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永泰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731350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88.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永泰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福建省永泰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福建省永泰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福建省永泰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福建省永泰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永泰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x

《福建省永泰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永泰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省永泰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x

福建省永泰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Word版含答案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永泰县第一中学期末考

高中二年语文科试卷

完卷时间:

150分钟满分:

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化自信是发自内心的对自身文化的价值、能力和前途的坚信,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

文化自信是民族意义上的文化自信。

换言之,我们所讲的文化自信是对民族文化的自信,是在文化层面对本民族自我价值、自我能力和自我发展前景的自觉持守。

文化自信首先表现为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是一个民族对于自身文化,以及自身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关系的理性把握。

就我国而言,对中国精神的光大,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理性清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既是文化自觉的当代表现,更是文化自信的切实践行。

最近二三十年,我们肯定民族文化的价值,对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怀有温情和敬意,对不同学术繁荣时期的价值有深刻认识,对老子、孔子、墨子等一大批思想大家倍加推崇,对浩如烟海的传统典籍进行认真整理和创造性阐发。

这些都不是外力强加给我们的,而是积淀于我们内心的价值认同,是对民族文化的价值坚守。

这也表明,我们的文化自觉意识日益增强,作为文化自觉最高表现形态的文化自信日益坚定。

文化自信其次表现为自觉的文化批判和价值重构。

在积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能够清醒地看到民族传统文化的不足,勇于并善于对其进行清理,通过文化批判为新的价值重构创造条件。

中国历史上不同学派、不同思想相互激荡,往往在碰撞中相互吸收甚至相互融合,这中间就包含着文化批判和价值重构。

明清之际启蒙思想家对专制政治和专制帝王的批判,都是对传统文化糟粕的批判;近代谭嗣同、梁启超等希望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拯救中国。

通过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清理、对西方文化合理成分的吸纳,进行新的价值重构,我们不断坚定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还表现为对民族文化当下状况的充分肯定和对未来前景的满怀信心。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全社会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光大并践行中国精神,是我们基本的价值取向。

这不仅是价值观自信的表现,更是我们文化自信的集中体现。

我们坚信文化自信能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

(摘编自李宗桂《文化自信是强大的精神力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化自信是指对本民族文化多怀温情与敬意,对民族文化的价值坚守,少些批判与指责。

B.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二者虽相互关联但是不能够等同。

文化自觉表现为对民族文化的价值认同与坚守。

C.进行新的价值重构,必须以传承优秀文化为主,以文化批判为辅,对传统文化进行理性清理。

D.文化自信的最高表现形态是坚定的文化自觉。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以文化自信的内涵为立论前提,围绕文化自信从三个方面逐层展开论述。

B.文章第二段阐述文化自觉,用事例论证阐明了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关系。

C.第三段通过对比论证,阐明了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中包含着文化批判和价值重构。

D.最后一段阐明,坚定文化自信,能够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3.根据原文内容推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化自信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民族文化的内容是不断丰富、不断发展的。

B.如果不发自内心地整理传统典籍,就谈不上文化自觉,更谈不上文化自信。

C.五四新文化运动就是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自觉的文化批判和新的价值重构。

D.因为积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并进行新的价值重构,所以能树立文化自信。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当今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代,消除矛盾、化解危机,实现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是全球治理的大课题。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顺应时代发展大势向世界贡献的中国方案,其中“坚持对话协商”“坚持共建共事”“坚持合作共赢”“坚持交流互鉴”“坚持绿色低碳”的行动主张直接回应了“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全球治理难题。

目前,中国正通过一系列举措将理念落实为现实行动,以自己的实践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展现中国大国担当,为完善全球治理贡献中国力量。

2014年至2016年,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总额超过3万亿美元,对沿线国家投资累计超过500亿美元,“一带一路”倡议取得的丰硕成果为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的“中国力量”。

(摘编自任洁《人类命运共同体:

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谭星宇《开放的世界开放的经济》)

材料二: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自主着陆在月球背面,实现了人类探测器的首次月背软着陆和巡视探测,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

嫦娥四号任务引入了德国、瑞典、沙特等多项国际合作项目,开辟了我国月球与深空探测国际合作的新范式。

这些国际合作载荷将向全世界科学家开放数据,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过去十年,中国向亚太空间合作组织提供22万幅卫星图像,约8000景卫星图像在成员国得到应用,促进了亚太区域科研、灾难监测与管理能力和水平的提高;中国利用优势资源,服务航天领域的博士研究生学位教育,为各成员国培养青年英才;中国提出与亚太空间合作组织各成员国共同构建“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的倡议,并在第一届高峰论坛期间与各成员国共同发布《北京宣言》,以提升各成员国航天基础能力、共享服务能力、快速响应能力、产业驱动能力和互联互通能力。

(摘编自新华网《“嫦娥四号”月背探索记》、张克俭《坚持共商共建共享为亚太空间合作贡献中国力量》等)

材料三:

2017年5月,我国首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可燃冰”)试采成功,这是中国能源开发的一次历史性突破,对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每立方米的可燃冰天然气燃烧产生的能量是等量常规天然气的1.43倍,明显高于煤炭、石油,燃烧污染却又比煤炭、石油小,更加清洁环保。

神狐海域可燃冰试采攻坚克难获得成功,依赖于“中国理论”的创新。

试采现场指挥部办公室主任邱海峻介绍说,我国在全球率先建立了可燃冰“两期三型”成矿理论,创立可燃冰“三相控制”开采理论,应用于试采模拟和实施方案制定,确保了试采过程安全可控。

“低渗粉砂质储层水合物矿藏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广泛分布,很多国家对可燃冰有强烈需求。

我们现在掌握了这一技术,将来可以进行技术输出,有利于解决‘一带一路’沿线的资源、能源问题,推动‘一带一路’沿线的经济发展和融合。

”邱海峻说。

(摘编自吴涛、王攀、张旭东《我国可燃冰资源可用百年以上》)

材料四:

新世纪以来,能源、环境、气候变化问题严重制约着全球可持续发展,而中国倡导的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加快清洁能源国际共享,正在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目前,我国正加快构建清洁能源低碳体系。

在核电研究方面,作为四代核电技术的高温气冷堆是一种近乎理想的安全的核反应堆,业内人士将其称为“固有安全性”。

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研究院院长张作义指出:

“关于第四代核能技术,国际上美国、德国、日本、俄罗斯都做了大量的研究,但只做到方案研究,而我们国家是世界上第一个实际建造电站的。

2018年10月31日,由哈电集团(秦皇岛)重型装备有限公司承建的蒸汽发生器通过出厂验收,标志着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关键设备的研发制造难题已全面攻克。

对此,哈电重装董事长王守革自豪地说:

“这台高温气冷堆核电蒸汽发生器的研制成功,从设计、材料、工艺各个环节都实现了完全的自主创新,为我国核电在‘一带一路’中顺利走出去开辟了一条全新道路。

(摘编自王璐、左翰嫡《全球能源互联网顶层设计已完成》,韩维正《低头有勇气抬头靠实力》)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着力打造共建共享、合作共赢的国与国关系,内容涵盖了经济、科技等多个领域,展现了中国作为大国的担当。

B.“鹊桥”中继星把接收到的地面站的遥控指令通过前向链路转发给着陆器、巡视器,再把从返向链路接收到的数据通过不同频段转发到地面站。

C.向全世界开放航天数据,中国这一举措不仅能帮助亚太空间合作组织成员国提升航天科技实力,还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力量。

D.“可燃冰”开采和高温气冷堆研制是我国对“坚持绿色低碳”行动主张的具体落实,其技术输出有利于解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能源问题。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无论是提出构建“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还是倡导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都说明中国具有全球治理开放合作的大格局和大国担当的精神品质。

B.在航天科技、可燃冰开采和核电站建设等领域,中国虽然起步比欧美发达国家晚,但都能凭借自主创新全面赶超,取得令人自豪的世界一流业绩。

C.海域可燃冰的开采理论和第四代核能技术的研发成果,都能使我国占领新能源研发技术高地,为推动全球能源消费革命和完善全球治理创造条件。

D.破解“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全球治理难题,要有顺应时代发展大势的清晰认识,也要有相应的实践,在这两方面,中国都做出了表率。

6.未来,我国可以在哪些方面进一步为全球治理与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请根据材料简要分析。

(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来来往往

朱以撒

①回想个人的写信史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的。

此前觉得写信是大人的事,实在需要了才写信,寄信是需要付费的,一枚邮票可打上半斤酱油,谁没事以写信为乐呢。

②20世纪70年代是我大量写信的时期。

人在远方务农,形单影只,只有通过写信与家人交流。

信中内容颇为单调,大抵是对山野生活的描述,外加民俗风情的点染,其下就都是对前景的忧虑。

家里来信内容也大致可以猜到,家中近况的敷陈,对我在外的隐忧,末了都是安好安好。

相信那时节寄往山区的信都如此。

那时寄信要付八分钱的邮资,还要跑五里山路到公社寄出。

有人授我一种省邮票的方法,就是在寄出前把米汤抹在邮票上,让家人收到后把邮票泡在水里,米汤化了,邮戳也不见了,这样邮票可以多次使用。

可是母亲不同意,她觉得持这种小伎俩的人成不了大事,此法也就得不到实施。

现在想来,为什么一个人会在小小的邮票上使心计下功夫,像我们,把邮票视为一种隐喻,而不是一小块纸,都有着一个很深刻的原因,因为分离,因为天各一方。

原本生活自在的一家人,硬生生地被脱离,在不同的空间里彼此思念,邮票功能就自然而然地行使了。

大字不识一个的文盲,也会请人代笔书写、代为读信,借来来往往的邮票,纾解相思。

有时到邮局,营业员发现太厚了,就放在天平上称称斤两,要求再加一枚邮票。

这也使写信者下回注意,采用薄纸写信,正面写完写反面,用尽密不透风之法,就能顺利过手。

③真正一封信有多重,是称不出来的。

④一封信如同一枚带壳的果实,只有打开果壳,才能知道里边的内容。

如果是明信片,它就没有这层包裹,也就不会把秘密写在上面。

每个人都有一些属于自己的秘密,或大或小,不愿公开。

信纸承载了秘密,装入信封,犹如一个安睡的婴儿,眼力再锐利的人也不能穿透。

在一个不文明的环境,有些信就被人偷偷窥了,把秘密传播了。

因此如何保证一封信里的秘密得到守护,我一直想不出好的办法,椰子、榴莲,果壳那么坚硬,还是轻易地被人撬开,进入它的深处。

信封单薄,口封得再严密,也只是是对守规矩的人的约束,他们觉得这虽是一扇虚掩的门,也不要有推开的念头。

大家都遵守了,秘密就有安放的地方。

人还是需要隐私的,不是什么都要翻出来在阳光下晾晒。

⑤20世纪60代末,我一直在写作,试图走出穷乡僻壤,到工厂去,到城市去。

想靠写作来改变命运的人不少——如果能在一些大刊上发表三五篇,马上会被县里的文化部门盯上。

尽管白日的田间劳作疲惫之至,还是会有人写到深夜才搁笔。

一篇完成了,便会给素不相识的编辑写信,恳请指教,给予发表,然后走五里山路到邮局,郑重寄出。

那时文学创作还是得到支持的,再厚的稿件也不必贴邮票,把信封右上角剪掉即可。

编辑的态度也出奇地好,每一篇都给退稿,还附上一封阅读意见。

十年间就一直是写稿、寄稿、被退稿,再写稿、再寄稿、再被退稿。

好在我自以为乐事,一以贯之。

后来我考上大学,离开乡村,而接下来我寄出的一些作品,渐渐被接受。

往往会收到一封薄薄的信,信封下端是这个刊物的名字,打开信封用并拢的食指和中指夹出那一枚小小的便笺。

信文很短,最动人的就是两个字:

拟用。

此时不禁感慨,退稿的那一页被翻过去了。

又过了一段,会有一个牛皮纸大信封送到我的手上,凭感觉里边是几本刊物。

打开来看,自己的名字和文章,都在上面。

寄信,从此有了一种新的价值和意义。

⑥曾几何时,到邮局寄信,不难看出纸上写信的势头已经过去,门前绿邮筒扁扁的口子上落上了尘泥,里边空寂,不像多年前信堆了一大摞,有两个青年正在奋力打戳。

现在还写信的人的确是有癖好了,喜欢纸质的素朴,喜欢毫端与纸面的摩挲。

说到底,还是对旧时光、慢生活的依恋,生怕把写信这个既实用又审美的动作荒疏了。

时之所轻,我之所重,这种与时错位的举动,是一种很私有的恋情,我写信,故我快乐,至于别人写不写与我无干。

那些喜爱与我通信的人也具有共同的爱好,不写还真不行,于是来来往往没有中断。

日子在写信中过去,或者说写信把日子延伸了。

直到再也写不动的那天来到——手抖得厉害,毛笔把握不了,眼前迷蒙一片,个人的写信史方告终结。

⑦最后寄出的那一封信,末了会有颤颤巍巍的两个字:

再见。

(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的标题“来来往往”指的是信件的来来往往,作者回顾了自己的写信史,对和家人通信以及和刊物的信件来往进行了详写。

B.作者对信有着深厚的感情,文中“一封信如同一枚带壳的果实”将信封比喻为坚硬的果壳,表现了作者对信件隐私的重视。

C.“打开信封用并拢的食指和中指夹出”属于细节描写,作者在多年后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深,足以看出他收到信件时内心的激动。

D.随着时代的发展写信的势头过去了,文中对落满尘泥的邮筒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人们不再写信的遗憾和对传统文化消失的谴责。

8.第②段写“有人授我一种省邮票的方法”这一内容有什么用意?

(6分)

9.请结合文本内容,探究“信”所寄寓的丰富内涵。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张中彦,字才甫。

少以父任仕宋。

睿宗经略陕西,中彦降,除招抚使。

从下熙、河、阶、成州,授彰武军承宣使。

王师得金、洋诸州,以中彦领兴元尹。

师还,为秦凤经略使。

秦州当要冲而城不可守,中彦徙治北山,因险为垒。

筑腊家诸城,以扼蜀道。

皇统初,为宁州刺史。

宗室宗渊殴死僚佐梁郁。

郁远人,家贫无能赴告者。

中彦力为正其罪,竟置于法。

改彰德军节度使,均赋调法,奸豪无所蔽匿,人服其明。

正隆,营汴京新宫,中彦采运关中材木。

青峰山巨木最多,而高深阻绝。

中彦使构崖架壑,起长桥十数里,以车运木,若行平地,连通汴梁,明年,作河上浮梁。

舟之始制,匠者未得其法,中彦手制小舟才数寸许,不假胶漆而首尾自相钩带,诸匠无不骇服,其智巧如此。

浮梁巨舰毕功,中彦召役夫数十人,治地势顺下倾泻于河,取新秫秸密布于地,复以大木限其旁,凌晨督众乘霜滑曳之,殊不劳力而致诸水。

逾年除南京留守时淮楚用兵土民与戍兵杂居讼牒纷纭所司皆依违不决中彦得戍兵为盗者悉论如法。

为临洮尹兼熙秦路兵马都总管。

巩州刘海构乱,既败,籍民之从乱者数千人,中彦惟论为首者戮之。

西羌吹折、密臧、陇逋、庞拜四族恃险不服,使侍御史沙醇之就中彦论方略,中彦曰:

“此羌服叛不常,若非中彦自行,势必不可。

即至积石达南寺,酋长四人来,与之约降,事遂定,赏而遣之。

”还奏,上大悦,遣张汝玉驰驿劳之,赐以球文金带,用郊恩加仪同三司。

以疾卒官,年七十五。

百姓哀号辍市,立像祀之。

(节选自《金史·列传第十七》)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逾年/除南京留守/时淮楚用兵/土民与戍兵杂居/讼牒纷纭所司/皆依违不决/中彦得戍兵为盗者/悉论如法/

B.逾年/除南京留守/时淮楚用兵土民/与戍兵杂居/讼牒纷纭/所司皆依违不决/中彦得戍兵/为盗者悉论如法/

C.逾年/除南京留守/时淮楚用兵/土民与戍兵杂居/讼牒纷纭/所司皆依违不决/中彦得戍兵为盗者/悉论如法/

D.逾年/除南京留守/时淮楚用兵土民/与戍兵杂居/讼牒纷纭/所司皆依违不决/中彦得戍兵/为盗者悉论如法/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招抚使,是宋代官名,战时临时设立的掌管军政的官职,战后即废除。

B.字,古人幼时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

对平辈或尊辈称字是出于礼貌和尊敬。

C.西羌是羌族的别支,战国时兴盛,旧在陕西四川塞外。

羌族各部相攻杀掠夺,战祸频仍。

D.郊恩,皇帝因到郊外祭祀天地,礼成之后,对皇室、臣民所加的恩泽。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张中彦少年得志,有出色的军事才能。

他跟从睿宗攻下熙、河、阶、成州,被任命为彰武军承宣使;任秦凤经略使时,迁移治所,修筑营垒,扼守入川要道。

B.张中彦聪慧过人,善于营建。

他让人崖谷架木,于深山中顺利运出大木;他制作的小船模型,让工匠都惊服,并到浮梁购买大船,用巧妙的方法解决其入水的问题。

C.张中彦处事果决,执法严明。

他敢于惩治犯法的朝廷宗室,依法惩处盗窃的士兵;刘海作乱平定后,他处死了带头闹事的不法分子。

D.张中彦善于处理民族关系,深受拥戴。

西羌族依仗地势,不服管辖,他亲自约见其酋长,顺利同其约定招降办法;去世后,百姓号泣罢市,立像祭祀。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郁远人,家贫无能赴告者。

中彦力为正其罪,竟置于法。

(5分)

(2)巩州刘海构乱,既败,籍民之从乱者数千人,中彦惟论为首者戮之。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建康[注]

文天祥

金陵古会府,南渡旧陪京。

山势犹盘礴,江流已变更。

健儿徙幽土,新鬼哭台城。

一片清溪月,偏于客有情。

[注]文天祥被俘后,被押北上,途中在建康停留了一段时间。

这首诗就是在建康写的。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头两句写建康曾经是都会,是陪京,既写历史,又写兴感之由,抒写作者国亡被俘的伤痛之情。

B.从写法上看,中间四句采用了两两相对的形式;三四句真事直写,朴素、有力;五六句虚事实描,强烈、感人。

C.尾联对月伤怀。

山河易主,人事已非,只有“清溪月”,还陪着孤臣。

看似有一丝温暖,实则更感凄凉、悲伤。

写法与“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类似。

D.这首诗是诗人被俘后路过建康(今南京)所作。

前六句主要写建康的历史地位、变化以及人民的不幸。

最后两句对月抒怀,以欲言又止的姿态刹尾,是有意留给读者以广阔的想象天地。

15.所谓“无理而妙”就是指看似违背常理常情的描写,反而更深刻地表现各种复杂的感情。

试从这一角度赏析本诗颔联。

(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屈原《离骚》中“,”两句表明当时社会中人们违背道德准则而随意歪曲,把苟合取悦他人奉为法度。

(2)白居易《琵琶行》中用诗句“,”,表现主客求见的急切和琵琶女出场的矜持。

(3)当任命一个人来挽救局面,人们常引用诸葛亮《出师表》中“,”这一名言。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对公众而言,民法通则相较于民法典算是“熟面孔”。

只不过,随着时代发展,民法通则的不少内容已被其他法律替代,有些内容甚至不再发挥作用。

诚然,在中国民主法治发展进程中,民法通则,但也要与时俱进。

编纂民法典是我国法律制度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在新的发展阶段做出的历史性抉择。

()。

在互联网时代,科技发展一日千里,这促使我国的民法典积极与新技术呼应。

现在,我国在互联网应用领域全球领先,在信息技术的普及和信息社会的建设领域全球领先,这些因素使我国的民法典走在了世界前列。

比如,无人驾驶汽车技术,无人驾驶汽车革命,社会治理即将面临一个新课题——当无人驾驶汽车上路之后,会带来一系列侵权责任案件发生,无法用传统的侵权责任法规惩处。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侵权责任法的发展,民法典分编侵权责任编将对这一时代课题做出回应。

【选自2019-06-06《科技日报》】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功不可没方兴未艾势在必行推动

B、功德无量欣欣向荣势在必行推动

C、功不可没欣欣向荣一触即发推进

D、功德无量方兴未艾一触即发推进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我国的民法典要体现出较强的时代性,就必须与新技术呼应

B、我国的民法典具有极强的时代性,体现之一是能呼应新技术

C、具有极强的时代性,能呼应新技术,这是我国民法典的特点

D、能呼应新技术是我国民法典的特点之一,我国民法典时代性极强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无人驾驶汽车上路,会带来一系列侵权责任案件,无法用传统的侵权责任法规处治。

B、无人驾驶汽车在上路之后,会发生一系列侵权责任案件,这些案件无法用传统的侵权责任法规判决。

C、无人驾驶汽车上路,会导致一系列侵权责任案件发生,这类案件无法用传统的侵权责任法规处置。

D、在无人驾驶汽车上路之后,一系列侵权责任案件将发生,无法用传统的侵权责任法规处理它们。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6分)

由于各种稀土元素的性质极其相似,又多以氧化物混合物的形式存在于各种复杂的矿物中,因此是一项极其困难的工作。

直到1947年,美国科学家发明了用离子交换法分离稀土,并由著名学者斯佩丁改进了离子交换法工艺,制备(化学工业上指经制造而取得)出公斤级的纯净单一稀土。

现在,人们重视稀土研究和开发,是因为,个个身手不凡,在高精尖科技领域各显神通。

目前,由稀土元素生产的稀土永磁、发光、储氢、催化等功能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石化、治金、机械、轻工、新能源、环境保护等行业。

如铈的合金耐高热,可以作为玻璃添加剂,能吸收紫外线与红外线,,应用到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中,可有效防止大量汽车废气排到空气中。

21.把下面一段话的主要意思压缩成一句话,不超过30个字。

(5分)

据报道,当地时间12日晚7时左右,在美国南部城市孟菲斯一个居民区里,21岁的黑人青年布兰登·韦伯遭法警开枪击中身亡,引发暴力抗议活动。

抗议者向警察投掷石头和砖块,造成至少24名警察受伤。

抗议活动还使当地商家和住户受到财产损失。

午夜前,警方使用催泪瓦斯将抗议人群驱散,并逮捕3名暴力抗议者。

【选自2019-06-14人民网】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恶搞、低俗炒作等内容对于创作者而言更易吸引粉丝,与此同时,消费丑行成为不少平台娱乐大众的一种手段。

在消费降级概念盛传的今天,大众的传统审美观念开始颠覆,网络“审丑”的风潮愈演愈烈,扮丑也成为草根出名的一种捷径。

材料二人民日报发文指出:

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

材料三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新时代领路人“全国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