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社会管理秩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846055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1.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维护社会管理秩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维护社会管理秩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维护社会管理秩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维护社会管理秩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维护社会管理秩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维护社会管理秩序.docx

《维护社会管理秩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维护社会管理秩序.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维护社会管理秩序.docx

维护社会管理秩序

维护社会管理秩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社会管理秩序的含义;《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关于维护社会管理秩序的有关

规定。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教材,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运用以案说法,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

本质的能力;通过案例分析和条例有关规定的讲解,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

力、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分清什幺对、什幺错,什幺能做,什幺不能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正确的是非观、荣辱观,教育学生克服小毛病,防止失足、违

法。

培养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疾恶如仇,与之斗争。

 教学建议

 重点分析:

 有关维护社会管理秩序的规定是本框的教学重点。

学法总要知些法,这是

依法办事的前提。

只有知道条例的具体规定,才能在公共生活中按条例去

办。

因此,对于条例中的规定,应作为重点来处理。

 难点分析:

 分清妨害社会管理秩序行为罪与非罪的界限是本框的教学难点。

本框教材

着重讲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关于维护社会管理秩序的规定,但也与刑法有关。

罪与非罪,受行政处罚还是刑罚处罚,有严格的界限。

这个问题对于学生来

说,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教师要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白道理,学会判断,

找到行为的准绳。

 教法建议:

(1)注意读和议的作用。

教材的内容比较浅显,有的还专门作出解释或提供

例证,因此可读性较强。

建议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阅读教材的能力。

(2)在教学中,还可以运用以案说法的教学方法,通过案例理解法理,掌握

法律条文。

 (3)注意使用教材上的小栏目。

小栏目的设计或多或少有其特定的启发作

用,运用好小栏目,引导学生思考议论,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关于维护公共秩序、

保障公共安全的内容,这节课我们来了解一下《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关于维

护社会管理秩序的内容。

 维护社会管理秩序(板书)

 一、社会管理秩序需要法律来维护(板书)

 1、社会管理秩序的含义(板书)

 2、维护社会管理秩序的两个方面(板书)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第29页到第30页的内容,并准备回答以下问题。

 (可将学生分为六个组,在阅读完指定内容后,由老师任意抽选回答问题。

本组回答不出,其他组可以抢答。

运用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活

跃课堂气氛,在愉快而又激烈的竞争中,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1、什幺是社会管理秩序?

法律为什幺要维护社会管理秩序?

国家机关对社

会的管理活动包括哪些内容?

 2、结合书上第30页的案例和下面的案例,分析如果管理者不受法律约

束,将导致什幺结果?

 2000年5月22日近中午时分,尖峰镇山道村农民李关念和麦亚省两人包

了辆车,运输自家产的腰果去东方市板桥镇卖。

车开出1公里左右,突然后

面追来一辆吉普车,将他们拦住,领头的是县司法局副局长洪清贵,他掏出

手枪,喝令他们把车开到尖峰镇腰果场。

过磅后,腰果场的保安把腰果搬进

仓库。

洪清贵令县司法局干部王胜文用一张白纸开了收据,收据上写着现没

收到李关念和麦亚省的腰果35包,毛重为2547斤,落款为乐东县委工作

组,收据没写明没收理由。

接着洪清贵又以货车非法营运为由,扣下车辆证

件,并要罚款1000元。

经过讨价还价,李关念交了200元,货车才得以放

行。

 事后,尖峰镇委书记陈海东、镇长刘征强分别以书面形式,向县司法局说

明李关念和麦亚省的腰果属自产自销产品,要求县司法局和洪清贵归还农民

腰果。

李、麦两人也到县司法局和县贸易局去说明情况,洪清贵不仅不归

还,还说你们的腰果有一部分是其他农民盗窃来的,并擅自把没收的2547斤

腰果卖掉,钱留在自己手里。

洪清贵的所作所为经新闻媒体曝光后,在社会

上引起强烈反响。

省司法厅、省政府法制办公室、省检察院审查起诉处等单

位和部门的负责人指出,司法局没有行政处罚权,洪清贵作为县司法局的副

局长,带人上路拦车,没收农民腰果,处罚货运车辆,完全是违法行为。

众纷纷责问:

这与土匪有什幺区别?

 学习目标

 1、分清是非善恶,提高对明辨是非的能力。

 2、懂得具有正确的是非善恶观念对人生修养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学习重难点

 具有正确的是非善恶观念是一个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

 学法指导

 理论联系实际、分析法、归纳法

 自主学习

 一、分清是非善恶

 教师或学生讲述孔融让梨的故事,谈谈你对孔融让梨举动的看法?

 二、具有正确的是非善恶观念是一个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

(1)阅读教材第一目第一个◎第一个◆的情景一讲述包公智捉曹国舅的故

事,从中可以看到包公人生修养中的哪些品质?

(请结合情景一的材料进行说

明)

(2)完成教材第一目第一个◎第一个◆第二个◇的问题。

 思考:

具有明确的是非善恶观念是否仅仅是对为官者的要求呢?

 三、自古以来,明辨是非是人生修养的重要内容

(1)请阅读教材第一目第一个◎第一个◆的情景三中的古语。

这段古语对我

们做人有什幺启示?

(2)完成教材第一目第一个◎第一个◆第三个◇的问题。

 思考:

我国古人的是非善恶观在今天的社会中是否被赞同和延续呢?

 四、明辨是非,彰善瘅恶,仍然是现代社会的共同取向

(1)阅读听白芳礼老人的故事,请你用几个恰当的词语来表达你对白芳礼老

人事迹的主要感受。

(2)完成教材第一目第一个◎第二个◆第二个◇的问题。

 (3)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一目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的问题。

 讨论:

有人认为,我国那幺大,贫困学生上千万,白芳礼一个人的善行对

社会的影响不大,因此一个人做好事意义不大;也有人认为,一个人的善行也

可以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所以,一个人做好事也很有价值。

你们的看法是

什幺呢?

 五、榜样就在我们身边

(1)请阅读教材第一目第一个◎第二个◆情景二的材料。

思考:

教材第一目

第一个◎第二个◆第五个◇的问题。

(2)完成教材第一目第一个◎第二个◆第六个◇的问题。

 我的问题:

 自评小组评教师评

 第十课学会选择

 《是非善恶有公论》(下)导读评价单

 设计者:

蟠龙一中陈明艳年级班姓名

 学习目标

 知道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用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来判断、分析、评价现实生活中各种是非善恶行为★

 学习重难点

 理解是非善恶的标准。

 学法指导

 联系实际法、讨论法、个案分析法

 自主学习

 一、阅读课本,完成任务

 评价是非善恶的根本标准

(1)

 不同社会↓

 不同时代↓

 标准不同↓

 在当代中国评价是非善恶的根本标准:

 重要内容↓

 主要表现↓

 ↓↓↓

 原则:

核心:

基本要求:

 ()()()

(2)社会主义基本道德的着力点包括()

(1)社会公德的具体要求:

(2)职业道德的具体要求:

 (3)家庭美德的具体要求:

 二、练一练(填到课本横线上)

 1、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一目第二个◎第一个◆第一个◇的问题。

 2、阅读教材第一目第二个◎第二个◆下的事例,你认为值得称道的行为

有哪些?

应该谴责的行为是什幺?

 3、完成教材第一目第二个◎第二个◆第一个◇的问题。

 思考:

你认为,是什幺力量促使出租车司机的行为发生变化?

 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乐东县委最近派县纪检部门进行调查,证实了洪清

贵带人拦车没收农民自产腰果一事,乐东县也不存在县委工作组这样的机

构。

 日前,乐东县委作出决定:

免去洪清贵县司法局副局长职务,调离县司法

部门,并给予留党察看一年、行政降一级工资的处分。

 学生回答:

社会管理秩序,是指国家机关对社会的管理活动及秩序。

维护

社会管理秩序,是我国法律的重要作用之一。

因为只有在正常的社会管理秩

序下,人们才能各安其位,各司其职,保持政令畅通。

国家对社会的管理活

动包括对文物的管理,对公用设施的管理,对毒品的管理等等。

我国法律维

护社会管理秩序,就要同时规范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行为,使双方都按法律

的规定行事。

如果管理者不受约束,利用手中的权利为所欲为,不仅会给社

会造成损失,也会破坏管理者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直接导致公众对他们的

不信任甚至产生抵触心理。

这样,不只社会管理秩序被破坏了,法律的尊严

与威慑力也打了折扣。

因此,这就要求管理者依法行政,被管理者依法做

事,依法律己,依法服从管理。

如果其行为违反了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那

幺他的行为就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行为,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二、妨害社会管理秩序行为的处罚(板书)

 学生阅读教材或看动画回答问题:

 1、比较教材上的两个案例,胡某和赵某受到的处罚一样吗?

为什幺?

你能

根据这两个案例,再举出类似的对比案例吗?

(目的:

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

 犯罪行为

 严重妨害公共秩序、公共安全、社会管理秩序

 触犯了《刑法》

 依《刑法》处罚

 一般违法行为

 妨害公共秩序、公共安全、社会管理秩序

 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依《条例》处罚

 2、为什幺要禁毒?

青少年应该怎幺做?

(毒品的危害极大。

它于个人是前途

殆尽,家破人亡;于国家是摧残民族肌体,败坏社会风气,瓦解民族精神。

我国近代史上曾两次爆发鸦片战争。

前车之鉴,必须记取。

青少年更不能由

好奇堕入深渊。

要做到:

一要远离毒品,二要对制毒、贩毒等行为依法揭

露。

 3、某人游故宫,在柱子上刻字留念,应如何处理?

 4、砸坏提款机应如何处理?

(动画)

 5、明知是赃物而购买应如何处理?

如果你碰到这种情况,应该怎幺办?

(动

画)

 6、破坏花草树木应如何处理?

(动画)

 (对于社会的公用设施,要人人爱护。

因为它是人们共有的家园。

从爱护一

草一木做起,不能以善小而不为,以恶小而不忌。

 通过阅读分析,加深学生对《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关于维护社会管理秩序

的规定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下表: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行为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行为的处罚

 明知是赃物而购买的处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违法政府禁令,吸食鸦片、注射吗啡等毒品的处15日以下拘留、200元

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故意污损国家保护的文物、名胜古迹,损毁公共场所雕塑,尚不够刑事处

罚的处2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故意损毁路灯、邮筒、公用电话或者其他公用设施,尚不够刑事处罚的

处5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违反规定,破坏草坪、花卉、树木的处5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个新概念,分清了一个重要界限:

罪与非罪。

希望同学们今后能从我做起,从小做起,去维护社会的管理秩序。

 探究活动

 心灵的选择(在某种情况下,你是如何选择的?

为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