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哲学思维的不同特质.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491917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5.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西哲学思维的不同特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西哲学思维的不同特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西哲学思维的不同特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西哲学思维的不同特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西哲学思维的不同特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西哲学思维的不同特质.docx

《中西哲学思维的不同特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哲学思维的不同特质.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西哲学思维的不同特质.docx

中西哲学思维的不同特质

中西哲学思维的不同特质

一、引子:

“不能忘记我们自己是谁!

今天要谈的主要是中西哲学思维的比较问题。

关于中西文化、中西哲学的比较,应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有很多学者都在研究。

我应当跟大家交个底,对中国哲学我没有专门研究,因为过去主要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它是属于西方思维系统的。

对西方哲学,我自认为还是下了点功夫;至于中国哲学方面,我曾经对它有过兴趣,那还是在50年代初,我读了一些中国哲学方面的书,曾确定要搞中国哲学史,很认真地学了半年,但后来由于工作需要就转搞马克思主义哲学了。

现在呢,又转回来,主要是思想的路子和兴趣转回来了。

我的中国哲学方面的底子原来就不够,这里,我先向大家交个底,今天主要是从西方哲学这个角度,来谈一下中西哲学思维的不同特点。

我之所以关心这个问题,主要是基于我对哲学发展和时代发展的一个基本认识。

关于我们这个时代有各种各样的提法,但我觉得“现代化—全球化”这个“口号”最能代表我们时代的特质。

“现代化”是从西方形成的历史潮流。

当然,中国也要“现代化”,而不是不要“现代化”。

中国要“现代化”,就意味着不能避开由西方主导的近代以来的全球潮流,换句话说,就是要与“国际”接轨,就是要“全球化”。

于是,很多人就干脆把它理解成为“西方化”,对于中国传统的文化、传统的哲学,我们从五四运动以来一破再破,已经破得差不多了,剩不下多少了。

特别是对于我们现在年轻的一代,能够了解中国传统哲学思维、还想着要继承和发扬这个传统的,并不是很多。

我总觉得,一个民族不能失去民族的个性,或者说不能失掉民族的自我,特别是不能失掉自己的文化传统和思想传统。

如果一个民族失掉了这样的个性、特征,那就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那是早晚要被淘汰、被开除的。

何况,在我个人理解,我们中国传统文化里还有着很多优秀的宝贵的思想财富。

这些优良的传统,这个思想资源,应该看成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如果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面,不要说把它丢掉、中断了,即使我们没有把它发扬光大、让它发生应有的影响,我觉得那也是个罪过,不仅对不起我们中国后代的子孙,也对不∪死唷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要向大家提出,“我们不能、也不应当忘掉我们自己究竟是谁”。

现在,如果从整个文化这个角度来看,中国人好像正在大换血,如果再长此以往继续下去,在下一、两代很难免中国人就会变成黄皮肤的白种人。

这不是一个可以乐观的未来。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我觉得,我们应该回过头来看一看、深入思考一下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传统哲学里面的好东西。

我很赞同季羡林先生提出来的中西文化是个“互补关系”的观点。

也就是说,我们是各有优长,也各有各的不足和弱点。

承认了这一点,就应该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补充,共同发展。

我们应当采取这样的方针和态度。

当然,话说回来,中国传统里面有很多封建的东西。

对封建的东西应当破除,而且我觉得现在我们破除得还很不够,还有很多明显的影响存在。

对西方也应该学习,西方有很多很好的东西我觉得我们还没有学到手,相反地,不加分别地、一股脑地,好的坏的兼收并蓄,这也不是一个正确的态度。

按照这种样子,我们讲中西文化交流,怎么交流?

交流你得拿出点本钱,你以什么资格跟人家交流。

如果我们自己看不起自己,不知道我们的优长,一点好的东西也拿不出来,没有本钱,人家跟你怎么交流?

其结果只有让人家吃掉我们。

现在的小孩儿,一张口就知道麦当劳,中国传统的东西在他心里面留不下多少印象了。

整个文化传统是这样,那么哲学思维呢?

说清楚这个问题的确有些困难,了解的人就更少了。

你得讲清楚中国哲学究竟有哪一些值得发扬,哪一些是好的。

我只能够粗略地说说,重点是讲我们哲学理论思维的个性问题,即我们的特殊点究竟在什么地方。

我们哲学理论的个性才是我们理论思想的价值,如果我们找不出我们思维的个性,就表明它没有什么价值。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应

二、观念问题:

关于哲学的民族差异性

 在谈这个问题之前,首先有一个观念问题需要解决。

这就是:

我们必须承认,哲学没有固定的理论模式,哲学理论、哲学思维是有民族差异性的。

在过去,这个观念并不是很明确的。

我们能够承认文化的民族差异,却很难承认哲学理论的民族差异。

按照过去的说法,哲学是研究全人类的问题,研究人类共同性和普遍性的问题。

这样的问题,不管是谁来研究,结果应该是一样的,甚至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我们一度曾经认为,哲学可以从别国借用,直接地搬来搬去。

由于有这种看法,再加上我们中国过去没有哲学概念——“哲学”这个概念是从日本的翻译引进来的,日本是从西方哲学引过去的——所以最初搞中国哲学的学者们,大多都是以西方的哲学理论作为标准模式,按这个模子来套我们中国传统的思想,或者从我们传统思想中去挖掘,看哪一些跟它一样,跟它一样的就叫做哲学,不一样的就排除在哲学以外。

 比如说,我们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总是要在中国哲学里面按照西方的那种理解方式去寻找哪些人是唯物论的,哪些人是唯心论的。

在我看来,唯物论唯心论的这种划分是属于西方学术思想所特有的形式。

它有没有普遍性呢?

有一定的普遍性,但我认为没有绝对地普遍性。

不能一说到哲学,就一定是“不是东风就是西风”,不是唯物就是唯心。

在20世纪60年代初,我们国内的中国哲学史界曾经展开过关于老子的“道”究竟是唯心的还是唯物的一场大争论。

争论来、争论去,两种意见始终相持不下,有人说是唯物论的,有人就说是唯心论,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这场争论得出了个什么结果呢?

结果是,对老子“道”的认识并没有加深多少,相反地,老子“道”的“真意”、中国哲学的真正精神反而被淹没、忘掉了。

中国哲学有中国哲学自身的特有的表达方式、理论性格,甚至我们的语言风格都同西方的不一样。

我们必须承认,哲学的内容虽是人类性的,它的理论形态却是属于时代性、民族性、地域性的。

因此就不能够说,哲学理论只能是这个样子不能是那种样子,也不可能把哲学理论定于一尊,搞一个什么标准模式到处去套。

用一个模式去套,有的能套上,有的根本就套不上,于是就发生了“中国究竟有没有哲学”的争论。

这种情况在日本也出现过,他们也争论过“日本有哲学吗?

”的问题。

把哲学定于一尊,用一个标准模式去套,结果必然会走向欧洲以外没有哲学的结论;甚至连西方自己也会走向没有哲学,因为西方自身的理论形态也在不断变化。

果然,西方现代一些思想家就提出了所谓“上帝死亡了”,“人也消失了”,“哲学终结了”的看法。

那么,怎么认识这个问题?

我们如果承认文化有民族差异,就应该承认哲学理论特别是思维模式也是有民族差异的。

文化也好,哲学也好,实际上都是表现人的本性的。

我们可以说,文化是人性的生存样式,哲学是人性的自觉意识、思想样式,它们都和人的本性有关。

我们理解了人的本性,就会理解这里的问题。

人性不同于物性。

物性,作为物种规定,它属于前定性,预成性,单一性,不变性。

比如说,大洋两岸的老鼠只要是老鼠,本性都一样。

凡是猫也都一样,都会捉老鼠。

人性就不同了。

人性应该说是人在人的生存活动当中自己创生的本性,我们可以把它叫做“自为的本性”。

自为本性是后天生成的,它同人的生存活动、生活条件有着直接的关系。

而且“自为”本性没有固定模式,它的内涵非常丰富,可以说是有着多维性、多样性,甚至于多态性的差异;并且在历史上还在不断地新生,随着地理条件、自然环境、人文条件、社会环境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特质的人性。

所以人性有统一的一面,又有差异的一面,统一的人性总是存在于差异的个性里面,对人而言,没有一个像物种那样的先验、固定、抽象统一的人性模式。

这个道理很简单。

拿中国人和西洋人来说,中国人在中国文化传统里面形成的人性和西洋人在西洋文化传统里面形成的人性,应该说是又相同又不同的。

人作为人都有共同性,这点没有疑问;但是这种共同性不是抽象的存在,而是表现在差异的个性里面的。

所以中国人,可以这么说,你无论走到哪里,你不说话则已,你一说话,从你的言谈举止、行为方式中,人们马上就能辨别你是中国人。

为什么呢?

这就是因为你总是以你特有的“差异”性格来表现人性的。

从这个意义来说,作为人性自觉意识的哲学理论也是这样。

哲学表达人性,脱离不开由它的时代、文化、甚至地理环境所限定的条件以及由这些条件所形成的人性特质,哲学家们也只能从各自所体验到的那个人性的方面去发挥人的本性。

这样就形成了不同民族在哲学思维方式和理论形态上的差别。

我们不能设想,可以有那么一种哲学,它能把人的完整人性一下子拿出来、端出来、发挥出来。

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因为这本身就违背“人的本性”,这样就等于把人性还原成了“物种本性”。

我说这些的意思,就是强调,我们对于哲学作为文化的一种形式去看,要从人类性去理解,也要从民族差异性去理解。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类型的文化传统和哲学思维传统,对这点过去很多学者都作过分析,例如中国是一个传统,欧洲是一个传统,印度是一个传统,阿拉伯又是一个传统。

但从今天的情况来看,作为类型哲学,最大的区别,主要是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差别,我们所说的东方的哲学和文化传统主要也是发源于中国。

三、中西哲学比较:

两种不同思维模式

 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差别是怎么造成,怎么来的?

这个问题一时很难说得清楚。

因为民族差异的问题有很多是需要很专门化的研究才能说清楚的。

比如说,为什么中国语言跟西方语言完全不同?

中国人用筷子吃饭,西方人使用刀叉吃饭,是什么造成这种分别的?

这些都很难说得清楚。

当然也不是完全不能说明,这里首先涉及到构成差异的初始条件,由于自然的、人文的、社会的条件不一样,形成生存方式、生活样式的差别,这种差别一旦变成传统,就会影响到后世的整个发展。

这样就形成了文化的差别。

如果谈到哲学,它最重要的差异首先都是来自于考虑问题的方式不一样,也就是思维模式不一样。

当然,哲学作为哲学,它们也都有共同的本性,这个共同本性就是:

都是从人出发,都要贯彻人的观点,关注人的生存命运,都是为了促进人性的自觉;同时,哲学作为人性的自觉理论,它所追求的也总是一种形而上的本性,总要从有形存在进入无形存在,追究本源、本根,这也就是通常说的讲究终极关怀。

在这一点上,无论中国哲学也好西方哲学也好,都是共同的。

这也就是说,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它们的基点都在“人的生命活动”里面,都要追求人的生命本性的完善,只是侧重面不一样、表达方式各有不同。

这样就形成了后来两种不同的哲学理论。

西方侧重什么呢?

我个人认为,西方所关注的主要是成就人的生命价值问题,完成人性的生存使命,所以西方哲学讲究人要为“自然”去立法,要去把握“对象”的本质,改造外部的世界。

中国哲学侧重哪一面呢?

中国哲学关注的主要是完善人的生命本性,健全人的生命人格,追求的主要是为人生确立一个安身立命之本。

这样,中国和西方,都立足人的生命本性,由于注重点不同,形成的理论形态就有了差别:

西方哲学注重于生命的外向价值,讲求“知物”,认识物的存在本性,所以他们就着重发挥了“理性”的认知功能,发展了知识论的对象意识,由此形成了“存在论”形态的哲学。

中国哲学不同,它注重的是生命的内在价值,讲求的是“悟道”,体悟事物“生成变化”的机理,发挥的主要是“心性”的悟觉作用。

中国的这种理论可以看作是“生成论”理论。

我们看西方哲学,它从一开始就有一个很明确的理论核心,这个核心就是本体论。

西方哲学始终是从“有”出发,把有作为哲学理论的开端,有就是存在,它是哲学要把握的对象。

西学确立“无”的观念那是很晚的事。

中国哲学讲求“悟道”,这个“道”,就是生命的生成机理和本性。

所以中国哲学强调“无”,以“无”作为开端,就像老子所讲的“道生于有,有生于无”。

西方的“知物”是为满足生命、实现价值。

中国的“悟道”是为了成就生命、完善人格。

所以,知物就需要用眼睛去看,就要有所把握,不管是有形的存在,无形的存在,都要让它变成一个可视的对象,确定的对象,实在性的对象。

关于这一点,西方思想很明确地把哲学就理解成为是一种最高的“智慧”。

中国其实也是把哲学理解成为智慧,虽然我们没有明确的说法。

但是,西方由于这种倾向就把智慧直接引到了认知的方向,发挥了所谓理性的功能,而这种理性其实主要是一种认知理性。

中国哲学就不太一样了。

中国把这种智慧是引伸到了要人们去悟道、体会、用心去体认的方面,不是用眼睛去“看”,当然也需要看,但主要是靠心去体验、体悟、觉悟。

由此就形成了中西哲学思维方式的不同。

说得明确一点,西方理论思维的方式是一种注重逻辑关系的概念思维方式,或者叫做它把概念变成了范畴,是一种“概念范畴化的逻辑思维”。

中国哲学虽然也用语言,语言就是概念,但这个概念跟西方的概念不一样,它没有被“范畴化”,而是属于“意象化”的概念。

中国思想完整地说,可以把它叫做“义理性的悟觉思维”。

这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

关于这个不同,我们可以用一种“笨想”的办法来说明。

比方说,我们要想把握一个“物”,就得把它说出来,光说出来还不够,还得写出来,流传后世;而说出来、写出来,这就把这个“物”变成了一个现实性的存在,即通过语言把它现实化了。

西方思维的现实化是要给物的本性那种无形存在以一种确定的形式,这就是概念。

我把它叫做“本质的形式化”,本质形式化变成概念存在,“概念”就等于是事物本质的另一种存在方式,甚至是直接的、现实的存在方式。

中国思维要想把握事物的本性,也需要运用语言把它表象化。

但这个表象我们也是通过语言来表达,但这个语言不是一个确定性的、固定性的概念。

西方式的概念表达事物的本性、本质,本质、本性就变成一种固定化的确定性存在,它的内涵就表现为概念和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人们要了解概念只能通过逻辑才能把握它的本性。

我把这点就叫做概念的“范畴化”。

所以我们学西方哲学,你必须学习它的概念的逻辑化系统。

我们过去把哲学的概念叫做“范畴”,是有道理的。

不过,过去的解释,说最大、最普遍的概念就叫范畴,这个解释不完全合适。

什么叫范畴呢?

我这样理解,范畴就是把语言的词变成一种有固定内容的确定存在,它的性质已经完全脱离开了它所表达的物,概念的本性完全体现在它和别的概念的关系里面,我们只能通过概念的

中国的意象思维在这一点上和西方的概念思维就不大一样了。

我们最早的文献《易经》讲“变化”、讲宇宙的生成,一开始就说,“易有太极”,这像是一个东西,然后“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由两个变成四个东西,“四象生八卦”变成八个东西,“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然后又演化出来许多的卦,都是用形象来表达。

孔夫子对这点有一个解释,能够帮助我们理解。

他说古人是通过“观物取象”的办法来做“八卦的。

观物,然后取它的“象”,为了什么呢?

主要是为了“立象以尽意”,我们是用意象来表达我们对它的理解。

后来王弼解《易》说得更明白,意象注重的是它的义理的内容,叫做“得象而忘言”、“得意而忘象”。

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说,西方的概念是作为本质形式化的存在,具有确定性、封闭性。

中国的意象主要是一种表征性的,意象没有确定性,是开放性的,它的作用是引导性的,引导我们要通过这个词、这个意象深入到事物内部去了解、把握物的本性。

这样一来,我们和物的关系,就和概念式的把握不一样了。

把握概念你必须靠定义、靠其他概念,你要把握意象就得从物中去体认。

比如说,孔夫子解释“仁”、“义”、“理”等等,从来就没有给它们下过明确的定义。

子路问仁,得到的是一种回答;颜渊问仁,得到的又是一种回答,都不一样。

这就得靠体悟。

在我看来,这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应该说各有优长。

就逻辑化的概念表达来说,它是具有精确性,实在性,便于我们把握,但是它也有局限性,局限性就是概念一经确定,就把事物和它的本质孤立起来、凝固起来,使它僵化、失掉了和对象的内在联系。

无论对象怎样变化,概念自身是不会变化的。

意象式的把握就不一样了,意象始终和对象处于一体性的关系中。

它的缺点是不容易把握,得靠你去体悟,往往一个人理解一个样,它不可能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

当我们习惯了西方的思维方式之后回头再看中国哲学,就感觉难以把握。

其实西方哲学也有它的难处。

下面我就想分成两部分。

一部分先说一下西方哲学,它的优长,它的弱点和缺点;然后再谈中国的问题。

 四、西方哲学:

以本体论为核心的理论

 我们称作“西方哲学”的,是从希腊哲学开始,最初主要在欧洲,经过中世纪和近代,现在当然普及到了世界各国。

西方哲学的理论形态比较明确。

它以存在为对象,主要是研究存在的本质、存在的本性,它的理论形式就是本体论,本体论是它的理论的核心。

我认为,西方哲学虽然经过了几次转向,认识论转向、语言学转向等等,它一直是由本体论贯彻下来的,最后本体论走向瓦解,这个哲学也就终结了。

我们看西方哲学,首先就需要认识本体论这种理论,从这入手就能了解西方哲学的发展特点。

本体论,简单地说,就是一种追求终极的存在、永恒的本质、不变的原则和绝对的真理的理论。

它追求的是一种无形的存在,是一种形而上的东西,不是经验的对象。

西方哲学从什么地方开始的呢?

它是从挖掘我们的经验对象背后的存在开始的。

它一上手就把存在分成了两种,一种叫做有形的存在,经验的存在,现象的存在,这个我们能够摸得着,看得见。

这是一种。

另一种是现象背后的存在,那是一种无形的存在,是不变的、永恒的存在。

这种存在虽然无形,按照西方的观点,那才是真正的存在,真正的实在。

我们读古希腊哲学,一开始也许会有一种不大好理解的感受,它跟我们平常的认识正好相悖反。

这一点,大家都很熟悉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就讲得很明确。

他说自然喜欢躲藏起来,眼睛是骗人的。

他要人们不要去相信眼睛。

什么意思呢?

意思就是说,我们看得见的那个东西并不实在,它背后我们看不见的那个存在,才是本真的存在,哲学就是要追究这个本真存在。

本真的存在是无形的,靠什么才能达到呢?

靠理性才能达到。

本质、本体都是作为理性的对象而存在。

既然作为理性的对象,按照概念化的思维它必须有确定性,有确定性才有实在性,这样就把它变成了理念,也就是范畴,由此形成了柏拉图的“理念论”。

理解西方哲学的历史发展逻辑,有三个关键性的人物,柏拉图是头一个,他给西方哲学奠定了基础。

再一个人物是康德,康德是个转折性的人物。

还有一个人物是黑格尔,黑格尔最后完成了本体论,也是西方本体论哲学的终结。

我们通过这三个人物就能把西方哲学史串起来,可以看到本体论哲学的优长在什么地方,弱点在什么地方。

柏拉图有句话我觉得很值得我们重视。

他明确地提问,哲学要追问什么呢?

他说,哲学追问的是那种“什么东西是永远存在而不变化,什么东西是永远在变化而不真实的”。

这句话说得很明确,他显然认为,变化的东西并不真实,真实的东西应该是不变的那种东西。

那么,怎么才能达到不变的东西呢?

他的另一句话说,“理性推理所认识的东西总是真实的永远不变的”。

理性推理所认识的东西永远不变,所以才是真实,感觉的对象总是变化不定,因而就是不真实的。

这样,西方哲学一开始就把存在分成了两种,在柏拉图的思想里面,两种存在进一步又演化成为两个世界:

一个是纯本质世界,也就是柏拉图所说的理念世界;一个是实物的世界,就是那个感官对象的世界。

用他的说法,理念世界就是真实存在,实物世界不过是它的影像。

柏拉图有一个很著名的洞穴比喻。

说的是在一个洞穴里面,人被束缚在这个洞的中间,面对着后面的洞壁,光线从洞口照到洞壁,留下各种事物活动的阴影,人面对这个阴影就把它当作了真实世界。

他用这个比喻,意思是说我们正常的人都是把影子世界当作了真实世界,而看不到真实的存在。

柏拉图认为,哲学的工作就是要完成灵魂转向,将我们的灵魂从影子般的现象世界转向本真性的理念世界。

这个思路奠定了西方哲学甚至西方学术传统的基础。

西方哲学都是从中演化出来的。

这就是本来意义的“本体论哲学”。

它意味着有一个在经验世界之外的以概念形式存在的本体世界,也就是逻辑化的世界存在。

哲学的任务就在于去把握这个纯本质世界、概念世界。

按照本体论的说法,本体是存在的原型,这里头已经把未来将要发生的一切都包含在里面了。

亚里士多德创造了一个潜能的概念,说事物虽然没有以展开的形式存在,但是潜在的本性都有了。

我们通常用树和树的种子作比喻说明这一点。

种子和大树,我们看起来有很大的差别,但种子里面隐含的那些东西,就是后来大树所展开的那些东西,一切都已经预先规定在本体里面了。

按照本体论的理解,只要我们掌握了这个本体,把握了这个理念,那就一切秘密都在我们手中,无论什么问题都能做出解释。

这就是本体论这种理论的本性。

我们应当承认,本体论这种理论也有它的优长,古代哲学家创造出这种理论不是一点意义也没有。

西方哲学家以这种方式表达了人的形而上追求。

我们看,本体论追求现象世界之上、高于现象世界之外的一种彼岸存在和彼岸的本性,这就给人树立了一个理想,人就不能仅仅满足于既有的生活,应该去追求比现有生活更高的,属于人的本性世界应有的那种生活。

在这个意义上讲,它有提升人性的作用,能使人意识到人应该是高贵的,应该追求更高的目标。

这是它的一个长处。

另外一个长处是,这个逻辑化的概念表达方式推动了后来的科学技术的发展。

它把本质变成一个独立世界,通过概念将世界转变成一套概念逻辑关系,这就容易掌握事物的内在本质,超越时空局限去认识事物不同本质的关系,通过这样的认识去改造事物、改造对象。

在这一点上,我觉得科学思维方式跟本体论思维是有一定关系的。

这也是它优长的地方。

但是,我个人认为,本体论这种理论也有它致命的弱点。

我所说致命的弱点,是说它是本体论自身根本不可能克服的弱点。

我们至少可以举出三点。

第一,本体论因为它追求超经验的本体存在,认为那里已经包含了一切,因此内涵着一切都是前定的“预成论”观点。

这样去理解人,人性就被淹没了,人就没有主体的作为了。

因为从这个意义来看,人和其他物一样,本性没有区别。

古希腊哲学家谈到人和物的关系,就认为他们在本性上是一样的,叫做同根、同源、同性,人的本性和物的本性都被事先规定在本体里面了。

人在物当中没有被突出出来,淹没了人,这是它的一个弱点。

第二个弱点就是,这种本体作为一种概念世界的存在,它是处在我们所生活的现实世界的彼岸。

而且,对这种东西,眼睛还看不见,只能通过理性才能达到。

理性怎么才能达到,怎么把握概念世界,把握本体的本性?

作为一个彼岸的存在,这个本体怎么和现实的生活世界发生关系,也就说它怎么支配我们的现实生活世界,这两个世界怎么沟通?

这些问题是很难回答、也很难解决的。

古代哲学家像柏拉图把理念世界作了一个详细的规定,有最高的理念,下面有第二级的理念,有第三级的理念,所有现存事物的所有性质都规定在理念世界里面了。

可是,这些完全是他自己生造出来的,怎么能证明它就是这样、不能是别的样子呢?

所以后来哲学家把这种理论就看成是一种独断论。

西方近代哲学的发展,其中的主要矛头,一个是对准上帝,一个就是对着独断论,也就是要解决独断论的问题才发生理论的转向。

这是它的第二个弱点。

第三点,因为把本体概念化,概念有孤立、隔绝、凝固的特点,一个事物当我们把它转化成为概念的时候就被凝固了,和别的相关的事物隔离开了,如果要再联系起来就得靠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取得联系。

概念本身是不变的,是不发展的,从概念本身引申不出变化、发展来,这就是为什么西方哲学形成了单极化的两级思维,理解问题总是在两级化以后寻求一个单极的绝对本性,缺乏发展观念。

这跟他们的概念化思维有直接关系。

这是又一弱点。

我们了解了西方哲学这种本体论理论形式的局限,我们就会理解整个西方哲学的演变逻辑。

西方近代哲学的发展,从理论方面来说,就是为了回答本体论的这些难题,为了解除本体论的困境。

其中主要有两大难题:

一是怎么才能够把握到“本体”的问题;一是怎么突出“人”,肯定人的自由本性问题。

前者属于认识论问题,后者属于辩证法问题。

当然,近代哲学的演变还有它的更深的基础,这就是在中世纪之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的生存状态、人性求都发生了变化。

近代哲学发展的逻辑方面和历史方面是结合为一体的,里面都贯彻了否定宗教神学、解放人性的内容。

本体的概念世界是怎么进入到我们头脑当中来的呢?

笛卡尔作为近代哲学的开创人,很明确地把这个本体问题转化了。

他说,我们应当认识的不是“存在”是什么,首先要问问我们究竟能够认识什么。

你把“本体”说得那么好,那么完美,那么有用,你是怎么把握到、认识到它的呢?

这样就形成了近代哲学从本体论向认识论的转向。

在这个意义来说,西方哲学史上的所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