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47151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8.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

《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

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2012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修改者:

何榕海

单元教学主题:

真情——“心灵之歌”

单元教学目标:

1、随文理解字词,积累语言。

2、阅读课文,感受文中人物的美好心灵,体会真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感动和帮助。

3、通过学习课文,树立讲诚心,动真情,乐意用自己的爱心帮助别人的风格。

4、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学习作者通过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抒发真情的写作方法。

单元教学的重难点:

学习作者通过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抒发真情的写作方法。

单元内容:

(一)课文:

《9穷人》《10*别饿坏了那匹马》《11唯一的听众》《12*用心灵去倾听》

(二)《语文园地三》

1、口语交际:

辩论:

讲诚实与善意的谎言

2、习作:

写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的事情。

3、交流平台:

体会课文对环境描写和人物心理进行了细致的描写的好处。

4、日积月累:

积累中华传统美德的名言警句。

5、课外书屋:

绿山墙的安妮(片段)

单元训练点:

1、随文落实的训练点:

(1)学习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

(2)复习对话的三种形式。

(3)学习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4)领会文章的写作手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5)、找出前后照应的地方。

2、“语文园地”的专项训练点

(1)口语交际、习作

(2)回顾拓展

  9、穷人

教学目标:

  1、学习理解“搁板、填饱”等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引导学生体会劳动人民之间相互关心,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高贵品质。

  3、认识本课通过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来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学习作者通过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双基训练点:

1、找出人物的心理描写,体会感情。

了解文中环境的描写,体会作用。

2、了解省略号的作用。

3、续写。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品读课文,引导学生通过品味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感受人物的品质。

教学教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再学一篇课文,题目就是《穷人》。

这篇小说是世界著名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

板书课题。

(简介作者资料)见《教学参考书》第80页

  二、检查预习

  1、打开课本,通过预习,你知道课文讲了哪些人物?

请你按照主次说说?

(桑娜、渔夫、西蒙)课文围绕这三个人物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学习生字词语。

  指导难读字“怨、掀、虑”及难写字“魁、裹”。

三、学习课文1——7自然段,品味“穷”。

1、课文题目是《穷人》,但文中没有一个穷字,那桑娜和西蒙两家到底穷到什么程度呢?

打开书,放声读1——7自然段。

汇报交流:

▲桑娜的家里很穷,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说说理由。

  (家境贫穷的)桑娜:

用的(破帆)(补)

吃的(黑面包、鱼)(只有)

穿的(光着脚)(不论)

  请你把这一部分读一读。

谁来点评一下,把哪些词重读了,这样读有什么好处?

(突出了家境贫穷)

  2、桑娜家虽然这样穷,但她的家布置得怎样,找出有关的文段描写来回答。

食具(闪闪发亮) 

从这里,你感觉到桑娜是个怎样的人?

板书:

勤劳能干

小结过渡。

  ▲西蒙的穷略讲。

3、过渡:

他们的确是穷啊,穷人的命运又是如此的不幸,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

这时我们又看到,在已经死了的寡归的身边,睡着两个孩子,这儿有一处细节描写,你们看出来了吗?

  找出细节描写,读,谈体会。

  

这个细节,使我们很自然地想象到在西蒙生命的最后一刻,最放心不下的是什么?

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什么?

4、过渡:

读到这儿,我们都为孩子担忧,没有父亲,又失去了母亲,他们怎么生活下去呢?

四、精读课文,品味桑娜与渔夫的好品质。

1、西蒙死后,桑娜是怎样对待西蒙家的两个孩子的呢?

用一句话来概括。

  2、当桑娜把孩子抱回家,心里又是怎样想的呢?

默读8——11自然段,边读边把桑娜是怎样想的划下来,划好后大声朗读一遍

  

(1)指名读划下来的句子。

  

(2)出示投影:

她的心跳得很厉害,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但是她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指名读——齐读——指名说:

你觉得桑娜是怎样的一个人?

  把这种善良读出来。

通过你的读要让人感到桑娜的善良,应该怎样读。

练读——指名读——说:

你为什么这样读。

  3、桑娜的确是善良,可是当她真的把孩子抱回家的时候,她的内心又是怎样的呢?

  出示投影:

“她忐忑不安的想:

‘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

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

……不,还没来!

……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

……他会揍我的!

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揍我一顿也好!

  

(1)指名读——想:

桑娜的内心有什么变化

  

(2)再读这段话:

读出由害怕、紧张、矛盾到坚定。

  (3)自己再读读这段话,看看还有那些不懂的。

  (4)处理五个省略号

  A、看第一个省略号,他忐忑不安的想……受得了吗……如果你是桑娜你会怎么想——学生说第一个省略号。

  B、一个省略号看出桑娜思绪万千,以下四个你任选一个,就照刚才的方法,想一想桑娜会想些什么?

但要记住你就是桑娜。

 (先自己准备,准备好后同桌交流。

  C、通过对省略号的理解,我们知道了,桑娜抱回这两个孩子心里充满了矛盾,那我们在读这段话的时候,一读到省略号就要想一想,要读出桑娜矛盾的心理。

自己试着读读-指名读。

  补充省略号作用:

1、表示省略递增的次数。

2、表明心理活动时断时续。

3、表示语意跳跃。

4、表示说话结结巴巴。

4、我们体会到了桑娜的高尚品质,打开书看看,跟桑娜有同样品质的人还有谁?

自己读12——结尾。

  5、当桑娜把西蒙家的情况告诉丈夫后,她的丈夫有什么表现呢?

齐读24自然段。

  

(1)处理“熬”。

这个字还可以换成什么,为什么用“熬”不用别的。

  (说明生活非常贫穷,突出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

(2)通过这个熬,将来渔夫和桑娜的生活将怎样?

   

(3)当看到自己的丈夫是如此的通情达理,这时的桑娜心情会是怎样的,体会着说说------这些话桑娜说出来没有?

四、总结。

课文学完了,让我们再回味一下托尔斯泰的这篇文章,课文通篇除了课题之外,找不到一个穷字,然而在字里行间却处处反映了穷人的贫穷和困苦;全文也没有一个美字,而文章通篇却赞美了穷人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美好情感,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五、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生字,续写故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一节的学习,我们知道在穷人西蒙的家里发生了什么事?

二、学习生字词。

三、续编故事。

1、再浏览课文,你认为作者在表达上注意了什么?

板书:

环境、人物对话、心理活动的描写

2、放飞思维。

  师:

能有幸和各位大作家一起学习、探讨,本人深感荣幸。

(学生欢笑)下面就请各位追忆往昔。

谈一谈当时的社会本质及桑娜一家。

(回顾课文内容)

  师:

在以后的生活中,桑娜一家又会发生哪些事呢?

  学生独立思考、汇报交流。

  过渡:

昔日的《穷人》已经流芳百世,相信今天的续写,一定会风云再起,你们有信心吗?

  生:

(齐)有!

  3、学生创作。

四、作业。

续写这个故事。

板书设计:

          穷人 

  

勤劳、善良

有同情心

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

写作方法:

环境、人物对话、心理活动的描写

练习设计:

一、下列句子中省略号起什么作用?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

   

(1)表明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

   

(2)表示省略递增的次数。

   (3)表示语意的跳跃。

   (4)表示说话结巴,欲言又止。

     ☆是他来啦?

……不,还没来!

……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

……他会揍我的!

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  )

     ☆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  )

     ☆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

……我不在,你在家做些什么呢?

(  )

     ☆我嘛……缝缝补补……(   )

二、读句子,回答问题

  1、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这样做”是指____________。

“非这样做不可”反映了桑娜____________的品质。

  2、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

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有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

   这个句子是______描写,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课后反思5:

在本课的教学中,整体思路分为理解《穷人》的“物质贫穷”以及“精神富足”这两大部分。

由于文章比较长,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为此,在预习的时候我让学生“根据人物的主要活动”来划分三部分进行理解。

这几部分内容的概括把握能够帮助学生整体去感知全文。

在品味“物质穷苦”的部分上,我设计的是让学生自行读文章,在1~2自然段中找到相关的句子体会穷人的“穷”。

从学生的回答上看,学生能够从生活条件、工作环境中体会桑娜一家的穷苦,并由环境描写中确实地体会到了作为穷人的那种悲惨的境地。

为了达到更透彻了解穷人的境况,营造悲凉的气氛,我再让学生从描写寡妇西蒙的句子延伸开去,想象一下作为残缺的穷人家庭的生活会如何更加的凄惨。

细想开来,为何在品读“物质贫穷”的部分,学生会较有感触,而对“精神富足”部分的理解却有些阻滞。

原因之一是始终没有让学生进入情境的朗读,对篇章长的文段没有引导学生抓有效信息,进而朗读不到位,从而也没有对关键词句进行透彻的体会,这就导致了一知半解的局面。

10﹡别饿坏了那匹马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的赏析,体会残疾青年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和我对这位残疾人深深的感激之情。

3、进一步领会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课文体会残疾青年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和我对青年的深深的感激之情。

教学时数:

1课时。

双基训练点:

抓住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体会人物的美好心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导入。

讲一个关于善意的谎言的故事。

板书“欺骗”并理解“欺骗”。

2、读课题质疑:

本文课题“别饿坏了那匹马”是谁说的?

为什么要说?

  二、精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本篇课文写了几个人?

主要是谁?

      

(2)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课文几次写到了“别饿坏了那匹马”?

用意是什么?

(具体见书本)

  2、分组交流。

  ① 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事?

主要写了酷爱读书的“我”在失去看书机会时,摆书摊的残疾青年谎称家中有马,买下马草,让“我”继续看书的事。

赞扬了作为书摊主人的残疾青年不计一己得失、想方设法让“我”读书的良苦用心,表达了“我”得知真相后的深深感激之情。

② 文章几次写到“别饿坏了那匹马”,用意是什么?

第一次是残疾青年叮嘱“我”以后把马草卖给他时说的;第二次是“我”担心马饿坏了,急着推门进去时说的。

这两次的意思不一样,第二次是“我”真的担心误了喂马时间而饿着马。

而第一次,表面上是残疾青年让“我”以后把马草卖给他,不要耽误时间,饿坏了马。

实际上,根本没有这样一匹马,残疾青年怕“我”因卖马草耽误时间,耽误学习而善意地欺骗了我。

③ 为什么会有这个欺骗故事?

这场欺骗的动机是什么?

为了帮助我能继续看书。

由此可以看到残疾青年善良、宽厚、善解人意的美好的心灵!

④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残疾青年美好的心灵?

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出示:

  ⑴ 他先是一愣,继之眼睛一亮对我笑道:

“过来,让我看看你的马草。

”(为什么先是一愣,继之眼睛一亮?

此时,摊主是怎么想的?

  ⑵ 他盯着姑娘茫然的眼睛,以哥哥的口吻命令到:

“听见没有,快把马草提进去。

”(姑娘茫然的眼睛说明什么?

  ⑶ “别别别……”他急了,“碧云!

碧云!

”他用双手拼命地摇着轮椅,想挡住我的路,“你放下!

等碧云来拿!

”(他为什么急了?

  ⑷ 可是迟了!

我已经走进他家的后院,看见了一堆枯蔫焦黄的马草──这些日子我卖给他的所有的马草!

那匹马呢?

那匹香甜地吃着我的马草的马呢?

(同学们,“我”走进了后院,看到了心目中那匹香甜地吃着马草的马吗?

那么,“我”看到了什么呢?

请大家把句子再读读,看哪个词语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马草一天天多起来,青年仍把马草收下来,说明了什么?

  “我”一直将马草卖给青年,以为他真的有那匹马。

现在看到了马草,明白了真相,“我”心情如何?

   刚才我们通过仔细阅读课文,了解了人物的情感。

读课文就是要学会从字里行间读出人物情感。

那么“我”难道仅仅只看到了马草吗?

  现在就请大家读这段课文,仔细体会其中的感情。

  文中只有残疾青年有着美好的心灵吗?

你还看到了谁的善良和美好?

 (父亲也很善良。

父亲虽然赞同“我”看书,但他知道青年的生活的艰难,所以忍痛打了“我”,让“我”去扯马草换钱。

他还不忘利用匆匆翻书的机会,在书里夹上几张毛票,维护了青年的自尊。

碧云同样善解人意。

她很能理解哥哥的想法,配合着哥哥把谎言维持下去。

三、总结。

  1、感悟写法。

再读课文。

作者是怎样表达出这些人物的美好品质呢?

本文语言简朴,主要通过人物的言行、神态和心理描写来展现人物美好心灵。

2、课文写摊主说谎是为了成全我看书,是一种善意的谎言。

从这个角度来看,残疾摊主是一个怎样的人?

你身边又这样感人的事迹吗?

  四、作业。

  搜集这样的事例,讲给同学听。

板书设计:

           别饿坏了那匹马

残疾青年我

乐于助人热爱读书

练习设计:

(一)温故知新

  1、比一比,再组词

    卖(  ) 摊(  )怒(  ) 扭(  )泰(  ) 

    买(  )滩(  )努(  )纽(  )秦(  )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 )( )忘返  身无( )( )  片甲( )( )

   ( )( )大吉

   来之( )( )  ( )流不息  理直气( )

   同心(  )力  ( )武扬威  废( )忘食

   千(  )一发   调兵( )将

  3、比较每组两个词的用法有什么不同,选择恰当的词填空。

      继而   继续

   

(1)他先是一愣,(   )眼睛一亮……

   

(2)“我知道你希望真有那么一匹马,没事的,你(    )看书吧。

             阻止  阻挠

  

(1)“别打孩子。

”年轻人竭力想从轮椅上挣扎起来(   )我父亲。

  

(2)清政府刚提出修筑京张铁路的计划,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就出来(   )。

             强制  控制

  

(1)帝国主义国家争夺京张铁路修筑权,想进一步(   )我国北部。

  

(2)在卖不出马草的日子,我就(   )自己不去书摊。

  4、课文几次写到“别饿坏了那匹马”,用意分别是什么?

 

(二) 含英咀华

  可是迟了!

我已经走进他家的后院,看见了一堆枯蔫焦黄的马草——前些日子我卖给他的所有马草!

那匹马呢?

香甜甜地吃着我拔的马草的那匹马呢?

  我扭头(冲、跑)了出来,(偎、靠)在他的轮椅上直想哭。

  对不起我 这样做可能伤害了你 他拍着我的肩头 轻声说道 我知道你希望真有那么一匹马 其实 没事的你继续看书吧

  我努力点点头,使劲忍着,没让自己哭出来。

  1、请为第三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2、选择运用正确的字,用(√)

  3、“看见了一堆枯蔫焦黄的马草——前些日子我买给他的所有马草!

”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声音的延长;  b转折作用;   c解释说明的作用。

  4、“我努力点点头,使劲忍着,没让自己哭出来。

”此时的“我”心中会怎样想呢?

请你发挥想象把“我”没有说出的话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唯一的听众

教学目的:

  1、学会6个生字。

正确读写“神圣、悠悠”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讨论。

抄写印象深刻的句子。

3、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学时数:

两课时

双基训练点:

体会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初读课文,品读老妇人的话。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小提琴曲,教师引导:

同学们,小提琴曲是多么美妙动听,可是要能演奏出这样美妙的音乐付出多少艰辛,经历多少磨难!

而一个别人认为是音乐白痴的人却能在舞台上演奏,这成功的背后是谁创造了这个奇迹呢?

(老教授)

  板书课题:

唯一的听众

2、理解“唯一”并质疑。

(只有一个)

问题预设:

听众是很多人的意思,为什么要用唯一来修饰?

课文中唯一的观众是谁?

她做了些什么?

------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要求读通读顺。

2、检查生字词情况并指导难读字“溜”,难写字“悠、歉”。

3、带着质疑的问题默读思考。

4、补充句子:

这是一个(慈祥、和蔼)的老妇人。

5、引导学生回忆写人文章的学习方法

①我们怎学习写人的文章?

②学生默读,画批人物的言、行、神。

(主要人物:

语言、神态、动作。

次要人物:

心理描写.)

6、自学课文,从课文中找出有关句子,体会老妇人独特的教育技巧和美好的心灵,说说你这样补充的理由。

7、学生自学。

鼓励学生在书中画一画,写一写。

8、同位交流自己的自学成果。

三、品读老妇人的几句话。

1、出示:

我猜想你一定拉得很好,只可惜我的耳朵聋了。

如果不介意我在

场的话,请继续吧!

(1)老妇人为什么说她耳朵聋了?

为什么她要这样说?

 (出示词语)介意。

  指导朗读。

  

(2)老妇人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我”为什么要溜走?

 (引导学生体会老妇人是在鼓励“我”,让“我”不要懊恼,灰心。

老妇人给我“我”勇气和力量。

2、出示:

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着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

就在每天早晨。

(1)老妇人为什么说这番话?

是呀,老人的语言如诗一般,他的话深深地打动了我,让我增添了几份信心,她此时会想什么?

(2)从“每天”一词你能体会到什么?

(3)听了她的话,我会想什么?

(4)齐读,感受老妇人的美好心灵。

3、出示:

我停下来时,他总不忘说一句:

“真不错。

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

谢谢你,小伙子。

(1)老妇人说这话的用意是什么?

想象什么真不错?

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什么?

(2)这句话对“我”有什么作用?

听了老人的话,我的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这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呢?

(喜滋滋的,有了继续努力的信心。

4、出示:

有一次,她竟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

我也常常忘记她是聋子。

我为什么忘记她是聋子?

(因为在老人热情鼓励下,我琴技不断提高,在我的眼里,她在用心感受琴声。

四、小结并引出下节课的内容。

在老妇人的鼓励下,我发生了什么变化?

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生字词。

了解我的前后变化,加深对老妇人品质的感悟。

表演课本剧。

教学教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老妇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二、学习生字词。

三、自由读文,思考:

在老妇人的鼓励下,我发生了什么变化?

画出有关的语句并写写休会。

1、全班交流。

老人的鼓励,给我了信心和力量,很快,我就发觉我变了,家里人对我的变化,也流露出一种难以置信的表情。

 (出示词语):

难以置信(理解):

我又在家里练琴了,我不在乎妹妹对我的评论了,我也不再坐在木椅子上,而是站着练琴了,家里人对我的这一变化──难以置信。

  当我感觉到这一点时,一种力量在我身上潜滋暗长。

2、当妹妹告诉我,老妇人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时,“我”会想什么?

3、如果“我”初次遇到老妇人时,老妇人就告诉我她是音乐学院的教授,我的情绪将会怎样?

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4、你认为文中的中心人物是谁?

为什么?

5、文中妹妹这一角色是否可有可无?

(1)小组交流讨论这些问题。

(2)全班交流。

(使学生感受到从妹妹的表现中更能体现老妇人的人格魅力。

6、学习最后一段,讨论:

老妇人的言行对我的成长有什么影响?

四、作业设置: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推荐阅读《平分生命》《最美的书包》。

3、搜集讲究教育技巧的故事(选做)。

板书设计:

唯一的听众

音乐白痴真正的小提琴手

关怀帮助鼓励

练习设计:

一、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组成词语

    yōu ( )久  ( )静  ( )愁  ( )美

    yí ( )式  ( )留  怀( )  转( )

    qiàn ( )款  道( )  镶( )  拉( )

二、文章写“我”在拉琴的过程中,老人自始至终“很平静地望着我”。

对于老人的“平静”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

   A.老人耳聋,听不到“我”难听的拉琴声。

   B.“我”找到了自信,琴声变得动听,老人听得入神。

   C.老人热爱音乐,她已经完全陶醉于琴声中。

   D.老人做出“平静”的样子,用以鼓励“我”。

三、“很快我就发觉自己变了。

”请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说说“我”有哪些变化?

是什么让“我”发生了变化?

四、读语段,完成练习。

我被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

我羞愧起来,同时有了几分兴奋。

嘿,毕竟有人夸我了,尽管她是一个聋子。

我拉了起来。

以后,每天清晨,我都要到小树林去练琴,面对我唯一的听众,一位耳聋的老人。

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

我停下来时,她总不忘说上一句:

“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

谢谢你,小伙子。

”我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

1.用“√”表示正确的读音。

兴奋(xīng    xìng)           尽管(jìn    jǐn)           毕竟(jìng    jìn)

  2.在该段中找出近义词。

惭愧——(         )                  宁静——(         )

3.回答问题。

(1)“我被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

”诗一般的语言具体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

”“洋溢”是什么意思?

“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

”,你能把作者的这种感觉写下来吗?

4.文章写“我”在拉琴的过程中,老人自始至终“很平静地望着我”。

对于老人的“平静”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

   A.老人耳聋,听不到“我”难听的拉琴声。

   B.“我”找到了自信,琴声变得动听,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