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中小企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52575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6.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鄂尔多斯中小企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鄂尔多斯中小企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鄂尔多斯中小企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鄂尔多斯中小企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鄂尔多斯中小企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鄂尔多斯中小企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docx

《鄂尔多斯中小企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鄂尔多斯中小企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鄂尔多斯中小企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docx

鄂尔多斯中小企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鄂尔多斯市中小企业

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鄂尔多斯中小企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中小企业是鄂尔多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关系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任务。

加快中小企业经济发展是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是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持久动力和重要基础。

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小企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不仅关系到鄂尔多斯市走进全国前列、走向世界一流的进程,更关系到人民生活的改善和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

通过调研,对全市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困难等方面有了较为全面、客观的认识和了解,从而形成了对今后鄂尔多斯市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些想法和建议,以期对鄂尔多斯市中小企业的发展有所促进。

一、鄂尔多斯市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

(一)中小企业发展基本情况

1.中小企业数量多分布广

按照《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全市除了15户大型企业和国有金融、保险、通信、邮政以外所有企业都为中小企业(不包括个体工商户)。

2008年,全市中小企业7197户,占全部企业的99.6%。

——从产业划分来看,三产份额较大。

第二产业共2755户,占全市全部企业的38.1%,占全市中小企业的38.3%;第三产业共4442户,占全市全部企业的61.4%,占全市中小企业的61.7%。

在第二产业中,主要集中在工业的煤炭、化工、建材、电力、绒纺等行业。

在第三产业中,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餐饮住宿、批发零售、房地产业。

——从行业划分来看,工业、住宿和餐饮业较多。

全市中小工业企业2190户,占全市中小企业的30.4%。

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306户,占4.3%;纺织业145户,占2%;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52户,占2.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515户,占7.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22户, 占0.3%;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118户,占1.6%,其它工业行业占到12.9%。

中小建筑企业565户,占全市中小企业的7.9%。

批发和零售业2013户,占28.0%;住宿和餐饮业517户,占7.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341户,占4.7%;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517户,占7%;房地产业81户,占1.1%;金融业202户,占2.8%;租赁和商务服务业388户,占5.4%。

——从经济类型来看,私营企业数量占到六成。

鄂尔多斯市中小企业的发展是与民营经济的发展、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相伴而生的,是推动对外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力量。

形成了我市多种所有制经济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全市中小企业国有企业占1.7%,集体企业占0.9%,股份合作企业占1.4%,有限责任公司占24.7%,私营企业占62.1%,港澳台投资占0.2%,外商投资企业占0.4%,其它企业占2.9%。

——从各旗区来看,东胜区占到三分之一。

东胜区中小企业2507户,占全市中小企业的34.8%;达旗1015户,占14.1%;准旗1217户,占16.9%;伊旗631户,占8.8%;西四旗前旗380户,鄂旗758户,杭锦旗271户,乌审旗418户,分别占到全市中小企业5.3%、10.5、%3.8%、5.8%。

2008年各旗区中小企业数量

指标名称

企业数(个)

比重(%)

全市

7197

 

东胜区

2507

34.8

达旗

1015

14.1

准旗

1217

16.9

前旗

380

5.3

鄂旗

758

10.5

杭锦旗

271

3.8

乌审旗

418

5.8

伊旗

631

8.8

2.中小企业就业渠道广吸纳人员多

中小企业的发展,不仅创造了社会财富,而且在缓解就业压力、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2008年,全市中小企业从业人员298193人,占全部企业从业人员的84.8%。

——从产业划分来看,二产吸纳人员较多。

中小企业的发展,促进了大量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解决了一大批城乡居民的就业问题,成为增加就业的主要渠道。

第二产业从业人员183461人,占全市全部企业的52%,占全市中小企业的61.5%;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14732人,占全市全部企业的32.6%,占全市中小企业的38.5%。

在第二产业中,主要集中在工业的煤炭、化工、建材、电力、绒纺行业。

在第三产业中,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餐饮住宿、批发零售、房地产业等行业。

——从行业划分来看,工业吸纳人员占四成。

中小工业企业从业人员128192人,占全市中小企业从业人员的43.0%;在工业中,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47356人,占15.9%;纺织业8783人,占2.9%;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3651人,占4.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6834人,占5.6%;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10432人,占3.5%,其它工业行业占到10.5%。

建筑业55269人,占全市中小企业从业人员的18.5%;批发和零售业32575人,占10.9%;住宿和餐饮业18606人,占6.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28163人,占9.4%;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731人,占0.2%;房地产业11581人,占3.9%;金融业占6366人,占2.1%;租赁和商务服务业9974人,占3.3%。

——从各旗区来看,东胜区吸纳人员最多。

东胜区中小企业从业人员117913人,占全市中小企业的39.5%;达旗36812人,占12.3%;准旗57311人,占19.2%;伊旗27998人,占9.4%;西四旗前旗9211人,鄂旗40199人,杭锦旗9081人,乌审旗10513人,分别占到全市中小企业3.1%、13.34%、3%、3.5%。

(二)鄂尔多斯市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

鄂尔多斯市紧紧围绕“结构转型、创新强市”发展战略,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题,立足资源优势和地区实际,中小企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2008年,全市中小企业创造增加值1057亿元,占全市GDP的65.9%。

其中,第二产业创造增加值583亿元,占中小企业增加值的55.1%,第三产业创造增加值474亿元,占中小企业增加值的44.9%。

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不仅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提高了国民经济整体效益。

2008年,全市中小企业创造营业收入2873亿元,营业利润677亿元,上交税金215亿元。

第二产业创造营业收入1548亿元,营业利润331亿元,上交税金136亿元,分别占全市中小企业的53.9%、49.6%、63.3%。

第三产业创造营业收入1325亿元,营业利润346亿元,上交税金79亿元,分别占全市中小企业的46.1%、48.6%、62.3%。

从行业划分来看,工业企业是主力军。

全市中小工业企业创造营业收入1327亿元,营业利润288亿元,上交税金126亿元,分别占全市中小企业的46.2%、18.5%、26.8%。

建筑业创造营业收入221亿元,营业利润42.8亿元,上交税金9.8亿元,分别占全市中小企业的7.7%、6.3%、4.5%。

批发和零售业创造营业收入780亿元,营业利润147亿元,上交税金50亿元,分别占27.1%、21.7%、23.3%;住宿和餐饮业创造营业收入27.3亿元,营业利润4.2亿元,上交税金1.2亿元,分别占0.7%、0.6%、0.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创造营业收入230亿元,营业利润127.7亿元,上交税金17.4亿元,分别占8%、18.9%、8.1%;房地产业创造营业收入186.6亿元,营业利润66.9亿元,上交税金9.9亿元,分别占6.5%、9.8%、4.9%。

二、全市中小企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前,金融危机影响尚未见底,鄂尔多斯市中小企业发展正处于一个增长转型的关键时期,孕育着企业制度、产业发展、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等方面的重大转变。

在面临着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外部环境问题

1.融资问题

通过调研了解,融资问题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中小企业普遍反映贷款难,手续繁,归还期短。

(1)从直接融资来看,空间有限

中小企业发行股票上市融资有十分严格的限制条件,一般中小企业无法利用股票市场筹措资金。

(2)从间接融资渠道看,贷款难

从银行借贷来看,中小企业自身经营风险大,信息透明度不高,担保能力弱,商业银行因为这类贷款数额小、笔数多、风险大和成本高的考虑,不愿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

从民间借贷来看,银行资金的收紧使民间资金活跃起来。

在鄂尔多斯市这个民间借贷活跃的地方,企业对民间资金的需求,从过去的短期流动资金,转而为企业较长时期的经营和项目所需要,民间资金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银行资金的替代。

民间借贷的利率高,资金价格的上升,直接增加了企业的投资成本和财务成本,降低了企业的赢利空间,影响了大量中小企业的生存和竞争。

2.担保问题

中小企业由于规模、信誉度等问题,抵押担保难,无法从商业银行取得大数量的资金支持。

(1)从担保品种来看,银行只认可土地、房地产等不动产作抵押,大部分中小企业财务账目不健全,又无可靠的担保机构,担保品种比较单一。

(2)从担保机制来看,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社会服务体系尚不健全,缺乏必要的社会担保机制。

由于融资难,资金周转不畅,使得中小企业技术引进,设备和产品的改造更新,原料购进等都受到一定的制约,影响其经营和发展。

3.市场准入障碍多,创业环境不公平

(1)中小企业市场准入方面,办理时间长、审批手续多、经费成本大、进入门槛高。

在我市通常筹办一个中小企业,从开始到最后注册登记,少则1个月,多的达几个月,甚至个别的长达半年到一年。

这样的话,一个企业注册下来,市场需求极有可能将发生较大的变化,商机也将早已不复存在;而且,繁杂的审批环节使得兴办的中小企业,注册成本加大,进而成为企业投资的重要部分,最终导致投资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加大。

(2)创业环境方面,中小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欠缺公平,政策导向、优惠措施等更倾向于大型企业和国有企业。

如遇到土地使用、村企矛盾等一系列问题时,政府对大企业大项目是”保姆式”的服务,而小企业却截然不同。

这些外部环境的不公平使中小企业创业困难,发展维艰。

(二)企业自身问题

1、规模偏小结构单一

我市中小企业主要集中在技术含量较低的煤炭、化工、冶金、建材、绒纺及批发零售餐饮等商贸企业。

结构和经济规模,上规模、上档次的企业少。

如2008年,我市第二产业中小企业2755户,其中限上企业只有541家,仅占到第二产业19.9%。

中小企业产业链短,产品深加工、附加值高的企业少。

2、自主发展创新能力不强

一方面,由于受传统的经济体制和思维模式的影响,大多数中小企业经营者的观念落后,惧怕风险,排斥创新,以致于企业内部尚未形成创新机制。

同时由于绝大部分中小企业属于粗放型、资源加工型和劳动密集型企业,企业设备工艺落后、科技含量低、基本无自主创新和科研开发能力,从而造成了产品结构的不合理,企业应对风险能力较弱。

再加上企业员工对企业变革的信心和支持不足,导致企业的创新力和凝聚力弱化,这样很难开发出高附加值且具有竞争的产品投入市场,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在我市人们一谈到技术创新,往往“重大轻小”,把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大企业、大集团身上,将中小企业视作配角。

以为企业规模越大,创新能力越强,觉得中小企业缺乏自主创新,处于简单模仿的被动地位。

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中小企业机动灵活、富有竞争力和扩张性,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源泉之一。

 

3、管理体制落后,人才匮乏

中小企业由于大多数为私营企业,其中有一部分是家族式管理,缺乏内部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容易在内部管理上滋生问题。

这些管理已不能适应企业做大做强的需要。

同时,现代企业竞争集中,人才竞争是重要的一面,我市中小企业人才匮乏,没有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引进、培育和利用机制。

高级管理、技术人才引得进留不住,普通工人、服务人员流失严重。

三、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对策建议

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既是一项长期战略任务,也是当前我市保增长、扩内需、惠民生的紧迫任务。

通过调研了解,总结一些想法和建议,以期对鄂尔多斯市中小企业的发展有所促进。

(一)拓宽融资渠道缓解融资困难

 1、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出路在于尽快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加快建立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从中小企业的特点出发,改进信贷管理方式,开展金融产品创新,完善金融服务。

2、增进银企信息沟通。

要在银企对接上有突破,有关部门就要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做好穿针引线工作,努力搭建银企互动平台,使金融部门树立服务地方的意识和形成“你发财、我发展”的局面。

3、发展中小金融机构(民营银行),培育面向中小企业融资的资本市场。

鄂尔多斯市民间资本丰沛,通过成立民营银行,按市场化原则实行“准入、退出”可以把地下的民间借贷、钱庄等变成地上的,通过严格的监督管理把不合法的变成合法的。

支持民营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组建股份制商业银行,发展中小金融机构,是完善中小企业间接融资的另一出路。

4、进一步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加快创业板市场建设,完善中小企业上市育成机制,扩大中小企业上市规模,增加直接融资。

5、鼓励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社会资金设立主要支持中小企业的创业投资基金,积极发展股权投资基金。

6、发挥融资租赁、典当、信托等融资方式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作用。

(二)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

1、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坚持政府扶持、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的原则,继续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地发展各类担保机构。

设立包括财政出资和企业联合组建的多层次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基金和担保机构。

积极创造条件,组建全市性的担保行业协会,努力建立担保机构自我服务、自我监管、自我发展的自律机制。

2、加强和改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完善财产抵押制度和贷款抵押物认定办法,采取动产、应收账款、仓单、股权和知识产权质押等方式,缓解中小企业贷款抵质押不足的矛盾。

3、推进中小企业信用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征集机制和评价体系,提高中小企业的融资信用等级。

(三)营造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1、抓紧制定全市中小企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中小企业的基本思路、目标和基本原则、发展目录,合理整治、布局企业,在继续扶持优势产业、龙头企业的同时,将扶助初创型、成长型企业的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2、落实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清理不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深化垄断行业改革,扩大市场准入范围,降低准入门槛,进一步营造公开、公平的市场环境。

3、加强引导,为中小企业创业搭建创业平台。

政府部门应设立中小企业项目办公室,专门负责全区中小企业项目的挖掘储备以及宣传推介等工作,更好地为中小企业创业人员提供项目引导和服务。

4、逐步扩大财政预算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项资金规模,重点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开拓市场、扩大就业,以及改善对中小企业的公共服务。

5、落实和完善税收优惠政策。

6、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大对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支持,鼓励中小企业不裁员、少裁员,稳定和增加就业岗位。

对中小企业吸纳困难人员就业、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在相应期限内给予基本养老保险补贴、基本医疗保险补贴、失业保险补贴。

对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的困难中小企业,适当延长或缓缴社会保险费或降低费率政策执行期。

7、减轻中小企业社会负担。

凡未按规定权限和程序批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政府性基金项目,均一律取消。

全面清理整顿涉及中小企业的收费,重点是行政许可和强制准入的中介服务收费、具有垄断性的经营服务收费,能免则免,能减则减,能缓则缓。

8、对涉农企业,以上优惠政策应适当加大或放宽一些。

(四)进一步增强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1、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重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为其提供良好的外部创新环境,

2、建议建立风险投资机制,鼓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3、建议制定鼓励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

4、支持中小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质量。

支持中小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发先进适用的技术、工艺和设备,研制适销对路的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

(五)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加强人才培训

1、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加强管理。

支持培育中小企业管理咨询机构,开展管理咨询活动。

引导中小企业加强基础管理,强化营销和风险管理,完善治理结构,推进管理创新,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2、推行现代管理。

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不断提高在现代市场经济和经济国际化条件下经营管理企业的能力;要逐步摆脱传统的户族式管理模式,引进现代企业管理机制,推行信息化管理,建立规范的企业制度。

3、大力开展对中小企业各类人员的培训。

实施中小企业培训工程,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广泛采用网络技术等手段,开展政策法规、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专业技能、客户服务等各类培训。

针对企业家来说,中小企业家必须加强学习、开阔视野,充分了解世界发展潮流,掌握国内外同行发展状况,努力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针对中层管理者来说,高度重视对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培训,对经营管理者实施全面培训。

鼓励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通过各种形式提升管理水平。

如外出学习考察或到专门院校进修、到区内外大企业挂职等方式,丰富知识、扩展视野、提高层次。

针对企业职工来说,要加强中小企业职工队伍素质建设,鼓励企业通过岗前培训、岗位练兵等形式,激发职工学知识、学技术的积极性。

4、加快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实施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加快推进重点区域中小企业信息化试点,引导中小企业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研发、管理、制造和服务水平,提高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能力。

5、鼓励信息技术企业开发和搭建行业应用平台,为中小企业信息化提供软硬件工具、项目外包、工业设计等社会化服务。

 

(六)加强对中小企业工作的领导 

1、成立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

加强对中小企业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领导和政策协调。

2、要建立和完善对中小企业的分类统计、监测、分析和发布制度,加强对规模以下企业的统计分析工作。

有关部门要及时向社会公开发布发展规划、产业政策、行业动态等信息,逐步建立中小企业市场监测、风险防范和预警机制。

(燕晓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