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市云城区云城街.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45690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浮市云城区云城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云浮市云城区云城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云浮市云城区云城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云浮市云城区云城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云浮市云城区云城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浮市云城区云城街.docx

《云浮市云城区云城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浮市云城区云城街.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浮市云城区云城街.docx

云浮市云城区云城街

云浮市云城区云城街

申报广东省教育强街督导验收

 

 

云浮市云城区云城街道办事处

二0一四年九月

目录

一、基本概况...........................................2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4

(一)坚持“一个理念”,创强列入头等大事..............4

1.认识到位..........................................4

2.领导重视..........................................4

3.协调联动..........................................5

(二)把握“两条主线”,确保教育优先发展.............5

1.优先规划教育发展.............................5

2.优先保证教育投入.............................6

(三)狠抓“三个工程”,全力实现创强目标.............7

1.抓好布局调整工程建设...........................7

2.抓好维修改造工程建设..........................8

3.抓好教学仪器设备工程建设........................8

(四)突出“四个重点”,促进教育均衡发展............9

1.大力发展学前教育.............................9

2.切实巩固义务教育.............................9

3.努力办好成人教育.............................10

4.活跃社区文化教育.............................10

(五)加强“五项建设”,提升教育综合水平...........11

1.加强学校领导建设..............................11

2.加强师德教育建设...............................12

3.加强岗位培训建设...............................12

4.加强教学科研建设................................13

5.加强教学质量建设................................13

三、存在的问题和努力方向.............................14

四、自评结果........................................15

务实敢为与时俱进开创教育事业新局面

——云浮市云城区云城街申报广东省教育强街自评报告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近年来,我街在打造“生态、文明、美丽、幸福”新云城的同时,全面唱响科学发展的主旋律,立足增强辖区综合竞争力的新起点,把握创建广东省“教育强街”的新机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科教兴街”战略,努力改善各类学校的办学条件,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不断提升教育综合实力,全街教育事业呈现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

现对照《广东省教育强镇(乡、街道)督导验收方案》各项指标体系,对我街申报广东省教育强街作如下自评报告:

一、基本概况

云城街道地处云浮市城区中心,是云浮市和云城区两级党政机关所在地,也是云浮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与高峰街道、河口街道、南盛镇、高村镇、石城镇等接壤,辖区总面积100.8平方公里,辖9个居委会和15个村委会,常住人口约13万人,流动人口约2.5万人。

云城街道历史悠久,是著名的革命老区。

自明朝万历五年(1577年)建东安县以后,一直是县治所在地,1985年建云城镇,1994年设云城街道。

辖区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邓发故居”、有至今已148年历史的“百门大屋”等。

云城街民风淳朴,传承着“崇文重教、知礼向善、自强不息、包容实干”的云浮人精神,在这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上,造就了一代又一代成就斐然的英贤才杰,有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工人运动杰出领袖邓发,有民国时期革命家邓汉中、东征烈士梁廷骧等一大批杰出人物。

近年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建设“生态、文明、美丽、幸福”新云城的总目标,大力发展龙头产业,积极支持特色农业、服务业,不断壮大经济实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镇综合实力。

2013年,我街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完成9.66亿元,增速为27.8%;固定资产完成42.3亿元,同比增长27.8%;农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0125元。

良好的人文环境、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我街教育事业积淀了丰富的人文内涵,而蓬勃发展的社会经济,又为现代教育注入了勃勃生机。

随着近年经济的发展,我街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调整学校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学校管理,建设优质规范化学校,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教育事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教育综合实力不断提高。

目前,全街拥有公办中学2所(云浮市第二中学、云浮市第三中学),完全小学5所(市三小、市六小、市八小、鹏石小学、循常小学),非完全小学4所(市四小、市七小、迳口小学、富丰小学),幼儿园23所(其中公办规范化中心幼儿园1所,民办幼儿园22所);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所。

在校学生6433人(其中中学生1674人,小学生4759人);在园幼儿6594人(其中公办幼儿园209人;民办幼儿园6385人)。

我街学校师资力量雄厚,中小学教师415人(其中中学教师156人,小学教师259人),幼儿园教师448人。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教育兴,人才兴;人才兴,社会兴。

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以发展教育为已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街”战略,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以创建“教育强街”为重点,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形成合力,为教育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源泉,有效促进了全街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一)坚持“一个理念”,创强列入头等大事。

1.认识到位。

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责。

多年来,我街历届党政领导高度重视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地位,认为只有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才能强一方民众,富一方百姓。

为此,我街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有关教育的政策法规,积极实施“科教兴街”战略,把创建“教育强街”作为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程、民心工程。

全街上下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为全力推进创强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指引。

2.领导重视。

自今年我街开展创建“教育强街”工作以来,

街道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重视教育创强工作。

成立了以街道党工委书记、人大联络办主任黄国邦为组长、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邓永秀为常务副组长、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叶绍清为副组长的云城街创建教育强街工作领导小组和街道创强办公室,制定了《云城街创建广东省教育强街工作实施方案》,通过召开创强工作动员大会、部署会、协调会、推进会,部署、商讨、推进街道教育创强工作。

在创强工作期间,各级领导十分关心和支持我街教育创强工作,区委书记江壮宏、副区长徐贤荣、区教育局局长祝石坤等领导经常深入各中小学校(幼儿园)调研指导创强工作。

3.协调联动。

为齐心协力推进教育创强工作,街道把创强工作责任分解到各有关部门和各学校,要求各相关单位把教育创强纳入主要工作之中。

街道创强办切实承担起创建“教育强街”的主要职责,全面统筹,加强指导,组织协调,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街道经济发展办公室积极与社会乡贤、企业主联系,发动他们为教育创强奉献一份爱心,及时募集创强资金;综治、安监等部门大力整治学校及周边环境,排除安全隐患;司法所、派出所等部门定期到学校给中小学生上法制教育课;各中小学校发挥主人翁精神,各校校长切实负起本单位创强第一负责人职责,及时解决创强过程中的问题;辖区人民群众踊跃捐款支持创强工作。

如今,全街形成了“政府主导、教育主体、部门配合、全民参与”的创强工作局面,有力地推动了创强工作的开展。

(二)把握“两条主线”,确保教育优先发展。

1.优先规划教育发展。

我街坚持把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在我街“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教育事业发展列为重要内容,制定并实施了《云城街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云城街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发展教育事业的奋斗目标:

全面深化素质教育,改革创新,努力提升云城街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实现区域优质均衡发展。

为实现这一目标,我街制订了基础教育、成人教育、社区教育等各类教育的年度计划。

为强化领导班子对教育的责任意识,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实施领导班子挂钩联系学校制度,并把教育工作列为每年年度考核内容之一,严格考核班子成员履职情况。

2.优先保证教育投入。

从2012年启动教育创强以来,我街先后投入2900多万元。

一是投入1100多万元在市六小侧购买一幢约2337m2的楼房,扩大市六小教学用房用地;二是投入40多万元改善市七小、市八小的图书室等;三是为确保2014年底前我街能顺利创建“教育强街”,保证资金的投入是成功的前提。

今年,我街共计投入创强资金1764.7万元,主要用于改善教学设备设施、校舍维修改造、新建楼房及校园文化建设等。

其中:

维修改造项目建设投入990.5万元(包括:

投入417.5万元为市二中、市三中、市六小、鹏石小学、循常小学、迳口小学改造建设运动场,其中投入50万元为市三中建设200米4道塑胶环形跑道运动场;投入573万元用于各校教学楼的维修改造工程);投入40万元为市三小新建一层面积约300平方米的教学楼;投入627.7万元为各校购置教学仪器设备;投入106.5万元用于各校校园文化建设。

为解决创强资金短缺的难题,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想方设法,多渠道筹措资金。

一是召开动员大会,吹响创强工作号角。

通过召开教育创强工作动员大会,号召街道企事业单位、外出乡贤、企业主积极募捐。

二是利用媒体,加大宣传力度。

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报刊等媒体广泛宣传,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我街开展创强工作的进展情况;并在街道、村(社区)的主要出入口和学校门口悬挂宣传横幅,使教育创强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三是多方筹措,保证资金。

街道办率先举行创建广东省教育强街募捐活动启动仪式,发动街道干部职工踊跃捐款,募集到29285元创强资金;通过街道的示范效应,各企事业单位、外出乡贤、企业主积极响应,慷慨捐款,到2014年9月15日止,募集创强资金近60万元。

(三)狠抓“三个工程”,全力实现创强目标。

俗话说,质量是工程成败的关键。

在火速推进创建“教育强街”工作的过程中,我街高度重视创强项目的质量,扎实抓好布局调整工程、维修改造工程、教学仪器设备工程建设,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以崇高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切实做好创强工程项目建设工作,确保教育创强工程质量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群众的考验。

1.抓好布局调整工程建设。

我街原有2所初级中学,14所小学,由于部分学校规模小、分布散、师资配备不合理、设备设施简陋,严重制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为发挥教育资源的最大效益,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分配,我街结合实际,经过反复调研论证,在上级教育部门的指导下,按就近入学和相对集中的原则,对全街中小学校进行撤并整合,重新布局。

在撤并过程中,我街加强对学校布局调整工作的宣传力度,通过挨家逐户家访、收发调查问卷等措施,从思想认识和行动上消除了学生家长的种种顾虑,从而实现了学校布局调整工作“零事故”、“零投诉”、“零上访”。

目前,我街保留2所初级中学,5所完全小学,4所非完全小学。

辖区标准化学校覆盖率达100%,所有教学点达到有关要求。

全街各校班额人数规范,无56人以上大班额现象,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成人教育、社区教育协调均衡发展。

2.抓好维修改造工程建设。

我街严格按照《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标准》对现有12所中小学校(幼儿园)进行维修改造。

为确保维修改造项目取得实效,一是我街严格按照规范程序对维修改造项目进行公开邀标和招投标,并确保招投标过程公开、公正、公平;二是从各中小学校抽调部分懂项目建设的老师负责跟踪创强项目的设计、预算、立项、财审等相关工作,监督项目的进度和质量;三是完善维修改造项目建设的廉政制度,规范建设方人员的廉洁行为,严格执行监理人员管理制度,预防在维修改造工程中腐败现象的滋生,确保项目质量可靠、维修改造项目资金的安全有效使用。

3.抓好教学仪器设备工程建设。

教学仪器设备是重要的办学条件,是教育现代化的手段和教育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它的配备状况和质量水平是地区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自开展教育创强工作以来,我街投入627.7万元购置各中小学校(幼儿园)的教学仪器设备,着力改善我街学校的办学条件,全面提升学校的现代化教学设施设备水平。

目前,全街中小学校已按照创建教育强街标准配齐场室、设备,如已配置多媒体教室11间、电教平台教室22间、音乐室11间、美术室11间等。

全部学校接通互联网,实现“校校通”,多媒体教室座位数占比逐年提高,各类信息及时录入和更新,各级各类学校信息录入率100%。

各中小学设施设备的完善,大大地提升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

(四)突出“四个重点”,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1.大力发展学前教育。

近年来,我街重视学前教育,不断提高学前教育的水平和质量。

一是保证幼儿园数量。

2012年,我街投入130多万元改造建设了一所云城街中心幼儿园。

另外,我街大力发展民办幼儿园,目前,全街共有22所民办幼儿园,并严格按相关标准进行场室资源配置。

二是提高幼儿园办学质量。

我街各幼儿园认真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坚持保教并重,促进每个幼儿和谐并富有个性的发展。

同时,认真制定幼儿教育培训计划,全面落实幼儿教师的业务进修、继续教育以及教师资格审定工作。

我街幼教事业逐步走向了标准化、规范化的道路。

近三年,我街学前儿童毛入园率均达到95%以上。

2.切实巩固义务教育。

我街认真贯彻《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大力抓好九年义务教育。

一是加强学校管理,做好家访工作,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模式,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思想动态,严格控制学生的流失,辖区无违法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现象。

二是严格落实免除学杂费制度,确保学生依法享受义务教育权利,保障适龄儿童免试就近入学。

三是切实解决困难家庭子女孩读书问题,抓好“低保”家庭在读子女助学金的发放,同时督促各中、小学切实做好非“低保”困难的子女助学减免工作,避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

四是动员村(居)委会设立奖教奖学基金,开展奖教励学活动。

如我街富丰村委设立的奖学金,用于资助困难家庭孩子入学和奖励成绩优异的学子,深受村民欢迎。

2012-2014年,我街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均为100%,年辍学率均为0;初中生年入学率均为100%,年辍学率分别是1.41%、0.86%、0.78%,均达到省规定要求。

3.努力办好成人教育。

成人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提高全民素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功能。

为使成人教育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我街不断加大对成人教育的投入,做到机构健全,管理到位,师资充实,办学效果显著。

多年来,我街以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为主体,聘请省市专家教授前来开课讲座,或与区人社局、农业局、人口与计划生育服务局、司法局等职能部门联合举办科普讲座、劳动就业、农田耕种和家禽养殖技术、消防安全知识、计算机技术等培训班。

2012年至2014年9月,我街组织各类成人教育、农民工技能培训班共18期,受训人员达到4393人次[2012年1193人次、2013年1471人次、2014年(到9月份止)1729人次],培训面(人数)逐年提高。

通过培训,增强了农民就业、创业能力,帮助了一大批农民脱贫致富。

4.活跃社区文化教育。

社区文化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

我街坚持以精神文明建设为宗旨,积极鼓励、引导群众开展各项健康文明的文化活动。

一是充分利用社区群众相对聚集的特点,积极鼓励引导群众开展各类文体活动,把活动舞台搬进社区。

如金龙社区在每年春节前组织退休老师、书法能手在下尤村举办送对联下乡活动;春风曲艺社组织辖区群众学习舞蹈、粤曲等文艺活动,深入群众欢迎。

二是深入开展文明单位、文明学校、文明村(居)、文明户、五好家庭等评比活动,加强群众的爱国主义、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

如通过开展“云浮好人”、“云浮市模范乡贤”、“云城区百佳文明市民”、“十大文明标兵”等评选活动,涌现出天马社区等一批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和区功健等一批道德模范。

三是通过开展科技、文艺、法律知识、婚育新风、电影下乡等活动,对群众进行思想观念、科普知识、法律知识、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素质。

如2013年我街共计开展“道德讲堂”8期,送戏下乡3场,送电影下乡21场,丰富了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

(五)加强“五项建设”,提升教育综合水平。

师以从教为荣,民以支教为乐。

我街着眼于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的终身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在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创新教师人才培养、转变教育发展模式等方面均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为2014年创建省教育强街奠定了坚实基础。

1.加强学校领导建设。

学校领导班子的水平,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办学水平。

近年来,我街不断深化学校内部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实施中层干部目标考核制度,全面引入竞争激励机制,不断促进学校办学水平的提升,逐步建立起“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干部任用管理模式。

在上级教育部门的指导下,我街学校班子建设和办学成效得到了广泛认可,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表彰。

如:

我街2所中学先后被评为“教育科研先进学校”、“广东省五四红旗团总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文明学校”等荣誉称号。

我街9所小学先后被评为“教学工作先进单位”、“云浮市少先队‘红旗大队’”、“文明学校”等荣誉称号。

2.加强师德教育建设。

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我街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了一系列广泛深入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

一是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及《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相关文件,分批组织教师参加师德培训。

二是利用评先、创优等激励方法,大力宣传、表彰、奖励工作成绩突出的教师,推广优秀教师的先进教育教学经验,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涌现了一批优秀教师的典型。

近三年来,我街的教职工有100人次被评为市、区师德先进个人、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先进教学工作者等。

3.加强岗位培训建设。

一直以来,全街均按省定编制标准配齐配足教师,无代课教师现象。

我街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导向,以“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目标,校内培训和校外培训相结合,积极开展了多层次、多渠道、多学科的各类在职业务培训和技能集训,使校长和教师们对现代教育理念有新的认识,整体素质得到有效提高。

一是积极鼓励教师进修,不断提高学历层次和文化业务素质。

目前,全街幼儿园专任教师448人(不含职工),学历达标率100%,公办幼儿园教师持证率达85.7%;小学教师259人,学历达标率100%(其中大专166人,占64.1%,本科93人,占35.9%);中学教师156人,学历达标率100%(其中大专49人占31.4%,本科107人占68.59%)。

二是积极实施教师分层、分类培训计划,做好骨干教师的选送培训工作,定期和不定期组织教师分期分批参加业务培训及科组活动,通过自我学习、集中培训、外出交流学习等,不断创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调整教学思路,致力解决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促进全街教师教学业务水平的新提高。

4.加强教学科研建设。

我街以校本教研和市、区级教研活动为平台,积极组织各校教师参加课题、优质课评比、论文、征文、课件制作等活动,培养了一大批教学教研骨干。

近三年来,我街教学科研成绩令人欣喜,全街中小学承担国家级课题2个,区级课题4个,全街教师论文获区级以上奖励的有44人次,优秀课件和优质课获区以上奖励的有10多人次,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的论文有20篇,在国家级报刊发表的论文有81篇。

全街教育教学科研取得的可喜成绩,充分展示了云城街教师较高的教学科研水平。

5.加强教学质量建设。

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是评价其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直以来,我街坚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主,切实加强教学质量管理,不设重点学校和重点班。

一是严格执行新课程计划。

按要求开齐开足各科课程课时,积极开展“两课、两操、两活动”,切实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校园体育锻炼时间,无违规集体补课现象。

二是重视教学环节上的质量。

建立以集体备课为主导,个人独立备课为主体的切实可行的备课制度,使教师注重课前备课,课后反思。

三是重视学生特长教育。

在抓好常规教育的基础上,高度重视科技、体育、艺术教育,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大课间活动,举办各项文艺、体育活动和赛事,努力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取得了较好成绩,根据学生爱好,形成了以科普、书画、舞蹈、音乐等为特长教育的特色。

近三年,在参加省、市、区举行的艺术类竞赛中,中小学生、幼儿园共有26人次获奖,其中5人次获市级书画、音乐赛奖。

三、存在的问题和努力方向

知不足而发奋,负责任而作为。

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街的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实力不断增强。

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与珠三角先进地区相比,与党和人民的要求相比,教育投入、均衡发展、优质高效等方面仍有差距和不足。

主要存在:

教育的投入仍然不够,中小教学设施设备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教育科研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

面对教育形势的发展要求和存在问题,我们确定的努力方向是:

(一)继续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

在辖区经济加速发展的同时,要继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努力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和教师收入待遇,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二)继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努力培养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

坚持“外引内培”相结合,造就更多更好的学科带头人和名校长、名教师,进一步提升我街的教育水平。

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努力营造一个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环境。

(三)继续加大教学科研力度。

今后要进一步加大教学科研工作的力度,推进教育改革创新,在科研中培养出一批学者型的名师;进一步通过规范、科学的管理,突出学校办学特色;进一步提高我街整体办学水平,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四、自评结果

对照《广东省教育强镇(乡、街道)督导验收方案》各项指标要求,我街以实事求是的认真态度进行自查自评。

自评结果是:

政府责任67分,教育管理19分,办学水平11.8分,合计得分97.8分,占总分值97.8%,必达条件全部达标。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云城街教育发展水平已经达到省教育强街的指标要求,谨向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申报广东省教育强街,恳请专家予以评估验收。

 

云城区云城街道办事处

2014年9月16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