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部管理制度最新最全.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44057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51.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部管理制度最新最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生产部管理制度最新最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生产部管理制度最新最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生产部管理制度最新最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生产部管理制度最新最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产部管理制度最新最全.docx

《生产部管理制度最新最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部管理制度最新最全.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产部管理制度最新最全.docx

生产部管理制度最新最全

生产管理制度

 

第一章生产计划与准备

生产计划、准备是根据公司的对生产制造部提出的总体要求,在公司总体安排下,以产品组成为核心,制定出生产的长期和近期的生产计划;同时结合产品的要求,对生产所需要员工的技能教育和培训,相关工艺路线和文件的准备,生产所需的工量器具的制作和采购计划的提出。

一、生产计划管理制度

(一)、总则

1、生产计划的编制必须从实际出发开展调查研究,充分掌握各种有关资料搞好综合平衡的基础上,根据项目、市场需要和要求,使计划落实到车间班组以及外协加工。

2、计划工作要统筹兼顾、积极可靠,保持生产的连续性、均衡性、科学性,努力提高经济效益。

3、在保证交货期的前题下,要保持批量产品的相对稳定,与单件小批产品的分期合理搭配以保持生产平衡。

4、做好各生产车间和公司生产制造部门的组织协调工作,使生产有序进行。

(二)计划编制的依据

1为使计划能正确及时的编制和下达,必须有完整可靠的数据资料,包括:

1.1年(季)度生产计划;

1.2年、季、月度生产技术准备计划;

1.3产品图纸;

1.4技术修改通知;

1.5外购件、标准件采购情况;

1.6车间人员状况和设备状况。

(三)生产计划的编制与下达

1公司年、季、月度作业计划,以公司年度、季、月销售计划、生产大纲和技术准备计划大纲为依据编制。

2公司生产计划:

包括产品、品种、备品任务、装配任务、外协生产,公司内外重大项目任务等。

3年计划的编制与下达:

3.1根据公司全年销售任务以及公司生产任务的整体部署,每年11月份编制下一年度生产计划,并提交公司各相关部门进行审核。

3.2将各部门提出的问题、薄弱环节进行分类汇总,提出初步措施意见向主管领导汇报,并完善年度生产计划。

3.3正式年度计划经总经理批准后,于计划期前一个月下达。

4季度作业计划的编制与下达

4.1根据年度生产计划、生产技术准备、机电配套、设备大修、生产进度等情况,编制公司季度分月投入与生产计划。

4.2季度计划草案于计划期前10-15天编制,发相关部门讨论。

各相关部门将存在问题与措施报生产生产制造部,经主管副总经理批准后于计划前5-10天下发执行。

4.3有关部门对季度计划要求修改时,报生产生产制造部,经主管副总经理批准,可适当调整。

否则按原作业进度执行。

5.月度、季度计划的编制与下达。

5.1月度计划内容包括:

5.1.1产品产量投入生产计划;

5.1.2标准件、备件、配作件生产计划;

5.1.3关键件工序进度计划;

5.1.4其它重点外协与临时任务等。

5.2每月20日前编制完下月的月度计划,给主管副总经理批准后,于计划月期下达执行。

(四)生产计划的跟踪修订

1.生产计划下达后,计划编制人员,及时搜集信息,结合订单情况、车间现场、物资采购和产品外协情况,及时修正月、季、年计划。

2.月计划修改需报生产主管领导批准,季、年计划报生产部主管领导审核后,报公司相关领导批准。

3、计划修正要慎重,使其能切实指导生产。

 

二、生产准备管理制度

(一)总则生产准备是以生产计划为准,为生产准备所需要的人员、工艺装备和工艺流程及文件,新产品需要做相关的工艺试验,物料准备和设备准备,并根据计划及时调整进度。

(二)人员准备

生产制造部提出人员需求计划,人力资源科负责招聘所需人员或通过人员内部转岗,人员到位后根据具体生产工艺要求,落实对人员的技能培训,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考核。

对于需要取得相关操作资质证书的工种,协助取得相关操作许可证。

(三)工艺文件

工艺文件由生产制造部负责,根据产品的具体要求,先期分析设计部门提供的图纸等设计文件,提出工艺方案若干,经讨论确定较为合理的方案,设计工艺方案,提出相关的工量器具的要求,工艺方案经过主管领导审核后方可实施。

(四)工艺装备

工艺装备由生产制造部负责,根据前期的工艺方案的设计文件,设计工艺装备,根据公司实际情况选择自制或外协生产,并对完成的工艺装备做有效性检验。

(五)工艺试验

对于某些新方法、新技术和新产品,经过集体讨论,需要做工艺试验,做出试验计划,准备试验所需的工量器具,生产生产制造部协调完成试验,并加以总结,应用于现场的实际生产,提高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

(六)物料准备

相关采购人员,按照生产计划制定生产所需各种物料的准备,包括生产装配所需要的各种零部件,生产操作过程需要的原材料和工量器具等物资。

出现采购或外协困难的品种,及时生产生产制造部门领导汇报,协同解决。

避免影响生产的正常有序进行。

(七)设备准备

生产部设备员根据生产计划,做好所需要设备的准备工作,对设备状态做好监控,保证所需设备正常完好,满足生产对设备的需要。

设备有异常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做好生产保障工作。

第二章生产组织管理制度

生产组织是根据前期的生产的计划和生产准备的基础上,采购所需要物资和外协厂家的产品,在工艺文件的指导下,组织现场员工完成生产,同时对现场生产环境做规范化管理。

一、生产外协管理制度

为了规范公司外协加工的管理程序,加强对外协厂商的质量监控,保证公司的生产经营有序进行,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外协采购件界定:

1、在制造工程中的某个必需零件因公司生产能力不足、无此加工能力而需要外协厂商加工后使其能够供公司内部装配使用的。

2、由于公司内部生产能力严重不足,影响产品交货期而需要外协厂商加工部分整机,由公司检验后交客户使用的。

3、公司内部生产无成本优势的产品或工序

二、组织结构确定:

1、外协加工的管理业务生产制造部负责;

三、主要工作职责:

1、外协采购员人员:

根据生产制造部的计划,跟催外协厂商,监督质量、交期、数量的完成。

四、对外协厂商选择、评审

1、对外协厂商的定期调查:

外协采购员人员通过网络、市场调查、现场观摩、相关文件等多种方式对外协厂商的资质、生产能力、经营状况、服务、成本价格等进行调查;

2、外协厂商的评审与筛选:

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合格的外协厂商名单,并组织生产制造部、质量控制科对外协厂商进行评审、筛选、确定,并对合格外协厂商建立《供应商名录》及《供应商管理台帐》;

3、每个外协的产品或工序需要有2~3家供应商,如有特殊情况只能有一家供应商,需要报请生产生产制造部领导审核,公司相关领导批准。

五、外协计划执行的控制

1、外协生产计划的下达:

外协采购员人员根据生产制造部的实际生产需要,及时对外协加工厂商下达加工制造指令;

2、生产进度的跟单与巡检:

外协指令下达前,外协采购员人员应及时给相关外协厂商沟通,做好生产准备。

指令下达后,外协采购员人员应及时跟进,采用电话、现场、网络、传真等方式进行跟催,必要时每个工艺周期去现场督查巡检;

3、零件外协过程中的质量监控:

过程质量控制是对外协加工质量控制的有效手段,是外协加工件质量管理的关键控制点,应做好相应的监督与记录:

3.1标准不定期对外协厂商的加工产品质量情况(特别是隐蔽性工序)进行检查;

3.2购员人员现场质量抽检与监控:

外协采购员人员必须定期对外协件的质量情况进行抽检,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提出改进要求;

3.3进公司后,质量控制科进行检验,合格签字后方可入库办理结帐手续,出现质量问题要及时督促返修,严重时予以索赔;

3.4出现质量问题,质量控制科要及时奔赴外协厂商现场处理;

4、外协加工零件的技术管理:

4.1造部对必要的工件制定外协件的工艺及检验标准,交质量控制科、外协采购员人员和外协厂商,加工完毕后回收外协厂商的相关技术资料;

4.2值特别大或生产周期较长的外协产品,生产制造部应派出工艺员不定期到外协厂商的生产现场检查工艺技术的执行情况并及时反馈;

4.3造部应根据技术文件资料的复杂、机密程度制定相应的价格和保密管理办法,若外协厂商将工艺技术文件不慎损毁或丢失,需照价赔偿。

5、外协件生产进度及交期控制:

5.1购员人员要定期电话了解生产进度,重要外协件每天记录生产进度,并反馈至生产制造部;

5.2计延期的情况,应马上与外协厂商协商解决,无法解决的,及时向主管领导请示汇报;

6、外协件生产现场问题协调与处理:

外协厂商生产现场出现影响交期、质量、成本、事故等较大问题时,外协采购员人员要有应急预案,即刻反应,保证公司的利益不受损失。

六、对外协厂商的检查、评价、考核

外协采购员人员每季度定期对外协配套厂商进行考评,内容包括:

产品的质量、交期、服务、价格等,并将考评结果填入《供应商管理台帐》中,作为筛选合格配套厂商的依据。

 

二、物资采购管理制度

1.目的:

通过对采购的原辅材料的控制,达到满足整个生产过程的需要,确保最终产品质量。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生产产品所需要的全部原材料的采购。

3.职责。

3.1物资采购员负责物资的采购。

3.2生产计划员负责提供生产计划所需要的全部原材料安排。

3.3设计研发部负责制定采购物资的技术要求,质量控制部负责进货质量检验。

4.工作程序

4.1合格供方的选择及控制:

4.1.1合格供方的选择:

a.已取得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供方直接列入《合格供方名单》。

b.与本公司业务往来超过1年,产品稳定合格的供方由直接列入《合格供方名单》

c.新开发的供方必须提供样品,样品由质量控制科检验合格并出具《检验报告》后物资采购员将报告及供方基本资料列入《供方评价表》报总经理审批后列入《合格供方名单》。

4.1.2合格供方的控制

a.物资采购员应建立供方名单。

b.对供方的每批进货物资由质检员进行检验。

c.物资采购员根据进货检验报告、使用情况、供货服务及价格,每年对供方进行一次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确定是否继续保持供需关系。

d.每种采购物资需要有2~3家供应商,如有特殊情况只能有一家供应商,需要报请生产生产制造部领导审核,公司相关领导批准

4.2采购计划:

物资采购员根据生产计划人员产计划编制《采购计划》或《采购申请单》,报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4.3采购实施:

4.3.1物资采购员根据批准的《采购计划》,按照采购物资技术标准在《合格供方名单》中选择供方进行采购。

4.3.2主要原材料采购时,应签定“采购合同”,明确品名、规格、数量、质量要求、技术标准、验收条件、违约责任及供货期限等。

4.3.3采购合同经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4.3.4一般物资或在商场采购的只需在《采购申请单》中明确品名、规格、数量、供货期即可。

4.4采购产品的验证。

a.每批采购产品进厂,须经质检员检验。

b.质检员也可在供方货源处抽样,经检验决定是否可发货,货物进厂后仍需进行检验。

4.5采购产品的入库:

a.采购产品经检验或验证合格后方可入库。

b.采购产品按规定验收入库,并做好记录,做到帐、卡、物相符。

c.采购产品入库后,按品种等级分别堆放整齐,并做好标识。

5.相关文件和质量记录

生产计划、采购产品的技术要求、合格产品的技术要求、合格供方名单、检验报告、采购计划、采购单、采购合同、入库单

 

三、生产调度管理制度

(一)总则

1为强化生产调度工作,保证生产组织系统高效、有序、顺畅运行,最大限度发挥生产能力,提高经济效益,特制定本办法。

2生产调度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以生产计划为依据,在生产领域中科学、均衡地组织生产,及时发现,研究和处理生产活动中出现的问题,确保生产经营计划的全面完成。

3产调度人员要全面了解公司的生产工艺流程和岗位职责流程及生产经营情况,对公司生产任务进行合理安排和协调,提高生产系统效率。

4产调度工作必须妥善处理产量与质量、效益,生产与安全等关系。

(二)管理职能

1生产调度在生产制造部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配合各职能部门、生产车间、生产班组长相连接的生产调度系统,按程序分层次地组织、协调、指挥生产。

2配合生产制造部,负责公司生产组织,组织协调物料平衡,依据生产计划保证生产均衡、有序、顺畅的进行。

3产调度以集中统一指挥为原则,一切与生产相关的操作、指令都要通过生产调度指挥系统逐级下达,情况紧急或必要时,有权调度公司范围内的人力、物力、工具和设备的使用,以确保生产安全,保质、保量、按时完成生产任务。

4调度系统指令具有权威性,各生产班组需要积极响应与配合。

(三)管理内容

1根据制定的公司生产计划,按计划分阶段组织生产,准确掌握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状态,确保全面完成生产计划。

2负责生产管理及协调各车间的生产平衡、物料平衡、动力平衡及产、供、销平衡,及时采取措施消除相互脱节和失调的现象。

3及时向部门经理报告或传达生产作业计划的执行情况与存在问题及整改落实情况。

4根据生产的需要,有权用调度命令或调度通知的方式,责成有关方面限期解决某些问题。

5配合组织有关部门对设备故障,生产事故进行调查处理,参与制定生产线大、中修检修方案的制订。

6负责安排阶段性生产任务及临时性生产任务,并负责组织实施。

7配合统计员进行汇总生产数据,并向部门及公司经理汇报有关情况。

8加强与有关职能部门的联系,及时沟通,密切配合,解决好生产活动中以及各相互协调环节中出现的问题。

9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理:

当生产调度接到车间紧急报警电话时,在有必要向外界报警时,生产调度需立即拨打报警电话(如119,110或120等),并通知相关领导,迅速联系有关部门进行相应的处理,生产调度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到达现场协助处理,同时经请示后立即将情况报告公司。

(四)具体要求

1调度解决和处理问题,要迅速、果断、有预见性,确保准确性和及时性。

发生紧急情况,立即提出对策并付诸实施,并及时向公司主管领导汇报。

2调度要全面掌握生产情况,认真对待各岗位出现的问题,深入现场进行调查,采取积极措施及时协调、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采取合理的运行方式搞好均衡生产,确保设备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3调度发现违章作业现象,有权直接制止,也可直接按制度进行考核。

4若有加班情况时,当班调度要认真、准确填写生产调度日记和记录,做好交接班工作,做好当班生产作业统计工作,按时填报生产报表。

5每天下午4点前生产调度或相关管理人员向生产制造部汇报本公司各车间产品产量完成情况、设备运行情况及相关的生产经营情况。

6对严重违反调度生产指令及公司各种管理制度,危及安全生产的行为,调度劝阻不听,故意刁难、顶撞、不执行调度命令给生产造成严重影响的,生产调度按照相关规定提出考核建议。

7根据各车间生产情况,可选择按日、周、月召开生产调度会议,解决车间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布置和协调有关安全生产工作,确保生产计划的完成。

 

四、工艺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加强工艺管理,严肃工艺纪律,确保产品质量。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总装车间、下料和焊接车间、机械加工车间生产的工艺管理。

(三)职责生产制造部负责工艺文件的编制及对生产车间的技术工艺进行指导和监督、检查,进行工艺纪律的考核等,贯彻执行工艺制度。

(四)管理内容及要求

1、工艺策划根据产品的技术质量要求,确定所需原材料、工艺流程、加工方法、产品质量标准、设备要求、验证时机、接收准则等。

2、工艺文件的编制

1.1工艺文件的种类和编制要求

1.1.1工艺文件的种类本公司的工艺文件一般包括工艺流程、操作规程等。

1.1.2编制要求工艺文件应做到正确、完整、统一、先进、符合实际,保证产品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1.2工艺文件的编制依据现行的技术法规,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相关的典型工艺、工艺技术文件;结合公司的现有生产设备、工装、检测手段、工艺技术水平及生产组织情况。

3工艺文件的贯彻

3.1产品工艺文件一经批准,就成为公司的技术法规,有关单位必须严格执行,不得擅自更改或降低要求。

贯彻执行工艺文件,是执行工艺纪律的主要内容之一。

3.2工艺文件下发后,生产制造部应及时到车间进行技术指导,指导内容一般包括:

设备、工具是否需要增添和调整;生产组织和生产流程调整意见;产品试生产时,指导操作者操作、调整、直至产出合格产品;产品的关键部件及技术保证措施;应注意的事项;估计在制造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其预防措施。

4、工艺更改的控制随着设计的更改、工艺方法的改进、某个工艺文件的差错和新标准的实施等原因会发生工艺更改的问题,必须对工艺文件更改加以控制。

4.1工艺更改有生产制造部提出更改方案,经评审后报主管领导批准,然后下发《工艺更改通知单》,各部门遵照执行。

4.2对更改工艺后的产品质量进行评审认可,以验证产品质量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

5、工艺纪律和考核内容

5.1机构和人员

5.1.1各生产车间班长要作为工艺管理的专责人。

5.1.2有关人员要做到应知都知,应会都会,并能尽职尽责。

5.1.3具备了执行工艺制度的环境和条件。

5.2工艺文件

5.2.1具备本部门应有的工艺文件,工艺文件应做到:

正确、清晰、符合有关标准规定,能正确指导生产,保证生产稳定进行,工艺流程安排合理,操作规程切实可行,保证加工质量。

5.2.2产品技术标准、操作规程必须完整。

5.2.3各种技术文件之间不能发生矛盾,要统一。

5.2.4生产所需图纸等文件由生产制造部发放,使用完成后及时归还,生产制造部对文件发放做登记台账,文件折损需要更换,以旧换新,图纸遗失执行考核制度。

5.3工艺流程工艺流程能满足确保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符合安全生产的要求。

5.4工艺准备现场具备应有的工艺文件;符合工艺文件要求的原材料、半成品;满足工艺要求的所有设备;所有工艺装备及辅具符合工艺要求。

5.5工艺操作

5.5.1生产工人实行“三定”即定人、定机、定工种。

5.5.2操作者对工艺要求有全面正确的理解。

5.5.3操作者要坚持“三按”即按技术标准、按样品、按工艺文件进行生产。

5.6贯彻“三不原则”不合格的原料不投产,不合格的半成品不转序,不合格的成品不出厂。

5.7工艺卫生

5.7.1生产环境、设备、设施清洁卫生。

5.7.2原材料、工装、器具等的堆放与保管做到限量定位、定要求、完好、整齐、清洁。

5.7.3现场的布置有利于减少员工的疲劳程度和辅助工时消耗。

5.8工艺安全

5.8.1有安全技术教育和安全技术措施。

5.8.2工艺文件中规定的各项要求,均能认真地加以贯彻。

5.9工艺成本

5.9.1制定工艺路线时根据公司实际生产情况,按照成本最低化要求制定工艺流程

5.9.2生产中发现可以通过有关技术手段(如制作工装、更改设计、采购新的设备等)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时,应主动相关部门协调。

 

五、5S管理制度

(一)总则

为了提升公司整体形象和员工的自律能力,达到提高员工素质和修养的目的,特制订5S管理制度。

(二)目的

5S活动特别强调“全员参与”和“高层领导亲自参与”,“贵在坚持”是5S成功的关键。

公司通过制度确保全体员工积极持久的努力,让每位员工都积极参与进来,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减少出错的机会,提高员工素养、公司整体形象和管理水平,营造特有的企业文化氛围。

(三)5S管理组织机构

1、5S活动的领导机构为“公司5S管理委员会”。

2、“公司5S管理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为:

公司总经理,分管副总、生产制造部,各职能部门负责人。

(四)5S管理内容

1整理

1.1整理内容:

将办公场所和工作现场中的物品,设备清楚的区分为需要品和不需要品,对需要品进行妥善保管,对不需要品进行处理或报废。

1.2整理的目的:

腾出空间,发挥更大的价值,太高效率,创建清爽,整洁的环境,提升企业形象。

1.3整理的推广方法:

1.3.1对工作场所进行全盘点检。

1.3.2对物品制定“需要”与“不需要”的标准。

1.3.3对不需要物品进行处置。

1.3.4对需要物品进行使用频度调查。

1.3.5每日自我检查。

1.4因不整理而发生的浪费:

1.4.1空间的浪费;

1.4.2使用货架或橱柜的浪费;

1.4.3零件或产品变旧而不能使用的浪费;

1.4.4废品管理的浪费;

1.4.5库存管理或盘点所花时间的浪。

1.5整理的重点:

1.5.1检查当前车间里,工作里或办公室有无放置不必要的材料,零部件;

1.5.2设备,工装夹具是否进行了点检准备,作业是否规范,有无违章作业。

1.5.3操作规程是否张贴在规定的位置,各种警示牌是否齐全。

2整顿

2.1整顿的内容:

将需要品按照规定的定位、定量等方式进行摆放整齐,并对其做标识,使寻找需要品的时间减少为零。

2.2整顿的目的:

腾出空间,发挥更大的价值,太高效率,创建清爽,政界的环境,提升企业形象。

2.3整顿的推广方法:

2.3.1落实整理工作;

2.3.2对需要的物品明确其放置场所;

2.3.3储存场所要实行地面画线定位;

2.3.4对场所、物品进行标记、标识;

2.3.5制订废弃物处理办法。

2.4整顿的重点:

2.4.1现场必要的物品、零部件和工装夹具是否散乱存放;

2.4.2存放的物品、零部件和存放地点有无标识;

2.4.3当你需要取用物品时,是否能迅速地拿到,并且不会拿错。

半成品、存放柜、托盘、手推车等存放是否整齐、有序。

3、清扫

3.1、清扫的内容:

将办公场所和现场的工作环境打扫干净,使其保持在无垃圾、无灰尘、无脏污、干净整洁的状态,并防止污染的发生。

3.2、清扫的目的:

就是使员工保持一个良好的工作情绪,消除脏污,保持现场干净、明亮,提高设备的性能,并保证稳定产品的品质,最终达到企业生产零故障和零损耗。

3.3、清扫的推广方法:

3.3.1、自己使用的物品如设备、工具等,要自己清扫而不要依赖他人,不增加专门的清扫工;

3.3.2、对设备的清扫,着眼于对设备的维护保养,清扫设备要同设备的点检和保养结合起来;

3.3.3、清扫的目的是为了改善,当清扫过程中发现有油水泄露等异常状况发生时,必须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而不能听之任之。

3.4、清扫活动的重点:

就是必须按照决定清扫对象、清扫人员、清扫方法、准备清扫器具,实施清扫的步骤实施,方能真正起到效果。

4、清洁

4.1、清洁的内容:

将整理、整顿、清扫的实施做法进行到底,且维持其正果,并对其事实做法予以标准化、制度化。

4.2、清洁的目的:

维持前面“3S”的成果。

4.3、清洁的推广方法:

4.3.1落实前“3S”工作;

4.3.2设法养成整洁的习惯;

4.3.3制订目视管理的标准;

4.3.4制订“5S”实施方法;

4.3.5制订考核方法;

4.3.6制订奖惩制度,加强执行;

4.3.7配合每日清扫做设备清洁点检;

4.3.8高层主管经常驻带关,带动全员重视“5S”活动。

4.4、清洁的重点:

推广活动要制度化,定期检查。

5、素养(SHTSUKE)塑造人的品质,建立管理根基。

5.1、素养的含义:

以“人性”为出发点,通过整理、整顿、清扫等合理工科化的改善活动,培养上下一体的共同管理语言,使全体人员养成守标准、守规定的良好习惯,进面促进管理水平全面地提升。

5.2、素养的目的:

培养具有好习惯、遵守规定的员工,提高员工文明礼貌水准,营造良好的团队精神氛围。

5.3、素养的推广方法:

 

5.3.1制订服装、仪容、识别证标准;

5.3.2制订共同遵守的有关规则、规定;

5.3.3制订礼仪守则;

5.3.4教育训练(新进人员强化5S教育、实践);

5.3.5推动各种精神提升活动(晨会、礼貌运动等)

 5.4、素养的重点:

长期坚持,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

 

五、现场作业管理制度

(一)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