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教学一体案含测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475100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4.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教学一体案含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教学一体案含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教学一体案含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教学一体案含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教学一体案含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教学一体案含测试题及答案.docx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教学一体案含测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教学一体案含测试题及答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教学一体案含测试题及答案.docx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教学一体案含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复习教学一体案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起步

学习主题说明

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外国列强的侵略带给中国的后果是双重的,一方面它加重了中国的民族危机,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另一方面,它给中国封建专制制度下长期高度发展同时又不易变化的自给自足的自耕农经济和王朝政治以猛烈的冲击,迫使中国社会逐步摆脱封建王朝的历史发展模式,迈出自然经济发展的轨道,向工业化、资本主义化的方向发展。

这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客观现实。

鸦片战争后,世界在走向中国,中国开始融入世界,中国开始从传统的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迈进,这应该说是历史的巨大进步。

近代化也正是从这种意义上来讲的。

近代化的过程就是中国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近代中国的先进分子追求确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的历程,这一过程与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过程相互伴随,相互促进,有力地推动了近代中国的历史进步和社会发展。

在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挤压背景下,中国近代化的历程艰难而又曲折。

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着英勇的斗争,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

以“自强”“求富”为目的的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进行了维新变法运动。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新文化运动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

中国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社会结构开始逐步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

由于近代中国特殊的社会环境,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呈现出明显的层层推进、急速深入的发展特征。

它从洋务派为富国强兵、以图自救而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开始,经康梁维新派发动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继而孙中山领导开创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到新文化运动掀起对封建思想文化批判的思想解放运动,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的脚步急促而悲壮,一刻也未曾停留。

内容标准1

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习导引

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清朝统治集团内部的“洋务派”掀起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在继续发展军事工业的同时,又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一些民用工业。

主要有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洋务派还筹建了三支海军,兴办了新式学堂。

洋务运动发生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中,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

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理解探究

一、选一选

1.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我们常称之为“近代工业”,这里“近代”的含义是()

A.是机器生产,不是手工生产

B.受外商企业刺激

C.产生于近代

D.是半资本主义性质

2.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开办军事和民用工业、筹建海军、兴办新式学堂,他们做的最主要的事情是()

A.开办民用工业

B.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C.筹建三支海军

D.兴办新式学堂

3.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除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外还()

①开办民用工业

②筹建海军

③兴办新式学堂

④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A.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

4.以下是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开办的企业,其中属于民用工业的企业是()

A.安庆内军械所

B.福州船政局

C.江南制造总局

D.轮船招商局

5.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筹办的与文化教育有关的事情是()

A.京师同文馆的创办

B.江南制造总局的创办

C.安庆内军械所的创办

D.北洋舰队的筹建

6.19世纪90年代,洋务运动宣告破产,其标志性事件是()

A.安庆内军械所的创办

B.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C.京师同文馆的创办

D.江南制造总局的创办

7.以下对洋务运动的看法,不正确的是()

A.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B.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

C.阻碍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的出现

D.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8.中日甲午战争失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

“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对这句话的理解最为正确的应当是()

A.洋务运动一无是处

B.洋务运动劳而无功

C.洋务运动的目的在于表面做做样子

D.洋务运动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

9.下列各项中,与洋务运动无关的是()

A.引进西方一些近代生产技术

B.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对外国经济侵略作了些抵制

D.建立近代化的国家政治制度

10.著名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根本原因在于

A.洋务运动创办了第一所新式学堂

B.洋务运动把西方先进生产力引入中国

C.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近代化海军力量

D.洋务运动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

二、连一连

11.将下列有关联的人物和事项用连线连接起来。

曾国藩汉阳铁厂

左宗棠轮船招商局

李鸿章安庆内军械所

张之洞福州船政局

三、找一找

12.根据课本的内容,请你提炼出有关洋务运动的有效信息。

四、试一试

13.有人说,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想一想,这种说法对不对?

为什么?

★相关链接

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强兵富国

“洋务派”出现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中国,他们是一批当权的官僚、军阀。

他们企图依靠外国侵略者的力量,借用西方国家的技术,开办近代军事工业,来镇压人民反抗、巩固封建的专制统治。

他们提出的口号是学习“西艺”,强兵富国。

由于他们热衷于同外国人打交道,购买外国的洋枪、洋炮、洋船和洋机器,并且聘请洋技师开办工厂,造这些中国从来没有的“洋玩艺”,所以被人称为“洋务派”。

洋务派也说“自强”、“救国”,他们想比谁强,要救什么国呢?

他们不是要同帝国主义国家比高低,使中华民族不受西方列强的欺侮,而是要胜过太平天国那样的农民起义军,救地主阶级统治的大清帝国。

从这一点说,他们的主张是不能同当年林则徐、魏源学习西方、抵抗西方侵略的主张相提并论的。

洋务派新建了一些海军和陆军,也不是为了抵抗外敌,而是用来镇压农民起义。

例如,李鸿章办的北洋海军,有二十五艘从外国买来的军舰,规模和当时的日本海军差不多。

但是,洋务派也没打算用这支海军同外国侵略者打仗。

中日甲午战争的时候,北洋海军的广大士兵、下级军官以及象丁汝昌、邓世昌这样的爱国将领,群情激愤,决心狠狠打击日本侵略者,可他们并不能够决定舰队的行动。

这支舰队被李鸿章控制在手,他竟命令北洋海军躲在威海卫港内,不得外出。

后来,北洋舰队在运兵途中遭到日本舰队袭击,被打沉四艘兵舰,可同时也击沉了日本兵舰一艘,重伤数艘。

这次战斗互有损伤,李鸿章却故意把它说成是大败,作为不能再战的“理由”,严厉命令北洋海军不准出战。

结果,北洋海军被日军围困在港内,束手待毙。

尽管爱国官兵浴血奋战,也没能挽回败局。

这一仗,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洋务派经营了三十年的“富国强兵”计划被打得粉碎。

许多事实证明,李鸿章等洋务派的梦想,只是从外国弄来一些新式武器,保住大清帝国的反动统治。

洋务派从办军工厂,制造新式武器开始,以后又陆续经营了采矿、运输、电报、纺织、炼钢等行业。

他们办的这些工厂、矿山,用的都是封建衙门的制度,贪污贿赂盛行,毫无工作效率,几乎没有不亏本的。

但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开办工厂,让中国商人看了有点儿眼红,觉得办工厂是一个赚钱的好办法。

洋务运动催生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诞生。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未得到发展的事实,意味着洋务派“求富”活动的破产;中法战争,特别是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彻底破产。

内容标准2

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学习导引

康有为和梁启超“公车上书”,从此,变法维新运动揭开了序幕。

康梁组织强学会,领导和宣传维新变法。

从1898年6月到9月,光绪帝按维新派意图,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主要内容有:

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军队等等。

1898年是旧历戊戌年,因此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

但是,清朝的大权掌握在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手中,光绪帝没有实权。

变法触动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

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杀害谭嗣同等六人,戊戌变法失败了。

这次变法历时103天,因此历史上又称它“百日维新”。

★理解探究

一、选一选

1.使康有为、梁启超等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警醒并要求变法的事情是()

A.洋务运动的失败

B.中日甲午战争失败,签订《马关条约》

C.鸦片战争的失败

D.谭嗣同等六人被杀害

2.康有为发动各省参加科举考试的举子联名上书的事件发生于()

A.1894年

B.1897年

C.1895年

D.1898年

3.在百日维新的法令中,属于政治方面的内容是()

A.训练新式军队

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开办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D.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4.在戊戌变法法令中,属于文化教育的内容是()

A.开办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D.训练新式军队

5.1898年6月到9月,清朝光绪帝按维新派意图,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

1898年是旧历的()

A.辛亥年

B.戊戌年

C.甲子年

D.辛丑年

6.某学堂因废八股、设西学而受到当地官员传讯,他们抗辨道:

“此乃当今皇上旨意,何罪之有?

”这个“皇上”指的是()

A.康熙帝

B.道光帝

C.光绪帝

D.宣统帝

7.戊戌变法从开始到失败,历时103天,因此历史上又称它为()

A.商鞅变法

B.公车上书

C.百日维新

D.光绪维新

8.“百日维新”失败的客观原因主要是()

A.顽固派的强大

B.光绪帝被囚禁

C.袁世凯的告密

D.帝国主义的破坏

9.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有()

A.戊戌变法历时103天,谈不上有什么影响

B.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C.戊戌变法裁撤了冗官,减少了财政开支,提高了政府效率

D.戊戌变法训练了新式军队,建立了三支海军

二、想一想

10.以下是两同学对谭嗣同坐以待捕、舍生赴死的不同看法:

学生甲:

谭嗣同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以唤起民族觉醒,很值得,他是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学生乙:

谭嗣同能逃却不逃,太愚蠢,死的不值得。

你同意他们俩谁的意见?

为什么?

三、试一试

11.谭嗣同就义前曾大声说: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维新派要杀的“贼”指谁?

维新派为什么“无力回天”?

谭嗣同为什么说自己“死得其所”?

★相关链接

维新变法的路在中国走不通

当中国人逐渐被洋人的枪炮声惊醒后,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扩大了眼界。

他们看到,欧美列强不仅是船坚炮利,而且有比中国的封建制度更先进的社会制度。

而这种社会制度的出现以及西方各国的强盛,不过是二三百年间的事。

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中国除了物质文明不如西方,政治制度也不如西方,为了富国强兵,不但要学习西方的物质文明,也应该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一批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在“弱肉强食”的世界上,中国如果不变法图强就会亡国。

他们提出,要使中国强盛,不仅要模仿西方的“长技”,注意学习“西艺”,更要着眼于“西学”、“西法”,走西方各国变法革新的道路。

要求维新变法的呼声高涨起来了。

康有为先后七次向皇帝上书,表示效忠皇上,请求变法,得到了光绪帝的赏识。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下命令变法,推行新政。

这一年是中国农历的戊戌年,所以历史上称作“戊戌变法”。

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一批封建官僚对这次变法是坚决反对的。

他们怕光绪帝利用维新派扩充自己的实力,把统治国家的最高权力从慈禧手中夺走,就千方百计地阻挠变法的实行。

为了不触犯这些顽固派,康有为建议:

不必尽撤旧大臣的职,只需再任命一批维新志士来办理新政。

他认为,这样就可以使旧大臣既没有办事的辛劳,又保持了他们原有的高官厚禄,他们也就不会同变法作对了。

光绪帝采纳了他的意见,任用了梁启超、谭嗣同等一批维新派的人物。

康有为维新变法,手里没有一兵一卒,更没有任何一个地方政权。

他们所依靠的就是光绪帝皇帝。

那么,光绪帝又有多大力量呢?

光绪帝身边的大臣中,只有一个翁同龢(hé)是真正支持他变法的。

可是当光绪帝下变法令之后第五天,慈禧太后就下令免去了翁同龢的职务,把他赶出了北京,而且这个命令还是用光绪帝的名义下的。

就是对于这样违背自己心愿的命令,光绪帝也不能不签字盖印。

靠这样一个皇帝来变法革新,怎么能靠得住呢?

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早就下决心,要扼杀变法。

大学士(清朝最高级的官员)徐桐甚至说;“宁可亡国,不可变法。

”果然,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在天津驻军将领袁世凯的支持下,发动政变。

只搞了一百零三天的戊戌变法,就这样短命地失败了。

谭嗣同在被捕前,本来是有机会逃跑的。

可是他拒绝出走。

他说;“各国变法,无不汇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

有之,请自嗣同始。

”他在从容就义前,还题诗:

“我自横刀向天笑”。

谭嗣同临死前,认识到了改革必须流血斗争,这也是一种觉醒。

戊戌变法是失败了,但是先进的中国人在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比起洪秀全来,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也有高明的地方。

洪秀全向中国腐败的清王朝作了英勇的冲击,可是他并没有找到一个新的政治制度来代替旧的封建制度。

康有为、梁启超在对西方国家作了认真考察之后,得出了必须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制度、必须变法的结论。

他们看到了改革政治制度的必要。

可是,他们没有进行改革的力量,又害怕农民起来革命,于是想在不根本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做一些点点滴滴的改良。

结果呢,维新派不想革命,顽固派却杀他们的头、要他们的命。

“戊戌六君子”的鲜血告诉人们,日本人曾经成功的路,在中国是走不通的。

中国的封建统治已经腐败透了,没有办法改良了。

中国人民还得去寻找适合中国发展的路。

内容标准3

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学习导引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了兴中会。

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建立了统一的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孙中山被选举为总理。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同盟会成立以后,孙中山和他的战友们在许多地方发动多次武装起义,但都失败了。

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取得胜利。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1911年是旧历辛亥年,历史上把这次革命叫做“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窃取了。

★相关链接

一、选一选

1.广东省的中山市,湖北武汉的中山大道,湖北宜昌的中山路,都是为了纪念()

A.康有为

B.袁世凯

C.孙中山

D.陈独秀

2.孙中山创建的第一个革命团体是()

A.强学会

B.中国同盟会

C.中华民国

D.兴中会

3.中国同盟会成立于()

A.日本东京

B.湖北武昌

C.檀香山

D.江苏南京

4.中国同盟会创办的机关刊物是()

A.《南风报》

B.《民报》

C.《同盟会革命纲领》

D.《中外纪闻》

5.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

A.“民族”“民权”“民主”三大主义

B.“民主”“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C.“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D.“民族”“民国”“民生”三大主义

6.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A.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B.中国同盟会

C.建立民国政府

D.三民主义

7.武昌起义爆发于

A.1911年10月10日

B.1912年1月1日

C.1919年5月4日

D.1949年10月1日

8.辛亥革命首先发生在()

A.江苏南京

B.湖北武昌

C.北京

D.广东广州

9.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誓就职。

第一任大总统是()

A.毛泽东

B.袁世凯

C.孙中山

D.康有为

10.孙中山宣誓就职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的地点在()

A.武昌

B.日本东京

C.武汉

D.南京

11.被称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巨变的是()

A.辛亥革命的胜利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B.洋务运动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化

C.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D.五四运动的发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12.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谁窃取了?

()

A.孙中山

B.袁世凯

C.反清志士

D.革命党人

13.北洋军阀首领是()

A.慈禧太后

B.孙中山

C.袁世凯

D.康有为

二、填一填

14.《近代史研究》登载文章说:

“回顾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的中国历史,人们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次历史事件,谱成中国近代化的三部曲。

三者各自的得失及彼此间的内在联系,体现着中国近代化的基本进程及其特点。

三、试一试

15.有人说“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

”同意这种说法吗?

为什么?

★相关链接

革命尚未成功

清朝皇帝溥仪下台不到两个月,孙中山也被迫辞去了临时大总统职务。

1912年4月1日,孙中山发表《解职词》。

他说,他的辞职“并非功成身退,实欲以中华民国国民之地位,与四万万国民协力造成中华民国之巩固基础。

”资产阶级革命派一直把“推翻帝制”、“建立民国”作为宗旨。

现在,皇帝被拉下马了,中华民国也已经宣告成立,为什么孙中山却说大功还没有告成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要知道孙中山为什么被迫辞职,他辞职以后,中国的政权又交给了什么人。

原来,中华民国的第一位正式总统袁世凯,就是被推翻的清朝政府的内阁总理大臣。

副总统黎元洪,是清朝政府驻武昌军队第二十一混成协(相当于旅)统领(相当于旅长)。

辛亥革命的当天(10月10日),黎元洪还亲手杀死过两个革命党人。

这的确是一件奇怪的事。

这样的事是怎样发生的呢?

中国的资产阶级是一个幼稚而软弱的阶级。

资产阶级革命派虽然决心走革命的道路,可他们却没有力量掌握革命的进程;对于推翻清王朝以后应该怎么办,也缺乏应有的准备。

武昌起义的直接发动者是农民出身的士兵,他们不懂得怎样把政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他们以为有名望、有地位的人才能执掌政权。

这些士兵把那个被起义吓得躲了起来的清军将领黎元洪,从床底下拖出来,用枪逼着他担任革命军政府的都督。

黎元洪就这样成了中华民国的“革命元勋”。

类似的事情还多得很。

许多旧官僚纷纷钻到革命政府里来。

有的地方,干脆在旧衙门前挂上一块革命军政府的牌子,清朝的官吏摇身一变,就成了革命军政府的大员。

清朝的江苏巡抚程德全、广西提督陆荣廷就这样分别当上了中华民国江苏、广西两省军政府的都督。

袁世凯又是怎样爬上台的呢?

这个野心家出身在河南项城的一个大官僚地主家庭。

戊戌政变以前,他已经是清朝北洋军的一个将领。

就是他,出卖了光绪皇帝和维新派,得到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重用,也得到了帝国主义的赏识。

逐渐掌握了清朝政府的军政大权。

辛亥革命爆发,帝国主义感到他们在中国的特权受到了威胁。

他们不愿意看见一个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出现在世界上,决心要扑灭这场革命。

袁世凯就成了他们手中的重要工具。

1911年11月,清朝政府秉承帝国主义的意旨,让袁世凯担任内阁总理大臣。

袁世凯上台后,玩弄反革命两手,一面派他的北洋军猛攻革命军。

一面表示要和革命派谈判议和。

英、美、日、俄、德、法驻上海的领事也照会革命政府,要求立即和袁世凯议和,否则就要进行干涉。

当时的南京临时政府,手里并没有象样的军队,又没有军火接济,连饷银都发不出。

单从军事力量看,确实还不如袁世凯的北洋军。

革命政府内部又钻进一大批投机分子。

这些人根本不想革命,只想早日议和成功,好到新政府里去做官。

再加上帝国主义的干涉,内外夹攻,孙中山不能不被迫接受袁世凯的条件:

由袁世凯逼迫清朝皇帝退位,南京政府选举袁世凯当总统。

辛亥革命成功了,又失败了。

它的成功之日,就是它的失败之时。

赶跑了皇帝,这是辛亥革命的大功劳。

把政权交给了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这是辛亥革命的失败。

内容标准4

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习导引

从1915年起,进步的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向尊孔复古的逆流展开猛烈进攻,从而在社会上掀起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撰文颂扬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将革命推进到一个新时期。

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不过,新文化运动中也有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这一直影响到后来。

★理解探究

一、选一选

1.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为代表的激进民主主义者,掀起新文化运动是为了()

A.宣传马克思主义

B.提高工人阶级觉悟

C.建立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D.同封建复古思想斗争

2.新文化运动主要“新”在

A.宣传民主共和思想

B.以“民主”和“科学”为口号

C.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D.采用白话文的形式

3.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是()

A.“三民主义”和“马克思主义”

B.“民主”和“科学”

C.“科学”和“马克思主义”

D.“新道德”和“新文学”

4.创办《新青年》杂志的是()

A.陈独秀

B.李大钊

C.鲁迅

D.胡适

5.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

①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

②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

③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④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最早刊登白话文、新体诗,改用新式标点符号的杂志是()

A.《中外纪闻》

B.《民报》

C.《新青年》

D.《申报》

7.新文化运动前期的主要功绩在于()

A.在社会上确立了“民主”和“科学”的主导地位

B.猛烈攻击了尊孔复古的逆流

C.揭开了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新篇章

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8.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

A.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B.是一次资产阶级文化启蒙运动

C.民主、科学思想的普及教育运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