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3.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52324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0.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3.docx

《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3.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3.docx

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3

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3

23 和时间赛跑

学习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正确读写“忧伤、哀痛、持续、安慰、日月如梭、狂奔、受益、无穷、假若”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初步把握的主要内容,体会时间的意义,形成珍惜时间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

   3联系上下和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4搜集、积累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谚语。

学习重、难点:

    重点:

启示人们:

虽然“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了”,但是“假如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

使学生从学习中获得这一启示,引导学生对这一问题有所感悟,是本学习的重点。

    难点:

由于时间观念比较抽象,小学生的时间观念比较模糊。

因此,要感受珍惜时间的意义,是本学习的难点。

教学准备:

    教师:

重点语句和珍惜时间名人名言

    学生:

收集珍惜时间的名人名言,身边珍惜时间的人物和事例。

  教学时间:

两时

教学过程:

               第一时

  谈话引入:

  师:

(自编谜语)同学们,你们喜欢谜语吗?

有哪些谜语?

说让大家猜猜?

老师自己编了一个谜语,你们想听吗?

听好——什么东西有的人觉得充裕?

有的人总觉得不够用?

什么东西你珍惜它,就会给你带财富?

什么东西你浪费了它,也就等于浪费了自己的生命?

  师:

同学们,对时间,你有什么看法呢?

  师:

同学们,时间是摸不着,也看不到的,但又是时时存在的,并且一去不复返的,有个人,在他外祖母去世的时候,和我们想法一样,认为时间一天天过去,是很可悲的事情,可是后,他却又同时间赛跑(板书题)。

你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一、初读,整体感知

  师: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可以把你喜欢的内容多读几遍。

  师:

(检查读书,了解读书情况)谁读自己喜欢的内容?

  师:

刚才读了,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谁告诉大家呢?

  二、再次读书,质疑问难

  师:

同学们读书很认真,了解了大意。

我们知道,学贵有疑,读了这篇,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呢?

要想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就得认真读书呀。

  师:

谁说说自己的问题?

你觉得哪写句子不好理解呢?

  三、三读,重点探究

  师:

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可真好,正是老师想提出的问题呢。

那这些问题怎么解决呢?

靠老师吗?

对,得靠我们认真读书。

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认真读一读,看能不能解决一些问题。

  师:

谁读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

你觉得应该怎么读呢?

读了这些内容,你有什么想法呢?

  四、一句化总结:

这节,你读了这篇,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请你用一句话写出。

  五、布置作业:

  1、熟读,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背诵。

  2、收集珍惜时间的名人名言。

第二时

  一、回忆复习

  师:

这节,我们继续和时间赛跑,我们看看,哪些人跑在了时间的前面好吗?

先看看你昨天和时间赛跑的结果把。

  1、通过上节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

  2、你记住了哪些生字词和优美的语句呢?

(把生字词写在练习本上)

  二、学生选择,深入探究

  师:

请你找出认为难理解的语句,和大家一起研究好吗?

  师:

请你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你的看法。

  (小组交流后,各组选出本组的语句,在班上交流。

主要是针对含义深刻的句子和难理解的句子如: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了”,“假如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展开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看法,谈感受。

  三、延伸,深化中心

  师:

同学们,我们理解了含义深刻的句子,你觉得本的作者写这篇的目的是什么呢?

他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今天,你又读了,又有怎样的感受呢?

  师:

时间如流水,一去不复返,我们也要和时间赛跑。

咱们身边,有哪些同学和时间赛跑,跑在了时间的前面呢?

  珍惜时间的名言可多了,你收集了哪些呢?

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咱们一起看看,读一读吧。

(小黑板出示)

  最后,让我们也写名言怎样?

请你把自己珍惜时间的想法,自己的感受用一句话写下吧。

  师总结:

虽然时间一去不回头,但我们和时间赛跑,一定会成功!

  四、作业

  写读后感或者写自己亲身经历的这样的事情。

板书设计:

太阳落明白要珍惜时间

和时间赛跑

下决心,一直和时间赛跑

 

24*计算机之父”的童年故事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学习带着问题默读。

   3、知道阿兰图灵成为计算机理论的奠基人与他小时侯勤于动脑、勇于实践是分不开。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带着问题默读,培养自学能力。

   2、理解小阿兰童年的“怪”与长大成为“计算机之父”有没有关系。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时间:

一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题。

     师:

同学们,你们喜欢计算机吗?

大家非常爱上计算机,那你们知道是哪位科学家最早提出利用机器模拟人类的各种计算的吗?

他叫阿兰•图灵,是计算机理论的奠基人,被人们誉为“计算机之父”。

[板书题]

  

(二)自读,提出问题。

  1.自读,提出问题。

[要求:

自由读,把不会读的字、不理解的字词查字典,自己解决。

自己思考或查字典后,仍不理解的词句意思,内容,用笔画出,做简单批注。

]

  2.检查读书,全班质疑。

[要求:

读书时,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

质疑时,认真听同学提问,不重复别人的问题。

](他的童年和一般人的童年有什么不同?

从哪看出他“怪”?

他的童年和长大成为“计算机之父”有关系吗?

  3.默读,自己解疑。

[要求:

全班同学带着问题,再次默读读,画出有关描写小阿兰的语言、神态、动作的内容。

]

  (三)小组交流,检查自学。

  1.轮流读,读准字音。

[要求:

画出读错的字词句,读完订正,再练读。

]

  2.提出疑问,讨论解决。

[要求:

学生认真思考后仍不能解决的,小组讨论帮助解决。

个人说出答案后还要谈理由。

]

  (四)全班讨论,检查自学。

  1.轮流读书,了解全。

  2.讨论问题,解决疑问。

  师:

通过自学,小组讨论,谁愿意代表小组发言,帮同学解决难题?

  

(1)表现阿兰“怪”的语句。

  (从埋木头水手,用花草制饮料、台阶粉,写书,研究爱因斯坦的理论,做小实验这五事,让学生抓住描写小阿兰的语言、神态、动作交流。

  问:

小阿兰这么怪,你们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爱钻研,肯动脑,喜欢动手操作的好孩子。

  

(2)他童年的“怪”和长大成为“计算机之父”有关系吗?

  (①想象力丰富,独立思考,有创新精神,使他长大能够提出有关计算机理论。

②童年对科学的兴趣和勇于实践的态度,使他长大能敢于提出别人没有提过的设想,并加以实践。

  问:

阿兰图灵长大成为“计算机之父”,除了刚才同学们分析的两种情况,还有哪些原因?

  (五)总结升华,知识拓展。

  1.生谈收获体会。

  2.交流外资料。

  (六)作业。

  摘录自己认为好的词、句。

板书设计

24*“计算机之父”童年的故事

与众不同的书

世界最薄的书充满想象力

阿兰。

图灵思维经常跳跃计算机之父

做些奇怪的事

 

语百花园六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成语,读准字音;把字写好,熟练掌握汉语知识,进而感受祖国语言字丰富的内涵与底蕴。

2通过背诵珍惜时间的格言,让学生理解并背诵这些格言,从小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3通过本次的外阅读,让学生知道比尔盖茨成为信息时代天才的原因,并学习他从小树立坚定决心的好品质。

4通过“有趣的发现”口语训练,培养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处处留心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能说会道和笔下生辉

教学时间:

2时

教学过程:

第一时

一、学习“语海畅游”

1、板书中的成语。

2、认真读本中的成语,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组内讨论、交流各个成语的意思。

4、指名进行成语的朗读,注意每个字的发音。

、师生共同评价朗读情况。

6、小组讨论各个成语的意思。

7

(1)板书“临、坚、紧、帅、师、归”

(2)学生读这组字,并开火车进行口头组词。

(3)说说你发现的规律?

(4)反馈:

出示泡泡里的话,全班齐读

()学生做书面组词练习,教师检查反馈。

二、积少成多

1、出示中珍惜时间的格言。

2、全班齐读,熟读成诵。

3、小组内交流对这些珍惜时间的格言的理解。

4、展示“我的采集本”中自己收集的关于时间的格言。

、全班互相评价,看谁收集的资料最好。

三、阅读平台——大器之材

1、指名分段朗读短《大器只材》,要求读得通顺、连贯。

2、作者在这篇短里告诉我们什么?

3、自读短想一想,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4、你喜欢这个小男孩吗?

、说说你喜欢他的原因是什么?

第二时

能说会道和笔下生辉

一、复习,导入新

背诵珍惜时间的格言。

二、能说会道——有趣的发现

1、教师读题目的要求。

2、本次的练习对我们有什么要求?

3、展示学生自己收集的照片、图片、资料等,在小组内归纳,分组,推选出发言代表。

4、各个小组派出代表进行发言,小组进行评价。

三、笔下生辉——写自己的发现

1、指名读题目,其余思考:

题目给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2、反馈思考情况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发言。

四、总结

五、写一写你的新发现。

 2 我不能忘记祖国

内容简析

   记叙了1岁的宋庆龄到美国留学时,在一次讨论历史方面问题的班会上,以自己对祖国的真挚情感有力地驳斥一位美国学生关于“……那些所谓的明古国,特别是亚洲的中国,都被历史淘汰了……”的谬论,表达了宋庆龄对祖国的未充满着信心,充满着理想和希望。

故事内容具体、感人,语言优美、生动,学生有浓厚的阅读兴趣,在感受语的同时受到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

  设计理念

   学生学习语的过程是一个自悟自得的过程。

本设计力求避免教师繁琐的分析讲解,通过“读中悟,悟中赏,赏中读”的语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感悟语言,提高阅读质量。

  教学目标

   1、学会本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结合内容体会句子的含义,读懂。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练习分角色朗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充分阅读,做到一边读一边想,抓住重点语句,结合体会句子的含义。

  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教学挂图(插图)。

  教学时间:

两时

  教学设计

第一时

  一、学习“导语”,导入新

   1、学生自学“导语”部分,说说从中了解到些什么?

   2、由“导语”下面的插图引入,让学生交流、介绍自己所了解的宋庆龄。

   3、揭示题:

我不能忘记祖国。

  二、初读,整体把握

   1、学生自由读,做到:

    

(1)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感知字(词)义;

    

(2)思考:

这篇写了一什么事?

   2、检查自读情况:

    

(1)利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交流记住生字的好办法;

    

(2)指名读,注意纠正错音,着重指导学生读好词句,把读通读顺;

    (3)指名说说主要讲了宋庆龄的什么故事?

从整体上初步感知内容。

   3、再读,理清脉络。

    

(1)默读思考:

是怎样围绕“我不能忘记祖国”这一主题把写具体的?

    

(2)画出宋庆龄说的两段话,多读几遍,看看从中读懂了什么,或者还有什么不懂的,把它写下,准备和同学交流。

  三、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1、读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感悟词语的意思;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上的位置,互相提醒书写时应注意些什么;

   3、让学生说说哪些字较难写,有侧重点地指导书写:

资、索、谓、洲、淘、雅、虑。

  四、布置作业

    朗读;2、书写生字。

第二时

  一、回顾全,提出讨论话题

   1、指名说说主要写什么。

   2、默读,思考:

中的哪些内容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为什么?

  二、组织讨论,赏读

   1、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同学之间互相倾听,互相补充,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2、全班交流,相机指导学生赏读中给自己留下印象最深刻的部分,重点围绕宋庆龄说的进行赏读指导:

    

(1)从这两段话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体会到了宋庆龄怎样的情感?

    

(2)宋庆龄当时是怎样说这两段话的?

结合理解有关语句,体会宋庆龄的外表与内心,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3)联系上下,体会“拥有五千年明的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和”我不能忘记祖国,我对祖国的未充满了理想和希望”这两句话的含义。

   3、结合学生的体会,指导感情朗读。

  三、分角色朗读,进一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四、布置作业

   1、从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写在空“词语花篮”上,或抄写在自己的读书笔记上;

   2、收集有关宋庆龄的故事、图片等,准备与别人交流。

 板书设计

2我不能忘记祖国

热爱

宋庆龄中国

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26卢沟桥

内容简析

   卢沟桥是一座闻名世界的桥梁,历史久远,设计科学,造型美观。

同时,它是著名的“七七事变”的发生地,是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本作者通过朴实的语言,具体形象地介绍了卢沟桥的建筑特点和历史意义,充满着骄傲和自豪的感情,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作者不仅是在介绍卢沟桥,赞美卢沟桥,同时也是在赞美造桥的人,赞美中国人民的斗争精神。

  设计理念

   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层层深入,把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实践有机结合,把内容的理解和语言的感悟、品味结合起,把发展语言和思维结合起,提高学生的语素养。

  教学目标

   1、理解内容,了解卢沟桥的建筑特点及历史意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2、引导学生在品味语言的基础上,体会、学习语言表达的方法;

   3、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汉字,结合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会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写一段话。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第二自然段。

 重点难点

   理解内容,知道卢沟桥的建筑特点和历史意义。

 教具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教学挂图(插图)

   2、有关卢沟桥的图片

 教学时间:

两时

 教学过程:

第一时

  一、围绕题,初步感知

   1、揭示题,板书:

26卢沟桥

   2、展示、交流:

你知道的有关卢沟桥的知识有多少?

   3、猜猜会从哪几方面写卢沟桥?

  二、初读,整体感知

   1、自读,要求做到:

    

(1)画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建立字音与字形的联系;

    

(2)把带有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通读顺;

    (3)思考:

是从哪几方面介绍卢沟桥的?

   2、检查自读情况:

    

(1)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情况,交流记住字形的好办法;

    

(2)指名读,留意指导学生读好长句子,把读正确、通顺、流利;

    (3)交流:

作者是从哪几方面介绍卢沟桥的,找出相应的自然段。

   3、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卢沟桥历史的悠久。

  四、读词写字

   1、读生字(词)卡片;

   2、交流学习生字的方法;

   3、教师重点指导学生书写好“宽”“检”“皇”“馆”等字。

  五、布置作业

   1、完成书写练习;

   2、填写“词语花篮,积累词句”

                 第二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卢沟桥郊区反抗平坦纪念馆完好无损姿态各异

   2、指名说说:

是从哪几方面介绍卢沟桥的?

  二、合作学习,读懂

   1、自读思考: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卢沟桥设计科学、造型美观?

每年7月7日,人们为什么都要在卢沟桥开展纪念活动?

   2、小组交流讨论,形成最佳答案。

   3、全班交流。

  三、细读,品味语言

   1、细读思考:

    

(1)是怎样写卢沟桥设计科学的?

画出中的具体数字,想想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说说你是怎样读懂卢沟桥“桥柱上的狮子是‘美的奇观’”这句话的?

你从中想到了怎样的画面?

    (3)这一段(第二自然段)段首的一句“卢沟桥设计科学,造型美观”与后面讲的内容有什么联系?

   2、交流、品读

    

(1)写卢沟桥设计科学,主要运用了数字表达的方法和举例说明的方法,体现了卢沟桥气魄的雄伟,设计的合理科学;

    

(2)中“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这一排比句写出了狮子形态之多之美,排比句后的“……”号,又说明了狮子的姿态远远不止这些,还有很多很多,真是“千姿百态,栩栩如生”,不愧是“美的奇观”。

    (3)“卢沟桥设计科学,造型美观”概括了后面的内容,后面的内容是这句话的具体说明,它们是总分关系。

  四、感情朗读,指导背诵

  五、布置作业,外拓展

   1、背诵第二自然段

   2、根据后“指南针”中的提示,收集有关“七七事变”的资料。

板书设计

26卢沟桥

设计科学

造型美观

完好无损独一无二

闻名世界姿态各异

石狮子千姿百态

栩栩如生

 

27古诗两首

内容简析

   本两首古诗均为唐代边塞诗。

《从军行》描绘了守边将士的艰苦生活和英勇戍边的胸怀,全诗格调悲壮,洋溢着将士们的英雄主义气概。

《塞下曲》借用汉代李广将军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勇敢机智、武艺高强、具有神力的边塞将军的威武形象,表达了诗人对戍边将领的赞赏之情

 设计理念

   以学生的“学”为主,让学生在自读自悟的过程中不断理解、感悟、体验、积累,教师则从中起指导、引导、诱导、辅导的作用,使学生自主、主动、生动地学习。

 教学目标

   1、学会本生字、新词。

   2、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想像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默写《塞下曲》。

 重点难点

   重点:

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的感情。

   难点:

想像诗句所描绘的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教学挂图(插图)

 教学时间

   两时

 教学设计

                第一时

  一、导入题,简介作者

   1、背诵学过的古诗,漫谈学习古诗的方法。

   2、揭示题,板书:

《从军行》《塞下曲》

   3、简介作者。

  二、初读古诗,引入意境

   1、教师范读,激发热情。

   2、自读,扫清障碍:

     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字典读准字音。

     反复读,读正确,读熟,为理解古诗扫清障碍。

     同桌互读,互相正音。

   3、指名读,注意读出停顿。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1、找出重点字词,结合后注释理解或请教老师、同学。

   2、借助插图,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对两首古诗的理解。

   3、交流对诗歌大意的理解,教师相机指导

  四、认认写写,正确识字

   1、交流记住生字的好办法,准确建立字音与字形的联系。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导书写。

  五、布置作业:

熟读古诗

                 第二时

  一、复习

   1、指名读古诗,理解个别字词的意思。

   2、分别说说两首古诗所描写的内容。

  二、细读古诗,感悟意境

  

(一)学习《从军行》

   1、出示挂图,教师感情朗读。

   2、出示问题,引导读、悟: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从中你有什么感受?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戍边将士的什么精神?

   3、指名读,体会诗情:

假如你是作者王昌龄,你该怎样读才能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

   4、指导背诵。

  

(二)学习《塞下曲》

   1、指名读,画出表示时间的词语。

(夜、平明)

   2、自读思考:

    

(1)结合插图,说说在“夜”里发生了一什么事?

    

(2)结合诗句想象:

“平明”到现场,将士们看到了怎样的情景?

心里产生了什么样的感想?

   3、汇报交流,师相机把学生的理解、感悟引向深入。

   4、诵读古诗,体会边塞将军勇敢机智、武艺高强、具有神力的威武形象。

  三、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塞下曲》。

   2、收集赞美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的古诗,读一读,背一背。

板书设计:

乌云遮暗

从军行战士遥望不破楼兰终不还

将士百战

草惊

打猎情景引弓

塞下曲寻白羽箭

寻找猎物在棱角中

 

28*民族英雄戚继光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理解内容,了解戚继光是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他不但作战英勇,而且很有智谋。

   2、认识“盗、浙、廷、腐、训、律、谋、趁、患”9个生字,理解“民族英雄、海盗、倭寇、朝廷、腐败、训练、身先士卒、趁机、智谋、倭患”等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1、培养自学能力。

   2、理解词语意思。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时间:

一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题。

     师:

同学们知道我们中华民族的哪些民族英雄?

我国明朝,就有一位抗日的民族英雄(生:

戚继光)。

[板书题]

  

(二)自读,了解。

   1.自读,自学思考。

    

(1)自由读,边读边把不会读的字、不理解的字词画出,并结合上下或查字典解决。

自己思考或查字典后,仍不理解的词句意思,内容,用笔画标注出。

    

(2)默读,思考:

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检查读书,全班质疑。

(题目为什么写“民族英雄”?

戚继光为什么组建、训练“戚家军”?

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从哪儿看出他作战英勇、很有智谋?

  (三)小组交流,检查自学。

   1.轮流读,读准字音。

   2.提出疑问,交流大意。

  (四)全班讨论,检查自学。

   1.轮流读书,了解全。

   2.讨论问题,解决疑问。

     师:

通过自学,小组讨论,哪个小组想发言,帮同学解决难题?

    

(1)为何题目用“民族英雄”。

    

(2)戚继光为什么组建、训练“戚家军”?

    (3)从哪儿看出他作战英勇、很有智谋?

  (五)复习巩固,拓展知识。

   1.复习巩固生字。

生当小老师,把自己认为难读、难写、难记的字词提问,指名让其他学生回答。

   2.交流外资料。

板书设计:

            

 作战勇敢

      28*民族英雄戚继光

         抗击倭寇     很有智谋

 

语百花园七

内容简析

   “语百花园七”的五个栏目共安排了七项内容。

“语海畅游”安排了两项,一是“汉字真有趣”,二是补充句子的练习。

“积少成多”要求读、背爱国名言和积累带有“国”字的成语,使学生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阅读平台”要求阅读的短是《小英雄于连》,讲的是在敌人的炸药即将炸毁布鲁塞尔这座城市的时候,小男孩于连急中生智,撒尿浇灭导火索,保住了布鲁塞尔城的感人故事。

“能说会道”栏目紧密结合本单元故事性强的特点,设计了让学生讲自己喜欢的故事的话题。

“笔下生辉”安排了“写想象作”的训练,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梦想写下。

 设计理念

   以学生自主学习、互动交流为主线,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感悟语,学习语,发展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促进语素养的综合提高。

 教学目标

   1、读“辨字歌”,掌握辨析同音形近字的方法,学习照样子补充句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