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仿真模拟卷五解析版.docx
《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仿真模拟卷五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仿真模拟卷五解析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仿真模拟卷五解析版
2021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仿真模拟卷(五)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作为宋代词人中的杰出代表,苏轼开创性地将“豪放”的词风与本属“婉约”的词体统一在了一起。
这种统一,固然离不开苏轼横溢的天才,但当考察苏轼的宦迹行踪的时候,我们会发现:
豪放词的出现,无疑受了地域文化的强烈影响;豪放风格与词体的和谐统一,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创作者对不同地域文化进行整合的结果。
熙宁七年(1074年)十二月,苏轼到密州任知州,至熙宁九年(1076年)十一月离任。
在密州的两年,苏轼词的创作进入了一个非常关键的转折时期,虽然创作数量不如杭州时期多,但这时苏轼开始有意识地追求词体“自是一家”的面目,使自己的作品“一扫绮罗香泽之态”,在词的创作上真正走向了成熟。
《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脍炙人口的名篇就产生于这一时期。
苏轼创作上的这些变化,与密州的民风以及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
密州,北宋时属京东路。
《宋史•地理志》说京东路的人“大率东人皆朴鲁纯真,甚者失之滞固”,欧阳修也说“河朔之俗,不知嬉游”。
并且,由于是孔子的故乡,京东路儒学相当兴盛,“专经之士为多”。
密州一带的京东人在北宋以强悍勇武闻名。
围猎是密州人生活内容中重要的一部分,苏轼知密州后,便时常参与其中。
密州特定的文化环境对苏轼词风改变的影响力是不能低估的。
作为苏轼革新词体的背景,文化氛围、地域民风以及文学传统,这些因素我们不能轻易地忽视。
深沉厚重的儒学传统,会促使作者在词作中更多更深地寄托自己的政治怀抱;纯朴而“不知嬉游”的民风,也会促使作者进一步减少词这种体裁中固有的脂粉气;而以习武知兵为重要目的的围猎活动,慷慨悲歌的文学传统,更无疑会有助于作品豪壮风格的发扬。
而苏轼在密州这一时段的创作,正体现出这一倾向。
可以说,是密州特定的文化环境、文化氛围促使苏轼自觉地以豪壮的声调、超越的意识入词,最终使词这种体裁完成了从伶工歌女之歌词向士大夫抒情言志诗体的转变,词体的疆域也因此而得到了极大的拓展。
所以,要清晰地认识词体的革新、转变,地域文化这一背景因素无疑应当引起我们更多的关注。
(取材于吴德岗《地域文化与苏轼词的创作》)
材料二:
文学之有地域性,是一个基本的事实。
《文心雕龙》称北方的《诗经》“辞约而旨丰”“事信而不诞”;而南方的《楚辞》则“瑰诡而惠巧”“耀艳而深华”,明确提及地域与文学的关系。
论及地域,首先不能回避的当然是自然。
决定人类生活和命运的基本因素,从来就是气候、食物、土壤和地形。
北方寒冷干燥,北方人于是魁伟刚健、勇敢剽悍;南方湿润潮湿,南方人于是温柔细腻,机灵敏捷;秦岭隔开了长江与黄河两大流域,黄河以北以狩猎游牧见长,黄河以南则以旱作粗放种植为主,到了长江两岸,水稻的精耕细作蔚然成风,不同区域孕育出大不相同的历史文化景观。
地域的不同,就有山川形制的不同,就可能产生出不同的族群……复杂而广阔的地域,使中国的地域性既鲜明又丰富驳杂,从而大有别于世界的其它文明古国。
另外,对地域的关注和理解,恐不能过于集中于山川、气候、物产之类自然因素上,更要看到自然的背后是沿袭悠久的人文环境,诸如特定的历史沿革、民族关系、人口迁徙、教育状况、风俗民情、语言乡音等。
地域对文学的影响,必然通过地域文化而起作用。
越是后来,人文环境对文学的影响就越是复杂与深刻,这便是齐鲁文化、吴越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陕秦文化、三晋文化、燕赵文化、闽台文化、岭南文化、客家文化、关东文化等说法的由来。
如果说,地域文化影响并决定该地域族群生存发展的精神和品格,那么,它也顺理成章成为文学重要而深厚的源泉。
地域、自然、文化和文学的关系,归根结底是一个互动、碰撞、融合的复杂过程;但在今天,不论怎么强调地域性对于文学的意义都不为过。
一方面,若是论及文学及其价值,人们有理由首先关注文学中浸染着的地域性灵魂;另一方面,若是发掘文学中带有的普遍性意义,人们也一定需要借助地域特征去作表达和阐释。
在全球化和互联网几乎抹平并且遮蔽了所有地域特征的时代,这既是文学抗拒同质化的唯一途径,更是文学保持其源源不断的生命力的不二法门。
(取材于何志云《谈文学的地域性:
地域文化决定族群的精神和品格》)
材料三:
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特别是在乡土文学中,地域文化对作家创作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
其中,沈从文的地域意识尤为突出,湘西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化对他的创作有着深刻影响;而沈从文则用自己的作品,构筑了一个独特的湘西世界。
湘西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汉族杂居地,其文化内涵是复杂的。
少数民族在不断的迁徙发展过程中,有战争、有冲突、有同化、有融合,但依然保持着本民族的民族特性和风俗人情。
历代封建王朝对少数民族实行的多是钳制、镇压的政策,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及文化生活等各方面都是受歧视的,是被压抑的群体。
而沈从文关于湘西少数民族生活的作品,能站在少数民族的立场,从人性出发,表现少数民族丰富的情感和对美的追求。
他将故乡生活与都市生活进行比较,清晰地意识到僻地、边城的弱势地位。
同时,这也激发他寻觅和展示湘西文化中蕴含着的顽强的生命力量、积极健康的优秀品格和原始粗犷的少数民族生活中凝聚着的奋发向上的民族精神。
在沈从文早中期的散文作品中,他对故乡的介绍角度独特而又全面深入。
他有意略去当时行政区域的划分,由屈原而到沅水,由沅水而到川黔交界之处,突出湘西悠久的历史、楚文化传统和凤凰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然后逐一描绘人的生存状态和地方古朴民风,体现井然的社会秩序和人神共治的情形。
除了散文以外,在小说创作中,沈从文也总是用大量的篇幅集中描绘地域文化特征。
在其代表作品《边城》中,就专门详细周到地介绍了小城依山傍水的地形地貌、以吊脚楼为主的建筑格局,河岸的景色,小镇的屯兵和形形色色的住户,然后才进入故事,引出主要人物。
沈从文的小说非常重视故事的地域背景,总是不忘表现湘西的人杰地灵和与众不同,选择最能体现湘西文化精神内核的东西加以表现,因此也在写作风格上呈现出一种独具风韵的审美形态。
沈从文给中国现代文坛带来一股清新自然的山乡野风,也让偏居一隅、被世人忽略的湘西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姿态展现在世界面前。
他那独特的地方意识和对地域文化的浓厚兴趣、准确把握,是他研究中国社会、剖析中国文化的切入点和有效途径。
(取材于包晓玲、姚克波《论沈从文与湘西地域文化》)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和材料三通过苏轼与密州,沈从文和湘西的关系,说明从古至今地域文化对文人创作风格产生的影响。
B.苏轼在密州时受当地“不知嬉游”的民风影响,参与当地人的游猎活动,最终促进了豪放风格的形成,并创作颇丰。
C.沈从文作品无意关注行政区划划分,强调湘西历史、楚文化传统及地理特殊性,表达了湘西文化的精神内核。
D.《文心雕龙》认为文学有地域之分,地域、自然、文化等与文学的关系,是一个互动、碰撞、融合的复杂过程。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B项,“创作颇丰”错;原文为“纯朴而‘不知嬉游’的民风,也会促使作者进一步减少词这种体裁中固有的脂粉气;而以习武知兵为重要目的的围猎活动,慷慨悲歌的文学传统,更无疑会有助于作品豪壮风格的发扬。
而苏轼在密州这一时段的创作,正体现出这一倾向”。
C项,“无意关注行政区划划分”,原文为“他有意略去当时行政区域的划分”。
D项,“地域、自然、文化等与文学的关系,是一个互动、碰撞、融合的复杂过程”不是《文心雕龙》提出的观点。
故选A。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轼整合不同地域文化尤其是密州文化,将“豪放”的词风和“婉约”的词体相结合,促成了豪放词的形成。
B.沈从文作品从人性出发,展现了湘西人丰富感情和对美的追求,表现了湘西顽强、积极、原始粗犷的民族精神。
C.对地域差异的关注,不在于河流、气象、物产等自然因素,而在于民族、语言、风俗、历史沿革等人文环境。
D.在全球化和互联网化的今天,文学创作要想避免同质化,保持生命力,必须发掘作品的普世价值的地域特征。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项,“不在于……而在于………”错。
原文为“对地域的关注和理解,恐不能过于集中于山川、气候、物产之类自然因素上,更要看到自然的背后是沿袭悠久的人文环境,诸如特定的历史沿革、民族关系、人口迁徙、教育状况、风俗民情、语言乡音等”。
故选C。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曹雪芹由于自己家庭的重大变故,而对封建社会有了清醒、深刻的认识,他深感世态炎凉,“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终于创作出《红楼梦》。
B.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写的抒情诗《有的人》,讴歌了鲁迅先生甘为孺子牛的一生,抒发了对那些为人民而活的人们由衷的赞美之情。
C.金庸以南宋宁宗庆元五年至成吉思汗逝世的这段历史为背景,创作了反映南宋抵抗金国与蒙古,充满爱国情愫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
D.长期生活在陕北农村的路遥,以60-80年代为历史背景,以陕北为特定环境,创作出《平凡的世界》,塑造了一大批个性鲜明的人物。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项,主要讲创作风格受家庭环境影响;B项,主要讲创作内容受人物影响。
C项,主要讲创作受历史事件影响。
D项,主要讲路遥的创作受地域陕北的影响。
故选D。
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
请简要说明。
(4分)
【答案】①开篇引用《文心雕龙》,增强文章说服力;②采用总分总的结构,中间从自然和人文环境的两个层面,论证了地域与文化的关系;③论证中综合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如例证法,引证法、对比法等。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结合“《文心雕龙》称北方的《诗经》‘辞约而旨丰’‘事信而不诞’;而南方的《楚辞》则‘瑰诡而惠巧’‘耀艳而深华’,明确提及地域与文学的关系”分析,开篇引用《文心雕龙》,增强文章说服力。
结合“文学之有地域性,是一个基本的事实”“论及地域,首先不能回避的当然是自然”“对地域的关注和理解,恐不能过于集中于山川、气候、物产之类自然因素上,更要看到自然的背后是沿袭悠久的人文环境,诸如特定的历史沿革、民族关系、人口迁徙、教育状况、风俗民情、语言乡音等”“地域、自然、文化和文学的关系,归根结底是一个互动、碰撞、融合的复杂过程”等分析,采用总分总的结构。
结合“北方寒冷干燥,北方人于是魁伟刚健、勇敢剽悍;南方湿润潮湿,南方人于是温柔细腻,机灵敏捷”“人文环境对文学的影响就越是复杂与深刻,这便是齐鲁文化、吴越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陕秦文化、三晋文化、燕赵文化、闽台文化、岭南文化、客家文化、关东文化等说法的由来”等分析,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
5.综合材料分析地域对传统文化的影响从什么地方来体现。
(6分)
【答案】①自然层面。
决定人类生活和命运的基本因素,从来就是气候、食物、土壤和地形;②人文环境。
诸如特定的历史沿革、民族关系、人口迁徙、教育状况、风俗民情、语言乡音等。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结合“决定人类生活和命运的基本因素,从来就是气候、食物、土壤和地形”“对地域的关注和理解,恐不能过于集中于山川、气候、物产之类自然因素上,更要看到自然的背后是沿袭悠久的人文环境,诸如特定的历史沿革、民族关系、人口迁徙、教育状况、风俗民情、语言乡音等”等分析,主要从自然层面和人文环境角度概括即可。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演说家
(俄)契诃夫
八等文官伊凡诺维奇死了。
在送殡行列前往墓地的时候,死者的同事波普拉夫斯基,坐上出租马车,去找他的朋友扎波伊金。
这个扎波伊金擅长在婚礼上,葬礼上,各种各样的周年纪念会上发表即席演说。
他任何时候都能开讲:
半睡不醒也行,饿着肚子也行,烂醉如泥也行,发着高烧也行。
他的演说,好似排水管里的水,流畅、平稳、源源不断。
他那些热情似火的词语,远比随便哪家小饭馆里的蟑螂都多。
“朋友!
”波普拉夫斯基正碰到他在家,“你快穿好衣服跟我走。
我们有个同事死了。
要是死个把小人物,我们也不会来麻烦你,可要知道这人是秘书,办公厅的台柱子。
给这么一个大人物举行葬礼,没人致辞是不行的。
”
“啊,秘书!
”扎波伊金打了个哈欠,“是那个酒鬼吧?
”
“没错,就是那个酒鬼。
这回你会领到一笔不菲的车马费。
走吧,亲爱的!
到了那边的墓地上,你就天花乱坠地吹他一通,讲得比西塞罗(注)还西塞罗,我们就千恩万谢啦。
”
扎波伊金欣然同意。
他把头发弄乱,装出一脸的悲伤,跟波普拉夫斯基一起走了。
“我知道你们那个秘书,”他说着坐上出租马车,“诡计多端,老奸巨滑,这种人,但愿他升天!
”
“得了,扎波伊金,骂死人可不妥啊。
”
“那当然。
对死者要么三缄其口,要么大唱赞歌。
不过他毕竟是个骗子。
”
墓地上,死者的丈母娘、妻子和小姨子遵照古老的习俗痛哭一阵。
等大家安静下来,扎波伊金朝前跨出一步,向众人扫了一眼,开口了:
“能相信我们的眼睛和听觉吗?
这棺木,这些热泪涟涟的脸,这些呻吟和哭号,岂不是一场噩梦?
唉,这不是梦,视觉也没有欺骗我们!
眼前躺着的这个人,不久前还是精力充沛,像个年轻人似的活泼而纯洁,他是一只不知疲倦的蜜蜂,把自己酿造的蜜奉献给国家。
这个人,他……如今已变成一堆骸骨,化作物质的幻影。
冷酷无情的死神把僵硬的手按到他身上的时候,尽管他已到了驼背的年龄,但他依然充满青春活力和工作激情。
好的文官我们这里有很多,然而奥西佩奇却是绝无仅有!
他通宵达旦地工作、不收贿赂、嫉恶如仇……是的,我们还看到,奥西佩奇把他微薄的薪水散发给他穷困的同事们,现在你们也亲耳听到了靠他接济的那些孤儿寡母的哭丧。
你们都知道,他至死都是一个单身汉!
现在有谁能取代他这样的同事呢?
就在此刻我也能看到他那张刮得干干净净的、真诚动人的脸,它总是挂着善良的微笑。
奥西佩奇,愿你的骸骨安宁!
安息吧,诚实而高尚的劳动者!
”
扎波伊金继续慷慨陈词,可是听众却面面相觑。
大家不明白为什么演说家称死者为奥西佩奇,死者明明叫伊凡诺维奇呀。
死者生前同他的合法妻子吵了一辈子架,算不得单身汉。
他红褐色的大胡子,打生下来就没有刮过。
听众一时都莫名其妙。
“奥西佩奇!
”演说家眼睛望着墓穴,热情洋溢地继续道,“你的脸不算漂亮,甚至可以说相当难看,可是我们大家都知道,正是在这样一个有目共睹的躯壳里,跳动着一颗正直而仁慈的心!
”
突然,演说家中断了演讲,吃惊得张大了嘴巴。
他定睛瞧着一个地方。
“你听我说,他活着呢!
”他惊恐万状地瞧着那边,对波普拉夫斯基说。
“谁活着?
”
“奥西佩奇呀!
瞧他站在墓碑旁边呢!
”“他本来就没有死!
死的叫伊凡诺维奇!
”
“可是你刚才亲口说的,你们的秘书死了!
”
“伊凡诺维奇是秘书呀,是我们现在的秘书。
奥西佩奇,两年前就当科长了。
”“真是见鬼!
”
扎波伊金又转身对着墓穴,凭他三寸不烂之舌继续致中断了的悼词。
墓碑旁果真站着奥西佩奇。
一个脸面刮得干干净净的老文官。
他瞪着演说家,气呼呼地皱着眉头。
葬礼之后,有人说扎波伊金把个活人给埋葬了。
“不好呀,年轻人!
”奥西佩奇埋怨道,“您的那些话说死人也许合适,可是用来说活人,这简直是讽刺挖苦!
什么无私呀,不被收买呀,不受贿赂呀,这些话用来说活人只能是侮辱人格!
再说谁也没请您来宣扬我的脸面。
什么不漂亮呀,什么难看呀,就算是这样,又有什么必要拿它来当众展览呢?
气死人了!
”
(本文发表于1886年,有删改)
(注)古罗马著名政治家、演说家、雄辩家、法学家和哲学家。
6.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扎波伊金明知道某些官员品质恶劣,却极尽赞誉;参加葬礼的人也都愿意听别人对死者的虚假美化,反应了当时社会的虚伪。
B.演说家扎波伊金随便说某个官员是酒鬼、骗子,老奸巨猾,都能得到大家的认可,足见当时俄罗斯官场就是这样黑暗与腐败。
C.波普拉夫斯基找演说家是为了应付一场葬礼,扎波伊金装作一脸悲伤,死者的家属任凭演说家胡乱评价等反应了人情的冷漠。
D.在发现弄错追悼对象后,扎波伊金仍然凭着三寸不烂之舌继续致中断了的悼词,说明他为了演说家的名誉而厚颜无耻地表演。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思想内容分析鉴赏的能力。
D项,“说明他为了演说家的名誉而厚颜无耻地表演”,说法不全面,根据原文可知,不仅“因为面子,停不下来”,且“为了得到车马费”等原因,所以不惜厚颜无耻的表演。
故选D。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扎波伊金擅长在婚礼上,葬礼上,各种各样的周年纪念会上发表即席演说”含有夸张和讽刺意味,为后文情节的发展作了铺垫。
B.小说明线围绕演说家扎波伊金应邀到葬礼上发表演讲展开,暗线戏剧性的叙写了文官伊凡诺维奇和奥西佩奇二人,可谓高潮迭生。
C.“讲得比西塞罗还西塞罗,我们就千恩万谢啦”,使用了对比的手法,写出了同事波普拉夫斯基对扎波伊金演讲效果的殷切期望。
D.小说结尾交代奥西佩奇埋怨演说家对其错误赞美,看似闲笔,实际上是为了暗示当时官场无好人,深刻地揭露了官场的黑暗腐败。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分析鉴赏的能力。
C项,“对比的手法”错误,“讲得比西塞罗还西塞罗,我们就千恩万谢啦”中“西塞罗”应该是“使用了借代的手法”,整个句子表达了波普拉夫斯基对扎波伊金演讲效果的殷切期望。
故选C。
8.请简要概括演说家扎波伊金的形象特点。
(4分)
【答案】①能说会道。
扎波伊金在葬礼上给一个官员致悼词,夸夸其谈,称得上“妙语如珠”。
②厚颜无耻。
扎波伊金能把一个酒鬼、骗子、老奸巨猾的家伙说得道德高尚,而且在明知错误地情况下还能把演讲进行结束,足见其说假话脸不变色。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
首先应到文中找到文中描写扎波伊金的语句,然后根据语句概括扎波伊金的性格特点。
原文“这个扎波伊金擅长在婚礼上,葬礼上,各种各样的周年纪念会上发表即席演说。
他任何时候都能开讲:
半睡不醒也行,饿着肚子也行,烂醉如泥也行,发着高烧也行。
他的演说,好似排水管里的水,流畅、平稳、源源不断。
他那些热情似火的词语,远比随便哪家小饭馆里的蟑螂都多”“能相信我们的眼睛和听觉吗?
这棺木,这些热泪涟涟的脸,这些呻吟和哭号,岂不是一场噩梦?
唉,这不是梦,视觉也没有欺骗我们!
眼前躺着的这个人,不久前还是精力充沛,像个年轻人似的活泼而纯洁,他是一只不知疲倦的蜜蜂,把自己酿造的蜜奉献给国家。
这个人,他……如今已变成一堆骸骨,化作物质的幻影。
冷酷无情的死神把僵硬的手按到他身上的时候,尽管他已到了驼背的年龄,但他依然充满青春活力和工作激情。
好的文官我们这里有很多,然而奥西佩奇却是绝无仅有!
他通宵达旦地工作、不收贿赂、嫉恶如仇……是的,我们还看到,奥西佩奇把他微薄的薪水散发给他穷困的同事们,现在你们也亲耳听到了靠他接济的那些孤儿寡母的哭丧。
你们都知道,他至死都是一个单身汉!
现在有谁能取代他这样的同事呢?
就在此刻我也能看到他那张刮得干干净净的、真诚动人的脸,它总是挂着善良的微笑。
奥西佩奇,愿你的骸骨安宁!
安息吧,诚实而高尚的劳动者”,可以看出扎波伊金能说会道的性格特点,扎波伊金能把一个酒鬼、骗子、老奸巨猾的家伙说得道德高尚也可以看出扎波伊金是厚颜无耻的人;“扎波伊金又转身对着墓穴,凭他三寸不烂之舌继续致中断了的悼词”,根据文中介绍在扎波伊金明知自己错误的情况下继续演讲可以看出扎波伊金是一位厚颜无耻的人,说假话不变脸色的性格特点。
9.本文和小说《变色龙》一样,成功地讽刺了沙俄社会的种种丑态。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分)
【答案】①夸夸其谈者能畅行天下。
演说家扎波伊金明知道某些官员品质恶劣,还极尽赞誉;听众也知道死者的为人,却喜欢别人对死者随意美化,让说谎的人得到报酬。
②腐败的官场。
演说家扎波伊金随便说某官员是酒鬼、骗子,老奸巨猾,都能得到官员同事的认可。
可见俄罗斯当时的官场就是这样。
③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
死者的同事波普拉夫斯基找到演说家,只是为了应付一场葬礼,演说家扎波伊金也只是装作一脸悲伤,死者的家属任凭演说家胡乱评价等。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及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既需要结合文本内容分析,也需要拓展延伸。
原文“眼前躺着的这个人,不久前还是精力充沛,像个年轻人似的活泼而纯洁,他是一只不知疲倦的蜜蜂,把自己酿造的蜜奉献给国家。
这个人,他……尽管他已到了驼背的年龄,但他依然充满青春活力和工作激情。
好的文官我们这里有很多,然而奥西佩奇却是绝无仅有!
他通宵达旦地工作、不收贿赂、嫉恶如仇……是的,我们还看到,奥西佩奇把他微薄的薪水散发给他穷困的同事们,现在你们也亲耳听到了靠他接济的那些孤儿寡母的哭丧。
你们都知道,他至死都是一个单身汉!
现在有谁能取代他这样的同事呢?
就在此刻我也能看到他那张刮得干干净净的、真诚动人的脸,它总是挂着善良的微笑。
奥西佩奇,愿你的骸骨安宁!
安息吧,诚实而高尚的劳动者”,扎波伊金明知道某些官员品质恶劣,还极尽赞誉,说谎的人最后还得到报酬,可知夸夸其谈者能畅行天下;“诡计多端,老奸巨滑,这种人,但愿他升天”“没错,就是那个酒鬼。
这回你会领到一笔不菲的车马费。
走吧,亲爱的!
到了那边的墓地上,你就天花乱坠地吹他一通,讲得比西塞罗还西塞罗,我们就千恩万谢啦”,扎波伊金随便说某官员是酒鬼、骗子,老奸巨猾,都能得到官员同事的认可,可以看出当时的官场是腐败的;“扎波伊金欣然同意。
他把头发弄乱,装出一脸的悲伤,跟波普拉夫斯基一起走了”“扎波伊金继续慷慨陈词,可是听众却面面相觑。
大家不明白为什么演说家称死者为奥西佩奇,死者明明叫伊凡诺维奇呀。
死者生前同他的合法妻子吵了一辈子架,算不得单身汉。
他红褐色的大胡子,打生下来就没有刮过。
听众一时都莫名其妙”,扎波伊金打胡乱说,家人也没有阻止,可以看出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甚至是亲人之间。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0-14题。
傳玄,字休奕,北地泥阳人也。
玄少孤贫,博学善属文,解钟律。
性刚劲亮直,不能容人之短。
郡上计吏再举孝廉,太尉辟,皆不就。
州举秀才,除郎中。
五等建,封鹑觚男。
武帝为晋王,以玄为散骑常侍。
及受禅,进爵为子,加附马都尉。
帝初即位,广纳直言,开不讳之路,玄及散骑常侍皇甫陶共掌谏职。
玄上疏,诏报曰:
“举清远有礼之臣者,此尤今之要也。
”乃使玄草诏进之。
玄复上疏,帝下诏曰:
“二常侍恳恳于所论,可谓乃心欲佐益时事者也。
”俄迁侍中。
初,玄进皇甫陶,及入而抵,玄以事与陶争,言喧哗,为有司所奏,二人竟坐免官。
泰始四年,以为御史中丞。
时颇有水旱之灾,玄复上疏,诏曰:
“得所陈便宜,言农事得失及水官兴废,又安边御胡政事宽猛之宜,申省周备,一二具之,此诚为国大本,当今急务也。
”五年,迁太仆。
时比年不登,羌胡扰边,诏公卿会议。
玄应对所问,陈事切直,虽不尽施行,而常见优容。
转司隶校尉。
献皇后崩于弘训宫,设丧位。
旧制司隶于端门外坐在诸卿上绝席其入殿按本品秩在诸卿下以次坐不绝席而谒者以弘训宫为殿内制玄位在卿下。
玄恚怒,厉声色而责谒者。
谒者妄称尚书所处,玄对百僚而骂尚书以下。
御史中丞庾纯奏玄不敬,玄又自表不以实,坐免官。
然玄天性峻急,不能有所容;每有奏劾,或值日暮,捧白简,整簪带,竦踊不寐,坐而待旦。
于是贵游慑伏,台阁生风。
寻卒于家,时年六十二,谥曰刚。
玄少时避难于河内,专心诵学,后虽显贵,而著述不废。
撰论经国九流及三史故事,评断得失,各为区例,名为《傅子》,为内、外、中篇,凡有四部、六录,合百四十首,数十万言,并文集百余卷行于世。
玄初作内篇成,子咸以示司空王沈。
沈与玄书曰:
“省足下所著书,言富理济,经纶政体,存重儒教,足以塞杨、墨之流遁,齐孙、孟于往代。
每开卷,未尝不叹息也。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