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12级免疫复习doc.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56907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76.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暨南大学12级免疫复习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暨南大学12级免疫复习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暨南大学12级免疫复习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暨南大学12级免疫复习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暨南大学12级免疫复习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暨南大学12级免疫复习doc.docx

《暨南大学12级免疫复习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暨南大学12级免疫复习doc.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暨南大学12级免疫复习doc.docx

暨南大学12级免疫复习doc

名解

免疫:

是机体识别“自己”,排除“异己(非己)”过程中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的总和,正常情况下是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性防御功能

天然免疫:

(又称非特异性免疫)种群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防御功能,乃经遗传而获得,而并非针对特定抗原,亦称天然免疫。

先天具有;无特异性;无记忆性;作用快。

获得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又称获得性免疫或适应性免疫,个体接触特定抗原(决定基)而产生。

仅针对该特定抗原(决定基)而发生反应。

后天获得;有特异性;有记忆性;作用慢而强。

抗原:

能与T、B的TCR或BCR结合,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与之结合,进而发挥免疫效应的物质。

(1)免疫原性

(2)免疫反应性

免疫原性:

抗原被T,B细胞表面特异性抗原受体(TCR或BCR)识别及结合,诱导机体产生适应性免疫答应(活化的T/B细胞或抗体)的能力.

抗原性:

(免疫反应性)抗原与其所诱导产生的免疫答应效应物质(活化的T/B细胞或抗体)特异性结合的能力.

半抗原:

只有免疫反应性,而无免疫原性的小分子物质。

如药物、多糖、类脂等。

载体:

赋予半抗原具有免疫原性的蛋白质分子,即为载体

抗原表位:

存在于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

共同抗原:

两种不同的物质间有相同或相似的表位(抗原决定簇),称为共同抗原

交叉反应:

抗体与具有相同或相似表位的其他抗原之间的反应,称交叉反应

Forssman抗原:

异嗜性抗原,存在于人、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

胸腺依赖抗原:

绝大多数蛋白质抗原如病原微生物,大分子化合物,血清蛋白等B细胞产生抗体时,必须T细胞辅助,TD-Ag,又T细胞依赖性抗原.

胸腺非依赖性抗原:

某些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时无需T细胞辅助,TI-Ag,又称非T细胞依赖性抗原.

超抗原:

一类可直接结合抗原受体,只需极低浓度即可激活2%~20%T细胞或B细胞克隆,并诱导强烈免疫应答的物质

佐剂:

是一种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预先或同抗原一齐注射到机体,能增强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的类型。

抗体:

是由B细胞识别抗原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多克隆抗体:

用含多种抗原决定簇的抗原物质免疫动物,刺激多个B细胞克隆所获得的免疫血清(含多种抗体的混合物)

单克隆抗体:

一个B细胞针对一个抗原决定簇所产生的一种特异性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

ADCC:

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抗体Fab段结合病毒感染的细胞或肿瘤细胞表面的抗原表位,其Fc段与杀伤细胞(NK细胞,巨噬细胞等)表面FcR结合,介导杀伤细胞直接杀伤靶细胞.

补体系统:

由30余种血清蛋白、膜结合蛋白和补体受体组成的多分子系统,构成机体重要的防御机制

细胞因子:

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活化的免疫细胞分泌的、介导细胞与细胞之间相互作用、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小分子多肽物质的统称

白细胞分化抗原:

指白细胞(及血小板、血管内皮细胞等)正常分化成熟为不同谱系、不同阶段以及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标志,多为跨膜糖蛋白

黏附分子:

指介导细胞间或细胞与基质间相互接触和结合的一类分子,多为糖蛋白,分布于细胞表面或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ECM)中,以配体-受体形式发挥作用.

MHC:

是位于哺乳动物某一染色体上的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其编码的产物是参与抗原提呈和T细胞激活的关键分子,在免疫应答的启动和免疫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

HLA:

HLA作为基因研究时称HLA复合体,它位于第6号染色体短臂上6p21.3,全长4000kb。

它是为200个以上基因座位组成的基因复合体;是迄今已知基因中等位基因多态性最高的基因复合体;其多态性与疾病的遗传易感性有明显关系

(人的MHC称为人来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复合物)

单元型:

指染色体上MHC不同座位等位基因的特定组合。

免疫细胞:

所有参与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及其前体,包括造血干细胞、APC、淋巴细胞、粒细胞、肥大细胞和红细胞。

TCR复合体:

TCR为所有T细胞表面的特征性标志,以非共价键与CD3结合,形成TCR—CD3复合物。

TCR的作用是识别抗原。

BCR免疫应答:

BCR直接识别抗原的B细胞决定基,由Igα和Igβ传递特异性识别信号

细胞免疫应答:

 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转化为致敏T细胞(也叫效应T细胞),当相同抗原再次进入机体的细胞中时,致敏T细胞(效应T细胞)对抗原的直接杀伤作用及致敏T细胞所释放的细胞因子的协同杀伤作用

体液免疫应答:

成熟B细胞遭遇特异性抗原,则发生活化、增殖,并分化为浆细胞,通过产生和分泌抗体发挥清除病原体的作用

免疫耐受:

指在一定条件下,机体免疫系统接触某种抗原后所产生的对该抗原的特异性弱应答或无应答状态

中枢免疫耐受:

胚胎期及出生后免疫系统未成熟的T、B细胞在中枢性免疫器官接触抗原所形成的免疫耐受。

**外周免疫耐受:

成熟的T、B细胞在外周淋巴器官接触抗原所形成的免疫耐受。

**独特型抗原:

是TCR,BCR或Ig的V区具有的独特的氨基酸序列所构成的抗原表位。

免疫调节:

免疫应答过程中,各种免疫细胞与免疫分子相互促进和抑制,形成正负作用的网络结构,并在遗传基因的控制下,完成免疫系统对抗原的识别和应答。

**抗原内影像:

抗独特型抗体可以有两种,分别针对抗体分子的可变区支架部位和抗原结合部位,抗独特型抗体中AB2针对抗原结合部位的,因其结构与抗原表位类似,并能与抗原竞争性结合AB1,因而这一型抗独特型抗体被称为体内的抗原内影像

Arthus反应:

一种实验性局部III型超敏反应.1903年Arthus发现用马血清经皮下反复免疫家兔数周后,当再次注射马血清时,可在注射局部出现红肿、出血和坏死等剧烈炎症反应。

超敏反应:

指机体对某些抗原进行初次应答后,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发生的一种以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主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变应原:

能选择性激活CD4+Th2细胞与B细胞,诱导产生特异性IgE抗体应答的物质。

**AICD:

AICD即活化诱导的细胞死亡,Fas广泛表达于各种细胞表面,包括淋巴细胞,FasL只表达与活化的T细胞/NK细胞,特别是CTL。

把Fas启动的效应细胞的凋亡称为活化诱导的细胞死亡(activation-inducedcelldeath,AICD)。

 

问答

免疫系统的主要成分,

免疫分子-免疫细胞发挥功能的物质基础

免疫细胞-担负免疫功能的主体

免疫器官-免疫细胞成熟和工作的场所

中枢免疫器官,外周免疫器官

 

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

1.免疫防御(immunedefense)

指机体对外来微生物及其毒素的免疫保护作用;

应答过强或持续过长→超敏反应;

应答过低或缺如→免疫缺陷病。

2.免疫自稳(immunehomeostasis)

免疫系统通过调节网络实现免疫系统功能相对稳定;

自稳机制发生异常→自身免疫病。

3.免疫监视(immunesurveillance)

指免疫系统识别畸变和突变细胞并将其清除的功能;

免疫监视功能异常→肿瘤发生或持续病毒感染。

 

中枢和外周淋巴器官的成分和功能

骨髓(bonemarrow):

①造血器官,各种免疫细胞的发源地;②B细胞发育、分化、成熟的场所;③体液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胸腺:

①培育和输出成熟的T细胞;②产生胸腺激素,进行免疫调节;③自身耐受的建立与维持。

淋巴结:

①T细胞和B细胞定居的场所;②产生免疫应答——淋巴结是针对淋巴液中抗原的免疫应答场所;③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④过滤和清除异物。

脾脏:

①T细胞和B细胞定居的场所;②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脾脏是针对来自血液中抗原的免疫应答场所,也是体内产生抗体的主要器官;③合成某些生物活性物质(补体成分);④血液过滤作用。

粘膜淋巴组织:

①参与粘膜局部免疫应答;②产生分泌型IgA。

 

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

一、异物性

1.抗原与自身成分相异(异种物质、异体物质)

2.未与宿主胚胎期免疫细胞接触过的自身物质。

(隔绝的自身成分和修饰的自身成分)

二、理化性质

(一)化学性质

天然抗原多为大分子有机物。

一般蛋白质是良好的抗原。

多糖及多肽也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

(二)分子量大小

要求分子量一般在10.0kD以上。

(三)化学结构的复杂性

必须有较复杂的化学组成和特殊的化学基团(要含有大量的芳香族氨基酸)。

(四)物理状态

环状>直链;聚合>单体;颗粒性>可溶性

(五)分子结构和易接近性

●分子结构是指抗原分子中一些特殊化学基团的立体构象。

●易接近性是指抗原表面这些特殊的化学基团与淋巴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相互接触的难易程度。

●易接近性常与这些化学基团在抗原分子中分布的部位有关。

 

Ab的基本结构,抗体的功能区及其功能,

1.重链与轻链(同一天然Ig分子中的两条H链和两条L链的氨基酸组成完全相同)

重链(heavychain,H链):

约450-550氨基酸,根据重链恒定区抗原特异性不同,可将重链分为5种:

μ链(IgM)、δ链(IgD)、γ链(IgG)、α链(IgA)、ε链(IgE)。

(括号内为其相应Ig)

轻链(lightchain,L链):

约210个氨基酸,①根据轻链恒定区抗原性不同,分为κ和λ两种;②在不同种属的动物κ和λ链的比例不同(人:

2:

1,小鼠:

20:

1)。

2.可变区和恒定区

可变区(variableregion,V区):

为Ig重链和轻链中靠近N端MP3序列变化较大的区域,占轻链1/2和重链1/4或1/5;不同抗体其IgV区氨基酸组成和排列有较大差异,并决定抗体与抗原结合的特异性。

*超(高)变区(hypervariableregion,HVR):

在VL和VH中,某些特定位置的氨基酸残基的排列顺序高度可变,此为HVR,轻、重链各有3个HVR。

*互补决定区(complementarity-determiningregion,CDR):

超变区乃抗体与抗原(表位)特异性结合的位置,此为CDR。

*骨架区(frameworkregion,FR):

V区中非HVR部位的氨基酸组成和排列相对保守,此为FR。

VH和VL各有4个FR。

VL和VH的3个CDR(HVR)共同组成Ig的抗原结合部位,决定着抗体的特异性,负责识别及结合抗原,从而发挥免疫效应。

恒定区(constantregion,C区):

为Ig重链和轻链中靠近C端MP3序列变化较大的区域,占轻链1/2和重链3/4或4/5。

在同一种属中,同一类重链和同一类轻链C区氨基酸的组成或排列比较恒定。

介导Ig多种生物学功能。

3.铰链区(hingeregion)

位于CH1和CH2之间可转动的区,含丰富的脯氨酸;易伸展弯曲,有利于IgV区与抗原互补性结合;有利于暴露补体结合位点;易被木瓜蛋白酶、为胃蛋白酶等水解。

4、结构域(domain)

Ig的多肽链分子可折叠成若干个由链内二硫键连接的球形结构。

每个球形结构约由110个氨基酸组成,具有一定的生理功能,故称为功能区。

5.其它成分

①J链(书P38图4-5)——由浆细胞合成的富含半胱氨酸的一种糖蛋白。

IgA和IgM含有J链可稳定Ig多聚体的成份。

②分泌片——是分泌型IgA(sIgA)的一个辅助成分,由粘膜上皮细胞合成和分泌。

保护sIgA的铰链区免受蛋白酶的水解破坏,介导IgA二聚体的转运。

 

Ab类型和功能,

一、同种型(isotype)

是指同一种属所有正常个体Ig分子共同具有的抗原特异性标志。

同种型决定簇主要存在于Ig恒定区内。

可刺激異種動物產生針對該抗體的免疫應答

二、同种异型(Allotype)

同一种属不同个体所产生的同一类型Ig分子具有特异性不同的抗原决定簇,主要表现为Ig分子的CH和CL上的一个或数个氨基酸的不同,是由于不同个体的遗传基因决定的,故又称为遗传标志。

三、独特型(idiotype)

是指不同B细胞所产生的Ig分子V区所具有的抗原特异性标志

独特型抗原决定簇可刺激机体产生抗独特型抗体(抗抗体),参与免疫调节

 

抗体的水解片段,

Ig的酶解片断

v1木瓜蛋白酶(papain)

v2个Fab段--结合抗原

v1个Fc段结合细胞

v2胃蛋白酶(pepsin)

vF(ab’)2段:

双价抗体活性

vpFc’段:

无生物学活性

 

5类抗体的特点,

1、IgG

血清中的主要抗体成分(75-80%);半寿期长(20-23天);出生后3个月开始合成,3-5岁接近成人水平;多数抗菌、抗病毒、抗毒素抗体均属IgG类;是唯一能通过胎盘的Ig,发挥自然被动免疫功能;具有活化补体经典途径的能力(IgG3>IgG1>IgG2);具有调理作用、ADCC作用和结合SPA等;参与Ⅱ型、Ⅲ型超敏反应,某些自身免疫病的抗体也属IgG。

2、IgM

五聚体形式存在于血液中;分子量最大,不能穿过血管壁和胎盘;个体发育中最早合成和分泌的Ig,脐带血中IgM增多,提示可能存在宫内感染;机体感染后最早出现的Ig是IgM,半衰期短;天然的血型抗体、类风湿因子是IgM;B细胞表面的抗原受体为IgM单体;结合和激活补体的能力最强;调理吞噬和凝集作用比IgG强。

3、IgA

分为单体的血清型和二聚体的分泌型IgA;分泌型IgA主要由黏膜相关淋巴组织产生,存在于唾液、泪液、乳汁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的分泌液中和黏膜表面,是机体黏膜局部抗感染免疫的重要因素;初乳中的sIgA可对婴幼儿发挥自然被动免疫作用;调理吞噬、中和毒素。

4、IgE

是血清中含量最低的Ig;主要由呼吸道、胃肠道粘膜固有层的浆细胞产生;属嗜细胞抗体,可与肥大细胞、嗜碱粒细胞表面FcεR结合,介导I型超敏反应。

5、IgD

血清中含量低(1%),其生物学作用尚不清楚;mIgD可作为B细胞分化成熟标志,成熟B细胞同时表达mIgM和mIgD。

补体的三条活化途径及其异同,

经典途径(classicalpathway):

由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C1q启动激活的途径为经典途径,又称第一途径或C1途径。

(书上:

指激活物与C1q结合,顺序活化C1r、C1s、C2、C4、C3,形成C3转化酶(

)和C5转化酶(

)的级联酶促反应过程。

MBL途径(MBLpathway):

由细菌的甘露糖残基与机体急性期蛋白MBL结合启动激活的途径。

(书上:

指由血浆中甘露糖结合的凝集素(MBL)直接识别多种病原微生物表面的N氨基半乳糖或甘露糖,进而依次活化MASP1、MASP2、C4、C2、C3,形成与经典途径中C3转化酶和C5转化酶的级联酶促反应过程。

旁路激活途径(alternativepathway):

由病原微生物等提供接触表面,而从C3开始激活的途径称为旁路途径。

经典途径

旁路途径

MBL途径

主要激活物质

抗原-抗体复合物

某些细菌/内毒素

细菌甘露糖残基/MBL

起始分子

C1q

C3

MASP

参与成分

C1~C9

C3、C5~C9、B、D

C2~C9

C3转化酶

C5转化酶

意义

再次感染或感染后期,参与特异性免疫

初次感染或感染早期,发挥固有免疫效应

同旁路途径

C3是血浆中浓度最高的补体成分,是三条补体激活途径的共同成分。

C3转化酶使C3裂解为C3a和C3b是补体活化级联反应中的枢纽性步骤。

旁路途径是最早出现的补体活化途径,是抵御微生物感染的非特异性防线。

三条途径出现的先后顺序:

旁路、MBL和经典。

补体活化的共同终末效应是在细胞膜上组装MAC所介导细胞溶解效应。

 

补体的功能,

1、参与宿主早期抗感染免疫

①溶菌、杀菌和细胞毒作用:

补体激活产生MAC(生物学效应:

溶解红细胞、血小板和有核细胞;参与宿主抗细菌和抗病毒防御机制),形成穿膜的亲水性通道,破坏局部磷脂双层,最终导致细胞崩解。

②调理作用:

又称促吞噬作用,血清中的调理素(补体和抗体)与细菌或其它颗粒结合,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③炎症反应

(1)趋化作用(chemotaxis):

吸引吞噬细胞向炎症部位移行/聚集的作用,具有趋化作用的物质称趋化因子。

C3a和C5a,C567对中性粒细胞具有趋化作用,吸引具有相应受体的中性粒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向补体激活的炎症区域游走和聚集,增强炎症反应。

(2)过敏毒素作用:

C3a,C5a具有过敏毒素作用,可使表面具有相应受体的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等脱颗粒,释放组胺等血管活性物质,引起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平滑肌收缩和支器官痉挛等局部炎症反应。

2、维护机体内环境稳定

①清除免疫复合物:

细菌或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结合C3b/C4b后,在循环中被吞噬细胞吞噬;细菌或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结合C3b/C4b后,若与表面具有相应补体受体(CRI)的RBC和血小板结合,则可形成较大的聚合物,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肝脏和脾脏,被巨噬细胞吞噬。

②清除凋亡细胞

3、参与适应性免疫

①参与免疫应答的诱导;②参与免疫细胞的增殖分化;③参与免疫应答的效应阶段;④参与免疫记忆。

 

细胞因子的共同特点,

(1)均为低分子量的多肽或糖蛋白

(2)大多数是细胞受抗原或丝裂原等刺激活化后产生,以自分泌或旁分泌的方式发挥作用。

(3)一种细胞因子可由多种细胞产生,同一种细胞也可产生多种细胞因子。

(4)通过与受体结合发挥作用

(5)具有高效性、多效性、重叠性、拮抗性、协同性、局限性和短暂性

(6)主要参与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

 

IFN的类型,

I型干扰素:

IFN-α、INF-β;来源于白细胞、成纤维细胞、病毒感染的组织细胞,白细胞产生IFN-α和少量IFN-β,成纤维细胞主要产生IFN-β。

功能:

抗病毒感染、抗肿瘤生长,免疫调节(较弱)。

II型干扰素:

IFN-γ,由活化的T细胞和NK细胞产生;功能:

①免疫调节;②提高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的抗原提呈能力;③增强Tc细胞和NK细胞的杀伤活性;④抑制Th2细胞形成,下调体液免疫应答;⑤趋化作用;⑥抗病毒和抗肿瘤作用(次要)。

(两种比较P61)

Ⅰ型干扰素(IFN-α、IFN-β)

Ⅱ型干扰素(IFN-γ)

主要产生细胞

白细胞、成纤维细胞

活化T细胞、NK细胞

主要诱生剂

病毒

抗原、促分裂原

热稳定性(56℃,30min)

稳定

不稳定

酸硷稳定性

稳定

不稳定

分子量

1.9~2.3万

2.0~2.5万

生物学作用

抗病毒、抗肿瘤,免疫调节作用(弱)

免疫调节作用,抗病毒、抗肿瘤(弱)

干扰素(interferon,IFN)

⏹因具有干扰病毒复制的作用而得名。

⏹分类:

分为IFN-α、IFN-β、IFN-γ三类。

I型IFN:

IFN-α、IFN-β,主要由白细胞、成纤维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产生。

II型IFN:

IFN-γ,主要由活化T细胞、NK细胞产生。

HLA的组织分布,

HLA抗原类别

分子结构

组织分布

功能

I类

(A,B,C)

重链(α链)

β2-m(非MHC基因编码)

所有有核细胞表面

识别和提呈内源性抗原肽,与辅助受体CD8结合,对CTL的识别起限制作用

Ⅱ类

(DR,DQ,DP)

α链,β链

淋巴样组织中的各种细胞表面(APC,活化的T细胞)

识别和提呈外源性抗原肽,与辅助受体CD4结合,对Th的识别起限制作用

HLA-I类分布于所有有核细胞表面

HLA-II类分子的仅表达于淋巴样组织中的各种细胞表面,如APC细胞、胸腺上皮细胞和人的活化T细胞

 

MHC的多态性,

多态性(polymorphism)指一个基因座位上存在多个等位基因(allele)。

指群体中不同个体在等位基因拥有状态上存在差别(群体概念)。

vMHC多态性的意义:

利于群体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及应付各种病原体的侵袭,从而维持种群的生存;

实现对机体免疫应答的遗传控制;

可用于个体识别,但不利于寻找同种移植物供者。

 

MHC-I类和II类分子结构,

MHC-I类分子结构

(1)肽结合区(a1/a2):

结合抗原肽

(抗原结合槽)

(2)Ig样区(a3):

与CD8结合

(3)跨膜区:

固定HLA-I类抗原于膜上

(4)胞浆区:

信号转导

(5)β2-m:

维持I类分子空间构型的稳定性

(15号染色体基因编码)

组织分布:

分布于所有有核细胞表面

MHC-II类分子结构

v

(1)肽结合区(a1/β1):

结合抗原肽

v

(2)Ig样区(a2/β2):

与CD4结合

v(3)跨膜区:

固定HLAII类抗原于膜上

v(4)胞浆区:

信号转导

.组织分布:

专职APC、活化T细胞和胸腺上皮细胞

 

MHC的功能,

1)作为抗原呈递分子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作用

抗原被抗原呈递细胞摄取和处理后,必须与MHCⅠ、Ⅱ类分子的肽结合区结合形成抗原肽-MHC分子复合体,该复合体经转运表达于抗原呈递细胞的表面,才能被相应的淋巴细胞识别,从而启动免疫应答反应。

所以说提呈抗原是MHC主要的生物学功能,并由此派生出适应性免疫应答中和这一功能相关的一系列表现。

①T细胞以其TCR实现对抗原肽和MHC分子的双重识别。

形成T细胞在抗原识别和发挥效应功能中的MHC限制性。

②被MHC分子结合并提呈的成分,可以是自身抗原,甚至是MHC分子本身。

由此,MHC参与构成自身免疫性,并参与T细胞在胸腺中的选择和分化。

③MHC是疾病易感性个体差异的主要决定者。

造成这差异的机制是与MHC分子的抗原提呈功能密切相关。

④MHC参与构成种群基因结构的异质性。

由于不同MHC分子加工提呈的抗原肽往往不同,这一特点赋予不同个体抗病能力的差异。

这在群体水平有助于增强物种的适应能力,推动生命的进化。

(2)作为调节分子参与固有免疫应答

MHC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调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经典的Ⅲ类基因为补体成分编码,参与补体反应和免疫性疾病的发生。

②非经典Ⅰ类基因和MICA基因产物可作为配体分子,以不同的亲和力结合激活性和抑制性受体,调节NK细胞和部分杀伤细胞的活性。

③炎症相关基因参与启动和调控炎症反应,并在应激反应中发挥作用。

一、参与抗原加工和提呈

MHC分子的抗原结合凹槽选择性结合抗原肽

→形成MHC分子-抗原肽复合物

→以MHC限制性的方式供T细胞识别

→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

二、参与T细胞限制性识别

双重识别

三、MHC分子的其他生物学作用

*参与对免疫应答的遗传控制

*免疫细胞间相互作用的限制性

*参与免疫调节

*参与T细胞分化及中枢耐受的建立

MHC-I/II相关的Ag提呈途径,(97)

MHC-I:

內源性抗原主要通過MHC-I類分子途徑加工與提呈。

1,內源性抗原的加工與轉運:

完整的抗原需在胞質中降解成抗原肽,才能進行轉運。

細胞內蛋白首先與泛素結合,泛素化蛋白呈線性進入胞質內的蛋白酶體而被降解。

2,MHC-I類分子的生成與組裝:

MHC-I類分子α鏈和β2微球蛋白在ER中合成,MHC-I類分子中的α鏈立即與伴侶蛋白結合。

3,抗原肽-MHC-I類分子複合物的形成與抗原提呈:

在伴侶蛋白的參與下,MHC-I類分子組裝成二聚體,其α鏈的α1和α2功能區構成抗原肽結合槽,與適合的抗原肽結合,形成複合物。

MHC-II:

外源性抗原主要通過MHC-II類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