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北京市平谷区高三下学期质量监控生物学科一模解析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31924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10.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北京市平谷区高三下学期质量监控生物学科一模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届北京市平谷区高三下学期质量监控生物学科一模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届北京市平谷区高三下学期质量监控生物学科一模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届北京市平谷区高三下学期质量监控生物学科一模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届北京市平谷区高三下学期质量监控生物学科一模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北京市平谷区高三下学期质量监控生物学科一模解析版.docx

《届北京市平谷区高三下学期质量监控生物学科一模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北京市平谷区高三下学期质量监控生物学科一模解析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北京市平谷区高三下学期质量监控生物学科一模解析版.docx

届北京市平谷区高三下学期质量监控生物学科一模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北京市平谷区高三质量监控生物学科(一模带答案)

1.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尾尾相对排成两层,与细胞内外都是液体环境相适应

B.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都是蛋白质加工场所,两种膜上的蛋白质功能相同

C.线粒体有两层生物膜,内膜和外膜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无差异

D.突触可以单向传递兴奋或抑制,原因是突触后膜有Na+通道蛋白

【答案】A

【解析】

【分析】

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1、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具有流动性。

2、蛋白质分子镶嵌或贯穿磷脂双分子层,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

【详解】由于磷脂分子由亲水的头部和疏水尾部构成,而细胞内外都是液体环境,因此磷脂分子尾尾相对排成两层,A正确;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都是蛋白质的加工场所,但二者的功能不相同,故两种膜上的蛋白质功能不相同,B错误;线粒体内膜的功能比外膜多,内膜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均比外膜多,C错误;突触可以单向传递兴奋或抑制,原因是突触后膜有Na+通道蛋白和Cl—通道蛋白等,D错误。

故选A。

【点睛】注意:

膜的功能主要取决于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

2.Rubisco是催化CO2与C5反应的酶,其活性远远低于其它酶;该酶有两个CO2结合位点a、b,CO2分子与位点a结合,激活该酶,进而催化位点b上的CO2固定。

关于Rubisco叙述错误的是

A.Rubisco分布在叶绿体基质中B.CO2分子可以调节Rubisco的活性

C.Rubisco是叶肉细胞中含量最多的酶D.Rubisco同时催化a、b上的CO2固定

【答案】D

【解析】

【分析】

光合作用的过程:

1、光反应阶段:

①水的光解,反应方程式为:

H2O

O2+[H];②ATP的合成,反应方程式为:

ADP+Pi+能量

ATP  

2、暗反应阶段:

①CO2的固定,反应方程式为:

CO2+C5

2C3;②C3的还原,反应方程式为:

C3+ATP+[H]

C5+(CH2O)

【详解】Rubisco是催化C5与CO2反应形成C3的酶,而C5与CO2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因此Rubisco分布在叶绿体基质中,A正确;由题意可知,CO2分子与Rubisco的位点a结合,可激活Rubisco,说明CO2分子可以调节Rubisco的活性,B正确;由“Rubisco是催化CO2与C5反应的酶,其活性远远低于其它酶”可推测Rubisco是叶肉细胞中含量最多的酶,C正确;由题意可知,CO2分子与Rubisco的位点a结合,激活Rubisco,进而催化位点b上的CO2固定,D错误。

故选D。

【点睛】了解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发生的场所,结合题干的信息准确判断各个选项便可。

3.肾上腺素对肝细胞的调节作用如图,对其理解错误的是

A.肾上腺素与受体蛋白结合引发G蛋白与GTP结合

B.一个肾上腺素分子可以调节多个肝细胞生命活动

C.腺苷酸环化酶可以引发一系列酶促反应

D.肾上腺素可以促进肝糖原水解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题图可知,肾上腺素与受体蛋白结合诱导G蛋白与GTP结合,进而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促使ATP转化为cAMP。

cAMP激活蛋白激酶,而蛋白激酶又可激活磷酸酶。

磷酸酶催化糖原水解,生成葡萄糖。

【详解】由题图可知,肾上腺素与受体蛋白结合可引发G蛋白与GTP结合,A正确;肾上腺素分子发挥作用后会失活,因此一个肾上腺素分子可以调节1个肝细胞生命活动,B错误;由分析可知,腺苷酸环化酶可以引发一系列酶促反应,最终使糖原水解生成葡萄糖,C正确;由分析可知,肾上腺素可以促进肝糖原水解生成葡萄糖,D正确。

故选B。

【点睛】能够对题图分析,清理肾上腺素在肝细胞发挥作用的机制便可解答本题。

4.研究发现,植物体内的基因M和N是控制某蛋白激酶合成的相关基因。

为探究在脱落酸(ABA)对大豆根的生长发育的影响过程中,大豆基因M和N的作用,做了相关实验,观察大豆种子生根情况,结果如图,据实验结果分析,错误的是

组别

ABA浓度

野生大豆

M、N基因超量表达突变体

M、N基因失活突变体

0umol/L

25umol/L

 

A.外源ABA抑制野生型大豆种子根的生长发育

B.基因M、N对大豆根生长发育的影响与ABA浓度有关

C.基因M、N的超量表达抑制了外源ABA的作用

D.推测基因M、N失活降低了大豆对ABA的敏感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

1、ABA浓度为0umol/L时,M、N基因超量表达突变体根的生长发育比野生大豆的差,M、N基因失活突变体根的生长发育比野生大豆的好,可推测大豆基因M和N可增强大豆对ABA的敏感性,基因M、N失活降低了大豆对ABA的敏感性。

2、ABA浓度为25umol/L时,野生型大豆种子、M、N基因超量表达突变体和M、N基因失活突变体根的生长发育均比ABA浓度为0umol/L的差。

【详解】ABA浓度为25umol/L时,野生型大豆种子根的生长发育比ABA浓度为0umol/L的差,说明外源ABA抑制野生型大豆种子根的生长发育,A正确;ABA浓度为25umol/L时,M、N基因超量表达突变体根的生长发育比ABA浓度为0umol/L的差,说明大豆基因M和N可增强大豆对ABA的敏感性,且这种增强作用与ABA浓度有关,B正确;由分析可知,基因M、N的超量表达增强了外源ABA的作用,C错误;M、N基因失活突变体根的生长发育比野生大豆的好,可推测基因M、N失活降低了大豆对ABA的敏感性,D正确。

故选C。

【点睛】从题干的信息明确该实验的目的,再根据大豆种子生根情况进行分析准确判断各个选项便可。

5.关于转基因鲤鱼培育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构建表达载体需要限制酶和DNA连接酶B.以幼小鲤鱼的肝脏细胞为受体细胞

C.可用农杆菌转化法导入生长激素基因D.可用二苯胺检测受体细胞是否含生长激素基因

【答案】A

【解析】

【分析】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流程:

获取目的基因→构建表达载体→导入受体细胞→得到转基因生物→目的基因检测与鉴定

【详解】首先用相同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别切割目的基因和载体DNA,使目的基因和载体DNA的两端形成相同的粘性末端。

然后用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和载体DNA连接在一起,形成表达载体。

因此,构建表达载体需要限制酶和DNA连接酶,A正确;由于受精卵的全能性最高,可以发育成完整的动物个体,因此常以受精卵为受体细胞,B错误;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常采用显微注射法,C错误;可用抗原-抗体杂交来检测受体细胞是否含生长激素,二苯胺常用于鉴定DNA和硝酸盐,D错误。

故选A。

【点睛】识记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6.大量研究表明,CO2浓度升高造成温室效应的同时,也影响了绿色植物的生长发育。

(1)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运输到根细胞,在_________中形成CO2和水,释放的能量转移到______中,直接用于根的生长发育。

(2)科研人员研究了CO2浓度升高对拟南芥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

根尖每生长1cm拍照一次,结果如图甲。

据图可知,实验组根毛长度和密度均明显____对照组。

(3)①为进一步探究CO2浓度升高对根细胞的影响,获取相关处理下的非根毛区横切面,制作成_______,利用显微镜观察并计数,结果如下表:

组别

处理

观测指标

1组

2组

3组

4组

正常浓度CO2

高浓度CO2

正常浓度CO2+10NmNAA(生长素类似物)

高浓度CO2+5UmNPA(生长素运输阻断剂)

表皮细胞体积

表皮细胞总数

比1组少

生毛细胞数目

比1组少

注:

生毛细胞由表皮细胞分化形成,继续生长形成根毛。

②由表可知高浓度CO2增加了____________________;据1、2、3组结果推测高浓度CO2通过______________影响根毛生长发育。

③据1、2、4组说明,高浓度CO2对根毛生长发育影响与______有关。

(4)为进一步验证上述推测,根尖每生长1cm测定生长素合成特异性启动基因表达情况,实验结果如图。

综合上述实验,推测CO2浓度升高影响根毛生长发育的机制是____________。

(5)研究表明,生长素通过细胞内信号分子进一步传递信息,增加根毛细胞尖端内部钙离子浓度,促进生毛细胞的根毛伸长生长。

已知植物细胞有生长素受体、钙离子通道蛋白—钙调素复合体、钙离子通道蛋白、细胞内信号分子亚硝基化靶向蛋白等,请选用已知信息,提出生长素促进根毛伸长生长的一种可能机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线粒体

(2).ATP(三磷酸腺苷)(3).高于(4).临时装片(5).表皮细胞总数和生毛细胞数目(6).生长素(7).生长素运输(8).CO2促进生长素合成基因的表达,生长素合成量增加,进而促进根毛细胞的分裂、分化(CO2促进生长素合成基因的表达,生长素合成量增加,进而促进根生长发育或提高表皮细胞总数和生毛细胞数目)(9).生长素与生长素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亚硝基化靶向蛋白,使钙离子通道蛋白与钙调素分离,钙离子内流,增加根毛细胞尖端内部钙离子浓度,促进生毛细胞的根毛伸长生长

【解析】

【分析】

1、由图甲可知,与正常浓度CO2相比,高浓度CO2处理根毛长度和密度均明显增大。

2、由表格的数据可知,与正常浓度CO2相比,高浓度CO2和正常浓度CO2+10NmNAA处理均增加了表皮细胞总数和生毛细胞数目,表皮细胞体积均减小;高浓度CO2+5UmNPA处理减少了表皮细胞总数和生毛细胞数目。

3、由题图乙可知,与正常浓度CO2相比,高浓度CO2处理生长素合成特异性启动基因表达量相对值增大。

【详解】

(1)有机物分解形成CO2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为有氧呼吸。

有氧呼吸在线粒体中进行,有机物分解释放的能量储存在ATP中。

(2)由题图可知,实验组(高浓度CO2处理)根毛长度和密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正常浓度CO2处理)。

(3)①根据表格的内容可知,观测指标为表皮细胞体积、表皮细胞总数和生毛细胞数目,因此应将获取相关处理下的非根毛区横切面,制作成临时装片,利用显微镜观察并计数。

②由表可知,与正常浓度CO2相比,高浓度CO2处理增加了表皮细胞总数和生毛细胞数目。

与正常浓度CO2相比,高浓度CO2和正常浓度CO2+10NmNAA处理对根细胞的影响相似,均增加了表皮细胞总数和生毛细胞数目。

由此推测高浓度CO2通过生长素影响根毛生长发育。

③由表可知,与正常浓度CO2相比,高浓度CO2处理增加了表皮细胞总数和生毛细胞数目,而高浓度CO2+5UmNPA处理减少了表皮细胞总数和生毛细胞数目。

说明高浓度CO2对根毛生长发育影响与生长素运输有关。

(4)由题图可知,与正常浓度CO2相比,高浓度CO2处理生长素合成特异性启动基因表达量相对值增大。

综合上述实验,推测CO2浓度升高影响根毛生长发育的机制是CO2促进生长素合成基因的表达,生长素合成量增加,进而促进根生长发育(提高表皮细胞总数和生毛细胞数目)。

(5)结合已知信息分析,生长素促进根毛伸长生长的机制可能是生长素与生长素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亚硝基化靶向蛋白,使钙离子通道蛋白与钙调素分离,钙离子内流,增加根毛细胞尖端内部钙离子浓度,促进生毛细胞的根毛伸长生长。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够分析表格的数据和题图,明确CO2对根毛生长发育的影响,得出结论。

7.Bt毒素是由苏云金芽胞杆菌产生的一种毒蛋白,对多种昆虫具有较强的杀伤力,而对人和其它脊椎动物没有毒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