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各区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4文言文阅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88829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8.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各区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4文言文阅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北京各区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4文言文阅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北京各区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4文言文阅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北京各区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4文言文阅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北京各区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4文言文阅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各区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4文言文阅读.docx

《北京各区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4文言文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各区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4文言文阅读.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各区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4文言文阅读.docx

北京各区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4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东城一模】

(三)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第11~13题。

(7分)

【材料一】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材料二】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1.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无从致书以观非宁静无以致远

B.以衾拥覆拥毳衣炉火

C.无鲜肥滋味之享陶后鲜有闻

D.每假借于藏书之家皆以美于徐公

12.联系语境,对句子翻译及理解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翻译:

抄写完毕,跑着把书送还给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理解:

“走”“稍”两词写出了作者对还书时间的严格遵守,后文交代的成效也说明他深谙“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蕴含的道理。

B.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翻译:

大概心中有值得快乐的事,不知道自己吃的穿的不如别人。

理解:

作者就如“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唐代诗人刘禹锡一样,追求精神的愉悦,而不是物质的享受。

C.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翻译:

层云生起,使心胸震荡;张大眼睛,远望飞鸟归林。

理解:

这两句写诗人细望之景,他此时的心情和杜牧《泊秦淮》中“烟笼寒水月笼沙”抒发的一致。

13.结合上面的古诗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概括说说你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进取精神”内涵的理解。

(3分)

【材料】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为楚怀王左徒①。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②,屈平属③草稿未定。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

“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④其功,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选自《史记》)

①左徒:

楚国官名,职位仅次于令尹。

下文“大夫”也为楚国官名。

②宪令:

国家的重要法令。

③属:

zhǔ,写作。

④伐:

自夸。

答:

【东城一模答案】

(三)文言文阅读(7分)

11.答案:

B

评分:

2分。

12.答案:

A

评分:

2分。

13.要点:

①不惧困难,客观、积极地看待一切。

②坚守信念,不改初衷。

③要有远大抱负,追求真理(理想)。

评分:

3分。

每个要点1分。

【附录】课外文言文参考译文

屈原名平,与楚国的王族同姓。

他曾担任楚怀王的左徒。

见闻广博,记忆力很强,通晓治理国家的道理,熟悉外交应对辞令。

对内与怀王谋划商议国事,发号施令;对外接待宾客,应酬诸侯。

怀王很信任他。

上官大夫和他同在朝列,想争得怀王的宠幸,心里嫉妒屈原的才能。

怀王让屈原制订法令,这时屈原起草尚未定稿,上官大夫见了就想强行更改它(想邀功),屈原不赞同,他于是就在怀王面前谗毁屈原说:

“大王叫屈原制订法令,大家没有不知道的,每一项法令发出,屈原就夸耀自己的功劳说:

‘除了我,没有人能做到’啊。

”怀王很生气,就疏远了屈原。

屈原痛心怀王惑于小人之言,不能明辨是非,小人混淆黑白使怀王看不明白,邪恶的小人妨碍国家,端方正直的君子则不为朝廷所容,所以忧愁苦闷,写下了《离骚》。

【西城一模】

(三)阅读《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完成10-12题。

(共7分)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0.下列选项中各有两组词语,每组词语中加点字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狐假虎威先达德隆望尊/望洋兴叹

B.计日以还/锦囊妙计益慕圣贤之道/开卷有益

C.尝趋百里外/卧薪尝胆援疑质理/蕙质兰心

D.未尝稍降辞色/声色俱厉同舍生皆被绮绣/被甲执兵

11.翻译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甲】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翻译:

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能够看各种各样的书。

理解:

宋濂家境贫寒,买不起书来读,却又非常喜欢读书,人们因为同情他,大多愿意把书借给他读,宋濂就此读到了各种各样的书。

这一句主要表达了宋濂对借书给他之人的感激之情。

【乙】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翻译:

有人遭到他的训斥,表情更为恭敬,礼貌更为周到,不敢答复一句话;等到他高兴时,就又向他请教。

理解:

这一句写出宋濂求师之难。

他所求的老师面对门人弟子并不和颜悦色,有时甚至会训斥学生,但为了能够继续请教,宋濂会表现得更加恭敬谨慎。

【丙】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翻译:

因为内心有值得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理解:

宋濂毫不羡慕同学物质生活的优越,而只看中在学习中获得的快乐。

这一句强调只要精神追求得到满足,物质生活条件的艰苦是微不足道的。

12.古人求学,尤重勤学苦读。

请你根据上文和下面的两则【链接材料】,说说勤学苦读在宋濂、祖莹、范仲淹身上分别是如何体现的。

(3分)

【链接材料一】

祖莹,字元珍,范阳遒人也。

以文学著称,官至车骑大将军。

父季真,位中书侍郎、钜鹿太守,北朝人。

莹年八岁能诵《诗》《书》,十二为中书学生,好学耽书,以昼继夜,父母恐其成疾,禁之不能止。

常密于灰中藏火,驱逐僮仆,父母寝睡之后,燃火读书,以衣被蔽塞窗户,恐漏光明,为家人所觉。

由是声誉甚盛,内外亲属呼为“圣小儿”。

尤好属文,中书监高允每叹曰:

“此子才器,非诸生所及,终当远至。

(节选自《北史·列传第三十五》)

【链接材料二】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

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奋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

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

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常自诵曰:

“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节选自欧阳修《资政殿学士户部侍郎文正范公神道碑铭并序》)

答:

【西城一模答案】

10.答案:

D评分标准:

2分。

选错不得分。

11.答案:

丙评分标准:

2分。

选错不得分。

12.示例:

勤学苦读,在宋濂身上体现为勤于借书,不怠抄书,百里求师,恭谨叩问,安于清贫,专心向学等。

在祖莹身上体现为夜以继日地读书,在父母禁止后还偷偷夜读。

在范仲淹身上表现为夜晚读书困倦时,用水洗脸提起精神继续读书;在食物不够时,只吃一点粥也坚持读书。

评分标准:

3分。

宋濂、祖莹、范仲淹事例各1分。

【海淀一模】

(三)阅读《爱莲说》,完成11-13题。

(共8分)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中通外直政通人和博古通今

B.香远益清益慕圣贤之道老当益壮

C.濯清涟而不妖清风徐来冰清玉洁

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未能远谋好高骛远

12.翻译文中三处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甲】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翻译:

只有晋代的陶渊明爱菊花。

自从唐朝以来,世上的人很喜爱牡丹。

理解:

陶渊明爱菊,自唐朝以来人们非常喜爱牡丹,作者喜爱的与他们不同。

【乙】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翻译: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理解:

把菊花、牡丹、莲比作不同的人,看似写花,实则写人,暗写自己如君子。

【丙】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翻译:

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喜爱,和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人就很多了!

理解:

表明作者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隐逸于世,又不愿像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体现了他逍遥避世的人生追求。

13.自古以来,我国有许多如莲的君子。

阅读下面两则【链接材料】,结合《爱莲说》,分析材料中人物的品质。

(4分)

【链接材料一】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

“子非三闾大夫欤?

何故而至此?

”屈原曰: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①。

”渔父曰:

“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

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②?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屈原曰:

“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③,受物之汶汶④者乎!

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⑤乎!

(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链接材料二】

天祥至潮阳,见弘范⑥,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⑦。

天祥曰:

“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

”索之固⑧,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

其末有云: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弘范笑而置之。

厓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

“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

”天祥泫然出涕,曰:

“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

注:

①[放]放逐。

②[餔(bū)其糟而啜其醨(lí)]餔,吃。

啜,饮。

醨,薄酒。

③[察察]洁净的样子。

④[汶汶]污浊的样子。

⑤[温蠖(huò)]昏聩。

⑥[弘范]元初大将。

⑦[张世杰]宋朝抗元爱国名将。

⑧[固]坚决。

答:

【海淀一模答案】

(三)

11.B

(2分)

12.乙

(2分)

13.示例:

从屈原与渔父的对话可以看出,他宁可葬身江流鱼腹,也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具有莲般君子“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质。

从见弘范的表现,到写诗明志,文天祥表达了他不愿效忠元朝皇帝的决心,可见他具有莲般君子“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刚直不阿的品质。

(共4分。

两个人物,每个人物,2分:

分析表现,1分;概括品质,1分)

【朝阳一模】

(三)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11-13题。

(共8分)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

何陋之有?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灌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1.下列选项各有两组词语,每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自李唐来/自始至终谈笑有鸿儒/鸿鹄之志

B.中通外直/政通人和可以调素琴/素不相识

C.亭亭净植/亭台楼阁花之隐逸者/闲情逸致

D.宜乎众矣/事不宜迟陶后鲜有闻/鲜为人知

12.翻译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甲】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翻译:

这是一间简陋的居室,但居室里的兰花气味芬芳。

理解:

刘禹锡认为判断居室简陋与否的标准在于居室主人的品德是否高尚。

【乙】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灌清涟而不妖。

翻译:

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理解:

周敦颐唯独喜爱莲花,主要原因在于莲花洁身自爱、天真自然不显媚态的可贵精神。

【丙】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翻译:

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理解:

周敦颐认为,喜爱莲花的人不像喜爱牡丹的人那么多,也不像喜爱菊花的人那么少。

13.下面的【链接材料】中说“人之所宝者异也”。

结合上面两篇短文,说说刘禹锡、周敦颐和子罕“所宝者”分别是什么。

(4分)

【链接材料】

宋人有得玉者,献诸司城子罕①,子罕不受。

献玉者曰:

“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故敢献之。

”子罕曰:

“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

若与我者,皆丧宝也。

不若人有其宝。

”故宋国之长者曰:

“人之所宝者异也。

”今以百金与搏黍②以示儿子③,儿子必取搏黍矣;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鄙人必取百金矣;以和氏之璧与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贤者必取至言矣。

子罕之所宝者至矣。

(节选自刘向《新序》)

注:

①[司城子罕]乐喜,子姓,乐氏,字子罕,是春秋时期宋国的卿。

②[搏黍]黄鹏(黄莺)的别名。

③[儿子]婴儿。

答:

【朝阳一模答案】

(三)(共8分)

11.答案:

D(2分)

12.答案:

乙(2分)

13.答案示例:

刘禹锡的高尚品德体现为安千贫穷、在不公平的遭遇中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人格操守,周敦颐的高尚品德体现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子罕的高尚品德体现在不贪图财物。

(共4分。

刘禹锡“安于贫穷”“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人格操守”1分;周敦颐“不同流合污”1分;子罕“不贪图财物”,2分)

【丰台一模】

(三)阅读文言文,完成12-14题。

(共7分)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甲】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乙】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丙】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

何陋之有?

12.下列选项各有两组词语,每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中通外直/理直气壮香远益清/冰清玉洁

B.亭亭净植/窗明几净斯是陋室/逝者如斯

C.有仙则名/莫名其妙鸿儒白丁/真相大白

D.素琴金经/素不相识何陋之有/孤陋寡闻

13.翻译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甲】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翻译:

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有很多人了。

理解:

很多人喜爱牡丹,它不像菊花不易被人发现,也不像莲花花香清淡,牡丹花香浓郁,价值高,是人人都喜爱的富贵之花。

【乙】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翻译:

苔痕碧绿,长上台阶;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理解:

写陋室内外之景,将外景引入室内,为陋室增添了勃勃生机,洋溢一片盎然春意。

映衬出陋室的闲雅、清幽与别致。

【丙】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翻译:

没有世俗的音乐扰乱心境,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神伤身。

理解:

作者非常厌恶官场上、宴会上的嘈杂的音乐,喜爱陋室中安适、悠闲的生活,于是抛弃繁杂的公务,安享陋室中没有喧嚣的生活。

14.请你根据上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概括说明三位作者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链接材料】(3分)

 竹似贤,何哉?

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

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

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虚受者。

(节选自白居易《养竹记》)

答:

【丰台一模答案】

12.B(2分)13.B(2分)

14.参考答案要点:

《爱莲说》清正廉洁,洁身自好;《陋室铭》高洁傲岸,安贫乐道;《养竹记》坚定不移,正直虚心。

评分标准:

共3分,意思对即可。

【石景山一模】

(三)阅读《诫子书》,完成9–11题。

(共7分)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9.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俭以养德属予作文以记之

B.淫慢则不能励精淫雨霏霏

C.年与时驰公将驰之

D.意与日去醉翁之意不在酒

10.翻译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静以修身

翻译:

以冷静来修养身心。

理解:

文章开篇以“君子之行”这种高标准的道德规范要求其子,接着写本句,指出“静”是修身养德的基础。

B.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翻译:

不能淡泊自守,就无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理解:

此句明确了“静”与“志”“才”的关系。

强调不坚定自己的志向、明确自己的抱负,就无法做到淡泊宁静。

C.险躁则不能治性

翻译:

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理解:

与上句“淫慢则不能励精”一起说明“淫慢”和“险躁”的害处,从反面谈不“静”,是为了彰显“静”的价值。

11.诸葛亮、欧阳修、陆游的家诫文都谈及学习对个人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从上文和下面两则【链接材料】中,可以看出:

诸葛亮强调学习可以①,欧阳修强调学习可以②,陆游强调学习可以③。

(3分)

【链接材料一】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①为玉也。

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

(节选自欧阳修《诲学说》)

【链接材料二】

后生才锐者,最易坏事。

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

切须常加简束,令熟读经学,训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

自此十许年,志趣自成。

不然,其可虑之事,盖非一端。

吾此言,后生之药石也,各须谨之,毋贻②后悔。

(节选自陆游《放翁家训》)

注:

①[害]妨害;妨碍。

②[贻]遗留。

【石景山一模答案】

(三)(共7分)

9.A(2分)

10.C(2分)

11.①增长才干②修养品德③提升志趣

(3分。

每个要点1分。

【通州一模】

(三)阅读《核舟记》,完成11-13题。

(共8分)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甲】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璧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泰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

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

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

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乙】东坡现右

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

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

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

若啸呼状。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荼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戍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

了了,其色墨。

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丙】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

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嘻,

技亦灵怪矣哉!

11.下列选项各有两组词语,每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罔不因势/因地制宜尝贻余核/卧薪尝胆

B.曾不盈寸/热泪盈眶两膝相比/比邻而居

C.苏黄不属/桑竹之属水波不兴/百废具兴

D.矫首昂视/矫正错误修狭为之/修缮一新

12.依据上下文,对文中三处画线语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甲】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理解:

王叔远能在一寸长的木头上,就着宫室、器皿、人物、鸟兽、木石的形状

刻出各种生动的样子。

这样的技艺令人惊叹。

【乙】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理解:

通过写苏东坡与黄鲁直坐在一起的情态,尤其是写隐藏在手卷下方衣褶子里

紧靠着的两膝,突出了二人非常亲密的友谊。

【丙】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

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

理解:

总计算来,核舟上雕刻五个人、八扇窗、楫、炉等事物,是为了突出说明王

叔远擅长雕刻的事物很多。

13.中国民间艺人技艺高超精湛。

请你根据上文和下面的两则【链接材料】,概括说一说王叔

远、黄履庄、乐工的精湛技艺是如何体现的。

(4分)

【链接材料一】

黄子履庄①,少聪颖,尤喜出新意,作诸技巧。

……作木狗,置门侧,卷卧如常,

唯人入户,触机则立吠不止。

吠之声与真无二,虽黠者不能辨其为真与伪也。

作木鸟,

置竹笼中,能自跳舞飞鸣,鸣如画眉,凄越可听。

……所作之奇俱如此,不能悉载。

(节选自《虞初新志·黄履庄传》)

注:

①黄子履庄:

即黄履庄,清代顺治、康熙年间人。

②机:

机关

【链接材料二】

一乐工能刻木为舟。

大可二寸,篷桅橹舵咸具。

二人对酌于中,壶觞①饾饤②满案,

一人挽篷索,一人握橹,一人运舵,皆有机能动,放在水中,能随风而行,略无欹③侧。

一舟必需白金一两,好事者竞趋焉。

(节选自《刻木巧匠》)

注:

①壶觞:

酒器。

②饾饤:

dòudìng,供陈设的食品。

③欹:

qī,斜。

【通州一模答案】

(三)文言文阅读(共8分)

11.【答案】B

【2分】

【0分】其他

12.【答案】【乙】

【2分】【乙】

【0分】其他

13.【答案示例】王叔远在桃核上就能将人物刻画得惟妙惟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