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实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93171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5.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实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实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实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实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实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实录.docx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实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实录.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实录.docx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实录

教学案例

《面积和面积单位》课堂实录

广元市苍溪县五龙镇中心小学校雷顺华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六册第71—74页:

《面积和面积单位》。

教材分析:

《面积和面积单位》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内容。

面积概念是本单元的一个重要起始概念。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面积概念,教材非常重视展现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注重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形成、注重在直观操作及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验,进而形成表象。

从教材内容的整体安排看,其顺序是先认识面积,包括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封闭图形的大小,再归纳面积的概念。

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包含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为什么用边长是“1”的正方形作面积单位及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教材在编排上注重实践与探索,以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并达到相应教学目标,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材通过比较封面的大小和比较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比较活动,在获得多种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抽象出面积的概念,展现了概念的形成过程。

2、教材在介绍常用面积单位时,除了说明它们的含义之外,还编排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用手比划、举例(生活中的实例)等方式,让学生充分感受几个常用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初步形成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表象,接着又设计了各种估计面积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巩固刚刚建立起来的表象。

3、为了防止概念混淆,促成概念精确分化,教材注重加强不同

教学方法:

由于两个概念较抽象,是由线到面认识上的一个飞跃。

因此,我通过观察操作、大胆猜测、小组讨论、自行探索等方法,在摸一摸、量一量、比一比等活动中,让学生充分地去感知,逐步抽象出面积的意义,建立面积单位的正确表象。

教学目标:

1、理解面积的意义。

2、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初步形成这些单位实际大小的概念。

3、学习运用观察、重叠、数面积以及估测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重点难点:

1、从物体表面大小和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两方面理解面积概念。

2、了解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学具准备:

边长1厘米、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相近的长方形(2个)、信封(装有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拍手游戏。

二、概念的引入。

谈话: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

我们伟大的祖国,东起乌苏里江畔,西到帕米尔高原,北到黑龙江的墨河,南到曾母暗沙。

我们国家疆域非常辽阔,谁知道,我们国家国土的面积有多大?

(960万平方千米)

你们说我们国家国土的面积大不大呀?

那么什么叫面积呢?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知识。

三、概念的形成。

1、物体表面。

师:

这是一本数学书,这面平时大家叫它什么?

生:

叫书皮、叫封面、叫正面……

师:

不管是封面还是封底,正面还是背面,我们都叫它“书的表面”。

师:

请大家用手摸一摸作业本的表面、文具盒的表面、课桌的表面。

学生用手摸,感受物体的表面。

师:

刚才摸的这些都是什么的表面?

生:

刚才摸的这些都是物体的表面。

2、物体表面的大小。

师出示数学书和铅笔盒。

师:

比一比数学书的封面和铅笔盒的面哪个大,哪个小?

师:

数学书和铅笔盒没有比轻重,没有比厚薄,比的是物体表面的什么?

学生纷纷发表意见,比的是物体表面的大小。

师:

数学书表面大,它的面积就大。

铅笔盒表面小,它的面积就小。

师:

谁能用一句话概括,什么叫做物体的面积?

学生发表见解:

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师:

黑板和课桌,这两个物体的面哪个大,哪个小呢?

3、封闭图形及大小。

师:

观察以上几种几何图形有没有缺口?

(没有)那么我们把这些图形叫做什么图形?

(封闭图形)

师:

观察图

(1)和图

(2),比比谁大?

生:

(1)大,图

(2)小.

师:

看来,除了物体表面有大小之分,封闭图形也有大小之分,谁能全面概括什么叫面积?

学生讨论后发表见解:

物体表面和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面积.

教师:

请大家打开书71页,看看书上概括的和同学们概括的哪儿不一样?

(引导看书)

生:

书上写的是”或”不能用”和”?

生:

“和”表示把两种情况加起来才叫面积,实际任选一种情况都表示面积.

师:

什么叫数学书的面积?

用哪句话回答?

生:

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它的面积。

师:

什么叫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用哪句话回答?

生:

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的面积。

师:

看来一字之差意思就不一样了。

四、面积单位统一的必要性。

教师出示两个大小一样的圆片。

师:

老师这里有两张圆片,比比谁大?

(一样大)

师:

你们是怎么比出来的?

生:

看出来的。

(观察)

师:

还可以怎么比较?

生:

用重叠的方法。

师:

(出示两个面积相近的长方形和正方形)观察这两个封闭图形谁大?

生:

黄色大。

生:

绿色大。

生:

一样大。

师:

看来大家的意见不一样,现在请小朋友们拿出学具,用我们刚才比圆片的方法比一比。

师:

用这个方法能不能一下比较出哪个面积大?

生:

不能。

师:

还有别的方法吗?

现在请小朋友们拿出学具(信封),四人小组合作,用你们喜欢的方法比一比,看看到底谁大?

学生合作摆学具,教师指导。

全班交流(谁愿意把你们比的方法介绍给大家听听)。

师;还是这两个封闭图形,我打上同样大小的格,再观察谁大?

生:

正方形大。

师:

为什么?

生:

因为正方形占了16格,而长方形只占了15格。

师:

看来,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用什么样的图形表示面积单位比较合适?

选用O不太合适。

生:

选用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比较合适,选用O不太合适。

五、面积单位。

师:

那么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呢?

每个面积单位的大小是怎么规定的呢?

请同学们打开书73页,自学73页、74页上的内容。

师:

通过自学,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呢?

生:

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师:

你们想不想知道7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有多大?

生:

全班同学高呼“想”。

师:

现在就从你们的学具中拿出那个最小的纸片,这就是1平方厘米。

师:

抓紧时间测量一下他们4条边的长度各是多少?

生:

是1厘米。

师:

说明这是个什么形状的?

生:

正方形。

师:

也就是说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

师:

现在用这个1平方厘米的纸片量一下你哪个手指甲的面积最接近1平方厘米。

生:

大拇指手指甲的面积最接近1平方厘米。

师:

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的?

生举例。

师:

如果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去量课桌的面积,你有什么想法?

生1:

太慢了。

生2:

不方便,太麻烦了。

师:

于是就产生了比平方厘米大一点的面积就是平方分米,你们想不想知道1平方分米有多大?

生高呼“想”。

师:

请同学们拿出你这个学具,这就是1平方分米,谁知道它的一条边长是多少?

生1:

是10厘米。

生2:

是1分米。

师:

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师:

现在请拿起数学书,估计一下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几平方分米?

生1:

2平方分米。

生2:

3平方分米。

师:

请用1平方分米的学具量一量,看看到底是多少?

生:

3平方分米。

师:

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的?

生举例。

师:

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去量教室地板的面积,你有什么想法?

生1:

太慢了。

生2:

太麻烦了,不方便。

师:

猜一猜,比平方分米大一点的面积单位是什么?

生:

是平方米。

师:

想不想知道1平方米有多大?

生:

想。

师:

(出示教具1平方米)请同学们看,这就是1平方米,大不大呀?

(大)它的边长是多少?

生:

边长是1米。

师:

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师:

这个1平方米的面积到底有多大呢?

现在我们来估计一下,看看它的上面能站多少个人?

生1:

10个。

生2:

12个。

生3:

15个。

……

师:

好,咱们就按同学们说的来站一站。

(12个)

师:

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的。

生举例。

六、巩固与深化。

下面我们就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一、哪个图形的面积大?

二、填上适合的单位名称:

1、一张邮票的面积是6()

2、一张课桌面的面积大约是24()

3、一个教室地面的面积是50()

4、如果你要测量你的橡皮的面积,应该用什么作单位比较合适?

5、如果你要测量一块手帕的面积,应该用什么作单位比较合适?

6、如果你要测量一块黑板的面积,应该用什么作单位比较合适?

七、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研员点评

本课教学设计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教师在教学中坚持一个“导”字,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指导。

如:

建立面积概念的过程设计,“和”与“或”字的指导以及练习题目的设计等环节,都充分体现出对学生能力的具体指导。

第二,在课堂结构的安排上,重视为学生积极思维创设情境。

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采取了分层递进、逐步深入的设计方案,先引导学生研究“物体表面“,而后研究”物体表面的大小“,进而又研究”封闭图形的大小“,最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面积概念的实质。

这样安排,有序的引导、符合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科学合理。

学生既不感到困难,又能逐步揭示出概念的本质特征,轻松自然地把问题引向深入,使学生扎扎实实地理解了面积的概念,同时通过这样的学习,培养了学生有条有理进行思维的学习能力。

第三,改革了课堂上师生交往的方式,增强师生间的相互沟通。

教者本节课改变了以往”问答式“的沟通方式。

这种交往方式上的改变,使学生从过去被询问者的被动局面下,解脱出来。

第四,教者善于创设情境,联系生活学习数学,培养学生初步的学数学、用数学的思想。

美中不足之处是:

教师在让学生认识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时,剖析的不够深入,学生自我构建,以达到思想上的认同做得不够,以致有些牵着鼻子走的感觉。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反思

在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整个教学过程,我在教学中主要是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到数学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激情、智慧与个性的大舞台,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获得多方面发展。

主要体现在:

(一)营造宽松环境,给学生学习的“安全感”。

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交流的双边活动过程。

师生以什么样的心境进入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取得教学效果的前提。

在课前导入中,我就以拍手游戏告诉学生:

拍手需要左手和右手的合作,课堂也需要合作,有相互间的合作才能有成功。

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种“安全感”,最大限度的发挥了他们的主体性。

(二)创设情景,举例生活化,感悟知识。

新课标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造作的机会”。

而这节课是学生从线过渡到面,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过渡,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

因此在教学中我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

数学书的封面、文具盒盖面、课桌面等出发,引导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物体的表面,感知“物体的表面”随处可见,初步建立面的表象,从而帮助学生理解面积这一概念。

在面积单位的教学中,为了给学生建立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我让学生找找自己身边哪个物体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身体哪个部位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这些材料都是生活中显而易见,学生的反馈热情空前高涨,学习、探索知识主动积极,答案层出不穷。

学生不仅在脑海里建立了面积单位的表象,而且再一次巩固了面积的概念。

(三)任务驱动,激活思维,培养主动探索的意识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认知过程,又是一个探究的过程。

任务驱动的设置,可以使学生迅速的由抑制到兴奋,而且还会使学生把知识的学习当作一种自我需要,引发学生内部认知矛盾的冲突,使学生在疑中生奇,疑中生趣,不断激起学生的欲望。

在学习面积单位时,我把两张纸藏起来,告诉孩子们一张有15个格,一张有14个格,让他们猜哪个面积大?

学生的回答不一:

有的说15个格的大,有的说14个格的大,还有的孩子认为格子一样大的话,有15个格的面积就大。

如果格子不一样的话,哪一张大就不一定了。

怎么办?

我引导学生分析矛盾,主动探索解决矛盾,从而认识到规定统一标准进行的必要性。

(四)重操作,强化学生感知。

“面积”含义的理解,“面积单位”的认识,都应通过学生观察实物、操作测量,在具体感知的基础上实现。

我围绕学生的学习目标,组织学生:

摸一摸物体的表面,比比物体的面积,找一找1平方厘米,剪一剪1平方分米、用1平方米的正方形量一量黑板面。

通过这些操作活动,不仅强化了学生对面积、面积单位的感知,而且让学生学会了选择身边有用的材料操作,提高了他们的操作技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