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语文试题.docx
《佛山市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佛山市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语文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佛山市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语文试题
2012年佛山市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检测
(二)
语文试题2012.4
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答题卡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上,并在答题卡右上角的“试室号”和“座位号”栏填写试室号、座位号,将相应的试室号、座位号信息点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卷上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四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圈养/终成眷属堤坝/提心吊胆作祟/崇山峻岭
B.鸟瞰/不堪一击玷污/拈轻怕重模仿/装模作样
C.禅让/潺潺流水评估/怙恶不悛搪塞/敷衍塞责
D.媲美/鞭辟入里龃龉/咀嚼品味看守/看家本领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从药家鑫到李昌奎案,再到现在引发民间热议的吴英案,最近,废除死刑这一原本看起来遥不可及的法律命题,开始在普通民众层面引起了争议。
如果说几年前,废除死刑的观点还被人道路以目的话,那么近几年来,“少杀、慎杀”的观点已陆续成为各地法院在实践中遵循的原则,也在民众层面被逐步接受,不再被视为天方夜谭。
A.热议B.遥不可及C.道路以目D.天方夜谭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代表们认为,政府只有不断改善民生,社会才能真正保持和谐稳定,进一步提高国民的幸福指数,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目标。
B.苹果是一家充满了乔布斯基因的公司,虽然也是一家完整的IT公司,并不会因为乔布斯的离开而轰然倒下,人亡政息不适应苹果。
C.林书豪在短短的时间里,连续掀起了篮球场上的传奇,在对阵猛龙的比赛当中得到27分,连美国总统奥巴马也成为了他的狂热粉丝。
D.3月4日,李长春来到广东代表团住地看望出席“两会”的广东代表,希望广东吸取小悦悦事件的教训,在学雷锋活动中走在全国前列。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古诗中常常将“树叶”写作“木叶”,这是为什么呢?
______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
①至于“木”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
②“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属性。
③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
④“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
⑤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
⑥这里带着“木”字的更为普遍的性格。
A.②⑤③⑥①④B.⑤②①④③⑥
C.②⑤①③⑥④D.⑤②①③④⑥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9题。
白沙①逸事
屈大均(清)
①白沙先生尝戴玉台巾,扶青玉杖,插花帽檐,往来山水之间,风流潇洒,油然自得。
身在万物之中,而心出万物之外,斯乃造化之徒。
可以神遇而不可以形迹窥者,所谓古之狂者非耶。
王青萝云:
“白沙之学,从孔颜②之乐而得。
”然乐有虚实,颜子之乐实,曾点之乐虚,白沙其得颜子之实者耶。
②白沙初应聘至广,车由城南至藩台,观者数千万人,图其貌者以百数十计,市井妇孺皆称为陈道统,其感人若是。
其人身长八尺,面方而玉润,左脸有七黑子,如北斗状。
耳长贴垂,两目炯然如星,望而知为非常人。
洪觉山云:
“先生生相甚异,颡中双颅隆然若辅弼,两耳旁各有黑子,左七类北斗,右六类南斗。
噫,天之生有道君子,固皆有以异于人乎哉。
”
③邓制府之于白沙,尝令本县月给白米一石,岁致僮仆二名。
白沙辞之曰:
“执事所称逋、野③,诚隐逸士。
如今日之赐,使逋、野受之,宜也。
其不受,未见其让之过也。
献章何敢自列于古之名流哉?
献章无寸善可以及人,有田二顷,耕之足以自养,未敢受赐于当道焉。
自列于古之名流,其怠于自修亦甚矣。
”李副使又欲为买园池,亦辞之,其介如此。
④嘉鱼李世卿,三从白沙,其始也居七月,继也一岁,又继则居二岁矣。
某日,师弟子相与登高望远,追逐云月,赋诗饮酒以为欢。
至于何物而为道,何物而为学,白沙不言。
曰:
“吾以待世卿之自得也。
”世卿曰吾亦待吾自得之也白沙曰吾与世卿朝夕无所不言所未言者此心通塞往来之机生生化化之妙非见闻之所及者将以待世卿深思而自得之非敢有爱于言也此白沙深于爱世卿者也。
(选自《后汉书·蔡邕传》,有删改)
【注】①白沙:
陈献章,广东新会人,明代思想家。
②孔颜:
孔子与弟子颜渊的并称。
③逋、野:
林逋、魏野。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图其貌者以百数十计图:
描画
B.左七类北斗类:
类别
C.岁致僮仆二名致:
给予
D.执事所称逋、野称:
赞扬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可以神遇而不可以形迹窥者赋诗饮酒以为欢
B.其怠于自修亦甚矣固皆有以异于人乎哉
C.面方而玉润望而知为非常人
D.天之生有道君子吾以待世卿之自得也
7.下列各句,句式类型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
A.白沙先生尝戴玉台巾,扶青玉杖,插花帽檐,往来山水之间。
B.身在万物之中,而心出万物之外,斯乃造化之徒。
C.执事所称逋、野,诚隐逸士
D.如今日之赐,使逋、野受之,宜也。
8.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白沙先生风流潇洒、自然随性,只能通过精神感知的方法认识他。
B.白沙先生面相奇特,洪觉山因此发出有道君子有不同于常人的地方的感慨。
C.邓制府、李副使给了白沙先生一些生活上的帮助,先生诚恳地表示了谢意。
D.李世卿三次从学白沙先生,白沙先生在教授他时,很注重让世卿自我领悟。
9.断句和翻译。
(10分)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4分)
世卿曰吾亦待吾自得之也白沙曰吾与世卿朝夕无所不言所未言者此心通塞往来之机生生化化之妙非见闻之所及者将以待世卿深思而自得之非敢有爱于言也此白沙深于爱世卿者也
(2)翻译下面的句子。
(6分)
①市井妇孺皆称为陈道统,其感人若是。
(3分)
②有田二顷,耕之足以自养,未敢受赐于当道焉。
(3分)
10.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7分)
塞上听吹笛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明月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①,风吹一夜满关山。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注】①梅花落:
乐曲名。
(1)两首诗都写月夜闻笛,感情基调有何异同?
(3分)
(2)两首诗的结句在抒情方式上有何不同?
请简要分析。
(4分)
11.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1)求之不得,_________。
优哉游哉,_________。
(《诗经》)
(2)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_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桃花源记》)
(3)_________,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_________,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
(4)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_________。
人生如梦,_________。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大巧若拙
朱良志
①拙道,即天道,大巧若拙,体现了崇尚自然的中国哲学思想。
“大巧若拙”由老子提出。
人的一生必然会追求巧,巧,即技巧、技能。
老子所说的巧,却不是一般的巧,一般的巧是凭借人工可以达到的,而大巧作为最高的巧,是对一般巧的超越,它是绝对的巧、完美的巧。
大巧就是不巧,故老子以“拙”来表达。
②老子为什么将笨拙的状态作为最高、最完美的巧?
这涉及到老子关于天工和人为关系的思想。
老子认为,最高的巧,就是不巧,不巧之巧,可以称之为“天巧”,自然而然,不劳人为。
从人的技术性角度看,它是笨拙的,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从天的角度看,它又蕴涵着不可逾越的美感,它是道之巧,有纯全之美。
在老子看来,一般意义上的技术之巧,其实是真正的拙劣,是小巧,是出自人机心的巧。
机心即伪饰,伪饰即不能自然而然。
如果说它有什么巧的话,也是局部的巧、矫情的巧。
这样的巧是对自然状态的破坏,也是对人和谐生命的破坏。
③大巧若拙,强调的是素朴纯全的美,自然天成,不强为,无机心,不造作,朴素而不追求浮华。
如《二十四诗品·冲淡》中所说的:
“遇之匪深,即之愈希。
脱有形似,握手已违。
”那就是:
不刻意求取,一刻意即落有为,一有为就破坏物我之间玲珑微妙的契会,破坏冲和淡雅的意致。
放弃目的、理智、欲望的追求,也即放弃对“巧”的追求。
诗人是以心去“遇”——无意乎相求,不期然相遇,而不是去“即”——孜孜以追求。
拙,在老子看来,就是素朴。
道家认为,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④大巧若拙,突出了中国哲学以天为徒(徒:
同类)的思想。
在老子的宇宙论思想中,赋予天——自然作为创造性本体的特性,老子哲学中的天取代了原始宗教中的至上神地位,成为人的文化创造永恒的范本。
老子大巧若拙的思想,就是要回到天的角度来讨论问题,从天的角度寻找智慧的根源、生生的根源。
⑤大巧若拙,突出了道家哲学在其源头就存在的“反智主义”倾向。
老子说:
“慧智出,有大伪。
”在老子看来,人企图运用知识改变世界,是一种愚蠢的文化冲动。
老子强调拙,是因机心流行、文明发展所带来的虚伪性而提出的。
老子看透了五色、五味、五声等对人的真性破坏。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他倡导一种自然而然的哲学。
老子时代的繁缛虚华当然和现今无法相比,但相对而言,那个时代也有了很高的文明。
文明所带来的虚荣奢华席卷着这个时期,声色犬马之乐,虚与委蛇之势,乃至繁缛的礼节,巧言令色的风行,等等。
其实,这也可以说是‘欲望的时代”,重视人的欲望享受,将世界客体化、对象化、异己化。
老子反思这样的“流行文化”,这样的所谓文明,是不是符合人的真性?
老子提倡的“为腹”,如王弼说:
“为腹者以物养己,为目者以物役己”,就是融于世界中,与世界悠游,不是靠机心去破坏这个世界,而是与世界同在,以“大是懵懂”的智慧滋养生命。
⑥守拙的哲学,是一种存在之道,它促进了中国人关于人的存在状况的思考。
“拙”是人的本性,是人的本来面目,一切技巧都是为了某种欲望而启动的破坏本性的行为。
人的本性是生活在“拙”的状态中,而不是在巧中展示的,不是在绚烂的色相世界中展示的。
⑦守拙更是一种人生境界。
比如,陶渊明不仅以其诗垂范后世,而且也以他的人格风标衣被百世,这并不在于他选择了退隐,不为官,而在于他树立了一种本然素朴的精神风范。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归去的是他生命的园田。
并不是农耕牧歌更适合他,而是自然率真的境界更适合他的生命栖居。
⑧大巧若拙,明道若昧,见小若明,糊涂中有聪明,痴心中有智慧。
(选自《中国美学十五讲》,有删改)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
(12题选对两项给5分,选对一项给2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A.一般的巧凭借人工可以达到,大巧也可以通过不断努力来达到纯全之美。
B.要达到物我之间的契合无间就要放弃对巧的刻意求取、孜孜追求。
C.老子所说的巧,不是一般的巧,但是却包含了一般的巧的内涵。
D.“反智主义”倾向就是指反对人运用知识去改变世界,用机心去破坏世界。
E.“守拙”即守住人的本性,在色相世界中展示自己的行为与“守拙”是相悖的。
13.在人们的艺术欣赏和追求里都体现了不同的哲学思想,下列现象,不符合“大巧若拙”的一项是(3分)
A.人们对枯藤、残荷、老木、顽石的欣赏。
B.人们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形容一个人的美。
C.中国书法理论提倡“生”,反对“熟”。
D.西方园林多几何构制,讲求典雅、华丽、严整。
14.本文阐述了“大巧若拙”的哲学思想,请分点概述这种哲学思想的基本主张。
(4分)
15.为什么老子会认为“慧智(聪慧机智)出,有大伪(虚伪欺诈)”?
请根据上下文作答。
(4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
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
作答前,务必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与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谁偷走了我的影子
沙里斯(美国)
①当时,我也不知道自己处在什么位置,卫星导航仪也停止了工作,战友呢?
全走散了,但这并不是最可怕的。
②低着头,使劲擦干满脸的汗水,我发现一件奇怪的事情,自己脚下没有影子,无论我怎么转身,身后除了黄白的沙漠,什么都没有。
这是不合常理的,头顶明明有一轮红日,怎么就照不出自己的影子呢?
我焦急地爬上前方的沙丘,想着没了任何阻挡,影子大概就回来了,可是,没有,连一丁点儿都没找到。
③我眯着眼看了下天空,用手做了个角度比,结果反复论证了撒哈拉沙漠的可怕,阳光明明不是垂直角度,我的影子却被一种无形的力量窃走了,而且,再往远处看,几乎每一座沙丘都有自己的影子,而我没有。
④作为一个空降兵,戎马一生,我一直为自己感到自豪,经历数百次行动,没有败绩,然而这次,我失去了信心。
早就听说撒哈拉北部有许多神秘的部落,他们掌握着神的旨意,可以用无形的武器把敌人杀死。
⑤他们一定把我当敌人了,所以才会把我的影子收走。
这让我有点后悔,波森和卢迪太冲动了,竟然扫荡了一群手无寸铁的土著人,如果当时自己阻拦,或许结果就不一样了。
当时,我的眼里似乎看到了牛扒、火鸡还有威士忌,和队友们在一起狂欢。
难道,我是在臆想,是沙漠臆想症?
⑥无论如何,我必须找到自己的影子,所以,尽管烈日炎炎,而自己身上只剩下一袋干粮,没有水,也没了武器,我还是拼命地往前走,多年的野战经验告诉我,这里应该离绿洲不远了,而有绿洲的地方,就有希望。
⑦当年西点军校的课程的确没有欺骗我,在脚底下隔一里地挖一个洞,不仅可以缓解脱水,还可以通过湿润度判断绿洲的方向。
我成功了,赶在夜幕来临之前。
⑧夜幕不仅掩盖了我的行踪,还暂时驱走了我对影子的恐惧,找到一间奇怪的房子,竟然是用一架飞机的残骸建造的,但我已顾不了那么多,绕过去,继续寻找,我想要的只有水。
⑨当然,这是沙漠臆想症的一种明显特征,其实除了水,我更需要休息,否则,我也不会在第二天一大早发现自己毫无防备地躺在地上,而不远处正有几个羸瘦的小孩指指点点。
他们全身黑亮,在朝阳的照射下,留下几条瘦长瘦长的影子,恐惧再次袭来。
⑩我强作镇定地向他们打招呼,但他们却毫无反应,如幽灵般迅速退后了十来米。
难道他们发现我没影子了?
他们把我当作魔鬼了?
A我很担心,但还是试着从包里把干粮拿了出来,向他们招了招手,并大声喊道:
“别怕,这些东西,全给你们,很好吃。
”他们似乎动心了,尤其是那个黑人女孩,要不是稍大的一个男孩拉着她的手,我想她早就奔过来了。
这让我觉得有点感动,觉得孩子们需要自己,于是,便把手里的包放在地上,并跳了跳、转了转,向他们表示,身上什么都没有,我愿意做他们的朋友。
⑾他们终于向我奔来,严格来说,是向食物奔来,压缩饼干、牛肉干以及半条火腿瞬间一扫而光。
那一刻,我想自己是幸福的,尽管仍然没有找到自己的影子,但心里却已不再那么恐惧。
⑿然而,我再一次错了,当一阵轻机枪扫射,波森、卢迪和其他几个战友冲过来时,那几个孩子已经倒在血泊里。
我没法阻挡这样的悲剧发生,波森队长告诉我,这是最安全的方式,而且对我发誓,他们都看到这群黑人抢我的食物。
B我无话可说,只是甩开波森的手,静静地走到那群孩子身边。
⒀如今已过去十年,我和自己唯一的女儿住在一起,每当恐惧袭来,我都会叫她到身边,静静地看着她的眼睛,因为唯有在她的双眸里,我才能找到自己的影子。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1年24期,有删改)
16.文中A、B两处画线部分的描写,各体现了“我”怎样的心理?
(4分)
17.文中第②段对“沙漠”、“红日”和第⑧段对“房子”的描写,各有什么作用?
(5分)
18.本文标题有何作用?
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6分)
(二)实用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学以致用被过于功利化了
向楠
①学以致用,这个原本在大多数人看来毫无问题的观念,最近遭遇不少人挑战。
有人指出,我们当前的学以致用观过于功利化,“有没有用”几乎成了衡量学问好坏的标准,使当前缺少真学问与真学术。
②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新浪网,对1130人进行的在线调查结果显示,72.5%的受访者认为当前学以致用观比较流行;73.5%的人认为学以致用被过于功利化了。
受访者中,“80后”占39.3%,“70后”占35.5%。
③调查中,受访者对于学以致用观的利弊莫衷一是:
29.5%的人认为利大于弊,15.5%的人感觉弊大于利,33.7%的人觉得利弊相当,还有21.3%的人觉得“不好说”。
④今年4月,由20名大陆大学生组成的“西安世园使者团”前往台北市参加“花博会”交流活动。
广州媒体人丁晓洁也随团参加此次活动。
在台湾大学访问交流时,丁晓洁发现,台大近50个系中,竟有15个系与农学、动物学有关,比如农艺学系、园艺与景观学系、兽医学系、昆虫学系等等。
⑤“台大生命科学院植物标本馆的一名教师告诉我,与大陆年轻人不同,很多台湾年轻人对动植物研究兴趣浓厚,台大农学、动物学等相关专业报考热度非常高,甚至超过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更好的经济、金融等专业。
学生完全是出于兴趣和爱好报考。
在他们看来,‘学以致趣’比‘学以致用’更有价值。
”丁晓洁说。
⑥不过,一名民意中国网网友认为,学以致用观流行不但不会带来危害,反而适应当前社会实际需求。
现在是知识大爆炸时代,每个人的精力有限,只能去学习对自己有用的知识。
如果不以“用”作为指导,只会浪费时间,无益于自身发展。
⑦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张绪山曾指出,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学以致用观具有正、负两方面的影响:
从积极方面来讲,它培养国人积极向上的参与观念,赋予国人较多的务实精神;从消极方面来讲,功利性地以“用”为目的,使学术脱离以探求真理为目的的应有轨道。
同时,这种观念容易使一切智力活动止步于以实用为特征的技术发明,很少进行形而上的学理探索。
近代中国的历史告诉我们,只以实用技术为追求目标是短视的,想要在根本层面上经世救国,需要把精神层面的改造也作为追求的目标。
⑧为何学以致用观越来越流行?
调查中,68.1%的受访者认为这是社会功利化的必然结果;59.1%的人觉得是由于“社会人心浮躁,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长远思考”。
此外,52.4%的人认为原因在于中国人历来重视实用性思维;51.7%的人感觉是由于“学以致用”能给人带来短期、实际的利益;34.1%的人指出,这是受到强调经世致用的传统文化影响。
⑨四川大学符号学与传播学研究中心主任赵毅衡分析,学以致用观流行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首先,儒家文化强调“学而优则仕”与“经世致用”,这是学以致用观的直接源头;其次,近代以来,随着国人逐渐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整个社会将关注焦点放在如何尽快把知识用于发展生产力上,“实用”成了学术发展最主要的目的,兴趣、好奇心等其他学习目的受到压制。
⑩在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研究生谢潇看来,功利化的学以致用观导致当前学术急功近利,很多研究只停留在技术层面,缺少前瞻性思维。
即便偶尔有新观点,也经常会被批评为“不切实际”。
“历史上许多重大科学突破最开始都源于天马行空的‘空想’,‘学以致用’不过是附属品,‘学以致知’才是学术根本。
”
⑾“现在应该适时改变过于功利化的学以致用观了。
”赵毅衡建议鼓励国人,特别是年轻人以兴趣、好奇心为指导进行学习。
在应用性并不强的理论性课题申请中,不要总逼迫研究者写出课题的实际应用价值,“不论是论文数量还是研究者数量,中国学界都非常多。
这种状况下,我们应追求学术研究的质量,打造创新型人才。
我们应允许甚至鼓励一部分人挣脱学以致用观的束缚,做一些‘无用’的思考。
”
⑿调查中,55.7%的人表示很支持赵毅衡教授的上述建议。
(选自《中国青年报》2011年11月17日,有删改)
19.结合全文,学以致用过于功利化体现在哪些方面?
(4分)
20.新闻调查必须做到真实可信,简析本文主要用了哪两种手法来达到这一要求。
(5分)
21.联系全文,简析作者的写作意图。
(6分)
五、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完成
(1)-
(2)。
(6分)
网络是信息传输、接收、共享的虚拟平台,它把各个点、面、体的信息联系到一起,____实现这些资源的共享。
它借助文字阅读、图片查看、影音播放、下载传输、游戏聊天等软件工具给人们带来极其丰富和美好的使用和享受,有时____超越人体本身所能带来的感受,让人以超乎真实的外貌、感觉进入网络平台。
但这些只是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而不能取代人们的生活,只能模仿人的感受而不能取代人的感受。
(1)请在下列词语中,选取最恰当的两个,分别填入空格中。
(2分)
从而进而甚至也许
(2)请概括网络的优点和局限性(不超过40字)。
(4分)
23.班会课上,讨论“宽松民主与严格约束”哪种班级管理模式更有利于学生成长的问题。
请在横线上填入话语,进行辩驳,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每组所填辩驳话语不得超过30字。
(6分)
第一组:
正方:
我们可以像飞鸟一样,自由翱翔,难道你喜欢被关在笼子里吗?
反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第二组:
正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反方:
断了线的风筝不仅不会飞得更高,反而会一头栽在地上。
六、本大题1小题,6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生活上,陌生的事物时时都会出现。
如何面对陌生的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和做法,自然,结果往往也不同。
联系生活中与“陌生”有关的体验与认识,写一篇文章,自拟题目,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含标点符号)。
2012年佛山市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检测
(二)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本答案全都校对好)
1.B【解析】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
A.juàn,dī/tí,suì/chóng;B.kàn/kān,diàn/niān,mó/mú;C.shàn/chán,gū/hù,sè;D.pì,jǔ,kān。
2.C【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C.道路以目:
在路上遇到不敢交谈,只是以目示意。
形容人民对残暴统治的憎恨和恐惧。
此词不合语境,不妥。
A.热议:
指很多人积极发表意见而且意见不完全相同。
B.遥不可及:
指很远很远。
非常遥远、难以得到的东西。
D.天方夜谭:
比喻虚诞夸饰的议论、荒诞不经的说法。
3.D【解析】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
A.误以为“社会”与“政府”均为主语,语序不当导致语义不连贯。
“社会”应该放到“和谐稳定”的前面,使“政府”成为领起后面句子的主语;B.不合逻辑,“虽然”应为“但”;C.搭配不当。
“掀起……传奇”不能搭配。
4.C【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连贯的能力。
本段议论文字的主要论题是“水叶”’一词暗示的颜色属性,②为内容上的领起句,所以排前。
①⑤分别讨论树的颜色和木的颜色,⑤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