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书院策划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374353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1.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书院策划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现代书院策划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现代书院策划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现代书院策划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现代书院策划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书院策划方案.docx

《现代书院策划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书院策划方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代书院策划方案.docx

现代书院策划方案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现代书院策划方案

 

  篇一:

书院筹备方案

  重庆凤凰寺凤鸣书院筹办方案

  一、“凤鸣书院”宗旨

  明心见性,道法自然

  1、日月为易,日月为明,“明”代表易道,也代表佛家所云的“明心见性”。

《易经》是中华民族的第一经典,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

从《易经》和“易学”中提炼出来的“易道”,是国学的精华和灵魂,是通贯儒道禅的主干,是中华民族的原精神!

  “易道”是宇宙周期变化的大规律,是人类知变应变的大法则,是人生为人谋事的大智慧。

  2、“道”代表阴阳统一,内心和谐。

  儒家的阳性思维与道家的阴性思维交互构成中华思维的两个脉络(一阴一阳之谓道),无论儒道禅哪一家,皆以“道”作为最高价值本体,我们在具备了中国传统文化修养的同时,可通过自身努力打破中西的思维界限而求得会通。

“道”的修炼不仅对传统文化振兴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具有会通古今与会通中西的广阔前景。

  凤鸣书院“明道”的国学观表现为:

  1、“易”为儒道禅三家共同的源头活水,体认传统文化当自《易经》开始。

“道”为儒道禅三家共同的宗旨,建立内在的“和谐世界”是我们国学修炼的目标。

  2、如果把传统文化比作一棵树,“易”是这棵树的树根,儒、道、禅、医等各家学说是这棵树的树枝,而“和”是这棵树上的果实。

  3、凤鸣书院宗旨为“明心见性,道法自然”,“明心见性,道法自然”是以国学修炼为途径的,研习诸家经典乃是必由之路。

然若广泛研习而忽略了修炼的次第,则是不善修要,更得不到经典源流中最殊胜的利益,国学修炼强调修学的次第,即通过可操作的训练来印证相应的体悟,儒道禅每一境界均有可评估的标准。

  4、“凤鸣书院”的使命将使“易学明道”这个创生中国思想文化之源,重现其本然之光辉。

我们相信,对于中国学子而言,只有重获这一思维视野,才能真正走进中国思想文化之原典,并在与西方思想文化会通中实现传统文化之创

  新。

  二、凤鸣书院的愿景

  修心开智,培育精英儒商;国学管理,缔造超凡企业。

  ◆“凤鸣书院”是精神的家园,心灵的故乡,是快乐人生的智慧加油站。

凤鸣书院宗旨“明道”,“明”代表“易学”,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是国学经典的思维模式;“道”代表“和谐世界,宇宙精神”,是儒道禅各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书”代表以经典为载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无数人;“院”代表我们要汇聚同修,打造一个悟真的道场。

所以“凤鸣书院”清楚地表明了我们工作的内容—以修炼的形式传播国学精粹,同时也表明了我们工作的目的—国学管理,修心开智。

  ◆由于“凤鸣书院”与我们的使命有着密切的联系,故而在国学培训领域具有巨大的价值,每个书院会员都将致力于推动我们的品牌,预计通过三年左右的时间在国学培训市场树立起“凤鸣书院”这面旗帜。

  ◆“凤鸣书院”是国内率先提倡并实践“易学”精神与“儒道禅”精神的国学培训专业机构。

凤鸣书院开设有国学修炼、国学管理、国学心游、国学讲座等主要业务,并研发国学的企业咨询相关产品。

  ◆“凤鸣书院”是国内第一个提出“国学段位”行业标准的专业机构和第一个提出“国学营养工程”理念的研发机构,是国学培训与国学管理事业的开创者和先驱者。

  ◆“凤鸣书院”品牌打造为国学培训标准的战略目标,凤鸣书院筹办人,国学培训开拓者释果良老师奠定了“易道观象”的国学修炼路线,落实在“易贯儒道禅,道统天地人”的可操作流程上,先后研发了“国学修炼”五个特训营,包括“易道精华”特训营,“儒家正心”特训营,“道家静心”特训营,“禅宗明心”特训营,“医道养生”特训营,争取将来凭借精耕细作的培训质量而成为国际上优秀传统文化培训的标杆。

  ◆“凤鸣书院”秉承中国古圣先贤性命双修,知行合一的研修方式,通过回归身心灵的直觉内观,激发培训者的国学感受,开发生命潜能,是每一个学人对国学修炼始终不移的努力。

  ◆“国学管理”系列课程致力于会通中西文化,着重企业的管理咨询,是借鉴国际成熟模型自主研发的战略与项目群管理体系,用国学的思维管理中国的企业。

  三、凤鸣书院的核心竞争力

  “凤鸣书院”的核心竞争力表现为:

  民族品牌、国学培训、证悟师资和精细的服务流程。

  

(一)民族品牌

  ◆凤鸣书院提出的理念是∶“易为国学之源,道为宇宙精神。

”落实在“修心开智,培育精英儒商。

国学管理,缔造超凡企业”的使命上。

具有东方智慧的品牌说服力,是中国传统文化丰富精神内涵的表现。

尤其是在国学培训品牌的塑造上,为国内的培训市场引入了民族精神的力量。

相信通过易象思维专家顾问委员会与和谐社会的对接,中华民族历代古圣先贤流传的智慧,将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人们的敬爱。

  

(二)国学培训

  ◆凤鸣书院的国学培训课程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于国内首先制定了“国学修炼”特训营和“国学管理”特训营的行业标准,并率先开发了“国学心游”修炼营,这是只有具备传统文化功底的实力培训机构才能做到的。

因此迅速获得全社会的广泛认同。

她的可操作性在于通过独具东方智慧的项目策划,使国际主流的培训理念洋为中用,开拓了优秀民族精神传播的通道,因此被称为充满活力和效果的标杆培训。

必将对开拓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进入国际化主流培训市场的前景产生积极和持久的影响。

  (三)优秀师资

  ◆具备国学素养理论水平和职业实战能力的国学培训师是凤鸣书院的又一重要资源。

我们的国学培训师不仅是在易道、儒、道、禅、东西方心理学、西方哲学、东西方管理学、中医养生康复、太极、瑜伽领域具有相当理论造诣的专业研究人员,同时又具有多年的企业咨询背景和丰富的实战经验。

凤鸣书院的领军人物是“国学管理”战略与项目管理体系创建人释果良老师。

在释果良的领军下,依托高科技信息平台的人文环境,在传统文化产业化的道路上,凤鸣

  书院具有一支高领悟力和创新能力的专家师资团队,在培训课程创新和国学产品研发方面具有较强的培训咨询实力。

  (四)精细的服务流程

  ◆没有完善服务流程的培训机构绝不是一个优秀的培训机构,在凤鸣书院,我们把每一次培训当作一个小型的咨询项目在操作。

凤鸣书院不认为“国学培训”仅是以知识作为产品的行业,那样会导致国学培训自设局限。

我们界定“国学培训”的标准是传递国学思维与开启潜能智慧。

因此,只有通过充足的调研和沟通,通过培训的实施,才能达成最终的理念共识。

然后跟踪反馈,提供实战建议。

培训后的咨询评估,有益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国企业的管理诊断、评估、培训与咨询,特别适合塑造中国本土的战略管理,企业管理和项目管理独特模式,经由释果良老师指导的人和企业无不深刻受益。

  ◆重庆“凤鸣书院”以传承国学精粹、振兴民族产业、培育精英儒商为己任,为完成复兴中华国学的伟大使命而奋斗不息!

  五、凤鸣书院的组织结构

  1、培训咨询部:

  “国学修炼”系列特训营和“国学管理”系列特训营等项目的培训实施,并接受高级会员的企业管理,修心养生,心理咨询等服务。

  2、市场研发部:

  市场调研、宣传推广、课件研发。

  3、会员服务部:

  会员资料整合,学员培训跟踪。

  4、文化慈善基金

  ◆公益讲经(凤鸣国学讲堂)和象数理沙龙。

  ◆接受社会援助,并从收入中拿出一定比例成立“凤鸣书院文化慈善基金”。

◆网站开办“凤鸣书院文化慈善基金”、“功德榜”等版块,对赞助我们的企业或个人与我们的赞助项目给予报道。

  5、秘书处

  综合负责书院的具体工作,各部门的协调工作,网站维护。

  六、凤鸣书院国学培训项目

  凤鸣书院成员职责

  1、凤鸣书院院长

  ◆设院长1名,全权负责凤鸣书院各项工作。

  ◆聘请副院长2名(兼任书院正副秘书长;协助院长管理日常工作)2、凤鸣书院理事会

  ◆设理事长一名、副理事长、常务理事、理事、荣誉理事若干名。

◆理事会负责书院的决策讨论和实施。

  3、凤鸣书院监事会

  ◆设监事长一名,监事若干。

  ◆监事会负责监督书院重大决策和慈善基金的正确使用和分配。

4、凤鸣书院会员部

  篇二:

现代书院策划

  现代书院策划方案(保存)

  一项目概述

  全球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型”“国际型”书院。

  以“继承道统”为纲,以“中西会通”为维,欲塑造第一流的世界级人才。

  曾经,如“岳麓书院”的传统学府,为中国培养出一代代圣贤,护佑这古老民族生生不息。

如今,像“哈佛大学”的现代高校,为世界培养出一批批英杰,引领人类不断的前进。

如果一定要给“现代国际书院”下一个定义,那么就是:

凭借东方的胸襟智慧,融汇西学的真知灼见,建成“当代的岳麓”“中国的哈佛”。

  我们并不想去过分的形容它,然而它无疑是“唯一的”“不朽的”。

  我们正在找寻一块偏僻且幽静的土地,准备建设这一座“现代国际书院”,给它冠上一个名字,这个名字将如同“岳麓”“哈佛”一样,永恒的流传在世间......

  书院,是中国古代教育史、学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教育组织形式,即由民间设立,供个人读书治学之所。

简言之,书院的成立,乃为社会培养人才。

进一步讲,在这充满希冀又令人堪忧的时代中,吾人所要培养的,是一种有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胸怀和志气的大人才。

  众所皆知,当今天下,人才寥落,尤其是文化人才。

新的人才,须要重新培养。

十五年来,王财贵教授在全球范围内倡导“儿童读经教育”,即利用十三岁之前的黄金时期,诵读中西方经典著作,以开启智慧,以陶铸性情,奠定一生的文化和人格基础。

此举掀起海内外华人读经热潮,据不完全统计,台湾地区接受读经教育的儿童已超过五百万,大陆地区至少有五千万儿童从中获益。

这些“满腹经纶”的孩子成才基础已经奠定,他们渐渐长大,需要继续深造,学以致用,书院的建立,即可提供此种机会。

  “读经教育”的理念及方法,是合乎人性的。

伴随著西方世界的“中国热”,中文教育,已成为世界语文教育的主要趋势,中国是一个有深度文化的国度,有人学中文,我们应除了给他们语言之外,同时也给他们文化,早日促成中西文化的交流。

  人类漫长的历史演进至今,已经到了前所未有的关键时刻,即,人类从未有过如此通讯发达、交通便利、沟通顺畅的时代,东方人开发得当的实践理性与西方人开发得当的思辨理性,这是人类必须同时具备的两大学问系统,终于在这个时代得以交汇。

然而,现代科技文明无休止的发展,使得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已渐渐远离自身的传统,在这中西文化转机的时刻,谁来规划世界文化大方向,已成为全球迫切关注的课题。

  吾人需要做一项影响世界的文化事业,培养可以引领人类走向幸福的大人才,并最终完成中西文化传统的会通、融合,这是人类文明所必然的大走向。

此项工作虽本是人类的共同责任与权利,但从学问传统的涵摄性及世界格局的现况来看,却只能也必须由中国人来完成。

故,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现代国际书院”将突出其“现代性”与“国际性”。

吾人当以怀天下的胸襟,览万世的眼光,弘扬中华民族已绵延五千年的气度与智慧,有以俯仰无愧于天地。

  综上,书院之建立将有如下之预期:

  ●利用十年时间,发展到三千学生的规模,恢复讲学、养士传统;

  ●建立现代教育理论新典范,把符合人性、易行有效的教育理念贡献世界;

  ●设立经典译述中心,为中华民族吸收西学奠定永世之基础,使华夏智慧广布世界;●成为全球学术、思想、文化交流中心,促进中西文化的全面会通;

  ●附设其它有重要意义之文化之研究及推广中心,如:

礼乐衣冠研究推广中心等;●书院之规划,不仅仅在教学中注重经典著作的研读、传承与应用,且将尽量在各方面皆“依照人性而做最合理的创建”。

如:

书院主体建筑吸取唐宋经典建筑风格,周边建筑采用环保型绿色建筑;开辟生态养殖区,饮食务求天然、绿色与健康;生活起居依照《内经》之养生原则,顺应四时节气;垃圾排污采用世界先进生物净化系统,不造成环境污染……书院教育不同于一般经营型项目,其本身无所谓盈利。

不过,因人才辈出,口碑流传,渐成为文化影响力的中心,势必引动当地经济的活跃,间接带来不可估量的商机。

此仍在其次。

因文化的繁盛,给书院所在地带来城市品牌效益的提升,声名洋溢,吸引世界各地人才汇聚。

国际大人才的流动,必使其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又,大学云:

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以义为利”,诚大利也。

此利在子孙后代,利在千秋万世。

有器识者当之。

  二项目背景

  1、民族及文化发展的关口: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历史最长久,繁衍最广盛的民族。

唯由于清朝末年以来,受到西方的冲激,造成五千年来所未有的大变局,一个民族以其深厚的生命力,自需做一番大的吸收消化与大的自我调理。

经过一百年的左冲右突,世界流传著「二十一世纪将是中国人的世纪」的预言。

中华民族即将复兴,而民族的总体复兴,实以文化复兴为其根本。

1995年,赵朴初、叶至善、冰心、曹禺、启功、张志公、夏衍、陈荒煤、吴泽西等9位德高望重的文化老人、全国政协委员在第八届全国政协会议上,以正式提案的形式,发出《建立幼年古典学校的紧急呼吁》,以焦急迫切的文字,为我们敲响了传统文化正处于存亡续绝关键时刻的警钟。

新一期中华文化的复兴,应具备融贯古今会通中西的志气与能力,以带领世界走向更健全更合理更幸福的时代,而此种人才何在?

此是当前中华民族之重大课题,也是世界人类共同的关注所在。

将来的中国需要各种国际性人才,尤其需要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卓荦大才,而此种人才,恐非当前以「职业训练」为导向的体制教育所能培育,本书院即为培育此种人才而规划。

  2、读经风气的兴起:

「读经教育」就是让儿童读诵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一切经典,以此推及人生各个阶段及全方位人格发展的教育。

近十余年来,民间悄然兴起读经的风气。

有识之士和社会团体纷纷为传统文化和经典的推广奔走呼吁、出资办学。

自中华大地重开读经风气以来,由于社会各界人士的热情支持和参与,读经已经蔚成广泛的社会风气。

全国各地已经成立了数百家各类的读经推广机构,其中有国家级、省级的专业学术团体,有大学的人文学院、专业研究机构、学生社团,有民间书院以及各类的民间推广组织。

读经班分布在各大、中、小学和幼儿园中,分布在小区、少年宫,业余培训班中。

全国各地也出现了众多的家庭读经,成立了许多读经幼儿园,读经学校(如北京的圣陶实验学校)。

读经已经从中文读经拓展到英文读经、音乐读经、美术读经、书法读经、数学读经。

涌现出众多优秀的少年儿童,海内外华人,直接或间接受益的儿童已数千万。

读经的儿童品学兼优,家长放心,老师满意,邻里称赞。

  几年来的实践表明「读经」这种教育方式不仅符合儿童的天性,而且符合教育原理,不仅不过时,而且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能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当然更重要的是中华文化及世界各民族智慧的传承。

在千万读经儿童中之尤佳者,既已长期浸润在圣贤诗书之中,又好学能思,实具备了以德慧为本,兼通古今融贯中西的基础。

待其十五岁以上,实应给予安定适宜之所在,教以正式解读经籍,以充实其义理见识,然后辅以中西文、史、哲学,乃至各家学说之研读,师友相伴,经过长年安心的进德修业,或可期待成为国际性的大才。

三五十年之后,此种大才,如能有数百个或有数十个,乃至只有数个,已足以为我民族为此时

  代完成文化的使命。

本书院即为此种人才之培育而规划。

  三项目详述

  

(一)设备规模:

1、地点:

(待选),以风景清爽,适宜读书讲学为佳,若能类似附图中的书院地形格局概念图为首选。

  2、名称:

暂定为「某某(可用地区之名)书院」。

  3、使用地面:

约三千亩。

其中一千亩为书院建设用地(二百至三百亩作为建筑用地),一千亩作为生态养殖用地,另一千亩作为景观用地。

  4、建筑物:

初期以能容纳三百人之教学、讨论、食宿,及各种日常活动与景观为考虑,渐增加为三千人规模(其概念可参考附图中的书院建筑格局模拟图)。

  5、图书:

设图书馆,渐次集结图书。

  

(二)人员设置:

1、主持人:

王财贵(台湾台中教育大学语教系副教授、全球读经教育基金会董事长,其简历见附录),主持教学及总管理。

  2、助教:

若干人,引导并协助学员学习及讨论。

助教人数与学员之比为一比二十。

由主持人选出助教长,协助主持人,必要时代表主持人。

  3、顾问:

以备各种咨询,聘请社会各界关怀文化教育贤达或领导若干人。

  4、行政人员:

若干人,负责各类办公行政工作。

  5、管理员:

若干人,膳宿、环境、种作、及养殖等管理。

6、学员:

初期预计一百名,五年之后约一千名,十年之后约三千名。

  (三)招收学员之类别:

  不拘海内外,凡有志者,皆可申请入学。

学员分为三类:

  1、正式学员:

年龄约在十五岁至二十五岁之间,能背诵三十万字经典文字(中文二十万,外文十万),通过测试者,可以收为本书院之正式学员,每年春秋两季测试入学,入学者,劝说尽量在书院中沉潜用功,至少十年。

  2、预备学员:

年龄未到或尚未通过测试者,可申请为预备学员,待其通过测试,可成为正式学员。

  3、伴读学员:

年龄已超过之成人,有志于研读学问者,可申请为伴读学员,在学时期长短自由。

  (四)教学模式:

  1、以自学为主:

主要学程由书院主持人与助教会商,指定功课进度,提供治学方法,教由学员自行研读。

依其能力,主动愤悱,不急不徐,因材而学。

  2、以听讲及讨论为辅:

间或安排讲座,由主持人作定期讲座,并不定期聘请国内及国际学者作讲座。

并鼓励学员之间,相互论学。

  3、心得报告与学术论文:

每读一部大书须写心得报告;三五年后,每年完成两篇学术论文。

  (五)主要学习内容:

  本书院教学之宗旨在于「进德修业」,期许养成有德有才之学者。

进德乃时时自我反省自我规范之事,而修业之全程时间,约须十年,其内容大略如下:

  1、解经:

就其所已熟诵之中文二十万字,逐字逐句,皆能默写,然后自行参考古来三

  至五种名家注解,自行解读。

外文十万字,逐字逐句,皆能默写,然后自行从单字到单句,到整段整篇,一一解读之,从大量解读中领悟文法,养成高度之外文阅读能力,并对外族文化有一种根源上的领会。

(中文经典二十万字,范围大略为:

论语全文、孟子全文、大学全文、中庸全文、老子全文、庄子内七篇及天下篇、易经全文、诗经全文、唐诗三百首全文,尚书、礼记、春秋及古文选约两百篇、诗歌词曲选约五百首。

外文经典十万字,以英文为例,范围大略为: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一百五十四首全文、莎士比亚仲夏夜之梦剧本全文、柏拉图苏格拉底自辩篇全文、其它名著选读、圣经选读等约一百篇、英语会话一千句。

)──完成此项作业约须两年。

  2、各种专学概览:

涉览中外所有科技与人文之各类专学,如中西方科学、哲学、史学、文学、美学、政治、经济、社会、教育、艺术等之概论、导读及其历史。

──此项作业约须一年。

  3、国学及西学名著涉猎:

以汉文读国学,以外文读西学。

国学部份,参考梁启超「国学入门书要目」,其中包括重要之群经、诸子、二十五史,及思想家文学家之合集专集,约两百部,选读其中一百部。

西学部份,参考美国芝加哥大学贺钦斯校长(Robertmaynardhutchins)所开列之经典系列,依各人喜好,选读三十至五十部──此项作业约须二至三年。

主要学习内容细目如下:

  国学部份:

  【甲】修养应用及思想史关系书类:

  《论语》《孟子》《易经》《诗经》《书经》《礼记》《老子》《墨子》《庄子》《荀子》《尹文子》《公孙龙子》《韩非子》《管子》《孙子兵法》《吕氏春秋》《淮南子》《春秋繁露》《盐铁论》《论衡》《抱朴子》《列子》《杂阿含经》《华严经》《法华经》《金刚经》《维摩诘经》《涅盘经》《摄大乘论》《大乘起信论》《法华玄义》《摩诃止观》《成唯识论》《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六祖坛经》,《张子正蒙》(张载著),《通书》(周濂溪著),《二程遗书》(程颢、程颐著),《知言》(胡宏著),《近思录》(朱熹著,江永注),《朱子语类》(朱熹著),《朱子年谱》(王懋竑著),《陆象山全集》(陆象山著),《传习录》(王阳明著),《王龙溪全集》(王龙溪著),《盱坛直诠》(罗近溪著),《刘子全书》(刘嶯山著),《明儒学案》《宋元学案》(黄宗羲著),《日知录》《亭林文集》(顾炎武著),《明夷待访录》(黄宗羲著),《王船山全集》(王夫之著),《颜氏学记》(戴望编),《东原集》(戴震著),《雕菰楼集》(焦循著),《文史通义》(章学诚著),《大同书》(康有为著),《国故论衡》(章炳麟著),《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著),《先秦政治思想史》(梁启超著),《清代学术概论》(梁启超著),《新唯识论》《十力语要》(熊十力著),《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生命境界与心灵九境》(唐君毅著),《中国艺术精神》《中国人性论史》(徐复观著),《中国哲学十九讲》《心体与性体》《才性与玄理》《佛性与般若》《现象与物自身》《圆善论》(牟宗三著)

  【乙】历史及其它文献学书类:

  《尚书》《逸周书》《竹书纪年》《国语》《春秋左氏传》《战国策》《周礼》《考信录》(崔述著),《资治通鉴》(司马光著),《续资治通鉴》(毕沅著),《文献通考》《续文献通考》《皇朝文献通考》《通志二十略》《二十四史》,《廿二史札记》(赵翼著),《圣武记》(魏源著),《国朝先正事略》(李元度著),《读史方舆纪要》(顾祖禹著),《史通》(刘知几著),《中国历史研究法》(梁启超著),《国史大纲》(钱穆著)

  【丙】文学书类:

  《诗经》《楚辞》《文选》《乐府诗集》(郭茂倩编)魏晋六朝诗文、唐宋诗文、两宋词集、元明清戏曲

  【丁】小学书及文法类书:

  《说文解字注》(段玉裁著),《说文通训定声》(朱骏声著),《说文释例》(王筠著),《经传释词》(王引之著),《古书疑义举例》(俞樾著),《文通》(马建忠著),《经籍纂诂》(阮元著)

  【戊】随意涉览书类: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黄帝内经》,《伤寒论》(张仲景著),《金匮要略》(孙思邈著),《本草纲目》(李时珍),《世说新语》(刘义庆著),《水经注》(郦道元撰,戴震校),《文心雕龙》(刘勰撰),《大唐三藏慈恩法师传》(慧立撰),《徐霞客游记》,《梦溪笔谈》(沈括撰),《困学纪闻》(王应麟撰,阎若璩注),《通艺录》(程瑶田撰),《癸巳类稿》(俞正燮撰),《东塾读书记》(陈沣撰),《庸盦笔记》(薛福成撰),《张太岳集》(张居正撰),《王心斋先生全书》(王艮),《朱舜水遗集》(朱之瑜),《李恕谷文集》(李塨),《鲒琦亭集》(全祖望撰),《潜研堂集》(钱大昕撰),《述学》(汪中撰),《洪北江集》(洪亮吉撰),《定盦文集》(龚自珍撰),《曾文正公全集》(曾国藩撰),《苕溪渔隐丛话》(胡仔撰),《词苑丛谈》(徐钪撰),《语石》(叶昌炽撰),《书林清话》(叶德辉撰),《广艺舟双辑》(康有为撰),《剧说》(焦循撰),《宋元戏曲史》(王国维撰)

  西学部份:

  【甲】哲学类:

  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理想国》,亚里士多德《逻辑学》《形而上学》《自然哲学》《伦理学》《政治学》,鲍埃修《哲学的慰藉》,马基雅弗利《君王论》,穆尔《乌托邦》,格老秀斯《战争与和平的法则》,帕斯卡《思想录》,洛克《人类理解论》,普罗提诺《六部九章集》,奥古斯丁《忏悔录》《上帝之城》,阿奎纳《神学大全》,贝克莱《人类知识原理》,笛卡尔《沈思录》,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马尔萨斯《人口论》,黑格尔《宗教哲学》《历史哲学》,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像的世界》,爱克曼《歌德谈话录》,密尔《论自由》,尼采《查拉斯图拉如是说》,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霍布斯《利维坦》,鲁索《社会契约论》,亚当斯密《国富论》,马克思《资本论》

  【乙】文学类:

  荷马《伊里亚特》《奥德赛》,埃斯库罗斯《乞援女》《七将攻忒拜》,索福克勒斯《俄底浦斯王》《安提戈涅》《厄勒克拉特》,费多希《帝王之书》,清少纳言《枕草子》,紫式部《源氏物语》,奥玛˙开俨《鲁拜集》,但丁《神曲》,拉伯雷《巨人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