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乡村少年宫活动计划教案总结.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457733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7.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X乡村少年宫活动计划教案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XXX乡村少年宫活动计划教案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XXX乡村少年宫活动计划教案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XXX乡村少年宫活动计划教案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XXX乡村少年宫活动计划教案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X乡村少年宫活动计划教案总结.docx

《XXX乡村少年宫活动计划教案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X乡村少年宫活动计划教案总结.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XXX乡村少年宫活动计划教案总结.docx

XXX乡村少年宫活动计划教案总结

XXX少年宫国画组社团活动计划

中国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绘画,是世界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从学生时期学习国画,能够有效提高孩子对于国画的认知和理解水平,了解并掌握一定的笔墨技巧,提高艺术欣赏能力,丰富想象力与创造力,并在一定程度上运用笔墨语言传情达意,为日后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成为有健全人格、有创新精神的人,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创作能力、绘画能力,特制定本期教学计划如下:

一、教学总目标:

1、在学生没有国画基础,甚至没有一点绘画基础的情况下,我首先从最基础的国画材料工具入手,让学生对国画的材料工具有一个初步认识,想让他们了解并且使用这些工具来进行具体的操作。

在实际的绘画过程中先是让学生放开手敢去画,再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步渗透一些理论知识,通过学习实践运用让学生掌握一些基础的国画技法。

注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在教学环节和活动方式的布局上注意开放性和立体性。

2、通过练习,认识水墨工具,掌握基本的水墨技法,并能运用水墨技法进行水墨动物表现。

3、在美术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体会感受水墨的快乐,培养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

2、教学模式结合美术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在本期的教学活动中,以多种方式进行教学,知识讲解与实际操作技能相结合,因刚接触水墨,以教师示范、学生体会感受为主,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

 

2017.9.5

 

XXX乡村少年宫

活动方案

活动内容

执笔与写字姿势

时间

活动目的

1、培养正确的执笔姿势,“五指执笔法”。

2、对坐姿的培养、学习悬腕的书写方法。

3、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打下扎实的基础。

活动过程:

三、教学准备:

字帖、毛笔

四、教学过程

1.学习正确的执笔姿势                                 

“五指执笔法’是用右手五个手指全派上用场,用“按、压、钩、顶、抵”的方法把笔执稳,使手指各司其职。

具体的握笔方法是:

大拇指的第一书内侧按住笔杆靠身的一方,大拇指处于略水平的横向状态。

食指的第一节或与第二节的关节处由外往里压住笔杆。

中指紧挨着食指,钩住笔杆。

无名指紧挨中指,用第一节指甲根部紧贴着笔杆顶住食指、中指往里压的力。

小指抵住无名指的内下侧,帮上一点劲。

这样形成五个手指力量均匀地围住笔的三个侧面,使笔固定,手心虚空。

         

2. 同桌互相纠正,示范。

1.  手腕要悬空。

2.  头部稍低,肩平,双脚平放。

3.  左手的肘和手掌平放在桌上,要撑开,并与右手保持基本对称。

4.练习手腕运笔 手腕做圆周运动

5. 师:

谁来做个示范?

给他掌声!

谢谢!

生:

(展示,评议,教师印奖章)

师:

再感谢这名同学让我们明白了正确的坐姿。

生:

好,给点掌声!

(鼓掌) 

师:

下课!

 

教学反思:

大部分同学的拿毛笔的方法已经掌握了,只是有少部分同学还是不会拿,坐姿方面同学们都能坐得端正,

活动效果

班长签字

辅导老师签字

XXX乡村少年宫

活动方案

活动内容

国画分类介绍

时间

活动目的

1、培养对民族绘画的感情。

2、认识干湿浓淡墨色。

认识中国画的特点。

重点难点1、认识中国画特点。

 2,“墨分五色”的认识。

准备:

毛笔、墨汁、调色板、旧报纸、宣纸、抹布。

活动过程:

课题导入:

    今天,我们要学国画。

新授:

介绍中国画:

 中国画是我国传统的一种绘画形式,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与民族风格,称国画。

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

介绍工具:

 a)笔:

羊毫笔、狼毫笔、白云笔。

 b)墨:

有松烟、油烟。

c)纸:

宣纸——生、熟。

 d)砚:

砚墨用的是石头。

  e)色:

可用水彩颜料代替。

各种工具的保管方法。

分类:

1、题材:

人物、山水、花鸟。

 

2、方法:

工笔、写意。

墨分五色:

焦、浓、重、淡、清。

笔法:

中锋,侧锋。

分辨:

 浓淡墨。

 中侧锋。

 干湿画法。

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三.小结:

讲评。

活动效果

班长签字

辅导老师签字

XXX乡村少年宫

活动方案

活动内容

墨与彩的韵味

时间

活动目的

引导学生体验水墨画的韵味和审美情趣,从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认识美术的文化性与历史继承性。

活动过程:

导入新课:

   1.学生体验:

   

(1)拿出生宣纸和毛笔,让学生谈一谈,宣纸和图画纸有什么不同?

教师总结:

宣纸和毛笔以及墨是中国画的工具。

这也是中国画不同于其它画种的主要特征。

   

(2)让学生动手用墨和水在宣纸和图画纸上随意涂画,然后看看有什么不同?

   (3)教师展示范画并提出问题:

这些画是用什么材料画的?

有什么特点?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总结:

这些作品是利用水和墨在宣纸上的冲化、融渗产生的浓淡变化,通过墨与彩的泼洒、点染、堆积形成墨、色、水相互辉映的效果。

这种效果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令人回味无穷,这就是水墨画的韵味。

   2.师生共讨:

    你知道国画的历史吗?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水墨画,顾名思义,就是用中国传统的绘画工具,按照中国人的审美习惯而画出来的画。

中国的国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独树一帜。

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所以我们要继承传统文化,使它不断发展。

3.学生实践:

教师布置作业,自己动手创作一到两幅水墨作品,用笔要大胆,注意墨与彩的浓淡,以及水分干湿的把握。

学生作画,教师巡视,及时指导遇到的情况。

  4.作品评价:

提出评价标准:

用笔大胆,水、墨、色相互辉映,墨与彩的浓淡以及水分的把握要恰到好处。

画面要体现出变化莫测的韵味。

    5.小结:

  

活动效果

班长签字

辅导老师签字

XXX乡村少年宫

活动方案

活动内容

国画《枇杷》

时间

活动目的

尝试运用已有经验大胆表现树枝上的枇杷。

活动过程:

一、欣赏课件,引起兴趣。

1、师:

春天到了,枇杷成熟了,一个个枇杷看上去那么诱人,那么你们知道枇杷长在哪里吗?

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教师边出示幻灯,学生边欣赏)

2、师:

看到了吗?

长在哪里?

怎么样的?

3、  学生自由说说。

4、小结:

枇杷是一串一串的长在树上的,排着队,但它们不是像我们小朋友整整齐齐的排队,而是没有规律的,有的在前面,有的露出半个头,有的害羞的躲在后面。

5、师:

这么漂亮的枇杷,许多国画大师也很喜欢,于是他们把树上的枇杷画了下来,我们来看看他们的作品。

(教师继续出示幻灯,学生欣赏。

二、学生观察,教师讲演、示范。

1、师:

以前我们画过一个一个,摘下来的枇杷,今天我们要学习画长在树上的枇杷,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2、学生观察和示范,教师讲演。

《枇杷图》的画法步骤

步骤一:

先画叶,重墨勾筋,可用草绿蘸墨点染,上下部叶要虚实分明。

步骤二:

次穿枝画干,可用草绿蘸墨画出。

步骤三:

再次填果,用石黄或藤黄点染,用重墨点“脐”。

步骤四:

题字钤印。

三、学生绘画,教师指导。

1、师:

下面就请你画一幅美丽的枇杷图。

2、画上小鸡,使画面更加丰富。

(放背景音乐)

四、交流分享:

你喜欢谁的作品?

为什么?

(鼓励学生发现同伴画的好的地方。

活动效果

班长签字

辅导老师签字

XXX乡村少年宫

活动方案

活动内容

国画《寿桃》

时间

活动目的

1、使学生了解有关寿桃的知识,学习写意国画的知识,用写意国画表现寿桃。

2、感受中国画的笔墨韵味,激发学生热爱中国画,热爱生活的情感。

活动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欣赏樱桃

三、交流

1、寿桃的生物性。

2、寿桃造型特点。

3、寿桃色彩特点。

四、探究画法

1、学生读画,交流画法,总结写意国画的特点。

2、教师示范。

3、学生尝试画寿桃。

4、出示学生作品,分析比较画面的布局构图。

五、学生练习

作业:

创作一幅寿桃的写意国画。

要求:

要有写意国画小品的品味。

画寿桃要注意大小,形态的变化。

六、展示评价

 

活动效果

班长签字

辅导老师签字

XXX乡村少年宫

活动方案

活动内容

国画《樱桃》

时间

活动目的

1、使学生了解有关樱桃的知识,学习写意国画的知识,用写意国画表现樱桃。

2、感受中国画的笔墨韵味,激发学生热爱中国画,热爱生活的情感。

活动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欣赏樱桃

三、交流

1、樱桃的生物性。

2、樱桃造型特点。

3、樱桃色彩特点。

四、探究画法

1、学生读画,交流画法,总结写意国画的特点。

2、教师示范。

3、学生尝试画樱桃。

4、出示学生作品,分析比较画面的布局构图。

五、学生练习

作业:

创作一幅樱桃的写意国画。

要求:

要有写意国画小品的品味。

画樱桃要注意大小,形态的变化。

六、展示评价

活动效果

班长签字

辅导老师签字

XXX乡村少年宫

活动方案

活动内容

国画《葫芦》

时间

活动目的

1、使学生了解有关葫芦的知识,学习写意国画的知识,用写意国画表现葫芦。

2、感受中国画的笔墨韵味,激发学生热爱中国画,热爱生活的情感。

活动过程:

1、章法——布局。

经营位置

2、画主体,要主体突出。

(1)用笔

(2)用墨

(3)用色

(4)用线

3、葫芦的画法

(1)先画葫芦

(2)画叶,勾叶脉

(3)画藤

(4)画小鸡

(5)落款,盖章

三、学生作画,教师辅导

(1)构图

(2)画葫芦——画叶——画藤——画小鸡——落款

四、小结、讲评

五、整理用具下课

活动效果

班长签字

辅导老师签字

XXX乡村少年宫

活动方案

活动内容

国画《柿子》

时间

活动目的

进一步巩固中国画技法,中国画蔬果通过学习中国画蔬果。

活动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欣赏柿子

三、交流

1、柿子的生物性。

2、柿子造型特点。

3、柿子色彩特点。

四、探究画法

1、学生读画,交流画法,总结写意国画的特点。

2、教师示范。

3、学生尝试画柿子。

4、出示学生作品,分析比较画面的布局构图。

五、学生练习

作业:

创作一幅柿子的写意国画。

要求:

要有写意国画小品的品味。

画柿子要注意大小,形态的变化。

六、展示评价

活动效果

班长签字

辅导老师签字

XXX乡村少年宫

活动方案

活动内容

国画《石榴》

时间

活动目的

1、使学生了解有关樱桃的知识,学习写意国画的知识,用写意国画表现樱桃。

2、感受中国画的笔墨韵味,激发学生热爱中国画,热爱生活的情感。

活动过程:

石榴又名安石榴,落叶乔木,干高可达一两丈。

花分单瓣、重瓣两种。

有红、黄、白、玛瑙等颜色,萼肥厚,筒状。

叶长椭圆形。

果实为球状,前端有“嘴”。

一、花的画法

    石榴花多用点厾法。

一般多画红花。

单瓣石榴花,可参照茶花画法。

外型宜圆些。

重瓣花可采用“外拓法”画,即抓住花形碗与盘的大关系,从内瓣画起。

先画浅色内层外瓣,再添内层深瓣;也可以先画内层深瓣,再画内层浅瓣。

画好之后再向外拓展画出。

花瓣用朱磦蘸胭脂画。

花头点好后可趁湿以稍重色勾筋,亦可不勾。

最后以胭脂合墨点蕊(也可以粉黄点蕊)。

花萼肥厚,可先用淡墨勾,再染黄(略加朱磦)。

    二、果实的画法   1.勾染法

    先以淡墨勾出形体。

线不仅仅是画出轮廓,更要把体积起伏关系表现出来。

勾石榴可从“嘴”画起,再勾果身。

用笔要有轻重顿挫,要借助体面转换在轮廓上形成的变化,用线与线相“搭”,来表现果实的体积起伏关系。

勾出形体后,可略皴几笔以增强果实的厚重感。

干后可用淡赭石染。

染要见笔,实为点染。

2.点厾法

点厾法常以清水笔蘸赭石,再以笔尖蘸少许重墨稍加调整,先点石榴“嘴”,再点果身,半干时以重墨点斑;青石榴则以草绿蘸赭石点;红石榴则用朱砂点,亦可先用重墨点,半干以朱砂罩点。

石榴成熟后,表皮绽裂,露出籽粒。

画籽粒可勾可点,红籽可用胭脂点,籽粒要有大小变化,用笔要利落。

 三、叶子的画法 画石榴叶子,要弄清叶子的生长特征。

新枝上的叶成簇,一组一组的;老枝条上的叶为对生。

根据果实的画法不同,及色调需要,可勾可点、可墨可色。

    四、硕果的画法  

  步骤一:

先以浓墨点写出画面左下方的两个石榴,而后添枝条。

画枝要注意前后、轻重的穿插关系。

再用稍淡的墨补画左侧后面及右侧的石榴。

半干时在墨上点朱砂。

点朱砂要见“笔”,用笔不可太碎。

 步骤二:

用墨勾叶。

勾叶要注意叶的前后、浓淡虚实关系。

为求厚重感在叶子外缘用淡墨复勾,复勾要断断续续以求松动。

最后用草绿填叶,填色时不必太拘泥,要见“笔”。

 步骤三:

用淡墨画帘子。

帘子宜虚,中锋用笔,宜松活。

要注意线的疏密变化。

 步骤四:

整理画面。

以胭脂点出石榴籽,颜色不宜过重。

籽粒与果皮处点以浓黄、枝干上点苔,钤印。

活动效果

班长签字

辅导老师签字

XXX乡村少年宫

活动方案

活动内容

国画《白菜和蘑菇》

时间

活动目的

进一步巩固中国画技法,中国画蔬果通过学习中国画白菜和蘑菇

活动过程:

一:

复习已学内容,强调用笔用墨方法.

二:

构思引导

1:

生活中常见的白菜和蘑菇有哪些?

打算画几样?

2:

怎么样画出白菜和蘑菇?

3:

怎么样安排画面?

中国画白菜和蘑菇

三:

教师示范

以白菜为例。

先用课件中国画蔬果分析白菜的形象特征,再讲用笔用墨方法。

            中白云笔调淡墨,墨中水分不宜多。

            先画菜帮和菜根,勾画线条手灵活。

            大提斗笔浓墨浸,自上而下侧锋行,

            水分多来叶儿嫩,一笔下去深浅分。

            白帮绿叶大白菜,画叶毛笔用大楷。

            墨色中间稍加深,浸透颜色添叶脉。

  为使画面不单调,可添加萝卜、香菇等,但必须注意画面上的蔬果有大小之分、蔬密之分、浓淡之分等。

三:

创作练习

鼓励学生大胆用笔用墨和用色

四:

作业讲评,小结下课。

五、教学后记

活动效果

班长签字

辅导老师签字

XXX乡村少年宫

活动方案

活动内容

国画《西瓜和葡萄》

时间

活动目的

1、  引导学生认识水墨画是国画的含义。

2、  认识宣纸、颜料等特殊用品并学会使用工具进行绘画。

3、  培养学生大胆作画的能力

活动过程:

一、欣赏水墨画,认识画画工具

1、  出示国画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提问:

这幅画与我们平时画的画有什么不同?

(引发学生对新的绘画方式的兴趣)

2、  出示绘画工具,引导学生了解

理解宣纸与白纸的不同(质地)请学生进行比较

指导国画需要特殊的颜料-----墨汁,并了解墨汁的深浅变化(水稀释)

正确的是用毛笔,知道细的地方用笔尖画,粗的地方用笔身画

3、  欣赏图片,引导学生感知国画的魅力

二、教师示范,引导学生绘画西瓜和葡萄

提问:

画西瓜和葡萄时,应该先画什么部分?

引导学生先画占纸面积大的地方,最后画零小的部分)

引导学生看清教师是怎样运用毛笔和墨汁的?

(注意水与颜料的搭配)

提问:

水多会怎么样?

如果水少了会怎么样?

画叶子用笔的什么部位画?

最后画叶梗的时候,应用笔的什么部位画?

三、学生作画,教师知道,知道学生拿笔和用墨的方式。

注意画面的布局,及绘画时的先后顺序。

四、学生互相欣赏作品。

五、延伸:

活动区中进行练习

活动效果

班长签字

辅导老师签字

XXX乡村少年宫

活动方案

活动内容

国画《荔枝》

时间

活动目的

1、体验中国画的笔墨情趣,临摹中国画。

2、学习荔枝的写意画法,进一步学习国画的笔墨技法,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艺术的热爱。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相关画作,自主探究笔墨技法,并说说自己的理解发现。

三、大胆尝试,练习荔枝的写意画法。

四、学生自评互评,互相促进。

五、提高性练习。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笔墨技法画一张写意瓜果。

三、学生自评互评,交流互动。

四、学生说说近几节国画课学习的收获。

活动效果

班长签字

辅导老师签字

XXX乡村少年宫

活动方案

活动内容

国画《丝瓜》

时间

活动目的

1、体验在绘画过程中所感受的快乐。

2、通过对比欣赏,感受作品中对不同季节的丝瓜的不同水墨表现效果。

3、乐意并能正确使用绘画工具和材料进行水墨画创作。

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见过的丝瓜。

你们见国丝瓜吗?

是什么时候见到的?

那丝瓜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出示教学挂图中的图一,引导学生欣赏。

你们看画上有什么?

丝瓜是什么样子?

什么颜色的?

它的叶子是什么样子的?

什么颜色的?

看到这样的丝瓜,你有什么感觉。

3、教师出示教学挂图中的图二,引导学生欣赏。

你们看这副画上面有什么?

和刚才我们看的那幅画有什么不一样?

你喜欢什么季节的丝瓜?

为什么。

4、教师鼓励学生在欣赏的基础上进行水墨画的创作。

如果要你们来画丝瓜,你会画什么时候的丝瓜?

周围还会画些什么呢?

5、教师点评学生作品,学生相互交流作品。

活动效果

班长签字

辅导老师签字

XXX乡村少年宫

活动方案

活动内容

国画《萝卜》

时间

活动目的

1、了解中国画传统写意技巧特点,认识大画家齐白石,学会欣赏中国画作品,并从中领会到画的意境,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情感和任务。

2、学习中国画写意萝卜的简单画法,进行笔墨基本功训练。

活动过程:

一、讲授新课

1、出示萝卜图,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看看萝卜有哪些不同的形状,它们是由那几个部分构成的?

再看看叶有什么不同?

颜色又有什么不同?

2、再请同学们观察课本中的步骤图看看是如何一步一步画的?

3、生答,师小结:

 外形:

中锋(淡墨),

身体:

侧锋(淡墨+花青)叶子:

中锋(藤黄+花青)根须:

小笔中锋

4、下面看看老师是如何所画它的!

 

边讲边现场演示(贴出空白生宣纸)

首先我们必须了解:

构图有前后,以自已的习惯为准,没有定法。

下面介绍一般画法:

①画形:

用笔可曲可直、要有节奏,不可太光,可中锋,可侧锋,要留下用笔的痕迹。

②画体:

侧锋从左右两边画,画出萝卜的体积感;

③画叶:

先用毛笔蘸淡墨(可调少量墨绿笔尖再蘸一点浓墨大笔点画,趁墨色未干时用浓墨勾叶脉)

师小结:

画花和叶运用了两种不同的手法这两种手法就是小写意花的最基本的枝法特点。

二、巡回指导

1、突出重点:

详细讲解勾线用笔方法与点染要领,指示学生注意笔墨的浓淡、干湿变化。

2、提醒学生注意环境卫生、不要乱甩毛笔,要用专用的抹布或吸水纸来吸墨、揩桌、擦画具等,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三、小结

1、展示画好的作业

2、评价作业优缺点

3、理解齐白石大师“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句话的含义。

                     

活动效果

班长签字

辅导老师签字

XXX乡村少年宫

活动方案

活动内容

国画《南瓜和茄子》

时间

活动目的

1、参照大师的作品,临摹大师的笔墨技法,仿画一幅以蔬菜为题的中国画。

2、通过欣赏,使学生认识画、书、诗、印是中国画独特的形式。

活动过程:

 一、欣赏:

以齐白石的《南瓜和茄子》为重点,指导学生欣赏水墨写意国画。

先介绍中国画的艺术特征,分析笔墨技法,讲解画面布局,然后说明在哪一部分使用中锋、侧锋笔法,以及如何用水、用墨。

欣赏时,结合上一节基本技法练习入教材分析进行。

二、教师示范以青菜为题材作水墨画的作画步骤。

(教师边讲边示范):

1、先想好画什么,画面怎样安排,然后用指甲轻轻刮出大体轮廓。

初学者可用铅笔、炭素铅笔或森炭条起稿。

2、中锋蘸淡墨勾出菜帮,先从中间一块着手。

3、用大笔的笔锋蘸淡墨后,再用笔尖蘸浓墨,以侧锋法画出叶子,笔可在纸上略作滚动,落笔要生动,大胆肯定,注意墨团要有大小浓淡的变化。

4、趁叶子未干,用浓墨画出叶脉,注意不要太湿。

5、中锋蘸浓墨(稍干),较快地画出根部,落笔时也往下按,然后向外撇出,如有些飞白效果,更为理想。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可选择大师作品中的主要物体,重新组织画面,下笔前要先想好用笔方法:

水墨应如何调合?

浓的还是淡的?

运笔采用铡锋还是中锋?

运笔方向如何确定?

总之应“意在笔先”。

练习时,教师要特意说明,练习水墨画法,因经验不足,往往要画上好几次才能画好一幅画,效果也不一定令人满意,只有多练习,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四、讲评:

选择优秀的学生作业与大师的作品比较,找出差距,明确努力方向。

活动效果

班长签字

辅导老师签字

XXX乡村少年宫

活动方案

活动内容

国画《竹笋和豆角》

时间

活动目的

1、参照范画,临摹其笔墨技法,画一幅以蔬菜为题的中国画;

2、使学生认识画、诗、书,即是中国画独特的形式;

活动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

提问:

中国画的绘画工具有哪些?

(学生答)

    教师小结上节课的基本内容,引入新课。

拿出大竹笋和豆角实物,说明本节课教学任务,并简介其结构,然后,板书课题——《竹笋和豆角》(中国画)(两分钟);

二、讲授新知识:

   1.师生共同欣赏齐白石,李苦禅的作品,简介风格。

然后出示教师示范作品,简单介绍一下。

2. 教师示范以竹笋和豆角为题作水墨画的作画步骤(边讲边画)。

    

(1)画菜帮:

中锋蘸淡墨勾出,先从中间一块画。

    

(2)画菜叶:

用大笔笔锋蘸淡墨后,再用笔尖蘸侧锋画出叶子,笔可在纸上略作滚动,注意墨团有浓淡大小的变化。

    (3)画叶脉:

趁叶子未干,用浓墨画出叶脉,注意不要太湿。

    (4)画菜根:

中锋蘸浓墨,较快地画出根部,落笔时下按。

    (5)题字和盖印:

在适当的地方题字和盖印,作品完成(15分钟)。

2.出示作业要求:

    

(1)临摹一幅《竹笋和豆角》的水墨画。

    

(2)用笔大胆、肯定。

    (3)保持画面、桌面、地面的干净。

二.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20)分钟。

三.讲评:

选出几件好的和差的学生作业讲评,然后布置下节课学习任务(3分钟)

活动效果

班长签字

辅导老师签字

XXX乡村少年宫

活动方案

活动内容

时间

活动目的

活动过程:

活动效果

班长签字

辅导老师签字

XXX少年宫国画兴趣小组活动总结

2017.12

    转眼间一个学期又过去了,本学期的国画兴趣小组活动也得以告终。

也得好好总结一下,为以后的教学工作的提升作基础。

本着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原则,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形成个性品德的目的,其主要目标就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健康、正确的审美观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