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兔同笼教学设计余夏生.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44441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余夏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余夏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余夏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余夏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余夏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余夏生.docx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余夏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鸡兔同笼教学设计余夏生.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余夏生.docx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余夏生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江西会昌小学余夏生

一、教材分析:

“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数学趣题,最早出现在《孙子算经》中。

教材在本单元安排“鸡兔同笼”问题,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让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与方法。

为学生今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

本节课内容的编排与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非常吻合。

主要突出以下六个注重:

v一是注重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

v二是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

v三是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v四是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v五是注重数学文化的传承;

v六是注重给每位孩子更多的关注.

二.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鸡兔同笼”问题的结构特点,通过摆图操作学会用假设法策略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2、能力目标: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向学生渗透化繁为简、假设、数形结合等思想和方法,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情感目标:

了解我国古代数学的光辉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学数学的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

让学生亲历猜测、操作摆图、假设等解题的过程,体会用假设法解决问题策略。

教学难点:

运用假设法构建“鸡兔同笼”问题的数学模型,并应用模型解决问题。

四、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探究发现法和讨论交流法,以问题引领学生进行尝试、探究、交流等等。

使学生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感受数学的价值。

通过多角度地思考,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并且在解决问题中,让学生经历"操作——思考---交流——假设---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互动、引发问题。

1、活动一:

猜价格

师:

你们是哪个班的同学?

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谁愿意向在坐的老师打声招呼!

师:

你们认识我吗?

你们是五(6)班的同学,我现在教六(5)班的数学,看来我们还是有缘分的哦!

师:

上课前,我们做个猜价格的活动!

请看屏幕!

师:

这是最新款的苹果手机,标价已经擦了两位,你们能在6次之内猜出它的价格吗?

师:

看来猜测是有学问的,必须根据提供的信息进行调整。

(板书调整)

师:

现在同学准备好了吗?

我们开始上课了。

(上课,起立)

2、活动二:

猜谜语:

师:

老师还让大家再猜两个谜语,你们喜欢猜吗?

生:

喜欢。

请看屏幕(课件出示)

请看谜语一:

一朵芙蓉头上栽,彩衣不用剪刀裁,虽然不是英雄汉,叫得千家万户开。

(是

再看谜语二:

红红眼睛白白毛,长长耳朵短尾巴,身披一件白皮袄,走起路来轻轻跳。

生:

鸡,兔

板书---鸡兔

师:

看来同学们对鸡和兔还挺了解的,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跟鸡和兔有关的数学问题,【设计意图:

通过创设活动一猜价格、活动二猜谜语这两个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同时初步渗透“调整”的解决问题策略,为后面探究假设法做好铺垫。

(二)复习铺垫、引出课题

1、准备题:

师:

首先咱们来热热身,请看屏幕

课件出示

问题一:

笼子里有若干只鸡,从下面数,一共有20条腿。

笼子里有鸡()只?

问题二:

笼子里有若干只兔,从下面数,一共有40条腿。

请问有兔()只?

问题三:

假设笼子里有5只鸡、3只兔,请问笼子里一共有()条腿?

2、师:

如果老师既不告诉你鸡有几只,又不告诉你兔有几只,只告诉你鸡和兔共有几个头,共有几条腿,这样的问题以前遇到过吗?

(请看屏幕)【设计意图:

通过解决三个简单的鸡兔问题,接下来老师顺势提出问题:

“如果老师既不告诉你鸡有几只,又不告诉你兔有几只,只告诉你鸡和兔共有几个头,共有几条腿,这样的问题以前遇到过吗?

”从而引出课题。

——鸡兔同笼,这样的教学导入,紧紧扣住新知的生长点、新知的最近发展区,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将相关的知识点迁移到陌生的新问题情境中。

(三)、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1、介绍历史:

引入课题

(出示课件)这样的问题在大约一千五百年前,我国古代著名数学著作《孙子算经》中就记载着一道非常有趣的数学问题,(出示:

《孙子算经》的图片)

(课件接着出示):

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意图:

首先通过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数学趣题,让学生感受到我国数学文化的悠久历史与独特魅力,增强民族的自豪感,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与激情。

2、出示原题、并翻译题意

师:

这就是著名的鸡兔同笼问题。

(板书:

同笼)“雉”什么意思?

(野鸡)题目告诉我们什么信息呢?

(出示问题)谁来说说?

学生答:

①鸡和兔共35只。

  ②鸡和兔共有94条腿。

  ③鸡有2条腿。

   ④兔有4条腿。

师:

这位同学真厉害,不但找出了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而且还把古文翻译出来了,现在老师就把你的翻译展示出来。

(课件出示):

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3、化繁为简

师:

这个问题你能马上想出答案吗?

(学生摇头无从下手)

师:

有难度对吧?

师:

老师觉得也有难度,感觉数字大了一些。

这样老师有个建议,咱们把数字换小一些,用动手摆鸡兔的方法能不能找出正确答案?

(出示小精灵提示语)

课件出示:

将35头改为10头,94只改为26条。

师:

现在看看有几个头了?

有几条腿?

(师板书:

头10个鸡兔腿26条)

4、动手操作:

师:

现在请大家拿出信封。

(两人为一组,每组一个信封)

师:

信封里有什么呢?

有几张?

你发现这些图片一面是?

另一面是?

师:

现在要求同学们用一分钟的时间去摆一摆,笼子里到底有几只鸡?

几只兔?

并请两位同学到黑板前来摆一摆(两差生)。

准备好了吗?

开始!

(生摆)

5、汇报交流、探索解法

1)师:

时间到!

现在老师采访几位同学,你现在桌面上摆了几只鸡?

几只兔?

(师板书:

6鸡4兔腿)

师:

我们再看看黑板上这两种摆法,各有几只鸡几只兔?

(师板书:

5鸡5兔腿)

师:

这些摆法中,你觉得哪种摆法还没找到正确答案?

你是怎么想的?

师:

相差多少?

师:

怎么办?

(鸡变成兔或兔变成鸡)

师:

变几只?

(为什么要换()只()?

你是怎么想的?

师(指另一种):

这种摆法与实际腿数相差多少?

怎么调整?

(师采访学生)

2)师:

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两种方法都是通过什么方法找到正确答案的?

师引导学生总结:

不管一开始你怎么摆,只要从这种情况出发,进行适当地调整,都能找到正确答案。

3)引导摆10鸡

师:

有没有先摆10只鸡再调整的?

有没有?

假设10只都是鸡,你能经过调整找到正确答案吗?

该怎么调整?

请动手试试看吧!

(学生尝试调整)现在你找到答案了吗?

有几个这样的答案的请举手!

【意图:

这样设计,目的是给学生提供充足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在动手实践、汇报交流中发现总腿数与实际腿数的矛盾,从而通过调整鸡或兔的头数来寻找正确答案,渗透“调整”、“假设”的解题策略。

6、引导发现假设法

1)引导评价、交流互动:

师:

同学们真了不起,只用摆的方法就解决了这么复杂的问题,如果老师还让你用“摆”的方法去解决《孙子算经》中的问题,你觉得行吗?

生:

不方便,麻烦

师:

那能不能从刚才摆的过程中得到某种启发,把刚才调整的过程用算术表示出来呢?

师:

下面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刚才调整的过程(回到全是鸡的调整过程)

师:

当10只全是鸡时共有几条腿?

怎么列式?

(师板书2×10=20条)

师:

这时与实际腿数相比是多了还是少了?

少多少?

怎么算的?

(板书26-20=6条)

师:

少了6条腿怎么办?

生:

把鸡换成兔,

师:

把几只鸡换成兔?

生:

把3只鸡换成3只兔

师:

谁愿意上来摆给大家看看!

(生操作板演,)

师提醒:

等等、慢一点,刚才这位同学把一只鸡换成兔后,腿数有什么变化?

生:

多了两条腿(师在图下板书“2”,)

师:

这时腿数够吗?

那怎么办?

继续!

(生操作板演,每换一次,师问:

这时又增加几条腿?

师:

现在腿数够了吗?

还继续换吗?

生:

……

师:

现在得到几只兔?

(3只)

师:

那3只兔是怎么算来的?

(师板书6÷2=3只)

师:

“2”什么意思?

(师在前补充板书4-2=2)

师:

那鸡有几只?

怎么算?

(师板书10-3=7只)

2)、总结假设法

师:

同学们!

你们真了不起!

你知道你们发现了什么吗?

你们通过分析“摆”的过程发现了数学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假设法。

师:

为什么叫假设法呢?

(因为假设都是鸡)(补充板书:

假设都是鸡)那你们能把刚才的过程完整的叙述一遍吗?

谁来说说!

(师补充板书:

一共、少了、1兔比1鸡多、兔有、鸡有)

【意图:

这样设计充分发挥了图片学具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作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假设法每一步的意义。

通过让学生说算理,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7、尝试练习

1)师:

那根据这种方法,你还能想出其他类似的方法吗?

比如刚才假设都是鸡,我们还可以假设都是-----兔,会吗?

那赶快把你的想法写在草稿纸上。

2)学生列式,老师巡视

3)展示汇报:

师:

谁愿意把你的过程展示给大家看看?

你是怎么想的?

投影展示学生作品

假设都是兔:

一共:

10×4=40(条)

多了:

40-26=14(条)

鸡:

14÷(4-2)=7(只)

兔:

10-7=3(只)

8、比较总结:

师:

这位同学的方法与前面的方法有什么区别?

生:

前面假设的都是鸡,后面假设的都是兔。

师:

这是一种发现,还有其它的发现吗?

老师引导:

假设鸡得到兔,假设兔得到鸡。

师:

是这样吗?

为什么?

(假设都是鸡,腿数就少了,说明少了的是兔;假设都是兔,腿数就会增多,说明鸡多算了。

9、检验:

怎样检验你们的答案是否正确呢?

生检验:

7×2+3×4=26(条)

10、解决古代“鸡兔同笼”原题

1)师:

接下来就请同学们用你们发现的假设法来解决开始提出的古代“鸡兔同笼问题”,请看屏幕!

2)(课件出示):

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3)师:

你会解答吗?

请赶快把你的解法写在草稿纸上。

(学生做题)

4)汇报交流:

师:

谁做好了?

请到台前来展示一下。

说说你的思路。

生1:

假设都是鸡,

2×35=70条

  94-70=24条

  24÷(4-2)=12只----兔

  35-12=23只------鸡

生2:

假设都是兔,

4×35=140条

140-94=46条

46÷(4-2)=23只----鸡

35-23=12只------兔

【意图:

既然前面提出来了问题,后面就必须解决问题,这样前后呼应,既巩固了刚才所学的内容,又解决了留给学生的悬念。

(四)、实践应用、深化理解(让学生选择)

师:

其实,鸡兔同笼问题不光在古代有,在我们生活中也处处可见。

请看生活中有哪些鸡兔问题?

请选择!

1、去旅游

师:

那好,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地方。

课件出示“会昌汉仙岩风景区”图片

【意图:

优美的音乐,漂亮的图片一下子激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看到自己家乡优美的风景,解决问题的愿望和积极性肯定是非常高涨的。

(1)课件出示旅游坐船问题:

刘老师和41名同学去会昌汉仙岩游玩,共租了10条船,每条船都坐满,其中每条大船坐6人,每条小船坐4人,问大、小船各租了几条?

2)引导审题:

这道题和鸡兔同笼问题有什么联系?

(生:

小船相当于4只脚的怪鸡,大船相当于6只脚的怪兔,鸡和兔一共有10只,腿数一共有42条),你们会做吗?

3)学生尝试做题,展示汇报

生1:

假设都是大船:

得小船:

(10×6-42)÷(6-4)=9(条)

大船:

10-9=1(条)

生2:

假设都是小船:

得大船:

(42-10×4)÷(6-4)=1(条)

小船:

10-1=9(条)

2.去超市

1)课件出示购物图片:

笑笑最喜欢吃薯片和巧克力了,她走进超市,看见薯片5元一盒,巧克力12元一盒,便从平时赞起来的零花钱中拿出78元,两种食品共买了10盒和大家分享。

请问她买了几盒薯片?

几盒巧克力?

2)引导审题:

这道题和鸡兔同笼问题有什么联系?

(生:

薯片单价相当于5只脚的怪鸡,巧克力单价相当于12只脚的怪兔),你们能解决吗?

3)学生尝试做题,展示汇报

生1:

假设都是薯片,得

巧克力:

(78-10×5)÷(12-5)=4(盒)巧克力:

10-4=6(盒)

生2:

假设都是巧克力,得

薯片:

(10×12-78)÷(12-5)=6(盒)巧克力:

12-6=4(盒)

3.去外国

龟鹤同游

师:

(出示:

你知道吗?

)“鸡兔同笼”不但在我国古代有了很深的研究,还远传到国外,比如日本的“龟鹤同游问题”。

1)(课件出示):

龟鹤同游,共有40个头,112只脚,问龟、鹤各有几只?

2)审题:

你认为“龟鹤同游”与“鸡兔同笼”有什么相似之处?

课件出示(龟相当于兔,鹤相当于鸡)

3)师:

你们会解吗?

由于时间关系,具有解题过程我们留在课后做在学案中。

(龟:

24;鹤16)

4、读儿歌

出示:

民谣

——“人狗同行”

一队猎人一队狗,两队并成一队走。

数头一共五十五,数脚一共一百九。

想一想来算一算,多少猎人多少狗?

【有效的练习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关键环节,也是加深对新知的理解和掌握的主要方法。

通过选取学生身边感兴趣的、令人激动的、采用富有挑战性问题,让学生享受快乐的学习氛围,体会成功的喜悦!

此外,不同层次的问题体现了不同学生的发展。

通过练习,一是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二是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三是通过介绍日本“龟鹤算”,让学生感受一下数学文化的源远流长和独特魅力。

(五)、反思小结,形成认知

师: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谈谈你的体会?

(出示)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谈谈你的体会?

生1:

学习了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师补充:

其实解决鸡兔同笼的方法还有很多,像后面我们还会学的用方程解,古代还有抬脚法等,这些就留给同学们课后去研究,好吗?

生2:

生活中许多鸡兔同笼的模型,如龟鹤问题、人狗同行问题-----都可以用鸡兔同笼方法解决。

【意图:

提问式的总结,让学生再次回顾全课内容,有助于知识的巩固。

通过谈收获,使学生互助补充,共同完善,还能使学生感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信心。

 六、板书设计

“鸡兔同笼”

1、假设全是鸡2、假设全部是兔

10×2=20(条)10×4=40(条)

26-20=6(条)40-26=14(条)

兔:

6÷(4-2)=3(只)鸡:

14÷(4-2)=7(只)

鸡:

10-3=7(只)兔:

10-7=3(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环境科学食品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