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历年高考题节选.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74495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7.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历年高考题节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历年高考题节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历年高考题节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历年高考题节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历年高考题节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历年高考题节选.docx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历年高考题节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历年高考题节选.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历年高考题节选.docx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历年高考题节选

高二必修三第一单元训练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75分)

(2011年新课标卷文综26)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

“盖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民间百姓),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

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

”与这一论断的精神实质较为接近的是C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民为根本C.天下为公D.民贵君轻

(2011年全国卷文综12)唐初编定的《隋书•经籍志》,确立了中国古代史四部分类著录图书的原则,汉代的乐府民歌应著录于D

A.经部B.史部C.子部D.集部

(2011年北京卷文综14)文庙是中国古代官方兴建的祭祀孔子的场所,产生于唐代,宋代逐渐在中原、艰难的城市中大量兴建,元代在贵州、云南、清代在新疆、东北等地也相继出现。

这一现象表明A

A.兴建文庙是加强专制统治的手段B.唐代是官方儒学教育的兴起阶段

C.文庙额的兴修导致了程朱理学的产生D.文庙的修建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

(2011年北京卷文综15)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在清代被列为禁书,其主要原因是该书D

A.将人性与天理对立起来B.质疑孔子的权威性

C.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2011年天津卷文综历史3)长期以来,儒学是一种士大夫之学。

明代思想家李贽则提出要正视“世间惟下下人最多”的现实,强调“我为下下人说,不为上上人说”。

这说明李贽C

A.反对儒家的正统思想B.倡导只为下下人说

C.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2011年安徽卷文综12)安徽境内历史遗存丰富,人文景观众多。

图中体现儒家伦理思想的是B

A.①④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011年广东卷文综14)“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

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

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A

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

(2011年上海市单科历史8)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

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入学儒家,即B

A.爱无差等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D.存天理,灭人欲

(2011年上海市单科历史13)理学家王守仁提出“致良知”说。

这里的“良知”是指A

A.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B.圣人独有的是非道德标准

C.通过学习获得的良好知识D.存在予外部世界的规律

(2011年海南省单科历史6)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下诏:

“宜令郡县皆立学,礼延师儒教授生徒,以讲论圣道,使人日渐月化,以复先王之旧,以革污染之习,此最急务,当速行之。

”“复先王之旧”实质上是指B

A.延续元朝典章B.继承华夏传统

C.复兴汉唐制度D.回归周朝典制

(2011年海南省单科历史7)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倡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制,这主要是基于他们B

A.对先秦诸子学说的阐释B.对宋明理学的批判与继承

C.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启发D.对现实政治与社会的叛逆

(2011·广东文综·12)“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

”孟子的这段话认为(C)

A.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

B.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

C.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

D.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

(2011·浙江文综·12)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社会逐步告别“小国寡民”时代,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

下列项中,与“小国寡民”相关的是(C)

①老子向往的理想社会②屈原追求的“美政”理想

③罗马法的基础④雅典民主制的重要条件

A.①②③  B.①③④C.①④ D.③④

(2010·北京文综13)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

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B)

A.荀子、董仲舒 B.荀子、孟子 

C.商鞅、孟子 D.韩非子、董仲舒

3.(2011·福建文综·16)《唐律疏议》记载:

“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

”这表明(D)

A.德礼是刑罚的本体B.刑罚是德礼的体现C.德礼相较于刑罚无足轻重D.德礼和刑罚对政教皆不可缺

(2010·浙江文综13)儒道思想犹如中国古代思想的双璧。

下列言论中,最能体现道家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的是(A)

A.不以人助天B.制天命而用之

C.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2010·海南单科1)“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

”这一观点出自先秦(C)

A.儒家B.法家C.墨家D.道家

(2010·上海单科4)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参谋,专替君主打算。

这一家是()B

A.儒家B.法家

C.道家D.墨家

(2010·山东文综9)“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这一主张属于()B

A.儒家“仁爱”思想           B.墨家“兼爱”思想

C.儒家“礼治”思想         D.墨家“非攻”思想

(2010·北京文综13)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

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D

A.荀子、董仲舒 B.荀子、孟子 

C.商鞅、孟子 D.韩非子、董仲舒

(2010年高考天津文科综合)《史记》载:

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

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

该材料主要说明D

A 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 B 平民将相大量涌现 C 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 D 儒学地位显著提高

(2010年浙江卷)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太简”。

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的是(B)

A.格物致知B.发明本心C.知行合一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二.非选择题

(2011年山东卷文综27)

(25分)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都出现了新的社会思潮,黄宗羲和孟德斯鸠分别是其重要的代表人物,清末,孙中山曾刊印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宣传革命,他对孟德斯鸠机器思想也推崇备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史料

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工之群工。

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矣。

——摘自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史论

黄氏之说,根本上不脱离儒家思想道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定仍与“现代”不谋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

——赵绎峰《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纬度》

材料三史观

我们专注于两个主题——“传承”和“交流”——的研究,以此来理顺世界历史。

这两个主题集中反映了人类发展的最重要的特征,概言之,他们可以对人类发展的原因做解释。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1)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说明黄宗羲的思想中哪些“不脱离儒家思想道路”,哪些又体现了“新见”?

(2)材料二主张用什么方法去评价黄宗羲的思想?

运用这一方法,评价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

(3)结合黄宗羲与孟德斯鸠的思想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影响,谈谈你对材料三的认识。

答案要点:

(1)“不脱离儒家思想道路”:

以民为本(民本思想,民贵君轻);保留君主制。

“新见”:

反对君主专制(君臣分治);君臣平等。

(2)方法:

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评价(历史的评价);进行全面的评价(辩证的评价)。

评价:

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为资产阶级建立政权提供了制度设计,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时代要求;它主要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其实质是维护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权利。

(3)考生应作以下三个方面作答:

①黄宗羲的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反对君主专制的主张被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派所继承,成为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

②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传入中国,不仅为资产阶级提供了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而且为资产阶级政治实践和制度设计提供了借鉴。

③两者的思想都促进了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推动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进程,共同影响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2011年江苏省单科历史21)

(12分)“今日者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

“顾炎武中此成一代大学者,开一代新学风,其思想脉络清晰可见。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教化者,朝廷之先务;廉耻者,士人之美节;……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

——顾炎武《日知录•廉耻》

材料二夫子所以教人者,无非以立天下之人伦。

……是故有人伦,然后有风俗;有风俗,然后有政事;有政事,然后有国家。

——顾炎武《亭林文集•华阴王氏宗祠记》

材料三理学之名,自宋人始有之。

……今之所谓理学,……不取之“五经”而但资(宋明)之语录,……又曰:

“《论语》,圣人之语录也。

”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不谓不知本矣。

——顾炎武《亭林文集•与施愚山书》

请回答:

(1)顾炎武以拯救时代为己任。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顾炎武该思想产生的政治背景。

(2分)

(2)顾炎武以社会教化做为拯救时代的重要途径。

依据材料一、二,指出天下昌明的社会表象,并概括社会教化的功能。

(5分)

(3)顾炎武以儒学作为3社会教化的资源。

依据材料三,指出顾炎武对儒学进行了怎样的取舍?

并说明其理由。

(3分)

(4)在中国历史上,顾炎武以怎样的学风和时代责任感响着时人及后世?

(2分)

答案要点:

(1)政治背景:

官僚腐败;政治暴虑(或朝政混乱)。

(2)表象:

风俗。

功能:

提高士人修养;净化社会风气;安定政治秩序;确立伦理道德。

(3)取舍:

取孔孟之道,舍宋明礼学。

理由:

孔孟之道为儒学之根本。

(4)学风:

经世致用(或崇实质用)。

时代责任感: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专题二:

古代中国科技文化

一.选择题

(2011年安徽卷文综13)图4为苏轼的《枯木怪石图》,有评价说,枝干“虬(qiu,盘曲)屈无端倪”,石“亦怪怪奇奇,如其胸中蟠郁也”。

能体现其风格的是A

A.“意存笔先,画尽意在”

B.“笔才一二,像已应焉”

C.“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D.“以清雅之笔,写山林之气”

(2011年福建卷文综17)某中学研究性小组拟出一期题为“走进京剧”的墙报。

同学们就栏目标题提出四组方案,其中准确的是A

A.乾嘉落户同光扬名民族瑰宝B.戏曲之祖生旦净丑曲苑奇葩

C.元末初创京城献礼声名鹊起D.四大徽班康乾京华独领风骚

(2011年重庆卷文综13)我国古代有一位学者,被李约瑟誉为“中国科学制图学之父”,“完全可以和欧洲古代著名地理学家托勒密相提并论”。

该学者是A

A.裴秀B.郦道元C.沈括D.徐霞客

(2011年江苏省单科历史3)据《与公肃甥书》记载:

“忆昔时邸报,至(明)崇祯十一年方有活板(版),自此以前,并是写本。

”对“活版”理解正确的是D

A.活版技术从明代开始使用B.活版之前信息传递均用手抄

C.活版最早使用的是木活字D.活版在四大发明中出现最晚

(2011年上海市单科历史12)以下是某一时期的诗人分布示意图。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一时期应该是D

A.春秋战国B.秦汉C.隋唐D.两宋

(2011年山东卷基本能力23)山西悬空寺始建于北魏时期,是一处木质框架结构古建筑,紧贴崖壁,半悬空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①北魏时期佛教已传入我国②该建筑架构简单,稳定性差

③木柱和横梁之间的连接方式主要为钉连接

④插进岩石内的横木飞梁和木柱起主要支撑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1年山东卷基本能力25)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拳术是徒手进行的武术套路运动,下列不属于拳术基本手型的是C

(2011年山东卷基本能力27)音乐激荡着情感的浪花.记录着历史的回声。

《十面埋伏》是以我国古代某场战争为素材而创作的一首大型琵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①琵琶属于我国民族乐器中的弹拨乐器②该战争是东汉末年的垓下之战

③该曲京剧《霸王别姬》均以同一场战争为素材创作④该曲是江南丝竹的代表作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1年山东卷基本能力33)(1分)某些影视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因缺乏考证,有时存在违背史实的错误。

下列片段或场景不符合史实的是A

A.岳飞说:

“身为南宋子民,定当以抗金报国为己任。

B.汉武帝对卫青说:

“此番出兵匈奴,责任重大,愿大胜而归。

C.顾闳中在画《韩熙载夜宴图》

D.隋炀帝乘龙舟沿大运河巡游

二.非选择题(无)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

一.选择题

(2011年北京卷文综16)“九州缩地凭挥翰,四海拔图当泛槎(木筏)”。

这是近代诗人张维屏对一部著述的称赞。

这部著述是A

A.《海国图志》B.《资政新篇》C.《变法通议》D.《孔子改制考》

(2011年天津卷文综历史4)右图为1878年天津首发的中国第一套邮票中的一枚。

与该邮票设计理念无关的是D

A.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B.近代西方文化的影响

C.“师夷长技”的思想

D.兴民权、倡新学思想

(2011年天津卷文综历史5)《新青年》创刊时即大力提倡民主与科学,但其后十余年间所发表的专门论述民主与科学的文章并不多,尽管如此,“民主”与“科学”仍然被认为是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这主要因为民主与科学是A

A.改造中国的迫切要求B.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

C.西方兴起的历史经验D.倡导文学革命的需要

(2011年安徽卷文综14)对中西学的态度是区分近代中国不同政治派别的依据之一。

下列言论属于维新派的是C

A.“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

B.“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

C.“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

D.“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

(2011年安徽卷文综15)辛亥革命“不过是宗法式的统一国家及奴才制的满清宫廷瓦解之表征。

至于一切教会式的儒士阶级思想,经院派的诵咒书符教育,几乎丝毫没有受伤”。

这一评价A

A.代表了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认知水平B.对思想启蒙方面的局限性认识不足

C.肯定了反对专制、追求民主的愿望D.基本上不符合辛亥革命的历史事实

(2011年浙江卷文综16)诗人徐志摩(1896-1931)说:

“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映B

A.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B.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

C.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并不重理轻文D.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

(2011年浙江卷文综21)迄今所知,在中国出版的书刊中,最早介绍马克思的是1899年上海广学会编译的《大同学》,其中称:

“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

”由此可见B

①新兴的中国工人阶级找到了自己的领袖

②当时介绍到中国的马克思身份是“工人领袖”

③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④当时的介绍者连马克思是哪国人都没有搞清楚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011年江苏省单科历史5)某思想家在20世纪初大声疾呼:

“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消灭也。

……其不能善变而与之俱进者,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而退归田然淘汰已耳!

”从中可见,该思想家主张A

A.打破保守观念,为新文化营造空间B.剔除传统糟粕,重建儒家信仰

C.宣扬改革理念,为康梁变法造声势D.遵循进化理论,任凭自然选择

(2011年上海市单科历史22)严复译著的《天演论》被誉为“中国西学第一”。

以今日之见A

A.该书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并不科学,但警醒国人的作用巨大

B.该书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在中国思想界起了振聋戋发醒作用

C.该书的理论是中国近代革命派的重要思想武器

D.该书是中国近代第一本介绍西学的著作

(2011年上海市单科历史23)近代有学者呼吁,青年人应该摆脱是菲荣辱听命他人的奴隶地位,脱离无常识之思、无理由之信仰的蒙昧时代。

由此他主张D

A.求强求富B.变法维新C.共和革命D.民主科学

二.非选择题(无)

专题四:

中国重大思想理论

一.选择题

(2011年上海卷文综10)右图是中国近代史上某革命组织机关刊物的书影,该组织是D

A.兴中会

B.光复会

C.强学会

D.同盟会

(2011年四川卷文综17)图5是一幅驳斥清末“民智未开”观点的漫画,它试图传达的观念是C

A.反满兴汉B.官逼民反

C.政治民主D.暴力革命

(2011年重庆卷文综18)一百年前,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革命党人奋斗的纲领。

以下论述能够体现民权主义思想的是A

A.“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B.“驱逐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C.“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

D.“涤二百六十年之龌龊,复四千年之祖国”

(2011年海南省单科历史18)孙中山在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指出,“(此)诚思想界空前之大变动。

推其原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放大异彩,学潮弥漫全国”。

孙中山此处所说的“觉悟者”应包括A

A.陈独秀B.梁启超C.章太炎D.严复

二.非选择题

(2011年全国卷文综37)

(3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注意: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材料一

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

《尚书》中说: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

孟子认为民贵君轻,又称:

“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

见贤焉,然后用之。

“《荀子》中说: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据《孟子》等

材料二

泰西之立国有三:

一曰君主之国,一曰民主之国,一曰君民共主之国……为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犹有中国三代以上之遗意焉……苟得君主于上,而民主于下,则上下之交固,君民之分亲矣,内可无以乱,外可无以悔……由此而扩充之,富强之效亦无不基于此矣。

泰西诸国,以英为巨擘,而英国政治之美,实为泰西诸国所闻风向慕,则以君民上下互相联络之效也。

——摘编自王韬《弢园文录外编》

材料三

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

然有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

他强调“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理想的政治。

(8分)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王韬与孙中山民主思想的异同。

(10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民本思想与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关系,并简析近代中国民主思想兴起的历史必然性。

(14分)

答案要点:

(1)主要内涵:

强调军民相互依存;君主应重视民意,顺应民心。

理想政治:

君主用贤人,行仁政。

(2)异:

王韬:

主张君民共治;仿效英国实行君主立宪。

孙中山:

国家权力属于全体国民;仿效美国实行共和制。

同:

吸取传统民本思想;接受西方民主思想;重视民权。

(3)关系:

有一定联系,民本思想是近代民主思想家认识和形成民主思想的基础和媒介。

有本质区别,民本思想是在君主政治下对君民关系的认识;民主思想否定封建君主制,最终形成“主权在民”的认识。

历史必然性:

封建制度面临资本主义的挑战;受到西主民主思想的影响;民族危机日趋严重;知识分子的反思和探索。

专题五:

现代中国文化科技

一.选择题

(2011年山东卷基本能力28)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出现了许多外来乐曲“民族化”的器乐作品。

下列属于这类作品的是C

A.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B.钢琴曲《革命练习曲》

C.大提琴协奏曲《嘎达梅林》D.高胡、筝三重奏《春天来了》

(2011年山东卷基本能力29)“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下列有关中国教育的表述.按出现先后排列正确的是B

①实施“科教兴国”战略②面向工农“开门”,开办工农学校

③恢复高考④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A.②④①③B.②③④①C.④③②①D.④①②③

二.非选择题

(2011年四川卷文综37)

(32分)人才问题关乎国家盛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人之所能不可兼备,弃其所短,取之所长。

有谠(正直)言直谏,可以施于政教者,当拭目以师友待之。

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去邪勿疑,任贤勿猜。

为官择人,唯才是与。

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

——唐太宗

(1)材料一反映了唐太宗哪些用人思想?

(4分)

材料二

(2)表2中寒门子弟入仕比例呈现怎样的变化?

(3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主要原因。

(6分)

材料三

1911年清华学校成立,1928年改建为清华大学。

1934年,清华大学发展为包括文、法、理、工四个学院十六个系的综合性大学。

文、法、理三院大一不分系,开设共同的必修课程,意在使学生求得关于自然、社会和人文方面的通识。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清华大学文、法、理学院并入北京大学等高校,只设置机械至少、土木工程和水利工程等八个工科系。

改革开放后,清华大学逐步恢复和重建了文科院系。

(据《清华大学校史稿》等)

(3)根据材料三,概述建国后清华大学的两次院系调整,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目的。

(6分)图9、图10所示清华校训和格言蕴含着怎样的人才培养理念?

(2分)

材料四

“才能优先原则”一直是美国移民体系中的一个基本原则。

20世纪30年代,希特勒的文化清洗运动道子犹太难民出现时,罗斯福政府积极实行知识移民政策,给予知识难民优先入境的权利。

美国的大学、科研机构和一些私人基金会创建外国流亡学者紧急救助委员会,努力援救流亡科学家。

到1945年,德奥两国驱逐的约12000名文化精英至少有63.3%被美国接纳,约1400名流亡科学家至少有77%被美国接纳,其中包括爱因斯坦等18名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得主。

在学习欧洲百年之后,美国出乎预料地成了世界科学中心。

欧洲的原子物理学派、奥地利精神学派、法兰克福学派等纷纷在美国落户生根。

美国利用这一巨大的智力资源以及邮他们培养出来的新的科学力量,为美国科技发展服务。

今天,美国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得主已超过200名,显然与这批科学家在美国开拓的新方向和营造的特殊学术氛围紧密相关。

(据胡小芬《罗斯福时代的美国欧洲犹太知识移民政策》等)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罗斯福政府的知识移民政策。

(11分)

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

(1)用人思想:

扬长避短;虚怀纳谏;知人善任;任人唯贤。

(4分)

(2)变化:

从曹魏到东晋逐渐下降,其后逐步上升,北宋时达到高峰。

(3分)主要原因:

魏晋时期门阀制度(九品中正制)盛行,寒门子弟入仕受到限制;隋唐建立科举制,门阀制度渐渐解体;北宋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录取名额大大增加。

(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其它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