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六.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94315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8.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六.docx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六.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六.docx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六

12、地面工程

12.1地面起砂。

原因分析

(1)水泥砂浆拌合物的水灰比过大,即砂浆稠度过大。

(2)不了解水泥硬化的基本原理,工序安排不适当,以及底层过干或过湿等,造成地面压光时间过早或过迟。

(3)养护不适当。

(4)水泥地面在尚未达到足够的强度就上人走动或进行下道工序施工,使地表面遭受磨擦等作用,容易导致地面起砂。

(5)水泥地面在冬季低温施工时,若门窗未封闭或无供暖设备,就容易受冻。

(6)冬期施工时在新做的水泥地面房间内生炭火升温,而又不组织排放烟气,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有害气体,它和水泥砂浆(或混凝土)表面层接触后,与水泥水化后生成的、但尚未结晶硬化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粉末状的新物质——碳酸钙。

(7)原材料不合要求:

水泥标号低,或用过期结块水泥、受潮结块水泥,这种水泥活性差,影响地面面层强度和耐磨性能;砂子粒度过细,拌合时需水量大,水灰比加大,强度降低。

防治措施:

(1)严格控制水灰比。

(2)掌握好面层的压光时间。

(3)水泥地面压光后,应视气温情况,一般在一昼夜后进行洒水养护,或用草帘、锯末覆盖后洒水养护。

(4)合理安排施工流向,避免上人过早。

(5)在低温条件下抹水泥地面,应防止早期受冻。

(6)水泥宜采用早期强度较高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标号不低于325#,安定性要好。

(7)采用无砂水泥地面,面层拌合物内不用砂,用粒径为2~5的米石(又称瓜米石)拌制,配合比宜采用水泥:

米石=1:

2,稠度亦应控制在3.5cm以内。

(8)小面积起砂且不严重时,可用磨石将起砂部分水磨,直至露出坚硬的表面,用纯水泥浆罩面的方法进行修补。

(9)大面积起砂,可用107胶水泥修补。

先将浮砂清除并用清水冲洗干净,地面若有裂缝或明显凹痕时,先用水泥拌合少量的107胶制成的腻子嵌补;再用107胶分层涂抹,每层涂抹约0.5mm厚为宜,一般应涂抹34遍,总厚度为2mm左右,底层胶浆配合比用水泥:

107胶:

水=1:

0.25:

0.35,底层一般涂抹12遍;面层胶浆配合比用水泥:

107胶:

水=1:

0.2:

0.45,一般涂抹2~3遍。

(10)对于严重起砂的水泥地面,应作翻修处理,将面层全部剔除掉,清除浮砂,用清水冲洗干净,凿毛表面保持湿润,刷一度水灰比为0.4~0.5的素水泥浆(可掺入适量的107胶),然后用水泥砂浆另铺设一层面层,严格做到随刷浆随铺铺设面层,认真做好压光和养护工作。

12.2地面空鼓。

原因分析

(1)垫层(或基层)表面清理不干净,有浮灰、浆膜或其它污物。

(2)面层施工时,垫层(或基层)表面不浇水湿润或浇水不足,过于干燥。

(3)垫层(或基层)表面有积水,在铺设面层后,积水部分水灰比突然增大,影响面层

与垫层之间的粘结,易使面层空鼓。

(4)为了增强面层与垫层(或垫层与基层)之间的粘结力,需涂刷水泥浆结合层。

(5)炉渣垫层质量不好。

(6)门口处砖层过高或砖层湿润不够,使面层砂浆过薄以及干燥过快,造成局部面层裂缝和空鼓。

防治措施:

(1)严格处理底层(垫层或基层)。

(2)注意结合层施工质量。

(3)保证炉渣垫层和混凝土垫层的施工质量。

(4)冬期施工如使用火炉采暖养护时,炉子下面要架高,上面要吊铁板,避免局部温度过高而使砂浆或混凝土失水过快,造成空鼓。

(5)对于房间的边、角处,以及空鼓面积不大于0.1m2且无裂缝者,一般可不作修补。

(6)对人员活动频繁的部位,如房间的门口、中部等处,以及空鼓面积大于0.1m2,或虽面积不大,但裂缝显著者,应予翻修。

(7)局部翻修应将空鼓部分凿去,四周宜凿成方块或圆形,并凿进结合良好处30~50mm,边缘应凿成斜坡形,底层表面应适当凿毛。

凿好后,将修补周围100mm范围内清理干净。

修补前1~2d,用清水冲洗,使其充分湿润。

修补时,先在底面及四周刷水灰比为0.4~0.5的素水泥浆一遍,然后用面层相同材料的拌合物填补。

如原有面层较厚,修补时应分应分次进行,每次厚度不大于20mm。

终凝后,应立即用湿砂或湿草袋等覆盖养护,严防早期产生收缩裂缩。

⑻大面积空鼓,应将整个面层凿去,并将底面凿毛,重新铺设新面层。

有关清理、冲洗、刷浆、铺设和养护等操作要求同上。

12.3预制楼板地面顺板缝方向裂缝。

原因分析:

(1)板缝嵌缝质量粗糙低劣。

(2)嵌缝养护不认真,嵌缝前板缝不浇水湿润,嵌缝后又不及时进行养护,致使嵌缝砂浆或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质量要求。

(3)嵌缝后下道工序安排过急,特别是一些砖混宿舍工程,常常在嵌缝完成后立即上砖上料准备砌墙,楼板受荷载后产生挠曲变形,而嵌缝混凝土强度低,致使嵌缝混凝土与楼板间产生缝隙,失去了嵌缝的传力效果。

(4)在预制楼板上暗敷电线管,一般沿板缝走线,如处理不当,将影响嵌缝质量。

(5)预制刚度差,荷载作用下弹性变形大;或是构件预应力钢筋保护层及预应力值大小不一,使同批构件的刚度有差别,刚度小的构件两侧易出现裂缝。

(6)局部地面集中堆荷过大,也容易造成顺板缝裂缝。

(7)预制楼板安装时,两块楼板紧靠在一起,形成“瞎缝”此处,由于安装坐浆不实或不坐浆,在上部荷载作用下,预制楼板往往发生下沉、错位,均可引起顺板缝方向裂缝。

防治措施:

(1)必须重视和提高嵌缝质量,预制楼板搁置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嵌缝,并根据拼缝的宽窄情况,采用不同的用料和操作方法。

板缝浇筑混凝土前,应在板底支模,过窄的板缝应适当放宽,严禁出现“瞎缝”。

(2)严格控制楼面施工荷载,砖块等各种材料应分批上料,防止荷载过于集中。

必要时,可在砖块下铺设模板,扩大和均布承压面。

在用塔吊作垂直运输上料时,施工荷载往往超过楼板的使用荷载,因此,必须在楼板下加设临时支撑,保证楼板质量和安全生产。

(3)板缝中暗敷电线时,应将板缝适当放大,使电线管道包裹于嵌缝砂浆及混凝土中,以确保嵌缝质量。

(4)改进预制楼板侧边的构造,如采用键槽形式,则能有效地提高嵌缝质量和传力效果。

(5)如预制楼板质量较差,刚度不够,楼板安装后,相邻板间出现高差,可在面层下做一层厚约3cm的细石混凝土找平层,既可使面层厚薄一致,又能增加地面的整体作用,防止裂缝出现。

对于楼面荷载分布不均匀的房间,在找平层中宜设置一层双向钢筋网片(Ф5~Ф6,@150~200),这对防止地面裂缝会有显著效果。

(6)预制楼板安装时应坐浆,搁平、安实,地面面层宜在主体结构工程完成后施工。

特别是在软弱地基上施工房屋,由于基础沉降量较大沉降时间较长,如果在主体结构工程施工阶段就穿插做地面面层,则往往因基础沉降而引起楼、地面裂缝。

这种裂缝,往往沿质量较差的板缝方向开裂,并形成面层不规则裂缝。

(7)使用时应严格防止局部地面集中荷载过大,这不仅地面容易出现裂缝,还容易造成意外的安全事故。

(8)如果裂缝数量较少,且裂缝较细,楼面又无水或其它液体流淌时,可不作修补。

(9)如果裂缝数量虽少,且裂缝较细,但经常有水或其它液体流淌时,则应进行修补。

方法如下:

a)将裂缝的板缝凿开,并凿进板边30mm~50mm,接合面呈现斜坡形,坡度h/b=1:

1~2。

预制楼板和板侧适当凿毛,并清理干净。

b)修补前1~2d,用清水冲洗,使其充分湿润,修补时达到面干饱和状态。

c)补缝前,先在板缝内刷水灰比为0.4~0.5的纯水泥浆一遍,然后随即浇捣细石混凝土,第一次浇捣板缝深度的1/2,稍等吸水,进行第二次浇捣。

如板缝较窄,应先用1:

2~1:

2.5水泥砂浆(水灰比为0.5左右)浇2~3cm,捣实后再浇C20细石混凝土捣至离板面1cm处,捣实压平,养护2~3d。

养护期间,严禁上人。

d)修补面层时,先在板面和接合处涂刷纯水泥浆,再用与面层相同材料的拌合物填补,高度略高于原来地面,待收水后压光,并压得与原地面平。

压光时,注意将两边接合处赶压密实,终凝后用湿砂或湿草袋等进行覆盖养护。

养护期间禁止上人活动。

⑽如房间内裂缝较多,应将面层全部凿掉,并凿进板缝深1~2cm,在上面满浇一层厚度不小于3cm的钢筋混凝土整浇层,内配一层双向钢筋网片(Ф5~6,@150~200mm),浇筑不低于C20的细石混凝土浇层,随捣随抹(表面略加适量的1:

1.5水泥砂浆)。

有关清洗、刷浆、养护等要求同前。

12.4预制楼板地面顺楼板搁置方向裂缝。

原因分析

(1)预制楼板在地面面层做好后具有连续性,当地面受荷后,跨中产生弯矩,向下挠曲,而板端(搁置端)则产生负弯矩而上翘,使面层出现拉应力,造成沿板端方向裂缝。

(2)由于横隔墙承受荷载较大,所以横隔墙基础的沉降量也较大。

如果地面面层施工较早,一旦横隔墙受荷后出现沉降,使楼板在搁置端自由转动,则表面就会有较大的拉应力而产生裂缝。

(3)预制楼板安装时坐浆不实或不坐浆,顶端接缝处嵌缝质量差,地面易出现顺板端方向的裂缝。

防治措施:

(1)在支座搁置处设置能承受负弯矩的钢筋网片,钢筋网片的位置应离面层上表面15~20mm为宜,并切实注意施工中不被踩到下面。

(2)设计上应尽量使房屋基础均匀沉降,特别应避免支承楼板的横隔墙沉降量过大而引起地面开裂。

(3)安装预制楼板时应坐浆,搁置要平、实,嵌缝要密实。

(4)如裂缝较细,楼面又无水或其它液体流淌时,一般可不作修补。

(5)如裂缝较粗,或虽裂缝较细,但楼面经常有水或其它液体流淌时,则就进行修补。

a)当房间外观质量要求不高时,可用凿子凿成一条浅槽后,用屋面用胶泥(或油膏)嵌补。

凿槽应整齐,宽约10mm,深约20mm。

嵌缝前应将缝清理干净,胶泥应填补平、实。

b)如房间外观质量要求较高,则可顺裂缝方向凿除部分面层(找平层时一起凿除,底面适量凿毛),宽度1000~1500mm。

用不低于C20的细石混凝土填补,并增设钢筋网片。

12.5地面面层不规则裂缝。

原因分析

(1)水泥安定性差或用刚刚出窑的热水泥,凝结硬化时收缩量大。

或采用不同品种、或不同标号的水泥混杂使用,凝结硬化的时间以及凝结硬化时的收缩量不同而造成面层裂缝。

砂子粒径过细,或含泥量过大,使拌合物的强度低,也容易引起面层收缩裂缝。

(2)面层养护不及时,产生收缩裂缝。

这对水泥用量大的地面,或用矿渣硅酸盐水泥做的地面尤为显著。

在温度高、空气干燥和有风的季节,若养护不及时,地面更易产生干缩出现裂缝。

(3)水泥砂浆过稀或搅拌不均匀,则砂浆的抗拉强度降低,影响砂浆与基层的粘结,也容易导致地面出现裂缝。

(4)首层地面填土质量差。

(5)配合比不准确,垫层质量差;混凝土振捣不实,接槎不严;地面填土局部标高不够或是过高,这些都将削弱垫层的承载力而引起面层裂缝。

(6)面层因收缩不均匀产生裂缝,如底层不平整,或预制楼板未找平,使面层厚薄不匀;埋设管道、预埋件或地沟盖板偏高偏低等,也会使面层厚薄不匀;新旧混凝土交接处因吸水率及垫层用料不同,也将造成面层收缩不匀;面层压光时撒干水泥撒不均匀,会使面层产生不等量的收缩。

⑺面积较大的楼地面未留伸缩缝,因温度变化而产生较大的胀缩变形,使地面产生裂缝。

(8)结构变形,如因局部地面堆荷过大而造成地基土下沉或构件挠度过大,使构件下沉、错位、变形,导致地面产生不规则裂缝。

这些裂缝一般是底、面裂通的。

(9)使用外加剂过量而造成面层较大的收缩值。

各种减水剂、防水剂等掺入水泥砂浆或混凝土中后,有增大其收缩值的不良影响,如果掺量不正确,面层完工后又不注意养护,则极易造成面层裂缝。

防治措施:

(1)重视原材料质量。

(2)保证垫层厚度和配合比的准确性,振捣要密实,表面要平整,接槎要严密。

混凝土垫层和水泥炉渣(或水泥石灰炉渣)垫层的最小厚度不应小于60mm;三合土垫层和灰土垫层的最小厚度不应小于100mm。

(3)面层的水泥拌合物应严格控制用水量,水泥砂浆的稠度不应大于3.5cm;混凝土坍落度不应小于3cm。

(4)回填土应夯填密实。

(5)水泥砂浆面层铺设前,应认真检查基层表面的平整度,尽量使面层的铺设厚度厚薄一致,垫层或预制楼板表面高低不平时,应用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先找平。

(6)面积较大的水泥砂浆(或混凝土)楼地面,应从垫层开始设置变形缝。

(7)使用上应防止局部地面集中堆荷过大。

(8)水泥砂浆(或混凝土)面层中掺用外加剂时,严格按规定控制掺用量,并加强养护。

(9)裂缝宽度在0.5mm以上时,可做水泥浆封闭处理,先将裂缝内的灰尘冲洗干净,晾干后用纯水泥浆(掺适量的107胶)嵌缝。

12.6带地漏的地面倒泛水。

原因分析

(1)阳台、浴厕间的地面一般应室内地面低20~50mm,但有时因图纸设计成一样平,施工时又疏忽,造成地面积水外流。

(2)施工前地面标高抄平,弹线不准确,施工中未按规定的泛水坡度冲筋、刮平。

(3)浴厕间地漏安装过高,以致形成地漏四周积水。

(4)土建施工与管道安装施工不协调,或中途变更管线走向,使土建施工时预留的地漏位置不合安装要求,管道安装时另行凿洞,造成泛水方向不对。

防治措施:

(1)阳台、浴厕间的地面标高设计应比室内地面低20~50mm。

(2)施工中首先应保证楼地面基层标高准确,抹地面前以地漏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冲筋,找好坡度,用刮尺刮平。

(3)水暖工安装地漏时,应注意标高准确,宁可稍低,也不要超高。

(4)加强土建施工和管道安装施工的配合,控制施工中途变更,认真进行施工交底,做到一次留置正确。

(5)对于倒泛水的浴厕间,应将面层全部凿除,重抹水泥砂浆面层,并找好泛水坡度。

(6)当浴厕间地面标高与室内地面标高相同时,可在浴厕间门口处作一道宽200mm、高30~50mm的水泥砂浆挡水坎。

12.7现制水磨石分格条显露不清。

原因分析

(1)面层水泥石子铺设厚度过高,超过分格条较多,使分格条难以磨出。

(2)铺好面层后,磨石不及时,水泥石子面层强度过高,使分格条难以磨出。

(3)第一遍磨光时,所用的磨石号数过大,磨损量过小,不易磨出分格条。

(4)磨光时用水量过大,磨石机的磨石在水中呈飘浮状态,故磨损量极小。

防治措施:

(1)控制面层水泥石子浆的铺设厚度,虚铺高度一般比分格条高出5mm为宜,待用滚筒压实后,则比分格条高出约1mm,第一遍磨完后,分格条就能全部清晰外露。

(2)面层施工时,铺设速度与磨光速度相协调,避免开磨时间过迟。

(3)第一遍磨光应用60~90号的粗金刚砂磨石,以加大基磨损量,同时磨光时应控制浇水速度,浇水量不应过大,使面层保持一定浓度的磨浆水。

(4)如因磨光时间过迟,或铺设厚度较厚而难以磨出分格时,可在砂轮下撒些粗砂,以加大磨损量,既可加快磨光速度,又容易磨出分格条。

12.8分格条压弯(指铜条、铝条)或压碎(指玻璃条)。

原因分析

(1)面层水泥石子浆虚铺厚度不够,用滚筒滚压后,表面同分格条平,有的甚至低于分格条,滚筒直接在分格条上辗压,致使分格条被压弯或压碎。

(2)滚筒滚压过程中,有时石子粘在滚筒上或分格条上,滚压时就容易将分格条压弯或压碎。

(3)分格条粘贴不牢,在面层滚压过程中,往往因石子相互挤紧而挤弯或挤坏分格条。

防治措施:

(1)控制面层的虚铺厚度,具体要求见21.7“分格条显露不清”的预防措施相应部分。

(2)滚筒滚压前,应先用铁抹子或木抹子在分格条两边约10cm的范围轻轻拍实,并应将抹子顺条处往里稍倾斜压出一个小八字。

(3)滚筒滚压过程中,应用扫帚随时扫掉粘在滚筒上或分格条上的石子,防止滚筒和分

格条之间存在石子而压坏分格条。

(4)在铺设面层前,应仔细检查分格条是否粘贴牢固,发现松动或弯曲的应及时更换。

12.9分格条两边或分格条十字交叉处石子显露不清或不牢。

原因分析

(1)分格条粘贴操作方法不正确,砂浆的粘贴高度和水平方向的角度不符合要求,造成在铺设面层的水泥石子浆时,石子不能靠近分格条,磨光后分格条两边就没有石子,出现一条纯水泥斑带。

(2)分格条在十字交叉处粘贴方法不正确,嵌满砂浆,不留空隙。

(3)滚筒的滚压方法不妥,仅在一个方向来回辗压,与滚筒辗压方向平等的分格条两边不易压实,容易造成浆多石子少的现象。

(4)面层水泥石子太稀,石子比例太少。

防治措施:

(1)正确掌握分格条两边砂浆的粘贴高度和水平方向的角度,砂浆水平长度约为12mm,夹角为30°。

(2)分格条在十字交叉处的粘贴砂浆,应留出15~20mm左右的空隙。

(3)滚筒滚压时应在两个方向(最好采用“米”字形三个方向)反复辗压。

(4)以采用干硬性水泥石子浆为宜,水泥石子浆的配合比应正确。

12.10面层有明显的水泥斑痕。

原因分析

(1)水泥石子浆在铺设时很松软,如果穿高跟鞋或鞋底凹凸不平较明显的胶鞋进行操作,必将踩出很多较深的脚印。

(2)铺设水磨石地面面层时,由于水泥石子浆中石子成分较多,如果用刮尺刮平,则高出部分的石子大部分给刮尺刮走,留下部分出现浆多石子少的现象,磨光后出现一块块水泥斑痕。

防治措施:

(1)水泥石子浆拌制时不能过稀,以采用干硬性的水泥石子浆为宜。

(2)铺设水泥石子浆时,应穿平底或底楞凹凸不明显的胶鞋进行操作。

(3)面层铺设后出现局部过高时,不得用刮尺刮平,应用铁抹子或铁铲将高出部分挖去一部分,然后再将周围的水泥石子浆拍挤抹平。

(4)滚筒滚压过程中,应随时认真观察面层泛浆情况,如发现局部泛浆过多时,应及时增补石子,并滚压密实。

12.11水磨石地面裂缝。

原因分析

(1)现制水磨石地面产生裂缝,主要是地面在回填土不实、高低不平或基层过冬时受冻;沟盖板水平标高不一致,灌缝不严;门口或门洞下部基础砖墙砌得太高,造成垫层厚薄不均或太薄,引起地面裂缝。

(2)水磨石楼地面产生裂缝,主要是工期较紧,结构沉降不稳定;垫层与面层工序跟得过紧,垫层材料收缩不稳定,暗敷电线管线过高,周围砂浆固定不好,造成面层裂缝。

(3)基层清理不干净,预制混凝土楼板板缝及端头浇灌不密实,影响楼板的整体性和刚度,地面荷载过于集中引起裂缝。

防治措施:

(1)首层地面房间回填土应分层夯实,不得含有杂物和较大冻块,冬期施工中的回填土要采取保温措施,防止受冻。

门口或门洞处基础砖墙最高不超过混凝土垫层下皮,保持混凝土垫层有一定厚度;门口或门洞处做水磨石面层时,宜在门口两边镶贴分格条,对解决该处裂缝有一定作用。

(2)现制水磨石地面,混凝土垫层浇筑后应有一定的养护期,使垫层基本收缩后再做面层;较大的或荷载分布不均匀的房间,混凝土垫层中最好加配钢筋(双向φ6间距150~

200mm);板缝和端头必须用豆石混凝土浇筑严实。

(3)做好基层表面清扫处理,保证上下层粘结牢固。

(4)尽可能使用干硬性混凝土和砂浆。

12.12水磨石表面光亮差,细洞眼多。

原因分析:

(1)磨光时磨石规格不齐,使用不当。

(2)打蜡之前未涂擦草酸溶液,或将粉状草酸撒于地面表面后进行干擦。

(3)补浆时不用擦浆法,而用刷浆法。

防治措施:

(1)打磨时磨石规格应齐全,对外观要求较高的水磨地面,应适当提高第三遍的油石号数,并增加磨光遍数。

(2)打蜡之前应涂擦草酸溶液。

(3)补浆应用擦浆法用干布蘸上较浓的水泥浆将洞眼擦严擦实。

(4)对于表面粗糙、光亮度差的,或者出现片片斑痕的水磨石地面,应重新用细金刚石砂轮或油石打磨一遍,直至表面光滑为止。

(5)洞眼较多者,应重新用擦浆法补浆一遍,直到打磨后消除洞眼为止。

12.13彩色水磨石地面颜色深浅不一,彩色石子分布不匀。

原因分析

(1)施工准备不充分,材料使用不严格,,造成材料颜色深浅不同。

(2)每天所用的面层材料没有专人负责配置,操作马虎,检查不严,造成配合比不正确。

防治措施:

(1)严格用料要求,对同一部位、同一类型的地面所需的材料应使用同一厂、同一批号的材料、一次进场,以确保面层色泽一致。

(2)认真做好配料工作,施工前,根据整个地面所需的用量,事先一次配足。

(3)固定专人配料,加强岗位责任制,认真操作,严格检查。

(4)外观质量要求较高的彩色水磨石地面,施工前应先做若干小样,经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等商定其最佳的式样后再行施工。

12.14不同颜色的水泥石浆色污染。

原因分析

(1)铺设水泥石子浆时,先铺的面层在靠近分格条处有空隙,局部低于分格条。

(2)先铺设的水泥石子浆厚度过厚,水泥浆漫过分格条,涂挂于分格条的另另一侧,铺设后未注意对分格条进行清理,给后铺另一色水泥石子浆,留下隐患,造成沿分格条边缘的异色污染斑痕。

(3)补浆工作不慎,特别是第一遍磨光后的补浆,由于洞眼孔隙较多,极易造成点滴状污染。

(4)彩色水磨石地面,在铺设面层水泥石子浆前,涂刷的素水泥浆结合层,其色彩与面层不同,在面层滚压过程中,素水泥浆泛表面,造成表面颜色不一。

防治措施:

(1)对于掺有颜料的水磨石地面,应特别注意铺设顺序。

(2)掌握好面层的铺设厚度,特别是在分格条处,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

(3)补浆工作应认真细致,先补不掺颜色或浅色的部位,后补掺有颜料或深色的部位。

(4)对于彩色水磨石地面,铺设面层所刷的素水泥浆结合层,其色彩(及配合比成分)

应与面层相同。

12.15面层褪色。

原因分析:

(1)水泥在水化过程中会析出碱性物质——氢氧化钙,若掺入面层中颜料的耐碱性能差,则容易发生退色或变色现象。

(2)颜料本身质量差。

防治措施:

采用耐碱性能好的矿物颜料。

如氧化铁黄的耐碱、耐光性能都非常强,上比较理想的黄色系颜料;而铬黄的耐碱和耐光性能都较差,在地面施工中不宜采用。

12.16铺贴地面空鼓。

原因分析

(1)基层清理不干净或浇水湿润不够,水泥素浆结合层涂刷不均匀或涂刷时间过长,致使风干硬结,造成面层和垫层一起空鼓。

(2)垫层砂浆应为干硬性砂浆,如果加水较多或一次铺得太厚,砸不密实,容易造成面层空鼓。

防治措施:

(1)地面基层清理必须认真,并充分湿润,以保证垫层与基层结合良好,垫层与基层的纯水泥浆结合层应涂刷均匀,不能用干撒水泥面后,再洒水扫浆的做法。

(2)石板背面的浮土杂物必须清扫干净,并事先用水湿润,等表面稍晾干后进行铺设,(3)垫层砂浆应用1:

3~1:

4干硬性水泥砂浆,铺设厚度以2.5~3cm为宜,如果遇有基层较低或过凹的情况,应事先抹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找平,铺放石板时比地面线高出3~4mm为宜。

(4)石板作初步试铺时,用橡皮锤敲击,既要达到铺设高度,也要使垫层砂浆平整密实,根据锤击的空实声,搬起石板,增减砂浆,浇一层水灰比为0.5左右的素水泥浆,再安铺石板,四角平稳落地,锤击时不要砸边角,垫木方锤击时,木方长度不得超过单块石板的长度,也不要搭在另一块已铺设的石板上敲击,以免引起空鼓。

(5)板块铺设24h后,应洒水养护1~2次,以补充水泥砂浆在硬化过程中所需的水分,保证板块与砂浆粘结构牢固。

(6)灌缝前应将地面清扫干净,把板块上和缝子内松散砂浆用开刀清除掉,灌缝应分几次进行,用长把刮板往缝内刮浆,务使水泥浆填满缝子和部分边角不实的空隙内。

(7)应将松动的板块搬起后,将底板砂浆和基层表面清理干净,用水湿润后再刷浆铺设。

(8)断裂的板块和边角有损坏的板块应作更换。

12.17接缝不平,缝子不匀。

原因分析:

(1)板块本身有厚薄、宽窄、窜角、翘曲等缺陷,事先挑选不严,铺设后在接缝处产生不平,缝子不匀现象。

(2)各房间水平标高线不统一,使与楼道相接的门口处出现地面高低偏差。

(3)地面铺设后,成品保护不好,在养护期内上人过早,板缝也易出现高低差。

防治措施:

(1)必须由专人负责从楼道统一往各房间引进标高线,房间内应四边取中,在地面上弹出十字线(或在地面标高处拉好十字线)。

(2)安设标准块后应向两侧和后退方向顺序铺设,随时用水平尺和直尺找准,缝子必须通长拉线,不能有偏差,铺设时分段分块尺寸要事先排好定死,以免产生游缝、缝子不匀和最后一块铺下上或缝子过大的现象。

(3)石板有翘曲、拱背、宽窄不方正等缺陷时,应事先套尺检查,挑出不用,或在试铺时认真调整,用在适当部位。

13.门窗工程

13.1木门窗扇翘曲。

原因分析

(1)木材含水率超过规范规定;取材部位的差异,本身收缩、膨胀不一致。

(2)制品拼装成形后没有及时刷底子油防潮;安装门窗扇后又没有及时油漆;遭到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