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卫生历年真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477677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59.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卫生历年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心理卫生历年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心理卫生历年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心理卫生历年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心理卫生历年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卫生历年真题.docx

《心理卫生历年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卫生历年真题.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理卫生历年真题.docx

心理卫生历年真题

浙江省201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心理卫生试题

课程代码:

0605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撰写了世界上第一部心理卫生专著,明确提出“心理卫生”概念的是美国学者()

A.威廉·斯威萨B.伊萨克·雷

C.克朗斯托D.霍夫曼

2.自我意识是作为主体的我对自己本身以及自己与客观世界、周围环境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的一种意识,它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

A.自我评价B.自我分析

C.自我调节D.自我控制

3.通过培训家长,使家长能更好地调控自己,帮助智力落后儿童,这属于下列哪类支持系统()

A.生物及生态支持B.教育支持

C.行为支持D.环境支持

4.对于那些生活总是一帆风顺,因而意志薄弱、耐挫折能力差的儿童,最好采取哪一类挫折教育的方式()

A.体育锻炼B.设置障碍

C.劳累筋骨D.批评教育

5.下列情绪反应中属于不正常情绪反应的是()

A.悲哀B.恐惧

C.适度焦虑D.自卑

6.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发作多与儿童对母亲的强烈依赖有关的心身疾病是()

A.头痛B.溃疡

C.支气管哮喘D.类风湿性关节炎

7.个体遭受挫折后出现下列哪一种行为表现可以称为理智性行为()

A.逃避类似情境B.寻求家长保护

C.直接施加报复D.调整目标要求

8.下列属于学习困难儿童的特征的是()

A.智力落后于正常儿童B.可能有器官缺陷

C.动作协调能力比较差D.有心因性疾病

9.根据霍尔姆斯和雷赫的“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SRRS),被排首位的、最严重的生活事件是()

A.离婚B.配偶死亡

C.重病D.坐牢

10.学生把考试失败的原因归结为附近有建筑工地夜间施工,影响自己的复习。

这种做法属于()

A.合理化作用B.转移作用

C.投射作用D.反向作用

11.在塞利的“一般性适应综合症”中,机体对内外刺激所做的初期防御反应叫做()

A.抵抗反应B.起始反应

C.衰竭反应D.警戒反应

12.少男少女早恋的直接原因是()

A.性发育成熟B.社会观念开放

C.传播媒介诱导D.青春期性教育相对滞后

13.对离异家庭中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表明,离异家庭子女心理健康危机问题最突出的是()

A.学习困难B.不良情绪和性格

C.社会适应不良D.品行障碍

14.体育锻炼特别是有氧锻炼对保持身心健康有重要作用,以下活动属于有氧锻炼的是()

A.短跑B.做广播操

C.跳绳D.掷标枪

15.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期的核心问题是发展()

A.自主性B.同一性

C.勤奋感D.自尊心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体现在正常的心理状态、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及良好的______________上。

2.青少年个性发展轻度不良称为______________。

3.青春期儿童生理上的性成熟引起他们心理和行为上的变化,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的觉醒和对异性态度的变化。

4.器官缺陷儿童通常具有自卑、自我中心、自我控制欠佳和______________等心理行为特征。

5.美国的比尔斯以亲身经历和体验写下了《______________》一书,对现代心理卫生运动做出直接贡献。

6.预防心身疾病,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

消除来自各方面的应激源和提高______________的能力。

7.所谓代沟,指的是两个世代之间在______________、生活态度以及价值观念上存在差异。

8.影响青少年早期吸烟行为的因素主要有家庭因素、同伴压力、传播媒介和______________。

9.在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中,如果缺乏理智,情绪冲动不能自控,常以“假想我”代替“现实我”,这种问题类型被称为______________自我。

10.个体空间的存在具有保护功能和______________。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应激

2.焦虑

3.心理挫折

4.性格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正常的人际交往功能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造成儿童自卑的原因有哪些?

3.为什么智力落后儿童比正常儿童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4.噪声污染对身心健康有哪些危害?

应如何防范?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试分析拒学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和拒学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2.试述闲暇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和功能。

浙江省2009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心理卫生试题

课程代码:

06051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现代心理卫生运动的兴起源于对______的治疗。

2.每个人的认知和行为过程都伴随着一定的______。

3.情绪体验有强度、紧张水平、快感度和______之分。

4.对现代心理卫生运动做出直接贡献的人是美国的______。

5.青春期学生自我意识的三大焦点是:

充分关注自己的形象、要求更深入地了解内心活动以及更加______。

6.个性特点最集中地表现在______上。

7.精神分析学家艾里克森认为,人生的发展要经历八个不同的阶段,其中第四个阶段为______。

8.青少年社会生活中涉及最多的空间是家居空间、学校空间和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情绪主要反映了()

A.个人的体验B.个人的期望

C.妄想D.联想

2.以下选项中属于心理性应激源的是()

A.生活事件的变化B.强噪音

C.人际关系失调D.有害的化学物质

3.“创造性人”之说的提出者是()

A.詹姆士B.弗洛姆

C.冯特D.华生

4.林格发现,属“抑制性反应型”人格类型者易患()

A.风湿性关节炎B.甲状腺机能亢进

C.冠心病D.胃溃疡

5.个人空间模式中的公共距离一般在()

A.3.6-4.6米B.3.6-5.6米

C.3.6-6.6米D.3.6-7.6米

6.青少年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相对平稳期是()

A.小学一年级到三年级B.小学五年级到初一年级

C.初一年级到初三年级D.初三年级到高二年级

7.“前怕狼后怕虎”反映的是()

A.情境冲突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D.双趋冲突

8.人对空间的需要主要表现为()

A.公共性和协调性B.私密性和协调性

C.公共性和私密性D.公共性和舒适性

9.闲暇活动不在乎追求正规的形式,有时也不在乎完美的结果,它注重的是闲暇活动本身的过程。

闲暇活动的这一基本原则称为()

A.便利实施原则B.合理安排原则

C.随意参加原则D.和谐发展原则

10.人类大脑右半球掌管()

A.语言、形象思维B.语言、抽象思维

C.空间知觉、抽象思维D.空间知觉、形象思维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扩张型自我

2.应激

3.自我意识

4.学习困难学生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如何预防儿童拒学?

2.简述防范噪声不良影响的基本措施。

3.简述儿童焦虑的主要特征。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

1.具体说明导致青少年产生挫折感的心理因素。

2.具体说明帮助离异家庭子女预防心理问题的主要措施。

3.具体说明正常的人际交往的主要功能。

浙江省200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心理卫生试题

课程代码:

0605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学问变化气质”反映了我们在同伴交往中要()

A.学会自我调节B.发展友谊

C.加强个人修养D.了解自己

2.焦虑与人类身心需要能否得到满足有关,这说明了焦虑原因产生的()

A.遗传和体质因素B.心理因素

C.家庭因素D.自身因素

3.“残者多惧”,说明了儿童自卑原因的()

A.身心因素B.认知因素

C.家庭因素D.交往因素

4.由于物质的缺乏或故障,使人们无法满足其需要而形成的挫折是由以下哪种因素引起的?

()

A.自然环境B.社会环境

C.物质环境D.资源环境

5.“吃一堑,长一智”,属于挫折理智性行为的()

A.感情升华B.增进了解

C.修订目标D.寻求补偿

6.挫折产生的主观因素有:

个人的生理条件;个人的能力条件以及()

A.个人学习方面B.个人心理上的冲突

C.人际交往的冲突D.自尊需要的方面

7.开始“想到自己,真正发现了自己”,反映了青春期自我意识三大焦点的()

A.充分关注自己的形象B.更加重视个性品质的发展

C.要求深入地了解内心活动D.重视严格要求自己

8.个性形成与发展的初步形成期是()

A.7—17岁B.7—18岁

C.8—17岁D.8—18岁

9.影响器官缺陷儿童心理适应的因素有:

个体因素;家庭因素和()

A.学校因素B.年龄因素

C.缺陷因素D.社会因素

10.智力落后儿童心理问题的预防有:

生物及生态支持;教育支持与控制和()

A.控制环境压力B.行为支持

C.自然的安排环境D.提供适当的药物

11.青少年吸烟的预防和干预包括:

大众媒介的宣传、群体规范的约束、健康教育课程的设置和()

A.家庭因素B.同伴的榜样

C.净化社会环境D.自身约束

12.生活时间通常分为三个部分:

生理时间;学习、工作时间和()

A.闲暇时间B.休息时间

C.运动时间D.睡眠时间

13.对青少年进行性教育的最佳途径有学校教育和()

A.家庭教育B.社会教育

C.社区教育D.人文教育

14.聋童有冲动性和易受暗示的特征,说明了器官缺陷儿童心理行为特征的()

A.自卑B.自我中心

C.自我控制欠佳D.孤独感

15.影响青少年吸烟的因素有:

家庭因素、同伴的压力、传播媒介和()

A.群体规范的约束B.健康教育课程的设置

C.社会环境D.吸烟者的形象

16.戒烟治疗包括:

厌恶疗法、操作条件反射、多种方法的干预和()

A.戒烟药物的运用B.传播媒介教育

C.集中治疗D.强制行为管理

17.过量饮酒的影响因素有:

家族史、交往需要和()

A.嗜好B.个人压力

C.争强好胜D.环境因素

18.根据专家的研究,酒精依赖的高峰年龄一般在()

A.16—18岁B.12—21岁

C.18—25岁D.20—28岁

19.闲暇活动是课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习活动的一种必要补充与协调,这就要求在闲暇活动时应遵循()

A.随意参与原则B.合理安排原则

C.便利实施原则D.自主选择原则

20.周围环境可以分为社会环境和()

A.生存环境B.生态环境

C.自然环境D.学习环境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人本主义的心理健康观认为“真正的心理健康者,应该是其____________极其丰富,精神生活无比充实,潜能得以充分发挥,____________能够完全体现的人。

2.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分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一个过程。

3.早恋是____________成熟过程中,两性之间出现的一种超出正常交往和友谊的____________。

4.智力落后必须符合三个条件:

智商低于平均水平两个____________;伴随有适应性行为缺陷;发生在____________岁以前。

5.青少年吸烟的危害包括对____________的危害和对____________的危害。

6.大自然对人身心健康的作用有:

大自然可以改善人的____________;大自然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大自然可以激发人的____________;大自然可以强健人的体魄。

7.防范噪音的方法有:

回避、____________规定和利用高科技手段将令人心烦的噪音变为美妙悦耳的“____________”。

8.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直接危害表现为:

引起急性中毒;引起慢性中毒;刺激____________和诱发____________。

9.学校心理卫生学的基本任务在于:

探索维护和增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途径和____________,帮助和鼓励青少年学生树立增进健康的愿望,促使他们采取有益于健康的行动,形成健康的____________。

10.情绪反应伴随着每个人每天的认知活动和____________过程,正常的情绪反应大都“____________”。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情绪

2.自我意识

3.狭隘

4.孤独

5.合理饮食的基本原则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人类的应激源有哪几种?

2.人际交往的功能有哪些?

3.简述挫折的适应方法。

五、论述题(本大题16分)

论述拒学学生的原因及预防。

浙江省200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心理卫生试题

课程代码:

0605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很久以来,人们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就已发现,许多人在经历_______以后失去健康甚至死亡。

()

A.重大的事件B.严重的创伤

C.家庭变故D.失业

2.迪克曼(Dickman)等人研究了对应激状态下的情绪表现,他们发现,应激可促使人的情绪向_______方向发展。

()

A.低落B.高涨

C.低落或高涨D.不正常

3.精神病学家弗劳伊德·林格(FloydRing)发现,有三种人格类型分别与不同的疾病有关,主张对别人的挑衅行为应予以报复的人。

这种人易得冠心病、慢性关节炎和胃溃疡等。

他们属下列哪种人格?

()

A.“过分性反应型”B.“欠缺性反应型”

C.“抑制性反应型”D.“强烈性反应型”

4.埃里克森认为,_______问题是青少年期的核心问题。

()

A.自我发展B.同一性

C.自我意识D.性意识

5.心理学家霍尔把人际空间距离在0.5~1.2米之间的距离称为()

A.亲密距离B.个人距离

C.社交距离D.公共距离

6.根据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巴克和赖特对儿童的行为与环境研究,_______应是父母选择住房的一个重要因素。

()

A.居住环境、孩子的玩伴B.绿化

C.文化气息D.经济条件

7.个人空间的存在有两个功能,一个是_______,另一个传递功能。

()

A.交流功能B.亲密功能

B.C.保护功能D.测量功能

8.摩尔(O·H·Mowrer)曾经说过:

_______是促进人们健康、趋于统整、趋于最高效率的力量。

()

A.适度的忧虑B.适度的恐惧

C.适度的紧张D.适度的焦虑

9.人对空间的需求基于人对良好社会环境的祈望,主要表现为_______和私密性。

()

A.公共性B.交流性

C.社会性D.独立性

10.生活时间通常可分_______三部分时间。

()

A.生理、心理和闲暇时间B.生理、心理和病理时间

C.学习、工作、生活时间D.生理、学习、工作和闲暇时间

11.精神分析学家艾里克森认为,人生的发展要经历八个不同的阶段,每一阶段的发展都存在情感危机,自卑情感危机便是主要发生在_______阶段。

()

A.第二B.第三

C.第四D.第五

12._______是一种忧虑、恐惧、愤怒和怨恨他人优于自己的复合情绪。

()

A.狭隘B.嫉妒

C.贬低D.自私

13._______是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通过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由经验引起的相对持久的适应性的心理变化。

()

A.习惯B.智力

C.能力D.学习

14.对于人类而言,由于先天本能所能适应的环境非常有限,因此主要依靠_______来适应环境。

()

A.学习B.观察

C.模仿D.能动性

15.因为无法适应学校生活所致,对上学有明显的焦虑不安,显现出一种害怕到校上学的倾向称为()

A.厌学B.逃学

C.拒学D.失学

16.大多数学者认为,学习困难是指儿童并非由于感官缺陷、_______或其他生理残疾而产生某一方面学习的严重困难。

()

A.智能不足B.营养不良

C.统合障碍D.多动症

17.对于应激生理反应的理论研究,一方面得到许多学者的赞赏和支持,另一方面也引起了一些问题和争论。

但是,绝不能忽略_______问题。

()

A.复杂的整体反应B.生理反应

C.刺激与反应之间的性质D.紧张性刺激物

18.任何人际关系都离不开认识、情感和_______三方面的因素。

()

A.行为B.理解

C.思想D.心理

19.某同学说:

“×××同学很想当班干部,可他学习那么差,老师又不喜欢他,他怎么可能当得上”。

这可以用_______防御机制来解释。

()

A.压抑作用B.投射作用

C.转移作用D.合理化作用

20.人的个性特点最集中的表现在_______上。

()

A.情绪特征B.态度特征

C.性格特征D.理智特征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O)在宪章中指出:

“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和虚弱,而且是保持身体上、精神上和_______方面的完美状态。

”这一概念在1978年初级卫生保健大会所发表的_______宣言中加以重申。

2.中国古代虽无“健康”、“心理健康”或“心理卫生”等现代术语,但出自《_______》的“_______”说却包含了注重身心健康这两方面的内容。

3.法国著名的精神科医生_______是现代精神卫生运动的先驱者,对现代世界卫生运动做出直接贡献的是美国的_______。

4.根据对疾病与环境适应的研究表明,现代社会中的人们时时处处都要为了生存而竞争,如果缺乏_______的支持,人们本来所具有的情感和意志就要受到抑制,结果由于_______许多人得了肠胃病、心脏病、脑和神经系统疾病,或者陷入忧郁症。

5.根据布鲁克(Bruck)等人的研究,应激状态下的行为反应主要包括_______、反常动作增加和_______。

6.对于学习困难,教师和父母对儿童所采取的_______,以及学校和家庭的一般_______,对儿童解决学业方面的问题起了决定性作用。

7.自我意识是作为主体的我对自己本身以及自己与客观世界、周围环境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的一种意识。

一般认为,自我意识是认知、情感、意志三种成分的结合,被分别称为自我认识、_______与_______。

8.从心理学家R·J·哈维格斯的终身性发展理论中可获知,青少年期的发展主题是,熟悉自己的_______、健全的_______以及在人际关系中理解性和融洽性。

9.器官缺陷儿童是指_______或_______遭受损伤而使视力、听力或运动能力出现障碍的儿童,包括聋童、重听儿童、低视力儿童、肢残儿童。

10.合理膳食应遵循几条基本原则,其一是_______,其二是_______,其三是合理烹饪。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学校心理卫生学

2.应激

3.压抑作用

4.个性

5.焦虑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

2.简述心身疾病的诱发因素。

3.简述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

五、论述题(本大题16分)

论述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规律及主要内容。

浙江省200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心理卫生试题

课程代码:

06051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心理卫生这一术语的正式提出是在______中叶。

2.心身疾病是指由心理因素为主要诱因引起的______。

3.个性是人的心理面貌的______。

4.精神分析学家艾里克森认为,人生的发展要经历8个不同阶段,每一阶段的发展都存在______。

5.个人的认知倾向性对人际关系具有______作用。

6.“成熟人”之说的提出者是______。

7.青少年可能出现的性问题主要有早恋、手淫、性幻想和______。

8.自我意识的情感成分被称为自我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以下应激源中属于社会文化应激源的是()

A.各种化学刺激B.动机冲突

C.生活事件的变化D.挫折情境

2.在各种不良的生活方式中,最重要的前四位危险因素是吸烟、过量饮酒、膳食结构不合理和()

A.生活不规律B.缺少睡眠

C.缺少社交D.缺少运动

3.林格发现,属“过分性反应”人格类型者易患()

A.皮炎B.哮喘

C.高血压D.冠心病

4.“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反映的是()

A.情境冲突B.趋避冲突

C.双趋冲突D.双避冲突

5.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的上升期是()

A.小学一年级到三年级B.小学三年级到五年级

C.初中一年级到三年级D.大学一年级到四年级

6.以下选项中不属于个性特征的一项是()

A.态度特征B.品德特征

C.情绪特征D.意志特征

7.青少年的个性基本形成期是在()

A.7-15岁B.7-16岁

C.7-17岁D.7-18岁

8.智力落后必须符合的条件之一是()

A.伴有器官缺陷B.伴有自卑感

C.伴有躯体症状D.伴有适应性行为缺陷

9.“孟母三迁”的故事反映了空间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影响,这里的空间是指()

A.家居空间B.社会空间

C.学校空间D.文化空间

10.巴甫洛夫曾提出一个关于自尊心的公式,即()

A.自尊心=成就/抱负B.自尊心=成就+抱负

C.自尊心=抱负/成就D.自尊心=成就×抱负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人际关系失调

2.动机冲突

3.A型人格

4.萎缩型自我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简述青春期的个体认识自我的主要途径。

2.简述学习困难儿童的认知特征。

3.简述对青少年进行性教育的主要途径。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

1.具体说明教育青少年在遇到挫折时可采用的四种健全的适应方法。

2.具体说明预防心身疾病的主要途径。

3.具体说明受挫者的心理防御机制。

浙江省2007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心理卫生试题

课程代码:

06051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