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颖第五单元学案必修二.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465715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43.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颖第五单元学案必修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李颖第五单元学案必修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李颖第五单元学案必修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李颖第五单元学案必修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李颖第五单元学案必修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李颖第五单元学案必修二.docx

《李颖第五单元学案必修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颖第五单元学案必修二.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李颖第五单元学案必修二.docx

李颖第五单元学案必修二

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课前检测】

1.20世纪8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的第一步是创办哪些经济特区?

2.20世纪9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是?

3.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如何初步形成的?

4.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是?

【学习目标】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重点难点】

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局面出现的原因

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局面出现的原因

【知识梳理】

鸦片战争前

鸦片战争后

新中国成立后

20世纪50—70年代

改革开放以后

长袍马褂、布衣

①__________进入中国城市的百姓生活;

②_________以后,中山装;

③20世纪二三十年代,五花八门,西服、粗布大衫、旗袍、学生装、裙子;

①衣着朴素;②服装颜色以灰蓝色调为主;

③单一款式;

①服装颜色从灰蓝色调为主变为

__________;

②从单一款式走向____;

满汉美食、粗食

开始出现_______、面包房、咖啡店;

食物比较简单

①1987年,基本解决温饱问题;

②“_____”丰富了百姓的餐桌;

深宅大院

普通民居

西方建筑样式在中国传统民居中引人注目,一些官员和商人也建起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的豪宅

城市住房比较拥挤

①城市高楼鳞次栉比,人均面积增加;1995年,“

_________”;

②农民兴建新房,楼房比比皆是;

社会风俗

①戊戌变法时期:

__派主张“_______”“废止缠足”,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

②____成立后:

颁布剪辩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

③婚丧仪式由繁琐愚昧,改为简约文明;

①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体育活动、外出旅游;

②新的社会风尚在逐步形成,注重环保、讲究卫生、赈济灾区;

【释疑解惑】

列举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主要表现,并分析影响的主要因素。

解题关键:

1840年以来,中国社会变化的表现及原因。

答案:

1.变化表现为以下:

衣的表现:

长袍马褂到西装、到休闲服装;

食的表现:

传统饮食到西餐,讲究营养的均衡与健康;

住的表现:

传统平房到宽敞楼房

风俗的表现:

陈规陋俗到文明习俗

2.原因:

外因:

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入侵,使西方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传入中国;内因:

先进中国人认识到自身落后,主动向西方学习;中国共产党发展国民经济,改善人民的生活作为工作重心。

【板书设计】

【教后记】

【课堂巩固】

一、选择题

1.歌谣中,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的是()

A.结婚证书当堂读,请个前辈来证婚B.文明洋伞小包裹,长统洋袜短脚裤

C.辫线斜拖三尺短,之乎者也说荒D.改良的头,改良的花,改良的姑娘大脚丫

2.1869年,《教会新报》写道:

“外国生产皆归男医接生,虽经此例,似不成规矩。

…男归男医,女归女医,岂不至善也!

”材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A.虽已开放,但人们思想还比较保守B.西方男女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C.旧的风俗习惯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冲击D.人们难以接受西方医学知识

3.清末民初山西有一首歌谣:

破戏台,烂秀才,小足板子洋烟袋;火车站,德律风(指电话),大足板子毕业生。

这反映出当地(  )

①传统习俗受到冲击 ②文化教育日渐衰落

③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④思想观念有了改变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4.徐珂《清稗类钞》记述:

“先由男子陈志愿于父母,得父母允,即延介绍人约期订邀男女会晤,男女同意,婚约始定。

”这反映晚清婚俗的变化是(  )

A.媒妁之言控制婚约缔定B.婚姻尊重当事人的意愿

C.婚姻听凭父母安排D.婚姻仪式简约文明

5.5.1871年美国《纽约时报》记者眼中的广州“清式和西式的阁楼、宝塔、清真寺、商商镇……毫不间断地紧紧挨在一起。

远处可见英国领事馆的小教堂……”广州出现这种种状社会状况的原因有(  )

①清代闭关后广州成为当时唯一对外贸易港口 ②广州是中国近代第一批开放口岸 

③近代生产方式较早在广州产生 ④广州毗邻港澳,易受西方风尚的影响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①②③④

 

6、下列服饰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②①③④

B.①④③②

C.①④②③

D.①②④③

 

7、我国最早主张“断发易服”的是()

A.洋务派B.维新派C.资产阶级革命派D.无产阶级

8、“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

刀叉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觞。

”这一情景在上海最早可能出现于()

 A.明朝   B.民国 C.清朝  D.新中国

9、“文革”时期,毛泽东的诗句“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反映了当时人们都喜爱穿的(  )

A.中山装  B.列宁装C.军装D.西装

10.1912年3月2日,南京临时政府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的名义公布了《令内务部通知革除前清官厅称呼文》。

文中指出:

“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义无取焉……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

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

”这项变革是希望在人际关系中树立一种()

A.自由的观念B.平等的观念C.博爱的观念D.互助的观念

 

二、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我7岁的时候,(一个妇女向普鲁伊特说),我的妈妈给我洗过脚后擦上些明矾,剪去脚指甲,然后把我的几个脚趾压到脚掌心,用一尺长二寸宽的布裹住,先裹右脚,后裹左脚。

……过了几个月,除大拇趾外,几个趾头都压在脚心上了……妈妈打开裹脚布,擦干脚上流出的浓血。

她说,只有把肉去掉,我的脚才能变得娇小可爱……每两个星期给我换双新鞋,每次新鞋都比前一双旧鞋小一两分。

……四个脚趾弯得像死毛毛虫一样,过了两年才达到三寸的模式……我的小腿细了,两只脚背拱起,又难看又臭。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请回答:

(1)这段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哪一个风俗?

这一风俗在什么时候被改变?

(2)这项风俗给女性带来了哪些消极的影响?

 

(3)为什么这一时期,这项风俗会发生改变?

 

(4)除了这项风俗外,请你再举出几个与女性有关的风俗变化。

(至少两项)

 

第15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课前检测】

1.我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是?

表现是?

2.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出现原因是?

表现是?

【课标要求】

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重点难点】

重点:

交通事业的发展

难点:

交通事业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知识梳理】

一、铁路与公路

19世纪70年代,外国商人擅自修筑_______________铁路。

80年代初,清政府修筑唐胥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

新中国建立以后,相继修建了______________、兰新等铁路与西南、西北联系。

到“九五"期末,中国的铁路营运总里程已经跃居亚洲第______位、世界第________位。

1876年,中国出现第一条铁路,它是由英国商人建造的由上海至吴淞的淞沪客运铁路。

其命运是被清政府以28.5万两白银赎回,拆毁并掷人大海。

1888年,宫廷专用铁路运行的火车因慈禧迷信的缘故,不用蒸汽机做动力,而以内监四人贯绳曳之。

这些看似笑话的往事,说明中国近代化之路充满荆棘。

今天中国的铁路已修上了世界屋脊,中国的陆路交通经历了怎样的曲折历程?

1.近代以前的交通

中国传统的交通运输工具,南方以船为主,北方以马为主,平民百姓外出多为步行。

2.近代以来的交通

(1)铁路运输

①晚清时期

a.19世纪80年代初,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

b.到辛亥革命前夕,已陆续修建多条铁路,奠定了中国近铁路网的基本格局。

②民国时期:

铁路修建进展缓慢。

③新中国时期

a.20世纪五六十年代,相继修建了宝成、兰新等铁路,方便了西北、西南地区人们的出行。

b.到“九五”期末,中国的铁路营运总里程已跃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2)公路交通

①20世纪初,汽车开始出现在上海。

后来,汽车相继在各城市出现。

②清末民初,近代公路修筑技术传人中国,民国时期陆续修建了一些公路,但公路交通发展缓慢。

③新中国成立后,建起汽车制造厂,公路运输获得较快发展,全国建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在黄河长江上架设了一座座公路大桥,包括青藏高原在内的许多偏远闭塞的山区也通了汽车。

二、水运与航运

________年________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

1920年,中国首条航线_____________航线开通,拉开了中国民航业的序幕。

三、通讯工具的变迁

19世纪70年代后,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在________架设。

从此,清政府开始在各省架设有线电报线路。

19世纪80年代,外国开始在___________设立电话公司。

20世纪初,清政府在________开办第一个电话局,开通第一部市内电话,但电话的发展非常缓慢。

【释疑解惑】

请谈谈,火车机车的不断改进,给国民经济、百姓的生活带来怎样影响呢?

解题关键:

机车的改进对社会的影响

思路引领:

从经济、社会生活角度考虑。

答案:

运输量大,有利于各地区的物资交流与劳动力的流动,促进经济的发展;交通便利快捷;机车内部环境舒适,给百姓的出行带来方便。

【板书设计】

【教后记】

【课堂巩固】

1、选择题

1.“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化工。

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

”此诗赞扬的是下列哪一项事业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 

A.铁路运输  B.航运  C.航空   D.电报通讯

2.铁路在中国近代的发展之路充满荆棘,其原因不包括(   )

A.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控制         B.中国封建思想的阻碍

C.社会长期动荡不安           D.中国暂时没有能力单独设计施工

3.随着汽车、火车、轮船在近代中国的出现,“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这样的竹枝词也开始流行起来,这反映了(   )

A.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冲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B.新式交通工具并没有改善人们的出行状况

C.人们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赞同与认可

D.人们从没有停止过对交通工具改进的追求

4.奠定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是在(   )

A.洋务运动后  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前夕 D.抗日战争前夕

5.据记载,1888年清朝政府在北京西苑修建了一条铁路,慈禧太后因火车司机坐在自己前面开车,弃用了从德国引进的蒸汽机车而改用太监牵拉。

这说明(   ) 

A.顽固势力拒绝引进西方科技       B.封建等级制度阻碍社会发展

C.清朝天朝大国思想根深蒂固       D.封建迷信阻碍近代科技传播 

6.民国时期,政府推行服饰改革,但洋装的流行并未取代传统中国样式,而是促成了中西合璧服装的产生。

这种现象说明(   ) 

A.服饰代表的西方先进文化传播困难 B.小农经济的存在难以改变生活方式

C.服饰变化反映了人们审美情趣不同 D.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仍然有限

7.清末民初山西有一首歌谣:

破戏台,烂秀才,小足板子洋烟袋;火车站,德律风(指电话),大足板子毕业生。

这反映出当地(   )

①传统习俗受到冲击  ②文化教育日渐衰落  ③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④思想观念有了改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假如你生活在民国初年的天津,不可能遇到的生活现象是(   )

A.普通居民大都居住在四合院里       B.偶尔乘有轨电车上街购物

C.穿西装、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时尚     D.电话进入寻常百姓家

9.1898年,袁世凯为慈禧贺寿,进贡一辆奔驰轿车。

不料,太后仅坐一次便弃之不用了。

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跪且坐,还坐在慈禧的前面!

这一事件说的主要问题是()

A.慈禧生活俭朴B.中国不需要汽车

C.中国汽车依赖进口D.封建观念阻碍近代化

10.看下图,在中国,它的第一位制造者是()

A.莱特兄弟

B.詹天佑

C.冯如

D.陈纳德

2、材料题

材料一甲午战争后中国铁路事业的格局为之一变。

到1911年中国铁路的修筑简况:

材料二

近代火车站1940年的上海民航客机

外滩(照片)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1911年前中国铁路的投资状况怎样?

这种投资状况说明了什么问题

(2)根据材料二,三幅图分别反映了我国哪些交通方式的出现?

(3)交通工具的变迁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

(4)从上述材料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

【课前检测】

1、标志中国铁路诞生标志是哪条铁路?

何时?

2、服饰何时由灰蓝色调变为多彩缤纷?

3、何时“断发易服”具有反清革命色彩?

4、中西合璧的服饰有哪些?

【课标要求】

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重点难点】

重点:

报刊业走向繁荣和影视事业的发展。

难点大众媒体的发展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知识梳理】

1.报刊业走向繁荣

(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①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在华办报,有《________》《万国公报》等。

②自19世纪70年代起,陆续出现一些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有维新派、革命派和________时期的先进知识分子。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党先后创办《共产党》《________》《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报刊,同国民党控制的《________》等报刊开展针锋相对的斗争。

(3)建国后:

有《________》《红旗》等党报党刊,还有《________》《文汇报》等,内容比较丰富。

(4)改革开放以后,报刊业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2.影视事业的发展

(1)电影:

①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________》首映成功,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

②建国初,工农生活如________题材纷纷被搬上银幕。

③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电影走向一个辉煌的新时代。

(2)电视:

①1958年,________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中国电视业的诞生。

②改革开放后电视逐渐普及。

③普及原因:

技术进步,卫星传送技术的应用,“村村通”工程;电视节目越来越丰富。

3.互联网

(1)兴起:

20世纪60年代末诞生,90年代以后风靡全球;1994年,中国正式介入________,发展迅猛。

(2)特点:

迅速传递信息;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高度互动,________。

(3)影响:

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快捷与方便。

改变了人们的________,也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学习、娱乐方式,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

【释疑解惑】

网络传媒与大众传媒相比,有哪些优势?

网络优势:

(1)集报纸、广播、电视优势于一体;

(2)费用低廉;(3)高度互动,双向传授;(4)可以更主动、更便捷、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

【板书设计】

【课堂巩固】

1.学习历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来“重建”历史场景。

假如你生活在1913年的中国,可能会看到以下哪一情形?

()

A.唐胥铁路开通B.街上路人互行脱帽鞠躬礼

C.《申报》上刊登北伐的消息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的演说

2.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享誉全球。

“一个地球,一个联合国,一杯中国茶”成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彰显中国茶文化魅力的流行语。

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中心。

1884年,福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

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业是()

A.电报业B.大众报业C.铁路交通业D.轮船航运业

3.清末一首名为《报馆》的竹枝词写道:

“是非曲直报中分,一纸风行四海闻。

振聋发聩权力大,万般提创总有君。

”对该词的恰当解读是()

A.当时报刊言论不受限制B.民众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

C.报纸已经成为清政府的喉舌D.报纸的社会功能已被认知

4.清末一首名为《报馆》的竹枝词写道:

“是非曲直报中分,一纸风行四海闻。

振聋发聩权力大,万般提创总由君。

”对该词恰当解读是()

A.当时报刊言论不受限制B.民众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

C.报纸已成为党的宣传工具D.报纸的社会功能已被认知

5.“消失的旧时光一九四三,在回忆的路上时间变好慢,老街坊小弄堂,是属于那年代白墙黑瓦的淡淡的忧伤……”以上是周杰伦的歌曲《上海1943》中的一段歌词,下列情况在1943年的上海不可能出现的是()

A.青年男女身着西服、婚纱在西式教堂中举办婚礼

B.恋爱中的青年男女把约会地点放在咖啡馆、西餐厅、电影院

C.工人上班有的坐公共汽车,有的骑自行车;如果去北平出差也可以选择乘坐飞机

D.徐小姐爱好很多,读书、阅读《申报》、看上海当地电视台播放的电视节目

6.“饮早茶、叹(粤语,意为享受)报纸”仍为当今广州的一大民俗。

1833年,广州创办了中国境内的第一份中文报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报刊对近代中国所起的影响包括()

①密切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②使广大民众更热心地关注国事、天下事③大大降低了中国文盲的人数④进步的报刊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启蒙作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7.中国大众传媒发展情况表(1985~2000年)

1985年

1990年

1995年

1999年

2000年

报纸总印数(亿份)

246.8

211.3

263.3

318.4

329.3

广播节目制作时间(小时)

280799

647762

2332164

2931682

3381466

电视节目制作时间(小时)

38056

91572

383513

526483

585007

互联网用户(户)

7213

3014518

9021717

对以上表格反映的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A.报纸业发展缓慢,呈现被其他大众传媒取代的趋势

B.广播业发展最快,广受观众欢迎

C.技术的进步是电视迅速普及的一个重要原因

D.互联网集前三者的优势于一身,但费用昂贵,因此发展受到制约

8.民国初年,生活在上海的某君能够享受到()

①打电话与女友约会②坐小汽车逛街③穿着中山装看电影

④喝着咖啡读《新华日报》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

①②③

9.肖恩·马洛尼说:

“互联网是魔幻的第七大洲,在这里,每个人只需敲几下键盘就可以了解到世界上的所有知识。

”他之所以这样评价互联网的主要理由是()

A.互联网具有迅速传播信息的功能B.互联网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C.互联网比其它媒介更加快捷与方便,信息量更大D.互联网的技术含量高

1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报业恢复了生机,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在下列四种报纸中,明显与其他三项不同是()

A.《人民日报》B.《光明日报》C.《南方周末》D.《文汇报》

11.中国自己拍摄第一部电影是()

A.《定军山》B.《一江春水向东流》C.《渔光曲》D.《三毛流浪记》

12.我国第一家电视台()

A.北京电视台B.上海电视台C.中央电视台D.南京电视台

13.被称为“第四媒介”的是()

A.广播B.报纸C.电视D.互联网

14.在下列文献中,反映20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历史发展方向的是()

AB

 

CD

1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世纪以来,外报传入中国后,一些知识分子积极投身报界,引进“西学”,自办报刊。

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在国内始于19世纪70年代。

具有代表性的有艾小梅办的汉口《昭文新报》、王韬主编的香港《循环日报》、容闳等创办的上海《汇报》、上海官商合办的《新报》以及广州的《述报》、《广报》等。

这些报刊对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广收博揽,学习吸收洋为中用,以求自身发展。

其版式、体例和印刷技术,都仿效外国报纸。

材料二维新变法迎来了中国国人办报的一次高潮,据不完全统计,在1895年一1898年间,全国新出版的中国报刊约120种,其中80%左右为中国人自办。

同时资产阶级改良派的领袖人物开始了办报活动。

在北京创办的《中外纪闻》,在上海创办的《强学报》、《时务报》、《国闻报》,在澳门创办《知新报》,湖南维新派创办《湘学新报》、《湘学报》和《湘报》等等,宣传变法图存。

这些活动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促进了变法的实现。

—以上材料均摘自姚福申《中国编辑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近代报刊的创办者及其基本内容。

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70年代出现国人自办报刊的原因。

 

(2)材料二所述报刊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根据材料概括指出这些报刊的创办有什么特点?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国人自办的近代报刊在当时有什么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