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停车场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45505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67.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交车停车场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公交车停车场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公交车停车场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公交车停车场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公交车停车场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交车停车场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

《公交车停车场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交车停车场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交车停车场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

公交车停车场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

 

公交车停车场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

 

(本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修改编辑!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建设地点及建设性质

1、项目名称:

某某公交车停车场建设项目

2、建设地点:

该项目拟建场址于某某工业园区迎宾大道西、阳光街北。

项目地块为长方形,地块东西长172.74米,南北长210.00米,建筑红线退道路中心线100米。

3、建设性质:

新建

1.1.2建设单位概括

建设单位:

内蒙古某某高新技术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某某高新技术工业园区是2001年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的省级高新技术工业园区,是某某市唯一一家省级高新技术工业园区;2002年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高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示范基地;2004年被自治区党委、政府列为全区20家重点扶持园区;2005年被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列为全国第一批(全国13家之一)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2010年被命名为内蒙古自治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也是自治区“十二五”期间规划建设的沿黄沿线19个重点工业园区之一。

园区位于某某市鄂托克旗某某镇境内,地处自治区“小三角”经济圈和沿黄沿线经济带。

地理位置优越,资源富集。

东依矿产资源富集的千里山13公里,南距工业城市乌海15公里,西距吉兰太盐场150公里,北距巴彦淖尔矿区200公里,这些矿区储有大量的煤炭、石灰石、石膏、萤石、高岭土、天然碱、工业盐、膨润土等30多种可利用资源。

黄河流经境内,水源充足。

京兰铁路、110国道纵贯全境,京藏高速公路在境内设有互通,乌海机场距园区3公里,已构建了公路、铁路、航空三位一体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是西部最具投资前景和发展潜力的黄金地带。

园区规划控制面积140平方公里,由生活服务区、主体产业区、现代物流区、终端产品区四部分组成。

截止2012年,累计投入资金近30亿元,实施了道路、管网、供水、供电、通讯等一大批基础设施工程,重点产业区已实现了“九通一平一厂一站”的一类园区建设要求。

园区内工商、税务、电信、学校、医院、酒店等服务部门一应俱全,为企业的投资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目前,园区落户企业30多家,先后引进了某某、神华、北方电力、星光煤炭、双欣资源、君正化工等知名的龙头企业,形成了高新材料、建材、冶金、化工、电力、物流六大产业平台和煤矸石综合利用、二氧化碳综合利用、煤化工、氯碱化工、冶金制造、现代物流六大循环产业体系,构筑了以“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为特征的循环发展模式。

截止2012年底,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5亿元,同比增长34.5%;税金9.84亿元,同比增长9.8%。

“十二五”期间,园区将按照“以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以生态牧业建设新牧区、以高端产业建设新园区、以城乡统筹建设新某某”的总体发展思路,以工业高端化为方向,以PVA/PVC延伸新型化工、硅铝深加工及其它新型加工业为主导,以现代物流服务业为配套,建设自治区“小三角”科技环保型中小企业集群和新技术应用研发集中的西部一流特色园区,打造国家级终端工业产品生产基地。

到“十二五”末,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39%,超400亿元;财政收入年均增长47%,超5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76%,超700亿元;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加2.7万元和1.1万元,超5万元和2万元。

1.1.3可行性研究内容及编制依据

1、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建设条件、项目建设总投资、筹资方案、效益分析、社会评价和风险对策等。

2、编制依据

(1)《某某市某某镇(某某高新技术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0—2030);

(2)《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国办发[2005]46号);

(3)《城市公交车和无轨电车工程项目建设标准(摘要)》;

(4)《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CJJ15-87];

(5)《关于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试行管理办法》;

(6)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及有关的建筑设计规范;

(7)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有关工程设计基础资料;

1.2可行性研究概要

1.2.1建设规模

该项目净占地面积36275.02平方米(54.41亩),总建筑面积11427.00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约6815.00平方米,建筑密度18.8%,容积率0.32,绿地率30%。

1.2.2建设内容

根据某某工业园区发展规划,及并遵循“节地”的原则,确定该项目建设内容包括:

一栋三层的办公楼、一栋二层的综合楼,及部分一层业务辅助用房,并配套建设绿化、道路及停车场。

其中,办公楼建筑面积4687平方米,占地面积1945平方米;综合楼建筑面积3740平方米,占地面积1870平方米,业务辅助用房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

具体建设内容包括:

1、办公楼:

包括办公室、会议室、监控室、值班室、文体活动室、档案室、文体阅览室、信访接待室等;

2、综合楼:

包括车辆调度室、后勤服务中心、厨房、餐厅、职工宿舍等;

3、业务辅助用房:

包括保修车间、洗车间等;

4、附属设施:

包括篮球场、道路、150位大客车停车场、围墙等。

1.2.3建设周期

本项目拟于2015年1月开始可研工作,2015年4月底以前完成立项、报批、方案及施工图设计、施工招标以及资金筹措到位等前期工作,2015年5月开始施工,2015年12月底建成。

规划建设期12个月。

1.2.4建设投资及资金筹措

项目主体工程投资3656.98万元,资金来源拟申请国家财政资金。

1.2.5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表1-1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规划总用地面积

m2

36275.02

2

总建筑面积

m2

11427

3

绿地面积

m2

11000

4

容积率

0.32

5

建筑密度

18.8

6

绿地率

30

7

停车场用地面积

m2

8000

8

办公楼建筑面积

m2

4687

9

综合楼建筑面积

m2

3740

10

业务辅助用房建筑面积

m2

3000

11

大客车停车位

150

12

项目总投资

万元

3656.98

13

资金筹措

万元

3656.98

14

建设期

1

1.3结论和建议

项目总占地面积36275.02平方米,建筑面积11427平方米,总投资3656.98万元,建筑造价较为合理。

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和自治区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相关政策和城市规划,场址的自然条件、环境条件、配套设施以及各种外部条件均符合项目建设要求。

项目的实施将促进某某工业园区公交事业发展,完善公交设施和网络,缓解周边居民出行难的矛盾,实现节能减排,对推动园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本项目从建设背景出发,通过对所在地区基础条件分析、节能减排措施、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实施进度计划、招投标方案、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项目建设组织与管理、风险分析及对策、社会评价等综合分析得出结论,本项目在以上方面均为可行。

建议立项和予以支持。

 

第二章项目背景和建设的必要性

2.1公共交通的发展及现状

1899年第一辆公交车在英国诞生,掀开了城市公交车发展的历史。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及人们出行的需要,公共交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出现了不同的交通形式,主要有常规公共汽(电)车、快速轨道交通(地铁、轻轨、单轨)、出租汽车、大运量快速公交车(BRT)、轮渡等。

由于城市小汽车的发展,对公共交通造成一定的冲击。

美国是小汽车相对自由发展的国家。

从19世纪末开始,公交车居客运交通的主导地位,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小汽车的迅速发展,导致了公交车的全面萧条。

1960年以后,政府针对小汽车发展带来的一系列城市问题,颁布《公共交通法》,引导大城市由小汽车交通向大容量快速轨道交通转化,为复苏公共交通做出了努力。

在西欧等发达国家也出现了类似的经历。

世界经验告诉我们,小汽车的普及,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直接导致城市出现严重的交通堵塞、停车困难、环境污染、石油资源紧张、城市热岛效应等一系列问题。

多数发达国家走过的路都证明了这一点,道路增长的速度不可能跟上小汽车增长的速度。

大规模修建城市道路,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交通紧张的矛盾。

以北京、西安为例,1949年新中国成立初北京机动车保有量2300辆;1966年2.8万辆;1978年7.7万辆;到2007年突破300万辆;截至2014年达到559.1万辆。

小汽车出行比例则从1986年的5%到2000年的23.2%,再到2014年的47.8%。

选择包括地铁和公交车在内的公共交通的人的比例为29.8%。

北京出现严重的交通问题,北京市区183个主要路口中,严重阻塞的达60%。

西安市机动车保有量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汽车数量急剧增加。

西安市机动车从2000年的26万余辆到2010年达到100万辆,经历11年的时间,而从100万辆增加到200万辆,仅仅用了四年时间。

近年来,尽管西安市投入巨额资金加快道路建设,道路年增长率已达到了5%,但这远远落后于机动车辆每年15.8%的增长速度。

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而要建成与之相适应的道路,则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努力。

城市中心区高峰时段机动车平均时速只有8公里至10公里。

2014年国内汽车保有量将近1.4亿,从2400万辆增长到1.4亿辆,近十年汽车年均增加1100多万辆,是2003年汽车数量的5.7倍,占全部机动车比率达到54.9%,比十年前提高了29.9%。

数量急剧增长的机动车不仅造成全国各地的交通拥堵,而且机动车尾气是PM2.5三大来源之一,是造成我国空气污染和雾霾频发的重要原因。

城市公共交通是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基础设施。

公共交通是城市和人民生活必须的公共设施,是城市正常运转的关键之一,也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保证,城市经济的“动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公共交通有了较快发展,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一些城市交通拥堵、群众出行不便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城市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我国目前公共交通主要存在问题:

1、出行分担比例不高

目前我国公交出行的分担率不足10%,特大城市也仅有20%左右,而欧洲、日本、南美等大城市达到40%-60%。

目前,我国城市公交车速已越来越低,现在平均车速只有10公里/小时,已低于自行车12公里/小时的速度。

与10年前相比,公交出行时间平均延长10分钟,居民对城市公共交通服务的不满意率高达70%。

据统计,全国每年因为交通拥堵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500亿元。

2、规划设计先天不足

公共交通的顺畅与通达离不开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的“扶持”。

但在这个方面,很多城市的“先天不足”,有的城市还把规划建设的公交转乘站等收回用于其他开发。

公交线网覆盖不均衡问题日益暴露。

根据有关调查,国内许多城市普遍存在线路重复设置,有的道路重复线路多达20多条,而城市边缘的居民小区、街道却没有一条公交线路,直接导致居民出行难。

有些线路运行时间过长,则大大降低了公交对长距离出行乘客的吸引力。

3、投入不足、容易短腿

2004年全国城市公共交通固定资产投资328.5亿元,占城市建设固定资产投资的6.9%,而同期道路桥梁投资占44.7%。

目前,全国600多个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总计只有440公里,仅相当于英国伦敦一个城市的规模。

在2006年调查的117个城市中,66个城市在公交场站建设以及车辆、设施装备和配置更新方面得不到政府资金和政策支持,占被调查城市的56.4%,“情况相当严重”。

4、税费缠身、亏损严重

近年来,由于国内燃油、保险、维修等价格上涨,公交企业承担社会公益性服务增加,长期低票价管制等原因,使相当一部分公交企业入不敷出。

据了解,在2012年有关方面调查的全国117个公交企业中,没有得到政府财政补贴的多达42家。

武汉、西安、长春等城市8家企业得到的政府财政补贴也十分有限。

由于收入偏少,公交司机的流失率已达16%以上。

城市公共交通具有运量大、价格低、节省道路资源等优势。

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符合我国人口多、土地资源紧缺和人民群众收入水平不高的实际情况,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的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城市交通发展方式,突出城市公共交通的公益属性,将公共交通发展放在城市交通发展的首要位置,着力提升城市公共交通保障水平。

在规划布局、设施建设、运营服务等方面,明确公共交通发展目标,落实保障措施,创新体制机制,形成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新格局。

2006年,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劳动保障部等四部门印发了《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若干经济政策的意见》(建城[2006]288号)。

实施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举措。

文件明确提出要合理规划设置场站和配套设施、加强城市交通换乘枢纽建设、推动智能公共交通系统发展,优化公共交通运营结构,大力发展公共汽(电)车,保障公共交通的道路优先使用权,积极稳妥地推进行业改革,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供财政支持,规范补贴制度,调整客运价格,实行用地划拨,加大科研投入)。

2.2公共交通的优势

1、实现国家能源战略的必然要求

我国人口众多,近年来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能源成为涉及我国经济安全的战略资源。

“十二五”规划要求,“十二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要比“十一五”期末降低20%左右。

据预测,2020年,我国的交通能耗占能源消耗的比例将高达16.3%至17.1%,城市交通节能任务十分艰巨。

据统计,每百公里的人均能耗,公交车是小汽车的8.4%,电车为3.4%至4%,地铁为5%。

如果采用个体小汽车出行的人有1%转乘公共交通,仅此一项全国每年节省燃油将达到0.8亿升。

推进城市交通节能,在加快研究开发推广低能耗汽车的同时,最重要的就是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

2、实施国家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重要内容

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正以较快速度发展,但环境压力也越来越大。

保护好环境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关系到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和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生存发展。

目前,机动车尾气和噪声已成为大中城市的主要污染源,许多大中城市的大气污染正经历着由煤烟型向机动车尾气型的转化。

世界卫生组织在关于预防道路交通伤害的报告中指出,“道路交通伤害是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主要影响弱势的道路使用者,包括贫困人群”,“道路交通伤害给中等收入和低收入国家造成的损失占其国民生产总值的1%至2%”,而我国每万辆汽车的车祸死亡率是发达国家的几十倍。

汽车尾气对人的健康危害极大。

欧洲国家研究表明,交通污染导致死亡占死亡总数的3%,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2倍,城市人口寿命平均缩短1.5年,交通污染带来的健康损失约占GDP的1.7%。

另据研究,公共交通在高峰小时每人每公里排放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三项污染物,分别是小汽车的17.1%、6.1%、17.4%。

必须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提高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有效降低汽车尾气排放总量,减轻城市大气环境污染,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3、集约节约用地的有效措施

土地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资源,事关我国粮食安全和国家安全。

国家确立了“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实行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在我国土地资源十分紧缺的条件下,城市布局必须走集约型、紧凑型的发展路子,高度集中和紧凑布局的城市发展模式只有集约化的大运量交通模式才能支撑其发展。

2005年底,我国城市人均道路面积10.93平方米,如果采用以小汽车为主的交通发展模式,对比国外城市人均道路面积15-20平方米,我们还需要大量占地修路。

同时,每年需新增停车用地50平方公里。

无论在资源条件还是在技术层面,靠不断地修建城市道路来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都是不可行的,这种发展模式在我国这样人多地少的国情下是不可持续的。

必须以公共交通为导向,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引导城市发展模式转变,既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有效措施,又是支撑城市紧凑发展的重要途径。

4、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应有内涵

中国的城镇化,必须走可持续的、集约式的发展道路,不断提高综合承载能力。

城市健康发展,离不开公共交通的优先发展。

目前,我国每年新增城镇人口1300万左右,城市和城镇密集区对交通的需求增长迅速,特别是在小汽车快速增长的趋势下,城市空间扩张和城市功能集聚并存。

实现城市紧凑发展并带动周边地区发展,需要建立区域公共交通体系,以满足城市和城市密集地区的随机性活动,这是其他交通方式不能替代的。

2005年末,全国公共交通运营车辆31.09万辆,比2000年末增长了37.6%;乘客总量467.19亿人次,比2000年末增长了36.99%。

相对于私人交通工具而言,公共交通照顾了大多数人的利益,让更多的人得到平等的交通出行权和道路等公共资源使用权,关系到群众利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我国城镇最低收入家庭人口约有3000万人,进城农民工约1.5亿人,这些群体收入低,住房支付能力有限,主要分布于城市边缘地区,公共交通是他们可以选择的主要机动性交通工具。

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不仅是解决城市内部交通的需要,而且也是优化城市内部布局,推进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的本质要求。

2.3某某工业园区建设及公共交通发展现状

公共交通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具有显著的公益性特点,是展现城市实力和“两个文明”的“窗口”。

近年来,园区管委会对发展园区公共交通事业非常重视,在行业政策上给予了公共交通的大力支持。

在园区管委会的大力扶持下,在园区公交基础设施各方面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面临新的情况:

1、公交始末站建设不足,且多数占地面积小、设施简陋,给公交正常运营调度带来极大困难。

2、公交停车场数量少,面积较小,且布局不合理,公交进场率偏低,远远没有达到《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中所推荐的相关数值。

3、缺乏换乘枢纽,给人民群众换乘公交车带来了极大不便。

4、公交站点覆盖率平均水平严重偏低。

5、公交线网缺乏明显等级体系,骨干线路和支线线路的功能定位不明确。

公交路线设置不合理,不同区域公交路线设置密度悬殊。

2.4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优先发展公交的需要。

建设公交设施是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某某工业园区现有公交设施存在诸多问题,还不能满足周边群众出行的需要,离政府对优先发展公交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提高园区有限资源利用效率,解决周边群众出行难的问题,根本出路还在于大力发展园区公交事业。

本项目响应国家优先发展公交的号召,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具体体现,是促进节约型社会、和谐社会的有力举措,是“百姓优先”工程。

2、解决公交停车难的需要。

公交停车场是公交车辆停放、维修和实施保养的场所,也是保证公交车辆处于良好状态并待命发车的“后方”基础设施。

然而,目前某某工业园区还没有公交车停车场,园区的公交车无法进站停车,本项目服务区域停车状况尤为紧张,大部分车辆只能靠路边停放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公交车长期露宿街头巷尾。

车辆长期露宿街头,得不到及时的养护维修,影响了使用寿命,不仅给行人、司机带来了安全隐患,同时也影响了园区的交通。

另外,没有停车场也给司乘人员正常的工作生活带来了不便,无法正常清理车内卫生,交接时间也没有地方休息。

3、完善公交设施的需要。

目前某某工业园区还没有公交车停车场,造成了公交设施辐射范围有限的问题。

本项目公交车停车场建成后,能够承担某某镇及园区范围内的客流运输。

本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无论在规模上,设施设置上,还是采用工艺技术上,管理水平上都将成为全旗的一流场站。

项目建成后能够有效缓解园区公交停车、保养维修的矛盾。

4、解决居民出行的需要。

由于公交路网的不完善,居民出行不便,存在公交分摊率低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周边群众出行愿望很强烈,而园区部分地方尚无满足需求的公共交通车辆,满足居民出行需要也是公交建设的重要义务之一。

延长和增加公交路线,为园区及周边群众提供便捷、低廉的公交服务是体现“公交优先、百姓优先”的重要内容。

综上所述,本项目响应国家号召,发展公交设施建设,是贯彻“公交优先,百姓优先”的政策具体体现。

项目建设有利于实现节能减排,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缓解园区交通状况,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第三章场址选择与建设条件

3.1场址现状

3.1.1项目建设地点

拟新建项目位于某某工业园区迎宾大道西、阳光街北。

3.1.2土地权属及利用现状

本项目建设用地东临迎宾大道,西邻园区企业研发中心。

本项目建设用地为长方形地块,东西长172.74米,南北长210米。

供地方式为行政划拨。

3.1.3选址理由

某某工业园区公交车停车场项目在此选址建设具有以下优势:

1、根据园区发展规划,公交停车场的建设能够承担园区及周边村嘎查范围内的客流运输;

2、场址周边配套设施完善,方便居民乘车和多条线路衔接、集中换乘为主要功能;

3、解决园区停车、保养困难的突出矛盾,延长线路路线,增强覆盖面和服务能力。

4、拟建某某工业园区公交车停车场用地地势平缓开阔,周围市政配套设施完善,道路交通通达性良好。

综上所述,拟建某某公交车停车场项目的选址是合理的。

3.2场址建设条件

3.2.1区位条件

项目选址所在地位于园区,供电、供水、供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完善;项目拟建场地交通通达性好,区位条件优越。

3.2.2场址自然条件

地处某某高原西北部,乌兰布和沙漠南缘的中山丘陵、河谷及部分平缓起伏区内。

平均海拔1100米。

属典型的极端大陆性气候。

年平均气温为10.3度(1961年—1980年),年平均降水量154.8毫米,年蒸发量为3500毫米左右,平均日照为3047.3小时,是内蒙古自治区气温最高的地区。

年均地温不足20度,最大冻土深度在163—178厘米。

西北是乌兰布和沙漠,东边是桌子山,地处冷空气入侵门户,年平均风速较大,可达3.14米/秒,风向多为偏西北风,并且沙暴日数多,全年约为22—26天。

3.2.3工程地质

项目所在地域是36亿年前某某古大陆的一部分,系古地中海浸区经第三次喜马拉雅山隆起而成。

选址处地形平整,场地及场地附近无全新活动断层通过,工程地质条件较为简单,岩土体分布稳定,不存在危及本工程安全的其它不良地质作用。

地表为风积形成的细砂,其下均属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物。

该场地属稳定场地,适宜进行本工程建设。

3.2.4水文

某某镇内河流较少,仅西部毗邻我国的母亲河——黄河。

地下水埋藏较深,可不考虑地下水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3.2.5地震

根据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规定,本工程抗震设防分类为乙级,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20g,场地类别和设计特征周期需根据地质勘查报告进一步确定。

建筑安全等级为一级。

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3.3基础设施条件

3.3.1交通、通讯

项目拟建场地处某某工业园区迎宾大道西、阳光街北,项目实施地道路畅通,交通便利;园区已建成程控交换系统,实现了传输数字化的现代通讯网络,已建成移动通信网、互联网、通讯条件较好。

3.3.2供电、供水、污水

项目用电由园区城市电网供电,电力供应有保障;建设场地供水管已接通市政管网,能满足供水需求;污水通过场地内的污水收集系统直接汇入某某生活污水处理厂集中统一处理。

3.4防洪、防潮、排涝实施条件

项目拟建场区地形较为平缓,在项目设计的时候,利用自然高差进行防洪和排涝,洪水经过排水沟自然排入雨水排放系统。

综上所述,该场址地质水文、基础设施等条件较好,能满足项目的选址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