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6讲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练习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83698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92.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6讲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练习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6讲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练习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6讲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练习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6讲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练习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6讲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练习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6讲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练习新人教版.docx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6讲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练习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6讲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练习新人教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6讲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练习新人教版.docx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6讲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练习新人教版

第6讲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考纲要求】 1.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2.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考点一|基于“双线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基础送分型——自主学习)

授课提示:

对应学生用书第26页

[巩固教材知识]

1.请用双线桥法标出Cu与稀硝酸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结合实例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

反应4HCl(浓)+MnO2

MnCl2+Cl2↑+2H2O中,氧化剂是MnO2,氧化产物是Cl2,每消耗1molMnO2,有2_molHCl被氧化,HCl在反应中表现还原性和酸性。

3.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特征和实质

4.基于双线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之间的关系

概括为升失氧、降得还,剂性一致、其他相反。

5.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Na2SO3与H2O2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  )

(2)NO2溶于水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  )

(3)有单质参加或有单质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  )

(4)某元素从游离态变为化合态,该元素一定被氧化。

(  )

(5)非金属阴离子只具有还原性,金属阳离子只具有氧化性。

(  )

(6)H2O作为还原剂时,产物中一般有O2生成。

(  )

(7)无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  )

(8)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物,不是氧化剂就是还原剂。

(  )

答案:

(1)√ 

(2)√ (3)× (4)× (5)× (6)√ (7)× (8)×

6.下列化学方程式中:

(1)标明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均正确的是________。

(2)属于歧化反应的是________;属于归中反应的是________。

答案:

(1)④⑤ 

(2)② ③

[练透基础小题]

题点一 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1.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_,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属于置换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

①Cu2S+O2

2Cu+SO2

②3O2

2O3

③Fe2O3+3CO===2Fe+3CO2

④2Na+2H2O===2NaOH+H2↑

⑤CaCO3

CaO+CO2↑

⑥2H2O2===2H2O+O2↑

⑦SO3+H2O===H2SO4

⑧2Fe+3Cl2

2FeCl3

⑨H2SO4+2NaOH===Na2SO4+2H2O

⑩NaH+H2O===NaOH+H2↑

⑪IBr+H2O===HIO+HBr

答案:

①③④⑥⑧⑩ ⑦⑧ ⑤⑥ ①④ ⑨⑪

[备考提醒]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可用如图表示:

题点二 利用双线桥法判断相关概念

2.(RJ必修1·P385题改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化合价发生变化

B.氧化剂在化学反应中失去电子

C.还原剂在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

D.反应中同一反应物可能既发生氧化反应又发生还原反应

答案:

D

3.实验室可用反应:

NaNO2+NH4Cl===NaCl+N2↑+2H2O制备N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NO2发生氧化反应

B.NH4Cl中的氮元素被还原

C.N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D.每生成1molN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6mol

解析:

分析已知反应中N元素的化合价可知:

NaNO2发生还原反应,A项错误;NH4Cl中的氮元素被氧化,B项错误;每生成1molN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应为3mol,D项错误。

答案:

C

4.被称为“万能还原剂”的NaBH4溶于水并和水反应:

NaBH4+2H2O===NaBO2+4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aBH4中H为-1价)(  )

A.NaBH4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NaBH4是氧化剂,H2O是还原剂

C.硼元素被氧化,氢元素被还原

D.被氧化的元素与被还原的元素质量之比为1∶1

答案:

D

[备考提醒]

近几年高考中一些特殊物质中元素化合价判断:

C

F

2、K2F

O4、Li2

H、Li

H2、Al

、Na2

2O3、

2O

、H

、C

考点二|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重点保分型——师生共研)

授课提示:

对应学生用书第28页

[核心知识大通关]

1.常见的氧化剂

常见氧化剂包括某些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元素处于高价时的物质、过氧化物等。

如:

氧化剂——Cl2 浓硫酸 HNO3 KMnO4

 ↓   ↓  ↓   ↓   ↓

还原产物—Cl- SO2 NO2(NO) Mn2+

2.常见的还原剂

常见还原剂包括活泼的金属单质、某些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元素处于低价态时的物质等。

如:

还原剂——Zn   H2  CO

 ↓   ↓   ↓   ↓

氧化产物—Zn2+  H+  CO2

3.氧化性、还原性

(1)氧化性:

物质得电子的性质;

还原性:

物质失电子的性质。

(2)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与得失电子的难易有关;与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无关。

4.依据化合价,判断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

(1)含有最高价元素的物质具有氧化性;

(2)含有最低价元素的物质具有还原性;

(3)具有中间价态的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具有中间价态物质

氧化产物

还原产物

Fe2+

Fe3+

Fe

SO

SO

S

H2O2

O2

H2O

其中Fe2+、SO

主要表现还原性,H2O2主要表现氧化性。

小题热身

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强氧化剂与强还原剂混合不一定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  )

(2)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

(  )

(3)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氧化性越强,相应单质越活泼。

(  )

(4)二氧化氯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  )

答案:

(1)√ 

(2)× (3)× (4)×

2.含有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是否一定具有强氧化性?

试举例说明。

答案:

不一定,如在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在HClO4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7价,事实上,HClO的氧化性比HClO4强,HClO有强氧化性;再如浓硫酸和Na2SO4溶液中,硫元素均为+6价,但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而Na2SO4溶液无强氧化性;再如HNO3、KNO3溶液中,氮元素均为+5价,但HNO3溶液有强氧化性,而KNO3溶液无强氧化性。

[考向精练提考能]

考向一 依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判断氧化性、

还原性的强弱

氧化性:

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

还原剂>还原产物

类型1 依据方程式比较氧化性、还原性强弱

1.根据反应①→④,可以判断下列4种物质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正确顺序是(  )

①Cl2+2KI===2KCl+I2;

②2FeCl2+Cl2===2FeCl3;

③2FeCl3+2HI===2FeCl2+2HCl+I2;

④H2S+I2===S+2HI

A.S>I2>Fe3+>Cl2  B.Cl2>Fe3+>I2>S

C.Fe3+>Cl2>S>I2D.Cl2>I2>Fe3+>S

解析:

根据同一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判断各物质的氧化性强弱。

①中氧化剂是Cl2,氧化产物是I2,Cl2的氧化性强于I2的氧化性;②中氧化剂是Cl2,氧化产物是FeCl3,所以Cl2的氧化性强于FeCl3的氧化性;③中氧化剂是FeCl3,氧化产物是I2,FeCl3的氧化性强于I2的氧化性;④中氧化剂是I2,氧化产物是S,I2的氧化性强于S的氧化性。

各物质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Cl2>Fe3+>I2>S。

答案:

B

2.现有下列三个氧化还原反应:

①2FeCl3+2KI===2FeCl2+2KCl+I2

②2FeCl2+Cl2===2FeCl3

③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若某溶液中含有Fe2+、Cl-和I-,要除去I-而不氧化Fe2+和Cl-,可以加入的试剂是(  )

A.Cl2B.KMnO4

C.FeCl3D.HCl

解析:

根据所给方程式判断氧化性顺序为KMnO4>Cl2>FeCl3>I2,HCl不具备氧化I-的能力,而Cl2除能氧化I-外,还能氧化Fe2+,KMnO4能氧化I-、Cl-、Fe2+,不符合题意,故选C。

答案:

C

类型2 依据氧化性、还原性的相对强弱,判断反应

能否发生

假设法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能否发生

3.已知Co2O3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Co2+,Co2O3、Cl2、FeCl3、I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

下列反应在水溶液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

A.3Cl2+6FeI2===2FeCl3+4FeI3

B.Cl2+FeI2===FeCl2+I2

C.Co2O3+6HCl===2CoCl2+Cl2↑+3H2O

D.2Fe3++2I-===2Fe2++I2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先后顺序和反应原则,侧重考查分析判断能力及对氧化还原反应实质的理解。

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条件是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弱还原剂+弱氧化剂。

由于Fe3+氧化性强于I2,所以FeI3不存在,A中反应不可能发生;B、C、D中反应符合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所以可以发生。

例n(Cl2)∶n(FeI2)=1∶1时即发生B项的反应。

答案:

A

4.在常温下发生下列反应:

(1)16H++10Z-+2XO

===2X2++5Z2+8H2O

(2)2A2++B2===2A3++2B-

(3)2B-+Z2===B2+2Z-

根据上述反应,判断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溶液中可能发生反应:

Z2+2A2+===2A3++2Z-

B.Z2在

(1)、(3)反应中做还原剂

C.氧化性强弱顺序为XO

>Z2>B2>A3+

D.X2+是XO

的还原产物

解析:

由反应

(1)可知氧化性:

XO

>Z2,由反应

(2)可知氧化性:

B2>A3+,由反应(3)可知氧化性:

Z2>B2,综上氧化性强弱顺序为XO

>Z2>B2>A3+,结合选项分析可知B不正确,Z2在

(1)中是氧化产物,在(3)中做氧化剂。

答案:

B

考向二 依据外界条件对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影响判断

1.浓度:

同一种物质浓度越大,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

如氧化性:

浓H2SO4>稀H2SO4,浓HNO3>稀HNO3,还原性:

浓HCl>稀HCl。

2.温度:

同一种物质,温度越高其氧化性越强,如热的浓硫酸的氧化性比冷的浓硫酸的氧化性强。

3.酸碱性:

同一种物质,所处环境酸(碱)性越强其氧化性(还原性)越强。

5.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不仅与物质的结构有关,还与物质的浓度和反应温度等有关。

下列各组物质:

①Cu与HNO3溶液 ②Cu与FeCl3溶液

③Fe与FeCl3溶液 ④Cl2和NaOH溶液

⑤Fe和浓HNO3 ⑥Na和O2

由于温度不同而能发生不同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①④⑥B.②③⑥

C.①⑤⑥D.④⑤⑥

答案:

D

考点三|氧化还原反应的三条常用规律及应用(重点保分型——师生共研)

授课提示:

对应学生用书第29页

[核心知识大通关]

1.反应先后规律

同一氧化剂与含多种还原剂(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溶液反应时,首先被氧化的是还原性最强的物质;同一还原剂与含多种氧化剂(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溶液反应时,首先被还原的是氧化性最强的物质。

2.“价态归中,互不交叉”规律

含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的物质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该元素价态的变化一定遵循“高价+低价→中间价”,而不会出现交叉现象。

简记为“两相靠,不相交”。

例如,不同价态硫之间可以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是

注:

⑤中不会出现H2S转化为SO2而H2SO4转化为S的情况。

3.歧化反应规律

“中间价→高价+低价”。

具有多种价态的元素(如氯、硫、氮和磷元素等)均可发生歧化反应,如:

Cl2+2NaOH===NaCl+NaClO+H2O。

小题热身

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向浓H2SO4中通入H2S气体,1mol浓硫酸转移电子数可能是6NA,也可能是2NA。

(  )

(2)1molCl2与Ca(OH)2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是2NA。

(  )

(3)1molKClO3与足量的浓盐酸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6NA。

(  )

答案:

(1)√ 

(2)× (3)×

2.往FeBr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哪种离子先被氧化?

若改为FeI2呢?

答案:

由于还原性:

I->Fe2+>Br-,向FeBr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时,Fe2+先被氧化,向FeI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时,I-先被氧化。

[考向精练提考能]

考向一 先后反应规律

1.向含Fe(NO3)3、Cu(NO3)2、HNO3的某种稀溶液中逐渐加入铁粉,c(Fe2+)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

A.0~1:

Fe+NO

+4H+===Fe3++NO↑+2H2O

B.1~2:

Fe+2Fe3+===3Fe2+

C.2~3:

Fe+Cu2+===Fe2++Cu

D.0~3:

3Fe+2Fe3++2Cu2+===5Fe2++2Cu

解析:

0~3的总反应为3Fe+NO

+4H++Fe3++Cu2+===4Fe2++NO↑+Cu+2H2O。

答案:

D

考向二 “价态归中,互不交叉”规律

2.在KClO3+6HCl(浓)===KCl+3Cl2↑+3H2O的反应中,被氧化的氯与被还原的氯的原子个数比为(  )

A.1∶6        B.6∶1

C.1∶5D.5∶1

解析:

KClO3中的Cl元素和HCl中的Cl元素发生归中反应,生成零价态的Cl2,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得失情况如下:

中的Cl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KClO3中的Cl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且原子个数之比为5∶1。

答案:

D

3.已知G、Q、X、Y、Z均为含氯元素的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有下列转化关系(未配平):

①G―→Q+NaCl 

 ③Y+NaOH―→G+Q+H2O ④Z+NaOH―→Q+X+H2O

这五种化合物中Cl元素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

A.G、Y、Q、Z、XB.X、Z、Q、G、Y

C.X、Z、Q、Y、GD.G、Q、Y、Z、X

解析:

由①得出Q价态高于G,因为G必介于Q和-1价的Cl之间,-1价为氯元素的最低价;将该结论引用到③,Y介于Q与G之间,故有Q价态高于Y,Y价态高于G;分析②:

H2O中的H化合价降低,则Q中的氯元素转变为X中的氯元素,化合价必升高,则得出X价态高于Q;最后分析④:

Z介于Q、X之间,则X价态高于Z,Z价态高于Q。

答案:

A

考向三 歧化反应规律

4.已知在热的碱性溶液中,NaClO发生反应:

3NaClO===2NaCl+NaClO3。

在相同条件下NaClO2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其最终产物是(  )

A.NaCl、NaClOB.NaCl、NaClO3

C.NaClO、NaClO3D.NaClO3、NaClO4

答案:

B

5.L、M、R、P、Q分别代表五种含不同化合价的氮元素的物质。

A、B分别代表两种含不同化合价的氯元素的物质(每种物质中氮或氯元素的化合价只有一种)。

又知物质M中的氮元素化合价要比物质Q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低。

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会发生如下的转化(关系式未配平):

①P+A―→Q+B ②L+O2―→M+H2O ③L+M―→R+H2O ④B+H2O―→A+O2

(1)若五种含氮元素的物质中,有一种是硝酸,则硝酸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

(2)反应②必须在催化剂(铂、氧化铁等)作用下,加热到一定温度时方能发生,此反应在化工生产上有重要用途,据此推断在同温同压下,若物质R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则R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某同学写出下面三个含氮的物质相互转换的关系式:

Ⅰ.M+P―→N2O3+H2O Ⅱ.N2O4+H2O―→P+Q

Ⅲ.M+L―→Q+H2O

其中一定不可能实现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

答案:

(1)P P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最高 

(2)N2

(3)Ⅲ 氮元素价态:

Q>M>L,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M与L反应,不可能生成氮元素价态比M、L都高的物质Q

[真题发掘·知识串联]              串线索 固双基 回扣关键知识

以“硝酸铵氧化分解技术生产CuCl的工艺”为载体 串联氧化还原的基础知识

授课提示:

对应学生用书第30页

高考载体 (2015·全国高考课标卷Ⅰ)

氯化亚铜(CuCl)广泛应用于化工、印染、电镀等行业。

CuCl难溶于醇和水,可溶于氯离子浓度较大的体系。

在潮湿空气中易水解氧化。

以海绵铜(主要成分是Cu和少量CuO)为原料,采用硝酸铵氧化分解技术生产CuCl的工艺过程如下:

知识串联——高考还可以这样考

(1)CuCl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乙醇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2)NO

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写出步骤①中海绵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①铜与稀HNO3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_,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__,还原产物是________,当标准状况下有22.4LNO气体生成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mol。

(4)步骤③中SO

具有还原性,可被Cu2+还原,试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比较SO

与CuCl还原性的强弱。

________、________。

(5)试设计实验证明Fe3+的氧化性强于Cu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 -2

(3)HNO3 Cu Cu NO 3

(4)2Cu2++SO

+2Cl-+H2O===2CuCl↓+SO

+2H+ 还原性:

SO

>CuCl

(5)向含有KSCN的FeCl3溶液中加入足量铜粉,若溶液红色褪去,即证明氧化性:

Fe3+>Cu2+;反应方程式为2Fe3++Cu===Cu2++2Fe2+

课时作业(授课提示:

对应学生用书第247页)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应用中利用了物质的氧化性的是(  )

A.SO2漂白纸浆     B.纯碱清洗油污

C.Na2S除污水中的Cu2+D.漂白粉漂白织物

解析:

SO2漂白纸浆利用了二氧化硫的漂白性,A错误;纯碱清洗油污,利用了纯碱溶液显碱性,碱性条件下油脂能水解彻底,B错误;Na2S除污水中的Cu2+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利用的是CuS的难溶性,C错误;漂白粉漂白织物是利用的漂白粉的氧化性将有色物质氧化褪色,D正确。

答案:

D

2.(2017·浙江瑞安四校联考)下列变化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将一小块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生成淡黄色物质

B.向新制氯水中加入足量亚硫酸钠溶液,氯水褪色

C.向纯碱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色

D.向氢碘酸中滴加FeCl3溶液,产生棕色物质

解析:

将一小块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生成的淡黄色物质为过氧化钠,反应过程中Na、O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向新制氯水中加入足量亚硫酸钠溶液,氯气将SO

氧化成SO

,Cl、S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向纯碱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色,说明CO

水解显碱性,没有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正确;向氢碘酸中滴加FeCl3溶液,产生棕色物质,说明Fe3+将I-氧化成碘单质,Fe和I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

答案:

C

3.(2017·广东肇庆诊断)下列反应中,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2F2+2H2O===4HF+O2

B.2Na2O2+2H2O===4NaOH+O2↑

C.Na2O+H2O===2NaOH

D.Si+2NaOH+H2O===Na2SiO3+2H2↑

解析:

反应2F2+2H2O===4HF+O2中,氟元素和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项不符合题意;反应2Na2O2+2H2O===4NaOH+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项不符合题意;反应Na2O+H2O===2NaOH中,元素化合价没有变化,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C项符合题意;反应Si+2NaOH+H2O===Na2SiO3+2H2↑,硅元素和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

C

4.

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化学反应属于阴影3区域的是(  )

A.Cl2+2NaI===2NaCl+I2

B.CH4+2O2

CO2+2H2O

C.4Fe(OH)2+O2+2H2O===4Fe(OH)3

D.2H2O2

2H2O+O2↑

解析:

阴影3所表示的反应类型为氧化还原反应,但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A为置换反应,错误;C为化合反应,错误;D为分解反应,错误。

答案:

B

5.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的自来水处理剂,它的性质和作用是(  )

A.有强氧化性,可消毒杀菌,还原产物能吸附水中杂质

B.有强还原性,可消毒杀菌,氧化产物能吸附水中杂质

C.有强氧化性,能吸附水中杂质,还原产物能消毒杀菌

D.有强还原性,能吸附水中杂质,氧化产物能消毒杀菌

解析:

在K2FeO4中,Fe显+6价,为铁的非常见高价态,有强氧化性,可消毒杀菌,还原产物Fe3+水解生成的Fe(OH)3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杂质。

答案:

A

6.在化学反应:

8NH3+3Cl2===N2+6NH4Cl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8∶3B.3∶8

C.2∶3D.3∶2

解析:

在题述反应中,氧化剂是Cl2,还原剂是NH3,只有部分NH3被氧化为N2,故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

答案:

D

7.氢化钙(CaH2)可作为生氢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H2+2H2O===Ca(OH)2+2H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aH2既是还原剂,又是氧化剂

B.H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C.CaH2是还原剂,H2O是氧化剂

D.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1∶1

解析:

根据化合价的变化,确定CaH2是还原剂,H2O是氧化剂,A错误。

答案:

A

8.用高铁酸钠(Na2FeO4)对河湖水消毒是城市饮水处理的新技术。

已知反应Fe2O3+3Na2O2

2Na2FeO4+Na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3molNa2O2发生反应,有12mol电子转移

C.在Na2FeO4中Fe为+4价,具有强氧化性,能消毒杀菌

D.Na2FeO4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解析:

Na2O2中O元素化合价由-1价降为-2价,为氧化剂,A错误;Na2O2中O元素化合价由-1价降为-2价,3molNa2O2发生反应,则有6mol电子转移,B错误;Na2FeO4中Fe为+6价,具有强氧化性,能消毒杀菌,C错误;Na2FeO4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D正确。

答案:

D

9.(2017·山东日照一中质检)NH3可消除NO的污染,反应方程式为6NO+4NH3===5N2+6H2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