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单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69818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1.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十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十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十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十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十单元.docx

《第十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单元.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十单元.docx

第十单元

第十单元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

复 习 指 导

【考点精析】

1.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

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叫做联系。

一方面,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普遍性。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相互联系之中,不存在孤立的、不与周围事物相联系的事物。

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另一方面,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客观性。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象。

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基本观点。

它要求我们必须从客观事物本身的真实联系去把握事物,去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

在分析具体问题时,既要注意一事物与周围其他事物的联系,具体分析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又要注意这一事物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分析该事物的历史发展过程;还要注意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内部联系,因果联系,办事情要以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做到既着眼整体、顾全大局,又通观全局、重视局部。

2.坚持发展的观点

发展是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前进和上升的运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各有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都处于永不停息的变化发展之中,绝对不变化、根本不发展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的另一个基本观点。

它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来观察和分析事物。

首先把事物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着的过程,注意考察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正确地把握事物的来龙去脉。

其次,应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作为解决问题的依据;第三,要有创新精神,支持新事物的成长,学会创造性思维。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统一的,正是由于事物内部与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才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发展。

只有正确理解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才能真正把握唯物辩证法的总特证。

3.物质运动的规律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

(1)物质运动的规律性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又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

规律的客观性是指它的存在与发生作用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

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二是突出地表现在它是不可违抗的。

人们想问题、办事情不能同规律背道而驰,否则,就要受到规律的处罚。

规律的不可抗拒性有力地证明了规律是客观的。

(2)人的主观能动性

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包括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

人们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活动,即“想问题”;人们改造世界的能力与活动,即“做事情”;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的精神状态,即人的决心、意志、干劲等。

(3)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①要做到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第一,客观规律深藏在事物现象的背后,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真正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第二,事物不会自动满足人的需要,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改造世界,达到自身目的。

第三,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困难和挫折需要人发挥主观主观能动性去克服。

总之,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尊重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违背规律就要受惩罚。

客观规律始终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从质的差别来看,人们是否按规律办事,决定着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否收到积极的效果;从量的差别来看,人们按规律办事的程度,决定着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收到的积极效果的程度。

③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把科学态度和革命精神结合起来。

如果离开了尊重客观规律,片面夸大主观能动性,必然在工作中遭到失败;如果只空谈尊重客观规律,不发挥主观能动性,做任何事情都不会成功。

4.运动和静止

(1)运动的绝对性是指一切物质都在运动。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它由事物内部的固有的矛盾推动的,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

一点不运动、不变化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2)静止的相对性是指事物在一定条件下暂时处于一种不显著的变动状态,它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因而是相对的。

(3)唯物辩证法在承认运动绝对性的同时,也承认相对静止的存在。

否认运动的绝对性,是形而上学观点;否认相对静止也就否认了事物质的稳定性,就会陷入不可知论。

【结构体系】

 

【知识整合】

1.联系、运动、变化、发展的关系

区别: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运动是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变化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发展则是指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联系:

联系构成事物的运动,没有联系就没有运动、变化和发展,而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也离不开运动,是在运动的过程中实现的。

运动引起变化,变化有前进的,有后退的,而发展是指那些上升的、向前的和进步的变化。

2.联系、发展、矛盾三者的关系

联系、发展、矛盾三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1)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就是联系。

正是由于事物的普遍联系,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才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

发展就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没有联系就没有世界,也没有发展。

(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事物的内部联系,就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即内因,它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事物的外部联系即外部矛盾,就是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也就是外因,它是事物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

3.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1)整体与部分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2)整体与部分的区别表现在:

一是二者含义不同,有严格的界限,在同一事物中,整体和部分,二者不能混淆。

二是二者的地位和功能不同,表现在:

①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②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③整体功能小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3)整体与部分的联系表现在:

整体由部分构成,它只是对于组成它的部分而言,才是一个确定的整体;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没有整体也就无所谓部分。

二是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整体的变化影响部分,部分的优劣变化也影响整体,二者相互作用。

4.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1)区别:

第一,引起某种现象产生的现象,叫做原因;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叫做结果。

第二,在一个具体的因果联系中,总是原因出现在前,结果发生在后;原因和结果是一种先行后续的关系。

(2)联系:

第一,世界上的任何现象都有它产生的原因、任何原因必然引起一定的结果。

第二,原因和结果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这种转化有两种情形:

一种情形是在这一关系中是原因,在另一关系中是结果;反之亦然。

这是由于事物的联系是一个无限的链条,甲现象引起乙现象,乙现象又引起丙现象……,乙现象对丙现象来说是原因,但对甲现象来说又是结果。

另一种情形是,在同一关系中,两种现象互为因果,甲现象作用于乙现象,引起乙现象的变化,甲是因,乙是果。

反过来,乙现象又可以作用于甲现象,引起甲现象的变化,乙成了因,甲则是果。

【迷津点拨】

1.整体功能总是大于局部功能。

部分是指组成有机统一体的各个方面、要素及发展全过程的某一个阶段。

整体和部分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其区别是二者的地位和作用不同。

当各个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就会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而当部分以无序、欠佳的:

状态及结构形成整体时,各部分原有有性能得不到发挥,力量削弱,甚至相互抵消,这时整体功能只会小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对此应具体分析、区别对待。

2.把变化等同于发展。

(1)发展的含义:

发展是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运动变化过程,也就是指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2)变化和发展的关系:

不能把任何变化都看成是发展,事物的运动和变化是绝无例外的。

发展当然是一种运动和变化,但决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

变化有前进的、向上的,也有倒退的、向下的。

因此,我们观察事物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把一切变化都看成是发展,只有那些上升的、前进的和进步的变化才是发展。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3.在规律问题上的几个误区

(1)把规律与现象等同起来。

规律与现象的关系:

规律总是要通过它的现象表现出来。

规律作为物质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不是外露于事物的表面,而是隐藏在事物现象之中,并通过现象表现出来。

所以人们只能通过现象发现、认识规律。

但规律决不等于它的现象。

正如万有引力不等于苹果落地一样。

因而理解规律概念一定要正确把握规律与现象之间的关系。

(2)把规律与规则混为一谈。

规律与规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区别:

二者的性质不同。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不能创造、消灭或者改造它。

而规则是主观的,它以人们的主观需要为转移,人们可以制定、废除或修改它。

联系:

一个正确的规则总是根据客观规律制定的,是对客观规律的反映。

定律也不是规律,定律是人们对客观规律的反映,属于意识范畴,是主观的。

(3)认为规律有好坏之分。

规律是客观的,其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而规律无好坏之分。

规律可以给人带来积极的作用,也可以带来消极的作用,但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规律存在和发生作用的条件,从而创造有利于规律发挥积极作用的条件,限制规律发生消极作用的条件,使规律发挥积极作用,造福于人类。

(4)规律都是永恒存在,万古不变。

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永恒不变的事物是没有的。

因此,任何事物运动过程中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都是随着事物存在的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即具体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

所以,认为任何规律都是永恒的,万古不变的观点是错误的。

【热点扫描】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背景材料]

“小康”一词,在诗经中已经出现。

古人把小康社会当作理想目标追求。

1979年,根据中国实际,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第一次用小康来形容中国式现代化。

1982年,中共十二大中正式使用,1987年,中共十三大正式通过“三步走”的战略部署,第二步从1991年到二十世纪末。

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水平;中共十五大又将第三步奋斗目标进一步具体化,到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

总体上的小康是一个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这一目标已经实现。

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人民的愿望,意义十分重大。

为完成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这个奋斗目标,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

各地各部门都要从实际出发,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实现这个目标。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更快一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理论分析]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这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从1979年小康社会的提出到各次党代会逐步完善、具体化,特别是党的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提出,都是从中国的实际、国情出发。

符合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符合我国的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人民的愿望,符合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

(3)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坚持发展的观点。

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这四新”都体现发展的观点。

(4)矛盾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各不相同,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事物矛盾的双方也各有其特点,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每一次党代会对小康的理解差异以及更加具体化,各地各部门都要从实际出发,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些。

这些都说明不同事物矛盾各不相同,具有不同特点,同一事物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因此,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5)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实践在变化发展,认识也在变化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从提出到逐步具体化,逐步明晰,体现了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2.环境保护问题

[背景材料]

根据《京都议定书》的规定,到2008—2012年第一承诺期;发达国家在1990年的基础上整体减少废气排放置5.2%,其中欧盟8%,美国7%,日本、加拿大各6%,俄罗斯、乌克兰、新西兰维持零增长,澳大利亚、冰岛分别将排放量增长限制在8%和10%。

欧盟通过内部谈判将议定书规定的8%的减排任务进一步分解到各个成员国。

其中,德国承诺减排27%,承担了大部分的减排量。

2001年3月,美国以经济成本过高,发展中国家未承担减排义务以及科学的不确定性为由,不顾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宣布将不批准(京都议定书),此文件执行困难重重。

2001年,中国环境状况:

海洋环境基本良好,近海局部污染严重;城市空气质量较差,南方酸雨污染较重,八成以上城市受噪声污染;工业固体废物利用过半;水土流失减至356万平方公里;森林出现净增长,草原普遍超载。

3月19日到20日,一场10年来最强烈的沙尘暴由西向东袭击了我国大部分地区。

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监测数据表明,北京能见度最低时不到200米,可吸人颗粒物达到1500微克/立方米,比二级大气指标高出10倍多。

为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家确定了生态环保的重点,其中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

[理论分析]

  

(1)坚持联系的观点。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孤立地存在着,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联系的观点。

(京都议定书)的批准,说明世界各国已经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认识到违背联系带来的沉重后果。

我国确定生态保护重点、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也是坚持了联系的观点。

(2)规律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关系原理。

任何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必须按规律办事,但人们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

《京都议定书》的批准,国家生态保护重点确定,说明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利用规律。

(3)正确的价值观,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符合人类根本利益。

人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时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由温室效应到《京都议定书》的批准;由围湖造田,乱砍滥伐森林植被到保护生态环境,重视生态平衡,植树造林,说明人们运用正确的价值观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

(4)从政治常识角度看。

可以考虑国家职能中的组织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和搞好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为保障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必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为此,国家兴办各种公共工程,制定各项措施保护公共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等。

【例题解析】

例1.小灵、小敏在参加冬令营活动时迷路,天色渐晚,想点火求救,却找不到火源。

情急之下,他

们决定运用所学知识自己制造火源。

于是,他们找来几段干稻草,用随身携带的药棉裹紧,封住两头,

放在木板上,以另一块小木板压住,朝一个方向不断转动。

当稻草碾碎,闻到焦味时,将棉条断开,稻草遇氧而燃,终获火种,两人很快获救脱险。

据此回答

(1)一(3)题。

(1)小灵、小敏取火成功,是由于他们

A.承认自然界的客观实在性

B.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C.分清主流和支流

D.坚持在实践中改造主观世界

(2)小灵、小敏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充分表现出他们能正确认识和处理

A.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B.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C.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D.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

(3)小灵、小敏取火成功启示我们,要解决好实际问题,除了应具备必要的知识,还要善于

A.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B.掌握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C.通过实践发现新的规律

D.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2001年全国高考)

[解题指导]本题是作为向2002年文科综合考试过渡的一种尝试,以学生生活实际为切入点,体现

了能力立意的命题思想,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

整个题目设计思想

是:

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理性认识),到了生活中能不能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第1小题问成功的原因,C项与题意无关,A、D两项均与题目有关,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他们遇到困难不是向神、上帝祈祷,说明他们树立了唯物主义世界观,但这不能决定他们取火必然成功,因而不是主要原因。

他们的取火行动也是实践活动,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他们的主观世界肯定也获得了改造,但不能回答成功的原因,故D项不选。

成功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的努力,故选B。

第2小题承上题选C是顺理成章的。

其中B项与题意无关,A、D项虽与题意有关,但属于认识问题,而不是解决实际问题。

第3小题进一步考查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应把所学的各种知识综合运用,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这也正体现了文科综合考试能力立意的宗旨。

答案:

(1)B

(2)C(3)A

例2 沙柳是防风固沙的优良树种。

但是由于种植沙柳费钱费力,又无法带来经济效益,难以有效实施。

针对这种情况,内蒙古自治区某地政府支持建立了以沙柳为原料的制板、造纸加工企业,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极大地调动了个人和集体的积极性,大家争相承包荒地,种植沙柳蔚然成风。

从哲学上看,上述事例中,种植沙柳固沙防风从难以实施到有效实施,其成功之处在于

A.发现了沙柳具有固沙防风的性质

B.掌握了植树造林的规律

C.发现了事物之间更深刻的联系

D.掌握了用沙柳制板造纸的技术

(2003年北京春季高考)

[解题指导]本题以种植沙柳防风固沙的成功为背景,考查坚持联系的观点这一知识点,考核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最初,种植沙柳只注意到社会效益,忽视经济效益,孤立地看问题、办事情,结果难以实施。

后来,在防风治沙工作中,着重处理好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办事情,结果成功实施。

因此C项正确。

B项虽然是哲学道理,但不是成功实施的原因。

A、D项不是哲学道理,也不符合题意。

  答案:

C

例3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感叹道: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历史上,洞庭湖的面积曾广达6000多平方公里。

但多年来,由于片面强调粮食生产,洞庭湖区大规模围湖造田,,加上大量泥沙淤积,造成洞庭湖面积不断缩小。

近些年,该地区逐步退耕还湖,尤其是1998年以来,政府投资70亿元,进行综合治理,洞庭湖面积扩大了1/5,湖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除传统种植业外,还发展了养殖业、加工业等,湖区居民收入明显提高。

从围湖造田到退耕还湖的转变,给我们什么哲学启示?

(2002年全国高考)

[解题指导]本题以洞庭湖的变化为背景,考查哲学常识中的辩证法和认识论有关知识,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考核学生对问题的分析综合能力,对知识的综合性理解和运用能力。

本题材料中洞庭湖的变迁告诉我们,经济发展必须以保护环境为前提,否则会造成一种既破坏了环境,又不利于经济发展的结果。

有组织的围湖造田,到现在的退耕还湖,人们随着实践的发展,对于自然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深入,这说明,人们的认识就是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深化的。

围湖造田导致湖区面积缩小,破坏环境,影响经济发展,因此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否则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

[参考答案]从洞庭湖的变迁,我们可以认识到:

①发展经济必须与环境保护相协调;②人类认识自然规律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③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违背客观规律要受到惩罚。

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

“花开花落各有时”。

据说,武则天曾下令百花一夜之间同时开放。

惟有牡丹花不开,被贬洛阳。

今天,“花开花落随人意,春来春去不相关”。

菏泽春天才开的牡丹,冬天能在南国怒放。

据此回答1—2题。

1.“花开花落各有时”表明

A.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B.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C.事物是发展变化的 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转化的

2.“花开花落随人意,春来春去不相关”。

这表明

A.矛盾具有特殊性    B.新事物最终战胜旧事物

C.规律是可以利用和改变的D.人们可以利用客观条件创造新的具体联系

“瘦西湖是扬州的风景区,它利用自然的地形,加以人工的整理,由很多小园形成一个整体,其中有分有合,有主有从,互相“固借”,虽范围不大,而景物无穷,尤其是摹仿他处不落因袭,处处显示出自己的面貌,在我国古典园林中别具一格.由此可见造园虽有法而无式,如果我们能掌握‘因地制宜’与‘借景’等原则。

那么高岗低坡,花庭水榭,随宜安排皆有法度可循,而风花雪月自然光景常新了。

”据此,回答3-4题。

3.瘦西湖之所以“范围不大,而景物无穷”,“处处显示出自己面貌”,是因为园林艺术家

①注意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②注意在处理局部的风景时照顾到园林的整体风格③注意系统中不同景点之间的相互呼应④注意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4.造园林中的“借景”原则生动地体现了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

B.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

C.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D.矛盾的统一性与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2002年9月3日,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上讲话时宣布,中国已批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朱镕基指出,这显示了中国参与国际环境合作促进世界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姿态。

据此回答5-6题。

5.上述材料说明

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②一种现象的产生是由另一种现象引起的③意识对事物的发展有促进作用④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6.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防止世界气候变暖,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责任:

2003年1月,美国单方面宣布退出<京都议定书》。

从哲学上看,美国政府的错误在于

A.不懂得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B.不懂得整体与部分不可分割、相互影响

C.只看矛盾的统一性,不看矛盾的对立性

D.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7.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认为,万事万物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旋风”,瞬息万变。

他拒绝给事物以名称,主张对客观事物“什么都不说”。

其错误在于

A.否定了事物的客观性

B.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C.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D.割裂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培根说:

“灰心生失望,失望生动摇,动摇生失败”。

据此回答8-9题。

8.由此可见

A.原因和结果没有严格区别,可以相互转化

B.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C.一定的原因必然引起—定的结果

D.先行而后续的关系不一定是因果关系

9.上题材料还体现出下列唯物论道理

A.物质对意识有决定作用

B.意识的能动作用具有双重性

C.正确的意识推动事物的顺利发展

D.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阻碍作

俗话说:

“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据此回答10-12题。

10.这一说法的哲学寓意是

A.人在客观事物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B.事物的变化发展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

C.只有解放思想才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

D.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11.在有的情况下,“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是因为

A.意识的能动作用受物质决定作用的制约

B.从实际出发是我们搞好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C.事物都是客观和主观的统一

D.规律是客观的,不能被利用和改变

 12.在常人手里“有心栽花花不开”,在园艺工程师手里“有心栽花花盛开”。

可见

A.人的知识构成不同,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就有所差别

B.意识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