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教学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89200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2.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物理教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九年级物理教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九年级物理教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九年级物理教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九年级物理教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物理教学教案.docx

《九年级物理教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物理教学教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物理教学教案.docx

九年级物理教学教案

 

物理教案

 

程彦武

 

20011-8-25

 

教学计划

新的一学期开始了,本学期按学校工作安排及工作的需要,我继续担任九年级一、二、三,三个班的物理教育教学工作。

根据对三个班的调查发现,三个班的物理基础较为虚弱,学生对八年级物理知识的掌握比较差劲,而八年级物理在中考试题中往年都占相当大的比例。

特别是电学部分,几乎占总分的30%左右。

因此,我认为本学期的教学任务较为繁重。

至此,我打算本学期这样安排教育教学工作.

首先,顺应教学步骤,用大概十四周的时间完成九年级物理课本的讲解工作。

其次,用四~五周左右的时间对八年级物理进行择重式的复习。

达到夯实基础强化巩固的目的。

相信通过上述努力,学生的物理学习定会取得较大的进步。

下面安排教学进程:

附:

教学进度

第1~2周:

完成第十一、第十二两章内容的讲解工作;

第3~5周:

完成第十三章内容的讲解工作;

第6~8周:

完成第十四章内容的讲解工作;

第9~10周:

完成第十五章内容的讲解工作;

第11周:

进行期中考试并阅卷;

第12~14周:

完成第十六章内容的讲解工作;

第15~19周:

完成八年级物理复习工作;

第20周:

进行期末考试并阅卷,寒假开始.

第十一章

第一节宇宙和微观世界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2)初步了解原子的结构。

   (3)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

   (4)初步了解纳米科学技术及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二、教学重点:

纳米及其相关应用

 三、板书设计:

   1、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

   宇宙由数十亿个星系组成,银河系只是数十亿个星系中的一个,并且银河系的尺度以一束光从这头走到那头需要十万光年的数据给出,显示了银河系之大,宇宙之大。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置身于太阳系之中,太阳系置身于银河系之中。

银河系又置身于整个宇宙众多的星系团之中。

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发展之中。

   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广阔无垠的宇宙大得难以想像,它是由物质组成的。

那么,物质又是由什么组成的?

构成物质的小微粒究竟小到什么程度?

   如果把玻璃杯打碎了,其碎片还是玻璃。

经过多次分割,甚至碾成粉末,颗粒越分越小。

如果不断地分割下去,有没有一个限度呢?

任何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组成的,这些粒子保持了物质原来的性质叫分子。

   例如:

以分割糖粒为例。

开始的分割会仍然保持甜的味道,但是继续分割下去,也就是当把糖粒分到没有甜味的时刻,那时的微小粒子就不再是糖了,保持糖这种物质原来性质的最小微粒叫做糖的“分子”。

分子用肉眼是不能看到的,我们借助电子显微镜观察金分子(单原子).

   3、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①固态物质中,分子与分子的排列十分紧密有规则,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将分子凝聚在一起。

分子来回振动,但位置相对稳定。

就像学生在自己的座位上身子可以来回晃动一样。

因此,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②液态物质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粒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小。

就像学生在自己的教室中交换座位,但又没离开教室一样。

因此,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

   ③气态物质中,分子间距很大,并以高速向四面八方运动,粒子之间的作用力很小,易被压缩。

就好比学生在操场上玩,他们处于完全自由的状态,四处奔跑。

因此,气体具有很强的流动性。

4、原子结构:

   20世纪初,科学家发现,原子的结构与太阳系十分相似,它的中心是原子核,在原子核周围,有一定数目的电子在绕核运动。

第二节质量

一、教学目标:

   

(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

   

(2)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3)用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初步理解“物质的量”的含义。

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二、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实验,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位置而变化的物理量。

三、板书设计:

  1、质量

 ①概念:

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质量的符号:

m

   ②注意:

(1)质量不随物体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2)质量不随物体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3)质量不随物体形状的变化而变化

   2、质量的单位:

      ①质量国际单位:

千克(kg)

   ②常用单位:

吨(t)、克(g)、毫克(mg)

3、质量单位间的换算:

   1t=1000kg

1kg=1000g

1g=1000mg

  4、天平:

1天平测质量的原理

天平的两臂相等,当两盘中物体的质量相等时,天平就会平衡。

如果一个盘中是质量未知的物体,另一个盘中是质量已知的砝码,天平平衡后,被测物体的质量就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标尺上游码的质量。

2天平的使用

放:

放天平在水平台上,放游码在标尺的“0”刻线处;

调:

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

称:

把物放在左盘,向右盘中由大到小加砝码,必要时拨动游码,直到天平再次平衡。

记:

物体的质量就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的质量。

 

第三节密度

一、教学目标:

①理解密度的概念;

②学会对密度公式的应运;

③知道密度的国际单位及常用单位,以及单位间的换算。

二、教学重点:

密度概念的理解及密度公式的应运。

三、板书设计:

第三节密度

一、密度的概念:

单位体积的某中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注意:

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它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物质的质量、体积没有关系,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

二、密度的计算公式:

ρ=

其中:

m表示物体的质量,单位:

V表示物体的体积,单位:

ρ表示物体的密度,单位:

㎏/㎥

注意:

①密度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没有关系;

②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但也可能相同。

第四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及密度的应运

一教学目标:

1学会量筒的使用,会用量筒测液体和形状不规则固体物体的体积。

2知道测量物质密度的原理

3学会用计算物质密度的方法确定未知物质的种类。

4会用密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

二教学重点:

会用量筒测液体和形状不规则固体物体的体积。

三板书设计:

第四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及密度的应运

一1.认识量筒:

⑴用途:

测量液体和固体的体积。

⑵构造:

如图所示,它是个玻璃制成的均匀圆筒,筒上标有均匀的刻度,刻度单位为:

毫升〔mL〕

⑶使用:

a使用前先观察量程和分度值;

b读数时,量筒应放在水平桌面上,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或凸液面的最高处水平,

⑷注意:

a量筒没有“零”刻度线,并且由下往上刻度值增大。

B读数时,视线必须平视,俯视会使测量值偏大,仰视会使测量值偏小。

2.用量筒测液体的体积:

把液体注入量筒中,读出液面的示数即为液体的体积。

3.用量筒测形状不规则固体物体的体积﹝排水法﹞:

a在量筒中注入适量的水﹝不能太少,不能太多﹞,并记下其体积的值V1;

b把被测物体浸没在水中﹝密度小于水的物体要按压﹞,待液面上升后,读出此时液面处的体积值V2;

c被测物体的体积为V2-V1

注意:

体积较大形状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可用下面方法求得。

①把量筒换成量杯同上述一样测量。

﹝排水法﹞

②溢杯法

把被测物体放进装满水的容器中,把溢出的水收集在量筒中,量出体积即为被测物体的体积。

二测量物质密度的原理:

根据密度公式ρ=

可知,如果用天平称出物体的质量,用量筒测出物体的体积,则物体的体积便可求出来。

注意:

形状规则物体的体积可用数学或测长、宽、高的方法求出。

三用计算物质密度的方法确定未知物质的种类

原理:

称出物体的质量,测出物体的体积,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物体的密度,再和密度表中的密度值对照,其值与那种物质的密度一样,未知物质就是那种物质。

该方法可用来鉴别物质。

四密度与生活

①风的形成

空气因受热体积要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热空气上升后,温度低的冷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从而形成风。

②水的密度

事实表明,4℃时水的密度最大,温度高于4℃或低于4℃时,不管水的温度升高还是降低,水的密度都减小。

 

第十二章运动和力

第一节运动的描述

一、教学目标:

①理解机械运动的概念

②理解什么是参照物

③理解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

参照物概念的理解

三、板书设计:

1、什么是机械运动

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关键:

位置的变化,如果物体的位置变化了,物体就做了机械运动;如果位置没有变化,物体就没有做机械运动。

2、参照物

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被选为参照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注意:

①参照物是为了便于观察物体位置的变化而选择的参照物体。

②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

③被研究的物体本身不能选做参照物

④一般情况下,常选取大地或和大地相对静止的树木、建筑物等做为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运动,也没有绝对的静止,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对于同一个物体,若选择不同的物体做为参照物,来研究它的运动情况,得到的结论可能是不同的。

因此,不事先选择参照物,就无法判定物体是否在运动。

第二节运动的快慢

一、教学目标:

①通过分析、比较和理解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基本方法

②知道速度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了解一些物体运动的大致速度。

③记住速度计算公式v=

④知道匀速直线运动是物体沿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知道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用平均速度来描述。

二、教学重点:

①速度计算公式v=

的应用。

②平均速度的理解。

三、板书设计:

1.速度的概念:

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叫做速度.

2.速度表示的物理意义

速度:

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3.速度的计算:

v=

其中:

s表示路程,单位:

m

t表示时间,单位:

s

v表示速度,单位:

1m/s

4.速度的国际单位及常用单位间的换算:

国际单位:

1m/s

常用单位:

km/h

国际单位及常用单位间的换算:

1m/s=3.6km/h

5.比较速度快慢的两种基本方法:

①通过的路程相同时,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

②运动的时间相同时,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快.

6.平均速度:

物体通过的总路程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物体在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

7.几种常见的运动:

①变速运动:

速度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运动

②匀速运动:

速度的大小不随时间变化的运动

③匀速直线运动:

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的运动

第三节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一、教学目标:

①知道单位及国际单位制

②了解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

③学会刻度尺的使用

④知道长度的单位及其单位间的换算

⑤了解测量时间的常用仪器

⑥会使用停表

⑦知道时间的单位及其单位间的换算

⑧知道误差及错误产生的原因

⑨知道减小误差的方法

⑩熟悉几种常用的测量方法

二、教学重点:

①刻度尺的使用

②误差和错误的成因及减小误差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1、什么是单位:

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比较的标准量叫做单位。

2、国际单位制:

国际计量组织制定的国际间统一的单位。

3、长度的测量工具:

①学生常用:

刻度尺

②生活中常用:

皮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

4、使用刻度尺时应注意:

①测量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

②测量时刻度尺要与被测物体紧贴并平行;

③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④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数字和单位。

注:

当刻度尺的零刻线磨损时,要确定新的零刻度线,测量值就等于所读值减去新的零刻度值的差值。

5、长度的单位:

①国际单位:

m

②常用单位:

kmdmcmmmumnmÅ

6、长度单位间的换算:

1km=103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m=103um

1um=103nm

1nm=10Å

7、时间的测量工具:

①体育运动中常用:

停表

②生活中常用:

钟表

8、时间的单位:

①国际单位:

s

②常用单位:

h、min

9、时间单位间的换算:

1h=60min

1min=60s

10、误差:

①概念: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②误差的成因:

测量仪器不精确,实验方法粗略等。

③减小误差的方法;a、选用更精密的仪器,改良实验方法;

b、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e.g多次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分别为:

L1、L2、L3、L4、Ln。

则物理课本长度的平均值为:

L=

(L1+L2+L3+L4+Ln)

注:

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消除。

11、错误:

错误是由于测量者不遵循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而人为造成的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第十三章力和机械

第一节弹力弹簧测力计

一.教学目标:

①知道弹性形变

②知道弹性及塑性

③理解弹力的概念

④了解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学会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二.教学重点

①弹力的理解

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三.教学过程

第1节弹力弹簧测力计

1.弹性形变: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通常会发生形状的改变,若外力撤去后,物体发生的形状改变能够恢复,则把这样的形变称为弹性形变.

2.塑性形变(非弹性形变):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通常会发生形状的改变,若外力撤去后,物体发生的形状改变不能够恢复,则把这样的形变称为塑性形变(非弹性形变).

3.弹性:

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能够恢复原状的性质,叫做弹性.

4.塑性:

物体发生塑性形变时,不能够恢复原状的性质,叫做塑性.

5.弹力:

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由于要恢复原状,在恢复原状的过程中就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6.弹簧测力计的构造:

弹簧,刻度面,外壳,挂钩

 

第2节重力

一.教学目标:

①理解重力的概念

②知道重力的产生

③知道重力的方向

④会计算重力的大小

二.教学重点:

理解重力的产生

三.教学过程:

第2节重力

1.重力的概念: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2.重力产生的原因:

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

3.重力的方向:

总是竖直向下(指向地心的方向)

4.重力的大小:

G=mg

其中:

G表示物体受到的重力,单位:

m表示物体的质量,单位:

g表示万有引力常量,单位:

注意:

由公式可知,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5.重心:

一个物体各部分都受重力的作用,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都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引入重心的概念后研究具体的物体时,就可以把整个物体各部分的重力用作用于重心的一个力来表示,于是,原来的一个物体就可以用一个有质量的点来替代。

如:

G

6.质点:

用来表示物体有质量的点,叫做质点.

7.关于重心应注意的是:

第3节摩擦力

一.教学目标:

①理解摩擦力的概念

②会对摩擦力分类

③会计算摩擦力的大小

④知道减小有害摩擦与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

会根据实际应运利用摩擦力

三.教学过程:

第3节摩擦力

1.摩擦力的概念: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她们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就会在它们的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2.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①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

②物体间存在挤压

③接触面不光滑

3.摩擦力的分类:

①滑动摩擦力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

②静摩擦力物体间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产生的摩擦力

③滚动摩擦力物体间发生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力

4.摩擦力的计算:

⑴滑动摩擦力:

F=μN

其中:

F为滑动摩擦力,单位:

N

μ为摩擦系数,没有单位,反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N为接触面受到的压力,单位:

N

⑵静摩擦力:

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沿运动趋势方向受到的外力的大小.

5.增大滑动摩擦力的方法:

①增大对接触面的压力

②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6.减小有害摩擦力的方法:

①变滑动为滚动

②使接触面光滑

③减小接触面受到的压力

④使用润滑剂

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

第一节压强

一.教学目标

理解压强的概念

会计算固体的压强

二.教学重点

压强的计算

三.教学过程

第1节压强

1.压力的概念:

垂直作用在接触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2.接触面:

与物体接触的面

3.压强的概念:

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4.压强的计算:

P=

其中:

F是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单位:

N

S是受力面积,单位:

P是接触面受到的压强,单位:

Pa

 

第二节液体的压强

一.教学目标:

知道液体压强的产生

会计算液体的压强

二.教学重点:

液体压强的计算

三.教学过程:

第2节液体的压强

1.液体压强的产生:

液体的压强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的缘故而产生的

2.液体压强的计算:

P=ρgh

其中:

ρ为液体的密度,单位:

㎏/㎥

h为液体的深度,单位:

m

g为万有引力常量,单位:

第三节大气压强

一.教学目标:

①知道大气压强的产生

②回用托里拆利实验测量当地大气压强的值

二.教学重点:

大气压强的测量

三.教学过程:

第3节大气压强

1.能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

塑料吸盘能够吸在光滑的墙面上

马得堡半球实验

吸管吸饮料实验……,都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2.大气压的测量:

演示托里拆利实验

3.托里拆利实验中该注意的地方:

①管长约1m,一端开口,一端封闭

②倒立后管子上方为真空

③插入水银槽中后,管子不能倾斜

4.标准大气压的值:

P0=1.013×105Pa

注意:

粗略的计算中可取为105Pa

5.地面附近大气压强的变化规律

大气压强的值随海拔高度的增大而减小,在海拔3000m以下,大约海拔高度每升高10m,大气压强减小100Pa.

6.两种常见的气压计:

①水银气压计

②金属盒式气压计

 

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

一.学习目标:

①知道功的概念

②会计算功

③理解功的原理

二.教学重点:

①功的概念的理解

②功的原理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

第1节功

1.功的概念:

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我们就说这个力对这个物体做了功。

2.做功必不可少的两个因素:

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②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3.物理学中,把力与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叫做功。

W=FS

其中:

F表示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单位:

N

S表示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单位:

m

W表示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单位:

J

4.功的原理:

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这个结论叫做功的原理〕

大量实验表明:

使用任何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不用机械时所做的功。

 

第2节机械效率

一.学习目标:

①知道有用功,额额外功,总功的概念

②会计算机械效率

③会计算斜面的机械效率

二.教学重点:

①知道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

②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办法

三.教学过程:

第2节机械效率

1.有用功的概念:

为了达到目的,人们必须做的对人们有用的功

2.额外功的概念:

对人们无用,但为了达到目的又不得不做的功

3.总功:

人们达到目的过程中,所做的有用功与额外功的和,叫做总功。

4.机械效率:

物理学中,把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

η=

×100﹪

注意:

①机械效率总是小于1的

②机械效率常用百分数表示

5.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

额外功的大小是影响机械效率的主要因素

6.提高机械效率的办法:

⑴对于斜面,尽量使斜面光滑。

⑵对与滑轮组,①减小动滑轮自重。

②在物体能被提起的情况下,尽量增大所挂物体的质量(重力)。

7.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η

×100﹪

其中:

F为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h为物体沿竖直方向升高的距离

L为物体沿斜面方向运动的距离

注意:

①斜面的倾角越大,费力。

②斜面的倾角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第三节功率

 

第十六章热和能

第1节分子的热运动

一.学习目标:

①理解分子的热运动

②知道扩散现象

③学习分子动理论的内容

二.教学重点:

分子动理论内容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

第1节分子的热运动

1.扩散现象:

把不同物质的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

注意:

(1)扩散现象说明:

①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②分子间存在间隙。

(2)扩散现象研究的是分子的运动,不是固体颗粒的运动。

2.分子的热运动:

因为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因此,把分子的运动称为热运动。

3.分子动理论的内容(分子运动论的内容):

①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②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③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注意: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当r=r0时,f引力=f斥力(其中:

r为分子间的距离,r0为分子直径,f为分子间的作用力)

当r>r0时,f引力>f斥力

当r<r0时,f引力>f斥力

 

第2节内能

一.教学目标:

①知道内能的概念

②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③知道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

④知道热量的概念

二.教学重点:

①内能概念的理解

②影响内能的因素

三.教学过程:

第2节内能

1.内能的概念:

物体内部大量分子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

①温度: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动能越大,内能越大.

②物质的状态:

物质的状态不同时,分子间的距离不同,分子间的作用力不同,分子势能不同,物体的内能就不同。

③物体的质量:

在温度、状态相同的情况下,物体的质量越大所含的分子数目就越多,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和就越大,物体的内能就越大.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①做功

②热传递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

注:

(1)做功可分为两种方式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

(2)热传递能够发生的条件:

物体间存在温度差或物体的不同部分间存在温度差。

4.热量:

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热量的多少,叫做热量。

 

第3节比热容

一.教学目标:

①知道比热容的概念及比热容表示的物理意义

②学会吸放热方程及热平衡方程的运用

③会分析计算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热量

二.教学重点:

会分析计算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热量

三.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第3节比热容

1.①比热容的概念: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②比热容的单位:

J/﹙kg·℃﹚

③比热容表示的物理意义:

e.g水的比热容为c水=4.2×103J/﹙kg·℃﹚表示:

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3J.

2.①吸热方程:

Q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