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1718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3.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480801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1718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学1718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学1718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学1718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学1718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1718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3.docx

《中学1718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1718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3.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学1718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3.docx

中学1718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3

醴陵四中

2018年上学期高一年级语文科期末考试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23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重新体认家庭为社会之本

近日,央视综合、少儿等频道播出动画剧《郑义门》,呈现了“江南第一家”通过礼法治家、用豆子民主选举家长等方式,对一个成百上千乃至几千人的共同体进行自治的故事。

郑家几百年间出仕为官者无一人因贪污罢官,让“廉政”成为郑家故事的一个“卖点”。

细节难免艺术虚构,但郑家在历史上是赫赫有名。

其逐渐修订而成的家规168条,放在今日,有很多对个人自我修行仍有实践价值的指引。

但譬如基本不让女性与娘家人走动,族人不得“私藏”一文钱,收支由大家族统一管理等做法,今人恐已难以接受。

尤为值得分析的,是第一集点出的此片主旨:

治国必先齐家。

从百年前的“娜拉出走”到今天的肯定家庭,家与国的关系,绕了一大圈,似乎又走回来了。

《大学》将齐家摆在治国之前,首先是因为对治理国家者必须要有极高的要求,而家庭乃是最原本的个人成长与修行场所。

儒家认为,若治国者不能格物致知、正心诚意,必然会心中充满杂念,带来治理困境。

而在家庭中,人首先感受世间最自然的父母养育之情与兄弟手足之爱,有人与人之间基于自然的界限与分寸,自然法奠基于此。

良好的家教,是培养合格治国者的基本环节。

中国主流传统中,在家庭、天地自然中贞定个体价值的思想与工夫,同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均有一定差别,可被称为不偏执于极端的小共同体主义。

它强调个体的终极价值,以避免各种人为捏造的集体对个人尊严和权利的侵害,但也将个体从家庭与天地这个根本处,放置在与他人和世界的脉络中,避免原子式个体可能带来的孤独、过度欲望与价值虚无。

这种由内而外自然生长出来的个体价值观,光明中正,是治国者的必备心性素质。

齐家对治国之所以重要,还在于大家族本身有各种日常事务需要处理。

作为规则的礼法,由外而内地规范族人的行为与思想。

治家的经验才干,是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家事国事天下事,一气贯通,而不是相互背反。

正是在这种融“家族规矩”于“个体人格”的生存结构中,“江南第一家”养育出来的郑家子弟,出仕理家,皆能立身有本,进退有据,维系郑家几百年于不坠。

但理想与现实之间,可能隔着不小的距离。

一方面,家族中不止是阳光,遇到不负责任的家长怎么办?

清末民初,由家族形态承载的价值观,与以平等个人为本位的法律观之间,在清末以张之洞、劳乃宣对阵杨度、沈家本等人的礼法之争中,曾有过激烈辩论。

正当防卫是否适用于尊长,就是一个核心争议点。

如果像郑家曾推行的那样,将个人财产权利压缩到最低限度,个体人格的保障,也难免受影响。

说到底,家庭是个人充分实现人性有情有义的土壤,而不能是障碍。

这种关系,也存在于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中。

今天,类似杨度与后来的一些激进革命者那样,将大家族看成国家的敌人,要将个人从中“解放”出来才能成为合格“国民”的观点,已没有辩驳的必要。

但就像厘清个人与家庭之间的关系一样,如何厘清个人与国家、家庭价值与国家正义之间的关系,让国家成为个人充分实现人性有情有义的土壤,是更需要我们思考和改进的。

(选自《南方周末》2016年3月21日)

1.下列对原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郑家这个成百上千乃至几千人的大家族,之所以能历经数百年长盛不衰,被誉为“江南第一家”,主要是因为其民主自治的管理形式。

B.郑家几百年来没有一个出仕为官的人因贪污而被罢官,这对当代社会极具教育意义,为此,相关人员将郑家故事拍成了动画剧。

C.郑家家规虽有一内些容不合理,但绝大多数对个人自我修行有实践价值的指引,也体现了其以礼法治家的思想。

D.本文标题“重新体认家庭为社会之本”,从家与国、社会的关系肯定了家庭的作用,与《郑义门》的主旨“治国必先齐家”是一致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因为家庭是个人成长与修行的场所,所以治国者拥有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能接受良好的家教,对他治国意义重大。

B.治国者在家庭中感受到了父母之情、手足之爱,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分寸等,这些都有助于他去除心中的杂念,解决治理的困境。

C.治国类似于齐家,能处理大家族日常事务,并能从中锻炼能力、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的人才可以成为一个合格的治国者。

D.小共同体主义不偏执于极端,虽然强调个体的终极价值,但也强调遵从群体规则,以避免各种人为捏造的集体对个人尊严和权利的侵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尽管《郑义门》对郑家故事进行了一些艺术虚构,但还是引发了人们对家庭教育、个体人格发展的关注。

B.虽然郑家家规严格,但如果家长不负责任,那么郑家家规很难执行,这也是郑家没能永远延续辉煌的根本原因。

C.郑家家规的某些条款对个体人格不够尊重,因此家庭作为个人实现人性有情有义的场所不能得到充分体现。

D.清末民初,以张之洞、劳乃宣为代表的认可家族形态派与以杨度、沈家本为代表的强调以个人为本位的法律派之间发生过激烈的争辩。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怀表,很老很老了

骆文

  一块怀表很老了。

  它镀铬的壳子已经斑驳,针盘也有好几个地方锈蚀。

是带着日月盈亏的刻度么……

  某天,我把它拿去找修钟表的师傅。

他一看,笑了,“古董啦,不过一般机械表还是106个零件吧……上点油?

”我说:

“你看哩!

”他拧了拧发条说:

“只要动个小手术。

等着好了。

”他打开表,拆了零件。

我点烟吸着。

给他一支,他急忙阻拦:

不是吸烟时候,烟灰掸不得的。

于是,他把零件挨个吹一吹,放在玻璃盘子120号汽油中。

然后,以极细软的纸吸干,装配。

一根微丝就着瘦长的小瓶口滴下点点油滴,上在轴上,上在钻石上,“行喽。

”经他一拨弄,怀表复活了,金属簧轻轻响着,像在伴奏一种韵律操。

  我把它收进口袋,回到家里。

  母亲说,这是爸爸留下的一块表。

吃粉笔的人嘛,攒钱攒了半年,才买了这块表。

跟他一起走了四十年。

他说,他一辈子别的什么都不要,只要知道时辰;只要知道秋冬春夏;只要几件打发寒暖季节的衣裳。

就是这样,他起五更睡半夜,改课本,改答卷。

还写了两本数学书。

他从不讲究吃的,锅塘里埋几个山芋,拿出,拍拍灰放在袋里,往往可以度过一天。

虽说他瘦棱棱成了皮包骨头,却像纬梭穿行于岁月的经绷。

他学生的鬓角发灰了,他自己的头发也更加银白了。

前两年,晚上睡觉睡得好好的,第二天早上就过去了,灯油熬干,捻子熄掉了一堆灰。

他就留下了这块表。

他留下的就这平平淡淡的几十年。

  怀表在我身上焐得挺热,我时常摸出看看它。

我听到的是时间的足音。

我不可能是敲木鱼的和尚。

应该承认已进入暮年,但还有点晚晴中火红;我还要追赶时间的晨曦哩。

  四周的木落,有些蕴藉深沉,然其飒飒之声不是唏嘘叹息,而是和我们蓝色星球搏斗的一种动力。

  这块薄薄的圆圆的金属,我揣着好久了。

在寒林雪屋看见冬天。

在一串串凌霄花下记录的是秋天。

水红菱绽开了,春之桃打朵了,我都亲切地感受到。

还会有什么抱憾的事么?

除非你让秒针、分针在罗马字上寂寞地流转。

在人生旅途上,除非你老在惦记:

多几个安适的驿站好让我打尖……

“行路人啊,为什么你总显得疲乏呢?

”我不知道正在泉路上的父亲,像踏着骤起旋风似的马蹄,会不会这样惊醒我,促使我时常警觉。

——精神一点不能萎靡啊。

(原载1990年3月号《散文》)

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经他一拨弄,怀表复活了,金属簧轻轻响着,像在伴奏一种韵律操。

”从全文看,这句话含有人到老年,只要有一种精神动力,仍能充满活力的寓意。

B.“他就留下这块表。

他留下的就这平平淡淡几十年。

”这是说,父亲一生辛劳,但一生清贫,除了这块表,什么也没有留下。

C.“在寒林雪屋看见冬天。

在一串串凌霄花下记着的秋天。

水红菱绽开了,春之桃打朵了,我都亲切地感受到。

”这段描写主要是反映作者对四季自然景物的变化具有敏锐的观察力。

D.本文语言较为朴实自然,感情真挚。

既有对修表一事较详细的描写,又有满怀深情的对父亲的怀念等,在娓娓道来中引人感叹与思索。

E.父亲已经辞世了,“我”也“进入暮年”,“怀表很老很老了”,作品表现出一种时间无情、人生无奈的思绪。

5.请分析下面第一句的含义以及第二句话的作用。

(4分)

(1)我还要追赶时间的晨曦哩。

(2分)

(2)行路人啊,为什么你总显得疲乏呢?

(2分)

6.本文以怀表为线索,可以分三个层次,请概括三个层次的大意,并说说这样安排的好处。

(5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46分)

(一)文言文阅读(25分)

陆机,字士衡,吴郡人也。

少有异才,文章冠世,伏膺儒术,非礼不动。

太康末,与弟云俱入洛,造太常张华。

华素重其名,曰:

“伐吴之役,利获二俊。

”张华荐之诸公。

后太傅杨骏辟为祭酒。

会骏诛,累迁太子洗马、著作郎。

范阳卢志于众中问机曰:

“陆逊、陆抗于君近远?

”机曰:

“如君于卢毓、卢廷。

”志默然。

既起,云谓机曰:

“殊邦遐远,容不相悉,何至于此!

”机曰:

“我父祖名播四海,宁不知邪!

”议者以此定二陆之优劣。

时中国多难,顾荣、戴若思等咸劝机还吴,机负其才望,而志匡世难,故不从。

太安初,成都王颖与河间王颙起兵讨长沙王乂,假机后将军、河北大都督,督北中郎将王粹、冠军牵秀等诸军二十余万人。

机以三世为将,道家所忌,又羁旅入宦,顿居群士之右,而王粹、牵秀等皆有怨心,固辞都督。

颖不许,遂行。

颖谓机曰:

“若功成事定,当爵为郡公,位以台司,将军勉之矣!

”机曰:

“昔齐桓任夷吾以建九合之功燕惠疑乐毅以失垂成之业今日之事在公不在机也。

”颖左长史卢志心害机宠,言于颖曰:

“陆机自比管、乐,拟君暗主,自古命将遣师,未有臣陵其君而可以济事者也。

”颖默然。

初,宦人孟玖弟超并为颖所嬖宠。

超领万人为小都督,未战,纵兵大掠。

机录其主者。

超将铁骑百余人,直入机麾下夺之,顾谓机曰:

“貉奴能作都督不!

”机司马孙拯劝机杀之,机不能用。

超宣言于众曰:

“陆机将反。

”又还书与玖言机持两端,军不速决。

及战,超不受机节度,轻兵独进而没。

玖疑机杀之,遂谮机于颖,言其有异志。

颖大怒,使秀密收机。

遂遇害于军中,时年四十三。

机天才秀逸,辞藻宏丽,张华尝谓之曰:

“人之为文,常恨才少,而子更患其多。

节选自《晋书·陆机传》,有删改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昔齐桓/任夷吾以建九合之功/燕惠/疑乐毅以失垂成之业/今日之事/在公不在机也

B.昔齐桓任夷吾/以建九合之功/燕惠疑乐毅/以失垂成之业/今日之事/在公不在机也

C.昔齐桓任/夷吾以建九合之功/燕惠疑/乐毅以失垂成之业/今日之事在公/不在机也

D.昔齐桓/任夷吾以建九合之功/燕惠疑/乐毅以失垂成之业/今日之事在公/不在机也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子洗马,也简称为洗马,是中国古代一个官职,属于太子官属,是太子的随从官员,即太子的先导官,最早设立于汉朝。

B.中国,“中国”最先指京都,后泛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再后来,称黄河流域为“中国”,即“中原”。

文中的“中国”指中原一带。

C.右,古代等级制度严格,左右为区别尊卑高下的标志之一,普遍实行于各种礼仪之中。

但年代不同,左右尊卑也不同。

晋朝在军中以右为尊。

D.节度,即节度使,官名。

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

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称节度使。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陆机天赋禀异,文章辞藻华丽。

他年轻时就有奇才,文章冠绝一时。

张华称赞他说,别人写文章恨才少,陆机写文章恨才多。

B.陆机与人对答不藏锋芒。

在回答卢志带有挑衅性的问答时,他针锋相对,让卢志无言以对。

其弟陆云事后相劝,他仍不接受。

C.陆机能审时度势,不贪权势。

司马颖让他代理都督,但他考虑到自家三代为将,自己又是客居外地为官,所以坚决请求辞去此职。

D.陆机不畏强权,铁面无私。

孟超恃宠纵容部下抢掠,陆机逮捕了为首者,孟超求请,陆机不许,孟超于是诬告陆机,陆机因此而遇害。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以及课内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6分)

(1)顾荣、戴若思等咸劝机还吴,机负其才望,而志匡世难,故不从。

(5分)

(2)自古命将遣师,未有臣陵其君而可以济事者也。

(5分)

(3)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3分)

(4)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3分)

(二)古代诗歌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1~12题。

(11分)

唐多令·惜别

吴文英

何处合成愁。

离人心上秋。

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

花空烟水流。

燕辞归、客尚淹留。

垂柳不萦裙带住。

漫长是、系行舟。

11.下列各项对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起句“何处合成愁”,先点一“愁”字,语带双关,从词情看,是说造成如许愁恨的,是离人悲秋的缘故。

B.“愁”字从字面上看由“秋心”二字合并而成,此处信手拈来,涉笔成趣,无造作之嫌,且紧扣主题秋思离愁。

C.“纵芭蕉、不雨也飕飕”是起首愁生何处的原因——愁由蕉雨惹起。

这种先说结果再说原因的手法比较先因后果的写法,稍欠千回百折之感。

D.“年事梦中休”叹息年光过尽,往事如梦。

而“花空烟水流”既是赋写秋景,又比喻青春岁月已逝,报国之志未酬。

E.全词中的蕉雨、明月、落花、流水、去燕……无非秋景,而又不是一般的秋景,而是“离人心上秋”的具体形象。

12.请简要赏析“有明月,怕登楼”一句的妙处。

(6分)

(三)名句默写。

(10分)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0分,每空1分)

(1)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既点题,又为周瑜出场营造声势的句子是:

,。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赞叹刘裕北伐的赫赫战功的两句是:

,。

(3)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4),红巾翠袖,搵英雄泪。

(5),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6),到黄昏,点点滴滴。

(7)今两虎共斗,。

三、语言文字运用(21分,每小题3分)

1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宁许以负秦曲负:

承担

B.虞常果引张胜引:

C.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征:

应验

D.安帝雅闻衡善术学雅:

文雅

15.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公车特征拜郎中B.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C.宣言曰:

“我见相如必辱之”D.信义安所见乎

16.下列各项加点词语活用类型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A.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B.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

C.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D.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17.下列各项中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求人可使报秦者

A.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B.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C.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D.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18.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青年学子交友一定要慎之又慎,要分得清谁是酒肉朋友,谁是刎颈之交。

B.男子汉大丈夫要敢做敢当,知错就改,既然错了,负荆请罪有何不可。

C.学习要将老师讲的转化为自己的贮存起来,不能一两天后就完璧归赵地还给老师了。

D.自从汽车线路改道,这家店面生意便大受影响,由门庭若巿转为门可罗雀。

1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今年一季度中国外贸大幅度增长,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市场对人民币的信心显著增强。

外界对人民币汇率有稳定预期,才愿意下更多的“长单”。

B.公开报道显示,中国抑郁症患者已达9000万人次,不论贫富、老幼,平均15位中国人中就有一个人患病。

C.从已公布的14个省份的第一季度经济数据来看,多地实现开门红,目前经济增速仍延续了过去几年的“西高东低”,其中重庆、贵州增速领跑。

D.研究人员表示,无论是从经济发展水平还是增长速度上来看,夜间灯光都与所在地区的经济活动存在极其密切的联系。

20.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值得警惕的是,网络时代的垃圾信息和泡沫书籍偏偏很盛行,导致许多人特别是年轻

人,更加倾向于快餐文化和浅阅读,长此以往,并不利于人们精神的成长。

,,。

①能训练人们分析、概括、判断和联想的能力

②“读书之法”在于“熟读而精思”

③为此,我们必须重视深阅读

④宋朝朱熹说过

⑤深阅读是伴随思考的阅读

⑥使人的各种素养在阅读中得到全面提升

A.④②③⑤①⑥B.③⑤①⑥④②

C.④②③⑥⑤①D.③⑥⑤①④②

四、作文(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师父要徒弟以镜为师,徒弟不解。

师父解释说:

“帝王将相来照镜,镜子不会因崇拜而加倍细致周到;乞丐来照镜,镜子也不会因厌恶而应付了事。

这就叫‘在圣不增,在凡不减’。

与圣人居而不喜,与凡夫居而不忧。

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

(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

(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3)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醴陵四中

2018年上学期高一年级语文科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1.B(B项,“为此,相关人员将郑家故事拍成了动画剧”错,于文无据。

由原文“近日,央视综合、少儿等频道播出动画剧《郑义门》,呈现了“江南第一家”通过礼法治家、用豆子民主选举家长等方式,对一个成百上千乃至几千人的共同体进行自治的故事。

郑家几百年间出仕为官者无一人因贪污罢官,让‘廉政’成为郑家故事的一个‘卖点’。

”可知,“郑家几百年来没有一个出仕为官的人因贪污而被罢官”仅仅是这部动画剧的一个卖点。

2.C(C项,“并能从中锻炼能力、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的人才可以成为一个合格的治国者”错,过于绝对,只能说这为成为一个合格的治国者奠定了基础,而且并非所有的治国者都有过处理大家族事务的经历。

3.B(B项,“这也是郑家没能永远延续辉煌的根本原因”错,只能说是原因之一,而不是根本原因。

由原文“如果像郑家曾推行的那样,将个人财产权利压缩到最低限度,个体人格的保障,也难免受影响”可知,主要原因是家规本身一些不合理的内容不能与时俱进。

4.A、D(B项中“除了这块表,什么也没有留下”明显错误,父亲平平淡淡的几十年留给我最重要的是精神财富。

C项中“反映作者对四季自然景物的变化具有敏锐的观察力”错误,表现的是时间易逝。

E项中“作品表现出一种时间无情、人生无奈的思绪”错误,文章表现的是在父亲的感召下,“我”虽已进入暮年,但精神不萎靡。

5.

(1)①虽已年迈,仍要珍惜余生,振作精神。

(1分)②永葆青春,像父亲那样积极进取。

(1分)

(2)作者通过拟设(想像)的黄泉路上父亲的这句发问,(1分)引出精神一点不能萎靡的自勉之语。

(1分)

6.①作用:

第一层写修表的经过,为下文介绍表的来历作铺垫;第二层写表的来历凸显父亲的精神;第三层写表的传承突出作者对父亲精神的感悟。

(每层1分)②好处:

由表及人,层次分明;环环相扣,严密紧凑。

(2分)

7.B

8.D(D项,“节度,即节度使”错,从文中“超不受机节度,轻兵独进而没”可以推断“节度”为“管辖”之意,是个动词,而且“节度使”并没有“节度”这个简称。

9.D(D项,“孟超求请,陆机不许,孟超于是诬告陆机,陆机因此而遇害”错,原文为“机司马孙拯劝机杀之,机不能用”,是说孙拯劝陆机趁机杀了孟超,陆机不同意。

孟超并没有向陆机求请。

陆机的遇害也不仅仅是孟超的诬告。

10.

(1)顾荣、戴若思等都劝陆机回吴,陆机仗着才能声望,志在匡正世难,所以不从。

(计分点:

咸、负、志、匡、语意各1分)

(2)自古以来任命将领派遣军队,没有臣子欺凌国君而可以成事的。

(计分点:

命将、遣师、陵、济、语意各1分)

(3)我们之所以离开亲眷家人来侍奉您,只是仰慕您的高尚德行啊。

(计分点:

所以,事,徒)

(4)没有罪过而全家被杀的大臣有几十家。

(译为“大臣没有罪过而全家被杀的有几十家”也可)(计分点:

亡、夷灭、被动句。

定语后置可以不考虑)

【参考译文】

陆机字士衡,吴郡人。

年少时有奇才,文章盖世,倾心儒家学术,非礼不动。

太康末年(289),与弟弟陆云一道入洛阳,走访太常张华。

张华一向重视他的名声,说:

“进攻吴国的战役,获得两个俊士。

”张华把他推荐给诸公。

后来太傅杨骏征召为祭酒。

杨骏被诛,陆机累次升迁为太子洗马、著作郎。

范阳的卢志当着众人问陆机道:

“陆逊、陆抗跟你谁近谁远?

”陆机道:

“正如同你跟卢育、卢王廷一样。

”卢志沉默不语。

起身后陆云对陆机说:

“远邦异域,理当不熟悉我们的祖辈,何至如此计较?

”陆机说:

“我们的父亲、祖父名扬四海,哪有不知道的呢?

”评论者以此评定二陆的优劣。

  

当时中原多难,顾荣、戴若思等都劝陆机回吴,陆机仗着才能声望,志在匡正世难,所以不从。

太安初年(302),司马颖与河间王司马颙起兵讨伐长沙王司马乂,让陆机代理后将军、河北大都督,率领北中郎将王粹、冠军牵秀等各军共二十多万人。

陆机因为家中三代为将,为道家所忌讳,外加客居外地做官,位居群士之上,王粹、牵秀等都有怨恨之心,所以陆机坚决请求辞去都督之职。

司马颖不同意,于是任职。

司马颖对陆机说:

“如果事情成功,给你封爵为郡公,任台司之职,将军你要努力啊!

”陆机说:

“从前齐桓公因信任管夷吾而建立九合诸侯之功,燕惠王因怀疑乐毅而失去将要成功之业,今天的事,在你不在我啊!

”司马颖左常史卢志内心嫉恨陆机得宠,对司马颖进言道:

“陆机自比于管子乐毅,把你比作昏君,自古以来命将派兵,没有臣子欺凌国君而可以成事的。

”司马颖沉默不语。

当初,宦官孟玖的弟弟孟超一并被司马颖宠幸。

孟超率领一万人为小都督,还未交战,就放纵士兵掳掠。

陆机逮捕了主凶。

孟超带铁骑百余人,径直到陆机麾下抢人,回头对陆机说:

“蛮奴能作都督吗?

”陆机的司马孙拯劝陆机杀了他,陆机不同意。

孟超公开对众人说:

“陆机将要谋反。

”又给孟玖写信,说陆机怀有二心,不赶快决战。

作战时,孟超又不受陆机管辖,轻易率兵独自进军而覆没。

孟玖却怀疑是陆机杀了他,于是向司马颖进谗言,说陆机有异志。

司马颖大怒,让牵秀秘密逮捕陆机。

于是在军中遇害,当时四十三岁。

陆机天才秀逸,辞藻宏达佳丽,张华曾对他说:

“别人作文,常常遗憾才气少,而你更担心才气太多。

11.CD(答C计3分,答D计2分)(C项,“稍欠千回百折之感”错,应是“更添千回百折之感”。

D项,“报国之志未酬”错,属于无中生有。

12.“有明月,怕登楼”意为因为有明月在,所以害怕登上高楼,望见明月触动思乡之情。

(2分)这是客居异乡的游子独特的矛盾心理的写照。

(1分)这两句没有直接说思乡之愁,却通过对客子心口不一的描写,(2分)更加充分表达了诗人的乡思离愁之情。

(1分)

13.

(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2)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3)——(7)略

14.C(A、使……承担;B、供出;D、素常、平常)

15.D

16.D

17.B

18.C(“完璧归赵”不能做状语)

19.D(A项,“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市场对人民币的信心显著增强”句式杂糅,应改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市场对人民币的信心显著增强”或“是因为市场对人民币的信心显著增强”。

B项,“中国抑郁症患者已达9000万人次”搭配不当,应将“人次”改为“人”。

C项,“延续了过去几年的‘西高东低’”成分残缺,应在后面加上“的走势”。

20.A(本段填空部分的内容为深阅读。

解答时可以用排除法,首先由引用朱熹的话引出话题,由此可以排除B、D;⑤是对深阅读的解释,所以应该紧接着③,①⑥是深阅读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