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秋九上化学第5单元《化学方程式》单元检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480204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37.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秋九上化学第5单元《化学方程式》单元检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人教版秋九上化学第5单元《化学方程式》单元检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人教版秋九上化学第5单元《化学方程式》单元检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人教版秋九上化学第5单元《化学方程式》单元检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人教版秋九上化学第5单元《化学方程式》单元检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秋九上化学第5单元《化学方程式》单元检测.docx

《人教版秋九上化学第5单元《化学方程式》单元检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秋九上化学第5单元《化学方程式》单元检测.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秋九上化学第5单元《化学方程式》单元检测.docx

人教版秋九上化学第5单元《化学方程式》单元检测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单元检测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满分:

100分,限时:

45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B.镁在空气中燃烧,虽然生成氧化镁的质量比镁大,但这个反应也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后试管中残留物比反应物质量小,但这个反应也是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

D.水蒸发为水蒸气,质量没有改变,由此可说明化学变化是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

答案 D 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故A、B、C均正确,D错误。

2.(2016贵州安顺中考改编)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的反应前后,发生改变的是(  )                 

A.元素种类B.原子种类

C.分子种类D.原子数目

答案 C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及元素种类都不变,分子种类改变,故选C。

3.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H2O2

H2O+O2↑ B.C+O2

CO2↑

C.4P+5O2

2P2O5 D.4Fe+3O2

2Fe2O3

答案 C 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A错误;碳燃烧的反应中反应物里有氧气,生成的二氧化碳后不加气体符号,B错误;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生成物是Fe3O4,不是Fe2O3,D错误;只有C正确。

4.在反应2CO+O2

2CO2中,各物质间的质量比为(  )

A.2∶1∶2B.56∶32∶88

C.28∶32∶44D.1∶1∶2

答案 B 化学反应中,各物质间的质量比为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与相应化学计量数乘积的比。

在题给反应中,各物质间的质量比为[2×(12+16)]∶(16×2)∶[2×(12+16×2)]=56∶32∶88。

5.(2015福建龙岩中考)“洁厕灵”与“漂白精”不能混用,二者若混合易产生一种有毒气体X。

反应原理为:

NaClO+2HCl

NaCl+X↑+H2O,则X的化学式为(  )

A.H2B.ClO2C.O2D.Cl2

答案 D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可推知X中含有2个氯原子,故其化学式为Cl2。

6.(2016广西南宁中考)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4P+5O2

2P2O5的读法,错误的是(  )

A.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B.在点燃的条件下,每4体积的磷和5体积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C.在点燃的条件下,每4个磷原子和5个氧气分子结合生成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D.在点燃的条件下,每124份质量的磷和160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

答案 B 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表示参加反应的微粒个数比,B项错误。

7.在反应□X2+□Y2

□XY3中,各化学式(代号)前的化学计量数分别是(  )

A.2 3 4  B.1 3 2  

C.3 2 1  D.1 1 1

答案 B 可利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该反应方程式,在Y2前填3,在XY3前填2,最后在X2前填1。

8.(2015新疆乌鲁木齐中考)化学变化中不能实现的变化是 (  )

A.一种分子变成另一种分子

B.一种离子变成另一种离子

C.一种原子变成另一种原子

D.一种单质变成另一种单质

答案 C 化学变化可以把一种分子变成另一种分子,把一种单质变成另一种单质,如臭氧变成氧气,是臭氧分子变成了氧分子,故A、D不符合题意;化学变化可以把一种离子变成另一种离子,如铁与硫酸铜反应,溶液中铜离子转化成亚铁离子,故B不符合题意;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C符合题意。

9.下列关于化学反应2X+Y

2Z的叙述,错误的是(  )

A.Z一定是化合物

B.在反应中X、Y、Z三种物质的粒子数目比为2∶1∶2

C.若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

D.若agX完全反应生成bgZ,则同时消耗(b-a)gY

答案 C X和Y化合生成Z,则Z中含有X和Y中的元素,所以Z一定是化合物,A项正确;在反应中X、Y、Z三种物质的粒子数目比就是它们的化学计量数之比,B项正确;参加反应的X和Y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Z的质量,但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不等于Z的相对分子质量,C项错误、D项正确。

10.(2015山东菏泽中考)对于下列说法,有关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

A.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氢原子和氧原子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B.化学反应过程的实质是分子破裂,原子重新组合

C.将水加热变成水蒸气,体积变大,是因为水分子体积变大

D.花香四溢主要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

答案 B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水分子,故A错误;化学反应过程的实质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故B正确;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变大,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C错误;花香四溢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故D错误。

11.(2016湖南株洲中考)图5-4-1所示为两种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5-4-1

A.图示中共有三种单质分子

B.图示产物为混合物

C.图示说明在化学反应中分子不可再分

D.图示化学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答案 D 由微观示意图可知,图示中共有两种单质分子,故A错误;图示产物由一种分子构成,为纯净物,故B错误;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再分,原子不可再分,故C错误;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D正确。

12.(2015江西南昌中考)图5-4-2是某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图5-4-2

A.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

B.生成物有三种

C.反应前后汞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不变

D.汞和氧气都由分子构成

答案 C 由题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gO

2Hg+O2↑,每2个HgO分解后可生成2个Hg和1个O2,可见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一定发生了改变,故A错误;生成物只有两种物质,故B错误;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因此反应前后分子数目可能改变,但原子数目一定不变,故C正确;汞是由原子构成的,氧气是由分子构成的,故D错误。

13.(2015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图5-4-3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单元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图5-4-3

A.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该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失去电子

C.该原子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核外电子的运动空间

D.该原子的质量由构成其原子的质子和电子决定

答案 D 钛元素是金属元素,A正确;该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容易失去,B正确;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体积很小,核外有一个非常大的空间,原子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核外电子的运动空间,C正确;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即原子的质量由构成其原子的质子和中子决定,D错误。

14.(2016福建厦门中考改编)三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反应前后质量比例的变化关系如图5-4-4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图5-4-4

A.反应中CaO为催化剂

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反应后容器中固体质量减少

D.反应后容器中氧元素质量分数增大

答案 C 分析题图知反应后CO2和CaO的质量分数都增大了,故CO2和CaO是生成物;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减小了,是反应物,该反应是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钙的反应。

氧化钙在反应中不是催化剂,是生成物,A不正确;该反应中反应物为一种,生成物为两种,属于分解反应,B不正确;该反应是一种固体反应生成另一种固体和一种气体的反应,故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少,C正确;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故反应后容器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D不正确。

15.在化学反应2A+B2

2AB中,A与B2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图5-4-5所示,现将6gA和8gB2充分反应,则生成AB的质量是(  )

图5-4-5

A.9gB.11gC.12gD.14g

答案 C 由图像知,参加反应的A与B2的质量比为m∶m=1∶1,即6gA与8gB2反应时,只有6gB2参与了反应,有2gB2剩余。

依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生成的AB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A、B2的质量之和,即6g+6g=12g。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6分)

16.

(1)用化学用语填写下列空白:

2个氢原子    ,硝酸根离子    ,亚铁离子    ,硫酸钠    ,氢氧化钾   ,氧化铜     。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电解水:

 ; 

②实验室里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

 

答案 

(1)2H N

 Fe2+ Na2SO4 KOH CuO

(2)①2H2O

2H2↑+O2↑

②2KMnO4

K2MnO4+MnO2+O2↑

解析 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化学方程式都是重要的化学用语,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正确理解并记准化学用语是迅速解决这类题目的关键。

17.(2014河南中考)一定条件下,4.8gCH4与16.0g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0.8gH2O、

4.4gCO2和物质X。

则X的质量为   g;该反应方程式中O2与X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

 

答案 5.6 5∶2

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物X的质量为4.8g+16.0g-(10.8g+4.4g)=5.6g;由题意可计算出反应前碳、氢元素的质量分别为3.6g和1.2g,氧元素的质量为16.0g;反应后生成的CO2和H2O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分别为1.2g、1.2g和12.8g,因此X中含有碳、氧元素而不含氢元素,且X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6g-1.2g)∶(16.0g-12.8g)=3∶4,则X的化学式为CO;该反应方程式中O2与X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6.0g/32)∶(5.6g/28)=5∶2。

也可先写出化学方程式:

3CH4+5O2

CO2+6H2O+2CO,然后观察得出。

18.(2016浙江衢州中考)以下是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曾开展的实验:

①先用天平称取质量为m1的金属锡粉。

②将这些锡粉放在密闭容器里进行完全燃烧,生成了白色固体物质。

称量容器的总质量为m2。

③打开容器,听到了空气进入容器发出的“咝咝的声响”,称量所得白色物质的质量为m3。

④把白色物质放回原容器里(容器中空气的组成恢复到初始状态),重新称量容器的总质量为m4。

(1)根据所学知识判断:

锡的燃烧是    变化。

 

(2)罗蒙诺索夫分析数据后发现,生成白色物质的质量m3=    ,于是提出了“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产物的总质量”的观点。

 

(3)后经多位科学家的共同努力,最终确立了质量守恒定律。

请从微观角度解释该定律:

 

        。

 

答案 

(1)化学 

(2)m4-m2+m1

(3)因为化学反应的过程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

解析 

(1)锡粉在密闭容器里完全燃烧,生成了白色固体物质,即有新物质生成,故锡的燃烧是化学变化;(3)因为化学反应的过程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总个数不变,原子质量不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

19.将宏观、微观及化学符号联系在一起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三种小球分别代表氢原子、氧原子和氮原子。

(1)A、B、C、D表示四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如图5-4-6所示:

图5-4-6

①从微观角度看,B中每个分子由    个原子构成。

 

②从宏观角度看,图5-4-6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表示单质的是    。

 

(2)在一定条件下,A和B发生化学反应生成E和F,其微观示意图如图5-4-7所示:

图5-4-7

若F为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则F的化学式为     ,该反应中生成的E和F的质量比为    。

 

答案 

(1)①4 ②CD A 

(2)N2 27∶14

解析 

(1)①由微观示意图可以看出:

B中的分子是一种化合物分子,一个该分子是由三个氢原子和一个氮原子构成的。

②混合物是由不同种物质构成的,故表示混合物的是C和D。

(2)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氮气,化学式为N2。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3O2

6H2O+2N2,E与F的质量比即生成的水与氮气的质量比,为(6×18)∶(2×28)=108∶56=27∶14。

三、实验探究题(共12分)

20.小强和小峰在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后,到实验室亲自探究其他化学反应是否也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他们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小强设计了如图5-4-8所示的实验装置,反应前将其置于天平左盘中称量,然后取下此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将其倾斜,使稀盐酸与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接触,待充分反应后,气球膨胀(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再将装置放回天平左盘,观察到天平的指针    。

这一现象是否说明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填“是”或“否”),为什么?

              (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图5-4-8

(2)小峰设计如图5-4-9所示的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图5-4-9

把装有硫酸铜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将烧杯放到托盘天平左盘,用砝码平衡。

取下烧杯并将其倾斜,使两种溶液混合反应(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沉淀,同时氢氧化钠也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再把烧杯放到天平左盘,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填“是”或“否”)。

你认为上述实验设计是否严密?

    (填“是”或“否”),请说明理由:

  

 。

 

答案 

(1)向右偏转 是 CaCO3+2HCl

CaCl2+H2O+CO2↑

(2)否 否 因为烧杯是敞口的,氢氧化钠溶液能够直接与空气接触而吸收二氧化碳,使得烧杯中物质的质量增加

解析 

(1)从小强同学所设计的实验装置来看,锥形瓶中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气球,使气球内气压增大,气球膨胀,导致气球所受向上的浮力增大,使得锥形瓶对天平左盘的压力减小,称量时的质量变小,故天平的指针向右偏转,但其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四、计算题(共7分)

21.发射通信卫星的火箭用联氨(N2H4)作燃料,用四氧化二氮(N2O4)作助燃剂,生成物不会对大气造成污染。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2H4+N2O4

3  +4H2O,请在横线上填写化学式以完成该化学方程式。

 

(2)请计算9.6gN2H4完全燃烧需要助燃剂N2O4的质量。

答案 

(1)N2 

(2)13.8g

解析 

(1)根据反应前后各元素原子的个数不变可知,横线上应填N2。

(2)解:

设需要助燃剂N2O4的质量为x。

2N2H4+N2O4

3N2+4H2O

64 92

9.6g x

=

x=13.8g

答:

需要助燃剂N2O4的质量为13.8g。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单元检测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满分:

100分,限时:

45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在物质的各大家族中,有一家兄弟多:

老大骨头硬,光彩照人,身价百万;老二又软又滑,修锁锁灵,修灯灯亮;老三似足球,科研工作者喜欢它。

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可推知这“一家兄弟”是(  )                  

A.空气B.碳的单质

C.碳的氧化物D.金属铜

答案 B 根据题中描述可知:

老大是金刚石,老二是石墨,老三是足球烯(C60),它们都是碳的单质。

2.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石墨是最软的物质之一,C60的分子结构形似足球。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它们都是单质

B.它们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

C.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D.它们是同一种物质

答案 D 金刚石、石墨和C60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

3.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石墨棒作干电池电极B.一氧化碳用于炼铁

C.稀有气体制作霓虹灯D.铝用于制造导线

答案 B 石墨棒作干电池电极,利用了石墨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一氧化碳用于炼铁,利用了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属于化学性质;稀有气体用于制作霓虹灯,是因为通电时它们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属于物理性质;铝用于制造导线,利用了铝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

4.(2017安徽阜阳九中第三次月考)下列关于物质的用途与其所依据的性质不相符的是(  )

A.一氧化碳用于冶炼金属——一氧化碳有可燃性

B.活性炭用于冰箱除臭——活性炭有吸附性

C.金刚石用于刻画玻璃——金刚石硬度大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干冰升华时可吸收热量

答案 A 一氧化碳用于冶炼金属是因为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A错;活性炭用于冰箱除臭是因为其有吸附性,B正确;金刚石硬度大,可用于刻画玻璃,C正确;干冰升华时吸收热量,可用于人工降雨,D正确,故选A。

5.下列关于碳的几种单质的组成和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璀璨夺目的天然钻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B.长期未用而难开启的铁锁,可在锁孔中加入少量铅笔芯粉末作润滑剂

C.活性炭可用作防毒面具的滤毒剂

D.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相差很大,是因为它们的组成元素不同

答案 D 金刚石和石墨均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二者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6.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均有可燃性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均有还原性

C.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D.固态的二氧化碳叫“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答案 D CO2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A错误;CO2没有还原性,CO难溶于水,B、C错误;固态的二氧化碳叫“干冰”,干冰升华时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D正确。

7.(2016四川泸州中考)下列气体中,参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是(  )

A.SO2B.CO2C.N2D.CH4

答案 B 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故选B。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碳循环

B.森林的减少对碳的循环没有影响

C.金刚石中碳原子间没有间隔

D.地下的煤中碳原子是静止不动的

答案 A 化石燃料的燃烧、人和动植物的呼吸作用都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糖类并释放出氧气,糖类能为人类提供能量、人的呼吸离不开氧气,可见碳循环对人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A项正确;森林减少,会影响植物光合作用,从而影响碳循环,B项错误;构成物质的原子间有间隔,并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之中,C、D项均错误。

9.下列关于碳与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木炭和一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

B.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碳元素的单质

C.二氧化碳能使被石蕊染成紫色的干花变红

D.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能转化为一氧化碳

答案 C 木炭和一氧化碳都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都具有还原性,A说法正确;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B说法正确;二氧化碳能与水结合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而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C说法错误;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D说法正确。

10.(2017江苏启东南苑中学月考)下列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紫色石蕊溶液来区分CO2和CO

B.CO和CO2都可将氧化铜还原成铜

C.室内放一盆澄清石灰水可防止CO中毒

D.铅笔字迹易变模糊是因为常温下石墨化学性质活泼

答案 A 二氧化碳与紫色石蕊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可使紫色石蕊变红,一氧化碳没有这个性质,故用紫色石蕊溶液可以区分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A项正确;一氧化碳有还原性,二氧化碳没有还原性,B项错误;一氧化碳难溶于水,也不与石灰水反应,C项错误;石墨质软,字迹易变模糊,D项错误。

故选A。

11.某校化学小组的同学利用混有少量CO2的CO气体还原氧化铁,并验证反应后的气体产物。

实验室现有如图6-5-1所示的实验装置(可重复使用)。

按气流从左到右的方向,装置连接顺序正确的是 (  )

图6-5-1

A.甲→乙→丙→丁B.甲→丙→乙→丁

C.乙→甲→丙→甲→丁D.乙→甲→丙→乙→丁

答案 C 用混有二氧化碳的一氧化碳气体还原氧化铁,还要检验反应后的气体产物,故实验过程中应首先除去二氧化碳气体,否则会影响反应后气体产物的检验。

除去二氧化碳气体用氢氧化钠溶液,还要用氢氧化钙溶液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除净;然后用不含二氧化碳的一氧化碳去还原氧化铁,再用氢氧化钙溶液检验反应后有无二氧化碳生成;因为一氧化碳有毒,因此应有尾气处理装置,故所用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乙→甲→丙→甲→丁。

12.(2016黑龙江龙东地区中考)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金刚石和石墨均属于碳的单质,所以二者性质完全相同

B.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都能还原氧化铜

C.二氧化碳能使干燥的石蕊纸花变红

D.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也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

答案 D 金刚石和石墨均属于碳的单质,但由于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物理性质存在很大的差异,故A错;二氧化碳没有还原性,不能还原氧化铜,故B错;二氧化碳本身没有酸性,不能使石蕊纸花变红,故C错;二氧化碳用于灭火,利用它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化学性质),且密度比空气大(物理性质)的性质,故D正确。

13.超临界流体是物质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的新状态,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超临界二氧化碳,它在化学工业上可取代氟利昂。

下列有关超临界二氧化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超临界二氧化碳是合成的一种新物质

B.超临界二氧化碳是由CO2分子构成的

C.超临界二氧化碳溶解某些物质后,二氧化碳可在常温常压下完全挥发

D.用超临界二氧化碳代替氟利昂,可减轻大量使用氟利昂对大气臭氧层造成的破坏

答案 A 超临界二氧化碳虽然具有一些流体的特殊性质,但化学组成仍然与二氧化碳气体相同,不是一种新物质,故A项错误。

14.为除去氧化铜中混有的少量杂质碳,而又不增加新的杂质,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在氧气流中加热混合物

B.在密闭容器中灼烧混合物

C.过滤

D.蒸发

答案 A 在氧气流中加热,达不到氧化铜和碳反应的条件,但是碳和氧气会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可将杂质碳除去。

15.含有CO和H2的混合气体,其分子总数为n,当它们完全燃烧时,需要氧气的分子数为(  )

A.0.5n  B.n  C.2n  D.不能确定

答案 A 根据CO和H2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以得出,CO和H2与O2反应的微粒个数比都是2∶1,CO和H2的分子总数是n,那么反应掉的O2分子个数就是0.5n。

二、填空题(19题8分,其余每空2分,共38分)

16.某同学在实验室里分别用集气瓶收集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三种气体,如图6-5-2所示,A中是    ,B中是    ,C中是    。

 

图6-5-2

答案 氢气 氧气 二氧化碳

解析 氢气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放置时瓶口朝下;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放置时瓶口朝上;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放置时瓶口朝上。

17.实验室现有氯酸钾、稀盐酸、二氧化锰、大理石、火柴、药匙、镊子及以下仪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