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默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479894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8.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句默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名句默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名句默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名句默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名句默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名句默写.docx

《名句默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句默写.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名句默写.docx

名句默写

名句默写

名句默写

【考点掘金】

1.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金脉分布】

14

(1)14

(2)15

(1)15

(2)16

(1)16

(2)16(3)

名句默写√√√√√√√

【脉情预测】

名句默写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形式是主观填空的形式,采用理解性默写额方式。

分值为6分。

从分布看初中1题2分,高中2题4分,高中考先秦散文1题,唐宋散文或诗词1题。

由此可以预知,17年的高考,考试的内容不会有大的变动,但初中的必考的内容发生变化,重点注意。

【高考金脉】

真题一:

【2016年高考新课标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荀子劝学》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却能

,,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2)在《出师表》开头,诸葛亮向后主指出,先帝刘备过早去世,

,,正是危急存亡之时。

(3)在《永遇乐(千古江山)》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

,但是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

【答案】

(1)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2)今天下三分

益州疲弊(3)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高考名句名篇需要识记技巧,更需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

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得准、写得对、看得清。

不能光背不写,光记不辨,在浅水滩翻船。

真题二:

【2016年高考新课标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孟子鱼我所欲也》中表示,生是我希望得到的,义也是我希望得到的,但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凶险的描写,入后文对人事的。

(3)杜牧《阿房宫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阿房宫宫人的美丽,她们伫立远眺,盼望着皇帝临幸。

【答案】

(1)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其险也如此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3)一肌一容

尽态极妍

【解析】

试题分析:

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

如:

嗟尔

胡为乎肌

妍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

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

名句默写答题技巧:

(一)要突破生僻难写字。

(二)要注意同音异义词。

(三)要注意同义异形词(四)要留意具体环境(五)要留心语句顺序(六)要注意语句出处。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

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

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真题三:

【2016年高考新课标卷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左传曹刿论战》中记载,鲁庄公十年,齐国入侵,曹刿求见国君献策,但他的乡人质疑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严格地说,浔阳并非绝对没有音乐,只是声音单调繁杂,实在难以入耳。

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这样的意思。

(3)在《赤壁赋》的开头,苏轼写自己与朋友泛舟赤壁之上,朗诵《诗经陈风》中的《月出》篇,即文中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

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

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如呕哑嘲哳

意思是说,那些粗俗的乡野音乐很难听,偏旁相同。

诵是朗诵,诵读,不能写颂,也可结合歌来记忆,都是说唱的意思。

【掘金技巧】

试题特征:

对名句名篇的考查,所选用的句篇讲求的是思想性、哲理性和审美性。

1.思想性

能体现高远的人生境界或高尚的道德情操。

例如:

(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滕王阁序》)

2.哲理性

能概括生活的一般道理或为人处世的方法等。

例如:

(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3.审美性

写人状物凝练传神,意象生动,意境深远。

例如:

(1)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注意考纲中标出的篇目。

方法技巧:

1.整合名句名篇。

千古流传的名句名篇很多,是不是都有可能考查?

这就要求我们去研究高考试卷,明确试题选材的价值取向。

一般地说,以其积极的思想教育人、以其深刻的哲理启发人、以其优美的语言陶冶人的句子是考查的对象,是我们归纳整合的重点。

2.确认需突破的重点。

高考复习的时间毕竟有限,而复习的内容又如此庞杂,我们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应该研究高考,抓住重点,各个击破。

综观近几年高考,课本上的名句名篇是我们复习的目标和重点。

对于课本上需要背诵的内容,我们要选取其中的对仗句、议论深刻句、运用修辞手法明显的句子、语言锤炼特别好的句子,多背背、多写写。

3.理解强记,不写错别字。

对于名句中的关键字词或易混字、易错字,应结合有关语言知识,前后文,发挥联想,深入理解和领会;还可用笔圈点出来,以引起注意,重点把握,强化记忆。

4.规范书写,做到三清三不。

须知,既然是默写题,卷面书写就显得特别重要。

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写潦字,不写非规范字,不添减笔画。

【掘金实战】

1.(2016届甘肃省会宁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屈原在《离骚》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只要自己的本心确实是美好的,就不要在乎别人是不是了解自己。

(2)《师说》中韩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描写鸥鸟在自由翱翔,鱼儿欢快的游来游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2)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3)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解析】

试题分析:

这是一道理解性默写的题目,注意选准诗句,不要出现错别字。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理解性默写的题目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本心确实是美好原因鸥鸟鱼儿,这样就能准确的答出题目,注意锦等易错字的书写。

2.(2016届广西武鸣县高级中学高三8月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在《论语子罕》中,孔子以松柏作比,讲述君子的坚毅品格的句子是: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语句是:

(3)《琵琶行》中,描写听着琵琶女第二次弹琴时,自己的内心涌起难以抑制的悲伤凄切之情,因而不禁泣下沾襟的句子是:

【答案】

(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3)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理解性默写的题目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松柏清酒祭月泣下沾襟,这样就能准确的答出题目,注意凋尊酹等易错字的书写。

3.(2016届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开学模拟)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在《离骚》中,屈原用

两句自白心志,表示自己要像古代圣贤所崇尚的那样,保持清白,献身正道。

李白的《蜀道难》中,

句描写了飞流直下,瀑布喧嚣,水石激荡的动人场景。

世事无常,生命如雨如花,生活却时有不如意,每每感伤之余,我们往往会借助《琵琶行》中的

两句来抒发自己和他人境遇相似的感慨。

【答案】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石万壑雷。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解析】

试题分析:

这是一道理解性默写的题目,注意选准诗句,不要出现错别字。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理解性默写的题目,注意抓住题干中的提示语,如此题中的自白心志飞流直下自己和他人境遇相似等内容。

同时注意豗砯壑沦的写法。

4.

(2016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热身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中描写蜀道开辟极其艰难的句子是

(2)《琵琶行》中

两句借江心皎洁的秋月之景烘托琵琶女弹奏技艺的高超,与钱起的名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有异曲同工之妙。

(3)《诗经氓》中用

两句来反衬氓的不可捉摸。

【答案】

(1)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2)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3)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理解性默写的题目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开辟极其艰难借江心皎洁的秋月之景烘托氓的不可捉摸,这样就能准确的答出题目,注意摧栈钩舫淇隰泮等易错字的书写。

5.(2016届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醉翁亭记》中,欧阳修用

描写了山间四时中春夏两季的美丽景致。

(2)郦道元《三峡》中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句子是

(3)庄周《逍遥游》引用《齐谐》中的话说,大鹏迁往南海的时候,

,凭借着六月的大风才能离去。

【答案】

(1)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3)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解析】

试题分析:

这是一道理解性默写的题目,注意选准诗句,不要出现错别字。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理解性默写的题目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春夏两季侧面烘托凭借着六月的大风才能离去,这样就能准确的答出题目,注意曦抟等易错字的书写。

6.(2016届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诊断)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孔子的名言

道出了为人处世的原则:

自己不喜欢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2)《阿房宫赋》中,杜牧告诫统治者汲取秦速亡的教训,否则会重蹈覆辙的句子是:

(3)《齐桓晋文之事》中强调学校教育的重要性的句子是:

【答案】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解析】

试题分析:

这是一道理解性默写的题目,注意选准诗句,不要出现错别字。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理解性默写的题目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自己不喜欢的,不要强加给别人会重蹈覆辙不知怜悯体恤百姓学校教育的重要性,这样就能准确的答出题目,注意鉴庠悌颁等易错字的书写。

7.(2016届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高三第二次联考)补写出下面句子的空缺部分(6分)。

(1)《离骚》中屈原以美女自比,用

’’两句表现自己遭人嫉妒、受人攻击的处境。

(2)杜甫在《登高》中把眼前秋景和自己老病缠身的悲情紧密,高度概括诗人一生颠沛流离生活的名句是

___。

(3)苏轼在《赤壁赋》主客问答中用小虫、米粒感叹人生短暂的两句是

【答案】

(1)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

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如本题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的常需要理解字义去记,常是常年。

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8.(2016届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的女主人公解释自己不肯答应婚嫁的原因的两句是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神话的句子是

(3)《曹刿论战》中,针对国君将衣食与百姓共享的做法,曹刿的评价是:

【答案】

(1)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2)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3)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

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

如本题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的钩连,如果不理解意思,很容易写错。

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9.(2016届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检测)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每题1分)

(1)在《诗经氓》中,女主人公遭到了氓在心愿满足之后对自己粗暴无礼的对待,自己的家人表现出的不但不是同情,反而是

(2)刘禹锡《陋室铭》中

,____

两句,写了室外清幽雅致的景物,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

(3)在《劝学》中,荀子以

二句,指出君子与一般人相比,在于他善于借助外部条件,去争取最大的成功。

(4)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以

形象地揭示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体现出一种高瞻远瞩的豪迈情怀。

(5)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表现出他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的两句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

【答案】

(1)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2)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4)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6)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解析】

【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

如咥生缘轴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

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

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

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10.

(2016届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六次周测)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唐朝诗人王维有两句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千古传诵。

人们常用勉或勉励他人,遇到逆境、绝境时,把得失放下,也许会有新的局面产生。

宋代诗人陆游的诗句___________

,___________表达的意思与之相同。

(2)《琵琶行》中以环境从侧面展现音乐魅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博学固然可贵,但也不能忽视自我反省。

《荀子劝学》中强调自我反省具有重要作用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典故表达回归之后的感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5)屈原在《离骚》一文中表示即使被肢解也不会改变志向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蜀道难》中表明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4)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5)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6)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

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

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一)高中课程标准中建议的诵读篇目

1、《荀子劝学》(节选):

君子曰:

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2、《逍遥游》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

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

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之二虫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奚以知其然也?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汤之问棘也是已: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

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斥鴳(左安右鸟音yan4)笑之曰:

彼且奚适也?

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

----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虽然,犹有未树也。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

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故曰: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3、《师说》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