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必修三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491579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2.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地理必修三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教版地理必修三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教版地理必修三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人教版地理必修三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人教版地理必修三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地理必修三复习提纲.docx

《人教版地理必修三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地理必修三复习提纲.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地理必修三复习提纲.docx

人教版地理必修三复习提纲

高二地理必修三复习提纲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区域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区域特征:

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有的区域边界是明确的,如行政区,有的区域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如干湿地区。

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区域特征:

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可变性)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P2-3)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共性

①都是平原地区,②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地区,雨热同期

地理环境差异

地理位置

位于北纬30°附近,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中部,长江入海口

北纬43—48°,地处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温带季风气候区

土地条件

①水稻土为主,②耕地多为

水田;③土地较为分散;④人均耕地面积少

①黑土分布广泛;②耕地多为旱地;③集中连片;④人均耕地面积多

矿产资源条件

矿产资源贫乏

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人类活动差异

农业

耕作方式

水田耕作业

旱地耕作业

主要粮

食作物

主要种植水稻,还有油菜、

棉花等作物

主要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等作物,

作物熟制

一年两熟至三熟

一年一熟

其他

水产业较为发达

松嫩平原的西部适宜发展畜牧业

工业

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

商业

我国沿海航线的中点,长江入海门户,对内外联系方便

★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P4-5)

早期:

长江中下游平原河流、湖泊和沼泽分布较广,地势平坦,土质黏重。

受地理环境的限制,耕作农业发展缓慢。

农业社会:

①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长江中下游平原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

②随着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改良,长江中下游平原多水而质地黏重的土壤不再成为耕作业的限制条件,农业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

③随着我国历史上人口从北方至南方几次大规模的迁移,长江中下游平原人口越来越稠密。

④优越的气候条件还使得长江中下游平原成为我国主要的桑蚕和棉花生产基地。

农业社会后期:

①工商业的发展使长江中下游平原人口、城市密集,耕地面积减小。

②耕地被分割得很破碎,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粮食商品率低。

③今天长江中下游平原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已逐渐让位于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在全国棉花生产中的地位也比不上新疆南部和华北平原。

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技术

指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等。

★遥感

  RS,主要是获取,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物体辐射和反射电磁波→收集→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专业图件统计数字

目标物→传感器(最重要)→ 遥感地面系统 →成果

 特点和优点:

可以首先从面上的区域分析研究入手,然后有重点地选择若干点、线进行野外验证和检查。

不仅可以提高研究工作的精度和质量,而且节省人力、财力,提高效率。

用于资源调查(注意有矿产资源、水、土地、森林、野生动物资源等)、环境监测、灾害监测。

★全球定位系统

  GPS,主要是定位,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

  三大部分:

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

  特点:

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

作用:

导航、探险旅游、野外勘探

★地理信息系统

  GIS,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用于所有用到地图或需要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领域。

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和城市管理中得到应用。

  优点:

①信息量大,使用方便;②功能强大;③动态监测(GIS与RS相结合)

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

  数字地球是指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

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荒漠化概念

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这种土地退化。

荒漠化主要表现

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荒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西北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P16-17)

1.范围

地形区范围:

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

行政区划范围:

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

2.地貌特点:

本区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是辽阔坦荡的高原;西部是高大的山系和巨大的内陆盆地,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3.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干旱

⑴干旱成因:

深居内陆,山地高原的阻挡,水汽难以到达

⑵景观特色——以草原、荒漠为主

★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因素——为荒漠化创造条件(P17)

基本条件——气候干旱(潜在因素),地表水贫乏,河流欠发育,流水作用微弱,而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

物质条件——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平地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

③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早冬春干旱季节

④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因素——加剧荒漠化进程(P18-19)

1.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

⑴来自于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⑵由于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

2.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的主要表现:

在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常常起决定性作用。

①过度樵采②过度放牧 ③过度开垦

水资源利用不当

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

3.另一种荒漠化现象——次生盐渍化

⑴绿洲:

在有水源灌溉的荒漠地区。

⑵次生盐渍化形成:

①由于耕作技术落后,灌溉措施不当

②干旱气候条件下蒸发旺盛,盐分极易在地表聚集而形成。

★不同历史时期的荒漠化

古代:

唐宋——明 塔里木盆地南缘,由战争、瘟疫、过度垦耕导致。

近代:

清 ——内蒙古东南部,因为移民增多,农业对土壤的破坏力强于牧业

现代:

20世纪50年代  人口激增,管理失误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P22-23)

1.荒漠化的防治内容:

预防:

潜在荒漠化的威胁;

扭转:

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恢复:

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2.荒漠化的防治原则

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

治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的原则

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以防为主,保护并有计划地恢复荒漠植被

3.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治理重点和防治核心:

①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

恢复自然植被

②治理重点:

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因地制宜地进行综合治理

防治核心:

人与自然的协调或消除贫困

4.治理措施

①合理利用水资源

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

③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④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⑤控制人口增长

5.我国治理措施和经验

⑴措施:

生物固沙、沙地飞播造林种草、小流域综合治理等

我国政府对西北地区的生态建没和荒漠化防治

先后实施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防沙治沙等多项生态环境治理工程。

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森林的作用

1、自然资源:

木材、燃料

2、环境资源: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稳定大气、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吸烟除尘、防风固沙(水气净美“无”尘沙)。

3、破坏森林的危害:

气候失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减少。

森林分布

 现存的原始森林集中分布在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地区(原因:

它们或因地广人稀、自然条件严酷,或因难以通行、开发较晚,才免遭大规模破坏)

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森林。

热带雨林的分布

  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两侧,但在大陆相逢地带可以伸展道南北纬15-25度。

  东南亚地区、非洲刚果河流域和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是热带雨林的三大集中分布区。

★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P27)

①地球之肺:

深刻的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②地球的储水库:

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③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在生物进化史中,雨林成为地球上繁衍物种最多、保存时间最长的场所。

人类医学的宝库

热带雨林系统的优势:

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迅速,群落生产力高

★雨林生态的脆弱性(P28)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P30-32)

①20世纪五十年代以前:

生活方式落后,未开发,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

②人口急剧增长,雨林遭到空前的破坏

③1970年,巴西政府又正式公布了著名的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

  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移民亚马孙平原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

雨林的保护

在当前的背景下,面对雨林正在遭受毁灭性破坏的严峻形势,应该把保护放在第一位。

要采取保护性的开发:

进行环境教育,成立保护基金会,发展生态旅游,建立自然保护区等等。

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两类能源

  可再生能源:

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

  非可再生能源:

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

★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P40-41)

①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储量丰富、分布范围广、煤种齐全、煤质优良、与其他矿产伴生

市场广阔③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能源基地建设(P42-43)

①扩大煤炭开采量

②提高晋煤外运能力(记住神黄线、大秦线)

③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建设坑口电站;发展炼焦业

★三条产业链(P44-45)

  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

★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P44-45)

  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环境的保护与治理(P46-47)

①提高煤的利用技术;②调整产业结构;③“三废”的治理

第二节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人类文明的发源地

  尼罗河文明 两河文明 黄河——长江文明  印度河——恒河文明

田纳西河

  位于美国东南部,是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的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分支;

  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的西坡,在肯塔基市附近注入俄亥俄河。

不同地段的保护

  山地:

河流的发源地,保护好植被生态,其生态环境直接影响河流的水量和水质

  河谷平原:

人类活动比较集中的地区,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

  河流:

流域中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注意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的保护。

★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P50)

地形:

多山,地形起伏大,所以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

多山的地形,陆路交通不便,河流航运作用十分突出。

  气候: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气候温暖湿润(冬末春初多降水,夏秋季降水相对较少)

  水系:

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大部分可通航。

并通过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可通往全国大部分地区;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受气候影响,水量很不稳定。

  矿产资源:

非常丰富,主要有煤、铁、铜、磷、锌、云母等。

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P51)

118世纪下半叶:

农业发达,人口较少,对自然环境影响不大。

219世纪后期:

人口急增,对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与社会问题---

土地退化(老棉花带);植被破坏;环境污染(酸雨)。

③20世纪30年代初:

田纳西河流域成为美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流域的综合开发(P52-54)

  流域的开发都以河流的利用与治理为核心。

田纳西河流域,TVA将河流的梯级开发作为流域开发的核心。

发挥防洪、航运、发电、提高水质、旅游、土地利用等综合效益。

田纳西河两岸形成“工业走廊”的原因

  大规模的火电和核电使田纳西河流域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

  流域内炼铝、化学等高耗能工业的发展

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地理条件(P60-62)

1.范围:

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东部。

2.地位:

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

3.地理条件分析

⑴气候条件——农业生产中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

①气候条件制约着一个区域农业的生产品种、耕作制度和生产季节等。

②东北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

冬季寒冷,夏季温暖,降水集中在夏季,雨热同季。

热量和水分条件基本上可满足一年一熟作物的需求,但是农作物生长容易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

⑵地形、土壤条件——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①地形条件往往影响区域农业生产的类型。

②一般来说,平原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而山地丘陵地区适宜发展林牧业。

ⅰ西部高原地势平坦,降水较多,是优质草原牧场,利于大面积牧业发展;

ⅱ中部和东北部平原广阔,面积占全国平原总面积的1/3,利于大面积耕作;

ⅲ周围山地环绕,森林资源丰富,木材蓄积量占全国总量的31%,林业面积广阔。

③土壤肥沃——广泛分布黑土、黑钙土,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

⑶社会、经济条件:

工业:

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农牧兴工、共促农牧

 交通:

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发展外向型农业。

 开发时间较晚,人口密度较低,农业经营规模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相对较好的生态环境和资源条件有利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

三山脉三平原:

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小兴安岭、大兴安岭、长白山

★农业布局特点(P62-63)

耕作农业区:

主要分布在三大平原地区。

水稻:

多种植在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以及东部山区的河谷盆地,随着育种和种植技术的进步,水稻种植已扩展到北纬50°以北的黑龙江沿岸。

小麦和大豆:

种植比例由南向北逐渐增多,其中小麦以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北部最集中,以春小麦为主

玉米:

分布普遍,以中部松嫩平原最为集中,这里已经形成我国著名的“玉米带”

林业和特产区:

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

大小兴安岭是我国最大的林区。

长白山区是我国主要的鹿茸、人参等珍贵药材产区,延边生产苹果梨。

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是我国最大的柞蚕茧产区。

辽南是重要的苹果产区。

畜牧业区:

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是重要的羊、牛、马牧畜生产基地。

(呼伦贝尔市三河地区:

三河牛、三河马;松嫩平原西部:

东北红牛)

农区:

舍饲养畜业,主要饲养猪、肉鸡、肉牛、奶牛等。

东北商品粮基地生产特点(P64-65)

1大规模机械化生产②地区专业化生产

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P67)

人口激增→高强度农林开发→土地不合理利用→农业生态环境退化(水土流失、黑土退化、土地沙化、盐碱化、草场退化、自然灾害频繁、环境污染等)

东北地区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P67-68)

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入手,坚持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相结合,坚持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统一,建设成我国最大的绿色食品基地和高水平的农业专业化区域。

①平原区农业发展方向:

发展适应加工需要的优质、专用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条;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②西部草原区农业发展方向:

退耕还林还草,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

③山区农业发展方向:

森林保育为核心,开发特色农产品,实现由原料型生产向原料及产品加工并举的转变。

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城市化与工业化

1.城市化、工业化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2.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互之间的关系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两股相互促进的力量,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

3.一般发展中国家如何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

通过优惠政策,鼓励少数有条件的区域率先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以带动相邻区域以至全国其他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

★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提高的条件(P70-72)

1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工业内部,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2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给予许多优惠政策,使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

3良好的区位:

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发挥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的优势,就近接受港澳产业的扩散,利用港澳贸易渠道,大量出口商品。

④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工业化城市化推进的阶段(P72-74)

第一阶段:

1979—1990年,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这一阶段的主导产业。

问题:

①原有的工业基础薄弱②矿产资源贫乏

优势:

①劳动力资源丰富②政策优势③侨乡优势④发达国家与地区第一轮产业结构调整时期

特点:

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相对较慢

原因:

①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外商出于风险考虑,投资规模相对较小

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附加值相对较低

影响:

带来的就业和发展机会,吸引各方面人才和农民工,保证该区工业化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

在国内生活消费品处于紧缺时期,该区依靠庞大的国内市场需求促使一些工厂迅速成长为国内同类产品的主要生产厂家。

第二阶段:

1990年以后,高新技术产业逐渐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成为主导产业。

问题:

①政策优势不明显(随全国对外开放范围的不断扩大)②劳动力成本优势丧失(经济发展带动工资提高)

优势:

①工业实力大为增强②恰逢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蓬勃发展和发达国家和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时期

特点:

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相对较快

原因:

①外商不再担心风险,投资规模扩大②高新技术产业的附加值相对较高

影响:

许多乡村地区迅速变成城镇,使城镇数量猛增,呈现出城市与乡村交错分布的景象

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大。

两方面综合的结果,使珠三角地区城市人口比重逐步提高,成为我国城市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

问题与对策(P75-77)

① 产业升级面临困境——产业结构调整

② 城市建设相对落后——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③ 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加强规划与管理

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概况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

⑴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是很不均匀的,存在着明显的资源富集区和资源贫乏区。

且自然资源依在区域之间一般不具有流动性。

⑵区域间的发展水平不平衡,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赋存的自然资源往往不匹配:

需求量大的区域可能自然资源的赋存量少,需求量小的区域可能自然资源赋存量多。

2.我国在实现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的大型工程

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北煤南运等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典例——西气东输工程

1.基础:

新疆天然气资源

2.目标市场:

长江三角洲

3.主干管道:

一线工程:

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海油气田.向东经过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最终到达上海,全长4200千米。

经过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河西走廊、宁夏平原、黄土高原、太行山区、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二线工程:

主干线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向西与中亚天然气管道相连,南至广州,全长4900多千米。

★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P82-84)

1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②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③今后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天然气分布总体特征:

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四大气区:

新疆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川渝四川盆地;陕甘宁的鄂尔多斯。

油气发展战略:

稳定东部,发展西部

★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P84-86)

对西部:

1、将西部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使之成为当地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2、推动天然气勘探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并拉动相关产业增长

对东部

1、缓解能源紧缺,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2、推动天然气化工以及用户管网建设,促进东部地区发展。

对发展

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与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合理配置,对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对环境

1、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大气质量。

2、在建设过程中,注意保护生态。

3、在沿线推广天然气,减少农民对薪柴的需求,从而缓解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压力。

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产业转移

  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国内的产业转移称区域产业转移,跨国的产业转移称国际产业转移。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P87-89)

①劳动力因素:

具有充足、高素质且价格较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②内部交易成本因素:

发展中国家为了吸引发达国家的投资,首先要改善投资环境以减少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

③市场因素:

20世纪90年代以前,西欧、北美是日本农产品的主要消费市场;20世纪末,东亚和东南亚因经济增长强劲、市场需求大而成为日本产品的主要销售市场,并成为日本企业主要投资地区。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P91-92)

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③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输出地:

坏境质量提升。

输入地:

坏境污染加重,可是输入地由乡村变为城市。

④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输出国失业率上升,输入国:

就业压力减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