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甘肃省会宁县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482695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甘肃省会宁县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精选甘肃省会宁县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精选甘肃省会宁县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精选甘肃省会宁县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精选甘肃省会宁县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选甘肃省会宁县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

《精选甘肃省会宁县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甘肃省会宁县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选甘肃省会宁县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

精选甘肃省会宁县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甘肃省会宁县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外…………○…………装…………○…………订…………○…………线…………○…………

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50分)

1、“……此古圣王崇本抑末之道。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这段材料所蕴含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是(  )

A.战国时代,法家崛起批判儒家“重农”思想

B.两宋时期,商税成为政府财政收入重要来源

C.隋唐时期,统治政策开明重视发展农工商业

D.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缓慢发展

2、宇宙人生是永恒的话题。

中外思想家有的认为“宇宙便是吾心”,有的提出“万物始于水”,有的主张“心外无物”。

明确提出上述观点的人物有()

①陆九渊 ②董仲舒③泰勒斯 ④王守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中华文化史》一书写道:

“这一时期民本思潮的重心有二:

在人类与自然关系(天一人)方面,突出人的地位;在人类社会关系(君一民)方面,强调民的作用。

”这一时期()

A.百家争鸣局面出现B.儒学的正统地位确立

C.儒家伦理得到强化D.儒家思想趋向新启蒙

4、黄宗羲在《自序》中说:

“学问之道,以各自用得著者为真,凡倚门傍户、依样葫芦者,非流俗之士,则经生之业者。

此编所列,有一偏之见,有相反之论,学者于其不同之处,正宜著眼理会,所谓一本万殊也,以水济水岂是学问?

”这反映出黄宗羲()

A.批判学术僵化,倡导思想自由B.倡导经世至用,反对思想一统

C.批判八股取士,倡导学以致用D.批判君主专制,倡导天下之权

5、东汉王充《论衡》中记载:

“天能遣告人君,则亦能故命圣君。

择才若尧舜,受以王命,委以王事,勿付与知,今则不然,生庸庸之君,失道废德,随谴告之,何天不惮劳也。

”对作者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相信“天人合一”说B.宣传“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C.宣传“君权神授”思想D.反对“天人感应”说

6、老子是一个史官,生活在春秋时代,当时周朝奴隶主贵族的统治正面临着全面瓦解。

从《老子》产生的时代背景判断,《老子》第三章中的“不尚贤,使民不争”主张的合理解释是()

A.老子反对下层平民间的斗争B.老子反对墨子的“尚贤”

C.老子主张奴隶社会的“亲亲”D.老子反对世袭为官制度

7、朱熹说: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

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间者,有各得之以为性(本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这段话表明程朱理学的主要作用是()

A.为封建伦理道德寻求理论依据,从而规范人的言行,维护封建统治

B.阐述“天理”的真谛,让人们理解自然界运行规律和人际关系的法则

C.寻求天地和人世间万事万物的本性,阐明“理”的本质

D.宣扬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8、黄宗羲在《自序》中说:

“学问之道,以各自用得著者为真,凡倚门傍户、依样葫芦者,非流俗之士,则经生之业者。

此编所列,有一偏之见,有相反之论,学者于其不同之处,正宜著眼理会,所谓一本万殊也,以水济水岂是学问?

”这反映出黄宗羲()

A.批判君主专制,倡导天下之权B.倡导经世至用,反对思想一统

C.批判八股取士,倡导学以致用D.批判学术僵化,倡导思想自由

9、“究天人之际”是思想家们永恒的追求,在同一时代的中国和希腊都出现过飞跃,下面是思想家们流传下了许多著名的观点或名言:

国别

人物

观点或名言

国别

人物

观点或名言

希腊

泰勒斯

万物皆源于水

中国

孔子

“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普罗塔哥拉

人是万物的尺度

孟子

人之初,性本善

苏格拉底

认识你自己

荀子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从上述材料反映出古希腊思想家和中国思想家的共同主张是(  )

A、都重视对人和自然的研究B、都重视对自然和客观世界的研究

C、都重视对人类自身或人性的研究D、都重视对人性和伦理道德的研究

10、黄宗羲说:

“夫儒者均以钱谷非所当知,徒以文字华藻,给口耳之求,不顾郡邑之大利大害。

”赵翼说:

“书生徒讲义理,不揣时势,未有不误人家国者。

”以下观点最符合两人的共同主张的是()

A.严厉抨击明代八股取士之害B.讥讽士人专注于研究文字

C.批评矛头直接指向君主专制D.强调“经世致用,学以济世”

11、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在《答罗整庵少宰书》中说:

“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

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夫道,天下之公道也。

学,天下之公学也。

非朱子可得而私也,非孔子可得而私也。

”这一思想的积极影响在于()

A.重建儒学的信仰B.否定孔子的权威

C.完善心学体系D.批判专制思想

12、元代杂剧《窦娥冤》,通过窦娥含冤而死的故事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剧中窦娥死后,六月飞雪、楚州大旱。

这种描写体现了(  )

A.佛教的因果循环B.法家的严刑峻法

C.道家的无为而治D.儒家的天人感应

13、孔子认为:

夏、商、周三代,殷商继承夏代的礼制,但有所损益;周继承了殷商的礼制,也有所损益。

这反映了孔子(  )

A.主张政治改良B.非常推崇夏商周三代

C.对夏商周三代研究精通D.主张复古倒退

14、表2古希腊思想家认识世界的历程(摘选)

时间

思想家

观点

约公元前9世纪

荷马

人们按神谕安排事情

公元前6世纪

阿那克西曼德

万物的本原是自然,人应该顺应自然

公元前5世纪中叶

普罗塔戈拉

人是万物的尺度

公元前5世纪后期

苏格拉底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公元前3世纪初

芝诺

自然界、人及人类社会都产生于最高的理性

这一历程表明,古希腊思想家(  )

A.认识世界的视角从神到人B.对世界的认识不断深化

C.逐渐忽视信仰和放纵私欲D.历来重视探索人的理性

15、苏格拉底拿出一个苹果对学生说:

“这是我刚从果园里摘下来的苹果,你们闻闻它是什么味道?

”闻过的学生都说是苹果的香味。

苏格拉底最后闻,说“我什么味道也没有闻到”,继而他对学生笑着说“看来只有你是你自己”。

苏格拉底把苹果传给学生看,学生们呆住了——那是一只蜡做的假苹果。

这个故事反映出()

A.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B.人是万物的尺度

C.美德的内涵是坚持独立思考D.理念是万物本源

16、智者学派指出:

法律、正义只是人所约定的习俗。

为了避免互相伤害,人们相互约定不伤害别人,这是政府创立的基础。

正义的本质和起源在于人们实践了先前的约定。

该观点被称之为“人类最早的社会契约论”。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智者学派重视永恒的正义B.智者学派重视法律的作用

C.启蒙运动萌发于古代希腊D.遵循人性是法律制定的依据

17、关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

“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

自此之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

”材料反映了这场宗教改革(  )

A.主张废除教阶制度与宗教仪式B.否定信仰上帝

C.宣扬《圣经》至高无上D.挑战教会权威

18、路德指出,只有那些努力工作的人才更容易为上帝所接受。

加尔文认为,一个人能否获得拯救,在他出生之前就已经由上帝注定了,他毕生所能获得的财富就是上帝慈悲的证明。

两人主张()

A.崇尚金钱与现世享乐B.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

C.反对天主教会的说教D.肯定了个人奋斗的主导作用

19、“宗教改革的遗产是多方面的,它引发了不同教义间的冲突和互不相容,并导致了一系列血腥的宗教战争。

由此造成西欧基督教世界的解体,迫使各宗教派别认识到任何一种教派要获得垄断地位是不可能的,因此各教派也都逐步学会了宽容……当然这一过程进展得很慢也很艰难,以至于到现在都还没有完成。

”作者意在说明宗教改革(  )

A.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B.肯定人的价值、地位

C.使各教派认识到宽容的必要D.解放宗教束缚中的人

20、“不管你写的是什么题材,你处理的是什么题材,你画出的画还可能是圣母玛利亚。

但是你想到的,你看到的是现世,是此岸,是世俗,是人世间,理性从神性逐渐地回归到人性中。

”材料所描述的现象开始于(  )

A.智者运动B.文艺复兴C.启蒙运动D.宗教改革

21、英国思想家柏克曾说卢梭“邪门”;法国思想家狄德罗闻知卢梭逝世时,并没有发出一丝悲叹,反而指责他曾污蔑了自己。

事实上,当时思想界对卢梭的批判并不鲜见。

这主要是因为他(  )

A.提出“社会契约论”B.倡导“人民主权说”

C.反对“人生而自由”D.质疑“理性精神”

22、启蒙时代的哲学家伏尔泰说:

“天狼星的光始终如一,对我们来说,道德哲学亦始终如一。

”“一切关于显灵或奇迹的说法,一切认为上帝干预自然秩序的信仰,都是假的,……人类要了解上帝,只需要有理性就够了。

”对以上两段文字解读正确的是(  )

A.伏尔泰是无神论者,主张以科学取代宗教

B.伏尔泰认为如果上帝无法显灵,无法干预自然秩序,上帝的存在就很可疑

C.伏尔泰相信自然神论,认为宗教的精粹在于尊敬宇宙的合理性和完美性

D.伏尔泰认为研究天文学有助于了解上帝的存在.

23、孟德斯鸠曾指出,英国革命把封建贵族打垮以后处于最危险的状态,很可能会蜕变成最可怕的一种专制,个人最自由的情况实际上是专制产生最可怕的一个契机材料反映出孟德斯鸠()

A.反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赞成英国的立宪政体

C.违背了三权分立精神D.同情英国的封建贵族

24、康德认为:

“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旧的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

这说明启蒙的真谛在于()

A.人身自由B.思想自由

C.推翻专制D.主权在民

25、有人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只是刚刚撕开了套在人类身上的“笼子”;启蒙运动在进一步撕裂套在人类身上“笼子”的同时,把统治者关进了“笼子”.据此可知,启蒙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主要体现在(  )

A.反对封建专制制度B.批判宗教神学

C.提出民主制度构想D.促进思想解放

二、非选择题:

(本題共35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

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类似西欧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

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问题: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李贽的思想跟文艺复兴在“个人理智上的自由”方面有何相似之处。

二者在促进社会制度进步方面起的作用有何不同?

(10分)

 

(2)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明清时期“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的原因。

(9分)

 

材料二文艺复兴的出现,说到底是在城市里发生的。

学校教育在中世纪的基础上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活跃了当时的思想文化。

13世纪欧洲大瘟疫的出现和黑死病(鼠疫)的发生,导致了上帝万能论的动摇和对人生问题的深入思索。

到文艺复兴时期,中世纪里一直潜在着的人学文化因子,终于获得了适宜其生长的文化气候。

——摘编自刘建军《论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新文化的多重起源》

(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文艺复兴出现的历史条件。

(8分)

 

材料三关于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恩格斯评论道:

“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被)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4)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启蒙运动是如何丰富和发展人文主义精神的?

(8分)

 

27、阅读下列材料:

(15分)

材料一……是以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

故主施赏不迁,行诛无赦,誉辅其赏,毁随其罚,则贤不肖俱尽其力矣。

——《韩非子》

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统一,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认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患,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三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

曰:

“我固为子孙创业也。

”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

此我产业之花息也。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请回答:

(1)三位思想家各处于什么时代?

(3分)

 

(2)三段材料反映的政治观点有何不同?

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6分)

 

(3)材料一、二和材料三的主张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别?

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

(6分)

 

月考参考答案

1、D2、C3、A4、A5、D6、C7、A8、D9、C10、D11、B12、D

13、A14、【答案】B

【解析】古希腊思想家认识世界的历程从神到万物,再到人,再到理性,反映了对世界的认识不断深化,故A项错误,B项正确;忽视信仰和放纵私欲只符合智者学派,故C项错误;古希腊思想家首先探索的是神,其次是物,然后才是人,最后才是理性,故D项错误。

15、【答案】C16、【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智者学派,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智者学派公元前5~前4世纪希腊的一批收徒取酬(fee)的职业教师的统称.他们以雅典为中心,周游希腊各地,对青年进行修辞、论辩和演说等知识技能的训练,教授参政治国、处理公共事务的本领.由“法律、正义只是人所约定的习俗”、“正义的本质和起源在于人们实践了先前的约定”可知,材料强调正义和法律是以人的意志为基础的,也即强调法律要在肯定人性的前提下制定,故D项正确;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正义并不具有永恒性,故A项错误;智者学派反对束缚人性的法律、法规,故B项错误;C项材料无法体现,故C错误.故选D.

17、【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宗教改革,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A.主张废除教阶制度与宗教仪式,C.宣扬《圣经》至高无上,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C错误;B.否定信仰上帝,说法错误,只是否定了教会并未否定上帝,故B错误;材料中反映了作为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的教会被否定了,实际上是否定教会和教皇对《圣经》的解释权,使教会的权威收到了挑战,故D正确.故选D.

18、B。

崇尚金钱与现世享乐是文艺复兴的特点,排除A;路德和加尔文是宗教改革的代表人物,由“他毕生所能获得的财富就是上帝慈悲的证明”可见,适应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故选B;材料没有反映反对天主教会的说教,排除C;D没有体现资本主义发展的本质,排除。

19、【答案】C【解析】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材料并未论及,故A项错误;宗教改革肯定人的价值、地位材料并未论及,故B项错误;材料“由此造成西欧基督教世界的解体,迫使各宗教派别认识到任何一种教派要获得垄断地位是不可能的,因此各教派也都逐步学会了宽容”宗教改革导致不同派别的对立,但由此也是的各派别认识到宽容的价值所在,故C项正确;解放宗教思想对人的精神禁锢并未提及,故D项错误.故选C.

20、【答案】B【解析】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思想为指导,强调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地位,追求现实生活的幸福和享乐,崇尚科学和理性等,文艺复兴的思想主张与材料信息相符,故B正确;智者运动、启蒙运动、宗教改革三者的概念与题意不符,故排除ACD三项.故选B.

21、【答案】D【解析】“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都是启蒙思想家们的共同主张,思想界对卢梭不会在这些上存在分歧,故A项、B项错误;反对“人生而自由”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卢梭与其他思想家不同的是对理性的质疑,主张依靠情感、听任本能和情绪办事更可靠,与其他启蒙思想家差异大,故D项正确。

22、C本题考查启蒙运动,伏尔泰主要思想是反对天主教会,倡导生而平等、信仰自由和民主政治.根据材料的描述可知,伏尔泰仍相信上帝的存在,故他不是无神论者,他认为凭借理性即可了解宇宙自然运行的原理,故A错误,C正确;BD材料未体现,排除.故选C.

23、B【解析】材料中孟德斯鸠认为英国革命后“很可能会蜕变成最可怕的一种专制”,主张以法制限制“个人最自由的情况”,即体现孟德斯鸠赞成英国的立宪政体,材料没有体现孟德斯鸠反对英国革命的态度和三权分立思想,排除AC;D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D.

24、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

材料中康德说“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很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可以看出启蒙强调的是思想解放,不是人身和制度,因此排除A、C选项。

D选项材料没有提及。

点睛:

本题属于观点提炼的问题,解答有关观点提炼的问题,我们就是要找到能够表达作者观点的那句话,这句话往往直接包含了问题的答案。

有时候这句话表达的比较隐晦,我们可以联系所学知识,综合这个人物的历史背景来分析,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25、【答案】C根据题干关键信息“进一步撕裂套在人类身上‘笼’的同时”、“把统治者关进了‘笼子’”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

AD两项属于属于三者共同的东西,不符合题干要求“进一步发展”;B项不属于启蒙运动的内容,排除.进一步分析,可知,C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故选C.

26、解析:

(1)问通过对其思想内涵的对比归纳不同点。

(2)问实际上要求回答李贽等人的思想不能在中国发展壮大,这需要从当时的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思想背景进行阐述。

答案:

(1)相似:

都提倡个性的自由发展,反对权威。

不同:

李贽的思想未对社会进步发挥重大的作用;文艺复兴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和近代科学的进步,从而推动了欧洲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过渡(或:

推动了欧洲的近代化)。

(2)原因:

缺乏形成个性自由的社会环境;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腐朽的君主专制制度的压制;文化专制与思想迫害等。

(3)条件: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现代城市的发展;中世纪教育的发展;瘟疫、黑死病带来的死亡促使人们对生命本质的思考;古代希腊罗马人文精神的影响。

(8分)

(4)发展:

从人性上升到理性;把反封建和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根据资产阶级利益建构政治制度的高度。

(4分)

11.解析:

运用纵向思维方法,分析他们各自的主张。

要求学生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观点的变化,从强调君主专制到指出君主专制为天下之大害,由此看出历史的变化。

参考答案:

(1)战国西汉明末清初

(2)韩非子主张法治。

他的思想为秦朝建立君主专制统治奠定理论基础;

董仲舒提出大一统思想,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他的思想为汉武帝所采纳,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

他的思想对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3)韩非子、董仲舒的思想是为君主专制服务的。

黄宗羲的思想体现了反专制的民主思想。

这种差别是由于人物处于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其政治主张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