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之国与新月之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53298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5.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日出之国与新月之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日出之国与新月之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日出之国与新月之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日出之国与新月之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日出之国与新月之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日出之国与新月之乡.docx

《日出之国与新月之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出之国与新月之乡.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日出之国与新月之乡.docx

日出之国与新月之乡

“日出之国”与“新月之乡”

一、选择题

1.伊斯兰教是世界上三大宗教之一,它起源于

A.古代印度B.巴勒斯坦地区

C.阿拉伯半岛D.古代埃及

2.信徒称为穆斯林的宗教产生于

A.古代埃及B.阿拉伯半岛

C.意大利D.古代印度

3.伊斯兰教历元年与下列哪个历史事件相关

A.默罕默德兵临麦加城下

B.默罕默德病逝

C.默罕默德带领信徒出走麦地那

D.默罕默德出家隐修

4.六七世纪末七世纪初,阿拉伯半岛人民渴望统一,承担这一历史使命,基本统一阿拉伯半岛的是()

A、穆罕默德B、哈里发

C、查理大帝D、恺撒

5.模仿和创新相结合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日本民族的发展过程主要体现为“汉化”和“欧化”的过程,其中“汉化”是指()

A.《汉谟拉比法典》B.大化改新

C.奴隶主民主政治D.种姓制度

6.大化改新在经济方面的主要内容有()

①改革行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

②土地收归国有

③国家定期按人口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④参照中国律令制度,编订了日本第一部律令法典

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①④

7.646年,日本天皇颁布诏书,进行国制改革,即“大化改新”,下列属于“大化改新”政治内容之一的是()

A.学习唐朝文化B.土地改归国有

C.实行中央集权D.推行种姓制度

8.古代日本仿效中国隋唐制度进行的改革是()

A.伯里克利改革B.大化改新

C.明治维新D.查理·马特改革

9.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标志性事件是()

A.大和统一B.幕府统治建立

C.大化改新D.明治维新

10.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并成为世界三大宗教。

其中,伊斯兰教诞生于

A.中国B.巴勒斯坦地区

C.阿拉伯半岛D.古印度

11.隋唐时期中国人处理事务的方式构成了七世纪日本《十七条宪法》的总体模式,这一时期日本政府模式处处和中国隋唐相像。

“这一时期”是()

A.日本远古时期B.大化改新时期

C.幕府统治时期D.明治维新时期

12.大化改新是大和民族发展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下列历史知识概述准确的是()

①苏我氏父子专权,统治出现危机

②中大兄皇子依靠西乡隆盛等人,效仿中国隋唐制度进行改革

③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的私有制,改国国家管理;仿照唐朝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颁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

④实行中央集权

⑤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A.①③④⑤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D.②③④⑤

13.大化改新和阿拉伯国家建立的相同点是

A.都通过改革的方式实现了本民族的发展

B.都实现了本民族、本地区的统一

C.都缓解了社会危机,实现了社会的稳定

D.都善于向外国的先进文化学习

14.日本“大化改新”是仿效中国隋唐的封建制度实行的改革,其主要内容有()

①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

②废除贵族世袭制

③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④“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A.①②④B.①②③

C.①③④D.②③④

15.伊斯兰教的经典是()

A.《圣经》B.《道德经》

C.《古兰经》D.《诗经》

16.下列属于大化改新内容的是()

①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国家②废除贵族世袭制

③把贵族土地收归国有④国家把土地卖给农民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17.伊斯兰教教历元年(公元622年)与下列哪个历史事件相关()

A.穆罕默德出家隐修B.穆罕默德病逝

C.穆罕默德出走麦地那D.穆罕默德兵临麦加城

18.日本历来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你知道其效仿唐所进行的改革的名称吗?

A.明治维新B.查理·马特改革

C.伯利克里改革D.大化改新

19.某班级要进行一场关于古印度“种姓制度”的历史话剧表演,他们采用的台词应该是()

A.“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B.“别看我只是一个武士,但我和国王同属刹帝利。

C.“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D.“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

20.有关对宗教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每个宗教都有各自信仰的神

B.宗教大多被统治阶级所利用成为统治人民的工具

C.世界三大宗教是佛教、道教、基督教。

D.佛教的教义多是叫人忍受苦难、顺从

21.认为人们受生、老、病、死等苦都是前生造孽的结果,如果今生造孽,来生还要受苦。

只有消除一切欲望,才能断绝“苦根”,达到“极乐世界”。

宣传这种说教的宗教是()

A.基督教B.伊斯兰教

C.佛教D.婆罗门教

22.下列事件是穆罕默德所为的是()

①创立伊斯兰教

②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

③基本统一阿拉伯半岛

④将阿拉伯发展为跨越亚、欧、非三大洲的大帝国

A.①②B.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3.大化改新是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主要是因为()

A.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

B.把部民转为平民

C.废除了世袭制,以才选官

D.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收取赋税

24.关于世界三大宗教的说法,正确的的一项是()

A.长诗《神曲》属于伊斯兰教题材

B.创立的顺序是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

C.耶路撒冷是三大宗教的圣地

D.教义中都有“忍耐服从”的内容

25.下图是巴基斯坦、马来西亚、阿尔及利亚三国国旗。

从国旗图案上看,都有一个共同特征,这标志着三国大多数人们信仰()

A、伊斯兰教B、基督教C、佛教D、月亮神

 

二、填空题

26.伊斯兰教的创始人是___________,西欧最大的封建主是________。

27.日本人是善于学习的民族,古代向中国学习,近代向西方学习。

古代史上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是;近代史上日本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标志是。

28.历史上有些事情影响着历史的进程,请写出下列历史事件:

(1)476年__________,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的结束。

(2)公元622年被确立为伊斯兰教教历元年,因为这一年穆罕默德__________。

三、问答题

29.日本大化改新的时间及力主改革的人物是?

(2分)主要内容有哪些?

(4分)有什么意义?

(2分)

3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9分)

材料一凡田,六年一班,神田、寺田不在此限。

若已身死,应退田者,每至班年,即从收授。

材料二废除官职世袭的陋习,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是哪个国家在何时进行的?

(3分)

(2)材料一、二分别是哪方面什么措施?

(4分)

(3)此事件对该国有何重大意义?

(2分)

四、综合题

31.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646年,通过政变上台的孝德天皇颁布诏书,仿效中国隋唐制度进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中图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

材料一中提到的改革对日本历史发展产生的最重要的影响是什么?

32.日本人民善于学习、善于创造,勤劳智慧、奋发向上。

远在1400多年前,日本就先后20多次向中国派出遣隋使、遣唐使,借鉴中国的制度、典章、律令,引入佛教、汉字、技术,结合自己的实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日本文化。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人民努力学习吸收世界先进文明成果,逐步发展成为亚洲第一个现代化国家。

日本人民以有限的国土资源创造出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日本在制造业、信息、金融、物流等领域位居世界前列,拥有世界一流的节能环保技术。

这是日本人民的傲,也值得中国人民学习。

─2008年5月8日,胡锦涛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的演讲

请回答:

(1)“远在1400多年前”,日本“借鉴中国的制度、典章、律令”进行的一次改革叫什么?

这次改革在经济方面的内容是什么?

(2)日本明治维新又是借鉴了哪里的“先进文明成果”?

具体通过哪些措施使日本“逐步发展成为亚洲第一个现代化国家”?

(3)两次改革分别使日本的社会制度产生了什么变化?

(4)在改革开放、借鉴外来文明方面,我们国家应怎样做?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内容是伊斯兰教的起源地,是在阿拉伯半岛。

2.B

【解析】

试题分析:

考查伊斯兰教的起源地,是阿拉伯半岛。

3.C

【解析】

试题分析:

考查时间的题。

伊斯兰教历元年是622年,这年默罕默德带领少数信徒在麦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

4.A

【解析】

试题分析:

阿拉伯半岛统一战争,发生于公元7世纪20年代至632年。

穆罕默德复兴了伊斯兰教,率领阿拉伯人统一了阿拉伯半岛,为日后的阿拉伯对外征服战争奠定了基础。

故选A。

考点: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5.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日本的大化改新。

六七世纪时,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势力强大,政局混乱,改革势在必行。

7世纪中期,新上台的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大化改新开始。

故选B。

考点: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人类文明的开端·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6.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

根据所学知识,7世纪中期,日本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进行改革。

其中经济方面的内容有把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因此②③符合题意,而①④都属于政治方面的内容。

故本题应选择②③,正确答案为C。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7.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大化改新有关知识的识记。

依据学过的知识已知,公元7世纪中期,日本曾经效仿隋唐进行过大化改新.大化改新的内容:

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故选C.

考点: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8.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日本大化改新。

7世纪中期,日本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成功,新上台执政的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仿照中国隋唐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改革。

这次改革为日本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

这次改革史称大化改新,故选B。

考点: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9.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大化改新有关知识的识记。

依据学过的知识已知,日本曾经效仿隋唐进行过大化改新,通过这次改革,日本开始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所以此题选C。

考点: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10.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它们都起源于亚洲。

所以答案选C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中古欧洲社会。

11.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属于基础题,考查的是日本的大化改新的相关史实。

根据“这一时期日本政府模式处处和中国隋唐相像”提示词。

结合课本所学,公元646年,日本天皇和一些留学中国的士大夫参照隋唐制度,实行改革。

即大化改新。

大化改新对日本产生了重要影响,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因而不正确的选择答案B。

考点: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12.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日本大化改新的准确识记。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大化改新是由于苏我氏专权引起的,其在政治上的措施是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其改革是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标志。

西乡隆盛则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政治家,他和木户孝允(桂小五郎)、大久保利通并称“维新三杰”。

大化改新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的私有制,改国国家管理;仿照唐朝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颁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

故选A。

考点: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亚洲和欧洲的封建国家·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13.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化改新和阿拉伯国家建立都是为了缓解本国面临的困境。

转变危机,实现国家的稳定。

所以答案选C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14.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主要考查日本“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

日本“大化改新”是仿效中国隋唐的封建制度实行的改革,其主要内容有:

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把许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题文中“‘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是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

所以答案选B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15.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伊斯兰教的有关知识。

7世纪时,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

“伊斯兰”是阿拉伯语“顺从”的意思。

伊斯兰教信徒称为穆斯林,意思是信仰真主安拉的人。

穆罕默德的说教后来集录成为伊斯兰教的经典《古兰经》。

故选C。

考点: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一)

16.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

7世纪中期,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

主要内容有:

政治上:

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

经济上:

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大化改新后,土地是定期分给农民耕种,并不是卖给农民,④不符合史实,故选A。

考点: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17.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伊斯兰教历的起源。

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最初在麦加传教,但遭到麦加贵族迫害。

622年,穆罕默德带领少数信徒离开麦加,在麦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

伊斯兰教把622年定为伊斯兰教历元年。

故选C。

考点: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18.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隋唐时,中国的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繁荣吸引了很多外国人前来学习,日本是其中之一。

但此时的日本政局混乱,天皇大权旁落,世袭大贵族权势极大,强大的中央贵族权倾朝野。

中国唐朝的统一和兴盛,强烈刺激了大和统治者,7世纪中期,天皇和一些曾留学中国的士大夫决心参照隋唐制度实行改革,这就是大化改新。

故选D。

考点: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19.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古印度的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是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根据这个制度,古印度社会分为四个等级:

婆罗门,包括祭司、贵族,掌握神权;刹帝利:

包括国王、武士、官吏,把持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吠舍:

包括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首陀罗:

包括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

A出自《汉谟拉比法典》,C是欧洲封建社会的特点,D是阿基米德的名言。

故选B。

考点: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人类文明的开端·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20.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世界三大宗教。

世界三大宗教指的是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可见C错误。

ABD都是正确的,所以选择C。

考点: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一)

21.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世界宗教。

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释迦摩尼。

佛教宣扬“众生平等”,要人们忍耐服从,只有消除一切欲望,才能断绝“苦根”,达到“极乐世界”。

所以选择C.

考点: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一)

22.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穆罕默德的历史功绩。

穆罕默德的历史功绩在于创立伊斯兰教和建立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国家,而基本统一阿拉伯半岛和建成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的是他的后代。

故答案选A。

考点: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23.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日本大化改新的史实。

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是苏我氏父子专权,统治出现危机。

主要内容有:

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的私有制,改国国家管理;仿照唐朝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颁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实行中央集权。

意义是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收取赋税是土地制度的变化,标志着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故答案选D。

24.D

【解析】

试题分析:

长诗《神曲》属于反天主教题材,与伊斯兰教无关;佛教创立的时间是公元前6世纪,基督教创立的时间是公元1世纪,伊斯兰教创立的时间是7世纪,所以正确的创立顺序是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耶路撒冷是基督教的圣地。

三大宗教的教义中都有“忍耐服从”的内容,故选D。

25.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的是伊斯兰教的标志星月。

旗帜上有新月和星的图案,这个基本算是伊斯兰教的标志之一,三国旗帜都有弯月,月亮,皎洁的月亮,都信仰真主。

所以答案选A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一)。

26.穆罕默德基督教会

【解析】

试题分析:

穆罕默德政治家、宗教领袖,伊斯兰教的创复兴者,也是伊斯兰教徒(穆斯林)公认伊斯兰教先知。

欧洲中世纪时,以教皇为首的基督教会直接占据着西欧众多的土地。

考点:

伊斯兰教西欧封建改革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属基础题,掌握伊斯兰教及西欧封建改革的基础知识。

27.大化改新明治维新

【解析】

试题分析:

大化改新仿效隋唐制度,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明治维新使日本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

考点:

日本历史上的改革

点评:

此题考查了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关键的对日本两次改革影响的认识。

28.

(1)西罗马的灭亡;

(2)带领信徒出走麦地那。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问主要考查的是罗马共和国知识点。

材料

(1)提供了关键信息“476年”、“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的结束”,结合课本所学分析,公元前395年,内外交困的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476年,西罗马帝国皇帝被日耳曼人废掉,西罗马帝国灭亡,西欧的奴隶社会历史结束。

故答案为西罗马的灭亡。

(2)本问主要考查的是伊斯兰教知识点。

材料

(2)提供了关键信息“公元622年”、“伊斯兰教教历元年”,结合课本所学分析,伊斯兰教历法是中世纪伊斯兰教国家所使用的历法,是以622年,穆罕默德带领少数信徒离开麦加,在麦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作为伊斯兰教历元年的。

故答案为带领信徒出走麦地那。

考点: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人类文明的起源、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西方文明之源、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29.

日本大化改新的时间是7世纪中期;力主改革的人物是中臣镰足;主要内容是:

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日本大化改新的相关知识点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7世纪中期,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成功,新上台执政的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大化改新开始了,力主改革的人物是中臣镰足;主要内容是:

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考点:

人教课标版九年级上册··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大化改新

30.

(1)(3分)大化改新;日本;7世纪中期。

(2)(4分)材料一是经济方面的措施:

土地收归国有,国家定期按人口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材料二是政治方面的措施:

改革行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

(3)(2分)大化改新是日本历史上一次重要得国制改革,改革后,日本依靠律令实行统治得天皇制中央集权国家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材料联系所学可知这个事件是7世纪中期日本的大化改新得改革,材料内容反应的就是大化改新得内容

(2)通过材料分析,材料一是大化改新在土地方面的措施即经济措施;材料二是政治制度方面的措施。

难度不大。

(3)根据识记叙述大化改新的意义即可。

考点:

日本大化改新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日本大化改新得时间和措施以及历史意义得识记,难度不大属于基础识记题。

31.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解析】

试题分析:

在材料一的信息已明确指出此次改革是大化改新,问题

(1)问的是这次改革的影响,是对基础知识内容的考查。

32.

(1)大化改新

(2)西方(欧洲)国家。

政治方面: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在经济方面:

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在社会生活方面:

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3)大化改新:

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明治维新:

使日本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

(4)我们认识到我们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努力学习外国先进的经验,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大化改新有关知识的识记。

依据学过的知识已知,六七世纪时,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势力强大,政局混乱,改革势在必行。

7世纪中期,新上台的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大化改新开始。

大化改新是日本效仿隋唐进行的改革,通过这次改革,日本开始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日本明治维新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明治维新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其内容的政治方面: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

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日本明治维新又是借鉴了西方(欧洲)国家的“先进文明成果”。

(3)本题考查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的影响。

日本曾经效仿隋唐进行过大化改新,通过这次改革,日本开始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19世纪中期,日本闭关锁国的大门被美国打开,为了摆脱民族危机,日本实行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4)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日本曾经效仿隋唐进行过大化改新,通过这次改革,日本开始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日本学习西方先进文明成果的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两次改革使日本开始崛起,由此可见,我们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努力学习外国先进的经验,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考点: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无产阶级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亚洲封建国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