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党隧道出口棚洞施工专项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66394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604.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下党隧道出口棚洞施工专项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下党隧道出口棚洞施工专项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下党隧道出口棚洞施工专项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下党隧道出口棚洞施工专项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下党隧道出口棚洞施工专项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下党隧道出口棚洞施工专项方案.docx

《下党隧道出口棚洞施工专项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党隧道出口棚洞施工专项方案.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下党隧道出口棚洞施工专项方案.docx

下党隧道出口棚洞施工专项方案

省道xxx公路工程A2标段

下党隧道出口棚洞施工专项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第一章编制依据、原则、范围

第一节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12.1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01.01施行)

3《锚杆喷射砼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15);

4《隧道施工安全九条规定》(安监总管二(2014)104号);

5《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

6与建设单位签订的工程承包合同、协议;

7建设单位提供的工程设计文件和图纸;

8根据我单位可调用到本隧道工程的各类资源。

9《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OTJF90-2015);

10《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011)

第二节编制原则

1、依据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技术先进可行、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严格按合同文件对工期、质量、安全、环保等要求编制;

2、采取平行组织、流水作业组织施工,科学合理安排各项施工工序;坚持专业化施工,安排经验丰富的专业化施工队伍;

3、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严要求,强化质量管理;尽量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科学管理。

合理安排施工工序,保障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降低工程成本,做到优质、快速、安全、高效按期完成任务;

4、科学布置施工平面图,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第二章工程概况

第一节工程概述

下党隧道为单洞二车道隧道,起讫桩号:

K14+060,_,K14+922,全长862米,为中隧道。

隧道进口位于直线范围内,出口位于曲线段范围内,曲线半径为R=850m。

隧道纵坡坡率/坡长:

0.5%/l0m、-2.7%/825m,-0.523/27m。

隧道进口设置超前大管棚;出口处设置22米长的棚洞,桩号为K14+900-K14+922。

第二节水文、地质情况

下党隧道位于中低山地貌区,植被较茂密,地势较陡,进洞口纵向自然坡度在40~50°,横向坡度4~47°,出洞口地面纵向坡度陡峻,达60~80°,横向坡度25~72°,自然边坡稳定,山体起伏较大,高程在340~724m之间,相对高差大,山体呈南北向展布,受区域构造的影响,山体完整性一般。

隧道出口段地形呈陡坡状,沿线纵向坡度约60°~80°'现场无发现崩塌、滑坡等不良地质作用,现状坡体较稳定。

斜坡上覆土层为坡残积~强风化凝灰岩,垂直厚度小,稳定性较差,易产生坰塌;下部为中风化凝灰岩,稳定性相对较好,整个隧道出洞口的岩土体结构完整性较差~一般。

根据现场地质调绘成果,拟设置出洞口处存在一硅化石英脉构造带(倾向约280~295°倾角约12°)。

该构造带影响拟建隧道的长度约115m(相应里程桩号K14+805~K14+920);另根据该处边坡的坡面及节理面产状进行赤平投影分析如下:

构造带产状编号为JI:

据上图可知,J3结构面与边坡大角度斜交,属边坡影响较小的结构面;Jl结构面与边坡反向,属较稳定结构面;J2结构面与边坡同向,且倾角小于边坡坡角,属不稳定结构面;另结构面的交点J2-J3位于边坡投影弧的同一侧,说明该组结构面组合交线的倾向均与边坡倾向一致,且其倾角小于坡角,属于不稳定樑形体;而其余结构面的交点位于边坡投影弧的对侧,说明该组结构面组合交线的倾向与边坡倾向相反,属于较稳定楔形体。

在隧道出洞口段(里程桩号Kl4+890~Kl4+902)存在宽度约12.0m的中风化岩体破碎带,主要节理裂隙产状为:

第一组,140°<85°,3-5条/m;第二组,45°<68°,3-4条/m;第三组,15°<35°,5-6条/m;裂隙多呈闭合-微张状。

该岩体破碎带对下党隧道出洞口的稳定性影响较大。

地下水位高于设计路面,建议采取适当的排水措施。

在保证设计方案中的下党隧洞出口处整体边坡稳定性的前提下,可进行拟建工程的建设。

隧道出口段里程桩号约Kl4+900~Kl4+922处设置为棚洞,该段基础下部主要为填石①2层(该层厚度约5.0~9.0m),该填石段回填时经过辗压处理,且作为现状道路路基主要持力层,道路运营已超过10年,周边路面及挡墙未见明显变形。

工作区近代地震特点是强度弱,频率低,震级小。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本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区域构造稳定性较好,属区域地壳稳定区。

第三节棚洞设计概况

下党隧道出口设计为棚洞,棚洞桩号为Kl4+900-Kl4+922,共长22米,棚洞右侧墙每隔1.5米开窗,窗户尺寸为上半部直径为2米的半圆,下半部分为宽2米高2米的方形,底角倒角直径1米,共开窗6处。

棚洞典型断面图如下

第三节主要工程量

棚洞主要工程量如下表:

棚洞

工程

C30现浇砼

m3

938.2

HRB400钢筋

t

163

Ф32预应力锚杆

m

102

Ф25非预应力锚杆

m

108.2

Ф32非预应力锚杆

m

1153.8

主动防护网

817

Ф50花钢管

m

348

第四节施工技术难点及应对措施

1、施工难点:

隧道出口段地形呈陡坡状,沿线纵向坡度约60°~80°,现场无发现崩塌、滑坡等不良地质作用,现状坡体较稳定。

斜坡上覆土层为坡残积~强风化凝灰岩,垂直厚度小,稳定性较差,易产生坰塌;下部为中风化凝灰岩,稳定性相对较好,整个隧道出洞口的岩土体结构完整性较差。

2、应对措施:

在棚洞基础开挖前对山体破碎带采取垫墩铀杆+主动防护网+小导管注浆加固,对原始仰坡采用垫墩铀杆+主动防护网加固。

第五节施工总体平面布置

 

第三章施工部署与施工准备

第一节施工部署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结合我公司的具体条件,对棚洞工程进行合理的施工部署。

1、根据整体线路部署情况、路基施工情况,棚洞的具体位置,施工条件,考虑在K16+000东侧处设置的钢筋加工场进行钢筋加工加工完成后再拉到现场进行安装;在K16+000处设置混凝土搅拌站。

2、以“高效、优质、安全、文明”为施工指导思想,严格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发挥科技领先,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狠抓重点难点部位,确保工程质量。

3、做好施工准备,准备充足的施工力量,统筹计划、合理安排、强化计划目标管理,科学合理制订进度计划,确保各阶段目标实现,最终实现总体目标。

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规范化、标准化作业,全面开展质量创优活动。

制订安全生产施工细则,确定奖罚制度,严密组织安全防护,树立“安全施工,人人有责”的观念。

第二节施工准备

(1)、项目机构设置

为优质、高效地完成施工任务,根据该工程的特点及“项目管理的具体要求,我们抽调富有结构工程施工经验的管理人员及业务骨干,迅速组成精干高效的现场指挥机构,全面负责、组织、指挥本工程全过程施工管理。

并与业主、监理工程师、设计单位密切配合,搞好施工组织协调及保障工作。

第三节资源准备

根据施工进度情况,对工程所需的材料,在施工前15日提交所需材料、劳动力、工具、后勤保障物资计划,由各职能部门人员依据计划的时间、质量要求向现场提供,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第四节技术准备

1)、根据工程设计图纸,准备相应的完整的施工规范。

认真进行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工作。

做好工程技术、经济资料的收集整理。

2)、编制好施工现场的试验计划。

建立好施工台帐。

第五节现场准备

1)、做好现场“三通一平”准备工作。

水、电按要求接入施工现场。

布置好施工用料场。

出入现场的道路保持畅通。

2)、建立好搞程和平面控制网。

并设立控制桩。

3)、熟悉结构物的地理环境,按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的要求来布置临时设施的搭设工作。

第四章主要施工方法

棚洞施工顺序:

第一步:

修建截水沟、边坡防护。

第二步:

棚洞立柱扩大基础换填层开挖及浇筑。

第三步:

扩大基础施工。

第四部:

超前小导管辅助施工。

第五步:

锚杆施工。

第六步:

立柱及横梁施工。

第七步:

预应力锚杆张拉。

第八步:

棚洞外侧防水板、土工布施工。

第八步:

棚洞顶回填及天沟施工。

第一节测量工程

1、施工准备

施工测量准备工作是保证施工测量全过程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包括图纸的审核,测量定位依据点的交接与校核,测量仪器的检定与校核,测量方案的编制与数据准备。

①、检查建筑物的平面位置、标高是否有矛盾。

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人员反映,及时解决。

②、对所有进场的仪器设备及人员进行初步调配,并对所有进场的仪器设备重新进行鉴定。

③、根据图纸和工程结构特征确定控制网形式。

2、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①、测设原则及要求

A、平面控制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

B、控制点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

采用砼埋置保护。

②、控制网测设

根据工程的特点及结构形式,采用一级控制网测设。

在施工放样时直接置站于设计给定的控制点上。

细部测量采用尺量,依设计图纸,根据几何关系确定。

3、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为保证工程施工的竖向精度,每一个棚洞布设3个高程控制点组成高程控制网。

施工时采用绝对高程控制。

高程控制点布置在距施工现场20.0米左右的埋置砼上。

高程从控制点引测,待柱修好后引测至柱上并做出明显标记,为后面的施工创造条件。

4、施工放样

①、所有放样数据在室内计算好并充分复核无误。

重要部位采用换手测量,结果一致方可进行施工。

在野外测量时采用便携式计算器重新计算,计算结果与室内计算结果比对。

一致时方可用于放样。

②、根据原始地貌,首先采用全站仪放出边坡开挖边线。

放样时每5.0米一个断面,订好开挖边线标志桩。

在桩上用红油漆写好里程桩号。

注意好保护。

③、在坡顶做好监测点,每隔一定时间,做好监测工作。

通过测量数据反映边坡的位移、沉降情况。

随时掌握边坡动态。

④、通过测量,准确定出边坡锚杆位置。

把孔位偏差控制在规范容许范围内。

同时在边坡设监测点,随时观测边坡的稳定情况。

⑤、在施工基础换填层开挖时根据基底标高及原始地面标高准确放出开口边线。

⑥、基坑高程的测量以现场高程控制点为依据,采用水准仪将高程引测至基坑施工面上,并用红油漆标注在基坑侧面上。

结构施工时施工标高点测设在墙、柱外侧立筋上,并用红油漆作好标记。

第二节截水沟施工

在棚洞施工前在隧道出口出口截水沟和急流槽,布置在棚洞外墙线5米外,采用现浇C20砼。

截水沟根据地形砌筑并确保排水畅通,当截水沟坡度大于20%时,设置成急流槽,并注意与路基处协调。

边仰坡开挖轮廓线与截水沟之间的植被尽量保持原状。

截水沟、急流槽断面图如下所示:

第三节边仰坡施工

下党隧道出口棚洞采取贴壁的方式设置,不开挖山体,对于隧道出口Kl4+890-Kl4+902段破碎带和隧道出口段原始仰坡进行加固。

对K14+890-K14+902段破碎带采取垫墩铀杆+主动防护网+小导管注浆加固,垫墩锚杆为ф32非预应力铀杆,长度3-8米,间距为2.25X2.25米;注浆小导管长度6米,下倾角20°梅花型布置,间距2.25X2.25米。

K14+881-K14+917段隧道原始仰坡采用垫墩铀杆+主动防护网加固方案,垫墩铀杆为ф32非预应力铀杆,长度8米,间距为2.25X2.25米,由棚洞顶3米位置开始设置。

一、垫墩锚杆施工

施工时首先进行坡面处理,在坡面检查合格后,按设计要求测量放线画出锚杆位置进行锚杆施工,并进行注浆施工。

锚杆施工顺序:

钻孔、清孔、安装锚杆注浆、补浆(视实际情况而定)、施工锚杆(三)、地下连续梁施工、立柱基础施工

1、钻孔

①、测量定位:

坡面检查合格后,按设计要求测量放线测定孔位,根据地形条件孔间距可有0.3m调整量,并在每一孔位处凿一定深度(不小于锚杆外漏环套长度)的凹坑,一般口径20cm深15cm。

②、钻机就位:

用地质罗盘仪或量角器定向,钻杆与水平夹角20度,并确保钻机

支架牢固稳定。

③、钻孔机具:

采用空压机供风,潜孔钻机无水干钻成孔,禁止水冲成孔;使用钻

头直径不得小于设计孔径。

④、钻孔深度:

为确保锚孔深度,钻孔深度大于设计深度0.5m以上。

⑤、特殊情况处治:

钻孔速度应根据使用钻机性能和锚固地层严格控制,防止钻孔

扭曲和变径,造成下锚困难或其它意外事故;如遇地层松散、破碎时,则采用套管跟进

钻孔技术;如遇塌孔、缩孔现象,立即停钻,及时进行灌浆固壁处理(灌浆压力0.1~

0.2Mpa),待水泥砂浆初凝后,重新扫孔钻进,以使钻孔完整;若遇锚孔中有承压水流出,

必要时在周围适当部位设置排水孔处理。

⑥、锚孔清理;使用高压空气(风压0.2~0.4Mpa)将孔内岩粉及积水全部清除出

孔外,以免降低水泥砂浆与孔壁岩土体的粘结强度。

⑦、锚孔检验:

锚孔成孔结束后,须经现场监理检验合格的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施工。

清孔完毕后,放入锚杆主筋,然后灌注M30水泥砂浆固定锚杆。

⑧、钻孔记录:

钻进过程中应对锚索孔的地层变化,钻进状态(钻压、钻速)、地

2、注浆

①、注浆材料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

注浆前应按设计强度做好配合比试验。

②、钻孔完成必须用高压空气(风压0.2~0.4Mpa)将孔中岩粉及积水全部清除孔

外。

③、锚杆的锚孔内灌注M30水泥砂浆,灰砂比1:

1,水灰比1:

0.42,砂子粒径不大于

2mm,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可适当添加对锚杆无腐蚀的膨胀剂。

④、锚杆采用一次性注浆,即孔底返浆法进行注浆,注浆压力大0.8≥Mpa,中途不

能停灌。

锚杆下孔后6小时内必须注浆,如有地下水的孔,成孔后4小时不能下锚,应

该重新洗孔,迅速下锚。

⑤、注浆结束后应观察浆液的回落情况,若有回落应及时补注。

注浆作业过程应做

好注浆记录。

3、钢筋砼垫墩施工

①、施工程序:

支立模板→绑扎钢筋→现浇砼→砼养护。

②、基础底面处理:

基底用2~5cm厚水泥砂浆找平,遇边坡有局部超挖较大悬空

处采用浆砌片石嵌补。

③、钢筋制安、砼灌注和养护:

a.钢筋的制作、绑扎,下料、弯制、焊接必须按设计或有关技术规范要求施作。

b.砼浇注时必须用振动棒振捣密实,尤其在锚孔周围,钢筋较密集,应仔细振捣,

保证质量。

砼浇筑完成后,及时用草袋覆盖洒水养生。

④、C20封锚混凝土施工时埋入钢绳套环。

垫墩锚杆示意图如下:

4、施工中应注意事项

⑴、边坡锚杆工程施工须自上而下、开挖一级、加固一级,避免边坡长时间裸露,

使边坡在施工过程中保持稳定,在降雨前后和下一级坡面开挖中,应对已建好锚杆进行

位移监测,以判别锚杆工作及后续施工提供依据;

⑵、钻孔过程中,若发生卡钻、堵孔或塌孔现象,应立即停止检查,在孔中局部注

浆后在同一位置二次造孔;

⑶、每一孔必须按设计要求与坡面成的俯角,以确保每根锚杆空间平行;

二、主动防护网安装

安装纵横向支撑绳,张拉紧后两端各用2~4个(支撑绳长度小于15米时为2个,大于30米时为四个,其间为3个)绳卡与锚杆外露环套固定连接。

从上向下铺挂格栅网,格栅网间重叠宽度不小于5cm,两张格栅网间的缝合以及格栅网与支撑绳问用ф1.2铁丝按1m间距进行扎结(有条件时本工序可在前工序前完成即将格栅网置于支撑绳之下)。

从上向下铺设钢绳网并缝合,缝合绳为ф8钢绳,每张钢绳网均用一根长约31m(或27m)的缝合绳与四周支撑绳进行缝合并预张拉,缝合绳两端各用两个绳卡与网绳进行固定联结。

第四节扩大基础开挖及回填

棚洞基础位于填石路基上的部分进行开挖,开挖完成后隧道底脱空部分及棚洞基础采用回填C20混凝土回填。

棚洞基础位于填石路基上的部分挖除,开挖台阶高度为1米,宽度为2米,开挖完成后隧道底脱空部分及棚洞基础采用回填C20混凝土回填,棚洞基础外地基及混凝土回填地基应保证不下于1米宽襟边要求,回填混凝土台阶宽度不小于2米,原岩削切顶面内倾10%。

C20回填断面示意图如下:

第五节基础施工

棚洞左侧(靠山侧)厚80cm,墙底(靠山侧)采用200cm宽扩大基础(基础深度需根据持力层调整),右侧采用直立柱支撑+扩大基础的型式,其中直立柱截面为变截面型式,最小厚度190cm,外侧墙坡度1:

0.2,棚洞高1230cm,直立柱下采用440cmX100cm的扩大基础。

扩大基础应落在承载力在600K.Pa以上的稳定中风化层或C20混凝土回填层。

1、施工顺序:

挖基坑→放线→绑扎钢筋→安装模板→浇混凝土→拆模、养护。

2、基础开挖:

填石路基上换填C20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开挖靠山体内侧扩大基础,采用机械配合人工开挖至设计标高。

对基础承载力现场试验,当承载力小于600KPa时,继续开挖至基岩,采用C20混凝土回填至设计标高,在施作扩大基础,当承载力大于600KPa时,清除基坑内废渣、杂物后,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根据实地调查,该棚洞的埋置深度为2.0m左右,基槽开挖放出基槽边线,放出开挖线,向下开挖。

基槽深度超过1.5m,应放坡,坡比为1:

0.5.

经常检查基槽坑稳定性。

在开挖土石方时,应把土渣抛出槽边1m远,坑壁边缘严禁堆放材料和施工机械。

为便于集中排水,雨期施工基坑(槽)挖后不能及时进行下一工序时;可在基底标高上留30~50cm一层不挖、待下一工序前再挖除。

基槽挖好后,须经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并作好隐蔽记录。

3、钢筋绑扎

扩大基础钢筋绑扎前,基槽必须打好垫层,清除石渣、泥浆。

钢筋在钢筋加工厂统一按设计加工后运至现场安装。

钢筋安装时必须按规范要求砼保护层。

钢筋绑扎完后,必须依据设计施工图纸检查钢筋数量、规格、形状、尺寸、作好隐蔽检查记录,并预埋好上部棚洞主体钢筋。

4、模板工程

扩大基础用小块钢模板拼装,钢模应平整,无翘曲变形,表面要清理干净,并刷好脱模剂。

模板安装按设计断面尺寸和标高拼装,用U形扣连接,并用钢管和木枋作夹具及支撑,要求模板安装位置正确,夹具、支撑牢固,浇筑混凝土时不漏浆,模板不变形。

模板拆除须在混凝土浇筑至少12h后进行,或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先拆除钢管支撑,再松U形扣。

每块钢模逐步拆开。

不允许用铁棍随意剥离,在除掉模板上混凝土杂质、污垢后堆码整齐。

5、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前,应先检查所浇部位的轴线、标高,钢筋绑扎,模板支撑。

坑、槽内的淤泥、积水、杂物应清除干净。

基槽上面浮土也要清除,避免浇筑时落入混凝土中。

浇筑时,混凝土宜分层浇筑,层厚为30cm左右,及时振捣密实后,在下层砼初凝前必须浇筑上层砼。

对每一振动部位,必须振动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

密实的标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

振捣时可以同时采用木锤敲击外模,消除气泡。

混凝土洒水覆盖养护时间不小于7d。

第六节棚洞锚杆施工

棚洞顶左侧贴壁部分采用预应力铀杆和非预应力铀杆相结合的方式与山体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增加棚洞的稳定性。

棚洞ф32预应力铀杆,长度10米,采用ф32高强精轧螺纹钢筋,钻孔孔径为120mm,沿铀杆轴线方向每隔1.5~2.0m设置一个对中器,要求保证锚杆的保护层厚度;锚筋自由段防腐采用刷漆、涂防腐润滑脂、外套高密度聚乙烯(HOPE)或聚丙烯塑料管及管外与孔壁间注水泥浆等多层防腐措施。

所涂润滑脂为通用锂基润滑脂或复合钙基润滑脂,禁止采用钠基润滑脂等抗水性差的润滑脂;注浆材料为水泥浆,要求锚固段和张拉段注浆压力均不小于2.5MPa,浆体强度不低于30MPa。

注浆材料加入聚丙烯腈纤维(PAN),掺入量为每方1.8~2.0kg(纤维抗拉强度不小于700MPa),预应力锚杆采用PSB1080高强精轧螺纹钢,要求其非比例延伸强度度≥1080MPa,抗拉强度≥1230MPa。

锚杆可分次张拉,张拉强度不得低千150KN。

棚洞ф25非预应力锚杆,伸入中风化岩层不小于3.5米,纵向间距1米,尾部设置弯钩,与棚洞分布钢筋焊接;当锚杆入孔时,如遇孔壁掉块,必须把锚杆取出,将钻孔中岩块清除后再下锚杆,保证锚杆的入孔深度,采用孔底注浆法注浆,注浆压力为0.2~0.4MPa。

1、预应力锚杆施工

(1)施工准备

①根据预应力锚杆杆设计要求、土层条件和坏境条件,合理选择材料、设备、器具,布置水电设施。

②搭设施工工作平台。

③测量定位,设置水准点、变形观测点。

(2)钻孔

①在钻机安放前,按照施工设计图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放样确定孔位以及锚孔方位角,并做出标记。

钻机就位后,应保持平稳,导杆或立轴与钻杆倾角一致,并在同一轴线上。

②为了确保锚固工程施工不致于恶化边坡岩土工程地质条件和保证孔壁的粘结性能,描孔钻进应采用无水干钻。

钻孔速度应根据使用钻机性能和锚固地层严格控制,防止钻孔扭曲和变径,造成下描困难或其它意外事故。

③在钻进过程中,合理掌握钻进参数及钻进速度。

(3)锚杆制作

①根据锚杆设计长度、垫板、螺帽厚度、外锚头长度以及张拉设备的工作长度等,确定适当的

下料长度进行下料。

②剪裁铺杆,应使用砂轮机切割,不得采用氧割或电焊;

③根据设计图纸尺寸,在锚杆上安置对中器,用绑扎固定对中器,间距1.5~2.0m,绑扎时一定要捆扎牢靠;

④锚杆制作完成后,进行外观检验,按锚杆长度,规格对应孔号进行编号;

⑤锚杆制作完成后尽早使用,避免长期存放;锚杆应存放在干燥、清洁的地方,锚杆体裸露部分应用浸渍油脂的纸张或塑料布进行防潮处理,不得受到机械损坏。

⑥锚杆自由段防腐处理:

锚筋自由段防腐采用刷漆、涂防腐润滑脂、外套高密度聚乙烯(HOPE)或聚丙烯塑料管及管外与孔壁间注水泥浆等多层防腐措施,与描固段接合处用密封塞封闭密实,以防注浆时浆液进入自由段。

预应力锚杆示意图:

(4)锚杆安装

1)锚杆安装前对钻孔重新进行检查,对塌孔、掉块进行清理或处理。

2)推送锚杆时用力要均匀一致,防止在推送过程中损伤锚杆配件和防护层,并注意在推送过程中不得使锚杆体转动,应确保将锚杆体推送至预定的深度;

3)推送困难时,将锚杆抽出,对抽出的描锚杆仔细进行检查,并对配件安放固定的有效性、防护层的损坏程度、孔的清洁度进行观察,当发现描杆体配件有移动、脱落或锚杆体上粘附的粉尘和泥土较多时,应加强配件的固定措施并对其它钻孔进行检查,必要时对钻孔重新进行清理。

(4)压力灌浆

①浆体配制

按设计规定选择水泥浆体材料,浆体强度不低于30MPa。

注浆材料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选用水灰比0.45~0.50的纯水泥浆,加入聚丙烯腈纤维(PAN),掺入量为每方1.8~2.0kg(纤维抗拉强度不小于700MPa)。

灰浆搅拌必须采用机械强制拌和,注浆浆液应搅拌均匀,随拌随用,浆液应在初凝前用完,并严防石块、杂物混入浆液。

②灌浆

a)灌浆采用压力活塞式注浆泵,锚固段和自由段灌浆压力均不得低于2.5Mpa。

b)进行两次灌浆。

第一次灌浆时,先灌注锚固段,必须保证描固段长度内灌满,但浆液不得流入自由段。

在灌注的水泥浆具备一定强度后,对锚固段进行张拉,预应力筋张拉锚固后,应对自由段进行第二次灌浆。

灌注浆后自然养护不少于7d,待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70%以上,才可进行张拉工艺。

在灌浆体硬化之前,不能承受外力或外力引起的锚杆移动。

c)注浆作业开始和中途停止较长时间再作业时,用水或稀水泥浆润滑注浆泵及注浆管路。

d)当孔中存有积水时,一定要使积水全部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