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危害有哪些如何加以预防文库.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98568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50.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危害有哪些如何加以预防文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我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危害有哪些如何加以预防文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我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危害有哪些如何加以预防文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我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危害有哪些如何加以预防文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我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危害有哪些如何加以预防文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危害有哪些如何加以预防文库.docx

《我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危害有哪些如何加以预防文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危害有哪些如何加以预防文库.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危害有哪些如何加以预防文库.docx

我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危害有哪些如何加以预防文库

题号:

4所在章:

第4章题目内容:

我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危害有哪些?

如何加以预防?

得分:

10

答案的提示:

作息、饮食、运动和社会交际等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可以导致机体的各种健康危害,只有从认识、信念上加以把握,同时从社会宣传、服务和法制等各方面采取综合措施,才有可能加以预防。

你的答案:

一、不良生活习惯与健康:

个人行为中不良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虽早已被人们认识,然而全面的评价,始于20世纪初期。

研究表明,不良生活方式对健康影响的潜伏期较长,往往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会逐渐发生明显的作用。

其次,不良生活方式致病,也是非特异性的,即一种行为可以是多种疾病的重要病因,如吸烟是肺癌、冠心病、支气管炎等的重要病因。

此外,不良生活方式的联合致病性强,如若吸烟同时又患有高脂血症,其危害要比吸烟、高血脂单独致病作用强。

不良生活方式广泛存在于我们的工作、生活中,一些行为(如摄食、运动),其危害性与作用时间及强度有密切关系。

如偶尔的高脂饮食,不能列入不良生活方式;又如钠是人体必须的无机盐,只有经常性每日摄入10g以上,才列入不良生活方式。

世界公认的不良生活方式中,吸烟、酗酒、膳食结构不合理、缺少运动是前4位的危险因素。

健康教育的重要目标就是要落实到这些不良生活方式的转变上。

大学生是文化较高的群体,更应认识到这些危险因素的损害,重视各种有害的行为习惯给自己带来的痛苦及不愉快,逐步使自己的行为和生活方式趋向于健康。

①吸烟:

1.吸烟的现状:

吸烟的盛行开始于19世纪末。

发达国家吸烟率近20余年内呈现逐年下降趋势,约以每年1.1%速度递减,然而全球烟草生产和消费量仍在增加,这主要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吸烟率在上升,约每年以2.2%速度递增。

我国有吸烟者3.2亿,占世界吸烟总人数1/4。

烟草产量居世界第一位,而且产量更是世界第二大香烟生产国美国的4倍。

外国烟草商以强大的广告攻势,打开扩大中国的市场。

WHO肿瘤处处长曾指出:

借着不断赞助中国等各项大型活动,巧妙地鼓励中国人吸烟,将他们的产品倾销中国市场,就如新的“鸦片战争”。

从1996年全国对吸烟的不完全调查看,15岁以上人群总吸烟率在37.62%,吸烟率在上升,初次吸烟年龄在提前,1996年比1984年提前了3岁。

大中小学生吸烟率在升高,有人估计大约2亿青少年会染上吸烟习惯。

中国力阻吸烟的形势十分严峻。

2.烟草中的有害成分:

烟草燃烧后的烟雾及颗粒物,成分复杂,约包含800多种化学物质。

主要有害成分为尼古丁(nicotian)、烟焦油、一氧化碳(CO)、胺类、烷烃、酚类、多环芳烃、氮氧化物、重金属元素、农药等。

以下以香烟中最主要的三类毒物为例具体说明一下:

尼古丁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挥发性液体。

我国市售烟每支约1mg~1.4mg。

它损害气管粘膜使纤毛失去活力后易致感染。

尼古丁是一种细胞毒,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血管收缩、损害血管,致血管硬化、血压上升,诱发冠心病、心肌梗塞等。

尼古丁有兴奋、抗焦虑作用,少量吸时可有舒适、轻松感,久吸后可产生依赖。

在成瘾后,当尼古丁在体内达不到一定水平,就会有烦躁、头胀、头痛等不适,再吸烟后可迅速改善。

除此尼古丁还可引起消化功能紊乱,性功能障碍等。

焦油,是当前评价烟有害物质的指标之一,有些国家和地区,规定纸烟要标明焦油含量,我国市售纸烟的焦油含量在19mg~27mg为中等。

焦油业已证明含有3,4-苯并芘等公认的致癌物,吸人后附在呼吸道粘膜上,有致畸变、致癌变作用,也是肺癌发病的重要基础。

烟雾中的CO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每支约可产生20ml~30ml,CO比氧对血红蛋白的亲和力大210倍,使血中血红蛋白携氧能力下降,使组织缺氧而致一系列病变。

每日吸烟量大,“烟龄”较久者,面色灰暗,口唇发紫,即通常所说的“烟脸”,亦与此有关。

3.吸烟对躯体健康的危害:

(1)致癌:

吸烟成为公认肺癌的主要致病原因。

美、英、日、加拿大等国进行过8次大样本的前瞻性研究,认为65岁以下的肺癌死亡为吸烟所致。

研究表明吸烟者死亡率比不吸烟者高30%~50%,并与吸烟量有关,每天吸烟40支以上者比不吸烟者少活8年。

表明肺痛与每年吸烟量及持续时间呈正相关。

英国一组资料表明,吸烟者戒烟5年后肺癌死亡率比吸烟者下降40%。

近年来美国妇女肺癌发病率上升,与美国妇女纸烟消耗增加相一致。

中国癌症发病率,在大城市中已为男性癌病的首位。

每年以4.5%的速度上升。

上海肺癌发病率又在各城市中居首位。

吸烟还引起口腔癌、皮肤癌、鼻咽癌、膀胱癌等,且有明显剂量效应,即与吸烟时间长短及平时“烟瘾”大小呈正相关。

必须指出并非每例吸烟者都必定得肺癌。

癌肿的形成,往往是多因素作用,而且个体对致癌物的反应也各不一样。

但无可否认的,吸烟是肺癌最主要的致病因素。

吸烟者不可因为每例吸烟者并未都患肺癌而存侥幸心理。

(2)诱发冠心病:

吸烟是致冠心病的首位危险因素。

经10次2000万人的研究,各次均发现吸烟者冠心病的死亡率高于不吸烟的70%。

冠心病第2、3位高危因素——高血压、高血脂,吸烟与此有协同作用。

通过戒烟可以降低冠心病发病危险,戒烟第一年约可降低50%,要达到不吸烟者的水平,约需10年。

(3)损害组织、器官功能:

吸烟使气管粘膜充血、肿胀、细胞变性,纤毛功能破坏,降低正常防御功能。

咳嗽频繁,痰不易咯出,造成慢性感染。

反复发病,产生呼吸道梗阻症状,致肺功能下降,呼吸困难。

吸烟还损害消化道的功能,抑制消化液分泌,降低消化道的防御功能,如引起口腔炎、舌炎、口臭、牙龈出血等。

吸烟还能使免疫球蛋白合成减少,抑制免疫功能,加速细胞的衰老消亡而降低寿命等。

(4)抑制胎儿发育:

吸烟妇女妊娠的流产可能性要高于不吸烟妇女的2倍。

吸烟因血液内碳氧血红蛋白增加,致使胎儿缺氧,流产、早产率上升,新生儿体重低(平均低200g)。

吸烟妇女妊娠胎盘重量增加,阻碍胎儿发育,畸胎率也高。

4.吸烟的社会危害:

对于求学的学生来说,吸烟除了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还直接影响到学习。

在尼古丁等毒物刺激下,经过短暂兴奋后,血管收缩、血液缓慢,脑血流量减少,导致注意力分散、记忆力下降、智力活动能力降低。

据北京、上海、江苏、云南等地学校统计,吸烟学生的成绩,明显低于不吸烟的学生。

吸烟学生在遵守纪律、进取心、集体活动等行为上与不吸烟学生有明显的差别,往往还伴有其他不良的行为方式。

吸烟不仅危害自己的健康,在工作、学习、家庭、公共场所活动中,还造成他人被动吸烟的危害。

许多研究报道均支持被动吸烟与主动吸烟一样有害。

众多的国家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均颁布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法规,有力地控制了吸烟对社会环境的危害。

在公众场合吸烟,会对他人造成不必要的困扰和伤害,是对他人不负责任和不尊重的表现。

然而吸烟对社会的危害,还表现在以烟作为“载体”而进行各种毒化人们思想、腐蚀社会公德,成为犯罪的温床。

从青少年刑事犯审理中所见,几乎没有一个不吸烟。

其中一些人就是从吸烟花钱开始,滑向犯罪之路。

可以认为烟早已超过化学毒物的范畴。

越来越成为社会毒物的一种。

5.控烟对策:

为降低吸烟的危害,创造一个有利于控烟禁烟的环境,国家应尽早颁布相应的法律,使之朝着有益于人民健康的方向发展。

我国烟草税收从80年代中期起就为税收的第—位,每年更以20%速度上升,这并非是个好现象。

英、美、波等国家均有报道,烟草税收与因吸烟造成的损失相比,仅够支付约1/2。

英国专家Pote说:

中国如不采取对策,到2005年因吸烟死亡每年将达200万人。

认为禁烟减少税收,吸烟是对国家贡献的说法是错误的,更是荒唐的。

中国政府更应控制我国境外烟的进入,做好控烟工作落实,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尽快颁布禁止中小学生吸烟以及大学校园内不许吸烟的相关法规。

连清政府晚期都敢于公布禁止在中小学堂内吸烟,现在更有条件也更有必要贯彻实施。

预防新吸烟者产生要比劝戒烟易于见效,13岁~15岁前后是控烟教育最好的年龄阶段,也最易生效。

因此中小学必须要加大禁止吸烟教育的力度。

控烟工作的成效,还应重视社会环境的作用。

虽然说吸烟有心理、生理上的依赖,但社会环境的影响要大于前者。

如加强吸烟有害的宣传,各级会议不设招待烟,各级主要干部带头不吸烟,树立、扩大不吸烟为荣的社会风尚,将有力地推进控烟工作。

大学生应建立不吸烟的良好生活方式,无论是自费购买的还是他人赠送的均应不吸。

如已有吸烟习惯,应尽早决心戒烟。

下列几种方法有助于戒烟,可供大家参考:

递减法,通过逐渐减量而达到;转移法,想抽烟就去做其他自己喜欢的事转移兴趣,如体育运动等;算帐法,算每吸1支烟支出到全年的费用,并以此购买一种所喜欢而天天又见到的物品;离开“烟民、烟友”,减少环境的吸引;或者干脆不备烟;最后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戒断。

大学生戒烟,最重要的是首先要克服异常心态,如认为吸烟是“潇洒的风度”、“男士的膘悍和刚毅”、“行乐”、“生活优裕的反应”、“烟是朋友,酒是桥”等等不健康的心态。

随着科学控烟的宣传,社会风尚的支持,大学生作为高知识群体,应以不吸烟的健康形象为荣,作为健康的行为榜样影响社会,影响同年人。

②酗酒:

1.饮酒的现状:

饮酒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凡有人群的地方就有饮酒,许多历史人物也是以饮酒闻名者。

近年来我国酒的消耗量急剧上升,特别是烈性酒的消耗量上升更快。

其中少数民族比汉族的消耗量大,其次农村比城市、北方比南方,文化低的人群比文化高的人群酒的耗量高。

大学生中饮用含低度酒精饮料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而且其中饮用烈性酒,以及借各种聚会等集体饮酒的情况也日益增多。

以往不大参与的女学生,也渐渐加入饮酒的行列。

这种趋势可以从学校内及附近酒的销售剧增得到佐证,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已被学校、家长、社会所接受。

现在不能说大学生中有多少饮酒成瘾,但有明显饮酒欲望者增加,以及经常发生醉酒及酒后肇事等,足以表明,在大学生中进行不酗酒的宣传教育仍然是十分必要的。

2.酗酒对躯体健康的危害:

酒是以酒精和水为主要物质的混合液,含有醇类、醛类、酯类、有机酸和人工添加的香精或色素等。

由于原料酿制添加物等不同,可构成不同类的酒。

酒精中有亚硝胺等致癌物,并是多种化合物的良好的溶剂,一些致癌物,如3,4-苯并芘、黄曲霉素等在酒精中会增加溶解度,使毒性增强,致癌。

酒中的酒精,口服后经消化道直接吸收入血液,分布到全身。

少量的酒能使人产生欣快的感觉,而大量饮酒能导致大脑小脑等损伤变性、记忆力减退、意识障碍、反应迟钝、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等。

最后过度欣快与兴奋而发生酩酊状态,使得语无伦次,共济失调,做出平时力所不及和无胆量进行的行为举止。

严重者会继而进入抑制状态,发生脑的严重并发症,甚至昏迷死亡。

目前已有多起大学生饮酒中毒死亡的报道。

慢性过量饮酒,导致慢性酒精中毒,引起心、肝、肾、脑多脏器功能损害,使这些器官的功能减退,如酒精性肝硬化、平衡功能失调等等,青少年可出现发育迟缓。

慢性酒精中毒者,几乎均有不同程度的人格改变,如粗暴、固执、猥琐、不拘小节等;难以承担需高度注意力集中的脑力劳动,应变能力低、近记忆力明显减退,自我为中心。

3.酗酒对学习的危害:

大学生过量的饮酒,特别是饮高浓度酒,很易醉。

酒醉后的兴奋常失去常态,做出有悖于社会公德、违纪、违法的行为。

还可因丧失自控能力后伤及他人或使自己遭到意外伤害。

也会使思维迟缓记忆力下降,使学习效率下降。

酒后的自制能力下降,是非判断失常,一些错误的言论、举动,错误的选择,造成终生的憾事。

如果经常饮酒,进而产生依赖后,当中断饮酒,亦会产生如戒烟后的乏力、情绪低下、坐立不安等情形。

4.控制过度饮酒的对策:

控制过度饮酒,同样面临经济和社会问题,而且在立法方面比控烟还要难。

吸烟无论多少,均被认为有害,而少量、偶然饮酒一般认为是无碍的。

国家教委曾规定在学校内不得出售白酒,但对含低度酒精的饮料并未禁止。

在大学生中进行不过度饮酒的宣传,教育也首先从认识中澄清,从督促上着手。

(1)不要学习饮酒,有饮酒欲者,要渐渐弱化;

(2)节庆日家人朋友聚会饮酒要掌握分寸、量力而行,并且不饮烈性酒;

(3)遇到麻烦及不如意之事时,不用喝酒解闷,可以用体育运动等其他较健康的发泄方法;

(4)不用酒作为交际手段,不要一失足成千古恨;

(5)要明确用饮酒来御寒强身、引发灵感是误导,饮酒是男子汉气派的说法也是错误的;

(6)严格实施在校园内不饮烈性酒的规定。

对于饮酒滋事者,要认真教育处理。

在校园内推行以不吸烟、不饮酒为荣的风尚,如在评优秀学员、奖学金等,将是否吸烟及经常饮酒作为重要参考条件。

③膳食结构不合理

人体需要的营养要素

1.蛋白质

蛋白质是组成人体一切细胞组织的主要成分,也是人体唯一的氮来源。

其主要功能有:

构成和修补人体组织、维持正常神经功能、形成人体必需的酶和激素以及抗体、调节体液平衡、运输各类物质。

因为蛋白质是由20多种氨基酸构成的,不同食物含有的氨基酸种类和含量不尽相同,缺少某种特定氨基酸还会影响其他氨基酸的被身体的吸收和利用程度。

所以为摄取身体必需的蛋白质,应采取多样化饮食,偏食很可能会导致蛋白质摄取不均衡、缺少某种氨基酸。

常见食物中,黄豆、牛肉、猪肉、鸡蛋等蛋白质含量都较高,氨基酸种类也较丰富。

2.脂肪

脂肪是组成人体组织细胞的重要部分,细胞膜就是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

脂肪在人体的分布很广,约占体重10%~20%,起着支撑固定及保护脏器神经的重要作用。

脂肪是身体必不可缺的营养素,更是供给机体热量、维持体温的重要能源之一。

脂肪主要来源于食油、动物性食品、豆类、坚果类、蛋黄等。

3.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在化学中又名“糖类”,注意与生活中所提的“糖”是相关但不相同的两个概念。

碳水化合物也是构成机体的重要组成物质,还是人体最主要的能量来源,与其他营养素在体内的新陈代谢也有密切关系。

在日常膳食中,最重要的碳水化合物是淀粉。

此外,纤维素虽然不能被消化吸收,但是能促进肠蠕动,利于粪便排出,而且对体内胆固醇代谢有影响,能减少胆固醇在体内的沉积

碳水化合物是日常膳食中占比重最大的食物。

其主要来源是谷类和薯类、根茎类蔬菜、豆类等。

其中应尽量以粮食和薯类为主要来源,因为这两类食物除富含淀粉外,还含有蛋白质、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其他营养素。

同时,为得到一定量的纤维素,应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蔗糖。

4.维生素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

它既不构成组织,也不提供热能,但却在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维生素种类很多,约有20多种。

其结构、性质和来源各不相同,而且有的维生素缺乏会致病,过度摄入又可引起中毒。

因此,维生素必须每天通过适度正常的饮食供给,以维持维生素在体内的正常含量平衡。

5.无机盐

人体组织中几乎含有自然界存在的各种元素,其中有20余种是构成人体组织、维持生理功能和代谢必需的。

这些元素除碳、氢、氮主要及有机化合物形式存在以外,其他的统称为无机盐。

无机盐与其他有机营养素不同,不能在体内合成,而且在体内的分布极不均匀。

各种无机盐在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每天都有一定量随各种途径排出体外,因此必须通过膳食补充。

而且某些元素在体内的生理作用剂量与中毒剂量距离较小,过量摄入常无益而有害,因此特别要注意均衡和适度的饮食。

6.水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一切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人体组织中,血浆中90%是水,肌肉中有72%,骨骼中也含有25%的水。

水是一切营养素和代谢废弃物的溶剂,也在体内直接参加或者促进各种代谢反应。

没有水,一切代谢活动就无法进行。

水还是人体自备的润滑剂和温度调节剂。

因此,在膳食以外,日常生活也要注意多喝水。

7.纤维素

纤维素虽然不能被身体直接消化吸收,但是,由于纤维素具有吸附毒素、促进肠道蠕动、防止便秘等重要功能,所以被列为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素之一。

建议纤维素的成人每日摄入量不低于10g。

大学生的合理膳食和营养

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一个特殊的群体,正处于生长发育终末期,活泼好动,活动量大,加上繁重的脑力劳动、学习紧张等,是一生中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最大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内,新陈代谢旺盛,消化吸收能力强,热能消耗较大,需要的热量较一般成人要多25%~50%,生长发育额外需要的营养也比一般成人多13%~15%。

所以要特别注意供给充足的热能和营养,保障我们自己的健康。

1.合理的膳食结构

合理的膳食结构,是大学生能获取必需营养素,增进健康,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保证。

在每天的膳食中,各种食物的摄取量要有一个合适的比例,才能满足身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

食物量过多或过少,或是各类食物间的比例不恰当,就可能造成能量和营养素摄入不合理,影响体质和健康。

中国营养学会在1997年4月公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出了8条合理膳食的建议

(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3)每天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

(4)经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5)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6)吃清淡少盐的膳食;(7)如饮酒应限量:

(8)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

根据我国居民营养需要和膳食中存在的主要缺陷,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专家委员会又设计了一个“平衡膳食宝塔”。

在—定程度上反映出各类食物在日常膳食中的地位和应占的比重。

在此“宝塔”中,谷类食物位居底层,是能量的主要来源。

蔬菜和水果占第二层,是矿物质、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重要来源。

蔬菜和水果丰富的膳食对预防慢性病,包括某些癌症有益处。

鱼、肉、禽、蛋等动物性食物占第三层,主要提供动物性蛋白质和一些重要的矿物质、维生素,如铁和维生素A等。

第四层是豆类及豆制品、奶类及奶制品。

豆类除提供优质蛋白质和矿物质外,还含有其他对健康有益的成分。

奶类含丰富的优质蛋白和钙质,是首选的补钙食物,很难用其他物质替代。

食油是纯热量食物,因此对食油的消费量应控制在每日25克以下为好。

“宝塔”建议的各类食物摄入量是一个平均值和比例,每日膳食中应当包含宝塔中的各类食物,且比例也基本一致,才能获得合理的营养。

合理营养是健康的物质基础,而平衡膳食是合理营养的唯一途径。

只有保证平衡膳食,才能满足合理营养的要求。

那么,如何做到膳食平衡呢?

首先,能量的摄入和消耗要平衡,如果摄入长期高于消耗,多余的能量就会以脂肪的形式储在体内,导致肥胖;反之,则会导致消瘦。

其次,各种营养素需要量要平衡。

蛋白质、糖类、脂类、维生素、无机盐等营养素,人体都有一个适宜的生理需要量,少了不行,但也井非多多益善。

再则,营养素之间要平衡。

由于没有一种食物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所以食物必须多样。

根据膳食指南的原则并参照平衡膳食宝塔来安排日常饮食,养成习惯,长期坚持,则能保证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的需要。

2.良好的摄食习惯

合理的平衡膳食要靠良好的摄食习惯来保证,现代大学生中出现的“营养过剩”或“营养缺乏”现象,除了没有合理的营养方式外,还与大学生的不良摄食习惯有关。

主要原因有:

进食不规律,经常或长期不吃早餐;进食量不固定,喜欢吃的就多吃,不喜欢吃的就少吃或不吃;吃饭时狼吞虎咽,不是细嚼慢咽;偏食,造成营养结构不合理;吃零食(女同学较多见)等等原因妨碍了合理营养的摄取,因此必须要建立良好的摄食习惯。

合理的膳食制度还应该根据消化器官的活动规律来考虑,这样才可使食物中的营养得到充分消化、吸收和利用。

按照中国正常成年人一日三餐来算,两餐间隔为5~6小时是较符合人体生理状态的。

因此,为保证身体健康和学习工作,大学生应当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

三餐要定时、定量,勿暴饮暴食。

提倡均衡饮食,要纠正偏食,合理配餐,保证营养。

老话说“早餐要吃饱,午餐要吃好,晚餐要吃少”确实有它的道理,值得大家平时参考。

上午是工作和学习的重要阶段,上午的精神状态和体力都与早餐能否提供足够的营养和能量有直接关系。

午餐既要补充上午的能量消化,又要为下午的能量消化做贮备,所以午餐应当是一天进食能量最多的一餐,需要质量高而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的食物。

至于晚餐,因为已经接近休息睡眠时间,为了使夜间肠胃得到有规律性的休息,食物分量可近似早餐,尽量少吃蛋白质和脂肪过多的食物,多吃含糖类的食物和蔬菜。

“丰富的晚餐”是不少人的习惯,然而已经有研究证明,晚餐摄入超过2000千卡,容易增加体重,并导致血脂增高,日后有诱发冠心病的可能。

目前许多大学生的饮食花费虽不少,但不懂得摄取合理的营养,蛋白质、热量摄入不足,三餐分布不当,维生素A、B、C不足,饮食习惯不佳,挑食、偏食往往导致了营养不良,因此除要讲究食物全面搭配外,还应注意食物的选择;每天以谷类食物为主,多吃蔬菜、水果、豆制品;有条件多吃牛奶、豆奶,经常吃鱼、禽、蛋、瘦肉等。

特别提倡豆类食品与蔬菜、蛋、肉、鱼等“混合”摄入,能起到互补效果,提高营养价值。

另外在饮食上还要注意营养卫生,不要太咸、太油腻,不要过多吃油炸和烟熏食物,不饮酒、不吃变质变味食物。

用餐环境应安静舒适,清洁卫生,不吃街头无食品卫生许可证摊贩的食品。

由于大学生的紧张的脑力劳动常高达每天10小时以上,能量消耗多,因此可考虑增加适量的课间餐和夜宵,以利于学习和生活。

但课间餐摄人的食物量不宜太多,应以碳水化合物为主,以利于消化吸收,迅速提高血糖浓度,且不影响午间正常进餐,而且课间加餐也并不能代替早餐。

由于在校学生晚餐进食一般较早,几小时夜自习后能量消耗较大,又会产生饥饿感,因此适当增加夜宵亦有利于身体健康。

但切忌夜宵吃的太饱,否则反而会增加夜间肠胃负担,不利于消化。

大学生消化系统的常见病

(一)细菌性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bacterialfoodpoisoning)是指进食被细菌或其毒素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感染中毒性疾病。

临床上可分为胃肠型与神经型两类。

胃肠型食物中毒较为常见,夏秋季多见,潜伏期短,集体发病。

临床上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症状为主要表现。

神经型食物中毒又称肉毒中毒,是进食被肉毒杆菌外毒素污染的食物而引起中毒性疾病。

临床上以神经系统症状,如眼肌及咽肌瘫痪为主要特征,如抢救不及时,病死率较高。

1.流行特征

胃肠型食物中毒的传染源为被细菌感染的动物或人,其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进食被细菌或其毒素污染的食物而传播。

人群普遍易感,并可重复感染。

多发生于气温较高,有利于细菌在食物中繁殖的夏秋季。

病例可散发,亦可呈爆发流行。

发病一般限于进食过同一种受污染的食物者,病情轻重常与进食量有关;停止进食受污染的食物,病情便可控制。

2.主要临床表现

各种胃肠型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大致相似,主要为腹痛、呕吐、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症状。

一般起病急,初为腹部不适,继而上、中腹部持续或阵发性绞痛,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进食之食物。

而神经型食物中毒的起病较突然,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

先有全身乏力、软弱、头痛、头昏或眩晕,继而出现视力模糊、复视、瞳孔散大、眼肌瘫痪。

严重者可出现吞咽、咀嚼、发音等困难,甚至呼吸困难。

病人一般体温正常,神志始终清楚,知觉存在。

胃肠道症状轻,可有恶心、便秘或腹胀,但腹痛、腹泻则少见。

病程长短不一,通常于4日~10日后逐渐恢复,但全身乏力,眼肌瘫痪可持续数日之久。

重症患者,可因呼吸衰竭而于数日内死亡。

3.防护要点

食物中毒常集体发病,后果严重,故预防工作尤为重要。

搞好饮食卫生,加强食品卫生管理是预防本病的关键措施。

(1)大学生要注意饮食卫生,做到不暴饮暴食,不吃不洁或腐败变质的食物,不到无卫生许可证的路边摊点饮食。

肉类、海产品应煮熟煮透。

(2)学校应当搞好食堂卫生,建立健全良好的卫生管理制度。

做到食品洗净、煮熟;做到生熟食品分刀、分砧板、分容器,严防熟食品再次被污染;防止食品被苍蝇、蟑螂、鼠类等污染。

(3)一旦发生食物中毒应立即到医院就诊并及时报告当地卫生防疫部门,及时进行调查、分析,制订防疫措施,及早控制疫情。

(二)消化性溃疡

1.消化性溃疡主要是发生在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实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