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书文件武汉保利文化广场幕墙工程投标文件技术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91868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04 大小:326.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标书文件武汉保利文化广场幕墙工程投标文件技术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4页
标书文件武汉保利文化广场幕墙工程投标文件技术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4页
标书文件武汉保利文化广场幕墙工程投标文件技术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4页
标书文件武汉保利文化广场幕墙工程投标文件技术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4页
标书文件武汉保利文化广场幕墙工程投标文件技术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标书文件武汉保利文化广场幕墙工程投标文件技术标.docx

《标书文件武汉保利文化广场幕墙工程投标文件技术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标书文件武汉保利文化广场幕墙工程投标文件技术标.docx(10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标书文件武汉保利文化广场幕墙工程投标文件技术标.docx

标书文件武汉保利文化广场幕墙工程投标文件技术标

 

武汉保利文化广场

幕墙工程投标文件

 

项目名称:

武汉保利文化广场

投标文件内容:

技术标

投标人:

浙江中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盖章)

法定代表人或其委托代理人:

(签字或盖章)

 

第一章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

第一节工程概况

一、工程名称:

武汉保利文化广场

二、招标单位:

湖北保利置业有限公司

三、建设地点:

武汉市武昌区民主路788号

四、工程概况:

地上46层,地下4层,建筑面积142742平方米

五、质量目标:

合格

六、工期要求:

210天

第二节编制依据

一、招标文件及答疑(补充)文件

二、施工图纸

三、建筑及结构设计规范

四、工程技术规范

《建筑幕墙》GB/T21086-2007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2003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2003

《点支式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程》CECS127:

2001

《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33-2001

《吊挂式玻璃幕墙支承装置》JG139-2001

五、材料规范

《铝合金建筑型材》GB5237.1~6-2004

《铝及铝合金加工产品包装、标志、运输、贮存》GB/T3199-2007

《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GB/T3880.1~3-2006

《变形铝及铝合金牌号表示方法》GB/T16474-1996

《变形铝及铝合金状态代号》GB/T16475-1996

《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GB/T3190-1996

《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与有机聚合物膜》GB/T8013.1~3-2007

《碳素结构钢》GB/T700-2006

《浮法玻璃》GB11614-1999

《热反射玻璃》JC6903-1998

《夹层玻璃》GB9962-1999

《中空玻璃》GB/T11944-2002

《建筑用安全玻璃钢化玻璃》GB15763.2-2005

《优质碳素结构钢》GB/T699-1999

《不锈钢丝绳》GB9944-2002

《连续热镀锌薄板和钢带》GB/T2518-2004

《全玻璃幕墙支承装置》JGJ133-2001

《多功能钢铁表面处理液通用技术》GB/T12612-1990

《热喷金属件表面预处理通则》GB11373

《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热喷涂锌铝及其合金》GB/T9793-1997

《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GB/T16776-2005

《硅酮建筑密封胶(膏)》GB/T14683-2003

《建筑橡胶密封垫-预成实心硫化的结构密封垫用材料规范》HG/T3099-2004

六、性能检测方法

《建筑幕墙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检测方法》GB/T15227-2007

《建筑幕墙光学性能》GB/T18091-2000

《建筑幕墙平面内变形性能检测方法》GB/T18250-2000

七、安装质量规范标准

《玻璃幕墙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GJ/T139-2001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JGJ50210-2001

《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2001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GBJ81-2002

第三节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遵循原则

武汉保利文化广场是由湖北保利置业有限公司建设的。

我公司十分重视参与本工程的投标,组织了最优秀技术人员,本着“一切为业主着想、为工程着想”的原则,对招标文件及图纸等工程资料进行详细研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精心编制了本施工组织设计,在施工中将全力配合业主及总包,使本工程充分的体现建筑师的建筑理念,完全展示出现代优秀建筑的独特魅力。

完善的组织、周密的计划是工程施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我公司针对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对工程的每一个细节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工程的实际操作进行了周密考虑,提出了我司对本工程实际实施的详细计划,以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保证工程质量达标。

在工程进度方面:

我司按照招标文件要求的各个分项施工工期进行计划安排,综合考虑了可能影响工期各种因素来排定进度计划,使施工进度计划能有效地指导施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展。

外装饰施工进度计划保证了在工程总体施工进度计划控制内进行安排,不与其发生冲突,同时结合工程的现状适当合理调整:

我司中标后将及早进行施工准备工作,在工程师签发开工令后即可进入现场进行施工。

施工质量方面:

我公司一直把产品质量视为公司的命脉,进行全面质量管理(TQC),将以GB/T19000《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为标准,建立并保持一个健全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建立全面质量控制流程。

严格施工,确保工程达到国家规定的合格标准。

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方面:

施工中达到无伤亡、无重伤、无火灾、无中毒、无坍塌,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文明施工,创文明工地。

售后服务方面:

我司制定了健全的售后服务制度,保证产品满足顾客的使用要求维护了公司良好的社会形象。

施工中我司将遵循“一切以工程为主”的原则全力配合总包单位,并与其它交叉施工的施工单位相互协调,互相配合,在矛盾处理上以大局为重,服从业主、监理公司及总包单位的管理。

 

第二章试验计划

第一节材料的性能和检测要求

我公司在材料的选用上,严格按设计和有关规范要求,组织订货,优中选优,确保工程材料质量。

建筑幕墙使用的所有材料和附件,都必须有产品合格证和说明书及执行标准的编号,特别是主要部件,同安全有关的材料和附件,严格检查其质量,并按有关部门的要求送有关部门进行复测,严禁使用不合格和过期材料和附件。

本工程性能检测项目至少包括风压变形性能、空气渗透性能、雨水渗漏性能及平面内变形性能。

这四项性能检测都由国家认可的检测机构实施,检测试件的材质、构造、安装施工方法均与实际工程相同。

测试大样高度包括二个层高,宽度要求及垂直方向与承重结构的连接等均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本工程幕墙性能必须优于下列之要求,并以计算数据与原型模拟测试及工地现场测试验证。

一、抗风压变形性能

幕墙的设计及安装应由承包商进行,符合GB/T21086-2007通用幕墙要求2级。

检测标准见下表。

分级代号

1

2

3

4

5

6

7

8

9

分级指标值P3/KPa

1.0≤

P3<1.5

1.5≤

P3<2.0

2.0≤

P3<2.5

2.5≤

P3<3.0

3.0≤

P3<3.5

3.5≤

P3<4.0

4.0≤

P3<4.5

4.5≤

P3<5.0

5.0≤

P3<5.5

注1:

9级时需同时标注P3的测试值。

如:

属9级(5.5KPa)。

注2:

分级指标值P3为正、负风压测试值绝对值的最小值。

对于单元幕墙的抗风压性能,应具有足够的抗风压性能;单元幕墙在抗风压指标值作用下,主要受力构件的相对扰度应符合GB/T21086-2007中的5.1.5的要求。

二、抗雨水渗漏性能

幕墙的设计及安装应根据下列抗雨水渗漏原则进行,符合GB/T21086-2007通用幕墙要求2级。

分级代号

1

2

3

4

5

分级指标值△P/Pa

固定部分

500≤△P≤700

700≤△P≤1000

1000≤△P≤1500

1500≤△P≤2000

2000≤△P

可开启部分

250≤△P≤350

350≤△P≤500

500≤△P≤700

700≤△P≤1000

1000≤△P

注:

5级时需同时标注固定部分和开启部分△P的测试值。

三、抗空气渗透性能

幕墙的设计及安装应由承包商进行,符合GB/T21086-2007通用幕墙要求3级。

分级代号

1

2

3

4

分级指标

qL/[m3/(m.h)]

可开启部分

4.0≥qL

>2.5

2.5≥qL

>1.5

1.5≥qL

>0.5

qL≤0.5

分级指标

qA/[m3/(m.h)]

整体部分

4.0≥qA

>2.0

2.0≥qA

>1.2

1.2≥qA

>0.5

qA≤0.5

四、热工性能

分包合同工作的设计和安装应遵守国家和武汉市公共节能设计标准,所有幕墙系统需采用断桥隔热设计,符合热工性能5级要求。

分级代号

1

2

3

4

5

6

7

8

分级指标值K/[W/(m2.K)]

K≥4.0

5.0>K>4.0

4.0>K>3.0

3.0>K>2.5

2.5>K>2.0

2.0>K>1.5

1.5>K>1.0

K<1.0

注1:

8级时需同时标注K的测试值。

五、隔声性能

铝板不应发出任何碰撞声,风的呼啸声和其他由于温度变形、结构位移、压差造成的噪音。

符合GB/T21086-2007四级幕墙的要求。

分级代号

1

2

3

4

5

分级指标值RW/dB

25≤RW≤30

30≤RW≤35

35≤RW≤40

40≤RW≤45

RW≥45

注1:

5级时需同时标注RW的测试值。

六、平面内变形性能

幕墙的设计及安装应由承包商进行,符合GB/T18250-2000通用幕墙要求2级。

分级代号

1

2

3

4

5

分级指标值γ

γ<1/300

1/300<γ<1/200

1/200<γ<1/150

1/150<γ<1/100

γ>1/100

注:

表中分级指标为建筑幕墙层间位移角。

在抗震设计时,建筑幕墙层间位移角应不小于主体结构弹性层间位移角控制值的3倍(位移角控制值参见GB/T1086-2007之1.6.2规定)。

第二节材料的试验项目

一、抗拔试验(化学螺栓,膨胀螺栓)

(一)试验方式:

按设计要求,在现场取一定数量的膨胀螺栓(或化学螺栓)作抗拔试验。

(二)试验地点:

工地现场

(三)试验目的:

检验各种螺栓的抗拔力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四)试验结果:

查阅检测报告

二、防雷接地电阻测试

(一)地点、测试机构:

工地现场,国家认定的防雷设施检测机构

(二)测试目的:

测试幕墙自身接地电阻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三、连接件的承载力检验

(一)检验方式:

送样检验

(二)检验地点、机构:

国家认定的建筑幕墙质量检测中心。

(三)检验目的:

检验焊缝的抗拉、抗剪强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检验各连接件抗拉、抗剪强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四)结果:

查检验报告。

第三节材料的性能试验步骤及试验依据

一、空气渗透性能试验:

《建筑幕墙空气渗透性检测方法》

压力箱由10pa升至150ps,作用时间10秒,记录空气流量值,此值为试件镶嵌框,接缝的空气流量。

密封处的胶纸除去,重复上述压力,记录空气流量值。

此值为试件固定部分的空气流量。

密封处开启部分胶纸除去,重复上述压力,记录空气流量值,此值为试件开启部分的空气流量。

二、雨水渗漏性能试验:

《建筑幕墙雨水渗透性检测方法》

以4l/min/sqm之淋水量均匀淋洒在试件上,使试件表面保持连续的水膜,同时施加100pa-2500pa压力,持压15分钟,试件不能有不可控制的漏水出现。

三、抗风压性能试验:

《建筑幕墙风压变形性能检测方法》

向幕墙试件施加均匀的气压,以测定各组件在设计风荷载的作用下的抗风能力。

即向试件施加正、负压差逐级各持压10秒,记录各变形值,其变形值小于1/180L或残余变形小于1/1000部分。

四、抗风压安全试验:

向幕墙试件施以125%的设计风压,测定各组件在此风压的抗风压性能方法,向幕墙试件施以正负风压最大值,3秒钟记录变形值。

此时幕墙没有不正常的变形,玻璃没损坏,且残余变形小于1/1000L即可。

五、风压变形试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建筑幕墙风压变形性能检测方法GB/T15227-2007

项目

计量单位

分级

风压

变形性能

kpa

≥5

<5,

≥4

<4,

≥3

<3,

≥2

<2,

≥1

(一)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本标准规定了建筑幕墙的风压变形性能检测方法

2、本标准适用于建筑玻璃幕墙,检测对象只限于幕墙本身,不涉及幕墙和其他结构之间的接缝部位。

(二)检测

1、变形检测

检测试件在风荷载作用下,主要受力杆件的面法线挠度的变化规律,以主要受力杆件的相对面法线挠度达到L/180(或±20mm)时所对应的压力值进行评价。

2、反复受荷检测

检测试件在波动风荷作用下,能否避免发生损坏的能力,以是否发生功能障碍和损坏进行评价。

3、安全检测

检测试件在最大瞬时风荷载作用下,能否避免发生损坏的能力,以是否发生使用功能障碍、残余变形或损坏进行评价。

(三)检测装置

1、检测装置应具有安装试件所需足够大的开口部位,具有检测幕墙风压变形性能的能力。

2、检测装置应设有安全网,以防止试件突然损坏造成伤害。

(四)试件

1、试件各组成部分应为生产厂家检测合格的产品,试件的安装、镶嵌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加设任何特殊附件或采用其他特殊措施,试件所使用的玻璃和胶应和工程所使用的相同。

2、试件宽度最少应包括四个垂直承力构件。

其中最少有一个能承受设计负荷;试件高度应为二个层高,并在垂直面上要有两处或两处以上和承重结构相连接,试件的安装和受力状况应和实际相符。

3、试件必须包括典型的垂直接缝和水平接缝。

(五)检测方法

1、试件安装完毕后,须经核查,待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开始进行检测,检查时,将试件的可开启部分开关数次,最后关紧。

2、在试件所要求布置测点的位置上,安装好位移测量仪器,测点规定为:

受力杆件的中间测点布置在杆件的中点位置;两端测点布置在杆件两端点向中点方向移10mm处,镶嵌部分的中心测点布置在两对角线交点位置上,两端测点布置在镶嵌部分的长度方向两端向中点方向,距镶嵌边缘10mm处。

3、预备加压

以250Pa的压力加荷5min,作为预备加压,待泄压平稳后,记录各测点的初始位移量。

预备压力为P0。

4、变形检测

先进行正压检测,后进行负压检测。

检测压力分级升降。

每级升、降压力不超过250Pa,每级压力作用时间不少于10S,压力升、降直到任一受力杆件挠度值达到L/180为止,记录每级压力差作用下的面法线位移量和达到L/180时之压力值P1。

5、反复受荷检测

以每级检测压力为波峰,波幅为二分之一压力值,进行波动检测,最高波峰值为P1×1.5,每级波动压力持续时间不少于60S,波动次数不少于10次,记录尚未出现功能障碍或损坏时的最大检测压力值P2。

6、安全检测

如反复受荷检测未出现功能障碍或损坏,则进行安全检测,使检测压力上升到P1,随后降至0,再降至-P1,然后升至0。

升、降压时间不少于1S,压力持续时间不少于3S。

必要时可持续至10S,然后记录功能障碍,残余变形或损坏情况和部位,P3=2P1,即相对挠度≤L/180,如挠度绝对值超过20mm时,以20mm所对应的压力值为P3值。

(六)检测数值的整理和记录

变形检测中求取受力杆件的中间点的面法线挠度的方法,按下式计算:

fmax=(b-b0)—[(a—a0)+(c—c0)]/2

式中:

a0b0c0——各测点在预备加压后的稳定初始读数值,mm

abc—为某级检测压力作用过程中的稳定读数值,mm

fmax—为中间测点的面法线挠度值,mm

(七)检测报告

1、试件类型、规格尺寸以及有关图示(包括外、内立面、纵、横剖面和型材、附件截面)必须表示出试件的支承体系,以及可开启部分的开启方式。

2、璃的品种、厚度、最大尺寸和镶嵌方法。

3、密封材料的材质和牌号。

4、附件的名称、材质和牌号。

5、检测用的主要仪器设备。

6、检测室的温度和气压。

7、检测结果:

以压力差和挠度关系曲线表示检测记录值,并注明主要受力杆件的长度。

(八)检测结果的评定

1、变形检测:

注明相对面法线挠度达到±L/180时的压力差P1,绘图表示测点位置。

2、反复受荷检测:

注明±P2值,记录出现的功能障碍的具体情况,并绘图注出起发生部位。

3、安全检测:

注明±P3值,记录出现的功能障碍、残余变形或损坏的情况,绘图注出起发生部位,以前一级测值为定级值。

如未发生功能障碍和损坏情况,以P3正负值中绝对值较小的值为定级值。

六、气密性性能试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建筑幕墙空气渗透性能检测方法GB/T15227-2007

性能

计量单位

分级

空气渗透性能

M3/(m.h)

(10pa)

可开启

部分

≤0.5

>0.5

≤1.5

>1.5

≤2.5

>2.5

≤4.0

>4.0

≤6.0

固定

部分

≤0.01

>0.01

≤0.05

>0.05

≤0.10

>1.00

≤0.20

>0.20

≤0.50

(一)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本标准规定了建筑幕墙的空气渗透性能检测方法

2、本标准适用于建筑玻璃幕墙,检测对象只限于幕墙本身,不涉及幕墙和其他结构之间的接缝部位。

(二)检测装置

1、检测装置应具有安装试件所需足够大的开口部位,具有检测幕墙空气渗透性能的能力。

2、试件

(1)试件各组成部分应为生产厂家检验合格的产品,试件的安装、镶嵌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加设任何特殊附件或采取其他特殊措施,试件所使用的玻璃和胶应和工程所使用的相同。

(2)试件宽度最少应包括四个垂直承力构件。

其中最少有一个能承受设计负荷;试件高度应为二个层高,并在垂直面上要有两处或两处以上和承重结构相连接,试件的安装和受力状况应和实际相符。

(3)试件必须包括典型的垂直接缝和水平接缝。

(4)试验装置的试件安装口和试件间的接缝部位不得有空气渗透。

3、检测方法

试件安装完毕后须经核查,待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开始进行检测,检查时,将试件可开启的部分开关数次,最后关紧。

(1)预备加压:

以250Pa的压力对试件进行预备加压,持续时间为5min,然后使压力降为0。

在试件挠度消除后开始进行检测。

(2)按规定的各压力级依次加压,每级压力作用时间不得少于10s,记录各级压力差作用下通过试件的空气渗透量测定值,并以100Pa作用下的测定值,作为q′(m3/h.m)。

加压顺序示意图

加压

顺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检测

压力

10

20

30

50

70

100

150

100

70

50

30

20

10

(3)将幕墙试件上可开启部分的开启缝隙密封起来后,再按表中所规定的各压力级依次加压。

每级压力作用时间不得少于10s,记录各级压力差作用下通过试件固定部分的空气渗透量测定值,并以100Pa作用下的测定值作为q1'(m3/h.m)。

4、测定值整理方法

(1)幕墙试件上开启部分的空气渗透量q1'(m3/h.m):

q1'=q'-q2'

(2)将和q2'换算成10Pa作用下标准状态固定部分的空气渗透量q1(m3/h.m)和开启部分的空气渗透量q2(m3/h.m):

q1=293/101.3×q1'.p/T×1/4.65

q2=293/101.3×q2'.p/T×1/4.65

式中:

P-检测室气压值Kpa

T-检测室空气温度值K。

计算标准状态下,固定部分单位缝长的空气渗透量q01(m3/h.m)和开启部分单位缝长的空气渗透量q02(m3/h.m)

q01=q01/L1

q02=q02/L2

分别以q01和q02作为幕墙固定部分和开启部分空气渗透性能的分级指标值。

5、检测报告

(1)试件类型、规格尺寸以及有关图示(包括外、内立面、纵、横剖面和型材、附件的截面)。

必须表示出试件的支承体系以及可开启部分的开启方式:

(2)镶嵌缝和开启缝的长度;

(3)玻璃的品种、厚度、最大尺寸和镶嵌方法;

(4)密封材料的材质和牌号;

(5)附件的名称、材质和牌号;

(6)检测用的主要仪器设备;

(7)检测室的温度和气压;

(8)检测结果:

标准状态下固定部分单位缝长的空气渗透量和开启部分单位缝长的空气渗透量;

七、水密性性能试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建筑幕墙雨水渗漏性能检测方法GB/T15227-2007

性能

计量单位

分级

空气渗透性能

(pa)

可开启

部分

≥500

<500

≥350

<500

≥350

<250

≥150

<150

≥100

固定

部分

≥2500

<2500

≥1600

<1600

≥1000

<1000

≥700

<700

≥500

(一)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本标准规定了建筑幕墙的雨水渗漏性能检测方法。

2、本标准适用于建筑玻璃幕墙,检测对象只限于幕墙本身,不涉及幕墙和其他结构之间的接缝部位。

(二)检测装置

1、检测装置应具有安装试件所需足够大的开口部位,具有检测幕墙雨水渗漏性能的能力。

2、设备的喷淋装置应能将水均匀地喷向试件表面,形成连续水幕。

3、检测装置应设安全网,以防止试件突然破坏造成伤害。

(三)试件

1、试件各组成部分应为生产厂家检验合格的产品,试件的安装、镶嵌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加设任何特殊附件或采取其他特殊措施,试件所使用的玻璃和胶应和工程所使用的相同。

2、试件宽度最少应包括四个垂直承力构件。

其中最少有一个能承受设计负荷;试件高度应为二个层高,并在垂直面上要有两处或两处以上和承重结构相连接,试件的安装和受力状况应和实际相符。

3、试件必须包括典型的垂直接缝和水平接缝。

4、试验装置的试件安装口和试件间的接缝部位不得有空气渗漏。

(四)检测方法

1、试件安装完毕后须经核查,待符合设计要求后才可进行检测,检查时将试件可开启部分开关数次,最后关紧。

2、预备加压,以250Pa的压力对试件进行预备加压,持续时间为5min,然后使压力降为0。

在试件挠度消除后开始进行检测。

3、淋水,以4L/m2.Min的水量对整个试件均匀地喷淋,直至检测完毕,水温应在8—25℃的范围内。

4、加压:

在淋水的同时,按规定的各压力级依次加压,每级压力的持续时间为10min,直到试件开启部分和固定部分室内侧分别出现严重渗漏为止,加压形式分为稳定和波动两种,波动范围为稳定压的3/5,波动周期为3S。

5、记录;记录渗漏时的压力差值、渗漏部位和渗漏状况。

6、判断:

以试件出现渗漏时所承受的压力差值作为雨水渗漏性能的判断基础,以该压力差的前一级压力差作为试件雨水渗漏性能的分级指标值。

(五)检测报告

1、试件类型、规格尺寸以及有关图示(包括外、内立面、纵、横剖面和附件、型材的截面)必须表示出试件的支承体系和排水体系,并标出排水孔尺寸和位置,以及可开启部分的开启方式;

2、玻璃的品种、厚度、最大尺寸和镶嵌方法。

3、密封材料的材质和牌号

4、附件的名称、材质和牌号

5、检测用的主要仪器设备

6、检测室的温度和气压

7、检测结果

(1)检测淋水量

(2)可开启部分和固定部分发生严重渗漏时的压力差值。

(3)图示渗漏部位。

第四节结构胶、耐候胶试验方法

一、蝴蝶试验

(一)蝴蝶试验是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