗事故:

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124.再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当事人对首次鉴定结论不服的,向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再次鉴定申请,由卫生行政部门移交省级医学会进行的鉴定。

125.双向转诊:

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当将难以安全、有效诊治的患者及时转送到医院诊治,医院应当将康复期、诊断明确的慢性病住院患者转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一种转诊制度。

126.基本药物:

在我国,基本药物是指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价格合理,能够保障供应,公众可公平获得的药品。

127.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指患者对医生开具的药物应用的服从程度,是药物发挥疗效的重要保证。

128.抗生素后效应(PAE):

指足量应用抗菌药后,即使血药浓度降低至阈浓度以下,病原微生物仍持续受到抑制的现象。

129.药物的不良反应:

系指合格的药品在正常的使用方法和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反应。

二、判断题

1.男性尿路全程有三处狭窄,为结石容易嵌留部位。

(×)

2.会阴是指封闭于小骨盆下口的所有软组织,包括外生殖器,亦即解剖学会阴。

(√)

3.腹膜腔内有胃、空肠、回肠、阑尾、脾等腹膜内位器官。

(×)

4.心在胸前壁体表投影的左下点,位于左侧第五肋间隙与左锁骨中线相交处内侧1-2厘米。

既为心尖体表投影点,亦为二尖瓣听诊区。

(√)

5.上运动神经元胞体位于大脑皮质躯体运动区,其纤维组成锥体束,亦即下运动神经元。

(×)

6.Na+内流和K+外流均需要额外消耗细胞的能量。

(×)

7.神经-肌接头传递信息的递质是筒箭毒。

(×)

8.血液凝固的本质是纤维蛋白原变成纤维蛋白。

(√)

9.氧在血液中的主要运输形式是和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

(√)

10.特异投射系统的主要作用是维持觉醒。

(×)

11.蛋白质变性是指蛋白质分子中共价键断裂,蛋白质空间构象破坏。

(×)

12.DNA二级结构是两条反向平行的多肽链形成的右手双螺旋结构。

(×)

13.转录生成的初级RNA无生理学功能,需进行转录后加工、修饰。

(√)

14.酮体是脂肪酸在体内不完全氧化的产物,包括:

丙酮酸、乙酰乙酸、β-羟丁酸。

(×)

15.Km为米氏常数,在数值上等于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底物的浓度。

(√)

16.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它和细菌的致病性无关。

(√)

17.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黏肽,其次是脂多糖。

(×)

18.真菌的专用培养基是罗氏培养基。

(×)

19.母亲通过飞沫经由呼吸道把腺病毒传染给新生儿,引起新生儿肺炎,属于母婴垂直传播。

(×)

20.乙脑的传染源主要是患者。

(×)

21.凡能引起快而强的排斥反应的组织相容性抗原系统,称主要组织相容性系统(MHS)。

(√)

22.补体固有成分中,血清中含量最高的是C3。

(√)

23.来源于间叶组织的肿瘤称为肉瘤。

(×)

24.小叶性肺炎是一种化脓性炎症。

(√)

25.消化性溃疡主要是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临床上以前者多见。

(×)

26.由于血吸虫虫卵沉积导致的干线性肝硬化有明显的假小叶形成。

(×)

27.伤寒杆菌感染时,由于内毒素对骨髓的抑制,患者可出现血中白细胞减少现象。

(√)

28.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是常用的支气管扩张药。

(×)

29.吗啡具有抑制呼吸的作用,故常用于心源性哮喘和支气管哮喘的治疗。

(×)

30.哌唑嗪是通过选择性的阻断α1受体,扩张血管而降压。

(√)

31.肝素和双香豆素类药是常用于体内、体外的抗凝剂。

(×)

32.氨基糖苷类抗菌谱较广,主要对G+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对G-菌也有效。

(×)

33.罹患率是小范围、短时间的发病率。

(√)

34.疾病的病因不明就不能加以预防。

(×)

35.现况调查适用于慢性病的调查,可以计算患病率。

(√)

36.队列研究可研究多个因素与一种疾病的关系。

(×)

37.配对资料t检验的H0为μ1=μ2。

(×)

38.统计上检验水准的高低可表明实际差距的多少。

(×)

39.5个小学的小学生沙眼患病率的比较宜绘制直条图。

(√)

40.率表示事物各构成部分的比重和分布。

(×)

41.生物富集又称生物浓集、生物浓缩。

(√)

42.一般规定20℃培养5天后1毫升水中溶解氧减少的量为五日生化需氧量。

(×)

43.饮水消毒时pH值应>7。

(×)

44.黄绿色植物性食品中富含维生素A。

(×)

45.口角炎是核黄素缺乏症表现之一。

(√)

46.生活方式是影响健康因素中的环境因素。

(×)

47.S-O-R指的是刺激-有机体-反应。

(√)

48.健康传播效果中的最高层次为健康信念认同。

(×)

49.社区慢性病筛查时应尽量采用先进的检查技术。

(×)

50.膳食钠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呈显著相关性,南方人群血压水平高于北方。

(×)

51.建议糖尿病高危人群每年进行一次血糖检测。

(√)

52.老年人高血压的特征是血压波动大,易出现直立性低血压。

(√)

53.老年性耳聋的特点是对声音的低频区域敏感性最早发生障碍。

(×)

54.早期发现痴呆的常用方法是定向功能测验。

(×)

55.老年人坚持运动有利于健康,运动必须持之以恒,不应当因下雪或刮大风而中断。

(×)

56.采用“靶心率”检测老年人的运动强度,65岁老年人的运动后最宜心率为130次/分钟。

(×)

57.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要解决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基层卫生服务体系不健全的矛盾。

(√)

58.以生物医学模式为基础的健康服务是全科医学基本特征之一。

(×)

59.健康与疾病之间具有非常明显的界限。

(×)

60.病人对病因的理解不会影响病人的求医行为。

(×)

61.病人不承认患病或不切实际认为很快就会康复,是为角色行为冲突。

(√)

62.家庭治疗是一种综合性、广泛性的家庭关系调整。

(√)

63.以社区为范围的健康照顾服务模式,尤其重视社区、环境、行为等因素与健康问题的关系。

(√)

64.社区诊断也是一种疾病治疗行为。

(×)

65.设置社区卫生机构时,所在地域虽有卫生机构,但隶属关系不同,必须另建。

(×)

66.全科医师与病人沟通时应注意倾听病人的倾诉,但病人叙述有错误或偏移的应马上纠正,以节省时间。

(×)

67.以SOAP形式进行健康问题描述时,不应当包括流行病学调查资料。

(√)

68.短时记忆的时间是0.25秒到2秒。

(×)

69.标准化心理测验的基本特征包括:

信度、效度、常模、随机使用的指导语。

(×)

70.应对就是个体对生活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