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七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46148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74.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泉州七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福建省泉州七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福建省泉州七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福建省泉州七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福建省泉州七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泉州七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

《福建省泉州七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泉州七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省泉州七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

福建省泉州七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泉州七中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高二期末检测地理试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满分100分命卷人:

陈华森复核人:

刘伟杰

班级座号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下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读图1,回答第1题:

1.大气中(  )

图1

A.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①增加

B.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③增加

C.出现雾霾,会导致④在夜间减少

D.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②减少

 如图是某气象观测小组自制的简易风标,虚线是此刻观察到风标在风向指示架上的方向。

读图2,回答2~3题:

2.此刻当地吹(  )

A.西南风B.东南风

图2

C.西北风D.东北风

3.若某地一年中至少有4个月的时间盛行如图所示的风向,

该地不可能的是(  )

A.澳大利亚的西北部B.印度的德干高原

C.南非的好望角D.日本的北海道

图3意我国某沿海地区海陆风形成的热力环流剖面图,图4为该地区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差的分布状况。

读图,回答4~5题:

4.有关气压分布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③地气压高于④地

B.近地面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①地比②地低

C.①地气压低于②地

图4

图3

D.高空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④地比③地更高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的风向为西南风B.b为上升气流

C.a的风向为西北风D.d为下沉气流

下图5为沿30°纬线某月海平面气压分布图,此时该纬度上海陆气压差值为一年中最大。

据此回答6~7题:

 

图5

 

6.关于图中①②两地气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地冬季位于气压中心B.②地气压季节波动较①地小

C.①地夏季气压较②地高D.②地冬季气压高于夏季

7.关于③④两地年降水量差异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③主要受寒流影响,降水少B.④主要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

C.③主要受低气压控制,降水多D.④主要受季风影响,降水多

下图为通过某天气系统中心,距中心正南200米和距中心正北200米分别作的三条东西向气压变化的曲线图。

读图6,回答8~9题:

图6

8.在天气系统中心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中,风力最大的是(  )

A.南面B.西面C.东面D.北面

9.关于该天气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锋面系统,以阴雨天气为主B.低气压控制,四周气流向内辐合运动

C.反气旋控制,中心区域天气晴好D.台风过境,狂风暴雨

下表是亚欧大陆40°N~50°N气温距平值和降水距平值(距平值是该地气温、降水与同纬度气温、降水平均值之差)。

据表回答10~11题:

地点

气温(℃)

降水(mm)

1月

7月

1月

7月

10.1

-2.2

24

17.3

-12.4

4.7

-30.7

117.7

2.3

0.8

44.3

-28.3

-4.3

6.7

-24.7

-41.3

10.关于四地气候特征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主要受暖流影响,降水丰富,且季节分配均匀

B.④地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稀少

C.③地位于大陆内部,远离海洋,气温年较差大

D.②地受季风影响,冬冷夏热,气候大陆性强

11.导致①地所属气候类型在亚欧大陆的分布面积大于北美大陆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洋流B.海陆位置C.海陆分布、地形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下图示意某区域五个不同地点受气压带和风带影响的时长。

读图7,回答12~13题:

图7

12.从大气环流方面分析,图中五地最有可能分属于(  )

A.两种气候类型B.五种气候类型

C.四种气候类型D.三种气候类型

13.当北半球的乙地受信风带控制时(  )

A.华北平原正值雨季

B.阿尔卑斯山雪线较高

C.尼罗河正值枯水期

D.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如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某日5次观测到的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

当日天气晴朗,日出时间为5时。

读图8,回答第14题:

14.由图中信息可分析出(  )

图8

A.大气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

B.12时、15时出现逆温现象

C.5时、20时大气较稳定

D.气温日较差自下而上增大

下图是2014年4月30日20时海平面气压形势图。

读图9回答15-16题。

 

图9

 

15.图中虚线范围内出现沙尘天气,其中最易发生沙尘暴的地点是(  )

A.甲B.乙C.丙D.丁

16.锋面过境时,M地可能出现的天气变化是(  )

A.风力增强,出现降水B.气温降低,天气转晴

C.气温升高,出现降水D.风力减弱,天气转阴

甲地(位置见图10)气温年较差较小,5~8月降水稀少。

据此完成17~18题。

 

图10

 

17、甲地气温年较差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拔较高B、植被较好C、距海较远D、纬度较低

18、甲地5~8月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

A、处在盛行西风背风坡B、受高纬干冷气流影响

C、受干燥的东北信风影响D、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北半球西风气流受青藏高原阻挡,分为南北两支,冬季,西风气流南移,其南支气流沿青藏高原南缘向东移动,带来暖湿气流,读图11,回答19-20题。

图11

19.在我国,南支暖湿气流与北方南下冷空气势均力敌,相持不下,从而在昆明与贵阳之间形成(  )

A.冷锋B.暖锋C.准静止锋D.反气旋

20.在图示天气系统控制下,昆明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为(  )

A.阴雨连绵B.暖锋C.晴雨无常D.风和日丽

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

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

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

下表数据为实验地以2009年为基数,2010-2013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测量时间为每年9月30日)。

据此完成21-23题。

21、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  )

①生物量提高②生物量降低③植株密度改变④植被分布改变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22、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  )

A植株数量B、地下生物量C、地上生物量D、总生物量

23.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植被未来变化趋势是(  )

A.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B.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茂盛

C.灌木植物茂盛、草本植物萎缩D.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缩

一般情况下,空气的密度与气温、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呈负相关。

如图12示意北半球中纬某区域的地形和8时气温状况剖面。

高空自西向东的气流速度约20千米/时。

据此回答24~25题:

24.此时甲、乙、丙三地的大气垂直状况相比较(  )                  

A.甲地比乙地稳定B.丙地最稳定

C.乙地比丙地稳定D.乙地对流最旺盛

25.正午前后(  )

A.甲地气温上升最快B.甲地出现强劲的偏南风

C.丙地刮起东北风D.乙地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

图12

泉州七中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年暑期检测地理试卷

答题卡

(考试时间:

90分钟满分100分命卷人:

陈华森复核人:

刘伟杰)

一、单项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选项填在答题卡上,否则不得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班级姓名座号

二、综合题(4大题,共50分)

班级姓名座号

26.根据北半球气候类型理想分布图,填出下图13空格处的气候类型。

(10分)

图13

 

27、下图中M、N海域均是世界优良渔场。

读图14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图14

从大气环流对天气的影响分析,比较M、N两渔场捕捞作业的天气条件。

28、气象部门制作天气预报的第一步是制作天气形势预报,即先对目前控制和影响预报区域的天气系统的移动和强度变化等作出预报。

如图为地面风预报示意图,根据形势预报,未来12小时低压将向东北移到虚线所示的位置,即B站未来12小时将处于低压的后部,相当于原来A站所处低压的位置。

读图15,回答下列问题:

(14分)

图15

(1)说出该天气系统所在半球并说明判断依据。

(4分)

(2)若未来该低压各部位强度变化不大,试描述B站锋面过境前后风向和风速的变化。

(6分)

(3)假设气旋强度不变,当该天气系统由陆地移到同纬度海面时,试分析风速和风向会发生哪些改变?

(4分)

29.读“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16”,回答下列问题:

(16分)

图16

(1)解释澳大利亚中部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

(8分)

(2)澳大利亚西北部1月和7月分别盛行西北风、东南风。

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两方面说明该地区盛行风向形成的原因及盛行风向对该地区气候干湿状况的影响。

(8分)

 

1月:

 

 

7月:

 

泉州七中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高二期末检测地理试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选项填在答题卡上,否则不得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B

A

C

B

D

A

C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D

C

C

B

A

D

D

C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B

B

B

D

26.根据北半球气候类型理想分布图,填出气候类型。

10分

27.10分冬半年M渔场和N渔场都盛行西风,阴雨天气多,海面风浪大;夏半年N渔场仍盛行西风,而M渔场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多晴朗高温天气,海面风浪小。

(10分)

28.(14分)

答案:

(1)位于北半球。

A处风向向右发生偏转(锋面呈逆时针方向移动)。

(4分)

(2)在冷锋过境前为西南风,过境后为西北风,风速变大。

(6分)

(3)当气旋由陆地移到海面时,(由于摩擦力减小),风速会加大,风向与等压线的交角会变小。

(4分)

29.16分

(1)南回归线横贯中部地区东西,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干旱少雨;西澳大利亚寒流起到降温减湿作用;东部大分水岭紧邻太平洋沿岸,削弱了东南信风带来的海洋水汽的影响。

(8分)

(2)1月:

澳大利亚大陆夏季比海洋升温快,形成低压中心;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移,北半球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北风;来自海洋的西北风比较湿润。

7月:

澳大利亚大陆冬季比海洋降温快,形成高压中心;此时处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从内陆吹来的东南风相对干燥。

(8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