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西藏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481555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83.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西藏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学年西藏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学年西藏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学年西藏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学年西藏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西藏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解析版.docx

《学年西藏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西藏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解析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西藏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解析版.docx

学年西藏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题解析版

林芝二高2020届高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一学段期中考试试卷文科综合试卷地理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1.关于该区域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作物生长期热量不足B.易受水旱灾害的影响

C.以商品谷物农业为主D.生产的机械化程度高

2.关于图示地区河流的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A.①河流流量均匀B.②河流较短促

C.③地水资源丰富D.④河流冰雪融水补给多

【答案】1.B2.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南亚和东南亚的气候、河流和农业。

【1题详解】

读图可知,该地位于南亚和东南亚,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作物生长期热量充足,A错误。

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夏季风不稳定,易受水旱灾害的影响,B正确。

该地以水稻种植业为主,小农经营,机械化水平低。

【2题详解】

①④河流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以降水补给为主,流量季节变化大,AD错误。

②河流位于岛屿上,流程短,流速快,B正确。

③地为珊瑚岛,岛屿面积小淡水资源不丰富,C错误。

【点睛】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季风区水稻的种植约有7000年的历史,稻米是当地人们喜爱的主要粮食,所产稻米占世界稻米总产量的绝大部分.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家.水稻种植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农业,劳动强度大,需要投入大量劳动来精耕细作,东亚、东南亚、南亚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3.下图岛屿位于:

A.东亚B.东南亚C.南亚D.西亚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南亚。

【详解】根据经纬度和岛屿轮廓可以判断,该岛为斯里兰卡岛,位于南亚,C正确。

故选C。

【点睛】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4.春节,张林和父母一起赴东南亚旅游。

有关他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与事实不符的是()

A.在马来西亚,汽车一直奔驰在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上

B.

新加坡能见到很多中国餐馆

C.泰国有大面积的橡胶、油棕种植园

D.印度尼西亚几乎每天午后都下雨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东南亚。

【详解】马来西亚全境由互不连接的东马来西亚和西马来西亚两部分组成,面积较小,平原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不可能有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与事实不符,A正确;新加坡华人华侨比较多,能见到很多中国餐馆;湿热的气候使泰国有面积广大的橡胶种植园;印度尼西亚都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其降水的形式是对流雨,几乎每天午后都下雨。

故选A。

【点睛】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

能力,学生记忆能力。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该区域某种农产品的主要产区。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从气候与地形角度看,甲国洪涝灾害严重的原因有(  )

①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且集中②热带雨林气候,终年多雨

③中南部地势低平,积涝成灾④北部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6.图中阴影区域农业生产的主要农产品为(  )

A.茶叶B.玉米C.水稻D.天然橡胶

【答案】5.A6.C

【解析】

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的分析。

【5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洪涝灾害的成因。

读图可知,甲位于湄公河三角洲地区,气候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一年有明显的旱雨两季,年降水量大,且集中在夏季。

①对、②错。

中南部地区海拔在200米以下,属于平原区,地势低平,易发生涝灾,③对。

北部地势较高,不易积水,④错。

故选A。

【6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东南亚的物产。

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是茶叶的优势产区,东南亚茶叶生产没有优势,A错。

玉米是温带作物,东南亚不产玉米,B错。

甲地区是热带季风气候,热量、水源充足,土壤肥沃,是世界重要的稻米生产区,C对。

甲地区位于越南,马来西亚是天然橡胶的优势产区,D错。

故选C。

7.下列国家中,经济以畜牧业为主的是()

A.蒙古B.日本C.朝鲜D.韩国

【答案】A

【解析】

【分析】

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概况

【详解】以上四国中,蒙古是唯一的内陆国,降水稀少,适合牧草生长,该国农业生产以畜牧业为主,根据题意A正确。

故选A。

【点睛】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学生记忆能力。

读某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8.①海峡( )

A.是印度洋和大西洋之间的咽喉要道

B.是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

咽喉要道

C.是印度洋和红海之间的咽喉要道

D.是印度洋和波斯湾之间的咽喉要道

9.②海域及附近地区在全球具有战略意义

资源是( )

A.磷矿资源B.油气资源

C.铁矿资源D.煤炭资源

【答案】8.D9.B

【解析】

【8题详解】

根据图中经纬网定位,该区域位于西亚,再根据海陆轮廓,可判断①海峡为霍尔木兹海峡,②海域为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沟通了波斯湾和印度洋,故选D。

【9题详解】

②海域为波斯湾,该海域及附近地区在全球具有战略意义的资源是石油和天然气,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西亚的地理位置和主要资源。

做题时首先根据经纬网进行定位。

经度自西向东度数增大,判断为东经度;图中有23.5度纬线,南半球相应经纬度上没有陆地,故判断为西亚,再根据大陆轮廓判断为波斯湾地区。

10.关于日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森林覆盖面积大B.矿产资源丰富

C.多火山、地震D.人口稠密

【答案】B

【解析】

【详解】日本国土面积狭小,森林覆盖率高;矿产资源缺乏;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日本国土面积小,人口稠密,故ACD不符合题意,所以该题选B。

11.我国获得了希腊比雷埃夫斯港的经营权,具有重要的战略与经济意义。

右图为该地的气温降水量图,据此判断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

【详解】据图可知,最低气温在0℃以上,应为亚热带气候,降水冬季多,夏季小,可判断为地中海气候,A正确。

【点睛】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以记忆为主,难度较小。

第Ⅰ卷(非选择题)

12.读中亚某国环境、资源图(下图),回答问题。

(1)该国石油资源丰富,如果出口到我国,最佳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运输。

简述石油出口对该国的有利影响。

(2)该国是中亚的小麦生产基地,根据环境状况推测,小麦主要种植在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的①地,试分析其原因。

(3)试分析该国主要环境问题产生的自然原因。

【答案】

(1)管道有利影响:

将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带动基础设施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2)地处平原,地势平坦;位于温带草原地区,土壤肥沃;降水较多(300~400mm);有河流流经,灌溉水源较丰富。

(3)地处亚欧大陆内部,距海远,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植被稀少,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地面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靠近亚洲高压,冬春季节多大风。

【解析】

【分析】

该题考查世界主要国家,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区域经济发展,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详解】

(1)石油具有流动性,该国与我国直接相邻,可以用管道运输。

管道运输具有运输量大、消耗小、安全性能高、连续性强、管理方便等优点。

石油出口对该国的有利影响可以借鉴所学的跨区域资然调配—西气东输的知识来分析。

从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带动基础设施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等方面作答。

(2)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该国地形类型、河流的分布,降水量的多少等自然条件,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分析,该国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①地地处平原,地势平坦;降水较多(300~400mm);为温带草原气候(降水﹥200mm)土壤较肥沃;有河流流经,灌溉水源较丰富等。

(3)该国地处亚欧大陆内陆,距海远,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植被稀少,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地面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

这些自然因素导致温带沙漠分布广。

靠近亚洲高压,冬春季节多大风容易引发沙尘暴天气。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日本靠近日本海一侧以及从本州北部到北海道地区,由于经常出现大雪天气,因而在日语中被称为“豪雪地带”。

日本岐阜县白川乡是日本有名的“豪雪地带”(如图1),曾经有过积雪53cm的记录,白川乡有日本规模最大的“合掌造”村落,“合掌造”是日本一种独特的传统民居(如图2),为木造建筑物,不用一根钉子,屋顶以七八十厘米的茅草覆盖,呈“人”字形,两侧约有60°夹角,如同双手合十,因此得名。

1995年12月“合掌造”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还被誉为“现实世界的童话屋”,每年吸引众多游客去观光。

(1)分析日本“豪雪地带”降雪量“特别豪”的主要原因。

(2)从气候、地质、建筑原料等方面简述形成“合掌造”民居建筑特色地理原因。

(3)从河流的长度、流域面积、水流速度、流量季节变化等方面,归纳日本河流的主要特征。

(4)说明日本河流在航运、水能利用方面的价值。

【答案】

(1)“特别豪雪地带”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从日本海带来大量水汽;日本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

(2)“合掌造”村位于冬季风迎风坡,冬季多暴雪,屋顶厚且坡度大,雪不易堆积;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合掌造”建筑结构支撑作用强,不易倒塌;发生地震时木材和茅草对人员伤害小;当地植被茂盛,稻草丰富,可以就地取材。

(3)日本河流短小;流域面积小;水流湍急;流量季节变化明显。

(4)河流短小湍急不利于航运;流量较大,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日本为材料背景,考查影响降水的因素、影响聚落形成的自然条件、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以及开发条件的评价,综合性较强,难度一般,重在考查学生的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详解】

(1)日本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西北季风经日本海带来大量水汽,在岛屿西部受到山脉阻挡抬升,降雪量大。

(2)日本“合掌造”村落位于冬季风迎风坡地区,冬季多暴雪,“合掌造屋顶厚且坡度大,雪不易堆积,避免屋顶被雪压塌;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合掌造建筑结构支撑作用强,不易倒塌;“合掌造的建材是木材和茅草,发生地震对人员伤害较小,当地木材丰富取材便利,民居特色与当地多雪、多地震的环境有关”。

(3)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与流域面积、地形、降水等关系密切。

日本以山地为主,国土面积小,因而河流短小,流域面积小,水流湍急;日本属于东亚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季节变化大,所以河流流量季节变化明显。

(4)日本河流因落差大、流速快、流量小、流程短而不利于航运,但因水流湍急河流落差大而水能丰富。

14.【旅游地理】

九寨沟地处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漳扎镇境内,南部距离成都市300km,是中国第一个以保护自然风景为主要目的设立的自然保护区,也是中国著名风景名胜区和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被纳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

著名的景点有树正群海、诺日朗瀑布、五花海、犀牛海、五彩池、珍珠滩等。

说明九寨沟发展旅游业

优势条件。

【答案】条件:

①旅游资源丰富,种类多;②知名度高,游览价值高;③距大城市和人口稠密区近,客源市场广;④交通便利;⑤旅游接待能力强。

(合理即可给分)

【解析】

发展旅游业的条件主要考虑:

①旅游资源的特点;②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③地区接待能力;④与经济发达地区的距离;⑤交通的通达度。

15.[地理——选修6:

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咸海位于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交界处,在50年以前,咸海总面积为6.6万平方公里。

下图为不同年代咸海面积变化图。

简述咸海面积减少的原因及措施。

【答案】原因:

①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减少;②蒸发旺盛;③灌溉用水和工业、居民用水增多。

措施:

①合理利用水资源;②发展节水农业。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湖泊面积缩小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详解】咸海面积缩小的原因从自然原因与人为活动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解决措施从开源与节流两个方面作答。

首先自然方面,咸海位于干旱的中亚地区,气候干旱,蒸发旺盛,导致湖面面积萎缩;人为方面沿线大量引用流入咸海的河水灌溉土地,流入咸海的水量日趋减少导致咸海的面积不断减小。

为缓解咸海面积缩小,一方面沿线地区要发展节水农业,二是要合理利用上中下游的水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