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北京市第四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 无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477432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7.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北京市第四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 无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学年北京市第四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 无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学年北京市第四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 无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学年北京市第四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 无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学年北京市第四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 无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北京市第四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 无答案.docx

《学年北京市第四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 无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北京市第四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 无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北京市第四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 无答案.docx

学年北京市第四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无答案

北京四中初三年级综合练习

 化学2013.10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请将答案填涂在机读卡上。

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酒精燃烧B.榨取果汁C.面包发霉D.菜刀生锈

2.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3.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A.红磷B.铁丝C.木炭D.硫

4.下列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B.铜受热能膨胀

C.玻璃受撞击易破碎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5.下列仪器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的是

A.量筒B.试管C.烧杯D.集气瓶

6.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五氧化二磷,冰水B.矿泉水,河水

C.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D.净化后的空气,受污染的空气

7.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

A.动植物的呼吸B.蔗糖的溶解C.酒和醋的酿造D.钢铁的生锈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属于可燃物

B.氮气的化学性质较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高,空气质量越好

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因此它属于空气污染物

9.对试管中的液体物质进行加热,有时会因操作不当而出现试管炸裂的现象,某学生寻找出下列原因,其中不正确的是

A.加热前试管外壁的水未擦干B.加热时试管底部接触灯芯

C.加热完,没冷却即用冷水冲洗D.加热时没有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

10.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A.盐酸用于清除暖瓶中的水垢(主要成分为碳酸钙)B.氢气用作燃料

C.铝合金用于制造门窗框架D.稀有气体用作保护气

11.一种淡蓝色固体物质受热后变成气体,颜色变浅,这种变化

A.一定是物理变化B.一定是化学变化

C.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D.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

1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滴加液体B.检验CO2C.加热液体D.倾倒液体

13.某集气瓶内盛有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体积比4∶1),若采用燃烧的方法除去氧气而得到较纯净的氮气,应选用的最佳物质是

A.硫B.铁丝C.木炭D.红磷

14.能区分氧气、空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的最佳方法是

A.分别插入燃着的木条B.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

C.分别插入带火星的木条D.分别观察颜色

15.下列实验操作:

①向量筒中注入溶液时,将量筒放在水平的桌面上,右手握试剂瓶(标签向掌心)慢慢将液体倒入量筒中;②用完滴瓶上的滴管要用水冲洗后放回滴瓶中;③实验室里两个无标签的试剂瓶中均装有白色固体,为了分清哪瓶是白砂糖,哪瓶是食盐,可取少量固体品尝味道。

其中

A.只有①正确B.只有②正确C.只有③正确 D.全部错误

16.下列图示中物质的用途与相应的性质不相符的是

A.B.C.D.

17.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放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C.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硫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18.将混有少量高锰酸钾的氯酸钾放在试管中加热直到不再产生气体为止,试管中固体剩余物共有

A.2种B.3种C.4种D.5种

19.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大致分为以下几步:

a加热试管;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向试管中装药品,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用带导管的单孔塞塞紧后,固定在铁架台上;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e停止加热;f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bcadefB.abcdefC.bcadfeD.abcdfe

20.在标准状况下,空气的密度是1.293g/L。

以下四种气体中,既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是

气体物理性质

标准状况下密度(g/L)

0.089

0.771

1.429

1.997

在水中的溶解性

难溶

极难溶

不易溶

能溶

A.①B.②C.③D.④

21.某同学利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红磷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实验(A、B为两个集气瓶,且B中充满水)。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A瓶中放入水的目的是防止高温物质溅落瓶底使瓶底炸裂

B.燃烧匙中必须放入足量的红磷,使A瓶中的氧气完全被消耗

C.装置冷却后,打开止水夹,B瓶中的水被倒吸入A瓶中

D.此实验能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1/5”的结论

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

B.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和性质都没有发生改变

C.氧化反应不一定都是化合反应

D.要使过氧化氢分解放出氧气,必须要加入二氧化锰,否则就不能发生反应

23.下列说法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①硫化氢是一种没有颜色而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这属于物理性质

②氧化汞受热后产生银白色的液滴(金属汞),这属于化学变化

③101.3kPa气压下,氧气在-218℃变成雪花状淡蓝色固体,这属于物理性质

④镁能在空气中点燃生成氧化镁,这属于化学变化

⑤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

24.一定温度下,在下图所示装置中,固体X与气体Y反应,生成气态产物,当改变温度时该气态产物发生逆向反应,重新生成X和Y。

600℃

900℃

利用上述反应原理和装置,对含杂质的固体Co进行提纯(杂质不参加反应),发生的化学反应为:

Co(固)+2HCl(气)CoCl2(气)+H2(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容器1中的温度为600℃B.容器2中的固体是纯净的Co

C.该装置最终导出的气体是CoCl2和H2D.固体Co从容器1到容器2的过程为物理变化

25.下图是收集某气体的装置。

由实验装置推测该气体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B.该气体能与NaOH发生反应

C.该气体可能极易溶于水D.该气体可能是O2

 

友情提示:

请将下列各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二、填空题(4道题,共25分。

26.(6分)小明同学在学习化学时,很注意对知识进行对比归纳,他对下列化学物质:

空气、氮气、氖气、氧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红磷、硫粉、五氧化二磷、四氧化三铁、澄清石灰水、稀盐酸、二氧化锰、氯酸钾进行了分析,请你参与他的比较,把符合以下要求的物质的化学符号填写在横线上。

(1)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能参与植物光合作用的是;

(2)有刺激性气味且会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气体是;

(3)常用于制造电光源(如:

霓虹灯等)的是;

(4)制备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是;

(5)通常状况下,属于白色固体物质的是;

(6)通常状况下,属于黑色固体物质的是。

27.(6分)请按照要求填写下列空白。

(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汞与氧气反应______;

②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

③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混合。

(2)同学们按右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将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滴入

瓶中,导管口处有大量气泡产生。

写出一个符合要求的化学方

图1

程式。

(3)同学利用右图2所示装置进行了一个兴趣实验。

①在集气瓶和气球中充有某种气体,通过胶头滴管甲向其中滴加

某种液体后,振荡,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气球变瘪,液体变浑浊。

②继续通过胶头滴管乙向其中滴入另一种液体后,振荡,发现气

图2

球又重新膨胀,液体变澄清。

上述过程中,①中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8.(9分)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对比的方法来研究氧气的性质,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帮助他们完成实验报告的相关内容。

实验序号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实验1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导致现象明显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

集气瓶中预先放水的目的是_______。

现象:

________。

实验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集气瓶中预先放水的目的是_______。

现象:

________。

实验3

充满O2和CO2的相同规格的试管同时倒扣在水中一段时间,试管B中液面高于试管A。

据此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实验4

充满O2的瓶中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A瓶比B瓶燃烧更旺。

据此得出O2的性质有_______。

29.(4分)A、B、X、Y四种物质都是由H、C、O三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纯净物,其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

(“→”表示一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1)A为无色无味液体,B中加入一种黑色粉末后可快速反应生成A。

B→A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

(2)X是能供给呼吸的气体,Y是一种会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

Y→A的化学方程式是。

(3)A通电可分解生成X和氢气(H2),A→X的化学方程式是。

三、实验题(4道题,共30分。

30.(7分)正确的使用化学仪器和进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重要前提。

(1)请按照下列要求填空。

ABCDEFG

①常用于收集气体的仪器是(填字母序号,下同);

②可以被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③量取10mL水所用的仪器是;

④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一般需使用上述仪器中的。

(2)实验室现有10mL、20mL、50mL、100mL的量筒,现要量取50mL的蒸馏水,应选取mL的量筒,量液接近所量体积时,量筒必须平放,视线要与。

某学生从装有50mL水的量筒中倒出部分水后,量筒放平稳,而且面对刻度线,仰视液面读数为10mL,则倒出的水的体积40mL(填“<”、“>”或“=”)。

31.(10分)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a

 

ABCDEF

(1)A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

(2)用A装置可以制备的一种气体是,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选择

该发生装置的原因是________,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

可用E装置收集该气体,其原因是______,还可以用于收集该气体的装置是_____(填图下字母序号,下同)。

(3)现有如下资料:

①制取NO2的反应原理: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②通常状况下,NO2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大的有毒气体,能与水发生反应。

制取NO2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

(4)下图装置可用于制取气体。

若A中为过氧化氢溶液,B中为二氧化锰,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气应进行的操作是在II瓶中装满水,,即收集了一瓶氧气。

 

32.(7分)小丽对家用制氧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她通过阅读说明书了解到家用制氧机的工作原理如下:

加压时,装填在制氧机内部的分子筛吸附空气中的氮气,制取高浓度氧气。

减压时,分子筛将所吸附的氮气排放。

整个过程中,分子筛并不消耗。

小丽用这台家用制氧机制取并收集了一袋气体,带到实验室对其进行研究。

实验I:

小丽欲通过以下实验验证所收集的气体是否为纯净的氧气。

【实验记录】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

取一只250mL的集气瓶,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所带气体,然后把一小块燃着的木炭插入集气瓶。

木炭燃烧得更旺

化学方程式I

表中,化学方程式I是。

【实验结论】收集的气体是纯净的氧气。

【实验反思】老师指出上述实验并不能证明小丽所带来的气体一定是纯净的氧气。

该实

验不能证明所收集气体为纯净氧气的原因是。

实验II:

测定小丽所带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并重复多次。

250mL集气瓶

【实验记录】

实验操作

主要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解释

1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2

加入药品,将装置连接固定

3

打开止水夹a和b,向A中缓慢鼓入一定量所带气体后关闭止水夹a和b

A中水进入到B中,B中水的体积为200mL。

收集200mL气体(由压强差引起的误差忽略不计)

4

用高能激光笔照射引燃红磷

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到室温,

进行操作I

现象I

小丽收集的气体不是纯净的氧气

表中,红磷燃烧的方程式是;操作I是;现象I是。

【数据记录】

实验次序

1

2

3

4

5

B中剩余水体积/mL

100

42

39

41

38

【数据处理】已知,在上表数据中,第1组数据偏差较大,存在明显误差,在数据处理

时应删去。

小丽所带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实验反思】导致第1组数据产生较大误差的可能原因是。

33.(6分)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知道,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除二氧化锰外,还有氯化铁溶液、氯化铜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和土豆中含有的过氧化氢酶等。

同学们通过如下实验进行相关研究。

【资料】氯化铁溶液中含有铁离子,氯化铜溶液中含有铜离子。

实验一:

验证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AB

分别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向B试管内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如上图所示)。

A中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B中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实验证明二氧化锰加快了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A中木条不复燃的原因是。

实验二:

研究催化剂的某些因素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方案Ⅰ:

分别取20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3个大小相同的锥形瓶中。

向其中两个锥形瓶中分别加入含相同数目金属离子的氯化铁溶液和氯化铜溶液,分别连接传感器测体系压强(如右图所示)。

测定数据如下表所示:

时间/s

试剂压强/kPa

0

60

120

180

240

300

20mL5%的过氧化氢溶液

101.86

102.99

103.42

103.67

103.99

104.00

加入氯化铁溶液

102.21

105.35

115.40

129.69

145.52

163.99

加入氯化铜溶液

101.50

102.73

107.53

114.78

122.49

130.39

(1)加入含相同数目金属离子的氯化铁溶液和氯化铜溶液,该步操作的实验目的是。

(2)根据上表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方案Ⅱ:

从同一部位取2个质量均为1.7g的正方体土豆块,将其中一块切成若干片,片与片相连不断开,同时分别放入盛有30mL5%过氧化氢溶液的50mL量筒中。

均看到有气泡生成,一段时间,只有土豆片不断上升。

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实验反思】通过实验一和实验二说明,测量不同的物理量可判断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下列做法中能比较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的是(填选项序号)。

A.测量完全反应后气体的总体积B.测量相同时间内产生气体的体积

C.测量相同时间内体系压强的变化D.测量相同时间内溶液质量的变化

 

草稿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