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热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484022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2.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申论热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申论热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申论热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申论热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申论热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申论热点.docx

《申论热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申论热点.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申论热点.docx

申论热点

2012河南省选调生申论热点:

农村教育问题

【背景链接】

我国农村人口数量占到全国人口数的70%,他们的教育问题是影响整个国家教育发展水平的关键所在。

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农村教育,采取了很多切实措施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扶持力度,农村教育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的成绩。

但是由于经济社会的原因,特别是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的现实影响,再加上一些农村地区自然条件也比较差,总体上,农村教育落后的面貌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原因分析】

农村学校生源逐年减少。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广大农民在国家惠农政策的激励下,生活日渐富裕起来,而富裕起来的农村家庭为了使仅有的一个孩子能有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越来越多的家长把孩子送进城镇读书,这是现在农村生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农民在土地上的收益越来越少,很多的农民进城务工已不是新鲜事,它已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股主要力量,这一部分孩子跟随父母打工融进城市,也是造成一些农村学校的生源急剧下降的原因。

部分家长教育观念的落后,部分家长,尤其是偏远山区的家长关心的不是学生的成绩,而是学生能不能尽早替家里分担经济上的困难,这也是一方面的原因。

农村教育原本落后,在校生锐减后公用经费投入减少进一步拉大城乡教育差距,从而导致更多的农村学生涌向城市求学,形成恶性循环。

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农村师资队伍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上世纪70-80年代由民办转为公办的,现在都已五十岁左右,许多学校四十五岁以上教师占总数的70%以上;二是任语文、数学课目的教师占到全校教师总数的80%,音体美、英语教师十分缺乏;三是近年来毕业的一批具有本、专科学历的新教师,教学经验尚有待积累,而由于编制限制,部分人进不了教师队伍,少数即使进了农村学校,往往也难扎根,通常是干了几年,在教学上比较成熟了,就设法离开农村学校;四是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流失严重,有的学校已经没有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造成这种状况,一方面是因为城区学校待遇高,教师要求调往城区;另一方面,只要是在教学上有闪光点的教师,城区学校都会想方设法来“挖”走。

最主要的原因是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由于农村环境及生活条件较差,不能吸引、留住优秀人才。

  农村学校硬件设施落后。

与城市相比,农村学校教学设施陈旧,教学设备缺乏,严重地限制了教师教学,从而影响教学质量,阻碍学生拓展知识面。

农村学校图书陈旧,试验、电教仪器不完备,多媒体设备缺乏,学生计算机比例远远低于城区学校,农村小学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设备更为不足。

有些学校,虽然配备了少量多媒体教学仪器,但由于缺少必要的维护和仪器的落后,不少课程都无法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所谓现代化的教育设施也是绣花枕头,成了摆设。

教学环境上,农村中小学校舍差。

在学区合并以后,有的寄宿制中学仅仅有一栋教学楼而已,学生的住宿、就餐条件极差。

  学生素质参差不齐。

学校方面。

在农村,学校教学设施陈陋、根本满足不了正常的教学要求。

比如像物理化学这样的课程,而要做很多很多的实验,但很多学校,有的甚至是重点中学也不能完全满足这些需求,很多的功课只能靠听老师讲,自己很难独立地动手操作。

家庭方面。

由于农村许多家长文化水平低,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对子女的过错、学习成绩不理想,不是打就是骂,不尊重孩子的人格,这种“高压”,造成孩子的心理畸形。

双亲都外出打工,而把孩子留给爷爷奶奶或其他亲属抚养,这就造成了留守儿童。

而据最近的调查显示:

目前中国的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将近2000万,当中有84.6%的孩子由爷爷奶奶等隔代亲人照看,15.4%由亲戚代管,有少数甚至是独自一人生活。

这样的一个局面如何能保证孩子们正常地接受教育。

大多数爷爷奶奶非常溺爱自己的孙子孙女。

最多照料他们的衣食生活。

对于学习及道德品格上的教育可以说是一项空白。

学生自身方面。

这些儿童缺乏必要的社会及法律知识,他们拉帮结派,打群架,喜欢逞能。

由于没有家长的管束,不知道包容,不懂得谦让,道德水平极低,与整个社会格格不入,给中国农村的教育带来许许多多的麻烦。

  辍学之风抬头。

个别地区的农村贫困生的失学率高达30.4%,辍学的学生基本上都是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那一代,他们的父母有的过去还能读到高中毕业,而他们之中有数量可观的人初中还没有读完,由此导致的劳动者文化素质的下降对未来中国发展的影响,确实令人担忧。

有社会学家指出:

“在一些地方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因教致贫、因教返贫现象。

某省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由于教育因素返贫的农户,占返贫总数的50%。

”农民寄希望于教育使他们的子女另寻出路的想法靠不住了,于是“辍学”之风抬头。

【对策解析】

第一,各级政府要切实履行义务,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

“农村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以后,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党员和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技术教育上来,放到办好本村本乡的教育事业上来。

中央认为,在新的经济和教育体制之下,各地将有充分的可能发挥自己的经济和文化潜力,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

据此,乡(镇)人民政府及所辖各村民委员会必须担负起本行政区域实施《义务教育法》、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责任,具体组织领导本区域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工作,切实巩固和提高普及初等教育成果,加快乡级初中的建设。

  第二,合理规划办学校点,为流失学生创造上学条件。

学校应在人口密集的地方开办。

撤销人口稀少地点的完小,改为单小或者直接不办。

把力量集中在人口密集地点开办住宿制学校。

这样解决了一部分因父母外出务工流失的学生跟父母走的问题,也节省了师资等办学条件。

第三,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

农村税费改革促进了农村义务教育投入问题的根本解决,初步形成了“政府办学、经费保障、因地制宜、加强管理”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机制。

近年来,中央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支持明显增加。

但是政府的投入与农村教育欠帐之间的矛盾仍比较突出。

有资料表明,我国人口多、教育规模大,国家整个教育经费投入,相比世界发达国家明显要少。

但在国内比较,城市教育经费远比农村宽松。

教育发展的最大制约,就是经费短缺。

体现教育公平的第一要素,就是经费投入的最大平衡!

因此,农村教育要尽快走出低谷,真正实现根本振兴,首先,要确立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经费投入主渠道、并相对于过去明显加大投入等政策。

其次,多方筹集集资金。

就目前农村学校的困窘状况看来,想单纯靠国家政府扶持是远远不够的。

要积极挖掘自身的教学特色,吸引社会上的团体,组织,企业甚至个人要校进行教育投资。

第四,统筹城乡教育资源。

这是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内,农村学校的重中之重工作。

面对当前城乡教育情况,就要积极制定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基本办学标准,改变农村教育被城市教育边缘化的厄运!

要在公共教育资源上要统一协调分配,增强区域内城乡教育资源的共享。

增强城乡教育者之间的流动性,让城市教师有义务在农村教学,这样能够保证各校之间师资和教育水平的相对均衡。

促进硬件资源的共享,实现图书资源、教学设备等的协调分配。

 

2012选调生申论热点:

整治建筑领域的腐败现象

【背景链接】

彻底整治建筑领域腐败乱象的必要性、紧迫性已经无用赘言。

就在日前,武汉硚口区最大保障房项目刚验收就出现裂缝沉降;被誉为“亚洲第一”的郑州刘江立交桥通车仅6年就大动“手术”,却未发现招投标记录……触目惊心的“豆腐渣工程”一再发生,给国计民生带来巨大的损害。

从工程报建、招投标、发包、施工、监理到质检、验收……与之相对,从业主负责制、招标投标制、施工监理制到《建筑法》、《招标投标法》等……目前,建筑工程所涉及到的几乎所有重要环节,都已有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

  而另一方面,虚假招投标、化整为零规避招标,层层转包、曲线牟利,给好处费等等乱象却大行其道,作案手段多样化,方法日趋隐蔽狡猾。

但不管是局中人,还是旁观者,说起来都如数家珍。

在建筑领域,法律以外的一套利益机制“潜规则”顽强地建立了起来,似乎比法律法规更具生命力。

【措施】

  公开透明监督渠道,是前提条件。

要想加强规则执行,首先要及时发现并严厉惩罚违规行为。

除了继续发挥原有的自查自纠和上级检查等机制的作用外,还应当充分发挥群众的监督举报作用。

群众不仅人数众多,而且生活在工程项目所在的基层,同时又是工程腐败的直接受害者。

而要想充分发挥群众对工程建设项目的监督作用,必须使其掌握两方面的信息:

一是有关的官方规则,二是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

在信息公开透明的情况下,在有群众参与的立体监督体系下,违规企业就很难再像过去那样“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利用信息不对称对各地政府实施各个击破。

他们在任何一个地方有违规行为,都将在全国遭受行业禁入等严厉惩罚,这将促使他们遵纪守法,审慎行事。

  全程进行监管,是“显规则”硬气的必要手段。

工程建设领域的腐败预防工作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漏洞,都将抵消其它环节防腐措施的实际效用。

加强事前监督,重点关注工程招投标环节。

加强事中监督,加强动态跟踪监督,关注工程建设环节。

加强事后监督,关注工程竣工验收、决算环节。

同时,对不作为的监管部门也要追究责任。

  加大惩罚力度,是“显规则”硬气的重要保障。

每当一项新的防腐规则出台之后,新的规避和造假手法就会被很快地创造出来。

只有不断提高发现违规行为的能力,同时加大对这些行为的惩处力度,才能够阻止违规行为的蔓延。

工程建设中的违规行为几乎毫无例外都属于有意识行为,必须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

惩罚若没有落到真正的责任人身上,那么惩罚就无关其痛痒,等风头一过,便会卷土重来。

因此,要想有效地遏制工程违规和腐败行为,必须同时做到落点要准,打击要狠。

  有法可依,还要违法必究,提高惩戒的效果和威慑力。

唯有此,“显规则”才能真正硬气起来,关乎国计民生的质量工程才能安全无忧。

 

2012河南选调生申论热点:

创新基层管理

【背景】

乌坎村村委会将一块集体土地卖给开发商,几年来在当地居民不知情的情况下3200亩土地陆续被政府贩卖,卖地款项达七亿多元人民币,而补助款只有500元,其余全部被当地官员私吞,盗卖村民土地准备兴建滨海新区碧桂园的开发商为祖籍乌坎的港商陈文清,他于80年代成为香港的广东海陆丰商会会长,同时也是广东省人大代表。

当地居民屡次上访无果,近期仅存的一块土地被卖给地产开发商,激发当地人于21日游行示威,22日派出军警镇压而最终引爆骚乱。

这次事件凸显了社会深层次矛盾。

据调查显示,中国每年民众集体维权的“群体性事件”多达十余万起,其中强行征地与补偿不足引发的群体事件占到了6成左右。

中国社科院表示,自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农村的重大事件中65%为侵占土地问题。

【解析】

从乌坎事件来看,村民的诉求点在利益,转折点也在利益。

今年9月以来,部分村民之所以频频上访,源于对村干部处置土地、财务、换届等问题的不满。

如果能及时抓住利益诉求点,事发前认真倾听、公正评判、果断解决,就不会小事拖大、层层升级,演变成群体性冲突,乌坎事件也就会呈现不同走向。

如今的峰回路转,正在于省工作组充分肯定“群众的主要诉求是合理的”.这表明,在面对具体矛盾冲突时,把握了群众利益的诉求点,也就把握了问题解决的关键点。

  今天的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社会在不断前行中不可避免地积累了一些矛盾,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诉求多样化、利益冲突显性化。

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地,经济发展快,开放程度高,社会转型快,流动人口多,社会管理压力大,社会矛盾早发多发,出现的问题既具有典型性,又具有警示性。

直接诱发乌坎事件的土地问题,在全国其他地方也不鲜见,这些问题交织着个别利益和公共利益、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使"偶然性"冲突背后存在着"必然性"动因。

  有利益博弈并不可怕。

有了这样的博弈,才能更好地平衡利益、协调关系,让整个社会处于动态稳定之中。

群众固然不能“有诉求就过激,一过激就违法”,再合理的诉求也要在法律框架下解决,基层政府也不能把本属正常的诉求表达,用“堵”和“压”使之演变成过激对抗。

在乌坎事件中,基层政府最初失误正在于,没有正视村民合理的利益诉求,让理性的上访升级为过激的行动。

【对策】

加强党的活动,正确引领群众。

一是深入开展“双基双强”活动。

镇针对少数基层组织软弱涣散、党员队伍先进性不强等方面的问题,在全镇党的基层组织中开展了“双基双强”活动。

双基,即:

抓基层,加强农村“两委”班子建设。

抓基础,加强农村和党员队伍管理;双强,即:

强化党组织在农村的核心作用,强化党员服务大局意识。

二是在机关党员中开展“四联户”制度。

建立乡镇党政主要领导蹲点联户、片长挂钩联户、一般干部结对联户、村干部和普通党员经常联户的“四联户”制度。

三是在农村党员中开展述职承诺和结对帮扶工程。

农村有职党员年前承诺、年中评价、年终述职,把工作和个人行为置于群众监督之下。

对农村无职党员,引导他们参加集体活动或与其他党员群众结帮扶“对子”。

通过这些活动,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提升了党员形象,为做好群众工作,创新社会管理打下了基础。

  实施三大工程,全面服务群众。

一是实施党的组织建设“全覆盖”工程。

把党组织建设的触角延伸和引领到各个方面,充分发挥引导群众、指导群众、服务群众的作用。

我们镇在农村和企业中建立健全了协会党组织、农村联合党组织、村企联建党组织、非公企业党组织、在外流动党员党组织和工青妇老党组织。

特别是协会党组织不但起到了组织党员、服务群众的职能,对解决农村一系列生产、生活等问题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非公企业党组织真正架起了党、企业和产业工人沟通的桥梁。

二是实施党的活动“全程化”工程。

根据农村社会管理的阶段性要求,在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各项活动,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去年9月份,我们组织开展了“走基层、访农户、揭问题、谋发展”活动,全镇党员通过活动入户365户,处理有关群众的问题432个。

三是党政服务“全方位”工程。

通过建立健全群众工作机构,强化乡村两级便民服务机构。

建立全程化的公开机制和服务网络,健全了一整套以镇为引导,以村为基础,快捷、高速、有效的为民服务网络。

  推进民间组织建设,有效地管理社会问题。

我们镇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引导、培育并规范民间社会组织。

建立了企业工会、农业产业化协会、农民合作社、红白理事会、妇女禁赌会、村民理财小组等,这些组织为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2012河南选调生申论热点:

收入分配体制改革

时政背景

 2011中国投资年会上,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贺铿说对我国的收入分配状况的进行了一个描述:

"我国收入分配现状应该说已经到了极不公平的边缘,必须狠下决心,坚决调整。

"贺铿指出,与2000年时的"基本小康社会"相比,十六大提出的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不仅指社会经济的各项指标要求更高,特别重要的是发展要均衡,即城乡之间、东中西部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都应该发展均衡。

这并非"被平均"达到某一水平,而要真正均衡。

虽然我国GDP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但正面临着发展越来越不均衡、分配差距越来越大的问题。

从城乡差距来看,已经由改革开放初期的2.1:

1扩大到了3.3:

1,远远超过世界上2:

1左右的一般水平;从经济系数来看,世界银行测算的结果是,中国已超过0.5(警戒线为0.4),属于收入分配差距悬殊的表现;从行业收入差距来看,中国收入最高与最低的行业相差15倍,国企高管的平均收入和社会平均收入更是相差128倍。

此外,收入排在前20%的人平均收入和最低的20%相比,两项之比在中国是10.7倍,而在美国是8.4倍,在俄罗斯是4.5倍,在印度是4.9倍,在日本仅为3.4倍。

措施: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加快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尽快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

 深化工资制度改革。

按照市场机制调节、企业自主分配、平等协商确定、政府监督指导的原则,形成反映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工资决定机制和增长机制。

健全工资支付保障机制。

完善最低工资和工资指导线制度,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薪酬调查和信息发布制度,积极稳妥扩大工资集体协商覆盖范围。

改革国有企业工资总额管理办法,加强对部分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双重调控,缩小行业间工资水平差距。

完善公务员(微博)工资制度。

完善符合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的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

健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制度。

完善公开、公平、公正的公共资源出让制度,建立国有土地、海域、森林、矿产等公共资源出让收益全民共享机制,出让收益主要用于公共服务支出。

扩大国有资本收益上交范围,提高上交比例,统一纳入公共财政。

完善股份制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分红制度。

创造条件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

保障技术成果在收入分配中的应得份额。

建立健全根据经营管理绩效、风险和责任确定薪酬的制度,严格规范国有企业、国有控股金融机构经营管理人员特别是高层管理人员的收入,严格控制职务消费。

加快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

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

合理调整个人所得税税基和税率结构,提高工资薪金所得费用扣除标准,减轻中低收入者税收负担,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力度。

逐步建立健全财产税制度。

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提高公共服务支出比重,加大社会保障投入,较大幅度提高居民转移性收入。

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健全法律法规,强化政府监管,加大执法力度,加快形成公开透明、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

保护合法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

清理规范国有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外收入、非货币性福利等。

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清理规范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

加快收入信息监测系统建设。

建立收入分配统筹协调机制。

 

2012河南省选调生申论热点 农业科技创新

【背景链接】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人口大国,农业毫无疑问是最重要的基础。

无农不稳、无粮不安,这是最简单也是最普通的道理。

纵观中国农业发展、特别是粮食生产状况,按照现有的生产条件和能力,能够达到这样的水平已经相当不容易,不仅粮食产量实现了“八连增”,农民增收也实现了“八连快”,多数地区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都快于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

  同时必须看到,由于耕地面积、淡水资源等的刚性约束越来越强,土地质态和结构合理性水平不断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以及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的下降等,农业进一步发展、粮食产量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进一步增加的难度和压力正在不断增大。

如果继续满足于目前的生产技术和水平、生产能力与条件,总有一天,农业将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的最大问题。

  【现状分析】中央提出要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不仅是一次思路的转变,更是一次思维的转型,号准了农业问题的脉搏,抓住了农业问题的要害,为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保障能力,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思想基础,提出了明确的发展和努力方向。

如何才能有效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如何才能把科技创新真正纳入农业和农村工作之中,并使之成为各级政府的自觉行动。

很显然,谁来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是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

因为,按照目前农村的现状以及劳动力素质、生产方式等情况,要想提高科技创新水平是不大现实的。

毫无疑问,各级政府应该是农业科技创新的第一推动者,或者说是责任主体。

只有政府的认识到位了,思想统一了,这项工作才有可能迅速启动起来,各方面的积极性也才有可能调动起来。

【应对之策】政府推动农业科技创新,重点要抓好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创造条件。

即在财政投入、财政政策扶持下、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农业技术人员生活条件改善、农民的组织等方面,为科技创新创造良好的条件、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二是改善环境。

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必须具备良好的环境,这个环境谁来改善、谁来创造?

政府责无旁贷,也无人可以取代。

政府改善农业科技创新的环境,既有硬件方面的,也要软件方面的,特别是软件,政府必须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最佳的服务、最强有力的支持。

  说到科技创新,无疑离不开人。

但是,从目前农村的实际情况来看,从事农业劳动和生产的,基本都是老年人和妇女,有一定文化素质、有一些劳动技能的年轻人,大多进城务工或从事其他方面的工作了。

从事农业和粮食生产的劳动者,绝大多数都不具备农业科技创新的条件。

所以,如何改善农村的劳动力结构,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让更多有文化、有技术、有能力的人到农村工作,从事农业生产和经营,是实现农业科技创新目标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日前,中央出台有关政策,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工作,这显然也是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举措。

关键是,要有政策支撑,有让大学生到农村工作的条件和环境。

这一点,必须有地方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水平,还必须改变目前过于分散的生产和种植方式,实现农业集约化经营。

要通过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鼓励农村的能人和有一定管理与技术水平的城市人,到农村创办农业科技创新园、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园、进行连片面追求种植等。

不然,依靠分散的种植方式,是很难把农业科技创新工作抓出成效的。

只有改变生产方式,把分散在农民手中的地集中起来,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种植,才能全面推农业科技、先进生产模式,才能把科技创新工作落到实处。

当然,为了消除农民的顾虑,在推广新的生产方式过程中,必须把农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对暂时失去土地的农民,除建立定期补偿机制外,还要返聘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工作。

  当然,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农业,也是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内容。

眼下,民间投资者普遍反映资本没有出路,既然农业到了转型的重要关口,有关方面是否可以顺应形势,抓紧研究出台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农业的措施和办法呢?

如果民间资本投资农业的积极性能够激发出来,按照民间投资者的发展思路和经营思维,农业科技创新工作是能够取得重大突破的。

  总之,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必须多管齐下,全面出击,从政府、政策、制度和环境等各个层面,为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实现农业和粮食生产新的突破创造良好的条件。

2012河南选调生考试申论热点:

大雨围城现象

一、事件概述

  2011年6月23日下午,北京遭遇近10年来最大暴雨,多个地区降雨量达到100毫米以上,属“特大暴雨”,局部地区降水量达到百年一遇水平,一小时降雨量排历史第三位。

这场突如其来的特大暴雨使得一些地区地面积水超过20厘米,根据北京市交管部门当天16时45分发布的消息称,因遭遇强降雨,北京部分地区出现积水情况,其中西四环五路桥南北双方向、海淀区香泉路口等路段因路面积水道路基本中断,很多车辆被困在水中无法前进,在部分地区水面甚至漫过了车辆顶部;地铁方面,多个地铁通道因为未有应对这场暴雨的准备而被淹,地铁13号线和4号线一度中断运行,大量乘客被困在地铁站。

这场暴雨不仅给北京市政交通部门带来了严峻的考验,也给广大市民的工作出行造成了严重的不便,有网友戏称“世界上最浪漫的事情,就是上班时陪你在办公室看海,下班陪你在地铁看瀑布......”

  二、模拟题

  2011年6月23日下午,北京遭遇了一场特大暴雨的袭击,局部地区降水量达到百年一遇水平,地面积水超过20厘米,市政交通受到严重的影响,多处路面积水致使部分道路基本中断,很多车辆被困在水中无法前进,在部分地区水面甚至漫过了车辆顶部;地铁方面,多个地铁通道因为未有应对这场暴雨的准备而被淹,地铁13号线和4号线一度中断运行,大量乘客被困在地铁站,谈谈你对这种状况的看法。

  三、参考解析

  市政交通是一个城市最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关系到城市运行的效率和广大市民的出行,特别是对特大型城市比如北京、上海等来说更为重要,在一定程度上还涉及到城市的形象问题。

出现了题目中提到的情况,说明我国城市高速发展的同时,一些和民生息息相关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存在不足之处的,仍需要改善和提高。

  我认为出现这次的情况,可能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市政排水设施的老化和不健全,特别是一些低洼地区,这就造成了雨水因无法及时排出而淤积,给交通造成了隐患。

第二,相关部门之间信息沟通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